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 第二十九章 赎罪坑
- 32 第三十章 消失的老歪
- 33 第三十一章 未能到达的族人
- 34 第三十二章 未能到达的族人 (下)
- 35 第三十三章 正戏开场
- 36 第三十四章 游奕的玉佩
- 37 第三十五章 激烈讨论
- 38 第三十六章 万伯的担忧
- 39 第三十六章 一场虚惊
- 40 第三十九章 准备出发
- 41 第四十章 塞北盘古镇
- 42 第四十一章 识途老驼
- 43 第四十二章 误入‘血杨’林
- 44 第四十三章 林中恶斗
- 45 第四十四章 神秘的山民
- 46 第四十五章 九卿之地
- 47 第四十六章 九死之地
- 48 第四十七章 谈判
- 49 第四十八章 迷障诡径
- 50 第四十九章 诡异的笑声
- 51 第五十章 绝境
- 52 第五十一章 音蛊
- 53 第五十二章 鬼影
- 54 第五十三章 诡命初现
- 55 第五十四章 饵室
- 56 第五十五章 凶兆
- 57 第五十六章 镇楼神兽
- 58 第五十七章 杀戮
- 59 第五十八章 重见天日
- 60 第五十九章 凶光
- 61 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
- 62 第六十一章 救兵
- 63 第六十二章 归途
- 64 第六十三章 蛲瘕之刑 (上)
- 65 第六十四章 蛲瘕之刑 (下)
- 66 第一章 可疑的姜福
- 67 第二章 实情
- 68 第三章 筹划
- 69 第四章 分头行动
- 70 第五章 隐情
- 71 第六章 簒茔羽士
- 72 第七章 獭獬埌
- 73 第八章 沙暴
- 74 第九章 失踪的队员
- 75 第十章 深夜遇袭
- 76 第十一章 神秘洞口
- 77 第十二章 鱼尾鬼蜥 (上)
- 78 第十三章 鱼尾鬼蜥 (下)
- 79 第十四章 恐怖往事
- 80 第十五章 小人之心
- 81 第十六章 一意孤行
- 82 第十七章 石室岩画
- 83 第十八章 蚽虱血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章 塞北盘古镇
第四十章 塞北盘古镇
知道要出发了,我的心却没有了之前的那些担忧和纠结,反而平静了下来。这一平静不要紧,再加上之前几天因为心事重重休息得不好,当我伴着阵阵的头疼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
可能是睡得太多,这会儿我感觉昏昏沉沉地的,一边揉着脑袋,一边下迷迷糊糊地下了床。看了一圈才发现,这会儿房间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心说,我居然睡了这么久,耗子他们都跑哪里去了呢?
正在我纳闷儿的时候,窗外传来了一阵嘈杂,听起来像是耗子的声音。于是我借着院里的灯光望去,只见耗子和樊玲院中间的大槐树下,他这会儿正蹲在那里,冲地上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禄鸣弄来的装备,耗子这会儿正在树下兴奋地一边翻看,一边正兴致勃勃地给樊玲介绍着。
“你看这战术头灯、狼眼手电、夜视眼镜、还有这工兵铲和伞兵刀。。。”正说着,抬头看到我来了,“哟!醒啦?我们以为你睡过去了呢,刚要去跟万伯说咱今天不走了呢。”
“别废话,你在这儿干嘛呢?”
耗子指着地上的东西,故作神秘地说,“我说凌峰,这禄鸣弄来的可都是美军的制式装备,他不会是把人家军火库给端了吧?”
我看了一眼地下摆着的装备,心中不禁暗道:禄鸣还真是厉害,就他弄来的这些东西,恐怕已经比一支小型的考古队还要专业了。
但数了数地上的背包之后,却觉得有点不对。我们总共七个人,但背包却又十来个。看着那多出的几个背包,我心里琢磨着,这几个是干什么用的呢,难道万伯又找了几个人和我们一起去?
正想着,耗子突然大声说,“这是什么东西啊?”
低头一看,原来他从其中一个背包里翻出个精致的锦盒。打开一看,里边尽是些粉末,看起来像是香灰,但颜色却要深得多,而且有些微微发红。
耗子翻了翻其他的背包,发现每个包里都有一个,于是随手拿起一个锦盒走到我旁边,“凌峰,你看看这些是什么东西啊?”
