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8 第89章:发现刑具(3)
- 119 第90章:发现刑具(4)
- 120 第91章:发现刑具(5)
- 121 第92章:恐怖鸟
- 122 第93章:铁甲虫
- 123 第94章:快乐木驴的秘密(1)
- 124 第95章:快乐木驴的秘密(2)
- 125 第96章:快乐木驴的秘密(3)
- 126 第97章:快乐木驴的秘密(4)
- 127 第98章:快乐木驴的秘密(5)
- 128 第99章:快乐木驴的秘密(6)
- 129 第100章:残忍的铁处女(1)
- 130 第101章:残忍的铁处女(2)
- 131 第102章:残忍的铁处女(3)
- 132 第103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1)
- 133 第104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2)
- 134 第105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3)
- 135 第106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4)
- 136 第107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5)
- 137 第108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6)
- 138 第109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7)
- 139 第110章:巴巴里狮子的秘密(8)
- 140 第111章:步步惊魂(1)
- 141 第112章:步步惊魂(2)
- 142 第113章:步步惊魂(3)
- 143 第114章:步步惊魂(4)
- 144 第115章:步步惊魂(5)
- 145 第116章:步步惊魂(6)
- 146 第117章:娃娃鱼和吸血鬼蝙蝠(1)
- 147 第118章:娃娃鱼和吸血鬼蝙蝠(2)
- 148 第119章:娃娃鱼和吸血鬼蝙蝠(3)
- 149 第120章:娃娃鱼和吸血鬼蝙蝠(4)
- 150 第121章:娃娃鱼和吸血鬼蝙蝠(5)
- 151 第122章:娃娃鱼和吸血鬼蝙蝠(6)
- 152 第123章:娃娃鱼和吸血鬼蝙蝠(7)
- 153 第124章:九头怪鸟(1)
- 154 第125章:九头怪鸟(2)
- 155 第126章:九头怪鸟(3)
- 156 第127章:九头怪鸟(4)
- 157 第128章:螃蟹盛宴(1)
- 158 第129章:螃蟹盛宴(2)
- 159 第130章:子母奇墓(1)
- 160 第131章:子母奇墓(2)
- 161 第132章:子母奇墓(3)
- 162 第133章:子母奇墓(4)
- 163 第134章:子母奇墓(5)
- 164 第135章:子母奇墓(6)
- 165 第136章:扑朔迷离(1)
- 166 第137章:扑朔迷离(2)
- 167 第138章:扑朔迷离(3)
- 168 第139章:扑朔迷离(4)
- 169 第140章:扑朔迷离(5)
- 170 第141章:非凡的骆驼(1)
- 171 第142章:非凡的骆驼(2)
- 172 第143章:神秘的白衣人(1)
- 173 第144章:神秘的白衣人(2)
- 174 第145章:波诡云谲(1)
- 175 第146章:波诡云谲(2)
- 176 第147章:骊山陵墓(1)
- 177 第148章:骊山陵墓(2)
- 178 第149章:骊山陵墓(3)
- 179 第150章:夜盗阿房宫(1)
- 180 第151章:夜盗阿房宫(2)
- 181 第152章:夜盗阿房宫(3)
- 182 第153章:金头笑娃娃(1)
- 183 第154章:金头笑娃娃(2)
- 184 第155章:金头笑娃娃(3)
- 185 第156章:金头笑娃娃(4)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9章:快乐木驴的秘密(6)
第99章:快乐木驴的秘密(6)
第99章:快乐木驴的秘密(6)
最新最快发布网站看小说就到
若干年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还差点儿哭瞎双眼,送掉小命。
文王闻之十分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砍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啊?”
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顽石,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黑白、、而痛心疾首啊!”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质地温润,色彩不同凡响,果然是块稀世之玉,不仅大喜过望。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流传千古美名的和氏璧。
从此,在和氏璧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荆玉、荆虹、和璞、何氏玉等等!而且,“赌石”的美玉交易生意,也是从此而派生的,现已遍布今天的云南各地。
和氏璧自出世以后,就成为楚国的镇国之宝,从不轻易示人的。
后来.出于政治联姻,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公元前二百八十三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用十五座固若金汤的城池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极不情愿,便派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廉颇陪同。
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后人称为“完璧归赵”。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太白居士,在《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经典诗句。
时至今日,我国专业人士正式提出,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时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李劲松、著名宝玉石专家江富建教授,均认同这一观点。
可见,和氏璧的来头,那是非同小可啊!它和许多王侯将相,朝代的更替和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说中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六大墓客得到这旷世奇宝,那是欣喜若狂,犹如炸了窝儿的马蜂一样。
肉头流出了涎水儿,一个劲儿地吃炒黄豆;崔牛逼连连说“老天”;墓爷翻来覆去就是“他奶奶个熊”;小霸王则大吼“麻辣个巴子”;大窝瓜嘴里直喊“格老子”!小狐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就连八哥儿都说:“好龟儿子”。
  
最新最快发布网站看小说就到
若干年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还差点儿哭瞎双眼,送掉小命。
文王闻之十分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砍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啊?”
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顽石,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黑白、、而痛心疾首啊!”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质地温润,色彩不同凡响,果然是块稀世之玉,不仅大喜过望。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流传千古美名的和氏璧。
从此,在和氏璧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荆玉、荆虹、和璞、何氏玉等等!而且,“赌石”的美玉交易生意,也是从此而派生的,现已遍布今天的云南各地。
和氏璧自出世以后,就成为楚国的镇国之宝,从不轻易示人的。
后来.出于政治联姻,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公元前二百八十三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用十五座固若金汤的城池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极不情愿,便派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廉颇陪同。
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后人称为“完璧归赵”。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太白居士,在《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经典诗句。
时至今日,我国专业人士正式提出,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时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李劲松、著名宝玉石专家江富建教授,均认同这一观点。
可见,和氏璧的来头,那是非同小可啊!它和许多王侯将相,朝代的更替和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说中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六大墓客得到这旷世奇宝,那是欣喜若狂,犹如炸了窝儿的马蜂一样。
肉头流出了涎水儿,一个劲儿地吃炒黄豆;崔牛逼连连说“老天”;墓爷翻来覆去就是“他奶奶个熊”;小霸王则大吼“麻辣个巴子”;大窝瓜嘴里直喊“格老子”!小狐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就连八哥儿都说:“好龟儿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