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5 第三百六十节
- 366 第三百六十一节
- 367 第三百六十二节
- 368 第三百六十三节
- 369 第三百六十四节
- 370 第三百六十五节
- 371 第三百六十六节
- 372 第三百六十七节
- 373 第三百六十八节
- 374 第三百六十九节
- 375 第三百七十节
- 376 第三百七十一节
- 377 第三百七十二节
- 378 第三百七十三节
- 379 第三百七十四节
- 380 第三百七十五节
- 381 第三百七十六节
- 382 第三百七十七节
- 383 第三百七十八节
- 384 第三百七十九节
- 385 第三百八十节
- 386 第三百八十一节
- 387 第三百八十二节
- 388 第三百八十三节
- 389 第三百八十四节
- 390 第三百八十五节
- 391 第三百八十六节
- 392 第三百八十七节
- 393 第三百八十八节
- 394 第三百八十九节
- 395 第三百九十节
- 396 第三百九十一节
- 397 第三百九十二节
- 398 第三百九十三节
- 399 第三百九十四节
- 400 第三百九十五节
- 401 第三百九十六节
- 402 第三百九十七节
- 403 第三百九十八节
- 404 第三百九十九节
- 405 第四百节
- 406 第四百零一节
- 407 第四百零二节
- 408 第四百零三节
- 409 第四百零四节
- 410 第四百零五节
- 411 第四百零六节
- 412 第四百零七节
- 413 第四百零八节
- 414 第四百零九节
- 415 第四百一十节
- 416 第四百一十一节
- 417 第四百一十二节
- 418 第四百一十三节
- 419 第四百一十四节
- 420 第四百一十五节
- 421 第四百一十六节
- 422 第四百一十七节
- 423 第四百一十八节
- 424 第四百一十九节
- 425 第四百二十节
- 426 第四百二十一节
- 427 第四百二十二节
- 428 第四百二十三节
- 429 第四百二十四节
- 430 第四百二十五节
- 431 第四百二十六节
- 432 第四百二十七节
- 433 第四百二十八节
- 434 第四百二十九节
- 435 第四百三十节
- 436 第四百三十一节
- 437 第四百三十二节
- 438 第四百三十三节
- 439 第四百三十四节
- 440 第四百三十五节
- 441 第四百三十六节
- 442 第四百三十七节
- 443 第四百三十八节
- 444 第四百三十九节
- 445 第四百四十节
- 446 第四百四十一节
- 447 第四百四十二节
- 448 第四百四十三节
- 449 第四百四十四节
- 450 第四百四十五节
- 451 第四百四十六节
- 452 第四百四十七节
- 453 第四百四十八节
- 454 第四百四十九节
- 455 第四百五十节
- 456 第四百五十一节
- 457 第四百五十二节
- 458 第四百五十三节
- 459 第四百五十四节
- 460 第四百五十五节
- 461 第四百五十六节
- 462 第四百五十七节
- 463 第四百五十八节
- 464 第四百五十九节
- 465 第四百六十节
- 466 第四百六十一节
- 467 第四百六十二节
- 468 第四百六十三节
- 469 第四百六十四节
- 470 第四百六十五节
- 471 第四百六十六节
- 472 第四百六十七节
- 473 第四百六十八节
- 474 第四百六十九节
- 475 第四百七十节
- 476 第四百七十一节
- 477 第四百七十二节
- 478 第四百七十三节
- 479 第四百七十四节
- 480 第四百七十五节
- 481 第四百七十六节
- 482 第四百七十七节
- 483 第四百七十八节
- 484 第四百七十九节
- 485 第四百八十节
- 486 第四百八十一节
- 487 第四百八十二节
