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17 14
- 618 16
- 619 16.
- 620 17
- 621 18
- 623 后夜更,具体啥时候,不知道
- 624 34 (比较水)
- 625 43。
- 626 47
- 627 52章
- 628 下一章明早~
- 629 61
- 630 62
- 631 63
- 632 64
- 633 65
- 634 65章
- 635 67
- 636 68
- 637 69章
- 638 70
- 639 71章
- 640 72
- 641 73
- 642 74
- 643 75
- 644 76
- 645 77
- 646 78
- 647 79
- 648 80章
- 649 81
- 650 82章
- 651 83
- 652 84
- 653 85章
- 654 86章
- 655 87章
- 656 88
- 657 89章
- 658 90
- 659 1 暗流 (上)
- 660 2章 暗流(中)
- 661 93
- 662 第四章 一路向北的板载!
- 663 第五章 世界大变天!
- 664 第六章 美利坚的经济霸业计划。
- 665 第七章 目标那霸与鬼子的愤怒。
- 666 第八章
- 667 第九章 联合舰队:明明敌人都没有海军,怎么自己就输的这么惨?
- 668 第十章 登陆
- 669 第十一章
- 670 第十二章
- 671 第十三章 烟雾弹。
- 672 第十四章 我们需要坦克,需要反坦克炮,需要弹药···
- 673 第十五章 继续进攻!
- 674 第十六章 目标:关岛!
- 675 第十七章 各自的新坦克。
- 676 第十八章 谁打下来归谁!
- 677 第十九章 不计一切代价。
- 678 二十章 出发!
- 679 第二十一章 他想干嘛!
- 680 第二十二章 天蝗:我忍。
- 681 第二十三章 打不过
- 682 二十四章 疯狂的基建!
- 683 二十五章 空中强军!
- 684 第二十六章 击落!击沉!
- 685 二十七章 挖坑,与蠢货怎么这么多!
- 686 二十八章 封锁!
- 687 第二十九章 敢截胡劳资的生意?
- 688 三十章 横跨一万五千公里!
- 689 三十一章 一旦发现,立刻击沉!
- 690 三十二章 跟踪!
- 691 第三十三章 抓捕归案。
- 692 三十四章 绞肉机。
- 693 三十五章 这很李云龙!
- 694 第三十六章 印度洋的风
- 695 明天两更八千字··
- 696 第三十七章 大英帝国的苦!
- 697 三十八章 来自日不落的劳工!
- 698 三十九章 中介之光邱胖子!
- 699 第四十章 让人头秃的欧洲局势!
- 700 四十一章 愈演愈烈的战争!
- 701 四十二章 援兵!
- 702 第四十三章 高质量炮灰!
- 703 四十四章 李大团长很生气,邱胖子的新想法!
- 704 四十五章
- 705 第四十六章 奇怪的单位!
- 706 第四十七章 先从边角开始点火。
- 707 四十八章
- 708 暂停三天
- 709 第四十九章 要干就干大的,要站就挺直腰背、彻彻底底的站起来。
- 710 五十章 要么直接开炮,不然就哪儿凉快哪儿哪儿呆着去
- 711 五十一章 发报,明码:还有么,多来点!我还没过瘾!
- 712 第五十二章 衣阿华级集合,目标:西太平洋!
- 713 第五十三章 忧心忡忡的邱胖子
- 714 第五十四章 美利坚:我们需要更多的舰队。
- 715 第五十五章 这可是大家伙!
- 716 五十六章 美利坚的决断,与空中加油!
- 717 五十七章 ‘午门’行动。
- 718 第五十八章 风起云涌!
- 719 第五十九章 一万公里之外的斩首!
- 720 六十章 首相之死
- 721 第六十一章 他们给的太多了。
- 722 六十二章 八月十日,今日无战事。
- 723 第六十三章
- 724 第六十四章 飘落的蝴蝶。
- 725 第六十五章 明日头条!
- 726 第六十六章 还要么?
- 727 第六十七章 医学奇迹!
- 728 六十八章 邱胖子狂喜
- 729 第六十九章 我李云龙很大方!
- 730 第七十章 第二次轰炸美利坚计划。
- 731 第七十一章 前方军舰,停船接受检查,这里禁止携带任何武器装备通过。
- 732 72章 是时候算账了!
- 733 第七十三章 一个好主意。
- 734 第七十三章 楚云飞的快乐!
