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返乡1
- 2 第2章 返乡2
- 3 第3章 返乡3
- 4 第4章 返乡4
- 5 第5章 返乡5
- 6 第6章 午夜惊魂1
- 7 第7章 午夜惊魂2
- 8 第8章 午夜惊魂3
- 9 第9章 生命挽歌1
- 10 第10章 生命挽歌2
- 11 第11章 生命挽歌3
- 12 第12章 生命挽歌4
- 13 第13章 生命挽歌5
- 14 第14章 进山1
- 15 第15章 进山2
- 16 第16章 进山3
- 17 第17章 进山4
- 18 第18章 血影1
- 19 第19章 血影2
- 20 第20章 血影3
- 21 第21章 血影4
- 22 第22章 血影5
- 23 第23章 神女峰迷踪1
- 24 第24章 神女峰迷踪2
- 25 第25章 神女峰迷踪3
- 26 第26章 神女峰迷踪4
- 27 第27章 神女峰迷踪5
- 28 第28章 血影再现1
- 29 第29章 血影再现2
- 30 第30章 血影再现3
- 31 第31章 另一半金镯子1
- 32 第32章 另一半金镯子2
- 33 第33章 另一半金镯子3
- 34 第34章 老爷庙1
- 35 第35章 老爷庙2
- 36 第36章 老爷庙3
- 37 第37章 老爷庙4
- 38 第38章 老爷庙5
- 39 第39章 暴雨迷途1
- 40 第40章 暴雨迷途2
- 41 第41章 暴雨迷途3
- 42 第42章 暴雨迷途4
- 43 第43章 参灵部落1
- 44 第44章 参灵部落2
- 45 第45章 参灵部落3
- 46 第46章 参灵部落4
- 47 第47章 参灵部落5
- 48 第48章 参灵部落6
- 49 第49章 参灵部落7
- 50 第50章 归途
- 51 第51章 噩耗传来
- 52 第52章 金铃后人1
- 53 第53章 金铃后人2
- 54 第54章 金铃后人3
- 55 第55章 金铃后人4
- 56 第56章 阴阳相逢1
- 57 第57章 阴阳相逢2
- 58 第58章 阴阳相逢3
- 59 第59章 阴阳相逢4
- 60 第60章 阴阳相逢5
- 61 第61章 阴阳相逢6
- 62 第62章 阴阳相逢7
- 63 第63章 阴阳相逢8
- 64 第64章 阴阳相逢9
- 65 第65章 亡事悲风1
- 66 第66章 亡事悲风2
- 67 第67章 亡事悲风3
- 68 第68章 亡事悲风4
- 69 第69章 亡事悲风5
- 70 第70章 亡事悲风6
- 71 第71章 亡事悲风7
- 72 第72章 亡事悲风8
- 73 第73章 亡事悲风9
- 74 第74章 亡事悲风10
- 75 第75章 亡事悲风11
- 76 第76章 陷阱1
- 77 第77章 陷阱2
- 78 第78章 陷阱3
- 79 第79章 浮尸1
- 80 第80章 浮尸2
- 81 第81章 浮尸3
- 82 第82章 浮尸4
- 83 第83章 警局风云1
- 84 第84章 警局风云2
- 85 第85章 警局风云3
- 86 第86章 警局风云4
- 87 第87章 人心惶惶1
- 88 第88章 人心惶惶2
- 89 第89章 人心惶惶3
- 90 第90章 生命的陨落1
- 91 第91章 生命的陨落2
- 92 第92章 生命的陨落3
- 93 第93章 生命的陨落4
- 94 第94章 生命的陨落5
- 95 第95章 鬼叔叔1
- 96 第96章 鬼叔叔2
- 97 第97章 鬼叔叔3
- 98 第98章 鬼叔叔4
- 99 第99章 鬼叔叔5
- 100 第100章 鬼叔叔6
- 101 第101章 鬼叔叔7
- 102 第102章 鬼叔叔8
- 103 第103章 鬼叔叔9
- 104 第104章 大山情话1
- 105 第105章 大山情话2
- 106 第106章 大山情话3
- 107 第107章 午夜惊魂1
- 108 第108章 午夜惊魂2
- 109 第109章 午夜惊魂3
- 110 第110章 午夜惊魂4
- 111 第111章 更多的谜团1
- 112 第112章 更多的谜团2
- 113 第113章 更多的谜团3
