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4 184章
- 185 185章
- 186 186章
- 187 187章
- 188 188章
- 189 189章
- 190 190章
- 191 191章
- 192 192章
- 193 193章
- 194 194章
- 195 195章
- 196 196章
- 197 197章
- 198 198章
- 199 199章
- 200 200章
- 201 201章
- 202 202章
- 203 203章
- 204 204章
- 205 205章
- 206 206章
- 207 207章
- 208 208章
- 209 209章
- 210 210章
- 211 211章
- 212 212章
- 213 213章
- 214 214章
- 215 215章
- 216 216章
- 217 217章
- 218 218章
- 219 219章
- 220 220章
- 221 221章
- 222 222章
- 223 223章
- 224 224章
- 225 225章
- 226 226章
- 227 227章
- 228 228章
- 229 229章
- 230 230章
- 231 231章
- 232 232章
- 233 233章
- 234 234章
- 235 235章
- 236 236章
- 237 237章
- 238 238章
- 239 239章
- 240 240章
- 241 241章
- 242 242章
- 243 243章
- 244 244章
- 245 245章
- 246 246章
- 247 247章
- 248 248章
- 249 249章
- 250 250章
- 251 251章
- 252 252章
- 253 253章
- 254 254章
- 255 255章
- 256 256章
- 257 257章
- 258 258章
- 259 259章
- 260 260章
- 261 261章
- 262 262章
- 263 263章
- 264 264章
- 265 265章
- 266 266章
- 267 267章
- 268 268章
- 269 269章
- 270 270章
- 271 271章
- 272 272章
- 273 273章
- 274 274章
- 275 275章
- 276 276章
- 277 277章
- 278 278章
- 279 279章
- 280 280章
- 281 281章
- 282 282章
- 283 283章
- 284 284章
- 285 285章
- 286 286章
- 287 287章
- 288 288章
- 289 289章
- 290 290章
- 291 291章
- 292 292章
- 293 293章
- 294 294章
- 295 295章
- 296 296章
- 297 297章
- 298 298章
- 299 299章
- 300 300章
- 301 301章
- 302 302章
- 303 303章
- 304 304章
- 305 305章
- 306 306章
- 307 307章
- 308 308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94章
194章
如果我现在救他,把一切告诉巫景同,那之前于家一百多命就白白断送了,那样也有违我的誓言,也有违主人和大小姐的教诲。
可是梨儿他才七岁,囿于他还小,是个孩子,我不忍看他这么幼小的生命因为我的坚持而被结束,孩子还有他的前程,这不是该他终止的时候。
况且他从小就很可怜,那年,梨儿父亲被捕入狱,风雨交加的一个晚上,他出生了,他们家认为那是劫数,是他的降生使他父亲遭了罪,因而他从小就不招人喜欢,就好像是误闯入这个世界。要不是主人善良收留他在于府,估计他现在不会活得那么好吧。
可笑,现在,其实也不好。我那时就想,一个人若匆匆地来到这世上,最后又匆匆地离开,那他的人生该是有多凄苦。甚至是像那些生出来不久便夭折的那些婴儿般的不幸。
我该怎么办呢?
我是该成全这种不幸,换大局稳定,还是该打破命理桎梏,给他以新生呢?于家会不会因为我的一时怜悯而葬送在别人的手中?一切又皆因我起,我若坚持操守让他被杀,那这和我亲手杀了他又有什么异样呢?
