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 第十一章:突袭日军炮兵阵地!
- 13 第十二章:全线出击!求推荐票!
- 14 第十三章:决死一战!求推荐!求收藏!
- 15 弟十四章:临死拉几个垫背的!
- 16 第十五章:意外收获!求推荐票!
- 17 第十六章:喜峰口大捷!求推荐票!
- 18 第十七章:英雄归来!求推荐票!
- 19 第十八章:蒋委员长召见!
- 20 第十九章:前往保定!
- 21 第二十章:初见委员长!
- 22 第二十一章:深受器重!
- 23 第二十二章:专员护送!
- 24 第二十三章:尴尬!
- 25 第二十四章:火车上的麻烦!求推荐票!
- 26 第二十五章:惩治狂徒!
- 27 第二十六章:正主出现!
- 28 第二十七章:民族大义面前谁也不含糊!
- 29 第二十八章:民族认同感!求推荐票!
- 30 第二十九章:换道!求推荐票!
- 31 第三十章:到达南京!求推荐票!
- 32 第三十一章:私有别墅!求推荐票!
- 33 第三十二章:洗澡!求推荐票!
- 34 第三十二章:前往陆军军官学校!
- 35 第三十三章:初到军校!求推荐!
- 36 第三十五章:第九期入伍生!
- 37 第三十六章:再见杜倩雪!
- 38 第三十七章:恶向胆边生!
- 39 第三十八章:紧急营救!求推荐票!
- 40 第三十九章:救人!
- 41 第四十章:委员长亲保!求推荐票!
- 42 第四十一章:两难!求推荐票,求收藏!
- 43 第四十二章:诸兵种联合军事演练!
- 44 第四十三章:军事演习!
- 45 第四十四章:行动!求推荐票!
- 46 第四十五章:进退两难!求推荐票!
- 47 第四十六章:兵行险招!求推荐票!
- 48 第四十七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求推荐票!
- 49 第四十八:送礼!
- 50 第四十九章:热情似火!求推荐票!
- 51 第五十章:冤家路窄!求推荐票!
- 52 第五十一章:切磋上!
- 53 第五十二章:切磋下!求推荐票,求收藏!
- 54 第五十三章:毕业典礼!
- 55 第五十四章:特训上!求推荐票!
- 56 第五十五章:特训下!求推荐票!
- 57 第五十六章:抗战爆发!求推荐票!
- 58 第五十七章:淞沪会战!
- 59 第五十八章:突击!
- 60 第五十九章:决死冲锋!求推荐票!
- 61 第六十章:血肉相博!
- 62 第六十一章:陷入重围!求推荐票!
- 63 第六十二章:浴血上!
- 64 第六十三章:浴血 中!
- 65 第六十四章:浴血下!求推荐票!
- 66 第六十五章:若为国死,死亦何憾?
- 67 第六十六章:劫后余生上!
- 68 第六十七章:劫后余生下!
- 69 第六十八章:冲杀出去!求推荐票!
- 70 第六十九章:义不容辞!求推荐票!
- 71 第七十章:退守罗店!求推荐票!
- 72 第七十一章:收拢溃兵上!
- 73 第七十二章:收拢溃兵下!
- 74 第七十三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75 第七十四章:激励上!求推荐票!
- 76 第七十五章:激励下!泣血求推荐!
- 77 第七十六章:浴血罗店上!
- 78 第七十七章:浴血罗店中!泣血求推荐票!
- 79 第七十八章:浴血罗店下!
- 80 第七十九章:鏖战!求推荐票!
- 81 第八十章:痛打落水狗!求推荐票!
- 82 第八十一章: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
- 83 第八十二章:血战余生上!求推荐票!
- 84 第八十三章:血战余生下!
- 85 第八十六章:中锐营!!!
- 86 第八十四章:震动!求推荐票!
- 87 第八十五章:中锐营!!!
- 88 第八十六章:家喻户晓!
- 89 第八十七章:补充兵员到达!
- 90 第八十八章:罗店告急!求推荐票!
- 91 第八十九章:老子的兵!求推荐票!
- 92 第九十章:行家里手上!
- 93 第九十一章:行家里手中!
- 94 第九十二章:行家里手下!
