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花溪邂逅
- 2 第二章 少年陆游和唐婉
- 3 第三章 醉花阴
- 4 第四章 意难忘
- 5 第五章 唐老爷和陆老夫人
- 6 第六章 陆府喜庆
- 7 第七章 陆老夫人PK唐老爷
- 8 第八章 戏里戏外
- 9 第九章 终得私会
- 10 第十章 杨三爷pk陆游
- 11 第十一章 宋朝亦盗版
- 12 第十二章 小逵和小莲
- 13 第十三章 你真行!
- 14 第十四章 陆氏第一书
- 15 第十五章 索字
- 16 第十六章 兴师问罪
- 17 第十七章 高僧悬空
- 18 第十八章 公子小姐多情连理
- 19 第十九章 终成眷属
- 20 第二十章 陆游娶亲
- 21 第二十一章 神秘道士
- 22 第二十二章 心魂激荡
- 23 第二十三章 袅袅娉娉不自持
- 24 第二十四章 钟元 (上)
- 25 第二十五章 钟元(下)
- 26 第二十六章 半路遇险
- 27 第二十七章 愤怒
- 28 第二十八章 夜色弥漫着杀意
- 29 第二十九章 月夜之杀
- 30 第三十章 秦桧暗探
- 31 第三十一章 杀手钟贵
- 32 第三十二章 惊魂之夜
- 33 第三十三章 苦肉计
- 34 第三十四章 黯然神伤
- 35 第三十五章 婆媳芥蒂
- 36 第三十六章 天不遂愿
- 37 第三十七章 多情自古伤情别
- 38 第三十八章 暗探陆府
- 39 第三十九章 小别胜新婚
- 40 第四十章 吾心堪比江心月
- 41 第四十一章 风云乍变
- 42 第四十二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 43 第四十三章 泪定终身
- 44 第四十四章 赵唐之约
- 45 第四十五章 心潮澎湃
- 46 第四十六章 京城赶考(一)
- 47 第四十七章 京城赶考(二)
- 48 第四十八章 京城赶考(三)
- 49 第四十九章 秦桧说他说了算
- 50 第五十章 道长是你
- 51 第五十一章 灵隐寺拜师
- 52 第五十二章 尘满面
- 53 第五十三章 定当如此,媛媛
- 54 第五十四章 初探青城剑术
- 55 第五十五章 悬空之谜(上)
- 56 第五十六章 悬空之谜(中)
- 57 第五十七章 悬空之谜(下)
- 58 第五十八章 拨云见日
- 59 第五十九章 山路试胆
- 60 第六十章 上官小怡
- 61 第六十一章 山隐
- 62 第六十二章 武穆画像
- 63 第六十三章 增力丸
- 64 第六十四章 超级箭术
- 65 第六十五章 死都不怕
- 66 第六十六章 多情人总是情伤
- 67 第六十七章 大道自然
- 68 第六十八章 任督二脉
- 69 第六十九章 青城劈空掌
- 70 第七十章 青城柳叶飞身术
- 71 第七十一章 初试身手
- 72 第七十二章 不谋而合
- 73 第七十三章 打赌
- 74 第七十四章 杀气腾腾
- 75 第七十五章 阴谋
- 76 第七十六 岳飞之怒
- 77 第七十七章 秦桧pk岳飞
- 78 第七十八章 千古莫须有
- 79 第七十九章 惊魂
- 80 第八十章 惊魂夜
- 81 第八十一章 青城六绝
- 82 第八十二章 巨蟒之怒
- 83 第八十三章 上官归来
- 84 第八十四章 谋鹰
- 85 第八十五章 小黑
- 86 第八十六章 伏击
- 87 第八十七章 青城玄天道阵
- 88 第八十八章 又见梅花
- 89 第八十九章 惊心动魄
- 90 第九十章 黑白怪煞之死
- 91 第九十一章 上官复活
- 92 第九十二章 虎将兵器之各显身手
- 93 第九十三章 攻金
- 94 第九十四章 半路截杀
- 95 第九十五章 残阳如血
- 96 第九十六章 金戈铁马
- 97 第九十七章 攻城
- 98 第九十八章 战意无穷
- 99 第九十九章 惊天动地
