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33 333.第333章 深夜召见
- 334 334.第334章 麻烦降临
- 335 335.第335章 公主厚礼
- 336 336.第336章 宿仇合作
- 337 337.第337章 女皇新宠
- 338 338.第338章 背后一刀
- 339 339.第339章 并州之争
- 340 340.第340章 又下战书
- 341 341.第341章 不速之客
- 342 342.第342章 轻语隐秘
- 343 343.第343章 李泉求亲
- 344 344.第344章 胡酋猝亡
- 345 345.第345章 攻心之谈
- 346 346.第346章 再见故人
- 347 347.第347章 契丹再反
- 348 348.第348章 局势急变
- 349 349.第349章 临危出征
- 350 350.第350章 幽燕激战
- 351 351.第351章 千里驰援
- 352 352.第352章 两军对峙
- 353 353.第353章 草原之狼
- 354 354.第354章 发现机会
- 355 355.第355章 奚王人质
- 356 356.第356章 别无选择
- 357 357.第357章 欲战无路
- 358 358.第358章 滦水兵败
- 359 359.第359章 凯旋归来
- 360 360.第360章 语重心长
- 361 361.第361章 大婚前夕
- 362 362.第362章 大礼之日
- 363 363.第363章 官任新职
- 364 364.第364章 皇宫告别
- 365 365.第365章 临行前夕
- 366 366.第366章 长安势力
- 367 367.第367章 官邸风波
- 368 368.第368章 下马之威
- 369 369.第369章 强势夺权
- 370 370.第370章 全家团圆
- 371 371.第371章 狄燕心思
- 372 372.第372章 兄妹反目
- 373 373.第373章 事情闹大
- 374 374.第374章 轻语进门
- 375 375.第375章 紧急回京
- 376 376.第376章 排忧解难
- 377 377.第377章 武氏奇兵
- 378 378.第378章 酒楼会晤
- 379 379.第379章 山庄凶案
- 380 380.第380章 连环施压
- 381 381.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
- 382 382.第382章 正面交锋(中)
- 383 383.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
- 384 384.第384章 失子之痛
- 385 385.第385章 西域来客
- 386 386.第386章 城门冲突
- 387 387.第387章 杀机潜生
- 388 388.第388章 名相病逝
- 389 389.第389章 矛盾激化
- 390 390.第390章 局势逆转
- 391 391.第391章 震惊消息
- 392 392.第392章 三郎入局
- 393 393.第393章 局势渐乱
- 394 394.第394章 渑池刺案
- 395 395.第395章 谜案疑云
- 396 396.第396章 第七相国
- 397 397.第397章 兴师问罪
- 398 398.第398章 两免金牌
- 399 399.第399章 两次刺杀
- 400 400.第400章 平衡打破
- 401 401.第401章 公主野心
- 402 402.第402章 胡僧秘密
- 403 403.第403章 按兵不动
- 404 404.第404章 忠孝难全
- 405 405.第405章 武氏内讧
- 406 406.第406章 今夜有雨
- 407 407.第407章 三思之死
- 408 408.第408章 神龙政变
- 409 409.第409章 新的旅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43.第343章 李泉求亲
343.第343章 李泉求亲
武承嗣被宦官领下去了,武则天这才瞥了一眼李臻道:“他这样胡闹,是你教他的吧!”
李臻躬身行一礼,不慌不忙道:“武承嗣一路向微臣哀求,微臣心中不忍,所以劝他要有诚意向陛下请罪,微臣提醒他可以负荆请罪,却没到他居然把衣服脱了,还要撞墙寻死,微臣没有让他这样做。”
“朕也相信你说的是实话,不过你觉得他欺君罔上,擅自北上,其罪可恕?”
李臻叹了口气道:“人在绝望中求生,是一种本能,他在岭南也绝望了,又思念故乡,所以才做出糊涂之事,他毕竟是陛下的侄子,如果陛下因他的孝心而处死他,对家族也难以交代。”
“大胆!”武则天一声怒斥。
李臻连忙跪下,沉声道:“这是微臣的肺腑之言,陛下恩宠于臣,臣心怀感激,不愿让陛下陷入亲情困扰之中,所以才替武承嗣说情。”
武则天注视他良久,目光渐渐柔和起来,点点头道:“你居然是替朕考虑,这很好,你起来吧!朕不怪你。”
李臻站了起来,这时,武则天轻轻叹了口气,她想到了张氏兄弟,心中对李臻愈加歉疚,便对他道:“李将军的关心,朕记住了,你先下去吧!”
“微臣告退!”
