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教授出走
- 2 第2章 古诗迷云
- 3 第3章 亡命之旅
- 4 第4章 四怪之迷
- 5 第5章 恶梦再临
- 6 第6章 补习功课
- 7 第7章 中条山之祭
- 8 第8章 村里来人
- 9 第9章 迷失方向
- 10 第10章 打猎奇遇
- 11 第11章 上下翻腾
- 12 第12章 崖下石洞
- 13 第13章 石洞内圆寂的尸体
- 14 第14章 生死之间
- 15 第15章 传神石壁
- 16 第16章 遭受痛苦
- 17 第17章 洞中天地
- 18 第18章 噬血之剑
- 19 第19章 神秘的地
- 20 第20章 古剑发威
- 21 第21章 逃出生天
- 22 第22章 祖传血癌
- 23 第23章 返古归今
- 24 第24章 海边寻字
- 25 第25章 欺骗行人
- 26 第26章 水下探险
- 27 第27章 骸骨迷团
- 28 第28章 古人的杀虫剂
- 29 第29章 虫子吃蛇
- 30 第30章 神奇的地衣
- 31 第31章 死亡之花
- 32 第32章 相生相克
- 33 第33章 洞中之洞
- 34 第34章 横向移动
- 35 第35章 意外收获
- 36 第36章 被蛇围捕
- 37 第37章 杀死狂人
- 38 第38章 全都是迷
- 39 第39章 可爱的小女孩
- 40 第40章 死了又消失的人
- 41 第41章 死去活来
- 42 第42章 虫子一样的人
- 43 第43章 怪异的举动
- 44 第44章 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 45 第45章 亡者的祭祀
- 46 第46章 以人炼丹
- 47 第47章 骨制的半块太极图形
- 48 第48章 魔女再现
- 49 第49章 别有洞天
- 50 第50章 小飞的惨死
- 51 第51章 化敌为友
- 52 第52章 起死回生
- 53 第53章 强制洗澡
- 54 第54章 在窥视下挠痒痒
- 55 第55章 湖中用人喂鱼
- 56 第56章 悬天洞
- 57 第57章 悬天洞的得道成仙丹
- 58 第58章 在尴尬的位置受蛇气
- 59 第59章 混乱之中求生存
- 60 第60章 吹毛饮血,敲骨吸髓
- 61 第61章 过地狱
- 62 第62章 寻仙路与群龙
- 63 第63章 白骨追魂剌
- 64 第64章 死亡之虫
- 65 第65章 爬石梁
- 66 第66章 黄金奇香石
- 67 第67章 生死搏命
- 68 第68章 四个人打秋千
- 69 第69章 奇石传说
- 70 第70章 生死引诱
- 71 第71章 我是诱饵
- 72 第72章 凶蛟斗恶虎
- 73 第73章 野兽的围攻
- 74 第74章 沼泽怪虫
- 75 第75章 智商对决
- 76 第76章 要拿泥巴打野兽
- 77 第77章 七星祭台
- 78 第78章 看着自己瘦到死
- 79 第79章 隐藏的那颗星
- 80 第80章 邪恶的八卦
- 81 第81章 吸进去吐出来
- 82 第82章 古人的工程
- 83 第83章 鬼偷神不知
- 84 第84章 滑进血池
- 85 第85章 血池怪尾
- 86 第86章 血池的用途
- 87 第87章 鲜血中的标记
- 88 第88章 追魂索命钟
- 89 第89章 钟下逃魂
- 90 第90章 宫殿里的生命
- 91 第91章 千古第一迷信人
- 92 第92章 拿香水打猛兽
- 93 第93章 与怪兽的亲密接触
- 94 第94章 迷人的歌声
- 95 第95章 怪钟迷题
- 96 第96章 被围攻
- 97 第97章 鬼桥
- 98 第98章 铁人要祭品
- 99 第99章 过鬼桥
- 100 第100章 睡梦中中招
- 101 第101章 井中秘洞