- 114 第114章 更多的谜团4
- 115 第115章 更多的谜团5
- 116 第116章 更多的谜团6
- 117 第117章 大结局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章 生命挽歌1
第9章 生命挽歌1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老百姓曾经有过一段岁月中是在勒紧裤腰带中讨生活的,在那个时候,没几个人有那么大的胆子,脱离组织去自己单干,可是在这个小山村中,有几个年轻人却心思活络了起来。不过让他们心思活络的不是什么金钱之类的利益,而是长生不老这样的诱惑。
说起来都会让人感到搞笑,谁能够想到还有人会相信长生不老这样的鬼话,但是当时的那十个小伙子,还真的就相信了,在他们的心里,长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只要得到了山林中的一个宝贝——千年的棒槌。
当时还没有多少参厂之类的地方,棒槌这个名字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还是非常神圣的。就是在后来的时候,那个时代的老人们也依旧不承认参厂中送出来的是棒槌,称呼他们是人参倒是没有任何的意见。
这十个人中就有拐叔,十个热血沸腾的小伙子,不惜冒着受到生产队严重处分的危险,偷偷的准备的行囊,在一个也是略微带着雾气的早晨,钻进了深山老林中。
雾气中进山,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忌讳,但是没有办法,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在平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有时候人的贪婪会超过了想象的,为了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是抛弃了自己的性命都在所不惜。
这十个年轻人都是经验丰富的青壮年,这话并不矛盾,很多的年轻人也都是经常在山峦中摸爬滚打的,对大山的了解不是寻常人能够与之相比的。
领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叫做杨大山。当时的孩子起名字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随便一个名字能够称呼着就行了。
在他的带领下十个人在崇山峻岭中兜兜转转,沿途也遇到了不少的长虫野兽,都是化险为夷了,在巨大诱惑的驱使下,十个人表现出的战斗**,连他们自己都感到吃惊。整整十天中他们都在默默的搜索着,可是都一无所获,其中的两个年轻人打了退堂鼓了。
“杨哥,好像要白来一趟了,我们还是转吧?”
“转?已经都到了这个份上,不找到点儿啥,怎么转,就是转了,也不会有好果子拿。”
杨大山说完,将一个路标插到了身边的大树上。在丛林中,周围的风景都是一模一样的,很容易迷路,就是那些在丛林中有着丰富的生存经验的人,也不敢保证说自己在没有任何标记的情况下能够原路赶回去。两个青年人互相对视了一下,只能是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就不言语了。默默的跟在了众人的后面。
挖参人是有着很多的规矩的,在大山上不是什么话都能够乱说,比如回,返这类的话都是不能说的。包括吃东西,也只能称之为是拿东西等等,规矩多的吓人。如果有人一不小心说错了话,面对的惩罚可不小。杨大山就是几个人中的把头(头领的意思)而已经打了退堂鼓的两个人是其中的边杆都是有经验的人,所以对于这两个家伙,杨大山也没有办法太多的斥责。在队伍中的拐叔,当时不过就是一个雏把,根本就没有什么发言权。
忽然,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杨大山站住了脚步,抬头看看头顶上在枝叶掩映中天空,太阳已经挂在了远远的山峦顶部了,很快就会黑天,他们现在应该要做的,首先就是寻找个能够相对安全落脚的地方。
“那边,快,拉竿子!”