李臻慢慢退了下去,武则天只觉一阵心烦意乱,无力地坐倒在榻上,望着窗外怔怔发起呆来。
...。
李泉拜访狄府受到了隆重的接待,狄仁杰妻子张氏亲自出大门来迎接,将她请进内宅,狄夫人很清楚,李臻大姊今天来拜访,实际上就是来商量两家的婚事,李臻父母早亡,那么他的婚事必须由大姊来做主。
后堂内,侍女将狄老太太也扶了出来,狄老太太前段时间略略有点感恙,静养一段时间才略略好转,身体还是比较虚弱,狄夫人连忙迎上去,低声埋怨道:“这么冷的天,母亲出来做什么?”
老太太呵呵笑道:“听说李臻的大姊来了,我不来见一见,岂不是很无礼!”
李泉连忙上前见礼,“李泉见过老祖母!”
老太太笑道:“你就是李泉大姊吧!好像我们见过。”
“是!在马球大赛时,在内卫队的大帐内,我和老祖母见过,还有狄姑娘。”
“对!对!在李哥儿的大帐内。”
狄老太太心中欢喜,又问张氏道:“阿燕呢,她怎么不在?”
“回禀母亲,她好像出去了,和几个小娘约好买首饰去了。”
“这死丫头,今天跑出去做什么?”
狄老太太歉然对李泉道:“我那个孙女就喜欢到处跑,不过人还是很好,善良、淳朴..。”
李泉忍不住笑道:“老祖母不用歉疚,我和阿燕很熟悉,我也很喜欢她。”
“呵呵!熟悉就好!”
众人又坐了下来,李泉欠身对狄夫人笑道:“我这次上门拜访,主要是为了我兄弟和阿燕之事,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家阿臻年纪也不小了,我们从小父母双亡,由我这个长姊拉扯他长大,所以他的婚娶也是我的事情,不知夫人是否考虑过我家阿臻?”
一般而言,提亲都是由媒人上门,所以有媒妁之言的说法,不过媒人也只是一种形式,尤其在很多大户人家,在媒人上门之前,双方就已经有了默契或者是敲定了婚事,然后再由媒人上门送来婚书求婚,否则媒人来得唐突,被拒绝的话会很失礼仪。
当然,媒人只是一种避免双方尴尬的中介,并非一定需要,六礼中的纳采并非一定要媒妁上门,如果双方沟通得好的话,媒人也可以不用上门,直接省去这个环节。
今天李泉上门也是一样,因为已经和狄家有了默契,就不需要媒人上再门提亲,李泉也心知肚明,既然狄家这么热情接待自己,那么这门婚事基本上就算定了。
狄夫人笑道:“他们两人情投意合,我们实在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阿燕的父亲也非常喜欢李公子,我们很愿意接受这门婚事。”
老太太咧嘴笑了起来,“我第一天见他,就知道他是我孙女婿了,我一万个赞成。”
李泉心中欢喜,连忙取出李臻的聘书,笑道:“既然双方都情投意合,今天索性将纳采和问名一起做了,这是我们家的聘书,请夫人收下,至于纳采之礼,我会稍晚一点派人送来。”
纳采和问名都还属于求婚的范畴,下一个是纳吉,也就是由女方核对双方的生辰八字,或者在佛前求签,若生辰八字吻合无冲,或者求得上上签,那女方就可以正式答应这门婚事。
事实上,所谓核对生辰八字只是给女方一个拒绝的借口,如果女方经过进一步了解后,发现男方不符合自己的条件,比如男方没有房子,或者男方品行不端,或者门第不配等等,女方不愿接受这门婚事,就可以借口八字不合而退回求婚之礼,这样双方都不至于难堪。
狄夫人笑着接过了李臻的婚事,她不能马上答应,这件事她还要和丈夫商量,毕竟丈夫才是一家之主,只有他答应,阿燕才能嫁给李臻。
“好吧!我会选一吉日,去菩萨面前拜求一签,相信这是一门好姻缘。”
旁边老太太嘟囔道:“要求什么签啊!万一没求到好签怎么办?”
狄夫人哭笑不得,老太太一心想要这个孙女婿,生怕这门婚事成不了,她只得解释道:“母亲放心吧!我一定能求得好签,不会让你失望。”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泉便起身告辞,狄夫人一直把她送出大门,李泉笑道:“纳采之礼雁我已经备好,我回去就让人送来。”
“真是辛苦泉大姊了,改天我略备薄酒,还请泉大姊上门做客。”
“一定!一定来!”