我接过锦盒,用手沾起一点闻了闻;感觉略微有一点焦糊的味道,应该是某种东西燃烧之后留下来的灰烬,但具体是什么却不得而知。
我盖上锦盒,递还给耗子说,“这东西闻起来有点焦糊味,应该是某种东西烧剩下的灰吧?”耗子听完,转头看了看樊玲,她闻了闻,也是摇头不知。
突然,有人在我们背后说,“你手里拿的东西叫‘瑁甲’,万俟家祖传的驱邪之物,是玳瑁盾片燃烧之后的灰烬!”
我们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禄鸣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背后,这会儿正笑着看我们呢。
“你说的这玳瑁是什么东西?”我不解地问道。
没等禄鸣回答,耗子就赶忙把我拉到了一旁,悄悄说,“你别老这么露怯好不好?亏你还是学考古的!玳瑁就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海龟,据说它甲壳上的盾片有驱邪的作用,在市面上可跟玉一样珍贵。”
说着,不禁‘啧’了一声,指着禄鸣说,“也只有你们这种有钱人,才舍得把它烧成灰来辟邪。十几个锦盒,这得烧了多少?真是暴殄天物!”
禄鸣并不理会,只是笑着说,“现在可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然后,指了指内室的方向,“万伯在内室里叫你们过去!”说完,转身就走了。
刚走出去两步,又突然回头对耗子说,“对了,忘记告诉你,这‘瑁甲’是掺了朱砂一起烧的,小心别中毒!”
听他这么一说,耗子赶忙把锦盒放回背包里,一脸惊恐地看着我说,“好悬!幸亏刚刚只是闻闻,要是尝一口的话,那可就完了!”
我和樊玲的心里,此时也是一阵的后怕。耗子刚要再说点什么,樊玲就大声说道,“别废话了,赶紧洗手去吧!”说完,举着那个沾了‘瑁甲’的手指,跑去洗手了。
我们洗完手来到内室时,小武和万伯这时已经在等我们了。坐下之后,樊玲问道,“万老伯,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情要交代呀?”
万伯笑了笑说,“我等下要出去一趟,就不去送你们了。一会儿小武会带你们从后门走,路上记得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行事!”然后,取出一个信封交到小武手里说,“把这封信带给林场的老王,他会把需要的东西拿给你们的。”
小武接过信封揣进怀里,和我们一起回到了西厢房。耗子一脸坏笑地对小武说,“小武啊,刚刚万伯给你的是什么东西,能给我看看么?”
小武瞥了一眼,没搭理他。耗子继续死缠烂打地说,“我保证!就是看看,绝对不出声!你就给我看看呗?”
“拿去看吧!”小武被耗子缠得没辙了,只好把信封递给了他。
耗子拆开信封一看,原来信封里是一张没有字的白纸,只在正中的地方盖着一方鲜红的印章,上边刻得是‘俟宝斋主’四个字。
“怎么就是个。。。”耗子刚要说话,小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于是他赶忙捂着嘴说,“我闭嘴,我闭嘴!”说完,把纸塞回信封里还给了小武。
这时,窗外又是一阵嘈杂。我们向外看去,见到几个人跟在万伯身后走了出来。在经过大槐树的时候,每个人都顺手抄起了一个背包,然后一起走出了俟宝斋。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万伯故布的迷阵,而多出的那几个背包,正是给这几个人用的。他亲自带着这些人走正门,而让我们从后门出去,也就是为了甩掉那些可能跟踪我们的人。想到这里,心中不禁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考虑事情确实比我要周全得多。
“咱们也出发吧!”万伯出门几分钟后,小武也招呼着我们从后门离开俟宝斋,来到了火车站。
一路上,小武丝毫没有放松,始终警觉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直到火车启动之后,才略微轻松了一些。与小武的紧张不同,樊玲和耗子却显得格外的兴奋,这俩人一路看着窗外的风景,跟同行的那几个人嘻嘻哈哈的说笑着。
小武看了看他们,说道,“还有很远的路,没事早点休息吧。”
我做到小武的床铺上,轻生活,“你也别管他们了,可能这几天在家里都憋坏了。反正是卧铺,累了就睡,没什么大事儿!”
“哎”小武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好吧,不过你们听好,这一路可颠簸得很,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耗子一撇嘴,满不在乎地看了一眼小武,全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继续若无其事地聊着天。
但是没想到,这盘古镇居然那么远,这火车一坐就是几十个小时。亿开始的时候这帮人还是有说有笑、滔滔不绝的。只一天过后就全都蔫儿了,一个个再没有了刚开始的兴奋劲儿,躺在自己的床铺上只顾闷头睡觉。
好不容易熬过了两天一宿,火车缓缓地停了下来。大家下了车,在月台上活动着已经腰酸背痛地身体。原本以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谁知道小武却说,“先别休息,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呢!”
