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 200 第二百章
- 201 第二百零一章
- 202 第二百零二章 散功
- 203 第二百零三章 陌路
- 204 第二百零四章 相认
- 205 第二百零五章 痴心不改
- 206 第二百零六章 乾老大之死
- 207 第二百零七章 劫持
- 208 第二百零八章 人性的面具
- 209 第二百零九章 恶有恶报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背井离乡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 227 第二百二十七章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
- 230 第二百三十章
- 2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 2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 2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 2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
- 240 第二百四十章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尾声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 300 第三百章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 309 第三零九章
- 310 第三一零章
- 311 第三一一章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 323 第三百二十四章
- 324 第三百二十五章
- 325 第三百二十六章
- 326 第三百二十七章
- 327 第三百二十八章
- 328 第三百二十九章
- 329 第三百三十章
- 330 第三百三十五章
- 331 第三百三十六章
- 332 第三百三十七章
- 333 第三百三十八章
- 334 第三百三十九章
- 335 第三百四十章
- 336 第三百四十一章
- 337 第三百四十二章
- 338 第三百四十三章
- 339 第三百四十四章
- 340 第三百四十五章
- 341 第三百四十六章
- 342 第三百四十七章
- 343 第三百四十八章
- 344 第三百四十九章
- 345 第三百五十章
- 346 第三百五十一章
- 347 第三百五十二章
- 348 第三百五十三章
- 349 第三百五十四章
- 350 第三百五十五章
- 351 第三百五十六章
- 352 第三百五十七章
- 353 第三百五十八章
- 354 第三百五十九章
- 355 第三百六十章
- 356 第三百六十一章
- 357 第三百六十二章
- 358 第三百六十三章
- 359 第三百六十四章
- 360 第三百六十五章
- 361 第三百六十六章
- 362 第三百六十七章
- 363 第三百六十八章
- 364 第三百六十九章
- 365 第三百七十章
- 366 第三百七十一章
- 367 第三百七十二章
- 368 第三百七十三章
- 369 第三百七十四章
- 370 第三百七十五章
- 371 第三百七十六章
- 372 第三百七十七章
- 373 第三百七十八章
- 374 第三百七十九章
- 375 第三百八十章
- 376 第三百八十一章
- 377 第三百八十二章
- 378 第三百八十三章
- 379 第三百八十四章
- 380 第三百八十五章
- 381 第三百八十六章
- 382 第三百八十七章
- 383 第三百八十八章
- 384 第三百八十九章
- 385 第三百九十章
- 386 第三百九十一章
- 387 第三百九十二章
- 388 第三百九十三章
- 389 第三百九十四章
- 390 第三百九十五章
- 391 第三百九十六章
- 392 第三百九十七章
- 393 第三百九十八章
- 394 第三百九十九章
- 395 第四百章
- 396 第四百零一章
- 397 第四百零二章
- 398 第四百零三章
- 399 第四百零四章
- 400 第四百零五章
- 401 第四百零六章
- 402 第四百零七章
- 403 第四百零八章
- 404 第四百零九章
- 405 第四百一十章
- 406 第四百一十二章
- 407 第四百一十三章
- 408 第四百一十四章
- 409 第四百一十五章
- 410 第四百一十六章
- 411 第四百一十七章
- 412 第四百一十八章
- 413 第四百一十九章
- 414 第四百二十章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耳房内,老阴婆摇匀了坛内的阳覃血精水,打开了坛盖,第一步先在明月**的肉体上的仁督冲三脉同出之会阴穴处倒了些透明的液体,然后用手按照仁、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的顺序飞快的涂抹了起来,之后,再倒再涂抹,片刻之间,已经将明月奇经八脉涂抹了一遍。
任督两脉为人身之子午,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上通泥丸,下达涌泉。阳覃血精被老阴婆的内里逼入渗进奇经八脉之中,遂真气而集散,周流一身,气合自然,消阴长阳,待到水中火发,雪里开花,黄芽可得,祝由可成。
老阴婆不经意的伸手抽出明月口中的阴阳尺,“咦,”她轻声惊呼着,那尺子托在手里沉甸甸的,颜色呈青黑色,此乃绝非一般的木尺,老阴婆将阴阳尺暂且放在了一边,先着手将坛内剩余的液体全部倒进了明月的口中。
老阴婆满意的望着自己的杰作,点了点头,然后自言自语道:“嗯,想不到奶奶我晚年还能找到一个这么美貌的衣钵传人。”
她拿起了那把阴阳尺,翻过来掉过去的琢磨起来,这是一把阴沉木古尺,从上面的字迹看,应该是秦小篆不错,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原后通行的文字,尺尾端刻有一小篆字,不注意看不出来,老阴婆看了半天,才发现那是一个“璞”字。
老阴婆记起来,她师父白婆婆曾讲过三国后的西晋,有位著名学者、道学风水数术大师,名字叫做郭璞,实际上是中原最有名的祝由大师。他的祝由幻术极高明,连正史《晋书.郭璞传》中都有记载。当年郭璞南渡途经庐江时,看中了庐江太守胡孟康家的婢女,因难以启齿索要,就暗地使用祝由术,夜里在胡宅周围撒上赤小豆。第二天早晨,胡孟康突然发现数千个红衣人包围了住宅,走近再看,这些红衣人就消失了。如是往复,胡孟康觉得很蹊跷,就对郭璞说了此事,郭璞听后,对胡孟康说道:“这是让你家的那个婢女闹的,把她送到东南二十里外卖了吧。卖时别砍价,这样你家中的妖孽就除掉啦。”胡太守依从,将婢女送至东南二十里外,郭璞则指使家人到那里,以低廉的价格把婢女买了下来。
西晋末年战乱将起,郭璞躲避江南,时任参军,后为驻守荆州的将军王敦所杀,年仅49岁,后晋明帝在南京玄武湖畔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
而其之所以被杀,据说是因为争夺一把尺子……
老阴婆转身从壁橱中取出一套阿枝的蓝印花布衣褂和一双黑色布鞋,放在了明月的身旁,然后手拿着那把青黑色的阴阳尺走出了房门。
寒生闻状忙问道:“明月怎么样了?”
