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82 第八百八十三章 粮草谣言
- 883 第八百八十四章 曹操连合周瑜
- 884 第八百八十五章 孙权重病
- 885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日换帅
- 886 第八百八十七章 益州援兵真及时
- 887 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本正经司马朗
- 888 第八百八十九章 张翔二哥不好当
- 889 第八百九十章 许昌城栅门
- 890 第八百九十一章 古制分封
- 891 第八百九十二章 周瑜动摇
- 892 第八百九十三章 伯达一句道破
- 893 第八百九十四章 黄巾校尉浮云,罗市
- 894 第八百九十五章 孙权真的不智?
- 895 第八百九十六章 退守许昌宫城
- 896 第八百九十七章 疑心让人烦躁
- 897 第八百九十八章 心乱迫分兵
- 898 第八百九十九章 豫州分兵援兖州
- 899 第九百章 孙权是最大的变数
- 900 第九百零一章陆逊僭越
- 901 第九百零二章许昌火海
- 902 第九百零三章 文远白跑
- 903 第九百零四章 巾帼玉殒
- 904 第九百零五章 敌我两方不谋而合
- 905 第九百零六章 高顺悲愤闯大帐
- 906 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似金蝉
- 907 第九百零八章 四大家族生乱
- 908 第九百零九章 情种都督
- 909 第九百一十章 心灰意冷起反心
- 910 第九百一十一章 扬州百姓水深火热
- 911 第九百一十二章 龙奔不负重望的惹事
- 912 第九百一十三章 张飞先撤
- 913 第九百一十四章 鲁肃心忧
- 914 第九百一十五章 建业城乱
- 915 第九百一十六章 孙绍出笼
- 916 第九百一十七章 聚将另立
- 917 第九百一十八章 东吴新主
- 918 第九百一十九章 寒冬换将
- 919 第九百二十章 杨旭自找事
- 920 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达孔明密谋弥补
- 921 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魏谋士内争
- 922 第九百二十三章 策反大魏官吏
- 923 第九百二十四章 仲达心向江东
- 924 第九百二十五章 曹操血喷
- 925 第九百二十六章 陆准新家主
- 926 第九百二十七章陆家上贼船
- 927 第九百二十八章 周瑜无顾忌
- 928 第九百二十九章 孙绍无法承重
- 929 第九百三十章 鲁肃掌兵权
- 930 第九百三十一章 试探定下手
- 931 第九百三十二章 胡人炮灰
- 932 第九百三十三章 遗臭万年的大魏
- 933 第九百三十四章 曹操亲离
- 934 第九百三十五章 周瑜出手破大局
- 935 第九百三十六章 孙家傲骨
- 936 第九百三十七章 程普真的老了
- 937 第九百三十八章 勇者不信命
- 938 第九百三十九章 孔明出塞外
- 939 第九百四十章 水军受挫
- 940 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雨连环船
- 941 第九百四十二章 司马懿之殇
- 942 第九百四十三章 完
- 943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九十三章 伯达一句道破
第八百九十三章 伯达一句道破
周瑜可是大都督,孙权还不是王上的时候,周瑜就已经开始掌握兵权,不管周瑜此刻再想什么,都不喜欢孙权指手画脚。
统帅最厌恶的就是身边有人指手画脚,就算是其君主都是一样的,所以才有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
尤其孙权还是一个外行人,而且跟周瑜还不和。
这个时候就不要插嘴了,要不是周瑜还顾念什么君臣之别,就已经开骂了。
孙权竟然看不出好赖,“周瑜你这是什么态度。”
如果不是周瑜,孙权还在曹操手里,过着那种暗无天日被虐的生活,现在却摆起架子来了,跟别人可以,周瑜可不吃这一套。
周瑜可不怕孙权,“王上,这是想领兵吗?”
“周瑜,你是不是觉得吾没有你不行。”
“王上,乃天生之才,缺了谁都行,那末将就真的不管了。”
“周瑜….”
现在周瑜只要听见孙权的声音都觉得恶心,而且是那种吃多了的恶心,想吐也吐不出来,想消化也消化不了。
“看来王上是不想领兵了,那么就全权交给末将吧!”