听到了把头的一声低喝,其他人都是感到精神一振,无疑把头已经有了新的发现。五个人立刻站成了一排,站在杨大山的身后,人和人之间有着大约手上拿着的索罗棍的距离差不多,两个已经打了退堂鼓的人站在最外面,而把头在几个人的最前面。剩下的四个人半伏在地上,也拉成了一个横排,慢慢的跟着众人的身后向前走。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在挖参的时候,一般有两种,一种就是后来拐叔的行事作风,独行侠,挖参人中叫做单棍撮。还有就是这次杨大山的带着一群人一起出来的情况,叫做拉帮,只不过这种拉帮一般不会超过七个人,像这次十个人同时出动的情况还是不多见。
拉帮中为首的叫做把头,是经验丰富的人,而剩下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人也是有一定经验的,叫做边杆。也就是这种横排前进的时候,站在最两段的人。另外其他的人就无所谓了。五个人一个横排,中间就有三个人,习惯上都是称呼为雏把子,都是经验不是特别足,或者是第一次进山打参的人。还有一种人叫做端锅,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做饭的,但是这个人经常会用队伍中的其他人来兼任。对于一些真正的对大山没有什么了解的人,他们是彻头彻尾的雏把子,一般情况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不会被带着走到深山中的,而是在外围磨练一段时间才会有机会。
为了能够最大范围内的进行搜索,这种拉帮采参的一般都会采用横排前进的,还要用手上拎着的拐杖,挖参人的口中称呼是索罗棍的东西拨弄草丛,仔细的寻找。
传说中上了千年的人参都是有腿的,能够翻山越岭的快速奔跑,因此每个人的动作都不能的太粗野。第一个发现的棒槌踪迹的人要大喊一声棒槌,给人参落魂。然后才能用红绳将人参缚住,免得逃走了。其他还有很多的规矩,我还会在后面和大家说,当然,就是现在知道的这些,也都是拐叔和我讲起来的,否则听着我也是一头雾水。
作为把头的杨大山眉头紧锁,一步步的向前走着,耳朵几乎都要竖起来了,听着周围的动静,也许在其他人的耳朵中听到的,也就是山风呼啸和鸟儿在树枝上鸣叫的声音,可是对于经验丰富的挖参人来说,听到的可不只是这些。在大山中想要有所收获,靠的不只是自己的眼睛,还要依靠他们的鼻子和耳朵。真正是做到了武林高手一样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也未必能够有所收获,运气成为了左右成败的关键。
“钱串子!”
杨大山再次低声的喊道,接着一直慢慢前行的他好像在瞬间上满了发条,噌的一下冲了上去,同时手上的索罗棍也冲着前面的草丛中猛的抽击下去。草丛一阵剧烈的晃动,一条婴儿手臂粗细的大蛇从草丛中蹿了出来。就是常年在山林中行走的人,看到了这样粗壮家伙的机会也不多。大蛇受到了惊吓一下向前窜出了很远的距离,杨大山的一棍子正好抽在了他的七寸的位置,这让他吃痛跳开了。但是并没有跑远,而是停在了几步远的地方,扬起了三角形的小脑袋,在他的嘴里,红色的芯子吐伸着,让人看了就会产生一股子寒意。
两个边杆也没有片刻的犹豫,连忙从两边合围过来,蛇和一些猛兽向来都会认为是人参的保护神,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未必就能够找到人参,但是如果看不到他们,是决计找不到人参的。而且传言说这种保护人参的野兽都可以和人参进行沟通,如果让他们逃走了,就会给人参通风报信,因此将之置于死地,是最明智的选择。
发现了钱串子,手上的索罗棍的作用就不大了,这个时候比较有效的工具是斩蛇镰。如果遇到小一些的蛇,柳条的作用都比索罗棍强,最起码就是在不能一击命中蛇的七寸的时候,也会让蛇吃痛。而索罗棍打在蛇身上,如果不是正中几个比较敏感的部位,估计对这种家伙没有任何的影响。
瞬间几个人的手上就都多了几把斩蛇镰,这是一种和砍柴用的镰刀差不多的工具,只不过在挖参人的手中,将他用作专门对付蛇的武器了,才因此而得名。
蛇紧张的看着围拢在他周围的人,显然他也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妙,也许从前它也曾经看到过人类的踪迹,可是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么多人同时对付他。人和蛇陷入到了一阵的僵持中,吞吐的红芯子好像对所有人都使用了定身法一样,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在山林中生活的经验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同时也考验着人的身手敏捷程度,其中的一个边杆第一个发动,手上的柳条猛的挥了出去,发出了“啪”的一声响,柳条在蛇的头顶附近落下,尖端在蛇头上扫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大蛇猛的蹿起来,扭身冲向了偷袭他的边杆,在大蛇发动的同时,边杆左右的两个人也动了,一个人的手上是柳条,另外一个人的手上依旧是索罗棍,如同已经提前预判好了一样,快速的出现在了大蛇窜过来的半空中!
