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 第二十六章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 27 第二十七章 不可调和
- 28 第二十八章 不愿重来
- 29 第二十九章 入朝为官才是龙(求收藏)
- 30 第三十章 入府赴宴(求收藏)
- 31 第三十一章 吟诗(一)
- 32 第三十二章 吟诗(二)
- 33 第三十三章 吟诗(三)
- 34 第三十四章 卖弄
- 35 第三十五章 最终妥协
- 36 第三十六章 风云变(一)
- 37 第三十七章 风云变(二)
- 38 第三十八章 没得选
- 39 第三十九章 不破兰楼终不还
- 40 第四十章 入军营(一)
- 41 第四十一章 入军营(二)
- 42 第四十二章 赵墨前来
- 43 第四十三章 陆公子说书
- 44 第四十四章 乌烟瘴气
- 45 第四十五章 十倍军饷
- 46 第四十六章 南岗之战(一)
- 47 第四十七章 南岗之战(二)
- 48 第四十八章 南岗之战(三)
- 49 第四十九章 南岗之战(四)
- 50 第五十章 杀戮之局
- 51 第五十一章 不服输
- 52 第五十二章 这,就是战场
- 53 第五十三章 心生赌念
- 54 第五十四章 一起灭了
- 55 第五十五章 彻彻底底
- 56 第五十六章 天不应、地不灵
- 57 第五十七章 崔西良
- 58 第五十八章 劝降
- 59 第五十九章 悲痛欲绝
- 60 第六十章 羽林军
- 61 第六十一章 戴权整军
- 62 第六十二章 当机立断
- 63 第六十三章 嗜杀狼将
- 64 第六十四章 得胜
- 65 第六十五章 获救
- 66 第六十六章 盘问
- 67 第六十七章 蒙冤
- 68 第六十八章 逐出军府
- 69 第六十九章 回“家”
- 70 第七十章 何必多说?
- 71 第七十一章 给不起
- 72 第七十二章 上路
- 73 第七十三章 初到楚州
- 74 第七十四章 栖身码头
- 75 第七十五章 福满楼
- 76 第七十六章 兵家四部圣典(一)
- 77 第七十七章 兵家四部圣典(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六章 风云变(一)
第三十六章 风云变(一)
接下来的半个月。? ?? ?
6承空为了进京赶考,是废寝忘食的苦读应试之书,茶楼也不再去,《6圣兵法》更是被弃之脑后。6家上下举全家之力,准备着他入京所需的物资。虽是没日没夜的苦读,但6承空想着高中后那美妙日子,也就不觉得累。6良见到自己的儿子又走上正途,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虽然6承空有时会自恋的认为一定能中进士,但心头也很清楚科举的难度。若说未来的学科放在古代最有用的,就是语文与历史,6承空经过十年的应试培育,仅会背几篇文言文,死记几个朝代的年份、人名与一些皮毛制度。而科举讲求的是理解与文采,6承空在古代的书生面前,战斗力为零。
他清楚的记得‘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举人,而自己身在大唐国,进士科难度最大,并且又有“五十少进士”一说,即便他再有广阔的见识,在科举面前,心里还是没有底。
6承空既然决定了去参加科举,一咬牙,便把所有心思放在了上面,在四门学中仿佛变了个人,每日比旁人更加刻苦。虽然圣贤书都是文言文,每一个字都博大精深,难以理解,可是每一个华夏子孙,不论出生在何地,血脉里都有汉语言的基因,再加上6承空见多识广,所以理解起来非常的快。
这些天,说来也奇怪,6承空自从下定决心科举,就未曾看过《6圣兵法》一眼,可每天晚上,他都会梦见征战沙场的场面,梦境是如此清晰,和在未来世界的最后一晚一模一样,似乎还能感受到鲜血溅在脸上时的温度。但时间一久,他就习以为常了,只当是读书太累,精神太紧张所致,偶尔也会自我调侃道:“难道,我上辈子,又或者上上辈子,是个威武的大将军?”说出来,他自己也不相信,一边傻笑,一边看了看自己柔弱的身子,道“就这幅身子骨,还是老老实实的看书。”
……
又过了半个月。
这日午饭后,6承空走在街上,正准备去四门学请教方南生文章之事。但放眼望去,路上行人神色皆为慌张。他一开始并未放在心上,只当走到城门附近时,又见着众多百姓,齐家老小,背着包袱跑入城内,神情惊恐不安。
见此异状,6承空停下脚步,想着过几日就要入京,已有多时没去茶楼,还得去跟顾元生道个别,顺便打听可有大事,于是折身朝茶楼走去。
入得茶楼,却见着每桌都坐满了人。这些人的相貌颇为眼生,不像是应县之人。只见一汉子背着包袱,还在喘着粗气,于是问道:“这位大叔,为何大家都如此惊慌?”