- 102 第102章 是解药还是毒药
- 103 第103章 洞里奇花
- 104 第104章 青蛙运输队
- 105 第105章 重要发现
- 106 第106章 拼凑起的人形
- 107 第107章 骤生具变
- 108 第108章 火烧千年尸
- 109 第109章 王莽的宝藏
- 110 第110章 秘藏的种子
- 111 第111章 生吞要命果
- 112 第112章 公司盛大开张
- 113 第113章 是谁偷走了要命的果实
- 114 第114章 重见七星
- 115 第115章 蛇骨的复活
- 116 第116章 都是什么人
- 117 第117章 怪信袭击
- 118 第118章 七星生八卦
- 119 第119章 传染病
- 120 第120章 乐及生悲
- 121 第121章 死亡倒记时
- 122 第122章 推测可能性
- 123 第123章 出发
- 124 第124章 厕所里的神像
- 125 第125章 又来了个王教授
- 126 第126章 呼救声
- 127 第127章 真正的靡靡之音
- 128 第128章 联系
- 129 第129章 石中人影
- 130 第130章 吞噬石壁
- 131 第131章 白色恐怖
- 132 第132章 白色迷宫
- 133 第133章 要命的黑色颗粒
- 134 第134章 拿全自动步枪挖洞
- 135 第135章 洞中尸洞
- 136 第136章 冥烛鬼火
- 137 第137章 阴燃
- 138 第138章 光影里的怪虫
- 139 第139章 生死之地
- 140 第140章 石中骸骨
- 141 第141章 巫术
- 142 第142章 滴血的舞蹈
- 143 第143章 给我个痛快吧
- 144 第144章 想法
- 145 第145章 背包奇遇
- 146 第146章 蛇群中的手
- 147 第147章 血色的成长
- 148 第148章 往生鬼影
- 149 第149章 雾海逃生
- 150 第150章 洞壁石纹
- 151 第151章 追魂夺命
- 152 第152章 兽纹
- 153 第153章 陷阱
- 154 第154章 重逢
- 155 第155章 通天纹
- 156 第156章 血雨
- 157 第157章 不一样的尸体
- 158 第158章 环绕的双臂
- 159 第159章 心跳的声音
- 160 第160章 青牤
- 161 第161章 了无生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章 四怪之迷
第4章 四怪之迷
时间非快,转眼第二天就来到了。
我们九点准时集合,九点十八分就以经出发了,一路上到是风影如画,只是外面阴着天,黑呀黑的天气让人变得非常沉重。
我们三个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着,情看了看外天的天气然后用一种低沉的语调说道:“鹳雀楼,千古名楼千古迷题,想不到,今天我们也能来会会你,让我们有幸见见您的芦山真面目吧。你们俩可曾知道,这座楼的来历。”
我心中一怔,心说:“该死的,,终于要进入正题了,我就知道不会只是来找王教授这么简单。”
“快说说,别卖关子。”一旁的小飞倒是热情高涨。
“这座楼,相传是北周时期的宇文护所造,为了抵抗北齐的进攻,用做观察,了望之用。后来,这座楼上老是飞来一种名叫做鹳雀的鸟,所以取名“鹳雀楼”
“呿,你能不能说点有用的,这也算来历,就这些,我们在百度上只好打入几个字不是一查不就知道了,还用你说。”我不以为然的说到.
情痴没有理我,只是表情更回凝重的接着说到:“我们去的地方很是奇异,历史有太多的巧合在这里发生。在中国的茫茫大地上,你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地点,会这么奇怪。
问你们一个问题,.我们长说自己是华夏儿女,可这华夏这个词又是重何而来呢?”
