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64 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飓风过岗,伏草惟存
- 1265 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惊天大八卦
- 1266 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榨干最后一丝战争潜能
- 1267 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杀人
- 1268 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史上最强裁军方案(二合一)
- 1269 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唐蕃古道
- 1270 第一千两百六十七章 谁胜谁负
- 1271 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生之我幸,死之我命!
- 1272 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前路已断
- 1273 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吐蕃之战结束
- 1274 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 1275 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骑兵时代的余辉
- 1276 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骑兵不死,只是换新颜
- 1277 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六国灭,四海一
- 1278 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屯垦戍边
- 1279 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八大战区
- 1280 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地图归零
- 1281 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试炼之地曝光
- 1282 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暗夜帝国
- 1283 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精神上支持你
- 1284 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拉姆战舰
- 1285 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赢了,也是输了!
- 1286 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南疆一统
- 1287 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国情咨文
- 1288 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撤销府衙
- 1289 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
- 1290 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暴力机构
- 1291 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帝国继承人
- 1292 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战开启
- 1293 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战的幕后赢家
- 1294 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神秘来客
- 1295 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大夏利益至上
- 1296 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能源战略
- 1297 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算计全人类
- 1298 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接收埃及王朝
- 1299 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四面楚歌的西班牙
- 1300 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自保为上
- 1301 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各怀鬼胎的首脑会议
- 1302 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贪婪是原罪
- 1303 第一千三百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1304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搅局者
- 1305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杰克的应对
- 1306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做傀儡
- 1307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杀手锏
- 1308 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要抱就抱金大腿
- 1309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全球霸主初显威
- 1310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
- 1311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稳定压倒一切
- 1312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不辜负
- 1313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烟
- 1314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负起全球治理责任
- 1315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货币全球化
- 1316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启动暗雷,布局天竺
- 1317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第二个皇朝
- 1318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跟死敌合作
- 1319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蒸汽朋克时代
- 1320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遣返
- 1321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最后一次系统更新
- 1322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根达亚大陆
- 1323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楚王
- 1324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黄金战争
- 1325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烟再起,烽火连天
- 1326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地缘格局
- 1327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真真假假
- 1328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欧洲剧变
- 1329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震荡余波
- 1330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天竺大战开启
- 1331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风起天竺,谁是垂钓之人
- 1332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夏军的反常举动
- 1333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一场不起眼的风浪
- 1334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
- 1335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大鱼吃小鱼
- 1336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年年有鱼
- 1337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前进基地
- 1338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阿育王,死!
- 1339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灵军
- 1340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类历史灰暗的一天
- 1341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谁将挺身而出?
- 1342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放在火上烤
- 1343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舍我其谁
- 1344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盖亚降临
- 1345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重生之秘
- 1346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母星
- 1347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波斯受难日
- 1348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欧洲一台戏
- 1349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夏帝朝(谢盟主“镜_雾”赏!)
- 1350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钢铎之殇
- 1351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白银掉色
- 1352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波斯投降
- 1353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铁道兵
- 1354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十年之约
- 1355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拓荒团队的雏形
- 1356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舰
- 1357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女蜗
- 1358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统亚洲
- 1359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大结局
- 1360 完本感言
- 1361 新书《废土国度》已发布
- 1362 新书《带着地球去封神》已发布
- 1363 新书《网游之洪荒战纪》已发布
- 1364 新书《全球屠魔:开局成为幕后大佬》已发布
- 1365 偷偷发个新书动态,应该没人看到吧
- 1366 新书《天天撒币》百万字已肥,可以开宰了!!!
- 1367 领地架构
- 1368 领地架构2.0
- 1369 众筹名单,致谢!