这汉子大口喝了碗茶,定了定魂,反问道:“崔……崔西良过几日便要杀过来了,你还不知道?”
“什么?崔……崔西良是谁?”6承空一脸疑惑。
“我等全是从南岗县逃出来的。”这汉子喘着气,接着说道:“前几日,崔西良突然带着兵马,攻下了咱们的南岗县!”
6承空大吃一惊,说道:“这、这……这不是就是造反了?”
旁边一妇女接道:“可不是?早在半月前,崔西良就聚集了五百人,在象山之地造反,没几日就攻过来了……”
“那南岗县现在如何了?”6承空急忙问道。
这妇女叹了口气,抹了下眼角,哽咽道:“只用了半天,崔西良就攻下了南岗县,他们烧了县衙,劫了粮仓……城中百姓,能逃的……也都全逃了出来。”
一旁的汉子接着说道:“听说那崔西良杀人不眨眼,南岗县离应县不过百里,看这架势,叛军过几日便要杀过来了,咱们还是逃命要紧哪!”
正说着,又见不少老幼妇孺身上还带有血迹,相互搀扶着走了进来。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6承空愣了一会,看着受伤的百姓,心头是说不出的难受,皱眉问道:“那军府的人呢?”
“军府?我们可没瞧见军府的人!”不时有南岗百姓入得茶楼,接口说道。
“南岗的县令都不管你们死活?”6承空又问道。
又一大汉拖家带口地走进茶楼,他‘呸’的吐了口痰,讽刺道:“管我们死活?崔西良刚到城下,他们就弃城而逃,现在都不知道逃到哪去了!还有些来不及跑的,早就降了崔西良,跟着挨家挨户的让我等别抵抗。”
这大汉的妻子在一旁接着说道:“哎,都说崔西良这群反贼兵强马壮……应县定也守不住,你还是赶紧逃到陵州去吧!”
众人越是说,就越慌张。
“不……不用逃!”6承空瞪大了双眼,突然大声说道。
四周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见着眼前这个瘦弱书生,一脸莫名的豪气,心头诧异,问道:“这位公……公子,为何不能逃?”
这些日子,6承空在古代人面前,已经习惯了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心底不知哪里来了一股豪气,扫了一圈周围之人,挺直腰板,凛道:“区区叛贼,怎么会敌得过我……我大唐国的官军?”
“你是谁?难不成是军府之人?”那大汉的妻子听了这颇为自信的言语,才回过神来,细细打量起6承空。只见他文质彬彬,面容白皙,怎么看都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试探性问了句。
“我是谁?”被这样一问,6承空忽然愣住了。都说人在不经意间,才是最真实的。此刻6承空脑中闪过了无数个念头,也不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到底真真正正的是谁。或许是习惯,他下意识的抬起手,摸了摸胸口,现怀中空空如也,这才想起已经把那本《6圣兵法》丢在书桌上,少了这本书,忽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脑中莫名想起了关于这本书的一切……
“好像有人说过我是谁……”6承空仍没回过神来,忽然想起了在茶楼里与顾元生的对话,“《6圣兵法》,天下所有姓6之人,都是……那我?”