- 100 第一百章 陆游pk金兀术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走马上任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酒席
- 103 第一百零三章宋时明月之气壮山河〔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 花溪邂逅
第一章 花溪邂逅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绿树丛掩,乱花迷目。天气日益和曛,暖风醉心。远处青山如黛,间隐宫檐飞角,石塔擎天。近处流水潺潺,波光粼粼。
浙江建德,自古繁华。古街市两旁流苏丽瓦,竹木阁楼,参差错落。宽大青石街面,已是人流如织,人皆嬉笑。信步走在街上,笑看红尘冷暖。有卖面人的、字画古玩的、算卦的;街市两旁有当铺、钱庄、赌局、酒肆、茶楼、客栈、杂铺、青楼、铁匠铺、棺材铺、制衣局、花鸟市场、戏楼等,林林总总。一路走来,叫卖声、卖笑声、猜拳声、马蹄声、车轱辘声,不绝于缕,声声入耳。世间百态,尽皆上演。
“少爷,你这是要去哪?”青衣小僮嘀咕道。
“你跟上本公子就是!”身穿紫袍的翩翩少年道。花溪,一条诗意之河,一个美得如画之地,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所在。
这是条缓缓穿过建德城的河流,水色清纯,水中绿藻摇曳,鱼儿欢荡。
相传,芍药仙子下到此处,见这河水影光如镜,水下红鲤翻腾。遂玩意大兴,随手把芍药扬空散下,河面顿时一片嫣红。
那些红鲤争相吸花。这花、鱼在阳光下动静相符,意态天然妙成,煞是好看,美之极致。芍药仙子把美留在了这里,这条河从此取名“花溪”。
“花溪观鲤”遂成此地一景。
阳春三月,江南繁花似锦,卖花女就手执竹篮鲜花,向游客兜售。
此刻,花溪桥上早已聚满文人墨客,妖娆女子。个个手中挎篮,掂花扬撒。
片片美好轻柔花瓣,伴着热血青春,千百朵随春风飘过,空中曼舞。
此时年轻人的心情就像花瓣般轻柔,浪漫。带着对异性的希翼和期盼。
这撒花的习俗究竟是从哪年开始的,也没有人知道,也不在乎了,
只是年年这几天,陌生男女在此结识想恋,大胆追求,渐渐成了此地风俗,俨然成为中土七夕情人节的地方品牌相亲节日了。
甚至是周边县城的青年男女,闻讯赶来。既为观景,亦为观人。
此桥乃是石拱桥,建于唐代,据说整条河聚在此桥下的红鲤最多,现在河面上已布满了鲜花。那些红鲤,正一簇簇,一缕缕似暗红流动,四处觅花。间或忽地一下四散,湖面顿时暗红点点。这红花、红鲤、美妙佳人,好一副美的江南春意图。
紫衣少年带着小僮,眼看桥面行人已满,随身站在桥下一大青石面上,静心观赏,却也越发看的真切。忽然,桥上人丛中一阵窃笑,一人文绉绉道:“这位小姐,真乃出手不凡也!感情鱼儿已饿,竟脱手飞扇。慷慨喂鱼,侬今有眼福也!”
一个身穿粉色锦锻的美丽少女又羞又急,还未开口,身旁一身材娇小玲珑的蓝衣丫鬟狠狠瞟了那人一眼,说:“小姐,别理这个酸秀才!”
这当儿,香扇随风飘入水面,顺着流水,不偏不倚,正好流向紫衣少年站的石板下,眼看又要被水冲走,少年迅速弯下腰,一把抓住了香扇的穗尾。小心提起,握于手中。人群中又是一些惊叹声。少年手握扇柄,随手甩了甩扇上湿水,见扇面雕着一朵娇艳牡丹,上面还绣着一首李白的《清平调》:
“名画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他铿锵念到。
“眼前美丽粉衣少女不就像这朵娇艳的牡丹吗?想必也是大家闺秀,才情出众的女子吧!看她绣在扇上的女红就知。江南真是藏龙卧虎,才女辈出呀!”他心暗道。
杭扇选料上乘,做工精细,自古以来就极其有名,尤其到了宋朝,扇子更是精进。男子用折扇,又以亲自在上题字作画最为风雅。女子用盘扇,以上面的女红精细为风尚。
正想着,桥上那伶俐蓝衣丫鬟喊道:“这位公子,好生无礼,既捡了我家小姐香扇,还不快快送上,一个大男人对着我家小姐之物发呆作甚!”