想到这里,于厉生不忍地闭上眼睛,痛苦而又纠结到窒息。
半晌,他终于长吁短叹了一声,睁开眼睛,轻轻地道:“好……只要你不伤害他,我便帮你打开九霄殿大门。”话罢,他又闭上眼,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希望他这样做能够换回梨儿的平安吧。
大小姐于紫玥在临走前启动了九霄殿外的机关,只有在机关门上的槽口上放上梼杌刀刀眼上的珠子,九霄殿门才会打开。估计巫景同也是刚刚才发现了九霄殿被锁的事情,他劫杀于家人不过也是想让他们打开打开大门。
既是如此,也罢。大不了到时候进去的时候,和他拼命,总之,我会尽一切力量护着错金大门。
“弟兄们今天辛苦了,我先进去探一探,你们回去疗伤吧,没受伤的带上受伤的,慢点儿走。”巫景同转身对那些手下们吩咐道。
其实在这里他的动机已经很明显了。他能猜得到九霄殿有秘密,可能压着大宝贝,所以故意让这些人回去,他可不想平分东西。
当然,他不是一个人进去的。他带了一个亲信,有两下子,但绝对比不上自己,这人名唤许祯,是他妻子那边的表亲,其实也是钮祜禄氏,只不过来中原后就改汉名了。
或许三老爷就不应该把这七岁小孩儿留下来,而应该把他送走。毕竟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于家的一份子,鹏斯也是,而可能三老爷心中有自己的顾虑吧。
那些被赶走的弟兄们气得是吹胡子瞪眼,回去后,其中就有一个怒而言:“他巫景同真是好手段,把我们当什么了?叫我们下来给他喂肚子,让我们卖命杀人,我们杀了那么多于家人,死了那么多兄弟,可他呢?到头来还不是只顾得自己?我们为他万死不辞,他却对我们插圈弄套,这种行为真是令人发指。”
“我觉得还是于大哥好,现在终于良心发现了。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就是将军这样的人呐!也罢,我们现在就回顺天府禀德王!现在就让他尝尝苦头!”
其实当巫韦赶走这些人的时候他就该料想到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这些下属之所以反他,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读懂了于厉生的心思。我坚信,如若有机会,他们定会追随于厉生,而不去追随巫景同。
只不过此处离顺天府即是北京路途遥远,他那些人出山后一路奔波,费了半年的时间才抵达终点。但是他们并没有忘却自己的使命,反而更坚定地要去告发巫韦。只是巧就巧在,他们背后的靠山德王赴关抗敌去了,于是他们便找上了魏忠贤。
当时的魏忠贤虽然权倾朝野,但他毕竟是个宦官,而巫韦在当时可是从一品柱国大将军,当朝国公,权力蛮大了,没有证据,德王也不敢轻易开罪他。但德王和他的矛盾是众人皆知的,魏忠贤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得以诛杀巫韦。
至于证据,其实已经够明显了,就那次连夜抄于府的事情就轰动全城了,但这倒不至于杀头。毕竟人们只是看到了他走了而已,至于是不是叛变的问题还有待商榷。但是桩桩件件加起来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已经是足以要了巫韦的脑袋了。
德王的入关杀敌,为巫韦的死拖延了时间。这一拖,便是整整两年。这就也为骷髅玉的诞生提供了时间上的契机,让巫景同把这古山当作他的闭关之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山前面会有那么多间墓室,原来是巫韦利用这段时间命人建造的。
可巫韦的下场是五马分尸,化为百尸公。五马分尸是古代酷刑之一,柱国大将军,又为何会被五马分尸呢,到底是什么样的罪行呢?难道仅仅是被人弹劾叛逃卖国吗?难道仅仅是执刑者德王公报私仇吗?
不是的。血书其实在后面有提到一点是,巫韦出山夜偷圣旨。
由于是残虹古山外的事情,于厉生没办法通过山里的特殊物质观察巫景同的动作,因而血书里也没有详细记载。只是说了,进九霄殿后,于厉生曾拿着梼杌刀和他拼命,可对方有两人,且自己还带着个孩子,形势很不利。
所以于厉生打算放弃,巫景同很快就发现了错金大门,也得知大门后藏着很重要的秘密。可是他几番逼问于厉生,甚至是拿孩子作要挟,于厉生都没有告诉他怎么开这个门。
当时的于厉生,是真的不知道。巫景同其实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于厉生只是一个随从,这种机密肯定不是他一个普通的于家人可以知道的。只不过于敏湛已经被送走,于厉生肯定是不会说出他的下落的,现在于敏湛估计也都走远了,因而巫景同不打算从于家人下手,而是,自己研究。
于厉生自己呢,他是有打算的。他知道一些东西不能落到巫景同的手中,所以便悄悄吩咐梨儿说:“梨儿,待会儿哥哥把你藏起来,就藏在玄女像下的石窟里,那儿是个很安全的地方,不会有人发现的。这素虹本名是残虹,她的腹部有一块残虹甲,这是主人告诉我的,这一点,你永远不能告诉别人,知道吗?”
