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12 1312.第1312章 .魄力
- 1313 1313.第1313章 .笑到最后
- 1314 1314.第1314章 .不陷之城的陨落
- 1315 第1315章 .入城
- 1316 1316.第1316章 .最后时刻
- 1317 1317.第1317章 .传承
- 1318 1318.第1318章 .登基大典
- 1319 1319.第1319章 .祭品
- 1320 1320.第1320章 .闽唐!帝王!
- 1321 1321.第1321章 .罗马的麻烦
- 1322 1322.第1322章 .天无二日
- 1323 1323.第1323章 .鸭绿水大战
- 1324 1324.第1324章 .海西之败
- 1325 1325.第1325章 .全世界
- 1326 1326.第1326章 .百万大军
- 1327 1327.第1327章 .长安应战
- 1328 1328.第1328章 .沙起碎叶
- 1329 1329.第1329章 .民族大迁徙
- 1330 1330.第1330章 .邀尔会猎天下
- 1331 1331.第1331章 .李治亲征
- 1332 1332.第1332章 .博弈西域
- 1333 1333.第1333章 .矛盾
- 1334 1334.第1334章 .逃遁
- 1335 1335.第1335章 .屠胡
- 1336 1336.第1336章 .大唐,回来了!
- 1337 1337.第1337章 .大唐的长平之战
- 1338 1338.第1338章 .阉宦误国
- 1339 1339.第1339章 .长孙被坑
- 1340 1340.第1340章 .枭雄陌路
- 1341 1341.第1341章 .意外的援军
- 1342 1342.第1342章 .赌一局生死
- 1343 1343.第1343章 .五千破百万,杯酒退长孙
- 1344 1344.第1344章 .闽王的嘲讽
- 1345 1345.第1345章 .霸权
- 1346 1346.第1346章 .世界大战始
- 1347 1347.第1347章 .弩阵逞凶
- 1348 1348.第1348章 .驼城破弩阵
- 1349 1349.第1349章 .凶信
- 1350 1350.第1350章 .不得不战
- 1351 1351.第1351章 .狂呼酣战
- 1352 1352.第1352章 .绝命血战
- 1353 1353.第1353章 .功亏一篑
- 1354 1354.第1354章 .不得不战
- 1355 1355.第1355章 .不顾一切
- 1356 1356.第1356章 .胡抵中军,李治退避
- 1357 1357.第1357章 .神兵天降
- 1358 1358.第1358章 .灭尔如吹灯
- 1359 1359.第1359章 .何人陛下?
- 1360 1360.第1360章 .一事无成
- 1361 1361.第1361章 .最后的认输
- 1362 1362.第1362章 .当赵高!
- 1363 1363.第1363章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 1364 1364.第1364章 .权阉末日
- 1365 1365.第1365章 .血洗长安
- 1366 1366.第1366章 .最后两块残片
- 1367 1367.第1367章 .平定西域
- 1368 1368.第1368章 .政治作秀,李捷入长安
- 1369 1369.第1369章 .偷腥?
- 1370 1370.第1370章 .心结
- 1371 1371.第1371章 .祭祖,各有心事
- 1372 1372.第1372章 .逼宫
- 1373 1373.第1373章 .叔皇帝,侄皇帝
- 1374 1374.第1374章 .洛阳大战
- 1375 1375.第1375章 .一日平中原
- 1376 1376.第1376章 .出来混,要还的!
- 1377 1377.第1377章 .百年分割
- 1378 1378.第1378章 .火药桶
- 1379 1379.第1379章 .折腾的大唐
- 1380 1380.第1380章 .再别长安
- 1381 1381.第1381章 .省亲
- 1382 1382.第1382章 .一个圆
- 1383 第1383章 .死而地分
- 1384 1384.第1384章 .大结局!新的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322.第1322章 .天无二日
1322.第1322章 .天无二日
李捷不是没事儿找刺激的人,既然派人通告长安,他就有把握让长安承认他的帝业!随着使团,李捷还派人奉上了一张世界地图,如果要是头脑清醒的任何一个合格政治家,看到大闽磅礴的领土,能够在海外有这么一个同姓强援,恐怕都会举起双手答应吧?
就如同当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将罗马帝国分裂成两部分,由四个罗马皇帝共同治理的原因一般无二,都是希望在危难的时候,能有一个强有力的外援帮自己一把!
