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30 第836集:妖师陨落
- 831 第837集:劈山救母
- 832 第839集 东华玉鼎
- 833 第840集 三阳共天成往昔
- 834 第841集 天书封神今朝起
- 835 第842集:祭祀祖庙,纣王失德
- 836 第843集:人族动,大劫起
- 837 第844集:苏护反商
- 838 第845集:赤松子入世
- 839 第846集:云中子降妖
- 840 第847集:朝纲大变
- 841 第848集:王子之争
- 842 第849集:天启!
- 843 第850集:圣皇燧人
- 844 超级天启!
- 845 第851集:闹海!
- 846 第852集:杀劫
- 847 第853集:玄黄铸体
- 848 第854集 姜子牙入世
- 849 第855集:圣地出兵
- 850 第856集:人族VS西方教
- 851 第857集:准提降世,孔宣来援
- 852 第858集:后羿访灵山
- 853 第859集:大能战争
- 854 第860集 顶峰交会
- 855 第861集 宿命之战
- 856 第862集:圣人争,剑上斗
- 857 第863集:灵山崩毁
- 858 第864集:
- 859 第865集:燧皇降世
- 860 第866集 逆天,行道
- 861 第867集:商周之战,封神伊始
- 862 第868集:闻仲西征
- 863 第869集:魔化李兴霸
- 864 第870集 金仙初陨
- 865 第871集 阐截之争
- 866 第872集:此宝与我有缘
- 867 第873集 灵宝之争
- 868 第874集 成道
- 869 第875集 杀劫
- 870 第876集 夜斗
- 871 第877集 难休
- 872 第878集 九曲黄河,真武大帝
- 873 第883集 混战
- 874 第885集 火线升级
- 875 第886集 双强会
- 876 第887集 巅峰决
- 877 第888集:胜负争
- 878 第889集 圆满契机
- 879 第890集 邓婵玉误杀阐教金仙
- 880 第891集 战火纷呈
- 881 第892集 强者频至
- 882 第893集 心陨,神魔血爆!
- 883 第894集:魔神怒,圣道开
- 884 第895集 败准提,灭燃灯
- 885 第896集:黄飞虎西征
- 886 第897集 申公豹在行动
- 887 第898集:阐教内斗
- 888 第899集 阐教内斗续
- 889 第900集 截教来援
- 890 第901集:袁洪与杨戬的宿命之战
- 891 第902集:阐截再战
- 892 第903集:阐教的老手段
- 893 第904集:西岐罚纣,金鸡岭前
- 894 第905集:孔宣无敌
- 895 第906集 界牌关下
- 896 第907集 诛仙阵前聚众仙
- 897 第908集 燧皇临,大战起
- 898 第909集 一朝诛仙起,三清永不存
- 899 第910集 恨天无柄
- 900 第911集 恨地无环
- 901 第912集:诛仙合四气,一气化三清!
- 902 第913集:燧皇耀世,诸圣并辉
- 903 第914集:横扫天下
- 904 第915集 睥睨寰宇
- 905 第916集:玲珑太极,燧皇通天
- 906 第917集:豁命之章!
- 907 第918集:一斩天道
- 908 第919集:屠圣
- 909 第920集:鸿钧降世
- 910 第922集:大决战(中)
- 911 第924集:月夜
- 912 第925集:病鬼
- 913 第926集:盘龙长戟
- 914 第927集:高手对决
- 915 第928集:燕飞天南
- 916 第929集:中秋节快乐
- 917 第930集:遇袭
- 918 第931集:恶人谷
- 919 第932集:黑水滔滔
- 920 第933集:荡尽天下
- 921 第934集:万古回春,锁天神诀
- 922 第935集:对不起,我是卧底
- 923 第936集:
- 924 第937集:小李飞刀
- 925 第938集:黑水天君
- 926 第939集:客栈,毒酒,江湖事
- 927 第940集:送上门
- 928 第941集:接踵而来
- 929 第942集:麻烦不断
- 930 第943集:治不了也要治
- 931 第944集:稚子狠辣
- 932 第945集:天君之威
- 933 第946集:故人重逢
- 934 第947集:天君驾临
- 935 第948集:冰针,飞刀
- 936 第949集:下雪了,最适合杀人了
- 937 第950集:该杀
- 938 第951集:不该杀
- 939 第952集:说书
- 940 第953集:他来了
- 941 第954集:人间地狱
- 942 第955集:魔君!美人!