- 735 第七十五章 价码!
- 736 第七十六章 九月十五日。
- 737 第七十七章 发财了!发财了!
- 738 第七十八章 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
- 739 第七十九章
- 740 八十章
- 741 八十一章 基地选址!
- 742 第八十二章 邱胖子的小算盘!
- 743 八十三章
- 744 第八十四章 给他们獠牙!
- 745 八十六章 过来吧,麦克阿瑟!
- 746 第八十七章 我刚刚是不是声音太大了?
- 747 第八十八章 上帝?他几个师?装甲有多厚?
- 748 第八十九章 大西洋的风!
- 749 九十章 欧罗巴的躁动。
- 750 第九十一章 机翼下的英格兰
- 751 九十二章 先抬他一手!
- 752 九十三章 D日!
- 753 九十四章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不错吧?
- 754 第九十五章
- 755 九十六章 问题不大?
- 756 第九十七章 多拉巨炮,鹰酱版。
- 757 九十八章 坂田,劳资来给你上香了!
- 758 第九十九章 东线与后花园
- 759 第一百章 老杜的麻烦,老赵的新计划
- 760 第一百零一章 财政部长:干不下去了,辞职跑路吧!
- 761 第一零二章 我全都要!
- 762 第一百零三章 座山雕在东京
- 763 第一百零四章 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47
47
河源县。
大礼堂。
钢筋水泥,玻璃灯光,飞檐梁柱,在这栋建筑上,中式结构与西式风格完美结合,再加上庞大的立体感体型,周边良好的绿化。
被老百姓誉为最好看的房子。
作为建设大队最新建设的河源县建筑,经由大师傅设计和指导,自家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和建设,集合了目前根据地最先进的技术。
自然而然,美观而实用,代表着根据地的门面。
而今天,也就是九月中旬,这里有两队人见面了。
双方在这里交谈整整一天,相互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多项交易。
“我们是盟友。”
最后,对着照相机,老赵语气和煦,一副温恩尔雅的知识分子气质:
“坦诚相见,竭诚合作是应该的。”
面对镜头,老赵笑的很自然,身子笔直挺立,一只手背负,另一只手伸出,友好的和对面的美利坚商业部负责人握手。
姿态很足。
“对,我们是盟友,有共同的敌人。”
一旁,美利坚此次谈判的合作人艰难的扯出一个笑容。
这次生意,这次会谈,他几乎全面处于劣势,处处被人压制,虽然最终价是比较总统预期的价码,但是被附带了一大堆其他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他们培训飞行员。
美利坚需要为民国培训数以千计的飞行员,后勤人员,再加上大学留学,总规模数万之众了。
甚至还要向民国提供技术人员,飞行员,联合组建轰炸机队大队轰炸日本,当然,这个轰炸机大队指挥权名义上是归属盟军指挥,飞行员工资和薪金也归人家出。
但实际上嘛,懂的都懂。
这里可是人家的地盘,飞机都是人家的,自己这边过来的就一些后勤飞行员,而且,钱本质上都是他们自己出的啊。
一点炼钢技术,击中药品,值得两搜密苏里级加三艘驱逐舰?