- 488 第四百八十三节
- 489 第四百八十四节
- 490 第四百八十五节
- 491 第四百八十六节
- 492 第四百八十七节
- 493 第四百八十八节
- 494 第四百八十九节
- 495 第四百九十节
- 496 第四百九十一节
- 497 第四百九十二节
- 498 第四百九十三节
- 499 第四百九十四节
- 500 第四百九十五节
- 501 第四百九十六节
- 502 第四百九十七节
- 503 第四百九十八节
- 504 第四百九十九节
- 505 第五百节
- 506 第五百零一节
- 507 第五百零二节
- 508 第五百零三节
- 509 第五百零四节
- 510 第五百零五节
- 511 第五百零六节
- 512 第五百零七节
- 513 第五百零八节
- 514 第五百零九节
- 515 第五百一十节
- 516 第五百一十一节
- 517 第五百一十二节
- 518 第五百一十三节
- 519 第五百一十四节
- 520 第五百一十五节
- 521 第五百一十六节
- 522 第五百一十七节
- 523 第五百一十八节
- 524 第五百一十九节
- 525 第五百二十节
- 526 第五百二十一节
- 527 第五百二十二节
- 528 第五百二十三节
- 529 第五百二十四节
- 530 第五百二十五节
- 531 第五百二十六节
- 532 第五百二十七节
- 533 第五百二十八节
- 534 第五百二十九节
- 535 第五百三十节
- 536 第五百三十一节
- 537 第五百三十二节
- 538 第五百三十三节
- 539 第五百三十四节
- 540 第五百三十五节
- 541 第五百三十六节
- 542 第五百三十七节
- 543 第五百三十八节
- 544 第五百三十九节
- 545 第五百四十节
- 546 第五百四十一节
- 547 第五百四十二节
- 548 第五百四十三节
- 549 第五百四十四节
- 550 第五百四十五节
- 551 第五百四十六节
- 552 第五百四十七节
- 553 第五百四十八节
- 554 第五百四十九节
- 555 第五百五十节
- 556 第五百五十一节
- 557 第五百五十二节
- 558 第五百五十三节
- 559 第五百五十四节
- 560 第五百五十五节
- 561 第五百五十六节
- 562 第五百五十七节
- 563 第五百五十八节
- 564 第五百五十九节
- 565 第五百六十节
- 566 第五百六十一节
- 567 第五百六十二节
- 568 第五百六十三节
- 569 第五百六十四节
- 570 第五百六十五节
- 571 第五百六十六节
- 572 第五百六十七节
- 573 第五百六十八节
- 574 第五百六十九节
- 575 第五百七十节
- 576 第五百七十一节
- 577 第五百七十二节
- 578 第五百七十三节
- 579 第五百七十四节
- 580 第五百七十五节
- 581 第五百七十六节
- 582 第五百七十七节
- 583 第五百七十八节
- 584 第五百七十九节
- 585 第五百八十节
- 586 第五百八十一节
- 587 第五百八十二节
- 588 第五百八十三节
- 589 第五百八十四节
- 590 第五百八十五节
- 591 第五百八十六节
- 592 第五百八十七节
- 593 第五百八十八节
- 594 第五百八十九节
- 595 第五百九十节
- 596 第五百九十一节
- 597 第五百九十二节
- 598 第五百九十三节
- 599 第五百九十四节
- 600 第五百九十五节
- 601 第五百九十六节
- 602 第五百九十七节
- 603 第五百九十八节
- 604 第五百九十九节
- 605 第六百节
- 606 第六百零一节 我会回来的!(剧终)
- 607 历史上的“老三团”-现在的65集团军
- 608 中国抗战历史上真实的“八一式步枪”
- 1211 第六百零一节-我会回来的!-剧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七十节
