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9 第69章 我若嫁人
- 70 第70章 又是一年
- 71 第71章 两处思念
- 72 第72章 吕家有俧
- 73 第73章 苏文中举
- 74 第74章 早已看中
- 75 第75章 秦之好
- 76 第76章 再次重逢
- 77 第77章 脉脉温情
- 78 第78章 小七远行
- 79 第79章 一说往事
- 80 第80章 中秋月圆
- 81 第81章 小七养伤
- 82 第81章 五十万两
- 83 第82章 捅破窗纸
- 84 第84章 三刀六洞
- 85 第85章 苏家喜事
- 86 第86章 前世母亲
- 87 第87章 终于成亲
- 88 第88章 得偿所愿
- 89 第89章 慧娘有孕
- 90 第90章 霍刚蒋斌
- 91 第91章 要发财啦
- 92 第92章 京城新贵
- 93 第93章 一个女儿
- 94 第94章 慧娘产女
- 95 第95章 燕如缘
- 96 第96章 洗三
- 97 第97章 侯府做客
- 98 第98章 香铺开张
- 99 第99章 接二连三
- 100 第100章 前程问题
- 101 第101章 戚氏诈病
- 102 第102章 皇太孙府
- 103 第103章 休闲一下
- 104 第104章 有心忧虑
- 105 第105章 有见识
- 106 第106章 幸灾乐祸
- 107 第107章 梅梅嫁人
- 108 第108章 帝子诞
- 109 第109章 苗乱(一)
- 110 第110章 苗乱(二)
- 111 第111章 旧人
- 112 第112章 苗乱(三)
- 113 第113章 教女
- 114 第114章 凯旋而归
- 115 第115章 加官进爵
- 116 第116章 丧事
- 117 第117章 分家
- 118 第118章 负心
- 119 第119章 和离(一)
- 120 第120章 和离(二)
- 121 第121章 和离(三)
- 122 第122章 进宫
- 123 第123章 大怒
- 124 第124章 求娶
- 125 第125章 噩耗
- 126 第126章 再次怀孕
- 127 第127章 怒火
- 128 第128章 回京
- 129 第129章 撞见
- 130 第130章 君瑶
- 131 第131章 风云(一)
- 132 第132章 风云〔二)
- 133 第133章 闹剧
- 134 第134章 求人的态度
- 135 第135章 嫁女
- 136 第136章 又一门亲
- 137 第137章 新帝
- 138 第138章 往事
- 139 第139章 叙话
- 140 第140章 婚事
- 141 第141章 事出突然
- 142 第142章 大结局我爱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9章 一说往事
第79章 一说往事
第二天清晨,苏慧娘睁开眼睛时,就知道燕弘真走了,因为她没有听见小黑的犬吠声。
可怜的狗儿,又被你那个没良心的主人给扔在这了吧!苏慧娘一转身子,哼哼了两声,暗自决定一会儿让木香多给它扔两块骨头,好歹得安慰安慰不是。
早饭过后,苏慧娘正打算进空间里一趟,木香却过来禀告说:“永平侯府来人了。”
苏慧娘闻言一愣。小七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跑来请自个?
皱了皱眉她吩咐道:“让她进来。”
永平侯府来的是个妈妈,苏慧娘却也认识,正是当年却接燕弘真的那个刑妈妈。
“……听说姑娘进京了,我们家夫人便想请您过去坐坐……”刑嬷嬷脸上带着笑意,却决口不提燕弘真的事,仿佛永平侯夫人真的就是为了请她去坐一坐似的。
“轿子都已经在外面准备好了。”刑妈妈笑道:“姑娘,咱们这就走吧。别让夫人等急了。”
苏慧娘静静地看了她一眼,而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可真是不巧了,我今儿另有安排,怕是不能应约了,不如改日在登门拜访吧!”