(被最后警告了,前面剧情改不了,试着抢救一下,如果没有了,那就真没了 o(╥﹏╥)o。)
咔嚓。
快门被按下,赵刚倒是很想再聊聊,嘚瑟还是很有意思的,但山姆大叔很不乐意,迅速跑路,老赵也没有挽留,毕竟。
大家都很忙。
经过双方协商,将有一大堆人才从美利坚归国,其中有大量钢铁工业的人才,配合自家培训的一些技术工人,正好可以将两个钢铁厂全速运转起来。
铁矿石已经准备好了。
不过接下来工作依旧很繁重,需要他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
南方。
暮色下。
某个山区地带,丘陵地带。
这里虽然山峰连绵不绝,但都是一些小山,准确的说,是一些小山包,高度不过百来米,几百米高度。
天空中,三架飞机飞过。
这三架飞机飞得比较低,距离山顶的高度只有一百来米,速度也很慢,初步估计只有一百多公里的时速,三架飞机之间间距也比较大,显然都是相对新手的驾驶员。
在离开后,还返回盘旋了一会,甚至对地扫射几波之后才最终离开。
“安全了。”
就在三架飞机离开后,地面上一个大队的鬼子才敢探出身来。
“八嘎。”
看着远去的三架飞机,鬼子大队长山野一气不打一出来。
山野一是老兵了,开战之前就入伍,参与过淞沪战争,当时他还是一个分队长,也就是军曹曹长,最基础的鬼子军官。
对标的是独立团的班长。
此时的山野一心里除了愤怒外,更多的是怀恋。
怀恋当年。
虽然那时候他只是一个曹长,是最基层的军官,准确的来说,连最基层的军官都算不上,没有配武士刀,王八盒子也没有他的份,他扛的是三八大盖,也挂着刺刀,冲锋在最前头。
唯一的区别就是枪上有一个负责指挥的旗子。
那时候干的也是最危险的活,冲锋在最前面,面对的是敌人最凶猛的火力。
但他依旧怀恋当初,怀恋在淞沪,甚至五汉会战,徐洲会战时候的日子。
虽然那时候他日子苦,每次都得冲锋在最前头,伤亡率很高,但对比起来,也比现在安全的多,生存几率比现在不知道多多少倍。
那时候,蝗军有飞机掩护,有大炮掩护,有坦克,而敌人没有飞机大炮坦克,甚至机枪都不多,有时候一个冲锋,敌人就撤退了。
但现在。
他虽然是一个大队长了,但敌人也有了飞机,有了大炮,有了坦克,甚至数量庞大,而且蝗军也没落了,飞机没了,坦克没了,大炮也没了。
他一个大队,剩下的全部武器就只有机枪,步枪,掷弹筒了。
“出发。”
看了看天色,现在距离天黑快了,山野一也就命令部队准备出发。
他必须快速行军,尽快行军,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南方沿岸地区,不然等敌人游击队围上来,或者后面的敌人坦克追上来,他的大队是一个也跑不掉。
“大队长,左边发现空中碉堡,三架。”
队伍还没来得及起身,山野一就听到了预警。
“隐蔽。”
山野一顿时头皮发麻,歇斯底里的命令道。
空中碉堡,是对敌人一种飞机的称谓,虽然不知道具体名字,但山野一深刻体会过这种飞机的可怕。
这是一种让他深感绝望的飞机。
一周前,蝗军几个师团集合,抛弃重武器之后组成大军顺着山路开始向南撤退,考虑到敌人的飞机,行军都是昼伏夜出。
山路敌人坦克部队无法开进来,游击队的规模又无法挡住几个师团的路,一开始,撤退很顺利,唯一的麻烦就是白天遭遇轰炸,损失不小,
但也可以接受。
而三天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那是一次晚上,部队当时正在行军,突然之间,天上飞来很多飞机,密密麻麻,反正他没数清楚,这些飞机先是丢照明弹,几十上百枚丢下来,几乎照亮了周围所有地盘。
然后就是数百门机炮,机枪扫射。
这些飞机比之前的飞机大,有两个发动机,机枪机炮也不是装载机头,而是从侧面探出。所以火力持续性很强,能连续扫射,而且打得飞常准,而且有的飞机还装有探照灯。
至于反击,这根本不可能。
他们是轻装,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根本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防空机枪倒是有几十挺,其中不少还是缴获敌人的,但刚开火就被敌人消灭了。
夜色下,大口径枪口的焰火格外显眼,轻机枪和步枪则没有伤害,以至于后面,这些飞机甚至敢在五百米高度用探照灯探照扫射。
就这样,一夜之间,部队损失惨重。
白天,部队修整时,对方也发起了大规模空袭,炸弹如雨点般落下,甚至躲在十多米深地堡内的师团长,也当场被炸死。
他至今都不明白,怎么会有炸弹能击穿十多米深的土层?
那不是比大和号的主炮还要厉害?
