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4 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重相逢
- 175 第一百七十二章 物是人非
- 176 第一百七十三章 黄巢上位
- 177 第一百七十四章 转战江南
- 178 第一百七十五章 挥师北下
- 179 第一百七十六章 荆门大败
- 180 第一百七十七章 计中计
- 181 第一百七十八章 逐鹿中原
- 182 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
- 183 第一百八十章 逐鹿中原
- 184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唐二把手
- 185 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陷洛阳
- 186 第一百八十三章 潼关失守
- 187 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天当立
- 188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唐救世主
- 189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唐救世主
- 190 第一百八十七章 郑畋愤怒了
- 191 第一百八十八章 疯狂的反击
- 192 第一百八十九章 长安内乱
- 193 第一百九十章 血洗长安
- 194 第一百九十一章 招降风波
- 195 第一百九十二章 招降风波
- 196 第一百九十三章 招降风波
- 197 第一百九十四章 这人我要定了
- 198 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浩的心思
- 199 第一百九十六章 忠武八都将
- 200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朋友?兄弟?
- 201 第一百九十八章 劝降失败
- 202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败朱温
- 203 第二百章 朱温跑了
- 204 第二百零一章 李俨的希望
- 205 第二百零二章 大唐被忽悠了
- 206 第二百零三章 悲催的郑畋
- 207 第二百零四章 暗流
- 208 第二百零五章 新的希望
- 209 第二百零六章 狭路相逢
- 210 第二百零七章 一念之间
- 211 第二百零八章 河中会师
- 212 第二百零九章 河中会师
- 213 第二百一十章 最后的努力
- 214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温投降
- 215 第二百一十二章 罪源
- 216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唐雇佣军
- 217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唐雇佣军
- 218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唐雇佣军
- 219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唐雇佣军
- 220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克用来了
- 221 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困境
- 222 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坨骑兵团
- 223 第二百二十章 黄揆落败
- 224 第二百二十一章 杨复光的忧虑
- 225 第二百二十二章 最后的道别
- 226 第二百二十三章 周岌要来了
- 227 第二百二十四章 仇人见面
- 228 第二百二十五章 决战梁田陂
- 229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决战梁田陂
- 230 第二百二十七章 浑水摸鱼
- 231 第二百二十八章 浑水摸鱼
- 232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温的不满
- 233 第二百三十章 奸诈的朱温
- 234 第二百三十一章 李克用怒了
- 235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进攻长安
- 236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见亦是泪
- 237 第二百三十四章 做一回关云长
- 238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这就是长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唐二把手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唐二把手
很久以前,王仙芝造反的七八年前,有一个太监,名叫田令孜。
田令孜是四川人,他本姓陈,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吃不饱饭,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长安,希望在异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是,大唐已经风雨飘摇,就是在长安混口饭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他一咬牙,认了一位姓田的太监做干爹,拿了入宫介绍信,再将自己阉了,进了宫当了一名太监。
那时,田公公的要求不高,有地方睡,有工资拿,有饭吃就可以了。
于是,他在宫里一干就是很多年,地位仍然属小太监一枚,具体的工作就是打扫打扫马厮。
工作之余,他会坐在马厮门前的上马石上,呆呆的想着自己的家乡,做为一名小太监,他似乎没有指望再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因为他已经没有脸面再去见自己的亲人了。
更多的时候,田公公靠着马厮,望着富丽堂皇,佳丽成群的宫殿,心想,也许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这里的幕后主人,到了那时,自己说不定就可以衣锦还乡了。
一个太监想当天下的主人?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是,在那个宦官当道的朝代,还真是有可能的。
因为这是一个太监说了算的朝代!
唐朝人信任太监的历史要从唐玄宗开始,在唐玄宗之前,后宫派掌握了朝廷,其中的杰出代表武则天还在大唐三百年里捞到了属于自己称帝的时光。
在之后,唐玄宗当上了皇帝,他的登基,一个大家都很熟的人高力士出了大力气,从此太监集团走向了权力的最顶峰。
李隆基喜欢太监,太监没了下面,物理的的清净了一根,当然不会像后宫派一样跟他抢皇帝的宝座。
可是,情况总是发展的要超出计划,太监们不近女色,却好权柄,玄宗之后,皇权渐微,太监集团渐渐把持禁军,控制京城,甚至能够操纵皇位更替。
可是这等荣光,田公公也是暗自想想罢了,太监也是讲背景的,譬如,他投靠的太监史书无名,足以证明那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对田公公的前途毫未助益。
后来,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小孩。
有一天,他上完班回住处休息,在半路上,他看到了一个穿着华丽衣服,却愁眉苦脸的小孩,他听说过这个人,此人便是当今皇上的儿子。
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虽然衣来伸来,饭来张口,可除了这些,这位皇子没有拥有一点父爱母爱。
他的母亲出身卑微,又在他五岁时去世,至于他的父亲,此时正在想尽办法去疼爱他一个叫同昌公主的姐姐。
田公公看着这个小孩,想起了自己孤苦的童年,当年,自己也是这般无人疼爱,才会远走他乡。
他悄悄的走了过去,抱起了那个小孩,微笑着问:“殿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玩啊!”