老阴婆嘿嘿一笑,道:“祝由秘术再神奇,也需要个把时辰,寒生,我问你,你这把阴阳尺从何而来?”
寒生一愣,遂答道:“祖辈所传。”
“你家祖辈与郭璞是什么关系?”老阴婆接着问道。
“郭璞?我不知道。”寒生老实的回答。
吴道明在一旁插话道:“郭璞,山西闻喜人,晋初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曾著《葬书》、《青囊经》,相传师从河东郭公,授青囊九卷,洞悉阴阳、天文、五行、卜筮之事,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老阴婆惊奇的望着吴道明,心道,此人甚是精通风水啊,她微笑道:“你就是号称‘岭南第一风水师’的吴道明?”
“不错,在下正是吴道明。”吴道明颌首答道。
“嗯,果然潇洒倜傥,不愧为是古仙的传人。”老阴婆赞许的说道。
吴道明诧异道:“你知道我师父?”
老阴婆阴笑着说道:“他是我师父的情人,我怎会不知道。”
“你……你师父是白素贞!”吴道明惊道。
老阴婆点点头:“她老人家本名不叫白素贞,因为恋上了你师父,两人戏称你师父古仙为许仙,我师父才改名叫白素贞,取自‘白蛇传’的故事,最终结局果真也同戏文里一样,未能相伴白头。”
吴道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师父至死不忘的情人白女士竟然就是老阴婆的师父白婆婆……
“他俩既然如此相爱,为什么不能终成眷属呢?”吴道明不解的问道。
老阴婆看了他一眼,说道:“古仙没有对你说过么?道不同不相为谋。”
师父向来忌讳提到白女士,所以自己所之甚少,也不敢多问。
“白素贞现在哪儿?”吴道明说道,明月已经由老阴婆医治了,沈菜花已死,他明白,找到白女士也无甚必要了,但还是忍不住地要问一声。
老阴婆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转脸对寒生说道:“你不知道郭璞的事情,说明这把尺子为你祖先偶然所得,现在应该物归原主了。”
“物归原主?我不明白。”寒生疑惑不解。
“这尺乃是郭璞之物,祝由之宝,已经失传1400年了。”老阴婆说道。
“郭公葬尺!”吴道明闻言大惊失色。
“什么郭公葬尺?”寒生不解的问道,对历史方面的东西,他实在是所知有限,盖因当时中学读的历史课本里只有几次农民大起义,民间旧书也都被焚毁了,人们知识普遍贫乏。
吴道明解释道:“郭璞有一把阴阳尺,据说十分的诡异,与《葬经》合用,不但可量度阴阳,而且还能解鬼气,破祝由,后人称之为‘郭公葬尺’。西晋末年,荆州将军王敦欲谋反,请郭璞卜筮吉凶,郭璞告诉他‘无成’,王敦又问若起事的话,自己能够活多久?郭答,‘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告诉他不可以起兵造反,方可命久。王敦大怒,问道,‘卿寿几何?’,郭璞算了下自己的命,说道,‘命尽今日日中。’果然盛怒之下的王敦当天就把他杀了。”
寒生听得津津有味儿,忙问道:“后来呢?”