粉衣少女微启香唇,说:“香兰,休得胡说,这位公子看起来气宇轩昂,非常人可及!”
紫衣少年闻之微微一笑,他右手握扇,左手提起衣襟下摆,踱步上桥。他来到粉衣少女面前,双手握扇,水平前伸,恭恭敬敬地向粉衣少女递上。
“请小姐收好,香扇完璧归赵!”他明朗的声音。
粉衣少女嫣然一笑:“多谢公子!”
两人目光一触,旋即弹开。
好一位如花般的秀美少女!
好一个相貌出众的潇洒郎君!
我们似曾相识。
是在梦里?
是在前世?
是在昨天?
还是来世?
不及细想,少女已手握香扇,她纤纤柔手不觉被少年温热的玉手轻轻一触,心竟有些许颤动。随之一股少女馨香迎面扑去,吹进了少年的心,少年的心也跟着颤了颤。
“请拿好了,小生这告辞了!”紫衣少年说完,转身叫过小僮离去。
粉衣少女痴痴地带着淡淡的笑意目送着紫衣少年俊逸的背影离去。“少爷,你不是来花溪观鲤的吗,怎么这么快就不看了?”小僮屁颠屁颠的跟着紫衣少年背后,不解问道。
“你这厮!不该问的就别问了。”他的脸不知何故竟然红了。
“真是奇怪啊,今里早早读完诗书,向母亲告了假,放送了心情,本打算痛痛快快的游玩一场,但是到了花溪桥,还没带多久啊,怎么就条件反射的走了了?难道是因为她吗?怎么会!想唐唐建德都市,自古繁华,美女如云,过去我见过的气质脱俗,清秀可人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啊,难道是心里是要给她留下个美好的想象,才匆匆离开的吗?不知那美的倾城的少女还在不在桥上呀?”他的心不断叩问自己。
想到这,他还是忍不住回头向桥头望。
他似乎隐约看见粉衣少女孩一动不动的站在桥头。还在远远地望着他,他心头一热,暗道一声:“值了!”随之隐没在熙攘的人流中……
浙江建德,自古繁华。古街市两旁流苏丽瓦,竹木阁楼,参差错落。宽大青石街面,已是人流如织,人皆嬉笑。信步走在街上,笑看红尘冷暖。有卖面人的、字画古玩的、算卦的;街市两旁有当铺、钱庄、赌局、酒肆、茶楼、客栈、杂铺、青楼、铁匠铺、棺材铺、制衣局、花鸟市场、戏楼等,林林总总。一路走来,叫卖声、卖笑声、猜拳声、马蹄声、车轱辘声,不绝于缕,声声入耳。世间百态,尽皆上演。
“少爷,你这是要去哪?”青衣小僮嘀咕道。
“你跟上本公子就是!”身穿紫袍的翩翩少年道。花溪,一条诗意之河,一个美得如画之地,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所在。
这是条缓缓穿过建德城的河流,水色清纯,水中绿藻摇曳,鱼儿欢荡。
相传,芍药仙子下到此处,见这河水影光如镜,水下红鲤翻腾。遂玩意大兴,随手把芍药扬空散下,河面顿时一片嫣红。
那些红鲤争相吸花。这花、鱼在阳光下动静相符,意态天然妙成,煞是好看,美之极致。芍药仙子把美留在了这里,这条河从此取名“花溪”。
“花溪观鲤”遂成此地一景。
阳春三月,江南繁花似锦,卖花女就手执竹篮鲜花,向游客兜售。
此刻,花溪桥上早已聚满文人墨客,妖娆女子。个个手中挎篮,掂花扬撒。
片片美好轻柔花瓣,伴着热血青春,千百朵随春风飘过,空中曼舞。
此时年轻人的心情就像花瓣般轻柔,浪漫。带着对异性的希翼和期盼。
这撒花的习俗究竟是从哪年开始的,也没有人知道,也不在乎了,
只是年年这几天,陌生男女在此结识想恋,大胆追求,渐渐成了此地风俗,俨然成为中土七夕情人节的地方品牌相亲节日了。
甚至是周边县城的青年男女,闻讯赶来。既为观景,亦为观人。
此桥乃是石拱桥,建于唐代,据说整条河聚在此桥下的红鲤最多,现在河面上已布满了鲜花。那些红鲤,正一簇簇,一缕缕似暗红流动,四处觅花。间或忽地一下四散,湖面顿时暗红点点。这红花、红鲤、美妙佳人,好一副美的江南春意图。
紫衣少年带着小僮,眼看桥面行人已满,随身站在桥下一大青石面上,静心观赏,却也越发看的真切。忽然,桥上人丛中一阵窃笑,一人文绉绉道:“这位小姐,真乃出手不凡也!感情鱼儿已饿,竟脱手飞扇。慷慨喂鱼,侬今有眼福也!”