“啪、啪——”
两声清脆的响声在空寂的山林中回荡……
说起来都会让人感到搞笑,谁能够想到还有人会相信长生不老这样的鬼话,但是当时的那十个小伙子,还真的就相信了,在他们的心里,长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只要得到了山林中的一个宝贝——千年的棒槌。
当时还没有多少参厂之类的地方,棒槌这个名字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还是非常神圣的。就是在后来的时候,那个时代的老人们也依旧不承认参厂中送出来的是棒槌,称呼他们是人参倒是没有任何的意见。
这十个人中就有拐叔,十个热血沸腾的小伙子,不惜冒着受到生产队严重处分的危险,偷偷的准备的行囊,在一个也是略微带着雾气的早晨,钻进了深山老林中。
雾气中进山,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忌讳,但是没有办法,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在平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有时候人的贪婪会超过了想象的,为了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是抛弃了自己的性命都在所不惜。
这十个年轻人都是经验丰富的青壮年,这话并不矛盾,很多的年轻人也都是经常在山峦中摸爬滚打的,对大山的了解不是寻常人能够与之相比的。
领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叫做杨大山。当时的孩子起名字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随便一个名字能够称呼着就行了。
在他的带领下十个人在崇山峻岭中兜兜转转,沿途也遇到了不少的长虫野兽,都是化险为夷了,在巨大诱惑的驱使下,十个人表现出的战斗**,连他们自己都感到吃惊。整整十天中他们都在默默的搜索着,可是都一无所获,其中的两个年轻人打了退堂鼓了。
“杨哥,好像要白来一趟了,我们还是转吧?”
“转?已经都到了这个份上,不找到点儿啥,怎么转,就是转了,也不会有好果子拿。”
杨大山说完,将一个路标插到了身边的大树上。在丛林中,周围的风景都是一模一样的,很容易迷路,就是那些在丛林中有着丰富的生存经验的人,也不敢保证说自己在没有任何标记的情况下能够原路赶回去。两个青年人互相对视了一下,只能是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就不言语了。默默的跟在了众人的后面。
挖参人是有着很多的规矩的,在大山上不是什么话都能够乱说,比如回,返这类的话都是不能说的。包括吃东西,也只能称之为是拿东西等等,规矩多的吓人。如果有人一不小心说错了话,面对的惩罚可不小。杨大山就是几个人中的把头(头领的意思)而已经打了退堂鼓的两个人是其中的边杆都是有经验的人,所以对于这两个家伙,杨大山也没有办法太多的斥责。在队伍中的拐叔,当时不过就是一个雏把,根本就没有什么发言权。
忽然,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杨大山站住了脚步,抬头看看头顶上在枝叶掩映中天空,太阳已经挂在了远远的山峦顶部了,很快就会黑天,他们现在应该要做的,首先就是寻找个能够相对安全落脚的地方。
“那边,快,拉竿子!”