连续被日夜轰炸三天,几个师团最终溃散,只得以大队为单位撤退,这三天,大野一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种‘空中碉堡’的可怕。
火力猛,打得准,装加厚。
别说三架,单单一架就能把他的大队按在地上打。
一直等到三架‘空中碉堡’离开很远,山野一才敢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行军半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一处山地。
“你带人去看看。”
山野一举着望远镜看向远处看去,发现远处是一个峡谷地带,但这个峡谷比较开阔,只是一个比较适合伏击的地带,而在这复杂的南方丘陵地带,比眼前地形适合伏击的地带多了去了。
但撤退这么久以来,山野一很清楚,敌人的游击队,
很强。
很难对付。
要随时随地保持警惕。
“嗨。”
一个小队长带着二十多个鬼子前去侦查。
这伙鬼子非常老道,不,用一个更加准确的词描述,应该是经验丰富,他们侦查很仔细,速度很快,二十几个人分散开来,宛沿着山坡如筛子一般筛过。
“两公里内没有发现敌人。”
半个小时后,前方安全的消息便传回山野一的耳朵里。
“继续前进,全速。”
山野一语气冷酷。
他愿意为天蝗献身,为帝国献身,这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归宿,但不是在这里,不是和这里的游击队,这不值得。
他需要最快速度回到海边,然后重整部队,整装旗鼓之后再与民国部队决一死战。
现在的目标是全速撤退到帝国占领区。
每拖延一天,被后面坦克追上的危险就越大,被消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此时夜色已经降临,今夜晴空万里,无月,只有点点星光,夜色下,五百多个鬼子准备通过眼前的山谷,顺着山路继续向南方走去。
而山野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侧翼两点五公里外,有人已经盯上了他们。
“鬼子准备通过峡谷。”
山顶上,有三个游击队战士,其中一个人架着一个硕大的圆柱,眼睛贴着圆筒,嘴里说道:
“大概五百个鬼子,没有发现重武器,连九二式步兵炮都没有一门。”
二代夜视仪,体积更小,续航更久,故障率更低,看的更远,唯一的麻烦就是保养麻烦了一点,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技术才能用。
随着技术学校的展开,
“连九二式都没有?”
他身边,一个背着电台的年轻人语气嫌弃。
这还是鬼子大队么?
“少墨迹,赶紧汇报消息。”
使用夜视仪的战士督促道。
“是。”
操作电台的战士立刻取出电台喇叭,扯着嗓子喊道:
“预计鬼子三分钟后通过峡谷。”
音波转换为电波,很快被传递到距离后方四公里的位置上。
“准备。”
这里是一个阵地,阵地不大,驻扎的兵力也不多,有大约三十七八个游击队战士,以及三十几头三代大骡子,阵地上挖掘有七个炮位。
四门新式的火箭炮,以及三门82迫击炮。
随着游击队队长一声命令,三十多个战士纷纷冲向炮位后,并将炮口指向了目标,四公里外的峡谷。
“开火。”
三分钟后,队长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数十道火焰划破天空,宛如一枚枚流星,坠落于峡谷中,着落在鬼子队伍里,腾起一蓬蓬爆炸,期间还夹杂这几发迫击炮炮弹。
顿时,峡谷中的猛烈的爆炸使得鬼子队伍死伤惨重。
火箭炮瞬间火力猛,但再次装填复杂,持续性弱,精度也差,迫击炮瞬时火力弱,但精度高一点,持续性也好太多。
为此,游击队普遍配备两种火炮,规模大一点的还会配备120重迫。
“全部命中。”
二点五公里外的观察点,借助二代红外夜视仪的观察,炮兵们得到了前线最准确的消息:
“鬼子正在向右撤退。”
“迫击炮向右延伸。”
得到准确信息,队长迅速命令战士们调整炮击。
老款的82迫击炮射程只有四公里,但现在已经多久了?早就换代了,新式82迫击炮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最大射程五点五公里。
堪比120重型迫击炮。
而且精度更高。
轰轰轰···连绵不绝的炮弹落入鬼子阵型中,而且是在夜色下,精确的落在鬼子集中的区域。
虽然鬼子大队长迅速带领部队进入复杂山区,避开了炮击,但因为脱离主路,使得撤退速度更慢,而且还留下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尸体。
“上报鬼子方位。”
眼见鬼子撤退,游击队队长没有命令追击。
真近距离作战,他们这点人分分钟就被鬼子包围了,十倍的差距,山地地形,除非他们有坦克,不然武器再好也没没用。
“这才是麻雀战嘛。”
“以前那简直是给小鬼子放烟花。”