刑嬷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乡野村妇”竟真的敢拒绝“永平侯”府的召唤,脸色一下子就变的不好了。
苏慧娘见了却摆出副无所谓的样子,她心里也是不愉的,你永平侯府来邀请我上门做客,是不是得提前下帖子啊,现在就直接让下人过来“请”了,还摆出副不去不行的架势,她苏慧娘又不是你们侯府的丫鬟,凭什么随叫随到。当然,苏慧娘会对永平侯府有这么大的“抵触”心里,也是因为燕弘真的关系,在她心里面对方可是“虐待”了她家小孩儿,她能喜欢才叫个怪事儿。刑妈妈脸色不愉的被打发走了,苏慧娘却知道,对方不会就这么算了的。果然,第二天,一封邀帖就送到了她的手上。
“倒是能屈能伸。”苏慧娘对那个戚夫人有了个初步的印象。
她也不是那等怕事的,勇于面对,迎难而上,才是她的性子。
永平侯府朱色大门前,苏慧娘从马车上下来,她抬起眼扫了下门口的两座石狮子,微微挑了挑眉,要知道不是每个公侯人家都有资格在门口摆这东西的,这说明永平侯府,或者说曾经的永平侯爷,是立过大功且受到皇帝喜爱的。递了邀帖,门房给她给了角门,自有下人过来领路。永平侯府很大,起码是威武伯府面积的四倍以上,而且庭院时分华美,亭台楼阁,琉璃青瓦,石桥断水,花林丛立,富贵气息逼人而来。
“姑娘,可跟紧了,侯府地大,走丢了,可没处找你去!”那领路的丫鬟痴痴笑道。
苏慧娘却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反而指着处荷塘,对着身旁的木香道:“看见水里面的金鱼了吗?那叫呼呼赤朱,前朝时的元人特别喜欢养这种鱼,说起来,这永平侯府以前就是个元朝王爷的府邸呢,没想到,连这鱼,也留下了。”
你家就是庭院奢华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住人家住过的房子,在显摆也改变不了你暴发户的底蕴,苏慧娘嘴角微翘的暗嘲道。
那丫鬟听了果然不说话了。
戚夫人倒是没有给她来个什么下马威的意思,很快地,就在偏厅接见了她。
两人见了礼后,相互打量了起来。
在苏慧娘眼睛里映出的戚夫人,看上去只是个二十六七的女子,她穿着一身素白的衣裳,发丝上别着根玉钗,看上去素素静静的别有一番温柔。而在戚夫人眼中,面前的这个女子体态丰腴,五官虽平凡,但气质却极好,当那双温润的眼睛看着你时,会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
戚夫人当先笑着说道:“在这里却要给姑娘陪个不是。”
苏慧娘做出副疑惑样。
那戚夫人便道:“我昨儿才知道,原来姑娘在一年多前就向府中递了拜帖,然而,却被府里的下人给克扣住了,我已经是对那门房做了处罚,还请姑娘莫怪。”
“夫人言重了。”苏慧娘轻笑着说道:“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姑娘。”戚氏继续说道:“我都听刑妈妈说了,真儿小的时候一直在你那里生活,他那时受了不少苦,还是姑娘伸出的援手,才让他平安至今,如今他回了侯府,我们一家团聚,都是托了你的功劳。”
“我一直把小七当做亲弟弟来看。做这些,也是自愿的,夫人不必挂怀。”
“小七?……你指的是真儿?”