- 95 第九十三章:日军出击!
- 96 第九十四章:舍命一战!
- 97 第九十五章:取胜!
- 98 第九十六章:后撤整编!
- 99 第九十七章:是退是留?
- 100 第九十八章:坚决留下!
- 101 第九十九章:带血的战刀!求推荐票!
- 102 第一百章:筹刀!
- 103 第一百零一章:罗店再次失守!
- 104 第一百零二章:绞肉机一!泣血求推荐票!
- 105 第一百零三章:绞肉机二!
- 106 第一百零四章:绞肉机三!
- 107 第一百零五章:绞肉机四!
- 108 第一百零六章:求推荐票!夺回罗店!
- 109 第一百零七章:中锐团
- 110 第一百零八章:求战!
- 111 第一百零九章:留守!
- 112 第一百一十章:未雨绸缪!
- 113 第112章:勘察地形(第一更)
- 114 第113章:淳朴的父老乡亲
- 115 第114章:赵老爷有女
- 116 第115章:主力到达
- 117 第116章:川军健儿
- 118 第117章:难题地道
- 119 第118章:四百壮士战四行
- 120 第119章:埋设地雷
- 121 第120章:劝说
- 122 第121章:天有不测风云
- 123 第122章:无可奈何
- 124 第123章:第16师团到达
- 125 第124章:上海失守
- 126 第125章:天赐良机
- 127 第126章:攻代替守
- 128 第127章:屠杀式战斗
- 129 第128章:避无可避,唯有拼死迎战!
- 130 第129章:我死国存
- 131 第130章:如此民族
- 132 第131章:怎么战胜?
- 133 第132章:求援
- 134 第133章:亲自搬救兵
- 135 第134章:敢死(上)
- 136 第135章:敢死(中)
- 137 第136章:天气转晴
- 138 第137章:悲壮(求订阅)
- 139 第138章:三百死士
- 140 第139章:夜袭敌营
- 141 第140章:情势危急
- 142 第141章:胡链来援
- 143 第142章:可以撤退了
- 144 第143章:撤回南京(求订阅)
- 145 第144章:英雄凯旋
- 146 第145章:委座亲迎
- 147 第146章:到达常州
- 148 第147章:推倒倩雪(五千字大章)
- 149 第148章:绝不弃守
- 150 第149章:疏散民众
- 151 第150章:痛击敌机(求订阅)
- 152 第151章:扞卫南京
- 153 vip卷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一章:深受器重!
第二十一章:深受器重!
求推荐票!咱们已经连续爆了好几个人了!兄弟们再给点力!再爆几个菊花!
=======================
对于和伟人同时代的历史名人,张兴汉还是认得的,何况他原本就是一名特种兵军人出身,所喜欢的书籍的也大多都是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等。
对于近代历史人物,虽然不敢说全部认的,但也是略知一二。
就在张兴汉还在震惊之中,宋哲元、庞炳勋、赵登禹等将军们已经纷纷向蒋委员长;立正敬礼了。
张兴汉站在后排,也连忙上前两步,跟着挺身敬礼。
在这个时代,对蒋委员长尊敬还是必须的,至少表面功夫要做到。
近距离之下,张兴汉看得更加确切了,此时的蒋委员长眉清目秀,器宇轩昂,正微笑着和宋哲元等人一一握手,慰问呢。
很快,蒋委员长和一众将领握手问候之后,问道:“那位是击毙rì军少将的抗rì英雄啊?”
“禀告委座!他就是张兴汉!枪法出众,作战勇敢,喜峰口一战,一枪击毙rì军第四旅团旅团长。”赵登禹将军连忙走到张兴汉跟前对蒋委员长道。
说完,用手轻轻推了张兴汉一把,以目示意。
张兴汉当然明白赵登禹的意思,连忙上前啪地挺身敬礼朗声道:“参见委员长,国民革民军二十九军第7师109旅17团列兵张兴汉奉命前来报道。请您指示!”
蒋委员长看着年纪轻轻的张兴汉,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一股英气浑然天成,而且张兴汉的个头和自己差不多,多少让蒋委员长对他的好感有些许增加。
而且从张兴汉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追随先总理革命的时候。
见到张兴汉敬礼,蒋委员长一脸谦和的cāo着浓重的江浙口音笑着道:“不错,年纪轻轻,英气逼人,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国家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军人,来抵抗外辱,保家卫国滴!”