为此李捷甚至愿意放弃和李治之间这么多年的恩怨龌蹉,不过如今看来,自己的好意并没有换来对方的好意。 ()
欢迎的笑容变成了冷笑,李捷也是傲慢的坐回了龙椅上,轻佻的弹了弹手指命令道:“念!”
上官仪也知道,让已经称帝了的闽唐皇帝李捷跪下听旨根本是不可能,故而他也没有指望李捷配合,直接扯开了李治的圣旨朗读了起来。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今有太宗皇帝九子闽王李捷,征讨蛮夷之微弱之功,以尺寸之地,蛮荒之所,妄图窃取帝位,天理难容!然陛下仁慈,许其改过,如李捷能幡然醒悟,去帝号,亲赴长安请罪,尚且能保闽王之位,富贵不失,如若不然,天兵一到,寸草不留,玉石俱焚!如辽藩,丽藩例,悔之晚矣!”
这些话在朝堂上引起的震动不下于一颗核弹头,所有大臣全部纷纷议论起来,更有盛连山,马克西米安,鲍德温等人直接对上官仪破口大骂,可旋即随着咔嚓一声,议论声戛然而止。
李捷竟然生生的将硬木龙椅掰下一块来,眼见着闽唐皇帝之怒,群臣噤若寒蝉。
“陛下,长安无理,臣请讨之!”武将中,薛仁贵轰然出列,跪附地上慷慨激昂的请命道,然而没等他说完,宰相宇文节又是急急匆匆的站出了朝班,慌张的劝说着:“陛下,长安乃是宗庙所在,不得轻启战端啊!不如再遣使奔赴长安,沟通一二,关陇世家不是不明事理的啊!”
“够了!”
李捷一声怒吼让宇文节亦是哆嗦了下,闭口不敢再言。满是冷笑,李捷点着头哼道:“好个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好,那你就回去高速你家陛下,不日,寡人当亲提六军,再到长安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天上的太阳!汝可以走了!”
上官仪也不多辩驳,同样傲慢的卷起圣旨,领着两个宦官副使,大摇大摆的出了朝堂。
这一幕更是气的李捷又把另一侧龙椅打折了。
不过这时候,从法兰克王国归来的王玄策却是走出朝班,对着李捷恳求的一拜:“臣有一言,请陛下容许。”
“讲!”李捷没好气的说着。
不过得到允许,王玄策似乎不愿意示人那样,拖着长袖弯着腰小心翼翼走上丹殿,贴近李捷两米左右方才再次拜下,道:“陛下,刚刚使者上官仪表情有异,恐怕长安如此反应,有着什么隐情,不过有两个宦官副使在,上官仪才不方便严明,请给臣权利,让臣去一探虚实!”
听王玄策一说,李捷还真愣了愣神,刚刚光顾生气了,他还真没注意上官仪有没有小动作,沉吟了下,李捷终于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
“寡人给你半个时辰时间!”
得到应允,王玄策赶忙快步退出殿中,这可是两个超级大国的碰撞啊!一分一秒甚至不能用生命来衡量了。
王玄策一走,殿中又陷入了冷场,大臣们心头满是愤怒,帝国建立的多不容易,只有他们这些亲历者才知道,如今长安如此瞧不起自己,已经不是李捷一个人的事了,而是侮辱了整个闽唐朝廷!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经过儒家文化熏陶,绝大部分臣子一脑袋都是复仇,哪儿还有什么心思讨论政务?
