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7 第287章 流沙发疯
- 288 第288章 背后之人
- 289 第289章 围追堵截
- 290 第290章 意外之人
- 291 第291章 灰飞烟灭
- 292 第292章 独自离开
- 293 第293章 因果得报
- 294 第294章 因果得报
- 295 第295章 惑中契机
- 296 第296章 字攻要义
- 297 第297章 拿鱼试字
- 298 第298章 失落字帖
- 299 第299章 修士猝死
- 300 第300章 海中之金
- 301 第301章 寻找灵脉
- 302 第302章 圣物魔物
- 303 第303章 利益集团
- 304 第304章 南海魅影
- 305 第305章 避而不见
- 306 第306章 南海灵脉
- 307 第307章 瞒天过海
- 308 第308章 变异海鲸
- 309 第309章 不弃承认
- 310 第310章 合作意向
- 311 第311章 水滴溪流
- 312 第312章 水滴之愿
- 313 第313章 谁也别跑
- 314 第314章 生人死人
- 315 第315章 冤家路窄
- 316 第316章 不能回头
- 317 第317章 有心无力
- 318 第318章 被困石洞
- 319 第319章 铁鞋踏破
- 320 第320章 破出生天
- 321 第321章 半个废人
- 322 第322章 黑马出世
- 323 第323章 道亦有道
- 324 第324章 她的目的
- 325 第324章 人来人往
- 326 第326章 万方同灭
- 327 第327章 毁天灭地
- 328 第328章 通道开启
- 329 第329章 劫后余生
- 330 第330章 秘密交易
- 331 第331章 找茬来的
- 332 第332章 关键的词
- 333 第333章 七星初现
- 334 第334章 劝降灵玉
- 335 第335章 化神新感
- 336 第336章 终有一别
- 337 第337章 坦白心意
- 338 第338章 悬棺山村
- 339 第339章 棺材出村
- 340 第340章 山上悬棺
- 341 第341章 设法脱身
- 342 第342章 棺材追踪
- 343 第343章 有求于人
- 344 第344章 悬棺族长
- 345 第345章 吴用留下
- 346 第346章 是谁来了
- 347 第347章 拉家常吗
- 348 第348章 寻找功法
- 349 第349章 看中一个
- 350 第350章 鬼知道啊
- 351 第351章 暗潮涌动
- 352 第352章 不要馈赠
- 353 第353章 玉墨神烦
- 354 第354章 两个男人
- 355 第355章 一起战斗
- 356 第356章 合作意向
- 357 第357章 脑子进水
- 358 第358章 混乱玉墨
- 359 第359章 想明白了
- 360 第360章 改变主意
- 361 第361章 先顾小义
- 362 第362章 交换条件
- 363 第363章 各奔东西
- 364 第364章 星棋图谱
- 365 第365章 入雁归城
- 366 第366章 音攻夜曲
- 367 第367章 乱认师妹
- 368 第368章 齐上白塔
- 369 369 塔顶之变
- 370 第370章 魂玉救命
- 371 第371章 自投罗网
- 372 第372章 灵芝流泪
- 373 第373章 收服芝农
- 374 第374章 冤家路窄
- 375 第375章 进入神殿
- 376 第376章 神殿深处
- 377 第377章 钥匙画饼
- 378 第378章 动作熟练
- 379 第379章 独行大荒
- 380 第380章 乱藤碧落
- 381 第381章 照顾伤员
- 382 第382章 不明原因
- 383 第383章 微寒微寒
- 384 第384章 水火失衡
- 385 第385章 初见端倪
- 386 第386章 做个交易
- 387 第387章 星棋图谱
- 388 第388章 命之所归
- 389 第389章 炼虚之境
- 390 第390章 又要出发
- 391 第391章 各自盘算
- 392 第392章 看对眼了
- 393 第392章 身陷囹圄
- 394 第394章 囚室奇遇
- 395 第395章 坦荡回门
- 396 第396章 相互了解
- 397 第397章 坦白相告
- 398 第398章 远离纷争
- 399 第399章 弹指十年
- 400 第400章 捅破篓子
- 401 第401章 最后一战
- 402 第402章 所谓以后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97章 拿鱼试字
第297章 拿鱼试字
口木困,境地艰难,虽鱼在水中,却不得逃离,不得动弹。这一个字,割裂了鱼和水的天然亲密关系。
陶昕来在海底追着身边的游鱼一次又一次试验着“困”字,一笔一划越来越迅速,手快得几乎看不清她动作的轨迹。但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没能留下一只鱼来。