- 943 第956集:如神如魔
- 944 第957集:残酷终结
- 945 第958集:再临蜀山
- 946 第959集:古墓
- 947 第960集:擒敌
- 948 第961集:威胁
- 949 第962集:帝陵门开
- 950 第963集:先天一气元胎
- 951 第964集:欲启金船,拉拢援手
- 952 第965集:结盟收徒
- 953 第966集:重返紫云宫
- 954 第967集:远走海外
- 955 第968集:不夜城
- 956 第969集:光明境捉妖记
- 957 第970集:吞灭妖物
- 958 第971集:广收马仔
- 959 第972集:气母,天痴
- 960 第973集:石生VS天痴
- 961 第974集:九天十地辟魔神梭
- 962 第975集:铜椰岛大战
- 963 第976集:月儿岛
- 964 第977集:火无害拜师
- 965 第978集:岷山白犀潭
- 966 第979集:借宝韩仙子
- 967 第980集:慑服郑颠仙
- 968 第981集:黑水滔天
- 969 第982集:戮妖魔,聚众仙
- 970 第983集:宝物现,妖魔乱
- 971 第984集:混战
- 972 第985集:纷至
- 973 第986集:夺宝
- 974 第987集:各自机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47集:朝纲大变
第847集:朝纲大变
且说商容与杜元铣朝见纣王,上报要事,正在等纣王批复,却见一对如狼似虎的兵士前来,将那杜元铣拿下。商容刚欲上前劝谏,也被那纣王赶出了王宫。却说那杜元铣被一众兵士押着出了午门,见一位大夫,身穿大红袍,迎面而来,正是梅伯也。
梅伯见状,刚欲上前询问,却见首相商容一脸不忿的自宫内走出,当下上前问道:“请问丞相,杜太师有何罪犯君,竟然获罪?”
商容上前将此事前因后果讲了一遍,自己与杜太师如何进宫劝谏纣王,纣王如何对待此事,那苏娘娘又如何言语的,以及最后纣王的决定。
那梅伯本就是性情耿直之辈,如今闻那纣王不但将国家大事视同儿戏,问询于一介妇人,如今竟然无缘无故的处死朝中大臣,当下被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当下喝住两边兵士,与商容进宫面圣去了。
这梅伯本就性情刚直,如今又是在气头上,如何还能好生相劝,进入寿仙宫之中,见到纣王,厉声奏道:“臣闻尧王治天下,应天而顺人;言听于文官,计从于武将,一日一朝,共谈安民治国之道;去谗远色,共乐太平。
今陛下半载不朝,乐于深宫,朝朝饮宴,夜夜欢娱,不理朝政,不容谏章。杜元铣乃治世之忠良。陛下若斩元铣而废先王之大臣,听艳妃之言,有伤国家之梁栋,臣愿主公赦杜元铣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纣王闻言大怒,喝道:“梅伯与杜元铣结交朋党,私闯内廷,不分内外,本当与杜元铣一并斩首。念其为国事操劳半生,免其死罪,削上大夫之职,永不序用!”
梅伯闻言厉声大骂道:“昏君听信妲己之言,失君臣之义。今斩杜元铣。岂是斩杜元铣一人,实乃是斩朝歌万民!今罢梅伯之职,何足道哉!只是不忍成汤数百年基业丧于昏君之手!今闻太师北征,朝纲无统,百事混淆。昏君听信谗佞之臣,左右蔽惑,与妲己在深宫。日夜荒淫。眼见天下变乱,臣黄泉之下无颜面见先帝也!”