小孩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客气的对他说话,宫里的太监们有权有势更有权势眼,知道他不过是宫中可有可无的人物,从来都没搭理过他。
小孩抱住了田公公的脖子,流下了眼泪,他说:我要你跟我玩!
田公公轻轻的擦去这位小皇子的眼泪,点点头:好,以后,奴才天天陪殿下玩。
从此,皇宫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太监牵着一个小孩在宫里游玩,谁也不会注意他们,这两人一个是无权无势的太监,一个是可有可无的皇子。
可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那个小孩,他再可有可无,可他的血管里依然流着当今皇上的血,谁能担保这个小孩不会有咸鱼大翻身的一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田公公发现了这一点,他从一开始的怜惜,慢慢变成了有计划的靠近,只要一有空,他就去陪这位孤独的小皇子,给他买新鲜的玩具,好吃的水果,跟他聊天,哄他睡觉。
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很大的投资,这项投资,在一千年前,一个叫吕不韦的人就干过。
一向老实的田公公突然变了一个人,以前只安心管管马事,现在,他除了陪小皇子,还经常在宫中走动,结识有权有势的同事,终于,在花了不少银子,陪了不少笑脸,用了N多脑细胞后,他结交上了手握禁军的实力派太监。
公元875年十二月,王仙芝造反的一年后,长安城,皇宫,马球场。
球场上有一位少年,很帅气,剑眉星目,鼻直口方,颊润唇红,穿着也很气派超俗,头上一顶细纱唐巾,身着绣龙锦袍,腰系玉串金缕带,足穿一双游龙飞凤靴。
这位气宇不凡的人便是李俨,堂堂大唐朝的皇帝,庙号唐僖宗。
这会,他还是一个少年.去年登基时,只有十二岁。
他很幸运,不是长子,不是嫡子,却成功继承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笔遗产。
同时,李俨也是不幸的,登基刚一年,北方沙陀人在搞事,西边是南诏国在闹别扭要分家。南面是安南(也就是越南,唐朝时是我们的一个省)在搞飞机。
东面,王仙芝聚集饥民,扯旗要平均他的天下,这是一手烂到极点的牌。
当然,以他现在这个年纪不会感觉到怀具,天下对于他来说太大,他的世界里只有游戏,没有国事家事天下事,所以,他基本不管事,只管吃喝玩乐,权力落到了两个太监的手上.
两个李俨很信任的太监,这两个太监,一个叫杨复光,另一个,就是田令孜。
田令孜成功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唐懿宗驾崩以后,他马上联络自己的同事,经过血腥的斗争,终于将他的小朋友送上了帝位。
现在,天下是李俨的,但归根到底,也是田公公的了。
成功的投资!无数个不眠相陪的夜晚,无数白花花的银子,无数的笑脸没有白费。
此时的田公公志得意满,他从大唐的弼马温(马坊使)一跃成为大唐机要总管(枢密使)和禁军司令(神策军中尉),放眼望去,普天之下,谁与他争阉雄?
当上了总管,他跟李俨的感情更深了,他们是忘年之交,更是患难之友。
眼下田公公正往后宫球场走去,做为天下总管,他日理万机,忙完国事,还要抽时间与他的小皇帝,小朋友聊聊天,进行一下感情交流。
李俨在玩驴球,骑驴打球,别取笑,小皇帝才十三,当然不能骑高头大马,再说,李俨很历害,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兴趣更是广泛,特长突出,围棋,弹琴,唱歌,骑驴,打球,还善写鹅经,鸭经(赌马之经为马经,赌鹅,赌鸭之经当然称为鹅经,鸭经),更能弯弓打猎。
李俨当然是田公公培养出来的,李俨为了表达敬师之情,尊敬之意,平时唤田公公为阿父。
田公公自认是个好老师.这会他就在干这样的事,他提着两盘水果,一壶好酒,踱进球场,李俨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干爹来了,跳下驴,迎住田公公。
两人摆开酒桌,把酒言欢,诗云:相逢不饮空归去,太监宫女也笑人。
微醉的田公公满脸慈爱,不能认为田公公全是假笑,在内心深处,田公公还真把这个皇帝当做了自己的干儿子看待,比如,他希望禧宗李俨永远快乐,童心永驻,永远别长大。
田公公给皇上讲讲朝上的趣味,问问皇上最近喜欢玩什么,李俨有些忧郁,小眉紧锁,田公公心疼,他可不能让皇上有一丝的不快乐。
“我的皇上,有什么人什么事让你如此心烦?”