“多谢委员长夸奖!”张兴汉不卑不亢的大声道。
“兴汉是哪里人啊?”蒋委员长对于张兴汉的桀骜不驯不但不反感,反而有些喜欢,因为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行事作风,言谈举止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太像了,而且他确实立下了大功,于是问道。
张兴汉前世就是浙江宁波鄞州人,距离蒋委员长的故乡奉化非常之近,由于事出突然,他也没有想到蒋委员长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情急之间,张兴汉只得如实回答道:“回禀委员长!卑职故乡浙江宁波鄞州。”
“哦?你是宁波人?蒋委员长显然有些意外,他不曾想到第二十九军里面竟然还有江浙人,而且还是宁波人,要知道,宁波和奉化本来就是毗邻,鄞州和蒋委员长故乡溪口更是只有不到三十公里,在蒋委员长看来,只要是宁波人,甚至是浙江人,就是自己的同乡。
蒋委员长用人一是看能力,二就是看出身了,从后世史实资料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在国民zhèng fǔ各级部队以及军队中蒋委员长尤其喜欢并且重用奉化系人才,有些zhèng fǔ高官,本事平平,却能够步步高升,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是奉化系,被蒋委员长视为心腹。
这个奉化系并非只是单纯是奉化一带的出身的人,总的来说,只要是浙江省内的都可以被划归为奉化系。
比如国民zhèng fǔ中土木系领军人物,蒋委员长绝对的心腹,号称小委员长的陈诚陈上将,以及在抗rì战争时期被河南人民成为“水、旱、蝗、汤”四害之一的汤恩伯,都是浙江人,也都是蒋委员长的绝对心腹将领,汤恩伯,本领平平,却是官运亨通,这和其出身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言归正传。
“是的!”张兴汉郑重的点头道。
“家中还有什么人嘛?怎么会到西北参军?”蒋委员长进一步问道。
“幼年亡母,家父早年从商,全家乔迁西安,后来家父渐渐病重,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仍未能治愈,在家父过世时就曾经叮嘱兴汉,rì后一定要参军,杀敌报国!”张兴汉编了一个自认为还算圆满的谎话。
但是却没想到,蒋委员长闻言却是颇为感触的郑重点头道:“好!好!参军报国!令尊深明大义,令人钦佩!”
旋即、伸手拍了拍张兴汉的左肩道:“兴汉,好好干!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抗rì也需要你这样的军人!”
说完,转身在众人的簇拥下大步走进了行政大楼,在场的众人都看出了一丝端倪,他们都知道,能够让蒋委员长这样关注,这个年轻人早晚必被重用!所以看向张兴汉的眼光,有妒忌,有赞许。
在接下来,蒋委员长召开了一个慰问会议,主要是要慰问嘉奖一下第二十九军所取得的喜峰口大捷。
并且向宋哲元将军承诺会全力补充军用物资和武器。
会议结束前夕,侍卫长王世和在蒋委员长的授意下,拿出一份嘉奖书,念道:“根据军委会和国民委员会商议决定,授予赵登禹将军、王治邦将军、以及何基沣、张兴汉四人青天白rì勋章各一枚,以兹鼓励!往各位将军继续发扬奋勇杀敌,守卫国土之jīng神。”
“多谢委座嘉奖!”四人连忙起身道。
“都坐下吧!”蒋委员长笑着摆了摆手。旋即道:“诸位将军,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酒席,今rì算是为你们接风洗尘,亦算是庆功!”
蒋委员长话音未落,宋哲元将军腾地站了起来,义正言辞的道:“委座,眼下前线战情紧急,前方的将士们都是在和rì寇浴血拼杀。卑职想尽快的返回前线,指挥部队抵御rì寇的进攻!”