吴道明接着道:“郭璞死后,王敦起事后两个月不到战败愤惋而死,都被郭璞说中了。”
“易术真的是神奇啊。”寒生感慨不已。
吴道明笑笑,道:“后人怀疑的也不少,如明朝的大画家沈周在其《咏风水》一诗中写道,‘气散风冲哪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人今犹信葬书。’郭璞死后埋骨何处,至今仍是个谜,自此,那把世人觊觎的‘郭公葬尺’也一同下落不明了。”
寒生到此时,方才醒悟过来,灵古洞前千年古墓的主人,那具长满白毛的尸体原来不是泛泛之辈,竟然可能就是郭璞本人!西晋在三国之后,郭璞得到了那本华佗的《青囊经》,并未流传于世,而是与‘郭公葬尺’同穴陪葬在了一起。
“好了,寒生你已经知道了这把阴阳尺的来历,我就收下了,作为报答,今天奶奶就放你们一条生路,不吃你的脑子了,你们可以走了。”老阴婆大方的说道。
寒生清澈的目光看着老阴婆,平静的说道:“不,阴阳尺是我祖辈传下来的,我不能给你,还有,明月是否留下,我们都要尊重她本人的意愿。”
老阴婆一听,顿时发出一连串阴栗的怪笑:“凭什么?就凭你们两个?一个武功低微,一个根本就不识武功,奶奶是心情好,才放你们一马,不要不识抬举。”
吴道明一看要坏事,连忙拽了一下寒生,并对老阴婆说道:“前辈,看在你师父和我师父的份上,我们也不与你计较了,阴阳尺暂且寄存在你这儿,但是明月的事情,香港是个法制社会,她已经超过十八岁,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去留,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她本人的意愿才是。”他想自己来个不卑不亢的折中,待出去脱离了危险以后再设法讨回阴阳尺。
“你们去吧,明月不会跟你们走的。”老阴婆不耐烦地说道。
“我要跟他们走。”耳房门开了,一身蓝印花布衣衫的明月走了出来……
小说网(bsp;
任督两脉为人身之子午,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上通泥丸,下达涌泉。阳覃血精被老阴婆的内里逼入渗进奇经八脉之中,遂真气而集散,周流一身,气合自然,消阴长阳,待到水中火发,雪里开花,黄芽可得,祝由可成。
老阴婆不经意的伸手抽出明月口中的阴阳尺,“咦,”她轻声惊呼着,那尺子托在手里沉甸甸的,颜色呈青黑色,此乃绝非一般的木尺,老阴婆将阴阳尺暂且放在了一边,先着手将坛内剩余的液体全部倒进了明月的口中。
老阴婆满意的望着自己的杰作,点了点头,然后自言自语道:“嗯,想不到奶奶我晚年还能找到一个这么美貌的衣钵传人。”
她拿起了那把阴阳尺,翻过来掉过去的琢磨起来,这是一把阴沉木古尺,从上面的字迹看,应该是秦小篆不错,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原后通行的文字,尺尾端刻有一小篆字,不注意看不出来,老阴婆看了半天,才发现那是一个“璞”字。
老阴婆记起来,她师父白婆婆曾讲过三国后的西晋,有位著名学者、道学风水数术大师,名字叫做郭璞,实际上是中原最有名的祝由大师。他的祝由幻术极高明,连正史《晋书.郭璞传》中都有记载。当年郭璞南渡途经庐江时,看中了庐江太守胡孟康家的婢女,因难以启齿索要,就暗地使用祝由术,夜里在胡宅周围撒上赤小豆。第二天早晨,胡孟康突然发现数千个红衣人包围了住宅,走近再看,这些红衣人就消失了。如是往复,胡孟康觉得很蹊跷,就对郭璞说了此事,郭璞听后,对胡孟康说道:“这是让你家的那个婢女闹的,把她送到东南二十里外卖了吧。卖时别砍价,这样你家中的妖孽就除掉啦。”胡太守依从,将婢女送至东南二十里外,郭璞则指使家人到那里,以低廉的价格把婢女买了下来。
西晋末年战乱将起,郭璞躲避江南,时任参军,后为驻守荆州的将军王敦所杀,年仅49岁,后晋明帝在南京玄武湖畔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
而其之所以被杀,据说是因为争夺一把尺子……
老阴婆转身从壁橱中取出一套阿枝的蓝印花布衣褂和一双黑色布鞋,放在了明月的身旁,然后手拿着那把青黑色的阴阳尺走出了房门。
寒生闻状忙问道:“明月怎么样了?”
老阴婆嘿嘿一笑,道:“祝由秘术再神奇,也需要个把时辰,寒生,我问你,你这把阴阳尺从何而来?”
