目录
- 153 第一章 昆仑
- 154 第二章 方士
- 155 第三章 命星
- 156 第四章 持否
- 157 第五章 残垣
- 158 第六章 破楼
- 159 第七章 大殿
- 160 第八章 血阵
- 161 第一章 怪人
- 162 第二张 白衣
- 163 第三章 存神
- 164 第四章 诛仙
- 165 第五章 霞光
- 166 第六章 逐出
- 167 第七章 邀请
- 168 第八章 圣殿
- 169 第九章 烛龙
- 170 第十章 归人
- 171 上架感言什么的
- 172 第十一章 欢聚
- 173 第十二章 道玄
- 174 第十三章 往事
- 175 第十四章 拭剑
- 176 第十五章 兴师
- 177 第十六章 狂想
- 178 第十七章 上官
- 179 第十八章 格杀
- 180 第十九章 镇魔
- 181 第二十章 兽神
- 182 第二十一章 天变
- 183 第二十二章 暗谋
- 184 第二十三章 意气
- 185 第二十四章 剑光
- 186 第二十五章 赞成(三千字)
- 187 第二十六章 行走
- 188 第二十七章 地德
- 189 第二十八章 护法
- 190 第二十九章 变化
- 191 第三十章 求援
- 192 第三十一章 交代(四千字)
- 193 第三十二章 掀翻
- 194 第三十三章 怪物
- 195 第三十四章 赌注
- 196 第三十五章 造化
- 197 第三十六章 瞩目
- 198 第三十七章 身影
- 199 第三十八章 巨眼
- 200 第三十九章 愚公
- 201 第四十章 去休
- 202 第一章 杀剑
- 203 第二章 断山
- 204 第三章 宗门
- 205 第四章 剑客
- 206 第五章 风雨
- 207 第六章 帷幕
- 208 第七章 盟友
- 209 第七章 助力(毕业狗终于安顿好了。。。)
- 210 第一章 苦涩
- 211 第二章 英才
- 212 第三章 起始
- 213 第四章 接战(4000)
- 214 第五章 抹去
- 215 第六章 元磁
- 216 第七章 挥掌
- 217 第八章 旁门
- 218 第九章 等劫
- 219 第十章 劈道
- 220 第十一章 银丝(提前祝福七夕节,心里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 存神
第三章 存神
郑通神色复杂的看着座下的小弟子,心中也是无奈。
青云门虽然是神仙福地,却也不是没有一些纠葛,郑通本是淡泊之人,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心,自然是置身世外。
可现如今秦穆凭空出世,让他便是想袖手旁观,却也不能了。
只听郑通开口言道:”今日万师侄前来,你可知道缘故?“
秦穆极尊敬这位师尊,虽然他本非此世之人,但救命之恩,传道之情,不可或忘,也没有什么藏拙的心思,略略沉吟,言道:”万师兄此来,无不过是拉拢人心之举,但我观万师兄为人,却又不是觊觎掌门之位的君子,实在是迷惑。“
郑通也没想到这弟子年龄不大,想的却还算通透,略略颔首说道:”你想的也是,只是万师侄没有这个心思,却耐不住掌门还在犹豫不决。“
长门这一代出了道玄和万剑一两个天才,却给天成子出了个大难题,道玄道法精深,行事稳重,本来是长辈看好的下一代掌门的最佳人选,可万剑一却是极受下一代弟子欢迎,在门中的声望远胜道玄。
手心手背都是肉,天成子左右摇摆不定,让其他各峰首座也是烦恼。
虽然万剑一和道玄的关系极好,堪称知己,但这般长久的拖下去,必然会使门中人心分裂,出现不忍闻之事。
郑通心中也是为此事叹息许多,但毕竟是长门之事,外人也不好插手。
他招招手,让秦穆坐到他身旁,看看这个一直不在他身旁修行的小弟子,目光也柔和了下来,他顿了顿,似乎在想着怎么开口,过了好一会才说道:”不穆,师父往日没有太关心你修行,你可知为何?”
秦穆想了想,摇了摇头。
郑通微微笑了笑,开口说道:“你可知,当年青叶祖师分青云七脉,我大竹峰祖师便定了一条训诫,以教后人?”