仅仅有几个不入流的小官拿出些芝麻绿豆大小的小事来议论,同样是迎者寥寥。
毕竟是闽唐帝国的地盘,支开两个小宦官不过轻而易举,不到一刻钟,王玄策就回来了,不过脸上满是古怪的神色,贴近李捷就禀报起来。
“陛下,事情还真是有些特殊,还要从一年前的鸣凤元年十月说起……”
就在大闽与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进行着决定欧洲几百年政局走向的决战同时,东北亚,决定一个时代的战争同样在冰冷湍急的鸭绿水沿岸进行着。
李捷向东扩张了十多个年头,大唐也连续进行了十多个年头的辽东战争,如今,终于再一次推进到了鸭绿江,对面不远处就是平壤,高句丽如今的都城,亦是废太子李承乾的老窝。
多达二十万唐军邻水列阵,组成典型的唐军阵列,弓箭手在最前沿,然后是排矛手组成的坚实阵列,一旦弓箭发射完或者敌人攻来,就由他们的长矛来狙击敌军,冲锋时候,双手持矛向前猛冲的大唐矛手亦是个令人恐惧的纯在。
在矛手后头,是轻兵肉搏用的跳荡兵,刀牌手,作为压阵的绝对王牌陌刀手则被放在最后头,只有当战役进行到**时节,才由他们作为决定性力量给与敌军最后一击。
两翼,四万多关中骑兵与河朔骑士扬刀跃马,虎视眈眈,其中还有不少突厥骑兵,铁勒骑士,唐军作战将就步骑协同,当步兵大阵与敌军接触之时,两翼的骑兵将如同传说中的金蛟剪一样狠狠从两肋插进敌军内部,将敌人的阵型搅和的稀烂。
当年李世民一年就打到了鸭绿江畔,李治却连续进攻了十多年,大的战争进行了几次,倒不是李治无能,而是辽东局势比较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候又复杂了许多,而且大唐也不是那个时候的大唐了。
首先当时的辽王泰可是太子地位的有力竞争者,在朝野内部,也有不少人暗中支持他,大军出动时候通风报信,而且李泰手下,李世民为了让他自保,也给他网罗了一批能人异士,再加上李承乾,渊盖苏文在背后不遗余力的支持,比宝藏王时期高氏王族与渊盖苏文的勾心斗角,辽东国很具有战争潜力。
再者,李治是在闽国不断抽着中原的血条件下与辽东大战的,历史上攻击高句丽的主帅苏定方如今是李捷麾下的骠骑将军,裴行俭成了太子太保,驻守京师,程名振被牵制在了西域,更重要的是大唐人口急剧的流逝。
唐初,赋税徭役还是不清的,就算官府给地,农人分到的均田也越来越差,相比之下闽国土地给的更大,而且取得唐人资格免税这两个条件如同吸引飞蛾的灯光一样,再加上洛阳附近的叛乱,李捷大军横扫关中那一次,大唐的户籍几乎亡轶了一半多,一千多万民众被陆陆续续搬迁到了天竺,波斯,成为李捷的统治力量。
幸好人员流动是相对的,不少天竺,波斯战败的部族,俘虏都被李捷发配到东南亚去了,不少逃人偷船偷渡到了大唐境内,许多上州长官面对境内屡禁不止的逃户现象正头疼不已,遇到这些人口的补充简直大喜过望。
有的州刺使干脆与李捷认命的福建观察使达成了暗地里的协议,他们放境内的民众自由出境,投奔大闽,闽国同样每年要放多少天竺人,波斯人来补充华夏,这样,华夏的人力资源可算没有被李捷抽空,如此迁居过来的人口大约有五六百万,一大部分被安置在河北,河洛还有关中,如今李治征讨高句丽的军队中,高鼻深目,或者卷发皮肤黝黑的归化胡人居然占据了三层之多。
不得不感慨,李捷费心费力的进行唐化,可是李治根本没有在这上面花心思,这五六百万人口就几乎被华夏消化的差不多了,这片土地似乎有灵性一般,匈奴,鲜卑,羯人,氐人,羌人等五胡就是被华夏所吞并,如今他们亦是没有意识的融入华夏当中。
上一次蛇水大战,唐军在大唐名将唐休璟的指挥下击破了辽东军主力,王皇后的本家大将王孝杰更是差不点活捉了继任的辽王,李泰长子李欣,如今以唐休璟为主力,关中唐军最精锐的府兵几乎全都汇聚在了这海东战场。
不过鸭绿江这一战并不好打,为了抵抗关中咄咄逼人的压迫,朝鲜半岛的势力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新罗举兵五万,由新罗大将金春秋带领,派出次子去向李捷寻求帮助之后,齐王,征夷大将军李佑还是忍不住携带了五十八家大名八万多倭国武士,足轻登陆朝鲜半岛,支援李承乾,而为了自保,李承乾还有渊盖苏文的三个儿子泉男生,泉男产,泉男建更是将国中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征发了。
再加上辽东国李欣的残余势力,二十万唐军精锐所面对的,是多达四十五万的半岛联军。
对峙从五月份一直进行到了十月份,人数悬殊却一丁点都没被唐军主帅唐休璟放在眼里,一直等到鸭绿江封冻,又是唐军主动发动了进攻。
惊人的巧合,十月初三,就在李捷对君士坦丁堡发动致命的袭击开始,这场决定东北亚命运的大战也在鸭绿江打响了!
p
</br>
就如同当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将罗马帝国分裂成两部分,由四个罗马皇帝共同治理的原因一般无二,都是希望在危难的时候,能有一个强有力的外援帮自己一把!