“什么?!”耗子一听就急了。
小武并没有理会,转身对我说,“我先去车站外面找车,你们赶紧跟过来,天黑之前必须得赶到山上的林场。”说完,转身向车站外走去。
耗子站起来,刚要追上去理论,但突然想起之前自己在火车上那副对小武的话满不在乎地样子,于是又硬生生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把刚刚那疲惫的表情一换,脸冲小武对我们说,“就是啊!赶紧走吧,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我看着他这副死撑的样子,心说这耗子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站在那里已经有些晃悠了,但嘴上却还是毫不服软。
虽然这会儿大家确实都很累了,但想想还是赶路要紧。于是搀起樊玲,招呼着众人说,“先别休息了,还是先赶路吧!”
走出车站,远远看到小武站在一台拖拉机旁边冲我们招手,大家赶紧走了过去。坐上拖拉机,继续向北开去。
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虽然此时还是盛夏,但这塞北小镇的气温却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我们相互依偎着,蜷缩在拖拉机上,像煤球一样的被摇来摇去,感觉都快要散架了。
开着开着,天彻底地黑了。拖拉机也开出了小镇,缓缓进到一片林地之中。这林子里只有一条不太宽敞,而且非常颠簸的土路。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森林,放眼望去尽是参天巨树,巨大的树冠相互重叠,如天幕一般把头顶上的星空挡了个严严实实;而且,周围还不时有阵阵野狼的嚎叫声,从林子深处传来,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周围的环境,让我不禁有些紧张起来,手也慢慢伸进了背包里,想把那伞兵刀拿出来以防不测。这时,小武拍拍我的肩膀说,“害怕了?”我惭愧的看了看他,并没有回答。
“狼离这里还很远呢。”小武低声安慰着我说。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算放了心,原本紧张的情绪也略微平复了一些。拖拉机继续向前开了不久,在一个林场地大门前停了下来。
“到了,下车吧!”说完,小武抓起背包跳了下去,众人也跟在他身后陆续下了拖拉机,远远见到一个模糊的人影,晃着手电慢慢走了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随着声音,那人走到了我们的面前。
小武走了过去,从怀中掏出临走时万伯交给他的信封,递给那人。只见那人从信封里掏出一张纸来,看了两眼之后,就对小武说,“我就是老王,你们几个跟我来吧!”
众人跟在那人身后,一起来到一间木屋当中。“你们先在这里歇会儿,我去给你们弄点吃的。”说完,回身走进了里屋。不一会儿,就端上来一大盆热汤面。
我们这群人已经快饿得不行了,见到热汤面,赶紧一人一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借着灯光打量着那个带我们进来的人。
原来,老王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看起来足有六十来岁。个子不高,古铜色的脸孔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铜铃一般;虽然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说起话来,声音却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也是健步如飞,刚刚我还以为是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呢。
老王走到小武身边,轻声说道,“万伯交代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能上山。”
小武点点头说,“辛苦您了!”老王摆摆手,接着说,“床已经给你们铺好了,今天就在这里休息。山上夜里很冷,晚上睡觉的时候多盖点。”说完,开门走出了小木屋。
可能是睡得太多,这会儿我感觉昏昏沉沉地的,一边揉着脑袋,一边下迷迷糊糊地下了床。看了一圈才发现,这会儿房间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心说,我居然睡了这么久,耗子他们都跑哪里去了呢?
正在我纳闷儿的时候,窗外传来了一阵嘈杂,听起来像是耗子的声音。于是我借着院里的灯光望去,只见耗子和樊玲院中间的大槐树下,他这会儿正蹲在那里,冲地上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禄鸣弄来的装备,耗子这会儿正在树下兴奋地一边翻看,一边正兴致勃勃地给樊玲介绍着。
“你看这战术头灯、狼眼手电、夜视眼镜、还有这工兵铲和伞兵刀。。。”正说着,抬头看到我来了,“哟!醒啦?我们以为你睡过去了呢,刚要去跟万伯说咱今天不走了呢。”
“别废话,你在这儿干嘛呢?”