我和小飞互相看了一眼,说真的我真不知道华夏这个词的来历.以前好像听过,但是时间太长,只剩下模糊的印像,但细想起来却发现自己还真是说不上来,只是在记忆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存在。
小飞却说道:“华,当然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夏,指是中国最早的朝代夏朝。”说完,得意的看看我。
“你说对了一半,夏确实指的是夏朝,中国的第一的朝代,当中以,尧,舜,禹为代表人物,华指的却不是我们现在的国家,而是指黄河以西,华山一代,在远古时期这两个地方是分开的,并不是一个国家。
直到秦始皇赢政彻底统一中国,也就是说两个地方的地盘都归一个国家管了,才统称为华夏。我们去的这座鹳雀楼,正处在历史中华与夏的交浍之处,而且还是交浍处的中心点上,你们觉得奇怪吗,但这只是第一个奇怪的地方。
第二怪,这建造者也非常奇怪,,他是北周的宰相宇文护。宇文护是谁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家伙可是个绝对狠人儿,在中国的历史中,历来都是皇帝说了算,当然也有一些失势的。
可是在北周,他的话绝对比皇旁的好使,皇帝必段听他的,要不然,就只能死。他的一生,前前后后共杀过三个当朝皇帝。
所以历史学家都称他为“屠龙第一人”要知道能杀一个皇帝就很了不起了,他却一人杀三个,你说凶狠不凶狠,霸道不霸道。而杀每一个皇旁连待杀死的文臣武将就不知有多少了,可以说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可无关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忠臣还是奸党,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很凶狠的人。非常有超强的能力,胆识,魄力。这样的一个人你说他会怕什么。”说完又是看看我们。
我们还真是无言以对,是啊!这样的一个人,可能除了权力的失去让他觉得害怕,其它的还能有什么让他感觉到害怕。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正是他建造的“颧雀楼”。他建完鹳雀楼后就变成另外的一个人,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早晚参拜,日日诵经,还在北周大量的修建佛寺,谁也管不了,谁说也不听。
反正他大权在握,别人也不敢多说什么,就他那个凶狠劲,要是一句话说不对劲,还不灭了你全家江门,连鸡狗都得给杀了。
他的人品并不坏,还是一个大大孝子,而且是至孝,这不是人格扭曲了吗,你说这矛盾不矛盾。”
我听情痴把话说完,想了起来:“让一个双手都沾满鲜血的人如果在那里日日诵经,是有些不合常理,只是不知道佛祖会是什么感想。
不仅如此,后来,他老得不行了,终于有一天,让当时的皇帝抓住了一个机会,骗进皇宫给杀了,皇帝非常恨他,也可想而知,他毕竟杀过皇帝的亲人,可能是皇帝的父亲,也可能是叔叔,不管是谁都是皇旁的亲人。
皇帝杀死他之后下旨,杀死所有跟他有关系的人,杀死所有佛教徒,焚烧所有他修建的佛堂,寺院和各种建筑物,当时这里可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不知为什么,这里却偏偏保留了下来,奇怪不奇怪。
按照情痴的说法,可能说这个宇文护跟当时的统治者有着不共戴天的愁恨,这么对他并不奇怪,只是恨到了要杀死所有的人给他赔葬是有些奇怪,要是再杀死佛教徒,还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在历史上,在中国灭佛的运动有过,但从来没有因为各人原因大规模的杀死佛教徒,应该那样做是会被历史所垢病的。真是不明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这座建筑物倒是让越来越感兴趣。
情痴并没有理会我和小飞会想什么,只是接着往下讲去:“第三怪:嶞末,唐开国皇帝李渊在这里起兵,这里曾是唐王朝的大本营,但是仗打完了,就得恢复生产,这里是小地方,并不是得要的城市,所以只有很少的人留在了这里。
那时唐王朝也牵都长安,到李世民时期却举国之力修建了横跨黄河两岸的浮桥,浮桥两端又铸有四个铁人,四头铁牛,二座铁山,和十八根铁柱。其中铁牛和铁人像桥头堡一样地直守候在黄河的两岸,阵守着大河。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李世民时期是什么时期,那里可是中国历史上的顶盛时期,举国之力造得铁人和铁牛是什么概念,那得有多重,恐怕说一个铁人就是一座铁山并不为过,为什么要在一个小地方,造这么重的东西,这不奇怪吗。
直到北宋时期,蒙古入侵中原,却在这里一直打了八年,要知道蒙古这个国家可不一般,一走一过,就灭了欧洲一大半,欧洲人称他为上帝之鞭,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所以上帝派来这样一群人来惩罚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却在这里苦战了八年,要知道这座城池只是很小的,也不是最坚固的,却硬是抵抗了八年,真到八年后北宋大将一看实在守不住了,就自己放了一把火,烧毁了整个颧雀楼和浮桥,意识非常明显,就是不留给你们.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那北床的大将活活的烧死在里同,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生命都可以不要,也要毁了这里,这不是也很怪异吗。