纣王大怒,刚欲让武士上前将其拿下击杀,却听旁边妲己言道:“陛下,如此让此人死了,岂不是便宜了他,臣妾倒知道一个法子,可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可以此来震慑屑小。”
那纣王闻言道:“哦。即有此法,美人快快道来。”
妲己道:“可以赤铜打造一个高约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门,如铜柱一般的物事,里边用炭火烧红。将这些个妖言惑众、利口侮君、不尊法度、无事妄生谏章、与诸般违法者,脱去衣服,用铁索绑在铜柱之上,炮烙其四肢筋骨,不过片刻,便烟尽骨消,尽成灰烬。此刑名曰‘炮烙’”那梅伯在下面听了,厉声喝骂妲己恶毒。
那纣王却闻言大喜道:“此法甚妙,美人当真是冰雪聪明。”当下命人传旨将杜元铣斩首示众,又将梅伯收押,以待这炮烙之刑造好。那首相商容在一旁见这纣王昏庸至斯,一时之间心灰意冷,当下跪伏于地,辞官归隐。那纣王早就看他不顺眼,整天碍手碍脚的,闻他辞官,当下便准奏。
不多时,百官就都知道了首相商容致政荣归,纷纷前来相送。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各官,俱都在十里长亭饯别。百官无不酒泪而别,辞别之后,商容上马离去,众人这才回转朝歌。
如此三日之后,炮烙造好,纣王临朝,钟鼓齐鸣,文武百官俱都来到朝堂大殿之上。众人见殿东新设二十根大铜柱,不知此物做什么用的。
就在此时,纣王命人将那梅伯押上殿来,那梅伯见大殿旁所立的黄橙橙的铜柱,当下是吓的双股战战。转身对着纣王大骂道:“昏君!梅伯死不足惜,只是我官居上大夫,三朝旧臣,今日又何罪,竟要遭此酷刑?只是可怜成汤天下,如今要丧于你这昏君之手!不知你以后如何有面目面去见你的先祖。”
纣王闻言大怒,令人将梅伯的衣物脱去,又用锁链,绑住他的手脚,将他拖到铜柱之上,一时之间梅伯便在这九间殿上被烙得皮肤筋骨,臭不可闻。那梅伯凄声惨叫,闻者无不落泪,不多时便大叫一声,气绝身亡,就连那尸体也在片刻之后化为灰烬。可怜一代忠臣,为殷商大业奔波一生,却落得个尸骨无存的悲惨下场。远在瀛洲岛的凌霄见此,却一声轻叹,再次来到朝歌城。
朝中百官对于纣王的做法纷纷心寒不已,又摄于其淫威,不敢多言,退朝之后,纷纷退去。只是此事却是触怒了宫中的另一个人,此人便是那纣王原配,**之首的姜皇后。她闻听此事后怒道:“妲己这贱人,造砲烙之刑,残害梅伯,蛊惑圣聪,引诱人君,肆意妄为。今日本宫便代陛下教训教训这个贱人。”当下命人准备銮驾,往那寿仙宫而去。
王后姜娘娘一路来到寿仙宫,见宫中灯火通明,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不禁心头火起,更是大怒。那纣王此时已经是喝的迷迷糊糊,闻听王后来访,既命苏妲己将他引进宫来,还安排那苏妲己亲自为她跳舞助兴。
姜皇后那里心情欣赏歌舞,直接对妲己一阵斥责,也不看纣王的脸色,拂袖而去,纣王大怒:“好个不识抬举的贱人,若非身为正宫,寡人定把她金瓜击顶,方消我心头之恨。”
次日,那苏妲己前去给那姜王后请安,姜王后本就看妲己不顺眼,当着西宫黄贵妃和馨庆宫杨贵妃的面对着她劈头盖脸的一顿斥责,回来之后,苏妲己更是怒火冲天:“本不欲伤人,既然如此,就休要怪我无情了。”令门下侍女鲧捐暗自联系纣王的宠臣费仲,让他出计帮助自己。
那费仲奸猾无比,派门下姜环冒姜王后之命前去刺杀纣王,以此来嫁祸姜王后,那纣王闻言大怒,命人将那姜王后拿下交由西宫黄娘娘审办。那姜王后贤良淑德,如何会做下此等恶事,自是不会承认。