第三百七十节
第三百七十节
李卫和丁鹤洋返回到12区队时,却发现除了只有十几名留守的战士,文职人员和区政府人员外,王保和陈佳瑶等人一个人都不在。
李卫他们问了留守的战士们才知道,七月底,冀鲁豫三个军区的各支八路军主力作战单位,趁着日军再一次发动南攻,首次主动联合在一起,凑出五个团的兵力,在各地游击队和武工队的引导下,发动了卫南战役,这是冀中一带联合向日军发动进攻,让日本人朝着南面国军防线进攻没那么容易。
除此之外,也有替李卫他们曾在新乡县城时,引发国军提前叛变和刺激日军南下的导火索事件擦屁股的嫌疑,李卫只要离开了主力部队,真是走到哪里,这马蜂窝是一路的捅到哪里;另一方面,三个战区的联合行动也是借着这次搞回来的大批军火,拿着根据地周边的日军据点试枪,顺便抢回些地盘,面子里子,全都有了。
12区队的军营已经比李卫他们离开前要扩大了许多,现在石井村,哦不,应该叫石井镇了,原本占了老村子边的军营,此刻几乎占了整个镇子的三分之一,军营门口的五米宽大道成了镇子的主要干道,直通村外,原本村子里的老房子都在镇的右侧,而右侧都是新来居民的住房以及区政府,区卫生院等新建设施,原本在石井村的市集也有了常期固定的交易市场棚户,村内村外一片繁忙,仅仅是一个多月功夫就已经大变了样。
除了12区队内的留守战士外,村里各个地方,都有村民兵队伍在警戒和巡逻,与敌人的斗争令根据地的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敢放松警戒,敌人不甘心根据里内军民自生更力,越来越好的生活,总是想方设法地搞破坏,民兵们就担任了类似治安巡防的工作,同时也是作为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兵力来源,每个月12区队都会组织一次选拔活动,从根据地内的民兵队伍中抽取军事素质较好的战士进入12区队的主战部队,而12区队内部,也并不是捧起了铁饭碗,如果作战技能被区队内部的训练考核中末位淘汰,即便是区队内主战连队的老战士也要被淘汰出区队,重新下放回各地的民兵队伍。这不仅仅保持了12区队越来越强盛的战斗力,也通过战斗力的循环,间接地提高地方民兵武装的战斗力,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就像是一个大钢炉一样,熔炼出一块块的好钢。
在军营内留守的文职工作人员那里办好了归队手续后,区长季平从区政府里赶过来,转交了王保他们留给李卫和丁鹤洋两人新的任命书。
“连长!?我什么时候升连长了?”屁股连排长位置都没坐热多久的李卫拿着手里厚桑皮纸写成的任命书左翻右转确定真实性,上面还盖有大颗的区队签间,还有王保的签字,仔细验证后是准确无误,不是有人拿他逗乐子,真是没想到,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就混个连长当当,这比以前好不容易混个小班长,再当个小排长的相比,简直是平步青云。
任命书只是走个形式主义,不过李卫更注重的是收藏价值,桑皮纸更耐久些,过个六七十年,也能卖个不错的养老钱。
“你这种人也能当连长?!”丁鹤洋斜眼瞅着李卫手里的任命书,上面白纸黑字,任命李卫为四排升级成的四连连长,丁鹤洋真不敢想像同李卫一个德性的战士有一个连那么多时,那蒌子能捅多大?!
“咋啦,咱就不能当连长,俺也是一枪一弹干出来的,不信你问问我的拳头?!”李卫习惯性地以拳头里面出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双白生生,好比白钢似的拳头在丁鹤洋面前晃了晃,吓得丁鹤洋倒抽着冷气直往后缩,俗话说文不与武斗,跟李卫进道理分明是老寿命吃砒礵-找死。
“你的是啥?!我瞅瞅!”李卫还没等丁鹤洋回答,手一闪,自作主张的从丁鹤洋手上抢过属于丁鹤洋自己的任命书。
瞄了一眼后,李卫转头脸,上下打量的眼神儿看得丁鹤洋直发悚,结结巴巴地道:“你,你要干啥!?”