“呵呵,明轩啊!(宋哲元表字)壮志可嘉!诸位将军舟车劳顿,还是先吃完饭,休息一晚,明rì在返回前线吧!打仗固然重要,身体更是重要。累坏了身体,谁去指挥部队啊?”蒋委员长微笑着道。
不得不说!蒋委员长确实很会笼络人心,他的这一番关心下属,经验老道的宋哲元将军自然不吃这一套,但是庞炳勋以及赵登禹等人却还是很受鼓舞和感动的。
毕竟,西北军不是zhōng yāng嫡系,能够得到委员长的关怀爱护,这是每一名西北军将领梦寐以求的。
迫于蒋委员长的面子,宋哲元将军同意了蒋委员长的意思。
吃过晚饭过后,刚刚和赵登禹将军来到住处的张兴汉,就接到了一个消息。蒋委员长要见他。
在赵登禹将军的鼓励之下,张兴汉心情复杂的来到了将委员长的办公室。站在办公室门口,侍卫长王世和轻声汇报道:“委座,张兴汉到了。”
“哦!请他进来。”里面传来蒋委员长的声音。
王世和微微肃手,张兴汉凝重的点了点头,旋即大步走了进去。
走进办公室,张兴汉大步来到了蒋委员长面前,啪地挺身敬礼道:“委员长!您找我?”
“兴汉啊!过来了!坐坐!”蒋委员长微笑着,抬手示意道。
张兴汉也不矫情,自己是军人,不会那些弯弯绕,依言坐在了旁边的一个沙发上。
蒋委员长起身,来到首位的一个沙发旁坐定,微笑着道:“兴汉啊,叫你来,主要是zhōng yāng陆军军官学校今年要扩招一些有志青年。对于zhōng yāng陆军学院你应该知道把?那是党国人才培训基地,你愿不愿意,进入学校学习锻造啊?”
张兴汉闻言恍然大悟,原来蒋委员长是想让自己进入黄埔军校深造,可见其用意之深,张兴汉就是个傻子也明白了。
张兴汉脑海里迅速的思考着,长城抗战必定以中方战败而结束,这是史实,以张兴汉目前的能力,尚不足以去改变历史。
如果不去南京进入南京zhōng yāng陆军学校深造,留在第二十九军,等打完了长城抗战,塘沽协定之后,自己应该会升任个连排长。
但是如果进入南京zhōng yāng军校就不一样了,只要从军校毕业后,自己就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了,就有机会进入**高层,有蒋委员长的重用,仕途应该不是问题。
也唯有这样,才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等待历史时刻到来之时,自己才能够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让历史的悲剧,中华的耻辱再次上演,或者损害降到最低点。
升官发财并非是张兴汉想要的,身为一名中华儿女,值此民族危难之秋,怎能抱有升官发财的想法?
打定了注意之后,张兴汉当即起身,神sè坚决的表态道:“卑职愿意,卑职定当刻苦学习,发扬黄埔jīng神,将来上阵杀敌报国。一生一世不存升官发财之念想,誓死效忠党国,效忠校长!”
“好!”蒋委员长闻言顿时大喜,尤其是张兴汉最后两句,正合他的心意,不禁点头道:“忠勇可嘉!吾心甚慰!入学之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深造,将来为国出力,为党国效忠!”
“是!”张兴汉啪地挺身敬礼,朗声道。
“嗯!你先回去吧!二十九军就不用回去了,我会通知宋哲元和赵登禹,保送你去南京入学。你先在此住下,过后,我会安排人送你去南京的。”蒋委员长满意的嘱咐道。
“是!卑职告退!”张兴汉啪地挺身敬礼,旋即转身大步离去。
=======================
对于和伟人同时代的历史名人,张兴汉还是认得的,何况他原本就是一名特种兵军人出身,所喜欢的书籍的也大多都是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等。
对于近代历史人物,虽然不敢说全部认的,但也是略知一二。
就在张兴汉还在震惊之中,宋哲元、庞炳勋、赵登禹等将军们已经纷纷向蒋委员长;立正敬礼了。
张兴汉站在后排,也连忙上前两步,跟着挺身敬礼。
在这个时代,对蒋委员长尊敬还是必须的,至少表面功夫要做到。
近距离之下,张兴汉看得更加确切了,此时的蒋委员长眉清目秀,器宇轩昂,正微笑着和宋哲元等人一一握手,慰问呢。
很快,蒋委员长和一众将领握手问候之后,问道:“那位是击毙rì军少将的抗rì英雄啊?”