“看他这个样子,定是没有见过叛贼的凶狠。”茶楼中人是越来越慌张。
“叛贼?”在一片嘈杂声中,6承空回过神来,看了眼四周,脱口而出道:“我可是‘6圣后人’,怎么会怕叛贼?”
大汉的妻子一脸迷糊,又再一次劝说道:“这位公子,既然你不是军府之人,还是赶紧走吧,不要逞英雄……再不走,怕是来不及了。”
身旁的大汉也不知他口中的‘6圣后人’是何物,冲他妻子点点头,说道:“就是……就是,咱们就在应县歇一晚,明日就去陵州。到了陵州,才算安全了。”
6承空也没心思再听,急忙走出茶楼,朝折冲府跑去。这半个月以来,他把心思都用在了读书上,没想到竟然会有崔西良造反一事。自从五日前,6良与庞安就去到军府中,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们。6承空一边走,一边想:“怎么一夜之间,战事真的来了?”
6承空为了进京赶考,是废寝忘食的苦读应试之书,茶楼也不再去,《6圣兵法》更是被弃之脑后。6家上下举全家之力,准备着他入京所需的物资。虽是没日没夜的苦读,但6承空想着高中后那美妙日子,也就不觉得累。6良见到自己的儿子又走上正途,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虽然6承空有时会自恋的认为一定能中进士,但心头也很清楚科举的难度。若说未来的学科放在古代最有用的,就是语文与历史,6承空经过十年的应试培育,仅会背几篇文言文,死记几个朝代的年份、人名与一些皮毛制度。而科举讲求的是理解与文采,6承空在古代的书生面前,战斗力为零。
他清楚的记得‘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举人,而自己身在大唐国,进士科难度最大,并且又有“五十少进士”一说,即便他再有广阔的见识,在科举面前,心里还是没有底。
6承空既然决定了去参加科举,一咬牙,便把所有心思放在了上面,在四门学中仿佛变了个人,每日比旁人更加刻苦。虽然圣贤书都是文言文,每一个字都博大精深,难以理解,可是每一个华夏子孙,不论出生在何地,血脉里都有汉语言的基因,再加上6承空见多识广,所以理解起来非常的快。
这些天,说来也奇怪,6承空自从下定决心科举,就未曾看过《6圣兵法》一眼,可每天晚上,他都会梦见征战沙场的场面,梦境是如此清晰,和在未来世界的最后一晚一模一样,似乎还能感受到鲜血溅在脸上时的温度。但时间一久,他就习以为常了,只当是读书太累,精神太紧张所致,偶尔也会自我调侃道:“难道,我上辈子,又或者上上辈子,是个威武的大将军?”说出来,他自己也不相信,一边傻笑,一边看了看自己柔弱的身子,道“就这幅身子骨,还是老老实实的看书。”
……
又过了半个月。
这日午饭后,6承空走在街上,正准备去四门学请教方南生文章之事。但放眼望去,路上行人神色皆为慌张。他一开始并未放在心上,只当走到城门附近时,又见着众多百姓,齐家老小,背着包袱跑入城内,神情惊恐不安。
见此异状,6承空停下脚步,想着过几日就要入京,已有多时没去茶楼,还得去跟顾元生道个别,顺便打听可有大事,于是折身朝茶楼走去。
入得茶楼,却见着每桌都坐满了人。这些人的相貌颇为眼生,不像是应县之人。只见一汉子背着包袱,还在喘着粗气,于是问道:“这位大叔,为何大家都如此惊慌?”
这汉子大口喝了碗茶,定了定魂,反问道:“崔……崔西良过几日便要杀过来了,你还不知道?”