她难免有些沮丧,心想为什么不行呢?而且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呢?难道一定要用灵笔书写才行吗?所以说,她想要用字攻发挥威力只能依靠灵笔?她放下手指,静立在水中,简单地用丝带扎起的长发仍在水中微微拂动,然后也缓缓归于了平静。
不行,不能这样。她内心深处涌起强烈的不甘心的感觉,她一开始就没想过用灵笔来练习。她想得很清楚,如果她自己不能发挥字攻的力量的话,等有一天灵笔离开了她,她岂不是一事无成?依靠外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总是不那么可靠,修仙修仙,从头至尾也是在不断修炼自己,超越自己。
她深深呼吸,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把一个“困”字练好。
灵笔悬在半空中跟在她后面看了一路,自然知道她的问题出在哪里,不过它开始觉得自己发现的问题总会让人记忆更深刻一些,所以没想出声提醒。可是它没想到陶昕来这么倔强和坚持,眼见着她写字的速度越来越快,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效果没见提升,但她却没有提出过要借用它来练习,也没有询问过它的建议。看来明显是要自己尝试和解决了。
想到陶昕来自从跟它接触之后,一直以来的修炼风格,灵笔心想,自主性这么强,难道长期没有师父教导的原因?这么一来,它就不免想到它之前那个主人教过一个徒弟的事情。那段时间它可是全程跟在旁边,见识过它的前主人如何苦口婆心巨细无遗地教徒弟的。可惜那不是个在这方面有天赋和造化的人,前主人陨落后。他也没能继续修炼下去,字攻之术在他手上也渐渐没落了。
真的是很可惜啊。
如果是眼前这个人……灵笔将目光投向陶昕来,想到在狱森中心它那一瞬无法控制的想望和冲动,想到她不断独自练习字攻的场景……如果是眼前这个人在当时得到前主人的教导的话。字攻之道或许不会是现在这种光景了吧。
灵笔一时神思恍惚,等回过神来的时候,陶昕来已经动了。
她觉得自己陷入误区了。她去追游鱼,想要困住游鱼,所以她一直不自觉地在提高自己的速度,不是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吗,她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只要动作够快,比游鱼快,“困”字成型也比游鱼逃走要快。那么就能渐渐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可是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她速度是提高起来了,可是相对的,她对“困”字的感悟也在逐渐降低。甚至在慢慢转向机械地书写和重复。这不是在练习字攻,这只是在练字而已。而且,即便是算作练字,也算是最差劲的那种练字,没有思考,没有感悟。只是为了写字而写字,这当然发挥不出“困”作为字攻之术而应有的威力。
所以她决定换一种方式。
她干嘛非要追着游鱼跑呢。追在它后面写个字累死累活要把它圈进去,结果是怎么圈都圈不住,这样多被动啊。所以她不追了,她守株待兔。她又不是看不清楚鱼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她只要恰好在这个轨迹上写下一个“困”字,甚至她还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写下几个“困”字,然后等着鱼儿游进来不就行了吗?
这样一来,她既可以好好地感悟“困”字,还可以好好观察它发挥作用的原因、方法和结果。等她感悟到其中的规律之后,将它固化成习惯,成为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进行的方式,她就算是在字攻的“死”境中进了门了。
一个字可以这样练,其他字当然也能这样练。一个字可以成功,其他字当然也能成功。修炼字攻,能发挥作用的字不在多,贵在精。将一个字练到精致,字攻的威力才会发挥得更大。
不得不说,陶昕来这是抓到重点了。东边有条小鱼慢慢地游啊游啊往这边撞过来。陶昕来退后几步,寻找到合适的位置静心定气写下了一个“困”字。这个时候,小鱼正好游过来。它好奇地看了看陶昕来的动作,又看了看水中波纹形成的“困”字,觉得挺好玩,于是一脑袋扎了进去。
由于之前陶昕来到底是写了很多“困”字了,虽然在用心方面可能达不到标准,但是量变的积累还是会升华成质变的。所以这一次她用心写了一个“困”字,小鱼没有像之前那些鱼一样如过无人之境,它在“困”字之中小小的迷惑了一下,停顿了一秒,然后像受到惊吓一样赶紧摆着尾巴游开了。这个时候,水纹形成的“困”字便也被小鱼冲撞散了。
小鱼停留的时间太短,而它的逃离也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所以它奇怪地回头望了一眼,确定这里没有什么让它刚才那一瞬敏感地感应到的危险之后,才困惑地离开了。
奇怪,为什么刚才会有点晕呢?感觉敏锐的小鱼奇怪地想着,不过它是想不明白的了。
陶昕来一看这状况,受到了鼓舞。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困”发挥作用了!即便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但至少说明它开始发挥作用了!这就是个进步啊!