秦穆也是好奇,大竹峰历代首座,不说后世田不易,便是此代的郑通,以秦穆看来,也是青云门能够排在前五的高人。
但大竹峰历来就不是什么天才所居。
只听郑通继续说道:“修道之人,从来不争一时的长短,不穆,你可明白。”
秦穆心头一震,终于明白郑通的苦心,他当日一鸣惊人,郑通也是冷冷淡淡,就是为了打消他年少轻狂的心思,但今日万剑一来访,显然是长门看重秦穆这个横空出世的天才,郑通所忧,正是秦穆一时骄狂,毁了自己。
大竹峰自第一代祖师起,都是奉行韬光养晦,夯实根基的做法,从不广收弟子,气氛也是青云七脉中最好的。
秦穆虽非郑通所担心的那样,是个沉不下心来的小童,但郑通百般为他打算,还是令他低下头,满怀感慨的应了一声是。
就这样,大竹峰仿佛没有任何变化一般,依旧是自顾自的游离在青云七脉之外。
回到后山的秦穆,却又陷入了连日的苦思之中。
他阻碍在玉清境第四层的原因,却并非旁人所猜测一般,是因为第四层有些艰深,他如常人一般,不能突破。而是他细细思索了自己的武道理论之后,决心在太极玄清道玉清第四层之前,便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武道仙道的修行,实际在初始阶段都是一脉相承,无非是精气神三宝互相促进,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便是如此。
唯一的区别在于,仙道更重神魂,武道更重肉身,但总的说来,是大同小异的。
但到了所谓玉清第四层,也就是道术中所言“驱物”一境时,道家的修行方才算得上真正开始,驱物是道家万法的根基,仙法之中,无论是对法宝的掌控还是对天地元气的应用,都是脱胎于这一境界,可以说,至此之后,肉身便成了道家承载神魂的容器,而道家神通,都是在其神魂之上。
这一步,也是武道和仙道的分野。
但秦穆却是没有师承,只能自己慢慢摸索自身的道路,故而进境方才慢了下来。
更何况,他神魂在主世界受到方士周天星斗的压制,也断绝了秦穆想向旁人一般,按部就班的照着玄清道修行的捷径。
清晨,朝阳初升,大竹峰山后的黑节竹林内秦穆却已经端坐在草屋前整整三日,游移不定。
他本是坚定果断的性子,但他所设想的境界,却非得经过一个生死攸关不可。
随着阳光渐渐打在竹林间,秦穆仿佛想开了什么一般,面上突然浮现出决然的笑意,转而脸上却青筋暴起,似乎痛苦至极。
前山的郑通却感觉后山突然有一股强大而熟悉的神念一闪而逝,心中突然浮现出无边的担心来,伸手一招,却是一支通体黝黑的硬鞭,只见青光一闪,郑通便来到了秦穆端坐处。
此时秦穆的情状却比方才狼狈了数十倍,他自修行有成之后,肉身都是莹莹如玉,神光内敛,此时却整个人从内而外都透出一股苍白来。
更令郑通担心的是,秦穆双眸紧闭,整个人仿佛都没了神魂一般,只残留些许的呼吸。
秦穆此时的痛苦,比郑通等人看到的,更是凶险十倍百倍。
只见他神庭穴内部,已经只剩一点火苗似的微光,在龙蛇世界点起的一盏心灯,已经是如风中烛火,随时就会熄灭。
但旁人若是能看到他周身百窍,就会发现秦穆身上一百零八个要穴,都有一点萤火闪动,随着那神庭穴中神魂的跳动,一明一暗,仿佛天上繁星一般。
一百零八个光点,慢慢闪烁,借着秦穆体内强韧宽阔的经络,彼此相连。
我道之外,万道可舍。
秦穆的武道,在今日终于走出了根基性的一步,他将自身庞大的神魂尽数散入周身大穴之中,却只留一点本性灵光,统领全身。
按照秦穆的设想,这种脱胎于道家存神之法的修炼法门,却又全然不同,道家存神之法,是观想天地诸神,进驻己身,而秦穆却是将自身的神念当作种子,培养出自己的身神。
仙道求诸外,以成其大。武道求诸内,以尽其微。
但这个过程,却比秦穆所想的艰险许多,他自身近乎神魂散尽,已经是意识模糊,而身神的培养,却并非一日可成,更何况这法门是全靠肉身支撑,再强大的肉身也消磨不起。
若非郑通和大竹峰众人日日前来守候,更是灵丹仿佛不要钱一般的吊着秦穆的性命,怕是撑不到他苏醒,便一命呜呼了。
秦穆这一晕,便是整整半年。
青云门,却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劫。
青云门虽然是神仙福地,却也不是没有一些纠葛,郑通本是淡泊之人,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心,自然是置身世外。
可现如今秦穆凭空出世,让他便是想袖手旁观,却也不能了。
只听郑通开口言道:”今日万师侄前来,你可知道缘故?“
秦穆极尊敬这位师尊,虽然他本非此世之人,但救命之恩,传道之情,不可或忘,也没有什么藏拙的心思,略略沉吟,言道:”万师兄此来,无不过是拉拢人心之举,但我观万师兄为人,却又不是觊觎掌门之位的君子,实在是迷惑。“
郑通也没想到这弟子年龄不大,想的却还算通透,略略颔首说道:”你想的也是,只是万师侄没有这个心思,却耐不住掌门还在犹豫不决。“
长门这一代出了道玄和万剑一两个天才,却给天成子出了个大难题,道玄道法精深,行事稳重,本来是长辈看好的下一代掌门的最佳人选,可万剑一却是极受下一代弟子欢迎,在门中的声望远胜道玄。
手心手背都是肉,天成子左右摇摆不定,让其他各峰首座也是烦恼。
虽然万剑一和道玄的关系极好,堪称知己,但这般长久的拖下去,必然会使门中人心分裂,出现不忍闻之事。
郑通心中也是为此事叹息许多,但毕竟是长门之事,外人也不好插手。
他招招手,让秦穆坐到他身旁,看看这个一直不在他身旁修行的小弟子,目光也柔和了下来,他顿了顿,似乎在想着怎么开口,过了好一会才说道:”不穆,师父往日没有太关心你修行,你可知为何?”