苏慧娘点了点头,神色间不知不觉地就带上了几分宠溺:“他那时排行第七,所以我就叫他小七。”
她脸上的表情自然逃不过戚夫人的眼睛,只听她幽幽地说道:“苏姑娘与真儿果然感情极好。”
苏慧娘微微笑了笑。见她不接话,那戚氏便自顾自的叹息道:“想来苏姑娘也知道真儿的性子,他是个倔的,自打进了侯府后,便总是……唉!我虽然是他的嫡母,可有些话也是不好说的,再加上他似乎对我有什么误会……”戚氏的话语未完,眼泪珠子就轻轻地掉了下来,那副样子真真是一片慈心惨遭误解,看着就让人怜悯三分。
对于戚氏所说的“心结”“误会”,苏慧娘倒是对里面的缘由明白三分。
这其中关系到了已经去世的两个人,一个是永平侯燕浩然,一个是叫做霍欣婷的女子。
元朝末期,因统治者残暴不仁,导致各地起义不断,大大小小的势力割据着中原之地,群雄逐鹿之间。谁也没注意到一个农民出身且曾要过饭的男人揭竿而起了,他那时候大约也没想到自己以后能做皇帝,可是因缘际会之间,他的势力却在一点点增大,这引起了燕浩然的主意,燕家是商户出身,虽不是巨富,却也是家财万贯,这燕浩然天性聪慧,几经接触后,他就决定把宝压在这男人身上,为此他不但捐出了自个所有的身家支持他,还撇下家中老母,一路跟随主子打天下去了,在此期间,他结识到了主子身边的一个姓霍的手下,他是草莽出身,然而手脚功夫却极好堪称一员大将,这姓霍的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儿,都在军中效力,见燕浩然英俊潇洒的模样,便有了结亲的意思。这严浩然也答应了,于是他跟霍欣婷就举行了婚礼,不出三年她就有了身孕,生下一名男孩儿,然而孩子还没出生几天呢,他们就遇见了一次敌袭,在危难时刻,霍欣婷用自己的生命救下了丈夫,只留下一句“照顾好我们儿子”的话,就死了。
这孩子自然就是燕弘真,再以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暂且不说,只说这燕浩然,当太祖定鼎天下后,燕浩然论功行赏,封了永平侯,他便把自己的母亲、兄弟从老家接到了京城,燕老夫人见儿子功也成了,名也就了,就提醒着要他赶快娶个媳妇,到了这时,燕浩然才把自己已经娶妻的事给说了他娘当时就怒了大意就是,这么大的事你不告诉我,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娘吗,燕浩然就解释说,战事繁忙,儿子随军辗转各地,实在是没有渠道通知您啊。
燕老夫人却不肯善罢甘休,只说:“没有父母的点头同意,也没过八字,换更贴,这婚事不算数!!”
燕浩然听到这话不吱声了。要问为啥,也不是因为他多孝顺,实在是他也有着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就在前些日子,他遇见了一位小姐,她看起来是那样柔弱美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在是个惹人怜爱的女子。要说,这天下的男人大多是“忘性大”的,霍欣婷的舍身相救、遥远的不知道过得如何的儿子,在新任红颜面前,早就被撇到脑后了。
燕老夫人的这句话,正合了他的心思,以后若有人拿这事攻歼他,也能有个搪塞的,而且又不是不接孩子回来了,等他与红颜结成连理,到时候再接,也不晚啊!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燕浩然也顺利的娶到了心中佳人。两人成婚半年后,霍家找上门来,戚氏才知道自己是继妻,且还有个不是从自个肚子里爬出的嫡子。这可真是比吞了苍蝇还叫人恶心,可人家是个高段位、有文化的,不吵也不闹,就是哭,悄悄地,默默地,伤心欲绝的哭,哭地燕浩然一颗心都快碎了,当即表示,自己有生之年绝对不把那孩子找回来,让妻子赌气。
佳人这才止住了眼泪儿,二人和好如初,在以后霍家犯了事势力大减,自然就更没有人关心那个不知生死的孩子。
燕弘真就这样被所有人默契的“遗忘了!”
可怜的狗儿,又被你那个没良心的主人给扔在这了吧!苏慧娘一转身子,哼哼了两声,暗自决定一会儿让木香多给它扔两块骨头,好歹得安慰安慰不是。
早饭过后,苏慧娘正打算进空间里一趟,木香却过来禀告说:“永平侯府来人了。”
苏慧娘闻言一愣。小七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跑来请自个?