李泉告辞而去,狄夫人目送她远去,这才返回府中,她一回头,却发现老太太就站在身后,也在探头看李泉的马车远去,吓得她连忙上前扶住,“母亲,外面寒冷风大,别受凉了,快点回去。”
“这才刚刚入冬,我身子骨结实,经受得起,阿——嚏!”话没有说完,老太太便打了个大喷嚏,丫鬟婆子们吓得连忙将她搀了回去。
入夜,狄仁杰从皇城下朝回来,自从武三思被罢相之后,朝廷内只剩下四相,虽然少了一相,但没有了武三思的掣肘,宗楚客孤掌难鸣,很多政务都变成顺畅无阻,狄仁杰的心情也随之大好。
不过今天下午圣上召见他,竟打算将兵部侍郎武攸宁提升为兵部尚书,狄仁杰立刻明白了武则天的意图,她并不甘心,还是想让武氏入相,从而独揽君相大权。
这让狄仁杰在欢喜之余,又多了一分烦恼,不过他也有考虑,如果圣上一定要让武攸宁入相,那么她至少要同意恢复七相制,这一点他和娄师德、苏味道三人都达成了共识,宗楚客也勉强表示同意。
马车在大门前缓缓停下,狄仁杰下了马车,对门口管家道:“去告诉夫人,我已经吃过晚饭了,我在书房!”
他走进府门,快步向自己内书房走去,和所有高官一样,狄仁杰也有内书房和外书房,外书房主要用来接待一些关系密切的重要同僚,内书房则是他的个人世界,他在这里看书,写奏章,思考军国大事等等,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内书房中度过。
而且内书房规矩很严,除了妻子之外,他一般不准其他人入内,不过小女儿狄燕会偷偷跑进来调皮,让他也无可奈何。
狄仁杰走进了内书房,内书房里点了炭盆,温暖而干燥,他脱去外裳,走到炭盆前坐下,烤了一会儿手,整个身体都慢慢暖和起来,这时,妻子张氏端着一碗参茶走了进来,笑道:“老爷今天回来得有点晚啊!”
“嗯!今天和娄相国在朝房内喝了两杯酒,闲聊了片刻,所以就稍晚了一点,让夫人担心了。”
狄仁杰笑着接过热腾腾的参茶,慢慢喝了一口,他感觉妻子似乎有话要说,便笑问道:“有什么事吗?”
“老爷,今天李臻大姊来过了。”
狄仁杰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是谈阿燕的婚事吗?”
张氏点点头,“算是向我们求婚吧!聘书和礼雁都送来了。”
狄仁杰沉吟一下问道:“母亲是什么态度?”
“母亲笑得合不拢嘴,不顾病体初愈,还亲自送李臻大姊出门,她当然是千肯万肯,其实我也觉得李臻不错,年轻有为,很有前途,而且人品也不错,不知老爷..。”
狄仁杰没有吭声,李臻虽然各方面都不错,但有一点他不太喜欢,就是李臻心计太深,手段毒辣,而且狄仁杰也听说了李臻和上官婉儿之间关系有点暧昧,这令他心中略略有些不悦,虽说这种男女之事在大唐谈不上什么严重,他狄仁杰也不是拘束于礼节之人,关键是上官婉儿,那个厉害的女人,李臻怎么能和她走得太近。
狄仁杰沉吟片刻道:“这件事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张氏一怔,丈夫前些天对李臻还满口赞赏,怎么现在又有点犹豫了,她迟疑一下,低声问道:“老爷,发生什么事了吗?”
如果别的事情她不会多问,但事关女儿婚姻,她非常关心,还是忍不住了。
“其实也没什么,人无完人嘛!我只是想和李臻再谈一谈,这件事也不急一时,对吧!”
毕竟是几十年的枕边人,张氏听丈夫说到‘人无完人’,便知道丈夫对这门婚事有点不愿意,她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又柔声劝道:“如果老爷不肯答应这门婚事,最好还是先和母亲说清楚,否则她会接受不了。”
“要说清楚什么?”门口忽然传来了狄老太太的声音。
李臻躬身行一礼,不慌不忙道:“武承嗣一路向微臣哀求,微臣心中不忍,所以劝他要有诚意向陛下请罪,微臣提醒他可以负荆请罪,却没到他居然把衣服脱了,还要撞墙寻死,微臣没有让他这样做。”
“朕也相信你说的是实话,不过你觉得他欺君罔上,擅自北上,其罪可恕?”