摸了摸灼热的迫击炮炮管,游击队队长啧吧啧吧嘴,语气感慨,神色陷入回忆。
此人也是个老兵了,开战之初就带人反抗鬼子,几年后才加入游击队,当时条件苦,只能偷偷摸摸土枪骚扰鬼子,土枪的性能。基本上是十次袭击,有一次有战果就不错了。
新式的麻雀战在南方每天都在上演,而且每天数十次,数百次的频率发生。
而这些被拖延的鬼子大队,损失惨重不说,还有不少被后面追赶的坦克部队追上。
一个月后。
平安县。
“结果出来了。”
李云龙拿着一份清单走进赵刚的办公室:
“上个月,咱们赚了十四个巨型工厂,其中南方有十三个。”
------题外话------
能写到哪里是哪里。
·····
在准备新书,还是亮剑同人,这本书趟了一遍雷,有经验了,下本书可以好好计划一下,安全的给所有角色一个更完美的结局。
也可能写其他。
文风类似于《抗命》这本书。
大礼堂。
钢筋水泥,玻璃灯光,飞檐梁柱,在这栋建筑上,中式结构与西式风格完美结合,再加上庞大的立体感体型,周边良好的绿化。
被老百姓誉为最好看的房子。
作为建设大队最新建设的河源县建筑,经由大师傅设计和指导,自家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和建设,集合了目前根据地最先进的技术。
自然而然,美观而实用,代表着根据地的门面。
而今天,也就是九月中旬,这里有两队人见面了。
双方在这里交谈整整一天,相互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多项交易。
“我们是盟友。”
最后,对着照相机,老赵语气和煦,一副温恩尔雅的知识分子气质:
“坦诚相见,竭诚合作是应该的。”
面对镜头,老赵笑的很自然,身子笔直挺立,一只手背负,另一只手伸出,友好的和对面的美利坚商业部负责人握手。
姿态很足。
“对,我们是盟友,有共同的敌人。”
一旁,美利坚此次谈判的合作人艰难的扯出一个笑容。
这次生意,这次会谈,他几乎全面处于劣势,处处被人压制,虽然最终价是比较总统预期的价码,但是被附带了一大堆其他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他们培训飞行员。
美利坚需要为民国培训数以千计的飞行员,后勤人员,再加上大学留学,总规模数万之众了。
甚至还要向民国提供技术人员,飞行员,联合组建轰炸机队大队轰炸日本,当然,这个轰炸机大队指挥权名义上是归属盟军指挥,飞行员工资和薪金也归人家出。
但实际上嘛,懂的都懂。
这里可是人家的地盘,飞机都是人家的,自己这边过来的就一些后勤飞行员,而且,钱本质上都是他们自己出的啊。
一点炼钢技术,击中药品,值得两搜密苏里级加三艘驱逐舰?
(被最后警告了,前面剧情改不了,试着抢救一下,如果没有了,那就真没了 o(╥﹏╥)o。)
咔嚓。
快门被按下,赵刚倒是很想再聊聊,嘚瑟还是很有意思的,但山姆大叔很不乐意,迅速跑路,老赵也没有挽留,毕竟。
大家都很忙。
经过双方协商,将有一大堆人才从美利坚归国,其中有大量钢铁工业的人才,配合自家培训的一些技术工人,正好可以将两个钢铁厂全速运转起来。
铁矿石已经准备好了。
不过接下来工作依旧很繁重,需要他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
南方。
暮色下。
某个山区地带,丘陵地带。
这里虽然山峰连绵不绝,但都是一些小山,准确的说,是一些小山包,高度不过百来米,几百米高度。
天空中,三架飞机飞过。
这三架飞机飞得比较低,距离山顶的高度只有一百来米,速度也很慢,初步估计只有一百多公里的时速,三架飞机之间间距也比较大,显然都是相对新手的驾驶员。
在离开后,还返回盘旋了一会,甚至对地扫射几波之后才最终离开。
“安全了。”
就在三架飞机离开后,地面上一个大队的鬼子才敢探出身来。
“八嘎。”
看着远去的三架飞机,鬼子大队长山野一气不打一出来。
山野一是老兵了,开战之前就入伍,参与过淞沪战争,当时他还是一个分队长,也就是军曹曹长,最基础的鬼子军官。
对标的是独立团的班长。
此时的山野一心里除了愤怒外,更多的是怀恋。
怀恋当年。
虽然那时候他只是一个曹长,是最基层的军官,准确的来说,连最基层的军官都算不上,没有配武士刀,王八盒子也没有他的份,他扛的是三八大盖,也挂着刺刀,冲锋在最前头。
唯一的区别就是枪上有一个负责指挥的旗子。
那时候干的也是最危险的活,冲锋在最前面,面对的是敌人最凶猛的火力。
但他依旧怀恋当初,怀恋在淞沪,甚至五汉会战,徐洲会战时候的日子。
虽然那时候他日子苦,每次都得冲锋在最前头,伤亡率很高,但对比起来,也比现在安全的多,生存几率比现在不知道多多少倍。
那时候,蝗军有飞机掩护,有大炮掩护,有坦克,而敌人没有飞机大炮坦克,甚至机枪都不多,有时候一个冲锋,敌人就撤退了。
但现在。
他虽然是一个大队长了,但敌人也有了飞机,有了大炮,有了坦克,甚至数量庞大,而且蝗军也没落了,飞机没了,坦克没了,大炮也没了。