苏妲己见姜王后不肯承认,心中发狠,上奏纣王欲挖去姜王后双眼,纣王丝毫不念多年夫妻之情,竟然欣然答应。黄娘娘与姜王后交好,赶紧回到宫中,劝那将王后认下此事。那姜王后虽是柔弱女子,性情却是刚烈无比,宁死不认,被剜去一目。那苏妲己见她仍是不招,又生一计,命人用铜炉炮烙其双手,可怜一代王后,无端遭此大难。
有那东宫太监杨容,乃是姜王后亲近之人,见她无端遭此大难,心中怜惜,当下便报于那两位王子殷郊和殷洪,此时殷郊年方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年方十二岁正在东宫嬉戏,闻听杨容来报,二人当即跑到西宫。只见母亲浑身血染,两手枯焦,臭不可闻。那姜王后见亲子来到,不由悲痛欲绝,当即毙命。
那殷郊和殷洪此时怒火中烧,提剑斩杀姜环,随即又欲进那寿仙宫诛杀妲己。纣王闻言大怒,当即命晁田、晁雷领了龙凤剑诛杀逆子,殷郊和殷洪两位殿下此时才知道闯了大祸,在馨庆宫杨贵妃护送下来至朝堂之上,寻求武成王等人庇护,杨贵妃也因惧怕受刑,自缢而死。
殷郊和殷洪两位殿下惊慌失措的来到朝堂之上,将来龙去脉讲给黄飞虎等人听,众人闻听王后突遭此难,无不落泪。
便在此时,就听一个声音道:“纣王无道,杀子而绝宗庙,诛妻有坏纲常,今日我等欲保二位殿下往东鲁借兵,除了昏君,再立成汤之嗣。我等反了!”二人背负殿下,径出朝歌南门去了。众人见开口之人,乃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二人。众人赶忙将此事上奏纣王,纣王闻言,命殷破败和雷开前去缉拿。
二人自武成王黄飞虎处领了兵马,那黄飞虎有意偏袒殷郊和殷洪二人,故意拨了一些老弱残兵给他二人,二人带着这些老弱病残,如何能追得上,当下只能干着急。
那方弼、方相二人带着两位殿下走了一两天,决定分开逃亡。一路由大殿下殷郊前往东鲁,请自己的外公与舅父起兵,一路由二殿下殷洪前往南都借兵不提。不说那二殿下殷洪从小娇生惯养,如何受过这等苦楚,行了不久,便自身体困倦,来至一处轩辕庙中,在圣座之下沉沉睡去。
大殿下殷郊则是沿着官道一路往东鲁奔去,走了有四五十里,天色已晚,见前面有一所官宦府邸,上书太师府,当即决定借宿一宿再走。上前敲开大门,竟是那致仕的老丞相商容。商容见竟是大殿下殷郊,衣衫褴褛,极其狼狈。
商容见状大惊,忙问起缘由。殷郊忍着悲痛将这段时间朝中发生之事讲了一遍,商容闻言垂足顿胸,同时也是心痛不已。命下人服侍殿下下去洗涮休息,自己则到书房之中准备修书上奏。(未完待续。)
梅伯见状,刚欲上前询问,却见首相商容一脸不忿的自宫内走出,当下上前问道:“请问丞相,杜太师有何罪犯君,竟然获罪?”
商容上前将此事前因后果讲了一遍,自己与杜太师如何进宫劝谏纣王,纣王如何对待此事,那苏娘娘又如何言语的,以及最后纣王的决定。
那梅伯本就是性情耿直之辈,如今闻那纣王不但将国家大事视同儿戏,问询于一介妇人,如今竟然无缘无故的处死朝中大臣,当下被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当下喝住两边兵士,与商容进宫面圣去了。
这梅伯本就性情刚直,如今又是在气头上,如何还能好生相劝,进入寿仙宫之中,见到纣王,厉声奏道:“臣闻尧王治天下,应天而顺人;言听于文官,计从于武将,一日一朝,共谈安民治国之道;去谗远色,共乐太平。
今陛下半载不朝,乐于深宫,朝朝饮宴,夜夜欢娱,不理朝政,不容谏章。杜元铣乃治世之忠良。陛下若斩元铣而废先王之大臣,听艳妃之言,有伤国家之梁栋,臣愿主公赦杜元铣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纣王闻言大怒,喝道:“梅伯与杜元铣结交朋党,私闯内廷,不分内外,本当与杜元铣一并斩首。念其为国事操劳半生,免其死罪,削上大夫之职,永不序用!”