他也在怪自己,没有早一点发现石窟。但是现在石窟也只能装下两人左右,如果他自己下去了,巫景同发现了肯定会发现不对劲,从而对梨儿下手,毕竟没什么地方是最隐蔽的,巫景同若是想找,他一个地理大师肯定是有办法找出来的。一定要让他觉得,梨儿已经利用价值,从而放过梨儿。
于厉生凝神地看着这个孩子,其实他不会相信,巫景同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打开错金大门,所以他才把这最后的赌注都押在这个孩子身上。他摸摸梨儿小小的脑瓜,柔声细语地道:“九霄殿的机关已经被关闭了。记住,不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爬出来,偷看也不可以,也不要出声。直到,直到一切恢复了平静,你再离开,好吗?”
孩子呆呆地望着他,十分懂事地点了点头。
话罢,他把一块沾着尘土的煎饼塞在梨儿的手里,而包着这块煎饼的,竟是一张地图。他告诉孩子说:“只剩这个了。另外,这是方才交手的时候,我从巫韦身上偷来的。时机一到,你就按照这个地图走出去,小心一点。”
于厉生当时算是尽全力保住这个孩子了,他多么希望,他能平安地活着。
等没人的时候,他便把孩子抱进石窟里,他正要把玄女像归位的时候,梨儿忽然牵住了他的手,愣愣地看着他,问道:“哥哥你要去哪儿?”
他看着梨儿那双单纯的双眼,笑着说:“哥哥,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你一个人,千万要小心。”话罢,他轻轻放下小孩的手,并迅速地将玄女像归位,留了一道不起眼的小缝子。
于厉生忽然怔住了,不知什么时候,又是泪如泉涌。
他手握梼杌刀冲到殿外,取下那颗珠子,也来不及装上把它刀眼,直奔莲台。
九霄殿这边只能这样了,现在他也只能盼着巫景同打不开这错金大门。他已经酿下了大错,十二品莲台上的空地是他最后能忏悔的地方了;他要帮三老爷和大小姐,还有所有的于家人收尸。
他冲上那片空地,拖走一具又一具的尸体,此时却不料被巫景同的随从许桢看到。他款款而来,试图阻止于厉生的所作所为,于是二人交手,结果,许祯惨败。
于厉生是觉得,只有把这些于家人安葬,他才能心安。他始终以为,这场祸皆因他而起。哪怕到死后变成一具凶尸也是这么认为。
接下来的情节,或许是太过残忍,血书里竟然也没有详情地说明,里面只提到了,巫景同以为于厉生想要杀许祯以泄心头之恨,又因为他偷走自己的地图,于是一气之下剜去于厉生的双眼,并一脚将他踹下莲台后面的血池。
原来于厉生是这样没了眼睛的,还被扔下血池淹死。也难怪他的怨气会那么大。
于厉生其实在血池中还是有意识的,这离他变为凶尸应该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巫景同已然打开错金大门,并在里面发现了天坑,以及前面提到过的特殊物质,还在里面炼制了骷髅玉。之后他带着他的著作《残虹不死》出山,本来是想高高兴兴地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果,可结果却撞上了死对头德王,被五马分尸。
可是梨儿他才七岁,囿于他还小,是个孩子,我不忍看他这么幼小的生命因为我的坚持而被结束,孩子还有他的前程,这不是该他终止的时候。
况且他从小就很可怜,那年,梨儿父亲被捕入狱,风雨交加的一个晚上,他出生了,他们家认为那是劫数,是他的降生使他父亲遭了罪,因而他从小就不招人喜欢,就好像是误闯入这个世界。要不是主人善良收留他在于府,估计他现在不会活得那么好吧。
可笑,现在,其实也不好。我那时就想,一个人若匆匆地来到这世上,最后又匆匆地离开,那他的人生该是有多凄苦。甚至是像那些生出来不久便夭折的那些婴儿般的不幸。
我该怎么办呢?
我是该成全这种不幸,换大局稳定,还是该打破命理桎梏,给他以新生呢?于家会不会因为我的一时怜悯而葬送在别人的手中?一切又皆因我起,我若坚持操守让他被杀,那这和我亲手杀了他又有什么异样呢?