听情痴这么说,还真是太怪异了,首先是李世民,他可是中国难得的一个好皇帝,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要说他举国之力修建的铁人和铁牛,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后面的也怪异,人都没有了,毁不毁这里有什么用,有那时间还不如逃命呢,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里面有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所以才会有那种举动,可是时间过了千年,里面有什么,恐怕也早就化作尘土了。现在也只能是隔着时空遥想一下而以。
还有第四点,这坐楼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王之涣,也就是这首诗的作者,但是他本人也是非常奇怪,他生于唐代,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
最后这几句话我们听得似懂非懂,忙问到:“请说普通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意思就是王之涣非常有才,而且武功高强,出生高门大户,家里非常有钱,有很多当大官的朋友,他为人也大方,名气非常大,和王昌龄,高适齐名.二十岁就能做文章,三十岁就能精研文章,是不可多得的人材。
特别是三十岁精研文章,这可非常历害,可不像我们今天写作文,那可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和大方略,都是事关国家的荣辱与利弊。这样的人在当时来说是很吃香的,是做大官的苗子。
但是我们这一位明显不同,一生不参加科考,也不想做官,也不工作,成天吃吃喝喝,吟诗做唱,成天游山玩水,还时常不回家,家里人也不管,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们九点准时集合,九点十八分就以经出发了,一路上到是风影如画,只是外面阴着天,黑呀黑的天气让人变得非常沉重。
我们三个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着,情看了看外天的天气然后用一种低沉的语调说道:“鹳雀楼,千古名楼千古迷题,想不到,今天我们也能来会会你,让我们有幸见见您的芦山真面目吧。你们俩可曾知道,这座楼的来历。”
我心中一怔,心说:“该死的,,终于要进入正题了,我就知道不会只是来找王教授这么简单。”
“快说说,别卖关子。”一旁的小飞倒是热情高涨。
“这座楼,相传是北周时期的宇文护所造,为了抵抗北齐的进攻,用做观察,了望之用。后来,这座楼上老是飞来一种名叫做鹳雀的鸟,所以取名“鹳雀楼”
“呿,你能不能说点有用的,这也算来历,就这些,我们在百度上只好打入几个字不是一查不就知道了,还用你说。”我不以为然的说到.
情痴没有理我,只是表情更回凝重的接着说到:“我们去的地方很是奇异,历史有太多的巧合在这里发生。在中国的茫茫大地上,你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地点,会这么奇怪。
问你们一个问题,.我们长说自己是华夏儿女,可这华夏这个词又是重何而来呢?”
我和小飞互相看了一眼,说真的我真不知道华夏这个词的来历.以前好像听过,但是时间太长,只剩下模糊的印像,但细想起来却发现自己还真是说不上来,只是在记忆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存在。
小飞却说道:“华,当然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夏,指是中国最早的朝代夏朝。”说完,得意的看看我。
“你说对了一半,夏确实指的是夏朝,中国的第一的朝代,当中以,尧,舜,禹为代表人物,华指的却不是我们现在的国家,而是指黄河以西,华山一代,在远古时期这两个地方是分开的,并不是一个国家。
直到秦始皇赢政彻底统一中国,也就是说两个地方的地盘都归一个国家管了,才统称为华夏。我们去的这座鹳雀楼,正处在历史中华与夏的交浍之处,而且还是交浍处的中心点上,你们觉得奇怪吗,但这只是第一个奇怪的地方。
第二怪,这建造者也非常奇怪,,他是北周的宰相宇文护。宇文护是谁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家伙可是个绝对狠人儿,在中国的历史中,历来都是皇帝说了算,当然也有一些失势的。
可是在北周,他的话绝对比皇旁的好使,皇帝必段听他的,要不然,就只能死。他的一生,前前后后共杀过三个当朝皇帝。
所以历史学家都称他为“屠龙第一人”要知道能杀一个皇帝就很了不起了,他却一人杀三个,你说凶狠不凶狠,霸道不霸道。而杀每一个皇旁连待杀死的文臣武将就不知有多少了,可以说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可无关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忠臣还是奸党,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很凶狠的人。非常有超强的能力,胆识,魄力。这样的一个人你说他会怕什么。”说完又是看看我们。
