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 第13章 生死之间(下)
- 14 第14章 败逃
- 15 第15章 遭遇元军
- 16 第16章 热血复仇
- 17 第17章 班底雏形
- 18 第18章 以少袭多
- 19 第19章 功劳被抢
- 20 第20章 重回敢战营
- 21 第21章 伏击靺鞨部
- 22 第22章 擒拿敌酋
- 23 第23章 兵临上都
- 24 第24章 惨烈大战
- 25 第25章 螳臂当车
- 26 第26章 生另起炉灶之意
- 27 第27章 是守还是战?
- 28 第28章 决战(上)
- 29 第29章 决战(中)
- 30 第30章 决战(下)
- 31 第31章 龙翔天际
- 32 第32章 夺取赤峰城(上)
- 33 第33章 夺取赤峰城(下)
- 34 第34章 打劫匪徒
- 35 第35章 收获颇丰
- 36 第36章 棒子,是用来灭的!
- 37 第37章 指导练兵
- 38 第38章 打入敌人内部
- 39 第39章 挑拨离间(上)
- 40 第40章 挑拨离间(中)
- 41 第41章 挑拨离间(下)
- 42 第42章 ‘近’而示之‘远’
- 43 第43章 许睿的阳谋
- 44 第44章 破局
- 45 第45章 大战将起
- 46 第46章 激烈攻防
- 47 第47章 首战获胜
- 48 第48章 开始反击
- 49 第49章 善后处理
- 50 第50章 厉害的对手
- 51 第51章 言辞交锋
- 52 第52章 揭露许睿的阴谋
- 53 第53章 收网之战
- 54 第54章 摧枯拉朽
- 55 第55章 赏罚明军法
- 56 第56章 扩张前的特训(一)
- 57 第57章 扩张前的特训(二)
- 58 第58章 扩张前的特训(三)
- 59 第59章 扩张前的特训(四)
- 60 第60章 刀锋亮起(上)
- 61 第61章 刀锋亮起(中)
- 62 第62章 刀锋亮起(下)
- 63 第63章 诱敌
- 64 第64章 内部不和
- 65 第65章 终遭伏击
- 66 第66章 惨痛的变数
- 67 第67章 血腥激战
- 68 第68章 坑杀俘虏
- 69 第69章 朝阳三杰
- 70 第70章 将计就计
- 71 第71章 中敌激将计
- 72 第72章 赵信杀到
- 73 第73章 变化的四门斗底阵
- 74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75 第75章 示敌以弱
- 76 第76章 反击
- 77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上
- 78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 下
- 79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0 第80章 瓮中捉鳖
- 81 第81章 要拼命了!!!
- 82 第82章 定局
- 83 第74章 恶战者,莫如瞿远!!!
- 84 第75章 示敌以弱
- 85 第76章 反击
- 86 第77章 瞒天过海之计(上)
- 87 第78章 瞒天过海之计(下)
- 88 第79章 引君入瓮
- 89 第80章 瓮中捉鳖
- 90 第81章 要拼命了!!!
- 91 第82章 定局
- 92 第83章 巧计破关
- 93 第84章 杀袍泽兄弟者,有才亦不纳
- 94 第85章 议封赏
- 95 第86章 攻锦州城 上
- 96 第87章 攻锦州城 中
- 97 第88章 攻锦州城(下)
- 98 第89章 破城
- 99 第90章 1358年的烽火
- 100 第91章 兴内政
- 101 第92章 处理‘争地’纠纷(上)
- 102 第93章 处理‘争地’纠纷
- 103 第94章 狂徒公孙昱
- 104 第95章 治国之论(上)
- 105 第96章 治国之论(下)
- 106 第97章 出征东宁府
- 107 第98章 接连突破
- 108 第99章 大局定落
- 109 第100章 高丽棒子来搅局
- 110 第101章 连斩五将
- 111 第102章 首战大胜
- 112 第103章 丧心病狂
- 113 第104章 血性之战
- 114 第105章 炼心!定策!
- 115 第106章 开始反击
- 116 第107章 击毙李子春
- 117 第108章 诱敌首战
- 118 第109章 艰难诱敌
- 119 第110章 男儿当杀人!
- 120 第111章 斩杀李成桂
- 121 第112章 战后决断
- 122 第113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123 第114章 改进冶铁技术(上)
- 124 第115章 改进冶铁技术(下)
- 125 第116章 改良火铳
- 126 第117章 训练火铳手
- 127 第118章 小试锋芒(上)
- 128 第119章 小试锋芒(下)
- 129 第120章 雷击营
- 130 第121章 救援中路伐元军?