想到这里,于厉生不忍地闭上眼睛,痛苦而又纠结到窒息。
半晌,他终于长吁短叹了一声,睁开眼睛,轻轻地道:“好……只要你不伤害他,我便帮你打开九霄殿大门。”话罢,他又闭上眼,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希望他这样做能够换回梨儿的平安吧。
大小姐于紫玥在临走前启动了九霄殿外的机关,只有在机关门上的槽口上放上梼杌刀刀眼上的珠子,九霄殿门才会打开。估计巫景同也是刚刚才发现了九霄殿被锁的事情,他劫杀于家人不过也是想让他们打开打开大门。
既是如此,也罢。大不了到时候进去的时候,和他拼命,总之,我会尽一切力量护着错金大门。
“弟兄们今天辛苦了,我先进去探一探,你们回去疗伤吧,没受伤的带上受伤的,慢点儿走。”巫景同转身对那些手下们吩咐道。
其实在这里他的动机已经很明显了。他能猜得到九霄殿有秘密,可能压着大宝贝,所以故意让这些人回去,他可不想平分东西。
当然,他不是一个人进去的。他带了一个亲信,有两下子,但绝对比不上自己,这人名唤许祯,是他妻子那边的表亲,其实也是钮祜禄氏,只不过来中原后就改汉名了。
或许三老爷就不应该把这七岁小孩儿留下来,而应该把他送走。毕竟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于家的一份子,鹏斯也是,而可能三老爷心中有自己的顾虑吧。
那些被赶走的弟兄们气得是吹胡子瞪眼,回去后,其中就有一个怒而言:“他巫景同真是好手段,把我们当什么了?叫我们下来给他喂肚子,让我们卖命杀人,我们杀了那么多于家人,死了那么多兄弟,可他呢?到头来还不是只顾得自己?我们为他万死不辞,他却对我们插圈弄套,这种行为真是令人发指。”
“我觉得还是于大哥好,现在终于良心发现了。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就是将军这样的人呐!也罢,我们现在就回顺天府禀德王!现在就让他尝尝苦头!”
其实当巫韦赶走这些人的时候他就该料想到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这些下属之所以反他,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读懂了于厉生的心思。我坚信,如若有机会,他们定会追随于厉生,而不去追随巫景同。
只不过此处离顺天府即是北京路途遥远,他那些人出山后一路奔波,费了半年的时间才抵达终点。但是他们并没有忘却自己的使命,反而更坚定地要去告发巫韦。只是巧就巧在,他们背后的靠山德王赴关抗敌去了,于是他们便找上了魏忠贤。
当时的魏忠贤虽然权倾朝野,但他毕竟是个宦官,而巫韦在当时可是从一品柱国大将军,当朝国公,权力蛮大了,没有证据,德王也不敢轻易开罪他。但德王和他的矛盾是众人皆知的,魏忠贤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得以诛杀巫韦。
至于证据,其实已经够明显了,就那次连夜抄于府的事情就轰动全城了,但这倒不至于杀头。毕竟人们只是看到了他走了而已,至于是不是叛变的问题还有待商榷。但是桩桩件件加起来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已经是足以要了巫韦的脑袋了。
德王的入关杀敌,为巫韦的死拖延了时间。这一拖,便是整整两年。这就也为骷髅玉的诞生提供了时间上的契机,让巫景同把这古山当作他的闭关之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山前面会有那么多间墓室,原来是巫韦利用这段时间命人建造的。
可巫韦的下场是五马分尸,化为百尸公。五马分尸是古代酷刑之一,柱国大将军,又为何会被五马分尸呢,到底是什么样的罪行呢?难道仅仅是被人弹劾叛逃卖国吗?难道仅仅是执刑者德王公报私仇吗?