“就你这样?!还当教导员?!”李卫看到丁鹤洋的任命书,12区队由连级扩编到营级,所有的干部都平升一级,丁鹤洋也从一小小的指导员从量变提升到质变,成了教导员,再往上一级可就是说话倍儿有份量的政委,那时区队里成立的党支部,丁鹤洋就是一把手,也有资格管着李卫了。
“还你,连个枪都打不准,还不知道谁教导谁呢?!”李卫毫不客气地揭着丁鹤洋的疮疤,尽管他自己在战场中的枪法也是瞎猫碰死耗子的时候多,很多时候李卫都喜欢依赖着范国文的精准火力掩护,肆无忌惮地在敌人堆里杀个三进三出。
“你,你你.......你别瞧不起人!”丁鹤洋脸都给气绿了,硬生生的憋住了气,跟着李卫出了一个多月的公差,他明白跟李卫斗嘴,能把死人从棺材里气得趴出来。
“李卫连长,丁教导员!你们二位,请跟我去换枪!”季平区长对丁李二人互相抬杠打击视而不见,很自觉地避免把战火惹到自己身上,照章办事般走下一步流程。
和连长相比,排长和班长最多算个兵头儿,连长也算是比较正式的干部,配枪都和普通战士不一样。
季平区长带着李卫和丁鹤洋到12区队的军火库换装。作为区队军营内的军火库,自然不可能将所有12区队所拥有的全部军火都放在一处,营区内的军火库内只保存供训练和一般作战使用的军火,数量也较少,作为区队命根子的主要军火库存都分散暗藏在其他地方,连高层人员也不一定知道,这从根本上避免了被敌人特务给一锅端。
管着军火库的四个军械管理员之一,从军火库内取出了两支驳壳枪,驳壳枪还是用淡黄色的油纸精装包着的,带着淡淡枪油的气息,枪身上还有一支薄薄油膜,明显是两支纯新的新枪。
摸着沉重的枪声,丁鹤洋情不自禁喜上眉梢,抚摸着枪身,似是很享受着枪身冰凉冷硬的触感,道:“好枪,真是好枪!”德制二十响!在战场上尤其是近战的时候,绝对比刺刀强太多了,有了这玩意儿,根本就不担心白刃战,呯,一枪一个,直接放倒敌人。
接过枪套,嵌上子弹,挎带往身上一挎,丁鹤洋手里拎着驳壳枪似乎胆气都壮实了不少,心底里那个扎实,好像李卫在身边都不慌了。
短枪配给干部的真正作用并不是摆摆样子减轻负重,而是将与敌人近战的时间和精力节约出来指挥战斗,提高作战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普通战士提供火力支援,所以在白刃战中,那些冲锋在一线的连级军官,直接在混战中随手一枪枪的消灭敌人,近战时实在是不需要什么准头。
“李卫连长!您的枪!”军械管理员看着李卫皱起眉头,一点也没想领枪的样子,小声的提醒道。
“哦!”李卫抬起头来,指着黝黑闪亮的驳壳枪道:“能换一换不!?”
“枪不好?!”军械管理有些疑惑,他刚才验过枪,分明是一支崭崭新,一枪未放过的好枪啊!
“不不不!”李卫摇着头道:“这么支鸡巴大的枪有啥威力?!能不能换支威力大的,喏,就像那支,那支过瘾!”李卫的手指挪向了军械库一个角落。
那个军械管理员顺着李卫指的位置向望去,登时吓得一身白毛汗,那个角落里只有一支霸气凌凌的重机枪四平八稳地放在一个台子上。丁鹤洋、季平和其他几个军械管理员也是一副受惊吓过度的表情,那“挺”怎么能用“支”来定义呢,光这支重武器,在运输过程中,都得要四个人抬呢。
还真没听说有哪个干部拿重机枪当作单兵防身武器的,这百十斤的重型武器光拿在手里就已经够吓人的。
季平区长掏出手帕抹着不知是热的还是冷的汗,劝道:“我说,卫子,你能不能换一个啊!那个也太吓人了,要是开个会什么的,总不成还往会议桌上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准备搞集体枪决呢。”
丁鹤洋在一旁大点其头,这李疯子还真当自己仍有当初炼神诀还在时的那会儿嚣张呢?!看他能把这百十斤怎么扛,难不成还能像战场上四处乱窜的移动重火力?!那个仗还打个屁啊,全成个人表演了。
“这样啊!”李卫摸着脑勺,他倒是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光顾想火力充足了,却忘了体积实在是太大,“那就换个轻的吧。”李卫指了指边上,叉着两支撑脚的捷克式轻机枪,纯德制货,赵家附赠唯数不多的精品。
“那好吧!”对于李卫的要求,军械管理员哪里敢说个“不”字,抱着那挺轻机枪放到李卫面前,还加了两个满弹匣。就算是李卫硬要那挺重机枪,军械管理员也得硬着头皮照样给,这批军火能弄回来,李卫是占了很大一份功,更别说是12区队内有凶人之称的五大连长之一。