听到了把头的一声低喝,其他人都是感到精神一振,无疑把头已经有了新的发现。五个人立刻站成了一排,站在杨大山的身后,人和人之间有着大约手上拿着的索罗棍的距离差不多,两个已经打了退堂鼓的人站在最外面,而把头在几个人的最前面。剩下的四个人半伏在地上,也拉成了一个横排,慢慢的跟着众人的身后向前走。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在挖参的时候,一般有两种,一种就是后来拐叔的行事作风,独行侠,挖参人中叫做单棍撮。还有就是这次杨大山的带着一群人一起出来的情况,叫做拉帮,只不过这种拉帮一般不会超过七个人,像这次十个人同时出动的情况还是不多见。
拉帮中为首的叫做把头,是经验丰富的人,而剩下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人也是有一定经验的,叫做边杆。也就是这种横排前进的时候,站在最两段的人。另外其他的人就无所谓了。五个人一个横排,中间就有三个人,习惯上都是称呼为雏把子,都是经验不是特别足,或者是第一次进山打参的人。还有一种人叫做端锅,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做饭的,但是这个人经常会用队伍中的其他人来兼任。对于一些真正的对大山没有什么了解的人,他们是彻头彻尾的雏把子,一般情况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不会被带着走到深山中的,而是在外围磨练一段时间才会有机会。
为了能够最大范围内的进行搜索,这种拉帮采参的一般都会采用横排前进的,还要用手上拎着的拐杖,挖参人的口中称呼是索罗棍的东西拨弄草丛,仔细的寻找。
传说中上了千年的人参都是有腿的,能够翻山越岭的快速奔跑,因此每个人的动作都不能的太粗野。第一个发现的棒槌踪迹的人要大喊一声棒槌,给人参落魂。然后才能用红绳将人参缚住,免得逃走了。其他还有很多的规矩,我还会在后面和大家说,当然,就是现在知道的这些,也都是拐叔和我讲起来的,否则听着我也是一头雾水。
作为把头的杨大山眉头紧锁,一步步的向前走着,耳朵几乎都要竖起来了,听着周围的动静,也许在其他人的耳朵中听到的,也就是山风呼啸和鸟儿在树枝上鸣叫的声音,可是对于经验丰富的挖参人来说,听到的可不只是这些。在大山中想要有所收获,靠的不只是自己的眼睛,还要依靠他们的鼻子和耳朵。真正是做到了武林高手一样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也未必能够有所收获,运气成为了左右成败的关键。
“钱串子!”
杨大山再次低声的喊道,接着一直慢慢前行的他好像在瞬间上满了发条,噌的一下冲了上去,同时手上的索罗棍也冲着前面的草丛中猛的抽击下去。草丛一阵剧烈的晃动,一条婴儿手臂粗细的大蛇从草丛中蹿了出来。就是常年在山林中行走的人,看到了这样粗壮家伙的机会也不多。大蛇受到了惊吓一下向前窜出了很远的距离,杨大山的一棍子正好抽在了他的七寸的位置,这让他吃痛跳开了。但是并没有跑远,而是停在了几步远的地方,扬起了三角形的小脑袋,在他的嘴里,红色的芯子吐伸着,让人看了就会产生一股子寒意。
两个边杆也没有片刻的犹豫,连忙从两边合围过来,蛇和一些猛兽向来都会认为是人参的保护神,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未必就能够找到人参,但是如果看不到他们,是决计找不到人参的。而且传言说这种保护人参的野兽都可以和人参进行沟通,如果让他们逃走了,就会给人参通风报信,因此将之置于死地,是最明智的选择。
发现了钱串子,手上的索罗棍的作用就不大了,这个时候比较有效的工具是斩蛇镰。如果遇到小一些的蛇,柳条的作用都比索罗棍强,最起码就是在不能一击命中蛇的七寸的时候,也会让蛇吃痛。而索罗棍打在蛇身上,如果不是正中几个比较敏感的部位,估计对这种家伙没有任何的影响。
瞬间几个人的手上就都多了几把斩蛇镰,这是一种和砍柴用的镰刀差不多的工具,只不过在挖参人的手中,将他用作专门对付蛇的武器了,才因此而得名。
蛇紧张的看着围拢在他周围的人,显然他也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妙,也许从前它也曾经看到过人类的踪迹,可是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么多人同时对付他。人和蛇陷入到了一阵的僵持中,吞吐的红芯子好像对所有人都使用了定身法一样,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在山林中生活的经验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同时也考验着人的身手敏捷程度,其中的一个边杆第一个发动,手上的柳条猛的挥了出去,发出了“啪”的一声响,柳条在蛇的头顶附近落下,尖端在蛇头上扫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大蛇猛的蹿起来,扭身冲向了偷袭他的边杆,在大蛇发动的同时,边杆左右的两个人也动了,一个人的手上是柳条,另外一个人的手上依旧是索罗棍,如同已经提前预判好了一样,快速的出现在了大蛇窜过来的半空中!
“啪、啪——”
两声清脆的响声在空寂的山林中回荡……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