- 131 第122章 干掉‘尾巴’ 上
- 132 第123章 干掉‘尾巴’(中)
- 133 第124章 干掉‘尾巴’(下)
- 134 第125章 干掉‘尾巴’(续)
- 135 第126章 收编俘虏
- 136 第127章 暗夜袭城
- 137 第128章 连锁反应(上)
- 138 第129章 连锁反应(中)
- 139 第130章 连锁反应(下)
- 140 第131章 疲兵
- 141 第132章 上下有隙
- 142 第133章 哗变
- 143 第134章 赵家军出现
- 144 第135章 林外剿杀(上)
- 145 第136章 林外剿杀(中)
- 146 第137章 林外剿杀(下)
- 147 第138章 林外绞杀(续1)
- 148 第139章 林外剿杀(续2)
- 149 第140章 放羊归山
- 150 第141章 进往滦州
- 151 第142章 人心纷乱
- 152 第143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3 第144章 孛罗帖木儿的逆袭
- 154 第145章 击杀孛罗帖木儿
- 155 第146章 搅局
- 156 第14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3章 兵临上都
第23章 兵临上都
红巾军这边大胜归寨,而桓州城这边却是起了内乱,原来桓州城守将听得阿古勒中伏被擒的消息,唯恐城中的靺鞨部族兵倒戈,当即命守军偷偷围了靺鞨部驻地,谁知行事不密,被靺鞨部察觉,两军遂发生冲突,在城中大战起来。
红巾军斥候探得消息,速速报知‘关先生’,‘关先生’当机立断整军攻城,内外夹击之下,桓州城一夜即破。
桓州城乃是草原重城,粮草、军械、战马储备极多,红巾军得此实力大增,就连先前多次遭受重创的敢战营,在招募了一批‘汉奴’后,也恢复到五千人的大营。
至于赵信,则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军职千户,手下实打实地管着一千号弟兄,这成就相比已经拥兵数万的朱元璋、张士诚等大佬来说,或许不算什么。
但对赵信而言,却是意义重大,这一千号弟兄,是赵信生死拼搏四个月的成果,有了这一千号弟兄,赵信可以将心中的抱负与奇思妙想慢慢释放出来,不再是于大局无足轻重的小棋子。
在对一千号弟兄的整编中,赵信挑选身强体健者百人为亲兵,命陈棋统领两百弓弩兵(弩兵五十人,弓箭手一百五十人),邱智统领三百长枪兵,瞿远统领三百刀盾兵,吴袭管军情探查,统领五十人的骑军,牛二掌管军中辎重,统领五十辎重兵。
考虑到深入草原后,红巾军多与蒙古骑兵打交道,赵信遂研究起步军迎战骑军的战术来。
经过细致思索,赵信发现或许可以从三国名将鞠义用步军绞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的战例中得到启发。
在界桥之战中,面对咄咄逼人的精锐骑军白马义从,鞠义将精锐长戟兵与弩兵藏于盾兵之后。
待白马义从踏阵之时,长戟兵突然跳起突刺,阻滞白马义从的冲势,随后千弩齐发,将扎堆的白马义从成片射杀。
基于这一点,赵信利用仅有的两天休整时间,对麾下一千号弟兄进行队列以及阵型演练,队列演练参照的是后世军训标准,而阵型演练则细分为盾兵对撞训练,枪阵突刺训练,以及弓弩手的速射训练。
到了大军开拨之时,相比敢战营其它新扩的千人队,赵信的千人队已隐隐具有强军之形,基本上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敢战营统领张忠见了之后颇为诧异,还特地找赵信询问了原因,赵信也不藏私,将自己对步军迎战骑军的战术理解告诉了张忠,张忠听了眼眸发亮,对赵信的评价又是高了一分。
......