为此李捷甚至愿意放弃和李治之间这么多年的恩怨龌蹉,不过如今看来,自己的好意并没有换来对方的好意。 ()
欢迎的笑容变成了冷笑,李捷也是傲慢的坐回了龙椅上,轻佻的弹了弹手指命令道:“念!”
上官仪也知道,让已经称帝了的闽唐皇帝李捷跪下听旨根本是不可能,故而他也没有指望李捷配合,直接扯开了李治的圣旨朗读了起来。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今有太宗皇帝九子闽王李捷,征讨蛮夷之微弱之功,以尺寸之地,蛮荒之所,妄图窃取帝位,天理难容!然陛下仁慈,许其改过,如李捷能幡然醒悟,去帝号,亲赴长安请罪,尚且能保闽王之位,富贵不失,如若不然,天兵一到,寸草不留,玉石俱焚!如辽藩,丽藩例,悔之晚矣!”
这些话在朝堂上引起的震动不下于一颗核弹头,所有大臣全部纷纷议论起来,更有盛连山,马克西米安,鲍德温等人直接对上官仪破口大骂,可旋即随着咔嚓一声,议论声戛然而止。
李捷竟然生生的将硬木龙椅掰下一块来,眼见着闽唐皇帝之怒,群臣噤若寒蝉。
“陛下,长安无理,臣请讨之!”武将中,薛仁贵轰然出列,跪附地上慷慨激昂的请命道,然而没等他说完,宰相宇文节又是急急匆匆的站出了朝班,慌张的劝说着:“陛下,长安乃是宗庙所在,不得轻启战端啊!不如再遣使奔赴长安,沟通一二,关陇世家不是不明事理的啊!”
“够了!”
李捷一声怒吼让宇文节亦是哆嗦了下,闭口不敢再言。满是冷笑,李捷点着头哼道:“好个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好,那你就回去高速你家陛下,不日,寡人当亲提六军,再到长安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天上的太阳!汝可以走了!”
上官仪也不多辩驳,同样傲慢的卷起圣旨,领着两个宦官副使,大摇大摆的出了朝堂。
这一幕更是气的李捷又把另一侧龙椅打折了。
不过这时候,从法兰克王国归来的王玄策却是走出朝班,对着李捷恳求的一拜:“臣有一言,请陛下容许。”
“讲!”李捷没好气的说着。
不过得到允许,王玄策似乎不愿意示人那样,拖着长袖弯着腰小心翼翼走上丹殿,贴近李捷两米左右方才再次拜下,道:“陛下,刚刚使者上官仪表情有异,恐怕长安如此反应,有着什么隐情,不过有两个宦官副使在,上官仪才不方便严明,请给臣权利,让臣去一探虚实!”
听王玄策一说,李捷还真愣了愣神,刚刚光顾生气了,他还真没注意上官仪有没有小动作,沉吟了下,李捷终于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
“寡人给你半个时辰时间!”
得到应允,王玄策赶忙快步退出殿中,这可是两个超级大国的碰撞啊!一分一秒甚至不能用生命来衡量了。
王玄策一走,殿中又陷入了冷场,大臣们心头满是愤怒,帝国建立的多不容易,只有他们这些亲历者才知道,如今长安如此瞧不起自己,已经不是李捷一个人的事了,而是侮辱了整个闽唐朝廷!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经过儒家文化熏陶,绝大部分臣子一脑袋都是复仇,哪儿还有什么心思讨论政务?