寒生一愣,遂答道:“祖辈所传。”
“你家祖辈与郭璞是什么关系?”老阴婆接着问道。
“郭璞?我不知道。”寒生老实的回答。
吴道明在一旁插话道:“郭璞,山西闻喜人,晋初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曾著《葬书》、《青囊经》,相传师从河东郭公,授青囊九卷,洞悉阴阳、天文、五行、卜筮之事,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老阴婆惊奇的望着吴道明,心道,此人甚是精通风水啊,她微笑道:“你就是号称‘岭南第一风水师’的吴道明?”
“不错,在下正是吴道明。”吴道明颌首答道。
“嗯,果然潇洒倜傥,不愧为是古仙的传人。”老阴婆赞许的说道。
吴道明诧异道:“你知道我师父?”
老阴婆阴笑着说道:“他是我师父的情人,我怎会不知道。”
“你……你师父是白素贞!”吴道明惊道。
老阴婆点点头:“她老人家本名不叫白素贞,因为恋上了你师父,两人戏称你师父古仙为许仙,我师父才改名叫白素贞,取自‘白蛇传’的故事,最终结局果真也同戏文里一样,未能相伴白头。”
吴道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师父至死不忘的情人白女士竟然就是老阴婆的师父白婆婆……
“他俩既然如此相爱,为什么不能终成眷属呢?”吴道明不解的问道。
老阴婆看了他一眼,说道:“古仙没有对你说过么?道不同不相为谋。”
师父向来忌讳提到白女士,所以自己所之甚少,也不敢多问。
“白素贞现在哪儿?”吴道明说道,明月已经由老阴婆医治了,沈菜花已死,他明白,找到白女士也无甚必要了,但还是忍不住地要问一声。
老阴婆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转脸对寒生说道:“你不知道郭璞的事情,说明这把尺子为你祖先偶然所得,现在应该物归原主了。”
“物归原主?我不明白。”寒生疑惑不解。
“这尺乃是郭璞之物,祝由之宝,已经失传1400年了。”老阴婆说道。
“郭公葬尺!”吴道明闻言大惊失色。
“什么郭公葬尺?”寒生不解的问道,对历史方面的东西,他实在是所知有限,盖因当时中学读的历史课本里只有几次农民大起义,民间旧书也都被焚毁了,人们知识普遍贫乏。
吴道明解释道:“郭璞有一把阴阳尺,据说十分的诡异,与《葬经》合用,不但可量度阴阳,而且还能解鬼气,破祝由,后人称之为‘郭公葬尺’。西晋末年,荆州将军王敦欲谋反,请郭璞卜筮吉凶,郭璞告诉他‘无成’,王敦又问若起事的话,自己能够活多久?郭答,‘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告诉他不可以起兵造反,方可命久。王敦大怒,问道,‘卿寿几何?’,郭璞算了下自己的命,说道,‘命尽今日日中。’果然盛怒之下的王敦当天就把他杀了。”
寒生听得津津有味儿,忙问道:“后来呢?”
吴道明接着道:“郭璞死后,王敦起事后两个月不到战败愤惋而死,都被郭璞说中了。”
“易术真的是神奇啊。”寒生感慨不已。
吴道明笑笑,道:“后人怀疑的也不少,如明朝的大画家沈周在其《咏风水》一诗中写道,‘气散风冲哪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人今犹信葬书。’郭璞死后埋骨何处,至今仍是个谜,自此,那把世人觊觎的‘郭公葬尺’也一同下落不明了。”
寒生到此时,方才醒悟过来,灵古洞前千年古墓的主人,那具长满白毛的尸体原来不是泛泛之辈,竟然可能就是郭璞本人!西晋在三国之后,郭璞得到了那本华佗的《青囊经》,并未流传于世,而是与‘郭公葬尺’同穴陪葬在了一起。
“好了,寒生你已经知道了这把阴阳尺的来历,我就收下了,作为报答,今天奶奶就放你们一条生路,不吃你的脑子了,你们可以走了。”老阴婆大方的说道。
寒生清澈的目光看着老阴婆,平静的说道:“不,阴阳尺是我祖辈传下来的,我不能给你,还有,明月是否留下,我们都要尊重她本人的意愿。”
老阴婆一听,顿时发出一连串阴栗的怪笑:“凭什么?就凭你们两个?一个武功低微,一个根本就不识武功,奶奶是心情好,才放你们一马,不要不识抬举。”
吴道明一看要坏事,连忙拽了一下寒生,并对老阴婆说道:“前辈,看在你师父和我师父的份上,我们也不与你计较了,阴阳尺暂且寄存在你这儿,但是明月的事情,香港是个法制社会,她已经超过十八岁,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去留,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她本人的意愿才是。”他想自己来个不卑不亢的折中,待出去脱离了危险以后再设法讨回阴阳尺。
“你们去吧,明月不会跟你们走的。”老阴婆不耐烦地说道。
“我要跟他们走。”耳房门开了,一身蓝印花布衣衫的明月走了出来……
小说网(bsp;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