李臻叹了口气道:“人在绝望中求生,是一种本能,他在岭南也绝望了,又思念故乡,所以才做出糊涂之事,他毕竟是陛下的侄子,如果陛下因他的孝心而处死他,对家族也难以交代。”
“大胆!”武则天一声怒斥。
李臻连忙跪下,沉声道:“这是微臣的肺腑之言,陛下恩宠于臣,臣心怀感激,不愿让陛下陷入亲情困扰之中,所以才替武承嗣说情。”
武则天注视他良久,目光渐渐柔和起来,点点头道:“你居然是替朕考虑,这很好,你起来吧!朕不怪你。”
李臻站了起来,这时,武则天轻轻叹了口气,她想到了张氏兄弟,心中对李臻愈加歉疚,便对他道:“李将军的关心,朕记住了,你先下去吧!”
“微臣告退!”
李臻慢慢退了下去,武则天只觉一阵心烦意乱,无力地坐倒在榻上,望着窗外怔怔发起呆来。
...。
李泉拜访狄府受到了隆重的接待,狄仁杰妻子张氏亲自出大门来迎接,将她请进内宅,狄夫人很清楚,李臻大姊今天来拜访,实际上就是来商量两家的婚事,李臻父母早亡,那么他的婚事必须由大姊来做主。
后堂内,侍女将狄老太太也扶了出来,狄老太太前段时间略略有点感恙,静养一段时间才略略好转,身体还是比较虚弱,狄夫人连忙迎上去,低声埋怨道:“这么冷的天,母亲出来做什么?”
老太太呵呵笑道:“听说李臻的大姊来了,我不来见一见,岂不是很无礼!”
李泉连忙上前见礼,“李泉见过老祖母!”
老太太笑道:“你就是李泉大姊吧!好像我们见过。”
“是!在马球大赛时,在内卫队的大帐内,我和老祖母见过,还有狄姑娘。”
“对!对!在李哥儿的大帐内。”
狄老太太心中欢喜,又问张氏道:“阿燕呢,她怎么不在?”
“回禀母亲,她好像出去了,和几个小娘约好买首饰去了。”
“这死丫头,今天跑出去做什么?”
狄老太太歉然对李泉道:“我那个孙女就喜欢到处跑,不过人还是很好,善良、淳朴..。”
李泉忍不住笑道:“老祖母不用歉疚,我和阿燕很熟悉,我也很喜欢她。”
“呵呵!熟悉就好!”
众人又坐了下来,李泉欠身对狄夫人笑道:“我这次上门拜访,主要是为了我兄弟和阿燕之事,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家阿臻年纪也不小了,我们从小父母双亡,由我这个长姊拉扯他长大,所以他的婚娶也是我的事情,不知夫人是否考虑过我家阿臻?”
一般而言,提亲都是由媒人上门,所以有媒妁之言的说法,不过媒人也只是一种形式,尤其在很多大户人家,在媒人上门之前,双方就已经有了默契或者是敲定了婚事,然后再由媒人上门送来婚书求婚,否则媒人来得唐突,被拒绝的话会很失礼仪。
当然,媒人只是一种避免双方尴尬的中介,并非一定需要,六礼中的纳采并非一定要媒妁上门,如果双方沟通得好的话,媒人也可以不用上门,直接省去这个环节。
今天李泉上门也是一样,因为已经和狄家有了默契,就不需要媒人上再门提亲,李泉也心知肚明,既然狄家这么热情接待自己,那么这门婚事基本上就算定了。
狄夫人笑道:“他们两人情投意合,我们实在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阿燕的父亲也非常喜欢李公子,我们很愿意接受这门婚事。”
老太太咧嘴笑了起来,“我第一天见他,就知道他是我孙女婿了,我一万个赞成。”
李泉心中欢喜,连忙取出李臻的聘书,笑道:“既然双方都情投意合,今天索性将纳采和问名一起做了,这是我们家的聘书,请夫人收下,至于纳采之礼,我会稍晚一点派人送来。”
纳采和问名都还属于求婚的范畴,下一个是纳吉,也就是由女方核对双方的生辰八字,或者在佛前求签,若生辰八字吻合无冲,或者求得上上签,那女方就可以正式答应这门婚事。
事实上,所谓核对生辰八字只是给女方一个拒绝的借口,如果女方经过进一步了解后,发现男方不符合自己的条件,比如男方没有房子,或者男方品行不端,或者门第不配等等,女方不愿接受这门婚事,就可以借口八字不合而退回求婚之礼,这样双方都不至于难堪。
狄夫人笑着接过了李臻的婚事,她不能马上答应,这件事她还要和丈夫商量,毕竟丈夫才是一家之主,只有他答应,阿燕才能嫁给李臻。
“好吧!我会选一吉日,去菩萨面前拜求一签,相信这是一门好姻缘。”
旁边老太太嘟囔道:“要求什么签啊!万一没求到好签怎么办?”