他一个大队,剩下的全部武器就只有机枪,步枪,掷弹筒了。
“出发。”
看了看天色,现在距离天黑快了,山野一也就命令部队准备出发。
他必须快速行军,尽快行军,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南方沿岸地区,不然等敌人游击队围上来,或者后面的敌人坦克追上来,他的大队是一个也跑不掉。
“大队长,左边发现空中碉堡,三架。”
队伍还没来得及起身,山野一就听到了预警。
“隐蔽。”
山野一顿时头皮发麻,歇斯底里的命令道。
空中碉堡,是对敌人一种飞机的称谓,虽然不知道具体名字,但山野一深刻体会过这种飞机的可怕。
这是一种让他深感绝望的飞机。
一周前,蝗军几个师团集合,抛弃重武器之后组成大军顺着山路开始向南撤退,考虑到敌人的飞机,行军都是昼伏夜出。
山路敌人坦克部队无法开进来,游击队的规模又无法挡住几个师团的路,一开始,撤退很顺利,唯一的麻烦就是白天遭遇轰炸,损失不小,
但也可以接受。
而三天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那是一次晚上,部队当时正在行军,突然之间,天上飞来很多飞机,密密麻麻,反正他没数清楚,这些飞机先是丢照明弹,几十上百枚丢下来,几乎照亮了周围所有地盘。
然后就是数百门机炮,机枪扫射。
这些飞机比之前的飞机大,有两个发动机,机枪机炮也不是装载机头,而是从侧面探出。所以火力持续性很强,能连续扫射,而且打得飞常准,而且有的飞机还装有探照灯。
至于反击,这根本不可能。
他们是轻装,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根本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防空机枪倒是有几十挺,其中不少还是缴获敌人的,但刚开火就被敌人消灭了。
夜色下,大口径枪口的焰火格外显眼,轻机枪和步枪则没有伤害,以至于后面,这些飞机甚至敢在五百米高度用探照灯探照扫射。
就这样,一夜之间,部队损失惨重。
白天,部队修整时,对方也发起了大规模空袭,炸弹如雨点般落下,甚至躲在十多米深地堡内的师团长,也当场被炸死。
他至今都不明白,怎么会有炸弹能击穿十多米深的土层?
那不是比大和号的主炮还要厉害?
连续被日夜轰炸三天,几个师团最终溃散,只得以大队为单位撤退,这三天,大野一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种‘空中碉堡’的可怕。
火力猛,打得准,装加厚。
别说三架,单单一架就能把他的大队按在地上打。
一直等到三架‘空中碉堡’离开很远,山野一才敢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行军半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一处山地。
“你带人去看看。”
山野一举着望远镜看向远处看去,发现远处是一个峡谷地带,但这个峡谷比较开阔,只是一个比较适合伏击的地带,而在这复杂的南方丘陵地带,比眼前地形适合伏击的地带多了去了。
但撤退这么久以来,山野一很清楚,敌人的游击队,
很强。
很难对付。
要随时随地保持警惕。
“嗨。”
一个小队长带着二十多个鬼子前去侦查。
这伙鬼子非常老道,不,用一个更加准确的词描述,应该是经验丰富,他们侦查很仔细,速度很快,二十几个人分散开来,宛沿着山坡如筛子一般筛过。
“两公里内没有发现敌人。”
半个小时后,前方安全的消息便传回山野一的耳朵里。
“继续前进,全速。”
山野一语气冷酷。
他愿意为天蝗献身,为帝国献身,这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归宿,但不是在这里,不是和这里的游击队,这不值得。
他需要最快速度回到海边,然后重整部队,整装旗鼓之后再与民国部队决一死战。
现在的目标是全速撤退到帝国占领区。
每拖延一天,被后面坦克追上的危险就越大,被消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此时夜色已经降临,今夜晴空万里,无月,只有点点星光,夜色下,五百多个鬼子准备通过眼前的山谷,顺着山路继续向南方走去。
而山野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侧翼两点五公里外,有人已经盯上了他们。
“鬼子准备通过峡谷。”
山顶上,有三个游击队战士,其中一个人架着一个硕大的圆柱,眼睛贴着圆筒,嘴里说道:
“大概五百个鬼子,没有发现重武器,连九二式步兵炮都没有一门。”
二代夜视仪,体积更小,续航更久,故障率更低,看的更远,唯一的麻烦就是保养麻烦了一点,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技术才能用。
随着技术学校的展开,
“连九二式都没有?”