梅伯闻言厉声大骂道:“昏君听信妲己之言,失君臣之义。今斩杜元铣。岂是斩杜元铣一人,实乃是斩朝歌万民!今罢梅伯之职,何足道哉!只是不忍成汤数百年基业丧于昏君之手!今闻太师北征,朝纲无统,百事混淆。昏君听信谗佞之臣,左右蔽惑,与妲己在深宫。日夜荒淫。眼见天下变乱,臣黄泉之下无颜面见先帝也!”
纣王大怒,刚欲让武士上前将其拿下击杀,却听旁边妲己言道:“陛下,如此让此人死了,岂不是便宜了他,臣妾倒知道一个法子,可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可以此来震慑屑小。”
那纣王闻言道:“哦。即有此法,美人快快道来。”
妲己道:“可以赤铜打造一个高约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门,如铜柱一般的物事,里边用炭火烧红。将这些个妖言惑众、利口侮君、不尊法度、无事妄生谏章、与诸般违法者,脱去衣服,用铁索绑在铜柱之上,炮烙其四肢筋骨,不过片刻,便烟尽骨消,尽成灰烬。此刑名曰‘炮烙’”那梅伯在下面听了,厉声喝骂妲己恶毒。
那纣王却闻言大喜道:“此法甚妙,美人当真是冰雪聪明。”当下命人传旨将杜元铣斩首示众,又将梅伯收押,以待这炮烙之刑造好。那首相商容在一旁见这纣王昏庸至斯,一时之间心灰意冷,当下跪伏于地,辞官归隐。那纣王早就看他不顺眼,整天碍手碍脚的,闻他辞官,当下便准奏。
不多时,百官就都知道了首相商容致政荣归,纷纷前来相送。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各官,俱都在十里长亭饯别。百官无不酒泪而别,辞别之后,商容上马离去,众人这才回转朝歌。
如此三日之后,炮烙造好,纣王临朝,钟鼓齐鸣,文武百官俱都来到朝堂大殿之上。众人见殿东新设二十根大铜柱,不知此物做什么用的。
就在此时,纣王命人将那梅伯押上殿来,那梅伯见大殿旁所立的黄橙橙的铜柱,当下是吓的双股战战。转身对着纣王大骂道:“昏君!梅伯死不足惜,只是我官居上大夫,三朝旧臣,今日又何罪,竟要遭此酷刑?只是可怜成汤天下,如今要丧于你这昏君之手!不知你以后如何有面目面去见你的先祖。”
纣王闻言大怒,令人将梅伯的衣物脱去,又用锁链,绑住他的手脚,将他拖到铜柱之上,一时之间梅伯便在这九间殿上被烙得皮肤筋骨,臭不可闻。那梅伯凄声惨叫,闻者无不落泪,不多时便大叫一声,气绝身亡,就连那尸体也在片刻之后化为灰烬。可怜一代忠臣,为殷商大业奔波一生,却落得个尸骨无存的悲惨下场。远在瀛洲岛的凌霄见此,却一声轻叹,再次来到朝歌城。
朝中百官对于纣王的做法纷纷心寒不已,又摄于其淫威,不敢多言,退朝之后,纷纷退去。只是此事却是触怒了宫中的另一个人,此人便是那纣王原配,**之首的姜皇后。她闻听此事后怒道:“妲己这贱人,造砲烙之刑,残害梅伯,蛊惑圣聪,引诱人君,肆意妄为。今日本宫便代陛下教训教训这个贱人。”当下命人准备銮驾,往那寿仙宫而去。
王后姜娘娘一路来到寿仙宫,见宫中灯火通明,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不禁心头火起,更是大怒。那纣王此时已经是喝的迷迷糊糊,闻听王后来访,既命苏妲己将他引进宫来,还安排那苏妲己亲自为她跳舞助兴。