仅仅有几个不入流的小官拿出些芝麻绿豆大小的小事来议论,同样是迎者寥寥。
毕竟是闽唐帝国的地盘,支开两个小宦官不过轻而易举,不到一刻钟,王玄策就回来了,不过脸上满是古怪的神色,贴近李捷就禀报起来。
“陛下,事情还真是有些特殊,还要从一年前的鸣凤元年十月说起……”
就在大闽与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进行着决定欧洲几百年政局走向的决战同时,东北亚,决定一个时代的战争同样在冰冷湍急的鸭绿水沿岸进行着。
李捷向东扩张了十多个年头,大唐也连续进行了十多个年头的辽东战争,如今,终于再一次推进到了鸭绿江,对面不远处就是平壤,高句丽如今的都城,亦是废太子李承乾的老窝。
多达二十万唐军邻水列阵,组成典型的唐军阵列,弓箭手在最前沿,然后是排矛手组成的坚实阵列,一旦弓箭发射完或者敌人攻来,就由他们的长矛来狙击敌军,冲锋时候,双手持矛向前猛冲的大唐矛手亦是个令人恐惧的纯在。
在矛手后头,是轻兵肉搏用的跳荡兵,刀牌手,作为压阵的绝对王牌陌刀手则被放在最后头,只有当战役进行到**时节,才由他们作为决定性力量给与敌军最后一击。
两翼,四万多关中骑兵与河朔骑士扬刀跃马,虎视眈眈,其中还有不少突厥骑兵,铁勒骑士,唐军作战将就步骑协同,当步兵大阵与敌军接触之时,两翼的骑兵将如同传说中的金蛟剪一样狠狠从两肋插进敌军内部,将敌人的阵型搅和的稀烂。
当年李世民一年就打到了鸭绿江畔,李治却连续进攻了十多年,大的战争进行了几次,倒不是李治无能,而是辽东局势比较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候又复杂了许多,而且大唐也不是那个时候的大唐了。
首先当时的辽王泰可是太子地位的有力竞争者,在朝野内部,也有不少人暗中支持他,大军出动时候通风报信,而且李泰手下,李世民为了让他自保,也给他网罗了一批能人异士,再加上李承乾,渊盖苏文在背后不遗余力的支持,比宝藏王时期高氏王族与渊盖苏文的勾心斗角,辽东国很具有战争潜力。
再者,李治是在闽国不断抽着中原的血条件下与辽东大战的,历史上攻击高句丽的主帅苏定方如今是李捷麾下的骠骑将军,裴行俭成了太子太保,驻守京师,程名振被牵制在了西域,更重要的是大唐人口急剧的流逝。
唐初,赋税徭役还是不清的,就算官府给地,农人分到的均田也越来越差,相比之下闽国土地给的更大,而且取得唐人资格免税这两个条件如同吸引飞蛾的灯光一样,再加上洛阳附近的叛乱,李捷大军横扫关中那一次,大唐的户籍几乎亡轶了一半多,一千多万民众被陆陆续续搬迁到了天竺,波斯,成为李捷的统治力量。
幸好人员流动是相对的,不少天竺,波斯战败的部族,俘虏都被李捷发配到东南亚去了,不少逃人偷船偷渡到了大唐境内,许多上州长官面对境内屡禁不止的逃户现象正头疼不已,遇到这些人口的补充简直大喜过望。
有的州刺使干脆与李捷认命的福建观察使达成了暗地里的协议,他们放境内的民众自由出境,投奔大闽,闽国同样每年要放多少天竺人,波斯人来补充华夏,这样,华夏的人力资源可算没有被李捷抽空,如此迁居过来的人口大约有五六百万,一大部分被安置在河北,河洛还有关中,如今李治征讨高句丽的军队中,高鼻深目,或者卷发皮肤黝黑的归化胡人居然占据了三层之多。
不得不感慨,李捷费心费力的进行唐化,可是李治根本没有在这上面花心思,这五六百万人口就几乎被华夏消化的差不多了,这片土地似乎有灵性一般,匈奴,鲜卑,羯人,氐人,羌人等五胡就是被华夏所吞并,如今他们亦是没有意识的融入华夏当中。
上一次蛇水大战,唐军在大唐名将唐休璟的指挥下击破了辽东军主力,王皇后的本家大将王孝杰更是差不点活捉了继任的辽王,李泰长子李欣,如今以唐休璟为主力,关中唐军最精锐的府兵几乎全都汇聚在了这海东战场。
不过鸭绿江这一战并不好打,为了抵抗关中咄咄逼人的压迫,朝鲜半岛的势力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新罗举兵五万,由新罗大将金春秋带领,派出次子去向李捷寻求帮助之后,齐王,征夷大将军李佑还是忍不住携带了五十八家大名八万多倭国武士,足轻登陆朝鲜半岛,支援李承乾,而为了自保,李承乾还有渊盖苏文的三个儿子泉男生,泉男产,泉男建更是将国中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征发了。
再加上辽东国李欣的残余势力,二十万唐军精锐所面对的,是多达四十五万的半岛联军。
对峙从五月份一直进行到了十月份,人数悬殊却一丁点都没被唐军主帅唐休璟放在眼里,一直等到鸭绿江封冻,又是唐军主动发动了进攻。
惊人的巧合,十月初三,就在李捷对君士坦丁堡发动致命的袭击开始,这场决定东北亚命运的大战也在鸭绿江打响了!
p
</br>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