他身边,一个背着电台的年轻人语气嫌弃。
这还是鬼子大队么?
“少墨迹,赶紧汇报消息。”
使用夜视仪的战士督促道。
“是。”
操作电台的战士立刻取出电台喇叭,扯着嗓子喊道:
“预计鬼子三分钟后通过峡谷。”
音波转换为电波,很快被传递到距离后方四公里的位置上。
“准备。”
这里是一个阵地,阵地不大,驻扎的兵力也不多,有大约三十七八个游击队战士,以及三十几头三代大骡子,阵地上挖掘有七个炮位。
四门新式的火箭炮,以及三门82迫击炮。
随着游击队队长一声命令,三十多个战士纷纷冲向炮位后,并将炮口指向了目标,四公里外的峡谷。
“开火。”
三分钟后,队长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数十道火焰划破天空,宛如一枚枚流星,坠落于峡谷中,着落在鬼子队伍里,腾起一蓬蓬爆炸,期间还夹杂这几发迫击炮炮弹。
顿时,峡谷中的猛烈的爆炸使得鬼子队伍死伤惨重。
火箭炮瞬间火力猛,但再次装填复杂,持续性弱,精度也差,迫击炮瞬时火力弱,但精度高一点,持续性也好太多。
为此,游击队普遍配备两种火炮,规模大一点的还会配备120重迫。
“全部命中。”
二点五公里外的观察点,借助二代红外夜视仪的观察,炮兵们得到了前线最准确的消息:
“鬼子正在向右撤退。”
“迫击炮向右延伸。”
得到准确信息,队长迅速命令战士们调整炮击。
老款的82迫击炮射程只有四公里,但现在已经多久了?早就换代了,新式82迫击炮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最大射程五点五公里。
堪比120重型迫击炮。
而且精度更高。
轰轰轰···连绵不绝的炮弹落入鬼子阵型中,而且是在夜色下,精确的落在鬼子集中的区域。
虽然鬼子大队长迅速带领部队进入复杂山区,避开了炮击,但因为脱离主路,使得撤退速度更慢,而且还留下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尸体。
“上报鬼子方位。”
眼见鬼子撤退,游击队队长没有命令追击。
真近距离作战,他们这点人分分钟就被鬼子包围了,十倍的差距,山地地形,除非他们有坦克,不然武器再好也没没用。
“这才是麻雀战嘛。”
“以前那简直是给小鬼子放烟花。”
摸了摸灼热的迫击炮炮管,游击队队长啧吧啧吧嘴,语气感慨,神色陷入回忆。
此人也是个老兵了,开战之初就带人反抗鬼子,几年后才加入游击队,当时条件苦,只能偷偷摸摸土枪骚扰鬼子,土枪的性能。基本上是十次袭击,有一次有战果就不错了。
新式的麻雀战在南方每天都在上演,而且每天数十次,数百次的频率发生。
而这些被拖延的鬼子大队,损失惨重不说,还有不少被后面追赶的坦克部队追上。
一个月后。
平安县。
“结果出来了。”
李云龙拿着一份清单走进赵刚的办公室:
“上个月,咱们赚了十四个巨型工厂,其中南方有十三个。”
------题外话------
能写到哪里是哪里。
·····
在准备新书,还是亮剑同人,这本书趟了一遍雷,有经验了,下本书可以好好计划一下,安全的给所有角色一个更完美的结局。
也可能写其他。
文风类似于《抗命》这本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