孙权此刻也实在找不出一个可以替代周瑜的人,只能任由周瑜这么下去了,“死去的可都是我们江东的百姓,你好自为之。”
“这个末将自然不会忘。”
对江东百姓的爱护,周瑜比孙权只多不少,周瑜可是看着江东从贫穷到富庶走到今天的,而且还参与其中,这个感情是孙权不能理解的。
如果说孙权是装出来的,那么周瑜就是发自内心。
在军中孙权想要跟周瑜抗衡,依靠的只有陆逊,因为陆逊后面有江东四大世家的支持,现在应该是东吴四大世家了。
可惜现在陆逊不在身边,孙权只能忍一忍了。
张翔一直在步步紧逼,但是周瑜的心中还没有想好自己要怎么做,司马朗一席话的确让周瑜平静的内心产生的动摇。
什么君臣不和,什么为了江东,这些其实都是借口,真正让周瑜内心动摇的,无谓就是两个字权力。
权力可是比财帛更加可怕的东西,财帛动人心,那么权力就是改变人心了。
可以说是司马朗为周瑜打开了权力的大门,周瑜才会渐渐陷了进去。
现在周瑜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张翔合作对抗曹操,要么就是带着兵卒离开豫州,周瑜出现豫州本来就是意料之外。
如果周瑜离开了,对全局来说也没用什么改变。
在关键的时刻却是远在江东的鲁肃帮周瑜做出了选择,江东之地的山越有一次作乱了,每一次都是这样。
只要江东这边出兵,山越就会死灰复燃。
周瑜已经习惯了,但是这次与以往不同,东吴的兵卒已经死伤不少了,不能再死伤了,要不然连平叛都平叛不了。
所以周瑜选择了先退兵,以退为进回到兖州,先拿下兖州再说。
这种事可不能瞒着孙权,周瑜只能如实禀报。
孙权却说了一句,“你想背信弃义。”
“是曹操背信弃义在先,要不然王上也不会被软禁了。”周瑜这句话可真是戳到了孙权的痛处。
孙权也想到了那些自己受到的琢磨,出奇的没有反对周瑜,“那就走吧!不要跟曹操那边打招呼。”
“这个并不好,毕竟双方名义上还是盟友,该说的还是会说的。”
曹操当然是不想让东吴兵离开了,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曹操只能继续用荆州来诱惑孙权。
可惜这次曹操这边的人和信都被周瑜派人拦截了下来,周瑜如果想让孙权什么都不知道,是件很容易的事。
现在周瑜可不能让孙权继续胡闹了,再胡闹下去江东就真的完了。
一支部曲想要离开战场,做为对手的张翔当然也察觉到了,“周瑜这是要走了,伯达看来你失败了。”
“不见得,周瑜忠心于孙氏很多年了,不是说叛变就叛变的要慢慢来。”
司马朗可不是什么都没用做,而是又写了一封信送到了东吴的营地,这次司马朗不需要跟周瑜见一面。
只是表明了一件事,承诺依然有效,也就是说周瑜只要反叛,日后就会分封江东。
这句话才是真正厉害的,周瑜听见之后自然不会忘,总有一天这句话会起到他该起到的作用。
周瑜的领兵能力不是假的,离开的很快,可以说干净利索,没用给张翔任何突袭的机会。
现在豫州就剩下张翔和曹操了,好像一切都归于了原地。
唯一能见证其过程的,只有那些死去的士卒尸体。
周瑜和孙权的离开,最生气的莫过于曹操,周瑜只要在张翔的后方,张翔就会如刺在背,就算周瑜什么都不做,也有这样的效果。
张翔就不能全力以赴,这下子好了周瑜走了,张翔可以放开手脚了,那么曹操将要面对的就是更加离开的张翔。
周瑜去兖州,虽然对曹操也有一些好处。
但曹操总感觉弊大于利,周瑜孙权如果拿下了兖州,那么自然不会归还,在兖州大魏这边只有一个曹仁。
自然不能与之争锋,那么日后曹操再想夺回兖州,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也许仅仅一个荆州都不够,孙权的贪婪曹操可是知道的,“大意了,当初就不该放了孙权。”
诸葛亮荀攸等人都是绝顶的聪明人,自然知道曹操在想什么,“王上想的实在是太长远了。”
“只有杀退张翔,王上担心的那些事情就不会发生。”还是司马懿最干脆了。
不过司马懿说的这个,恰恰也是最难的一件事。
曹操担心的这些虽然跟张翔没关系,但是张翔却担心另外一件事,战场上任何的变化,都会引出一些连带的结果。
周瑜去了兖州,张翔就开始担心郭嘉和杨旭的安全了。
司马朗做为谋士自然要感同身受,“王上,有没有想过反攻。”
“光是维持眼下的局面就已经很难了,还要反攻。”
“王上别忘了,徐州还是我们的,徐州可是紧临扬州,扬州现在正是空虚的时候,只要有一支偏军杀进去,就会使地方动荡。”
统帅最厌恶的就是身边有人指手画脚,就算是其君主都是一样的,所以才有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
尤其孙权还是一个外行人,而且跟周瑜还不和。
这个时候就不要插嘴了,要不是周瑜还顾念什么君臣之别,就已经开骂了。
孙权竟然看不出好赖,“周瑜你这是什么态度。”
如果不是周瑜,孙权还在曹操手里,过着那种暗无天日被虐的生活,现在却摆起架子来了,跟别人可以,周瑜可不吃这一套。
周瑜可不怕孙权,“王上,这是想领兵吗?”
“周瑜,你是不是觉得吾没有你不行。”
“王上,乃天生之才,缺了谁都行,那末将就真的不管了。”
“周瑜….”
现在周瑜只要听见孙权的声音都觉得恶心,而且是那种吃多了的恶心,想吐也吐不出来,想消化也消化不了。
“看来王上是不想领兵了,那么就全权交给末将吧!”