两日后,上都城外忽然响起声势浩荡的脚步声,随后便见城外二十里处尘土遮天,旌旗蔽日,一支大军宛如天上神兵般降临在草原上。
正在城外巡逻的元军斥候,隐隐见到大军内那旌旗写有‘红巾军’的字样,立马脸色剧变,连忙冲回上都城。
红巾军赶到上都城外二十里处,便再无前进,而是开始了安营下寨,‘关先生’则在亲卫的拥护下,来到一处高坡,他默默地望着远方的上都城,那犀利的目光似乎能穿透厚重的城墙,到达上都城内的每一个角落。
上都城位于锡林郭勒草原南部边缘地带,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蒙元王朝的发祥地,忽必烈便是在此地登基建国。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在‘关先生’看来,只要攻破了元上都,就能断了蒙元王朝的龙脉,即时,蒙元朝廷土崩瓦解,汉人便可在短时间内重整河山。
与此同时,在上都城内木府议事大堂,木允杰正召集麾下将领商讨御敌之策,忽然一军士手忙脚乱地从门外急急奔来。
“报~!报~!!!”
“混账!何事如此慌张?”木允杰一眯眼眸,甚是威严地大喝道。
“镇守使大人,红巾军,红巾军来了!”
木允杰身体一颤,好似整个人都静止住了,而大堂之内,听到这一消息的各将皆是脸色剧变。
“红巾贼军来了多少兵马?”
“据城外斥候目测,大概有八万余人!”
木允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震住自己的慌乱,便是一甩手道:“我知道了,退下吧!”
等那军士离开后,大堂内陷入了一阵死寂,而且有一种莫名的压抑,好似周围的空间在不断地收缩,将他们不断地捏压。
“哼!怕个鸟啊!红巾贼寇又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亦某愿意领兵与之决一死战!!!”
“不可!红巾贼寇刚破桓州城,锐气正盛,眼下万万不可与之硬碰,且上都城城高墙厚,粮草充足,据城而守才是上策!”
亦鲁奇刚一请战,博格列就立马反驳道,亦鲁奇听得,恶目一瞪,嗓音便是大了好几分。
“博将军,红巾贼寇击败阿古勒,夺了桓州,兵临上都,我上都的蒙古勇士此时士气低迷,正须赢下一战,提升士气!”
“况且,博将军别忘了草原乃是我蒙古儿郎的天下,所谓‘骑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镇守使大人麾下有着两万铁骑,我等何需惧之,除非博将军认为我蒙古勇士沦落到连靺鞨人都比不上!”
此言一出,博格列当即闭上嘴巴,将目光投向木允杰,博格列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因为他不是这决策之人,这一切,还需交由木允杰来决定。
“亦将军所言甚合我意,眼下蒙古儿郎确实需要一场大胜来提高士气,我等拥兵数万,不可能让红巾贼寇压住一头,否则,麾下将士会无形中对红巾贼寇心生惧心!”
木允杰缓缓言道,尽管他心知此时据城而守最为稳妥,但他不甘心被动防守,他坚信只要能胜下一场,那么无论是他还是一众蒙古勇士,都会士气飙升,战意昂然。
博格列听罢,也隐隐觉得此言有理,当下便是点了认同下来,而主要给他信心的则是,城中那两万蒙古铁骑。
“好!既然各位都没有异议,那明日便点齐兵马,与红巾贼寇摆阵厮杀,诸位各自回去好好准备,养精蓄锐,明日之战非胜不可!”木允杰一啪桌案,当下便是决定下来。
红巾军斥候探得消息,速速报知‘关先生’,‘关先生’当机立断整军攻城,内外夹击之下,桓州城一夜即破。
桓州城乃是草原重城,粮草、军械、战马储备极多,红巾军得此实力大增,就连先前多次遭受重创的敢战营,在招募了一批‘汉奴’后,也恢复到五千人的大营。
至于赵信,则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军职千户,手下实打实地管着一千号弟兄,这成就相比已经拥兵数万的朱元璋、张士诚等大佬来说,或许不算什么。
但对赵信而言,却是意义重大,这一千号弟兄,是赵信生死拼搏四个月的成果,有了这一千号弟兄,赵信可以将心中的抱负与奇思妙想慢慢释放出来,不再是于大局无足轻重的小棋子。
在对一千号弟兄的整编中,赵信挑选身强体健者百人为亲兵,命陈棋统领两百弓弩兵(弩兵五十人,弓箭手一百五十人),邱智统领三百长枪兵,瞿远统领三百刀盾兵,吴袭管军情探查,统领五十人的骑军,牛二掌管军中辎重,统领五十辎重兵。
考虑到深入草原后,红巾军多与蒙古骑兵打交道,赵信遂研究起步军迎战骑军的战术来。
经过细致思索,赵信发现或许可以从三国名将鞠义用步军绞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的战例中得到启发。
在界桥之战中,面对咄咄逼人的精锐骑军白马义从,鞠义将精锐长戟兵与弩兵藏于盾兵之后。
待白马义从踏阵之时,长戟兵突然跳起突刺,阻滞白马义从的冲势,随后千弩齐发,将扎堆的白马义从成片射杀。
基于这一点,赵信利用仅有的两天休整时间,对麾下一千号弟兄进行队列以及阵型演练,队列演练参照的是后世军训标准,而阵型演练则细分为盾兵对撞训练,枪阵突刺训练,以及弓弩手的速射训练。
到了大军开拨之时,相比敢战营其它新扩的千人队,赵信的千人队已隐隐具有强军之形,基本上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敢战营统领张忠见了之后颇为诧异,还特地找赵信询问了原因,赵信也不藏私,将自己对步军迎战骑军的战术理解告诉了张忠,张忠听了眼眸发亮,对赵信的评价又是高了一分。
......