姜皇后那里心情欣赏歌舞,直接对妲己一阵斥责,也不看纣王的脸色,拂袖而去,纣王大怒:“好个不识抬举的贱人,若非身为正宫,寡人定把她金瓜击顶,方消我心头之恨。”
次日,那苏妲己前去给那姜王后请安,姜王后本就看妲己不顺眼,当着西宫黄贵妃和馨庆宫杨贵妃的面对着她劈头盖脸的一顿斥责,回来之后,苏妲己更是怒火冲天:“本不欲伤人,既然如此,就休要怪我无情了。”令门下侍女鲧捐暗自联系纣王的宠臣费仲,让他出计帮助自己。
那费仲奸猾无比,派门下姜环冒姜王后之命前去刺杀纣王,以此来嫁祸姜王后,那纣王闻言大怒,命人将那姜王后拿下交由西宫黄娘娘审办。那姜王后贤良淑德,如何会做下此等恶事,自是不会承认。
苏妲己见姜王后不肯承认,心中发狠,上奏纣王欲挖去姜王后双眼,纣王丝毫不念多年夫妻之情,竟然欣然答应。黄娘娘与姜王后交好,赶紧回到宫中,劝那将王后认下此事。那姜王后虽是柔弱女子,性情却是刚烈无比,宁死不认,被剜去一目。那苏妲己见她仍是不招,又生一计,命人用铜炉炮烙其双手,可怜一代王后,无端遭此大难。
有那东宫太监杨容,乃是姜王后亲近之人,见她无端遭此大难,心中怜惜,当下便报于那两位王子殷郊和殷洪,此时殷郊年方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年方十二岁正在东宫嬉戏,闻听杨容来报,二人当即跑到西宫。只见母亲浑身血染,两手枯焦,臭不可闻。那姜王后见亲子来到,不由悲痛欲绝,当即毙命。
那殷郊和殷洪此时怒火中烧,提剑斩杀姜环,随即又欲进那寿仙宫诛杀妲己。纣王闻言大怒,当即命晁田、晁雷领了龙凤剑诛杀逆子,殷郊和殷洪两位殿下此时才知道闯了大祸,在馨庆宫杨贵妃护送下来至朝堂之上,寻求武成王等人庇护,杨贵妃也因惧怕受刑,自缢而死。
殷郊和殷洪两位殿下惊慌失措的来到朝堂之上,将来龙去脉讲给黄飞虎等人听,众人闻听王后突遭此难,无不落泪。
便在此时,就听一个声音道:“纣王无道,杀子而绝宗庙,诛妻有坏纲常,今日我等欲保二位殿下往东鲁借兵,除了昏君,再立成汤之嗣。我等反了!”二人背负殿下,径出朝歌南门去了。众人见开口之人,乃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二人。众人赶忙将此事上奏纣王,纣王闻言,命殷破败和雷开前去缉拿。
二人自武成王黄飞虎处领了兵马,那黄飞虎有意偏袒殷郊和殷洪二人,故意拨了一些老弱残兵给他二人,二人带着这些老弱病残,如何能追得上,当下只能干着急。
那方弼、方相二人带着两位殿下走了一两天,决定分开逃亡。一路由大殿下殷郊前往东鲁,请自己的外公与舅父起兵,一路由二殿下殷洪前往南都借兵不提。不说那二殿下殷洪从小娇生惯养,如何受过这等苦楚,行了不久,便自身体困倦,来至一处轩辕庙中,在圣座之下沉沉睡去。
大殿下殷郊则是沿着官道一路往东鲁奔去,走了有四五十里,天色已晚,见前面有一所官宦府邸,上书太师府,当即决定借宿一宿再走。上前敲开大门,竟是那致仕的老丞相商容。商容见竟是大殿下殷郊,衣衫褴褛,极其狼狈。
商容见状大惊,忙问起缘由。殷郊忍着悲痛将这段时间朝中发生之事讲了一遍,商容闻言垂足顿胸,同时也是心痛不已。命下人服侍殿下下去洗涮休息,自己则到书房之中准备修书上奏。(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