- 1370 大夏军队架构2.0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王翦的计划,就是将吐蕃战场幸存的一百三十万大军,再次投入到蒙古战场,调转攻击方向,北上攻打窝阔台汗国。
对此,枢密院是有异议的。
用杜如晦的话来讲,经历吐蕃之战后,幸存的一百三十万大军在没被朝廷正式裁撤之前,严格来讲,就已经算是大夏正规军。
他们刚在吐蕃战场拼死一搏,虽说是为了生存,但是在事实上,他们也是实实在在为帝国尽了力的,理应赢得应有的尊重,给予其应有的待遇。
“怎么能又把他们当做消耗品,投入蒙古战场呢?”杜如晦不理解。
杜如晦的话,不无道理。
面对枢密院的诉求,欧阳朔采取折中之法,言明,一百三十万大军只负责攻打窝阔台汗国,在攻克窝阔台汗国之后,立即休整,摆脱“消耗军”的污名。
吐蕃之战期间,不知是谁泄露消息,还是让外人胡乱猜对了,朝野有人将投入吐蕃的两百万大军戏称为“消耗军”。
如此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实在让人寒心。
欧阳朔得到消息,当即令人严查,很是抓了一批造谣者,这才平息此场风波。如果任由风波持续下去,传到前线,指不定整出什么乱子来。
说起来,欧阳朔还是“绞肉机计划”的最终拍板者,是始作俑者,此时又站出来辟谣,当真有点“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意思。
可政治就是如此。
作为帝王,欧阳朔时常要面临这等矛盾选择。
他的手,早就不干净了。
欧阳朔最终所求,不过是一个问心无愧而已。
窝阔台汗国,驻扎着窝阔台、博尔术以及赤老温三路大军,因为在攻打波斯帝国时有一些损耗,合计兵力在五十万上下,基本都是骑兵。
一百三十万对阵五十万,窝阔台汗国根本没有胜算。
至于蒙古帝国的支援,大夏自然早就考虑到了。就在欧阳朔同意王翦的作战计划时,枢密院已经给鹰扬军、河东军、北疆军以及凤翔军发去秘密军令,暂停裁军,一旦蒙古帝国支援窝阔台汗国,不用请示,直接出兵蒙古帝国。
现在就看,成吉思汗会做何选择了。
…………
十一月十日,王翦率部攻破罕坦木帕夏古堡,率部进入唐蕃古道,宣示窝阔台之战正式打响。
接下来,一百三十万大军将兵分四路,北上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得报,并不如何紧张,一边传令各部,组织防御,一边在蒙古帝国上下奔走,企图激起主战派的热血,号召诸路大军共同抵抗大夏的进攻。
一时间,蒙古帝国风声鹤唳。
就在此时,大王子赤术、二王子察合台以及大将博尔忽等人,一一向成吉思汗上奏,请求出兵增援窝阔台汗国,跟大夏决一死战。
“蒙古儿郎,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赤术更是放出如此豪言。
一时间,蒙古帝国内部群情激奋,请战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到了这种时候,就算是成吉思汗,也有些掌控不足局面了。
赤术的一句“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一时竟成了蒙古人的口头禅。
十一月十二日,哈拉和林,王宫。
成吉思汗的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没想到,帝国朝野对大夏竟如此不感冒,请战的浪潮都快将王宫给掀翻了。
再拖下去,恐有哗变。
成吉思汗对面的拖雷,同样神情复杂,在决定将汗位传给拖雷时,拖雷就被从南境召回都城哈拉和林。
“拖雷,你怎么看?”成吉思汗问。
就在成吉思汗问出这句话时,父子二人还能隐隐听到,王宫外街道上传来的呼喊之声,那是请战的人群。
拖雷一咬牙,说道:“父汗,民心不可逆。”
成吉思汗眼神一凝,“怎么,连你也赞同跟大夏开战?连汗位都不要了?”
“父汗,儿臣只是一介武夫,对汗位,并非真心想争,不过是形势所迫而已。相比汗位,儿臣更不想失去我们蒙古人的骨气。”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成吉思汗表情变幻莫测。
拖雷郑重点头,“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在这一刻,成吉思汗似乎瞬间就老了几岁,罕见地露出疲态,更是缓缓闭上双眼。对面的拖雷见了,惴惴不安。
四位王子,包围诸位大将,没有对成吉思汗不怕的。
良久,成吉思汗才缓缓睁开双眼,略带浑浊的眼球之中,已没有了迟疑,没了疲态,没了一切软弱跟取舍,有的,只是如钢铁一般的坚毅。
“既如此,那就战吧!”
成吉思汗起身,望着窗外的悠悠白云,“就让这蓝天白云,见证我们蒙古儿郎的传奇,用鲜血,捍卫我们一直不曾失去的荣耀吧!”
“是!”