灵笔一看,嘿哟,还自己试出门路来了,不错啊。于是它便舒舒服服地往旁边张牙舞爪的水草上一躺,不免又想到前主人的徒弟。
怎么突然有种相当师父却没有用武之地的感觉呢?灵笔觉得自己有点欠虐。
陶昕来尝到了甜头,突然又生出了灵感。为什么她要研究鱼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为什么她不把时间都花在感悟“困”字上呢?所以,她不是该找一个游鱼密集的地方,把自己也当成一只鱼,只在那里认真感悟并书写,然后观察就可以了吗?
这么一想,陶昕来兴奋起来。
心动就要行动,她举目四望,果然发现一个游鱼密集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白色扇贝,扇贝张着嘴,嘴里有一颗很大很大的珍珠。她对珍珠不感兴趣,不过她对坐在扇贝上写字比较向往。
能坐着写谁愿意站着呢?
她悄无声息地走过去,将自己想象成一只游鱼,她静静坐在扇贝上,扇贝害羞地合上了贝壳,她便挪了挪身子调整了下姿势,这个时候都还没有惊动那些游鱼们。
她满意地笑了一下,脑子里开始勾勒“困”字的结构。
她开始重新认识“困”这个字。
口木相合,就是一个“困”字。“困”的宗旨是什么呢?真的是让被困的对象陷入艰难境地,动弹不得吗?不是,它的宗旨是控制。
方才,她正是有了“控制”的感觉,所以写出来的“困”字才会让小鱼停留一秒。
她继续想,继续思考,手指轻轻地动,缓缓地动,等她思考得差不多的时候,“困”字也成型了。
这一次,也不知道是不是她思考的时间比较长的原因,所以水纹形成的“困”保持形态的时间也比较长。
她继续想,一边想一边观察,观察着不经意游过的小鱼们的表现,果然,这次这个“困”字又让小鱼停留了,而且停留的时间还变长了一点点。
陶昕来内心振奋,但是越是振奋,她就越是冷静,越是冷静,思考才越是深入,动作才越是接近字攻的奥义。
于是,一次一次又一次。有效果,她就往着正确的方向又前进一步,没效果,她就换个方式换个思维来思考,直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为止。
她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从留住小鱼一秒到两秒、三秒、两分钟,两小时……从看着小鱼轻易逃脱,破坏了整个字到看着它们左冲右撞也逃不出去,急得头尾掉个,团团乱转,即便是在水中也像是上了陆地一样无助——她成功了。
她已经忘了时间,忘了空间,所以她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待在什么地方。当她兴奋地看着自己在水中写下的“困”字能足足将小鱼留住两个时辰的时候,灵笔不得不出口了。
“可以了,在‘死’境的初级阶段,徒手达到这个效果已经可以了。现在,你可以试试看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实现它的威力。”灵笔进一步给出了新的思路。
别的什么办法能实现它的威力呢?
陶昕来认真地想起来。
她想到一个办法——改变书写的地点。为什么她要把字写在水里,被动地看着游鱼撞上去呢?为什么她不能写在游鱼的身上呢?