秦穆想了想,摇了摇头。
郑通微微笑了笑,开口说道:“你可知,当年青叶祖师分青云七脉,我大竹峰祖师便定了一条训诫,以教后人?”
秦穆也是好奇,大竹峰历代首座,不说后世田不易,便是此代的郑通,以秦穆看来,也是青云门能够排在前五的高人。
但大竹峰历来就不是什么天才所居。
只听郑通继续说道:“修道之人,从来不争一时的长短,不穆,你可明白。”
秦穆心头一震,终于明白郑通的苦心,他当日一鸣惊人,郑通也是冷冷淡淡,就是为了打消他年少轻狂的心思,但今日万剑一来访,显然是长门看重秦穆这个横空出世的天才,郑通所忧,正是秦穆一时骄狂,毁了自己。
大竹峰自第一代祖师起,都是奉行韬光养晦,夯实根基的做法,从不广收弟子,气氛也是青云七脉中最好的。
秦穆虽非郑通所担心的那样,是个沉不下心来的小童,但郑通百般为他打算,还是令他低下头,满怀感慨的应了一声是。
就这样,大竹峰仿佛没有任何变化一般,依旧是自顾自的游离在青云七脉之外。
回到后山的秦穆,却又陷入了连日的苦思之中。
他阻碍在玉清境第四层的原因,却并非旁人所猜测一般,是因为第四层有些艰深,他如常人一般,不能突破。而是他细细思索了自己的武道理论之后,决心在太极玄清道玉清第四层之前,便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武道仙道的修行,实际在初始阶段都是一脉相承,无非是精气神三宝互相促进,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便是如此。
唯一的区别在于,仙道更重神魂,武道更重肉身,但总的说来,是大同小异的。
但到了所谓玉清第四层,也就是道术中所言“驱物”一境时,道家的修行方才算得上真正开始,驱物是道家万法的根基,仙法之中,无论是对法宝的掌控还是对天地元气的应用,都是脱胎于这一境界,可以说,至此之后,肉身便成了道家承载神魂的容器,而道家神通,都是在其神魂之上。
这一步,也是武道和仙道的分野。
但秦穆却是没有师承,只能自己慢慢摸索自身的道路,故而进境方才慢了下来。
更何况,他神魂在主世界受到方士周天星斗的压制,也断绝了秦穆想向旁人一般,按部就班的照着玄清道修行的捷径。
清晨,朝阳初升,大竹峰山后的黑节竹林内秦穆却已经端坐在草屋前整整三日,游移不定。
他本是坚定果断的性子,但他所设想的境界,却非得经过一个生死攸关不可。
随着阳光渐渐打在竹林间,秦穆仿佛想开了什么一般,面上突然浮现出决然的笑意,转而脸上却青筋暴起,似乎痛苦至极。
前山的郑通却感觉后山突然有一股强大而熟悉的神念一闪而逝,心中突然浮现出无边的担心来,伸手一招,却是一支通体黝黑的硬鞭,只见青光一闪,郑通便来到了秦穆端坐处。
此时秦穆的情状却比方才狼狈了数十倍,他自修行有成之后,肉身都是莹莹如玉,神光内敛,此时却整个人从内而外都透出一股苍白来。
更令郑通担心的是,秦穆双眸紧闭,整个人仿佛都没了神魂一般,只残留些许的呼吸。
秦穆此时的痛苦,比郑通等人看到的,更是凶险十倍百倍。
只见他神庭穴内部,已经只剩一点火苗似的微光,在龙蛇世界点起的一盏心灯,已经是如风中烛火,随时就会熄灭。
但旁人若是能看到他周身百窍,就会发现秦穆身上一百零八个要穴,都有一点萤火闪动,随着那神庭穴中神魂的跳动,一明一暗,仿佛天上繁星一般。
一百零八个光点,慢慢闪烁,借着秦穆体内强韧宽阔的经络,彼此相连。
我道之外,万道可舍。
秦穆的武道,在今日终于走出了根基性的一步,他将自身庞大的神魂尽数散入周身大穴之中,却只留一点本性灵光,统领全身。
按照秦穆的设想,这种脱胎于道家存神之法的修炼法门,却又全然不同,道家存神之法,是观想天地诸神,进驻己身,而秦穆却是将自身的神念当作种子,培养出自己的身神。
仙道求诸外,以成其大。武道求诸内,以尽其微。
但这个过程,却比秦穆所想的艰险许多,他自身近乎神魂散尽,已经是意识模糊,而身神的培养,却并非一日可成,更何况这法门是全靠肉身支撑,再强大的肉身也消磨不起。
若非郑通和大竹峰众人日日前来守候,更是灵丹仿佛不要钱一般的吊着秦穆的性命,怕是撑不到他苏醒,便一命呜呼了。
秦穆这一晕,便是整整半年。
青云门,却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