一个身穿粉色锦锻的美丽少女又羞又急,还未开口,身旁一身材娇小玲珑的蓝衣丫鬟狠狠瞟了那人一眼,说:“小姐,别理这个酸秀才!”
这当儿,香扇随风飘入水面,顺着流水,不偏不倚,正好流向紫衣少年站的石板下,眼看又要被水冲走,少年迅速弯下腰,一把抓住了香扇的穗尾。小心提起,握于手中。人群中又是一些惊叹声。少年手握扇柄,随手甩了甩扇上湿水,见扇面雕着一朵娇艳牡丹,上面还绣着一首李白的《清平调》:
“名画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他铿锵念到。
“眼前美丽粉衣少女不就像这朵娇艳的牡丹吗?想必也是大家闺秀,才情出众的女子吧!看她绣在扇上的女红就知。江南真是藏龙卧虎,才女辈出呀!”他心暗道。
杭扇选料上乘,做工精细,自古以来就极其有名,尤其到了宋朝,扇子更是精进。男子用折扇,又以亲自在上题字作画最为风雅。女子用盘扇,以上面的女红精细为风尚。
正想着,桥上那伶俐蓝衣丫鬟喊道:“这位公子,好生无礼,既捡了我家小姐香扇,还不快快送上,一个大男人对着我家小姐之物发呆作甚!”
粉衣少女微启香唇,说:“香兰,休得胡说,这位公子看起来气宇轩昂,非常人可及!”
紫衣少年闻之微微一笑,他右手握扇,左手提起衣襟下摆,踱步上桥。他来到粉衣少女面前,双手握扇,水平前伸,恭恭敬敬地向粉衣少女递上。
“请小姐收好,香扇完璧归赵!”他明朗的声音。
粉衣少女嫣然一笑:“多谢公子!”
两人目光一触,旋即弹开。
好一位如花般的秀美少女!
好一个相貌出众的潇洒郎君!
我们似曾相识。
是在梦里?
是在前世?
是在昨天?
还是来世?
不及细想,少女已手握香扇,她纤纤柔手不觉被少年温热的玉手轻轻一触,心竟有些许颤动。随之一股少女馨香迎面扑去,吹进了少年的心,少年的心也跟着颤了颤。
“请拿好了,小生这告辞了!”紫衣少年说完,转身叫过小僮离去。
粉衣少女痴痴地带着淡淡的笑意目送着紫衣少年俊逸的背影离去。“少爷,你不是来花溪观鲤的吗,怎么这么快就不看了?”小僮屁颠屁颠的跟着紫衣少年背后,不解问道。
“你这厮!不该问的就别问了。”他的脸不知何故竟然红了。
“真是奇怪啊,今里早早读完诗书,向母亲告了假,放送了心情,本打算痛痛快快的游玩一场,但是到了花溪桥,还没带多久啊,怎么就条件反射的走了了?难道是因为她吗?怎么会!想唐唐建德都市,自古繁华,美女如云,过去我见过的气质脱俗,清秀可人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啊,难道是心里是要给她留下个美好的想象,才匆匆离开的吗?不知那美的倾城的少女还在不在桥上呀?”他的心不断叩问自己。
想到这,他还是忍不住回头向桥头望。
他似乎隐约看见粉衣少女孩一动不动的站在桥头。还在远远地望着他,他心头一热,暗道一声:“值了!”随之隐没在熙攘的人流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