不是的。血书其实在后面有提到一点是,巫韦出山夜偷圣旨。
由于是残虹古山外的事情,于厉生没办法通过山里的特殊物质观察巫景同的动作,因而血书里也没有详细记载。只是说了,进九霄殿后,于厉生曾拿着梼杌刀和他拼命,可对方有两人,且自己还带着个孩子,形势很不利。
所以于厉生打算放弃,巫景同很快就发现了错金大门,也得知大门后藏着很重要的秘密。可是他几番逼问于厉生,甚至是拿孩子作要挟,于厉生都没有告诉他怎么开这个门。
当时的于厉生,是真的不知道。巫景同其实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于厉生只是一个随从,这种机密肯定不是他一个普通的于家人可以知道的。只不过于敏湛已经被送走,于厉生肯定是不会说出他的下落的,现在于敏湛估计也都走远了,因而巫景同不打算从于家人下手,而是,自己研究。
于厉生自己呢,他是有打算的。他知道一些东西不能落到巫景同的手中,所以便悄悄吩咐梨儿说:“梨儿,待会儿哥哥把你藏起来,就藏在玄女像下的石窟里,那儿是个很安全的地方,不会有人发现的。这素虹本名是残虹,她的腹部有一块残虹甲,这是主人告诉我的,这一点,你永远不能告诉别人,知道吗?”
他也在怪自己,没有早一点发现石窟。但是现在石窟也只能装下两人左右,如果他自己下去了,巫景同发现了肯定会发现不对劲,从而对梨儿下手,毕竟没什么地方是最隐蔽的,巫景同若是想找,他一个地理大师肯定是有办法找出来的。一定要让他觉得,梨儿已经利用价值,从而放过梨儿。
于厉生凝神地看着这个孩子,其实他不会相信,巫景同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打开错金大门,所以他才把这最后的赌注都押在这个孩子身上。他摸摸梨儿小小的脑瓜,柔声细语地道:“九霄殿的机关已经被关闭了。记住,不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爬出来,偷看也不可以,也不要出声。直到,直到一切恢复了平静,你再离开,好吗?”
孩子呆呆地望着他,十分懂事地点了点头。
话罢,他把一块沾着尘土的煎饼塞在梨儿的手里,而包着这块煎饼的,竟是一张地图。他告诉孩子说:“只剩这个了。另外,这是方才交手的时候,我从巫韦身上偷来的。时机一到,你就按照这个地图走出去,小心一点。”
于厉生当时算是尽全力保住这个孩子了,他多么希望,他能平安地活着。
等没人的时候,他便把孩子抱进石窟里,他正要把玄女像归位的时候,梨儿忽然牵住了他的手,愣愣地看着他,问道:“哥哥你要去哪儿?”
他看着梨儿那双单纯的双眼,笑着说:“哥哥,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你一个人,千万要小心。”话罢,他轻轻放下小孩的手,并迅速地将玄女像归位,留了一道不起眼的小缝子。
于厉生忽然怔住了,不知什么时候,又是泪如泉涌。
他手握梼杌刀冲到殿外,取下那颗珠子,也来不及装上把它刀眼,直奔莲台。
九霄殿这边只能这样了,现在他也只能盼着巫景同打不开这错金大门。他已经酿下了大错,十二品莲台上的空地是他最后能忏悔的地方了;他要帮三老爷和大小姐,还有所有的于家人收尸。
他冲上那片空地,拖走一具又一具的尸体,此时却不料被巫景同的随从许桢看到。他款款而来,试图阻止于厉生的所作所为,于是二人交手,结果,许祯惨败。
于厉生是觉得,只有把这些于家人安葬,他才能心安。他始终以为,这场祸皆因他而起。哪怕到死后变成一具凶尸也是这么认为。
接下来的情节,或许是太过残忍,血书里竟然也没有详情地说明,里面只提到了,巫景同以为于厉生想要杀许祯以泄心头之恨,又因为他偷走自己的地图,于是一气之下剜去于厉生的双眼,并一脚将他踹下莲台后面的血池。
原来于厉生是这样没了眼睛的,还被扔下血池淹死。也难怪他的怨气会那么大。
于厉生其实在血池中还是有意识的,这离他变为凶尸应该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巫景同已然打开错金大门,并在里面发现了天坑,以及前面提到过的特殊物质,还在里面炼制了骷髅玉。之后他带着他的著作《残虹不死》出山,本来是想高高兴兴地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果,可结果却撞上了死对头德王,被五马分尸。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