耗子指着地上的东西,故作神秘地说,“我说凌峰,这禄鸣弄来的可都是美军的制式装备,他不会是把人家军火库给端了吧?”
我看了一眼地下摆着的装备,心中不禁暗道:禄鸣还真是厉害,就他弄来的这些东西,恐怕已经比一支小型的考古队还要专业了。
但数了数地上的背包之后,却觉得有点不对。我们总共七个人,但背包却又十来个。看着那多出的几个背包,我心里琢磨着,这几个是干什么用的呢,难道万伯又找了几个人和我们一起去?
正想着,耗子突然大声说,“这是什么东西啊?”
低头一看,原来他从其中一个背包里翻出个精致的锦盒。打开一看,里边尽是些粉末,看起来像是香灰,但颜色却要深得多,而且有些微微发红。
耗子翻了翻其他的背包,发现每个包里都有一个,于是随手拿起一个锦盒走到我旁边,“凌峰,你看看这些是什么东西啊?”
我接过锦盒,用手沾起一点闻了闻;感觉略微有一点焦糊的味道,应该是某种东西燃烧之后留下来的灰烬,但具体是什么却不得而知。
我盖上锦盒,递还给耗子说,“这东西闻起来有点焦糊味,应该是某种东西烧剩下的灰吧?”耗子听完,转头看了看樊玲,她闻了闻,也是摇头不知。
突然,有人在我们背后说,“你手里拿的东西叫‘瑁甲’,万俟家祖传的驱邪之物,是玳瑁盾片燃烧之后的灰烬!”
我们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禄鸣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背后,这会儿正笑着看我们呢。
“你说的这玳瑁是什么东西?”我不解地问道。
没等禄鸣回答,耗子就赶忙把我拉到了一旁,悄悄说,“你别老这么露怯好不好?亏你还是学考古的!玳瑁就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海龟,据说它甲壳上的盾片有驱邪的作用,在市面上可跟玉一样珍贵。”
说着,不禁‘啧’了一声,指着禄鸣说,“也只有你们这种有钱人,才舍得把它烧成灰来辟邪。十几个锦盒,这得烧了多少?真是暴殄天物!”
禄鸣并不理会,只是笑着说,“现在可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然后,指了指内室的方向,“万伯在内室里叫你们过去!”说完,转身就走了。
刚走出去两步,又突然回头对耗子说,“对了,忘记告诉你,这‘瑁甲’是掺了朱砂一起烧的,小心别中毒!”
听他这么一说,耗子赶忙把锦盒放回背包里,一脸惊恐地看着我说,“好悬!幸亏刚刚只是闻闻,要是尝一口的话,那可就完了!”
我和樊玲的心里,此时也是一阵的后怕。耗子刚要再说点什么,樊玲就大声说道,“别废话了,赶紧洗手去吧!”说完,举着那个沾了‘瑁甲’的手指,跑去洗手了。
我们洗完手来到内室时,小武和万伯这时已经在等我们了。坐下之后,樊玲问道,“万老伯,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情要交代呀?”
万伯笑了笑说,“我等下要出去一趟,就不去送你们了。一会儿小武会带你们从后门走,路上记得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行事!”然后,取出一个信封交到小武手里说,“把这封信带给林场的老王,他会把需要的东西拿给你们的。”
小武接过信封揣进怀里,和我们一起回到了西厢房。耗子一脸坏笑地对小武说,“小武啊,刚刚万伯给你的是什么东西,能给我看看么?”
小武瞥了一眼,没搭理他。耗子继续死缠烂打地说,“我保证!就是看看,绝对不出声!你就给我看看呗?”
“拿去看吧!”小武被耗子缠得没辙了,只好把信封递给了他。
耗子拆开信封一看,原来信封里是一张没有字的白纸,只在正中的地方盖着一方鲜红的印章,上边刻得是‘俟宝斋主’四个字。
“怎么就是个。。。”耗子刚要说话,小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于是他赶忙捂着嘴说,“我闭嘴,我闭嘴!”说完,把纸塞回信封里还给了小武。
这时,窗外又是一阵嘈杂。我们向外看去,见到几个人跟在万伯身后走了出来。在经过大槐树的时候,每个人都顺手抄起了一个背包,然后一起走出了俟宝斋。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万伯故布的迷阵,而多出的那几个背包,正是给这几个人用的。他亲自带着这些人走正门,而让我们从后门出去,也就是为了甩掉那些可能跟踪我们的人。想到这里,心中不禁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考虑事情确实比我要周全得多。
“咱们也出发吧!”万伯出门几分钟后,小武也招呼着我们从后门离开俟宝斋,来到了火车站。
一路上,小武丝毫没有放松,始终警觉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直到火车启动之后,才略微轻松了一些。与小武的紧张不同,樊玲和耗子却显得格外的兴奋,这俩人一路看着窗外的风景,跟同行的那几个人嘻嘻哈哈的说笑着。
小武看了看他们,说道,“还有很远的路,没事早点休息吧。”
我做到小武的床铺上,轻生活,“你也别管他们了,可能这几天在家里都憋坏了。反正是卧铺,累了就睡,没什么大事儿!”