“阿父,最近朕跟人赌鹅,输了好多钱,这下,袋中无钱,心中发慌啊,等会我还要看演戏,阿父知道的,名演员很多,看完后我发不出赏钱,可要丢面子了。”
田公公释然,多大的事,要钱嘛,只要不是要权,皇上要的一切都可以满足,当然,钱也不那么容易就搞得到的,想了半天,田公公出了一个主意:"皇上,钱的事好办,我叫些人去收钱,再到各地看看有什么富人,把他们的钱征来就是!"
李俨:"这样...合适吗?"
田公公感动,小孩多善良啊!
"有什么不适合的,天子嘛,天之骄子,天底之下的一切都是皇上你的,要什么有什么,拿他们的钱是天正地义。"田公公一咬牙,差点把大唐秘密都透露给小皇帝了。
李俨:"那他们要是不愿意怎么办?"
田公公嫣然一笑百恶生:"敢,把他的牙敲掉眼扎瞎腿打折腰擂断脖扭歪,看他们谁敢不服!”
李俨放心了,事件交给阿父,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李俨就想接着玩球,问:阿父,还有什么新鲜事么?
田公公一怔,是啊,这会新鲜事多了呢,比如天下正在闹饥荒,比如饥民们正在造反生事,山东河南盗贼蜂起,眼见越搞越大了,可是,这些事情怎么能让皇上知道,他还小,应该像普通小孩一样有个快乐的童年!
田公公摇头,将这些所有不好的消息赶走,然后告诉李俨,天下好着呢,大唐正处在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盛世无双,开元,贞治犹不及,皇上就放心玩吧。
说罢,田公公告退了,他放心了,他已经做到了前辈仇士良要求的一切,他也是很忙的,有好多的官职等着他去安排,好多的银子等着去收。
李俨骑上了毛驴,接着干球事去了,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以后唐朝能举行一届驴球比赛,他自信凭实力可以勇夺状元。
李俨奋力一击,球冲天而起,李俨仰头长望,他在想,宫外的世界跟朕的也差不了太远吧,百姓们安居乐业,而像我这样大年纪的小孩们也该玩着类似的游戏。
李俨眼中的世界很美好,可真相很残酷,宫门之外,长安不远.就有百姓饿成了马,像他这样大的百姓之子更别提嬉戏游戏了,他们不是被卖,就是沿州窜县的乞讨口粮。
而再远一点,有一大群蝗虫从东往南席卷而来,遮天蔽日,蝗虫所过之处,赤地千里,蝗虫吃光了路上所有可吃的东西,也在吞噬着大唐朝不多的元气。
在蝗虫与长安之间,王仙芝,黄巢的义军正横扫河南,山东。
这些消息,是田令孜绝不愿意透露给皇帝的,可是,草军的声势日渐盛大,攻势日猛,连夺十余州,这时,再严实的消息封锁也失效了。
李俨终于知道有人要跟他分天下了,他知道的那一天,距离王仙芝起义已经差不多过了一年。
田令孜是四川人,他本姓陈,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吃不饱饭,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长安,希望在异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是,大唐已经风雨飘摇,就是在长安混口饭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他一咬牙,认了一位姓田的太监做干爹,拿了入宫介绍信,再将自己阉了,进了宫当了一名太监。
那时,田公公的要求不高,有地方睡,有工资拿,有饭吃就可以了。
于是,他在宫里一干就是很多年,地位仍然属小太监一枚,具体的工作就是打扫打扫马厮。
工作之余,他会坐在马厮门前的上马石上,呆呆的想着自己的家乡,做为一名小太监,他似乎没有指望再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因为他已经没有脸面再去见自己的亲人了。
更多的时候,田公公靠着马厮,望着富丽堂皇,佳丽成群的宫殿,心想,也许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这里的幕后主人,到了那时,自己说不定就可以衣锦还乡了。
一个太监想当天下的主人?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是,在那个宦官当道的朝代,还真是有可能的。
因为这是一个太监说了算的朝代!