我们还真是无言以对,是啊!这样的一个人,可能除了权力的失去让他觉得害怕,其它的还能有什么让他感觉到害怕。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正是他建造的“颧雀楼”。他建完鹳雀楼后就变成另外的一个人,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早晚参拜,日日诵经,还在北周大量的修建佛寺,谁也管不了,谁说也不听。
反正他大权在握,别人也不敢多说什么,就他那个凶狠劲,要是一句话说不对劲,还不灭了你全家江门,连鸡狗都得给杀了。
他的人品并不坏,还是一个大大孝子,而且是至孝,这不是人格扭曲了吗,你说这矛盾不矛盾。”
我听情痴把话说完,想了起来:“让一个双手都沾满鲜血的人如果在那里日日诵经,是有些不合常理,只是不知道佛祖会是什么感想。
不仅如此,后来,他老得不行了,终于有一天,让当时的皇帝抓住了一个机会,骗进皇宫给杀了,皇帝非常恨他,也可想而知,他毕竟杀过皇帝的亲人,可能是皇帝的父亲,也可能是叔叔,不管是谁都是皇旁的亲人。
皇帝杀死他之后下旨,杀死所有跟他有关系的人,杀死所有佛教徒,焚烧所有他修建的佛堂,寺院和各种建筑物,当时这里可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不知为什么,这里却偏偏保留了下来,奇怪不奇怪。
按照情痴的说法,可能说这个宇文护跟当时的统治者有着不共戴天的愁恨,这么对他并不奇怪,只是恨到了要杀死所有的人给他赔葬是有些奇怪,要是再杀死佛教徒,还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在历史上,在中国灭佛的运动有过,但从来没有因为各人原因大规模的杀死佛教徒,应该那样做是会被历史所垢病的。真是不明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这座建筑物倒是让越来越感兴趣。
情痴并没有理会我和小飞会想什么,只是接着往下讲去:“第三怪:嶞末,唐开国皇帝李渊在这里起兵,这里曾是唐王朝的大本营,但是仗打完了,就得恢复生产,这里是小地方,并不是得要的城市,所以只有很少的人留在了这里。
那时唐王朝也牵都长安,到李世民时期却举国之力修建了横跨黄河两岸的浮桥,浮桥两端又铸有四个铁人,四头铁牛,二座铁山,和十八根铁柱。其中铁牛和铁人像桥头堡一样地直守候在黄河的两岸,阵守着大河。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李世民时期是什么时期,那里可是中国历史上的顶盛时期,举国之力造得铁人和铁牛是什么概念,那得有多重,恐怕说一个铁人就是一座铁山并不为过,为什么要在一个小地方,造这么重的东西,这不奇怪吗。
直到北宋时期,蒙古入侵中原,却在这里一直打了八年,要知道蒙古这个国家可不一般,一走一过,就灭了欧洲一大半,欧洲人称他为上帝之鞭,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所以上帝派来这样一群人来惩罚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却在这里苦战了八年,要知道这座城池只是很小的,也不是最坚固的,却硬是抵抗了八年,真到八年后北宋大将一看实在守不住了,就自己放了一把火,烧毁了整个颧雀楼和浮桥,意识非常明显,就是不留给你们.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那北床的大将活活的烧死在里同,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生命都可以不要,也要毁了这里,这不是也很怪异吗。
听情痴这么说,还真是太怪异了,首先是李世民,他可是中国难得的一个好皇帝,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要说他举国之力修建的铁人和铁牛,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后面的也怪异,人都没有了,毁不毁这里有什么用,有那时间还不如逃命呢,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里面有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所以才会有那种举动,可是时间过了千年,里面有什么,恐怕也早就化作尘土了。现在也只能是隔着时空遥想一下而以。
还有第四点,这坐楼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王之涣,也就是这首诗的作者,但是他本人也是非常奇怪,他生于唐代,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
最后这几句话我们听得似懂非懂,忙问到:“请说普通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意思就是王之涣非常有才,而且武功高强,出生高门大户,家里非常有钱,有很多当大官的朋友,他为人也大方,名气非常大,和王昌龄,高适齐名.二十岁就能做文章,三十岁就能精研文章,是不可多得的人材。
特别是三十岁精研文章,这可非常历害,可不像我们今天写作文,那可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和大方略,都是事关国家的荣辱与利弊。这样的人在当时来说是很吃香的,是做大官的苗子。
但是我们这一位明显不同,一生不参加科考,也不想做官,也不工作,成天吃吃喝喝,吟诗做唱,成天游山玩水,还时常不回家,家里人也不管,你说奇怪不奇怪。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