孙权此刻也实在找不出一个可以替代周瑜的人,只能任由周瑜这么下去了,“死去的可都是我们江东的百姓,你好自为之。”
“这个末将自然不会忘。”
对江东百姓的爱护,周瑜比孙权只多不少,周瑜可是看着江东从贫穷到富庶走到今天的,而且还参与其中,这个感情是孙权不能理解的。
如果说孙权是装出来的,那么周瑜就是发自内心。
在军中孙权想要跟周瑜抗衡,依靠的只有陆逊,因为陆逊后面有江东四大世家的支持,现在应该是东吴四大世家了。
可惜现在陆逊不在身边,孙权只能忍一忍了。
张翔一直在步步紧逼,但是周瑜的心中还没有想好自己要怎么做,司马朗一席话的确让周瑜平静的内心产生的动摇。
什么君臣不和,什么为了江东,这些其实都是借口,真正让周瑜内心动摇的,无谓就是两个字权力。
权力可是比财帛更加可怕的东西,财帛动人心,那么权力就是改变人心了。
可以说是司马朗为周瑜打开了权力的大门,周瑜才会渐渐陷了进去。
现在周瑜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张翔合作对抗曹操,要么就是带着兵卒离开豫州,周瑜出现豫州本来就是意料之外。
如果周瑜离开了,对全局来说也没用什么改变。
在关键的时刻却是远在江东的鲁肃帮周瑜做出了选择,江东之地的山越有一次作乱了,每一次都是这样。
只要江东这边出兵,山越就会死灰复燃。
周瑜已经习惯了,但是这次与以往不同,东吴的兵卒已经死伤不少了,不能再死伤了,要不然连平叛都平叛不了。
所以周瑜选择了先退兵,以退为进回到兖州,先拿下兖州再说。
这种事可不能瞒着孙权,周瑜只能如实禀报。
孙权却说了一句,“你想背信弃义。”
“是曹操背信弃义在先,要不然王上也不会被软禁了。”周瑜这句话可真是戳到了孙权的痛处。
孙权也想到了那些自己受到的琢磨,出奇的没有反对周瑜,“那就走吧!不要跟曹操那边打招呼。”
“这个并不好,毕竟双方名义上还是盟友,该说的还是会说的。”
曹操当然是不想让东吴兵离开了,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曹操只能继续用荆州来诱惑孙权。
可惜这次曹操这边的人和信都被周瑜派人拦截了下来,周瑜如果想让孙权什么都不知道,是件很容易的事。
现在周瑜可不能让孙权继续胡闹了,再胡闹下去江东就真的完了。
一支部曲想要离开战场,做为对手的张翔当然也察觉到了,“周瑜这是要走了,伯达看来你失败了。”
“不见得,周瑜忠心于孙氏很多年了,不是说叛变就叛变的要慢慢来。”
司马朗可不是什么都没用做,而是又写了一封信送到了东吴的营地,这次司马朗不需要跟周瑜见一面。
只是表明了一件事,承诺依然有效,也就是说周瑜只要反叛,日后就会分封江东。
这句话才是真正厉害的,周瑜听见之后自然不会忘,总有一天这句话会起到他该起到的作用。
周瑜的领兵能力不是假的,离开的很快,可以说干净利索,没用给张翔任何突袭的机会。
现在豫州就剩下张翔和曹操了,好像一切都归于了原地。
唯一能见证其过程的,只有那些死去的士卒尸体。
周瑜和孙权的离开,最生气的莫过于曹操,周瑜只要在张翔的后方,张翔就会如刺在背,就算周瑜什么都不做,也有这样的效果。
张翔就不能全力以赴,这下子好了周瑜走了,张翔可以放开手脚了,那么曹操将要面对的就是更加离开的张翔。
周瑜去兖州,虽然对曹操也有一些好处。
但曹操总感觉弊大于利,周瑜孙权如果拿下了兖州,那么自然不会归还,在兖州大魏这边只有一个曹仁。
自然不能与之争锋,那么日后曹操再想夺回兖州,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也许仅仅一个荆州都不够,孙权的贪婪曹操可是知道的,“大意了,当初就不该放了孙权。”
诸葛亮荀攸等人都是绝顶的聪明人,自然知道曹操在想什么,“王上想的实在是太长远了。”
“只有杀退张翔,王上担心的那些事情就不会发生。”还是司马懿最干脆了。
不过司马懿说的这个,恰恰也是最难的一件事。
曹操担心的这些虽然跟张翔没关系,但是张翔却担心另外一件事,战场上任何的变化,都会引出一些连带的结果。
周瑜去了兖州,张翔就开始担心郭嘉和杨旭的安全了。
司马朗做为谋士自然要感同身受,“王上,有没有想过反攻。”
“光是维持眼下的局面就已经很难了,还要反攻。”
“王上别忘了,徐州还是我们的,徐州可是紧临扬州,扬州现在正是空虚的时候,只要有一支偏军杀进去,就会使地方动荡。”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