季平区长的汗水抹得更勤了,他还真没见过有哪个干部配枪是轻机枪,真是没话说,这李卫作事总是那么出人意料。
李卫和丁鹤洋返回到12区队时,却发现除了只有十几名留守的战士,文职人员和区政府人员外,王保和陈佳瑶等人一个人都不在。
李卫他们问了留守的战士们才知道,七月底,冀鲁豫三个军区的各支八路军主力作战单位,趁着日军再一次发动南攻,首次主动联合在一起,凑出五个团的兵力,在各地游击队和武工队的引导下,发动了卫南战役,这是冀中一带联合向日军发动进攻,让日本人朝着南面国军防线进攻没那么容易。
除此之外,也有替李卫他们曾在新乡县城时,引发国军提前叛变和刺激日军南下的导火索事件擦屁股的嫌疑,李卫只要离开了主力部队,真是走到哪里,这马蜂窝是一路的捅到哪里;另一方面,三个战区的联合行动也是借着这次搞回来的大批军火,拿着根据地周边的日军据点试枪,顺便抢回些地盘,面子里子,全都有了。
12区队的军营已经比李卫他们离开前要扩大了许多,现在石井村,哦不,应该叫石井镇了,原本占了老村子边的军营,此刻几乎占了整个镇子的三分之一,军营门口的五米宽大道成了镇子的主要干道,直通村外,原本村子里的老房子都在镇的右侧,而右侧都是新来居民的住房以及区政府,区卫生院等新建设施,原本在石井村的市集也有了常期固定的交易市场棚户,村内村外一片繁忙,仅仅是一个多月功夫就已经大变了样。
除了12区队内的留守战士外,村里各个地方,都有村民兵队伍在警戒和巡逻,与敌人的斗争令根据地的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敢放松警戒,敌人不甘心根据里内军民自生更力,越来越好的生活,总是想方设法地搞破坏,民兵们就担任了类似治安巡防的工作,同时也是作为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兵力来源,每个月12区队都会组织一次选拔活动,从根据地内的民兵队伍中抽取军事素质较好的战士进入12区队的主战部队,而12区队内部,也并不是捧起了铁饭碗,如果作战技能被区队内部的训练考核中末位淘汰,即便是区队内主战连队的老战士也要被淘汰出区队,重新下放回各地的民兵队伍。这不仅仅保持了12区队越来越强盛的战斗力,也通过战斗力的循环,间接地提高地方民兵武装的战斗力,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就像是一个大钢炉一样,熔炼出一块块的好钢。
在军营内留守的文职工作人员那里办好了归队手续后,区长季平从区政府里赶过来,转交了王保他们留给李卫和丁鹤洋两人新的任命书。
“连长!?我什么时候升连长了?”屁股连排长位置都没坐热多久的李卫拿着手里厚桑皮纸写成的任命书左翻右转确定真实性,上面还盖有大颗的区队签间,还有王保的签字,仔细验证后是准确无误,不是有人拿他逗乐子,真是没想到,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就混个连长当当,这比以前好不容易混个小班长,再当个小排长的相比,简直是平步青云。
任命书只是走个形式主义,不过李卫更注重的是收藏价值,桑皮纸更耐久些,过个六七十年,也能卖个不错的养老钱。
“你这种人也能当连长?!”丁鹤洋斜眼瞅着李卫手里的任命书,上面白纸黑字,任命李卫为四排升级成的四连连长,丁鹤洋真不敢想像同李卫一个德性的战士有一个连那么多时,那蒌子能捅多大?!
“咋啦,咱就不能当连长,俺也是一枪一弹干出来的,不信你问问我的拳头?!”李卫习惯性地以拳头里面出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双白生生,好比白钢似的拳头在丁鹤洋面前晃了晃,吓得丁鹤洋倒抽着冷气直往后缩,俗话说文不与武斗,跟李卫进道理分明是老寿命吃砒礵-找死。
“你的是啥?!我瞅瞅!”李卫还没等丁鹤洋回答,手一闪,自作主张的从丁鹤洋手上抢过属于丁鹤洋自己的任命书。
瞄了一眼后,李卫转头脸,上下打量的眼神儿看得丁鹤洋直发悚,结结巴巴地道:“你,你要干啥!?”