“哎”小武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好吧,不过你们听好,这一路可颠簸得很,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耗子一撇嘴,满不在乎地看了一眼小武,全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继续若无其事地聊着天。
但是没想到,这盘古镇居然那么远,这火车一坐就是几十个小时。亿开始的时候这帮人还是有说有笑、滔滔不绝的。只一天过后就全都蔫儿了,一个个再没有了刚开始的兴奋劲儿,躺在自己的床铺上只顾闷头睡觉。
好不容易熬过了两天一宿,火车缓缓地停了下来。大家下了车,在月台上活动着已经腰酸背痛地身体。原本以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谁知道小武却说,“先别休息,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呢!”
“什么?!”耗子一听就急了。
小武并没有理会,转身对我说,“我先去车站外面找车,你们赶紧跟过来,天黑之前必须得赶到山上的林场。”说完,转身向车站外走去。
耗子站起来,刚要追上去理论,但突然想起之前自己在火车上那副对小武的话满不在乎地样子,于是又硬生生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把刚刚那疲惫的表情一换,脸冲小武对我们说,“就是啊!赶紧走吧,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我看着他这副死撑的样子,心说这耗子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站在那里已经有些晃悠了,但嘴上却还是毫不服软。
虽然这会儿大家确实都很累了,但想想还是赶路要紧。于是搀起樊玲,招呼着众人说,“先别休息了,还是先赶路吧!”
走出车站,远远看到小武站在一台拖拉机旁边冲我们招手,大家赶紧走了过去。坐上拖拉机,继续向北开去。
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虽然此时还是盛夏,但这塞北小镇的气温却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我们相互依偎着,蜷缩在拖拉机上,像煤球一样的被摇来摇去,感觉都快要散架了。
开着开着,天彻底地黑了。拖拉机也开出了小镇,缓缓进到一片林地之中。这林子里只有一条不太宽敞,而且非常颠簸的土路。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森林,放眼望去尽是参天巨树,巨大的树冠相互重叠,如天幕一般把头顶上的星空挡了个严严实实;而且,周围还不时有阵阵野狼的嚎叫声,从林子深处传来,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周围的环境,让我不禁有些紧张起来,手也慢慢伸进了背包里,想把那伞兵刀拿出来以防不测。这时,小武拍拍我的肩膀说,“害怕了?”我惭愧的看了看他,并没有回答。
“狼离这里还很远呢。”小武低声安慰着我说。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算放了心,原本紧张的情绪也略微平复了一些。拖拉机继续向前开了不久,在一个林场地大门前停了下来。
“到了,下车吧!”说完,小武抓起背包跳了下去,众人也跟在他身后陆续下了拖拉机,远远见到一个模糊的人影,晃着手电慢慢走了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随着声音,那人走到了我们的面前。
小武走了过去,从怀中掏出临走时万伯交给他的信封,递给那人。只见那人从信封里掏出一张纸来,看了两眼之后,就对小武说,“我就是老王,你们几个跟我来吧!”
众人跟在那人身后,一起来到一间木屋当中。“你们先在这里歇会儿,我去给你们弄点吃的。”说完,回身走进了里屋。不一会儿,就端上来一大盆热汤面。
我们这群人已经快饿得不行了,见到热汤面,赶紧一人一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借着灯光打量着那个带我们进来的人。
原来,老王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看起来足有六十来岁。个子不高,古铜色的脸孔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铜铃一般;虽然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说起话来,声音却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也是健步如飞,刚刚我还以为是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呢。
老王走到小武身边,轻声说道,“万伯交代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能上山。”
小武点点头说,“辛苦您了!”老王摆摆手,接着说,“床已经给你们铺好了,今天就在这里休息。山上夜里很冷,晚上睡觉的时候多盖点。”说完,开门走出了小木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