狄夫人哭笑不得,老太太一心想要这个孙女婿,生怕这门婚事成不了,她只得解释道:“母亲放心吧!我一定能求得好签,不会让你失望。”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泉便起身告辞,狄夫人一直把她送出大门,李泉笑道:“纳采之礼雁我已经备好,我回去就让人送来。”
“真是辛苦泉大姊了,改天我略备薄酒,还请泉大姊上门做客。”
“一定!一定来!”
李泉告辞而去,狄夫人目送她远去,这才返回府中,她一回头,却发现老太太就站在身后,也在探头看李泉的马车远去,吓得她连忙上前扶住,“母亲,外面寒冷风大,别受凉了,快点回去。”
“这才刚刚入冬,我身子骨结实,经受得起,阿——嚏!”话没有说完,老太太便打了个大喷嚏,丫鬟婆子们吓得连忙将她搀了回去。
入夜,狄仁杰从皇城下朝回来,自从武三思被罢相之后,朝廷内只剩下四相,虽然少了一相,但没有了武三思的掣肘,宗楚客孤掌难鸣,很多政务都变成顺畅无阻,狄仁杰的心情也随之大好。
不过今天下午圣上召见他,竟打算将兵部侍郎武攸宁提升为兵部尚书,狄仁杰立刻明白了武则天的意图,她并不甘心,还是想让武氏入相,从而独揽君相大权。
这让狄仁杰在欢喜之余,又多了一分烦恼,不过他也有考虑,如果圣上一定要让武攸宁入相,那么她至少要同意恢复七相制,这一点他和娄师德、苏味道三人都达成了共识,宗楚客也勉强表示同意。
马车在大门前缓缓停下,狄仁杰下了马车,对门口管家道:“去告诉夫人,我已经吃过晚饭了,我在书房!”
他走进府门,快步向自己内书房走去,和所有高官一样,狄仁杰也有内书房和外书房,外书房主要用来接待一些关系密切的重要同僚,内书房则是他的个人世界,他在这里看书,写奏章,思考军国大事等等,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内书房中度过。
而且内书房规矩很严,除了妻子之外,他一般不准其他人入内,不过小女儿狄燕会偷偷跑进来调皮,让他也无可奈何。
狄仁杰走进了内书房,内书房里点了炭盆,温暖而干燥,他脱去外裳,走到炭盆前坐下,烤了一会儿手,整个身体都慢慢暖和起来,这时,妻子张氏端着一碗参茶走了进来,笑道:“老爷今天回来得有点晚啊!”
“嗯!今天和娄相国在朝房内喝了两杯酒,闲聊了片刻,所以就稍晚了一点,让夫人担心了。”
狄仁杰笑着接过热腾腾的参茶,慢慢喝了一口,他感觉妻子似乎有话要说,便笑问道:“有什么事吗?”
“老爷,今天李臻大姊来过了。”
狄仁杰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是谈阿燕的婚事吗?”
张氏点点头,“算是向我们求婚吧!聘书和礼雁都送来了。”
狄仁杰沉吟一下问道:“母亲是什么态度?”
“母亲笑得合不拢嘴,不顾病体初愈,还亲自送李臻大姊出门,她当然是千肯万肯,其实我也觉得李臻不错,年轻有为,很有前途,而且人品也不错,不知老爷..。”
狄仁杰没有吭声,李臻虽然各方面都不错,但有一点他不太喜欢,就是李臻心计太深,手段毒辣,而且狄仁杰也听说了李臻和上官婉儿之间关系有点暧昧,这令他心中略略有些不悦,虽说这种男女之事在大唐谈不上什么严重,他狄仁杰也不是拘束于礼节之人,关键是上官婉儿,那个厉害的女人,李臻怎么能和她走得太近。
狄仁杰沉吟片刻道:“这件事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张氏一怔,丈夫前些天对李臻还满口赞赏,怎么现在又有点犹豫了,她迟疑一下,低声问道:“老爷,发生什么事了吗?”
如果别的事情她不会多问,但事关女儿婚姻,她非常关心,还是忍不住了。
“其实也没什么,人无完人嘛!我只是想和李臻再谈一谈,这件事也不急一时,对吧!”
毕竟是几十年的枕边人,张氏听丈夫说到‘人无完人’,便知道丈夫对这门婚事有点不愿意,她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又柔声劝道:“如果老爷不肯答应这门婚事,最好还是先和母亲说清楚,否则她会接受不了。”
“要说清楚什么?”门口忽然传来了狄老太太的声音。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