“就你这样?!还当教导员?!”李卫看到丁鹤洋的任命书,12区队由连级扩编到营级,所有的干部都平升一级,丁鹤洋也从一小小的指导员从量变提升到质变,成了教导员,再往上一级可就是说话倍儿有份量的政委,那时区队里成立的党支部,丁鹤洋就是一把手,也有资格管着李卫了。
“还你,连个枪都打不准,还不知道谁教导谁呢?!”李卫毫不客气地揭着丁鹤洋的疮疤,尽管他自己在战场中的枪法也是瞎猫碰死耗子的时候多,很多时候李卫都喜欢依赖着范国文的精准火力掩护,肆无忌惮地在敌人堆里杀个三进三出。
“你,你你.......你别瞧不起人!”丁鹤洋脸都给气绿了,硬生生的憋住了气,跟着李卫出了一个多月的公差,他明白跟李卫斗嘴,能把死人从棺材里气得趴出来。
“李卫连长,丁教导员!你们二位,请跟我去换枪!”季平区长对丁李二人互相抬杠打击视而不见,很自觉地避免把战火惹到自己身上,照章办事般走下一步流程。
和连长相比,排长和班长最多算个兵头儿,连长也算是比较正式的干部,配枪都和普通战士不一样。
季平区长带着李卫和丁鹤洋到12区队的军火库换装。作为区队军营内的军火库,自然不可能将所有12区队所拥有的全部军火都放在一处,营区内的军火库内只保存供训练和一般作战使用的军火,数量也较少,作为区队命根子的主要军火库存都分散暗藏在其他地方,连高层人员也不一定知道,这从根本上避免了被敌人特务给一锅端。
管着军火库的四个军械管理员之一,从军火库内取出了两支驳壳枪,驳壳枪还是用淡黄色的油纸精装包着的,带着淡淡枪油的气息,枪身上还有一支薄薄油膜,明显是两支纯新的新枪。
摸着沉重的枪声,丁鹤洋情不自禁喜上眉梢,抚摸着枪身,似是很享受着枪身冰凉冷硬的触感,道:“好枪,真是好枪!”德制二十响!在战场上尤其是近战的时候,绝对比刺刀强太多了,有了这玩意儿,根本就不担心白刃战,呯,一枪一个,直接放倒敌人。
接过枪套,嵌上子弹,挎带往身上一挎,丁鹤洋手里拎着驳壳枪似乎胆气都壮实了不少,心底里那个扎实,好像李卫在身边都不慌了。
短枪配给干部的真正作用并不是摆摆样子减轻负重,而是将与敌人近战的时间和精力节约出来指挥战斗,提高作战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普通战士提供火力支援,所以在白刃战中,那些冲锋在一线的连级军官,直接在混战中随手一枪枪的消灭敌人,近战时实在是不需要什么准头。
“李卫连长!您的枪!”军械管理员看着李卫皱起眉头,一点也没想领枪的样子,小声的提醒道。
“哦!”李卫抬起头来,指着黝黑闪亮的驳壳枪道:“能换一换不!?”
“枪不好?!”军械管理有些疑惑,他刚才验过枪,分明是一支崭崭新,一枪未放过的好枪啊!
“不不不!”李卫摇着头道:“这么支鸡巴大的枪有啥威力?!能不能换支威力大的,喏,就像那支,那支过瘾!”李卫的手指挪向了军械库一个角落。
那个军械管理员顺着李卫指的位置向望去,登时吓得一身白毛汗,那个角落里只有一支霸气凌凌的重机枪四平八稳地放在一个台子上。丁鹤洋、季平和其他几个军械管理员也是一副受惊吓过度的表情,那“挺”怎么能用“支”来定义呢,光这支重武器,在运输过程中,都得要四个人抬呢。
还真没听说有哪个干部拿重机枪当作单兵防身武器的,这百十斤的重型武器光拿在手里就已经够吓人的。
季平区长掏出手帕抹着不知是热的还是冷的汗,劝道:“我说,卫子,你能不能换一个啊!那个也太吓人了,要是开个会什么的,总不成还往会议桌上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准备搞集体枪决呢。”
丁鹤洋在一旁大点其头,这李疯子还真当自己仍有当初炼神诀还在时的那会儿嚣张呢?!看他能把这百十斤怎么扛,难不成还能像战场上四处乱窜的移动重火力?!那个仗还打个屁啊,全成个人表演了。
“这样啊!”李卫摸着脑勺,他倒是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光顾想火力充足了,却忘了体积实在是太大,“那就换个轻的吧。”李卫指了指边上,叉着两支撑脚的捷克式轻机枪,纯德制货,赵家附赠唯数不多的精品。
“那好吧!”对于李卫的要求,军械管理员哪里敢说个“不”字,抱着那挺轻机枪放到李卫面前,还加了两个满弹匣。就算是李卫硬要那挺重机枪,军械管理员也得硬着头皮照样给,这批军火能弄回来,李卫是占了很大一份功,更别说是12区队内有凶人之称的五大连长之一。
季平区长的汗水抹得更勤了,他还真没见过有哪个干部配枪是轻机枪,真是没话说,这李卫作事总是那么出人意料。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