她眼前一亮,念头刚过,身躯已经蹿出去抓住了一只游鱼。她真的开始在游鱼身上写字了。
由于方式的改变,她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困”字的作用也不像之前她熟悉了的那种成型方式那样大,不过她很快适应过来,并根据手指下的质感来调整书写,渐渐的,情况就好多了。
陶昕来入了迷,都没有注意到一只海兽正在观察着她。(未完待续)
陶昕来在海底追着身边的游鱼一次又一次试验着“困”字,一笔一划越来越迅速,手快得几乎看不清她动作的轨迹。但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没能留下一只鱼来。
她难免有些沮丧,心想为什么不行呢?而且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呢?难道一定要用灵笔书写才行吗?所以说,她想要用字攻发挥威力只能依靠灵笔?她放下手指,静立在水中,简单地用丝带扎起的长发仍在水中微微拂动,然后也缓缓归于了平静。
不行,不能这样。她内心深处涌起强烈的不甘心的感觉,她一开始就没想过用灵笔来练习。她想得很清楚,如果她自己不能发挥字攻的力量的话,等有一天灵笔离开了她,她岂不是一事无成?依靠外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总是不那么可靠,修仙修仙,从头至尾也是在不断修炼自己,超越自己。
她深深呼吸,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把一个“困”字练好。
灵笔悬在半空中跟在她后面看了一路,自然知道她的问题出在哪里,不过它开始觉得自己发现的问题总会让人记忆更深刻一些,所以没想出声提醒。可是它没想到陶昕来这么倔强和坚持,眼见着她写字的速度越来越快,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效果没见提升,但她却没有提出过要借用它来练习,也没有询问过它的建议。看来明显是要自己尝试和解决了。
想到陶昕来自从跟它接触之后,一直以来的修炼风格,灵笔心想,自主性这么强,难道长期没有师父教导的原因?这么一来,它就不免想到它之前那个主人教过一个徒弟的事情。那段时间它可是全程跟在旁边,见识过它的前主人如何苦口婆心巨细无遗地教徒弟的。可惜那不是个在这方面有天赋和造化的人,前主人陨落后。他也没能继续修炼下去,字攻之术在他手上也渐渐没落了。
真的是很可惜啊。
如果是眼前这个人……灵笔将目光投向陶昕来,想到在狱森中心它那一瞬无法控制的想望和冲动,想到她不断独自练习字攻的场景……如果是眼前这个人在当时得到前主人的教导的话。字攻之道或许不会是现在这种光景了吧。
灵笔一时神思恍惚,等回过神来的时候,陶昕来已经动了。
她觉得自己陷入误区了。她去追游鱼,想要困住游鱼,所以她一直不自觉地在提高自己的速度,不是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吗,她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只要动作够快,比游鱼快,“困”字成型也比游鱼逃走要快。那么就能渐渐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可是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她速度是提高起来了,可是相对的,她对“困”字的感悟也在逐渐降低。甚至在慢慢转向机械地书写和重复。这不是在练习字攻,这只是在练字而已。而且,即便是算作练字,也算是最差劲的那种练字,没有思考,没有感悟。只是为了写字而写字,这当然发挥不出“困”作为字攻之术而应有的威力。
所以她决定换一种方式。
她干嘛非要追着游鱼跑呢。追在它后面写个字累死累活要把它圈进去,结果是怎么圈都圈不住,这样多被动啊。所以她不追了,她守株待兔。她又不是看不清楚鱼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她只要恰好在这个轨迹上写下一个“困”字,甚至她还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写下几个“困”字,然后等着鱼儿游进来不就行了吗?
这样一来,她既可以好好地感悟“困”字,还可以好好观察它发挥作用的原因、方法和结果。等她感悟到其中的规律之后,将它固化成习惯,成为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进行的方式,她就算是在字攻的“死”境中进了门了。
一个字可以这样练,其他字当然也能这样练。一个字可以成功,其他字当然也能成功。修炼字攻,能发挥作用的字不在多,贵在精。将一个字练到精致,字攻的威力才会发挥得更大。
不得不说,陶昕来这是抓到重点了。东边有条小鱼慢慢地游啊游啊往这边撞过来。陶昕来退后几步,寻找到合适的位置静心定气写下了一个“困”字。这个时候,小鱼正好游过来。它好奇地看了看陶昕来的动作,又看了看水中波纹形成的“困”字,觉得挺好玩,于是一脑袋扎了进去。
由于之前陶昕来到底是写了很多“困”字了,虽然在用心方面可能达不到标准,但是量变的积累还是会升华成质变的。所以这一次她用心写了一个“困”字,小鱼没有像之前那些鱼一样如过无人之境,它在“困”字之中小小的迷惑了一下,停顿了一秒,然后像受到惊吓一样赶紧摆着尾巴游开了。这个时候,水纹形成的“困”字便也被小鱼冲撞散了。
小鱼停留的时间太短,而它的逃离也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所以它奇怪地回头望了一眼,确定这里没有什么让它刚才那一瞬敏感地感应到的危险之后,才困惑地离开了。
奇怪,为什么刚才会有点晕呢?感觉敏锐的小鱼奇怪地想着,不过它是想不明白的了。
陶昕来一看这状况,受到了鼓舞。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困”发挥作用了!即便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但至少说明它开始发挥作用了!这就是个进步啊!