唐朝人信任太监的历史要从唐玄宗开始,在唐玄宗之前,后宫派掌握了朝廷,其中的杰出代表武则天还在大唐三百年里捞到了属于自己称帝的时光。
在之后,唐玄宗当上了皇帝,他的登基,一个大家都很熟的人高力士出了大力气,从此太监集团走向了权力的最顶峰。
李隆基喜欢太监,太监没了下面,物理的的清净了一根,当然不会像后宫派一样跟他抢皇帝的宝座。
可是,情况总是发展的要超出计划,太监们不近女色,却好权柄,玄宗之后,皇权渐微,太监集团渐渐把持禁军,控制京城,甚至能够操纵皇位更替。
可是这等荣光,田公公也是暗自想想罢了,太监也是讲背景的,譬如,他投靠的太监史书无名,足以证明那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对田公公的前途毫未助益。
后来,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小孩。
有一天,他上完班回住处休息,在半路上,他看到了一个穿着华丽衣服,却愁眉苦脸的小孩,他听说过这个人,此人便是当今皇上的儿子。
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虽然衣来伸来,饭来张口,可除了这些,这位皇子没有拥有一点父爱母爱。
他的母亲出身卑微,又在他五岁时去世,至于他的父亲,此时正在想尽办法去疼爱他一个叫同昌公主的姐姐。
田公公看着这个小孩,想起了自己孤苦的童年,当年,自己也是这般无人疼爱,才会远走他乡。
他悄悄的走了过去,抱起了那个小孩,微笑着问:“殿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玩啊!”
小孩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客气的对他说话,宫里的太监们有权有势更有权势眼,知道他不过是宫中可有可无的人物,从来都没搭理过他。
小孩抱住了田公公的脖子,流下了眼泪,他说:我要你跟我玩!
田公公轻轻的擦去这位小皇子的眼泪,点点头:好,以后,奴才天天陪殿下玩。
从此,皇宫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太监牵着一个小孩在宫里游玩,谁也不会注意他们,这两人一个是无权无势的太监,一个是可有可无的皇子。
可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那个小孩,他再可有可无,可他的血管里依然流着当今皇上的血,谁能担保这个小孩不会有咸鱼大翻身的一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田公公发现了这一点,他从一开始的怜惜,慢慢变成了有计划的靠近,只要一有空,他就去陪这位孤独的小皇子,给他买新鲜的玩具,好吃的水果,跟他聊天,哄他睡觉。
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很大的投资,这项投资,在一千年前,一个叫吕不韦的人就干过。
一向老实的田公公突然变了一个人,以前只安心管管马事,现在,他除了陪小皇子,还经常在宫中走动,结识有权有势的同事,终于,在花了不少银子,陪了不少笑脸,用了N多脑细胞后,他结交上了手握禁军的实力派太监。
公元875年十二月,王仙芝造反的一年后,长安城,皇宫,马球场。
球场上有一位少年,很帅气,剑眉星目,鼻直口方,颊润唇红,穿着也很气派超俗,头上一顶细纱唐巾,身着绣龙锦袍,腰系玉串金缕带,足穿一双游龙飞凤靴。
这位气宇不凡的人便是李俨,堂堂大唐朝的皇帝,庙号唐僖宗。
这会,他还是一个少年.去年登基时,只有十二岁。
他很幸运,不是长子,不是嫡子,却成功继承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笔遗产。
同时,李俨也是不幸的,登基刚一年,北方沙陀人在搞事,西边是南诏国在闹别扭要分家。南面是安南(也就是越南,唐朝时是我们的一个省)在搞飞机。
东面,王仙芝聚集饥民,扯旗要平均他的天下,这是一手烂到极点的牌。
当然,以他现在这个年纪不会感觉到怀具,天下对于他来说太大,他的世界里只有游戏,没有国事家事天下事,所以,他基本不管事,只管吃喝玩乐,权力落到了两个太监的手上.
两个李俨很信任的太监,这两个太监,一个叫杨复光,另一个,就是田令孜。
田令孜成功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唐懿宗驾崩以后,他马上联络自己的同事,经过血腥的斗争,终于将他的小朋友送上了帝位。
现在,天下是李俨的,但归根到底,也是田公公的了。
成功的投资!无数个不眠相陪的夜晚,无数白花花的银子,无数的笑脸没有白费。
此时的田公公志得意满,他从大唐的弼马温(马坊使)一跃成为大唐机要总管(枢密使)和禁军司令(神策军中尉),放眼望去,普天之下,谁与他争阉雄?