皱了皱眉她吩咐道:“让她进来。”
永平侯府来的是个妈妈,苏慧娘却也认识,正是当年却接燕弘真的那个刑妈妈。
“……听说姑娘进京了,我们家夫人便想请您过去坐坐……”刑嬷嬷脸上带着笑意,却决口不提燕弘真的事,仿佛永平侯夫人真的就是为了请她去坐一坐似的。
“轿子都已经在外面准备好了。”刑妈妈笑道:“姑娘,咱们这就走吧。别让夫人等急了。”
苏慧娘静静地看了她一眼,而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可真是不巧了,我今儿另有安排,怕是不能应约了,不如改日在登门拜访吧!”
刑嬷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乡野村妇”竟真的敢拒绝“永平侯”府的召唤,脸色一下子就变的不好了。
苏慧娘见了却摆出副无所谓的样子,她心里也是不愉的,你永平侯府来邀请我上门做客,是不是得提前下帖子啊,现在就直接让下人过来“请”了,还摆出副不去不行的架势,她苏慧娘又不是你们侯府的丫鬟,凭什么随叫随到。当然,苏慧娘会对永平侯府有这么大的“抵触”心里,也是因为燕弘真的关系,在她心里面对方可是“虐待”了她家小孩儿,她能喜欢才叫个怪事儿。刑妈妈脸色不愉的被打发走了,苏慧娘却知道,对方不会就这么算了的。果然,第二天,一封邀帖就送到了她的手上。
“倒是能屈能伸。”苏慧娘对那个戚夫人有了个初步的印象。
她也不是那等怕事的,勇于面对,迎难而上,才是她的性子。
永平侯府朱色大门前,苏慧娘从马车上下来,她抬起眼扫了下门口的两座石狮子,微微挑了挑眉,要知道不是每个公侯人家都有资格在门口摆这东西的,这说明永平侯府,或者说曾经的永平侯爷,是立过大功且受到皇帝喜爱的。递了邀帖,门房给她给了角门,自有下人过来领路。永平侯府很大,起码是威武伯府面积的四倍以上,而且庭院时分华美,亭台楼阁,琉璃青瓦,石桥断水,花林丛立,富贵气息逼人而来。
“姑娘,可跟紧了,侯府地大,走丢了,可没处找你去!”那领路的丫鬟痴痴笑道。
苏慧娘却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反而指着处荷塘,对着身旁的木香道:“看见水里面的金鱼了吗?那叫呼呼赤朱,前朝时的元人特别喜欢养这种鱼,说起来,这永平侯府以前就是个元朝王爷的府邸呢,没想到,连这鱼,也留下了。”
你家就是庭院奢华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住人家住过的房子,在显摆也改变不了你暴发户的底蕴,苏慧娘嘴角微翘的暗嘲道。
那丫鬟听了果然不说话了。
戚夫人倒是没有给她来个什么下马威的意思,很快地,就在偏厅接见了她。
两人见了礼后,相互打量了起来。
在苏慧娘眼睛里映出的戚夫人,看上去只是个二十六七的女子,她穿着一身素白的衣裳,发丝上别着根玉钗,看上去素素静静的别有一番温柔。而在戚夫人眼中,面前的这个女子体态丰腴,五官虽平凡,但气质却极好,当那双温润的眼睛看着你时,会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
戚夫人当先笑着说道:“在这里却要给姑娘陪个不是。”
苏慧娘做出副疑惑样。
那戚夫人便道:“我昨儿才知道,原来姑娘在一年多前就向府中递了拜帖,然而,却被府里的下人给克扣住了,我已经是对那门房做了处罚,还请姑娘莫怪。”
“夫人言重了。”苏慧娘轻笑着说道:“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姑娘。”戚氏继续说道:“我都听刑妈妈说了,真儿小的时候一直在你那里生活,他那时受了不少苦,还是姑娘伸出的援手,才让他平安至今,如今他回了侯府,我们一家团聚,都是托了你的功劳。”
“我一直把小七当做亲弟弟来看。做这些,也是自愿的,夫人不必挂怀。”
“小七?……你指的是真儿?”