“禀告委座!他就是张兴汉!枪法出众,作战勇敢,喜峰口一战,一枪击毙rì军第四旅团旅团长。”赵登禹将军连忙走到张兴汉跟前对蒋委员长道。
说完,用手轻轻推了张兴汉一把,以目示意。
张兴汉当然明白赵登禹的意思,连忙上前啪地挺身敬礼朗声道:“参见委员长,国民革民军二十九军第7师109旅17团列兵张兴汉奉命前来报道。请您指示!”
蒋委员长看着年纪轻轻的张兴汉,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一股英气浑然天成,而且张兴汉的个头和自己差不多,多少让蒋委员长对他的好感有些许增加。
而且从张兴汉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追随先总理革命的时候。
见到张兴汉敬礼,蒋委员长一脸谦和的cāo着浓重的江浙口音笑着道:“不错,年纪轻轻,英气逼人,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国家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军人,来抵抗外辱,保家卫国滴!”
“多谢委员长夸奖!”张兴汉不卑不亢的大声道。
“兴汉是哪里人啊?”蒋委员长对于张兴汉的桀骜不驯不但不反感,反而有些喜欢,因为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行事作风,言谈举止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太像了,而且他确实立下了大功,于是问道。
张兴汉前世就是浙江宁波鄞州人,距离蒋委员长的故乡奉化非常之近,由于事出突然,他也没有想到蒋委员长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情急之间,张兴汉只得如实回答道:“回禀委员长!卑职故乡浙江宁波鄞州。”
“哦?你是宁波人?蒋委员长显然有些意外,他不曾想到第二十九军里面竟然还有江浙人,而且还是宁波人,要知道,宁波和奉化本来就是毗邻,鄞州和蒋委员长故乡溪口更是只有不到三十公里,在蒋委员长看来,只要是宁波人,甚至是浙江人,就是自己的同乡。
蒋委员长用人一是看能力,二就是看出身了,从后世史实资料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在国民zhèng fǔ各级部队以及军队中蒋委员长尤其喜欢并且重用奉化系人才,有些zhèng fǔ高官,本事平平,却能够步步高升,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是奉化系,被蒋委员长视为心腹。
这个奉化系并非只是单纯是奉化一带的出身的人,总的来说,只要是浙江省内的都可以被划归为奉化系。
比如国民zhèng fǔ中土木系领军人物,蒋委员长绝对的心腹,号称小委员长的陈诚陈上将,以及在抗rì战争时期被河南人民成为“水、旱、蝗、汤”四害之一的汤恩伯,都是浙江人,也都是蒋委员长的绝对心腹将领,汤恩伯,本领平平,却是官运亨通,这和其出身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言归正传。
“是的!”张兴汉郑重的点头道。
“家中还有什么人嘛?怎么会到西北参军?”蒋委员长进一步问道。
“幼年亡母,家父早年从商,全家乔迁西安,后来家父渐渐病重,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仍未能治愈,在家父过世时就曾经叮嘱兴汉,rì后一定要参军,杀敌报国!”张兴汉编了一个自认为还算圆满的谎话。
但是却没想到,蒋委员长闻言却是颇为感触的郑重点头道:“好!好!参军报国!令尊深明大义,令人钦佩!”
旋即、伸手拍了拍张兴汉的左肩道:“兴汉,好好干!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抗rì也需要你这样的军人!”
说完,转身在众人的簇拥下大步走进了行政大楼,在场的众人都看出了一丝端倪,他们都知道,能够让蒋委员长这样关注,这个年轻人早晚必被重用!所以看向张兴汉的眼光,有妒忌,有赞许。
在接下来,蒋委员长召开了一个慰问会议,主要是要慰问嘉奖一下第二十九军所取得的喜峰口大捷。
并且向宋哲元将军承诺会全力补充军用物资和武器。
会议结束前夕,侍卫长王世和在蒋委员长的授意下,拿出一份嘉奖书,念道:“根据军委会和国民委员会商议决定,授予赵登禹将军、王治邦将军、以及何基沣、张兴汉四人青天白rì勋章各一枚,以兹鼓励!往各位将军继续发扬奋勇杀敌,守卫国土之jīng神。”
“多谢委座嘉奖!”四人连忙起身道。
“都坐下吧!”蒋委员长笑着摆了摆手。旋即道:“诸位将军,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酒席,今rì算是为你们接风洗尘,亦算是庆功!”