灵笔一看,嘿哟,还自己试出门路来了,不错啊。于是它便舒舒服服地往旁边张牙舞爪的水草上一躺,不免又想到前主人的徒弟。
怎么突然有种相当师父却没有用武之地的感觉呢?灵笔觉得自己有点欠虐。
陶昕来尝到了甜头,突然又生出了灵感。为什么她要研究鱼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为什么她不把时间都花在感悟“困”字上呢?所以,她不是该找一个游鱼密集的地方,把自己也当成一只鱼,只在那里认真感悟并书写,然后观察就可以了吗?
这么一想,陶昕来兴奋起来。
心动就要行动,她举目四望,果然发现一个游鱼密集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白色扇贝,扇贝张着嘴,嘴里有一颗很大很大的珍珠。她对珍珠不感兴趣,不过她对坐在扇贝上写字比较向往。
能坐着写谁愿意站着呢?
她悄无声息地走过去,将自己想象成一只游鱼,她静静坐在扇贝上,扇贝害羞地合上了贝壳,她便挪了挪身子调整了下姿势,这个时候都还没有惊动那些游鱼们。
她满意地笑了一下,脑子里开始勾勒“困”字的结构。
她开始重新认识“困”这个字。
口木相合,就是一个“困”字。“困”的宗旨是什么呢?真的是让被困的对象陷入艰难境地,动弹不得吗?不是,它的宗旨是控制。
方才,她正是有了“控制”的感觉,所以写出来的“困”字才会让小鱼停留一秒。
她继续想,继续思考,手指轻轻地动,缓缓地动,等她思考得差不多的时候,“困”字也成型了。
这一次,也不知道是不是她思考的时间比较长的原因,所以水纹形成的“困”保持形态的时间也比较长。
她继续想,一边想一边观察,观察着不经意游过的小鱼们的表现,果然,这次这个“困”字又让小鱼停留了,而且停留的时间还变长了一点点。
陶昕来内心振奋,但是越是振奋,她就越是冷静,越是冷静,思考才越是深入,动作才越是接近字攻的奥义。
于是,一次一次又一次。有效果,她就往着正确的方向又前进一步,没效果,她就换个方式换个思维来思考,直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为止。
她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从留住小鱼一秒到两秒、三秒、两分钟,两小时……从看着小鱼轻易逃脱,破坏了整个字到看着它们左冲右撞也逃不出去,急得头尾掉个,团团乱转,即便是在水中也像是上了陆地一样无助——她成功了。
她已经忘了时间,忘了空间,所以她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待在什么地方。当她兴奋地看着自己在水中写下的“困”字能足足将小鱼留住两个时辰的时候,灵笔不得不出口了。
“可以了,在‘死’境的初级阶段,徒手达到这个效果已经可以了。现在,你可以试试看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实现它的威力。”灵笔进一步给出了新的思路。
别的什么办法能实现它的威力呢?
陶昕来认真地想起来。
她想到一个办法——改变书写的地点。为什么她要把字写在水里,被动地看着游鱼撞上去呢?为什么她不能写在游鱼的身上呢?
她眼前一亮,念头刚过,身躯已经蹿出去抓住了一只游鱼。她真的开始在游鱼身上写字了。
由于方式的改变,她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困”字的作用也不像之前她熟悉了的那种成型方式那样大,不过她很快适应过来,并根据手指下的质感来调整书写,渐渐的,情况就好多了。
陶昕来入了迷,都没有注意到一只海兽正在观察着她。(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