苏慧娘点了点头,神色间不知不觉地就带上了几分宠溺:“他那时排行第七,所以我就叫他小七。”
她脸上的表情自然逃不过戚夫人的眼睛,只听她幽幽地说道:“苏姑娘与真儿果然感情极好。”
苏慧娘微微笑了笑。见她不接话,那戚氏便自顾自的叹息道:“想来苏姑娘也知道真儿的性子,他是个倔的,自打进了侯府后,便总是……唉!我虽然是他的嫡母,可有些话也是不好说的,再加上他似乎对我有什么误会……”戚氏的话语未完,眼泪珠子就轻轻地掉了下来,那副样子真真是一片慈心惨遭误解,看着就让人怜悯三分。
对于戚氏所说的“心结”“误会”,苏慧娘倒是对里面的缘由明白三分。
这其中关系到了已经去世的两个人,一个是永平侯燕浩然,一个是叫做霍欣婷的女子。
元朝末期,因统治者残暴不仁,导致各地起义不断,大大小小的势力割据着中原之地,群雄逐鹿之间。谁也没注意到一个农民出身且曾要过饭的男人揭竿而起了,他那时候大约也没想到自己以后能做皇帝,可是因缘际会之间,他的势力却在一点点增大,这引起了燕浩然的主意,燕家是商户出身,虽不是巨富,却也是家财万贯,这燕浩然天性聪慧,几经接触后,他就决定把宝压在这男人身上,为此他不但捐出了自个所有的身家支持他,还撇下家中老母,一路跟随主子打天下去了,在此期间,他结识到了主子身边的一个姓霍的手下,他是草莽出身,然而手脚功夫却极好堪称一员大将,这姓霍的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儿,都在军中效力,见燕浩然英俊潇洒的模样,便有了结亲的意思。这严浩然也答应了,于是他跟霍欣婷就举行了婚礼,不出三年她就有了身孕,生下一名男孩儿,然而孩子还没出生几天呢,他们就遇见了一次敌袭,在危难时刻,霍欣婷用自己的生命救下了丈夫,只留下一句“照顾好我们儿子”的话,就死了。
这孩子自然就是燕弘真,再以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暂且不说,只说这燕浩然,当太祖定鼎天下后,燕浩然论功行赏,封了永平侯,他便把自己的母亲、兄弟从老家接到了京城,燕老夫人见儿子功也成了,名也就了,就提醒着要他赶快娶个媳妇,到了这时,燕浩然才把自己已经娶妻的事给说了他娘当时就怒了大意就是,这么大的事你不告诉我,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娘吗,燕浩然就解释说,战事繁忙,儿子随军辗转各地,实在是没有渠道通知您啊。
燕老夫人却不肯善罢甘休,只说:“没有父母的点头同意,也没过八字,换更贴,这婚事不算数!!”
燕浩然听到这话不吱声了。要问为啥,也不是因为他多孝顺,实在是他也有着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就在前些日子,他遇见了一位小姐,她看起来是那样柔弱美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在是个惹人怜爱的女子。要说,这天下的男人大多是“忘性大”的,霍欣婷的舍身相救、遥远的不知道过得如何的儿子,在新任红颜面前,早就被撇到脑后了。
燕老夫人的这句话,正合了他的心思,以后若有人拿这事攻歼他,也能有个搪塞的,而且又不是不接孩子回来了,等他与红颜结成连理,到时候再接,也不晚啊!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燕浩然也顺利的娶到了心中佳人。两人成婚半年后,霍家找上门来,戚氏才知道自己是继妻,且还有个不是从自个肚子里爬出的嫡子。这可真是比吞了苍蝇还叫人恶心,可人家是个高段位、有文化的,不吵也不闹,就是哭,悄悄地,默默地,伤心欲绝的哭,哭地燕浩然一颗心都快碎了,当即表示,自己有生之年绝对不把那孩子找回来,让妻子赌气。
佳人这才止住了眼泪儿,二人和好如初,在以后霍家犯了事势力大减,自然就更没有人关心那个不知生死的孩子。
燕弘真就这样被所有人默契的“遗忘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