两日后,上都城外忽然响起声势浩荡的脚步声,随后便见城外二十里处尘土遮天,旌旗蔽日,一支大军宛如天上神兵般降临在草原上。
正在城外巡逻的元军斥候,隐隐见到大军内那旌旗写有‘红巾军’的字样,立马脸色剧变,连忙冲回上都城。
红巾军赶到上都城外二十里处,便再无前进,而是开始了安营下寨,‘关先生’则在亲卫的拥护下,来到一处高坡,他默默地望着远方的上都城,那犀利的目光似乎能穿透厚重的城墙,到达上都城内的每一个角落。
上都城位于锡林郭勒草原南部边缘地带,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蒙元王朝的发祥地,忽必烈便是在此地登基建国。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在‘关先生’看来,只要攻破了元上都,就能断了蒙元王朝的龙脉,即时,蒙元朝廷土崩瓦解,汉人便可在短时间内重整河山。
与此同时,在上都城内木府议事大堂,木允杰正召集麾下将领商讨御敌之策,忽然一军士手忙脚乱地从门外急急奔来。
“报~!报~!!!”
“混账!何事如此慌张?”木允杰一眯眼眸,甚是威严地大喝道。
“镇守使大人,红巾军,红巾军来了!”
木允杰身体一颤,好似整个人都静止住了,而大堂之内,听到这一消息的各将皆是脸色剧变。
“红巾贼军来了多少兵马?”
“据城外斥候目测,大概有八万余人!”
木允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震住自己的慌乱,便是一甩手道:“我知道了,退下吧!”
等那军士离开后,大堂内陷入了一阵死寂,而且有一种莫名的压抑,好似周围的空间在不断地收缩,将他们不断地捏压。
“哼!怕个鸟啊!红巾贼寇又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亦某愿意领兵与之决一死战!!!”
“不可!红巾贼寇刚破桓州城,锐气正盛,眼下万万不可与之硬碰,且上都城城高墙厚,粮草充足,据城而守才是上策!”
亦鲁奇刚一请战,博格列就立马反驳道,亦鲁奇听得,恶目一瞪,嗓音便是大了好几分。
“博将军,红巾贼寇击败阿古勒,夺了桓州,兵临上都,我上都的蒙古勇士此时士气低迷,正须赢下一战,提升士气!”
“况且,博将军别忘了草原乃是我蒙古儿郎的天下,所谓‘骑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镇守使大人麾下有着两万铁骑,我等何需惧之,除非博将军认为我蒙古勇士沦落到连靺鞨人都比不上!”
此言一出,博格列当即闭上嘴巴,将目光投向木允杰,博格列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因为他不是这决策之人,这一切,还需交由木允杰来决定。
“亦将军所言甚合我意,眼下蒙古儿郎确实需要一场大胜来提高士气,我等拥兵数万,不可能让红巾贼寇压住一头,否则,麾下将士会无形中对红巾贼寇心生惧心!”
木允杰缓缓言道,尽管他心知此时据城而守最为稳妥,但他不甘心被动防守,他坚信只要能胜下一场,那么无论是他还是一众蒙古勇士,都会士气飙升,战意昂然。
博格列听罢,也隐隐觉得此言有理,当下便是点了认同下来,而主要给他信心的则是,城中那两万蒙古铁骑。
“好!既然各位都没有异议,那明日便点齐兵马,与红巾贼寇摆阵厮杀,诸位各自回去好好准备,养精蓄锐,明日之战非胜不可!”木允杰一啪桌案,当下便是决定下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