蒋委员长话音未落,宋哲元将军腾地站了起来,义正言辞的道:“委座,眼下前线战情紧急,前方的将士们都是在和rì寇浴血拼杀。卑职想尽快的返回前线,指挥部队抵御rì寇的进攻!”
“呵呵,明轩啊!(宋哲元表字)壮志可嘉!诸位将军舟车劳顿,还是先吃完饭,休息一晚,明rì在返回前线吧!打仗固然重要,身体更是重要。累坏了身体,谁去指挥部队啊?”蒋委员长微笑着道。
不得不说!蒋委员长确实很会笼络人心,他的这一番关心下属,经验老道的宋哲元将军自然不吃这一套,但是庞炳勋以及赵登禹等人却还是很受鼓舞和感动的。
毕竟,西北军不是zhōng yāng嫡系,能够得到委员长的关怀爱护,这是每一名西北军将领梦寐以求的。
迫于蒋委员长的面子,宋哲元将军同意了蒋委员长的意思。
吃过晚饭过后,刚刚和赵登禹将军来到住处的张兴汉,就接到了一个消息。蒋委员长要见他。
在赵登禹将军的鼓励之下,张兴汉心情复杂的来到了将委员长的办公室。站在办公室门口,侍卫长王世和轻声汇报道:“委座,张兴汉到了。”
“哦!请他进来。”里面传来蒋委员长的声音。
王世和微微肃手,张兴汉凝重的点了点头,旋即大步走了进去。
走进办公室,张兴汉大步来到了蒋委员长面前,啪地挺身敬礼道:“委员长!您找我?”
“兴汉啊!过来了!坐坐!”蒋委员长微笑着,抬手示意道。
张兴汉也不矫情,自己是军人,不会那些弯弯绕,依言坐在了旁边的一个沙发上。
蒋委员长起身,来到首位的一个沙发旁坐定,微笑着道:“兴汉啊,叫你来,主要是zhōng yāng陆军军官学校今年要扩招一些有志青年。对于zhōng yāng陆军学院你应该知道把?那是党国人才培训基地,你愿不愿意,进入学校学习锻造啊?”
张兴汉闻言恍然大悟,原来蒋委员长是想让自己进入黄埔军校深造,可见其用意之深,张兴汉就是个傻子也明白了。
张兴汉脑海里迅速的思考着,长城抗战必定以中方战败而结束,这是史实,以张兴汉目前的能力,尚不足以去改变历史。
如果不去南京进入南京zhōng yāng陆军学校深造,留在第二十九军,等打完了长城抗战,塘沽协定之后,自己应该会升任个连排长。
但是如果进入南京zhōng yāng军校就不一样了,只要从军校毕业后,自己就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了,就有机会进入**高层,有蒋委员长的重用,仕途应该不是问题。
也唯有这样,才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等待历史时刻到来之时,自己才能够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让历史的悲剧,中华的耻辱再次上演,或者损害降到最低点。
升官发财并非是张兴汉想要的,身为一名中华儿女,值此民族危难之秋,怎能抱有升官发财的想法?
打定了注意之后,张兴汉当即起身,神sè坚决的表态道:“卑职愿意,卑职定当刻苦学习,发扬黄埔jīng神,将来上阵杀敌报国。一生一世不存升官发财之念想,誓死效忠党国,效忠校长!”
“好!”蒋委员长闻言顿时大喜,尤其是张兴汉最后两句,正合他的心意,不禁点头道:“忠勇可嘉!吾心甚慰!入学之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深造,将来为国出力,为党国效忠!”
“是!”张兴汉啪地挺身敬礼,朗声道。
“嗯!你先回去吧!二十九军就不用回去了,我会通知宋哲元和赵登禹,保送你去南京入学。你先在此住下,过后,我会安排人送你去南京的。”蒋委员长满意的嘱咐道。
“是!卑职告退!”张兴汉啪地挺身敬礼,旋即转身大步离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