当上了总管,他跟李俨的感情更深了,他们是忘年之交,更是患难之友。
眼下田公公正往后宫球场走去,做为天下总管,他日理万机,忙完国事,还要抽时间与他的小皇帝,小朋友聊聊天,进行一下感情交流。
李俨在玩驴球,骑驴打球,别取笑,小皇帝才十三,当然不能骑高头大马,再说,李俨很历害,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兴趣更是广泛,特长突出,围棋,弹琴,唱歌,骑驴,打球,还善写鹅经,鸭经(赌马之经为马经,赌鹅,赌鸭之经当然称为鹅经,鸭经),更能弯弓打猎。
李俨当然是田公公培养出来的,李俨为了表达敬师之情,尊敬之意,平时唤田公公为阿父。
田公公自认是个好老师.这会他就在干这样的事,他提着两盘水果,一壶好酒,踱进球场,李俨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干爹来了,跳下驴,迎住田公公。
两人摆开酒桌,把酒言欢,诗云:相逢不饮空归去,太监宫女也笑人。
微醉的田公公满脸慈爱,不能认为田公公全是假笑,在内心深处,田公公还真把这个皇帝当做了自己的干儿子看待,比如,他希望禧宗李俨永远快乐,童心永驻,永远别长大。
田公公给皇上讲讲朝上的趣味,问问皇上最近喜欢玩什么,李俨有些忧郁,小眉紧锁,田公公心疼,他可不能让皇上有一丝的不快乐。
“我的皇上,有什么人什么事让你如此心烦?”
“阿父,最近朕跟人赌鹅,输了好多钱,这下,袋中无钱,心中发慌啊,等会我还要看演戏,阿父知道的,名演员很多,看完后我发不出赏钱,可要丢面子了。”
田公公释然,多大的事,要钱嘛,只要不是要权,皇上要的一切都可以满足,当然,钱也不那么容易就搞得到的,想了半天,田公公出了一个主意:"皇上,钱的事好办,我叫些人去收钱,再到各地看看有什么富人,把他们的钱征来就是!"
李俨:"这样...合适吗?"
田公公感动,小孩多善良啊!
"有什么不适合的,天子嘛,天之骄子,天底之下的一切都是皇上你的,要什么有什么,拿他们的钱是天正地义。"田公公一咬牙,差点把大唐秘密都透露给小皇帝了。
李俨:"那他们要是不愿意怎么办?"
田公公嫣然一笑百恶生:"敢,把他的牙敲掉眼扎瞎腿打折腰擂断脖扭歪,看他们谁敢不服!”
李俨放心了,事件交给阿父,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李俨就想接着玩球,问:阿父,还有什么新鲜事么?
田公公一怔,是啊,这会新鲜事多了呢,比如天下正在闹饥荒,比如饥民们正在造反生事,山东河南盗贼蜂起,眼见越搞越大了,可是,这些事情怎么能让皇上知道,他还小,应该像普通小孩一样有个快乐的童年!
田公公摇头,将这些所有不好的消息赶走,然后告诉李俨,天下好着呢,大唐正处在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盛世无双,开元,贞治犹不及,皇上就放心玩吧。
说罢,田公公告退了,他放心了,他已经做到了前辈仇士良要求的一切,他也是很忙的,有好多的官职等着他去安排,好多的银子等着去收。
李俨骑上了毛驴,接着干球事去了,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以后唐朝能举行一届驴球比赛,他自信凭实力可以勇夺状元。
李俨奋力一击,球冲天而起,李俨仰头长望,他在想,宫外的世界跟朕的也差不了太远吧,百姓们安居乐业,而像我这样大年纪的小孩们也该玩着类似的游戏。
李俨眼中的世界很美好,可真相很残酷,宫门之外,长安不远.就有百姓饿成了马,像他这样大的百姓之子更别提嬉戏游戏了,他们不是被卖,就是沿州窜县的乞讨口粮。
而再远一点,有一大群蝗虫从东往南席卷而来,遮天蔽日,蝗虫所过之处,赤地千里,蝗虫吃光了路上所有可吃的东西,也在吞噬着大唐朝不多的元气。
在蝗虫与长安之间,王仙芝,黄巢的义军正横扫河南,山东。
这些消息,是田令孜绝不愿意透露给皇帝的,可是,草军的声势日渐盛大,攻势日猛,连夺十余州,这时,再严实的消息封锁也失效了。
李俨终于知道有人要跟他分天下了,他知道的那一天,距离王仙芝起义已经差不多过了一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