“什么?崔……崔西良是谁?”6承空一脸疑惑。
“我等全是从南岗县逃出来的。”这汉子喘着气,接着说道:“前几日,崔西良突然带着兵马,攻下了咱们的南岗县!”
6承空大吃一惊,说道:“这、这……这不是就是造反了?”
旁边一妇女接道:“可不是?早在半月前,崔西良就聚集了五百人,在象山之地造反,没几日就攻过来了……”
“那南岗县现在如何了?”6承空急忙问道。
这妇女叹了口气,抹了下眼角,哽咽道:“只用了半天,崔西良就攻下了南岗县,他们烧了县衙,劫了粮仓……城中百姓,能逃的……也都全逃了出来。”
一旁的汉子接着说道:“听说那崔西良杀人不眨眼,南岗县离应县不过百里,看这架势,叛军过几日便要杀过来了,咱们还是逃命要紧哪!”
正说着,又见不少老幼妇孺身上还带有血迹,相互搀扶着走了进来。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6承空愣了一会,看着受伤的百姓,心头是说不出的难受,皱眉问道:“那军府的人呢?”
“军府?我们可没瞧见军府的人!”不时有南岗百姓入得茶楼,接口说道。
“南岗的县令都不管你们死活?”6承空又问道。
又一大汉拖家带口地走进茶楼,他‘呸’的吐了口痰,讽刺道:“管我们死活?崔西良刚到城下,他们就弃城而逃,现在都不知道逃到哪去了!还有些来不及跑的,早就降了崔西良,跟着挨家挨户的让我等别抵抗。”
这大汉的妻子在一旁接着说道:“哎,都说崔西良这群反贼兵强马壮……应县定也守不住,你还是赶紧逃到陵州去吧!”
众人越是说,就越慌张。
“不……不用逃!”6承空瞪大了双眼,突然大声说道。
四周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见着眼前这个瘦弱书生,一脸莫名的豪气,心头诧异,问道:“这位公……公子,为何不能逃?”
这些日子,6承空在古代人面前,已经习惯了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心底不知哪里来了一股豪气,扫了一圈周围之人,挺直腰板,凛道:“区区叛贼,怎么会敌得过我……我大唐国的官军?”
“你是谁?难不成是军府之人?”那大汉的妻子听了这颇为自信的言语,才回过神来,细细打量起6承空。只见他文质彬彬,面容白皙,怎么看都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试探性问了句。
“我是谁?”被这样一问,6承空忽然愣住了。都说人在不经意间,才是最真实的。此刻6承空脑中闪过了无数个念头,也不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到底真真正正的是谁。或许是习惯,他下意识的抬起手,摸了摸胸口,现怀中空空如也,这才想起已经把那本《6圣兵法》丢在书桌上,少了这本书,忽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脑中莫名想起了关于这本书的一切……
“好像有人说过我是谁……”6承空仍没回过神来,忽然想起了在茶楼里与顾元生的对话,“《6圣兵法》,天下所有姓6之人,都是……那我?”
“看他这个样子,定是没有见过叛贼的凶狠。”茶楼中人是越来越慌张。
“叛贼?”在一片嘈杂声中,6承空回过神来,看了眼四周,脱口而出道:“我可是‘6圣后人’,怎么会怕叛贼?”
大汉的妻子一脸迷糊,又再一次劝说道:“这位公子,既然你不是军府之人,还是赶紧走吧,不要逞英雄……再不走,怕是来不及了。”
身旁的大汉也不知他口中的‘6圣后人’是何物,冲他妻子点点头,说道:“就是……就是,咱们就在应县歇一晚,明日就去陵州。到了陵州,才算安全了。”
6承空也没心思再听,急忙走出茶楼,朝折冲府跑去。这半个月以来,他把心思都用在了读书上,没想到竟然会有崔西良造反一事。自从五日前,6良与庞安就去到军府中,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们。6承空一边走,一边想:“怎么一夜之间,战事真的来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