拖雷重重点了点头,体内热血翻滚。
…………
十一月十三日,蒙古帝国主动终止跟大夏的谈判。如此也就意味着,在入冬之前,华夏区仅存的两大帝国,将展开一场生死大战。
没有二话,早有准备的鹰扬军、河东军、北疆军以及凤翔军,兵分四路,悍然杀进蒙古帝国境内。
用欧阳朔的话来说,大夏绝不会再允许,有敌人杀到帝国境内。“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欧阳朔对大夏军的最基本要求。
一时之间,北地再起硝烟。
欧阳朔倒是看得开,早在一个月前,他就隐隐感到,这一场大战终究不可避免,故而让四大集团军早作准备。
粮草补给,早就就位。
除窝阔台汗国的五十万大军,蒙古帝国本部有八十万大军,分布在北、东、南、中四部,绝无法跟大夏四大集团军相抗衡。
更不用说,在四大集团军后方,还有豹韬军跟虎贲军作为预备队。
这一场大战,蒙古帝国没可能胜,唯一的悬念,就是大夏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拿下蒙古帝国,真正统一华夏全境。
因为战争发生地是北方,眼下已经是十一月,已经有了一丝寒意,此战注定了无法打持久战,否则的话,寒冬一到,双方都讨不到好。
“折腾吧,也就这一遭了。”
欧阳朔一边叹气,一边敲定对吐蕃的处置方案。
经内阁提议,查阅史料,决定将吐蕃更名为西康行省,行省治所自然是设在原吐蕃都城逻些城。
川南行省浔州郡守鲍叔牙,升任西康总督。
鲍叔牙也是一位帝国老臣,曾经还跟范仲淹竞争过川南总督,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胜任西康总督一职。
有心人更是发现,随着鲍叔牙升迁,川南行省五位郡守之中,已无一位历史人才,陛下三叔,梧州郡守欧阳桓,一下闪耀川南。
“这是巧合,还是陛下有意为之?”大臣们只敢在心里揣测。
随着帝国拿下吐蕃,欧阳朔终于到了兑现对碔砆的承诺之时,决定设立西疆大都护府,由碔砆出任大都护一职。
碔砆卸下的江川总督一职,由江川行省九州郡守司马光升任,以司马光之才,执掌江川行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西疆大都护府暂时只管辖新设立的西康行省以及邻近的西海行省,治所同样设在逻些城,辐射整个西境。
至于蜀地行省,按帝国的长远规划,实在无法划入西疆地界,甚至于说,从帝国版图看,还属于半个中枢之地呢,因此没被划入西疆大都护府。
随着西疆大都护府的设立,木兰月、白桦、攻城狮跟碔砆,都得到应有的回报。接下来,就该轮到凤囚凰了。
至于雄霸,那自然还得再往后排。
随着西疆大都护府的设立,西北战区总部也将西迁,由成都迁往逻些城。相应的,左宗棠统领的飞熊军也将转移至西康行省驻扎。
飞熊军的首要任务,就是看押那一百万战俘。
欧阳朔已经下令,立即解除战俘们的武装,全部派去修筑蜀地跟西海两地通往逻些城的两条官道。
两条官道是帝国治理西疆的生命线,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如此,一百万战俘可不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虽然不能把他们当做奴隶看待,但只要管基本的温饱,就能驱逐他们去干活。
除了两条官道,欧阳朔还计划,借机修通西康行省通往阿育王朝跟孔雀王朝的两条官道,为帝国将来攻打天竺做事前准备。
在亚洲,天竺是欧阳朔一定要拿下的目标。
为此,欧阳朔已经悄悄给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埋了一颗大雷。
对此,枢密院是有异议的。
用杜如晦的话来讲,经历吐蕃之战后,幸存的一百三十万大军在没被朝廷正式裁撤之前,严格来讲,就已经算是大夏正规军。
他们刚在吐蕃战场拼死一搏,虽说是为了生存,但是在事实上,他们也是实实在在为帝国尽了力的,理应赢得应有的尊重,给予其应有的待遇。
“怎么能又把他们当做消耗品,投入蒙古战场呢?”杜如晦不理解。
杜如晦的话,不无道理。
面对枢密院的诉求,欧阳朔采取折中之法,言明,一百三十万大军只负责攻打窝阔台汗国,在攻克窝阔台汗国之后,立即休整,摆脱“消耗军”的污名。
吐蕃之战期间,不知是谁泄露消息,还是让外人胡乱猜对了,朝野有人将投入吐蕃的两百万大军戏称为“消耗军”。
如此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实在让人寒心。
欧阳朔得到消息,当即令人严查,很是抓了一批造谣者,这才平息此场风波。如果任由风波持续下去,传到前线,指不定整出什么乱子来。
说起来,欧阳朔还是“绞肉机计划”的最终拍板者,是始作俑者,此时又站出来辟谣,当真有点“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意思。
可政治就是如此。
作为帝王,欧阳朔时常要面临这等矛盾选择。
他的手,早就不干净了。
欧阳朔最终所求,不过是一个问心无愧而已。
窝阔台汗国,驻扎着窝阔台、博尔术以及赤老温三路大军,因为在攻打波斯帝国时有一些损耗,合计兵力在五十万上下,基本都是骑兵。
一百三十万对阵五十万,窝阔台汗国根本没有胜算。
至于蒙古帝国的支援,大夏自然早就考虑到了。就在欧阳朔同意王翦的作战计划时,枢密院已经给鹰扬军、河东军、北疆军以及凤翔军发去秘密军令,暂停裁军,一旦蒙古帝国支援窝阔台汗国,不用请示,直接出兵蒙古帝国。
现在就看,成吉思汗会做何选择了。
…………
十一月十日,王翦率部攻破罕坦木帕夏古堡,率部进入唐蕃古道,宣示窝阔台之战正式打响。
接下来,一百三十万大军将兵分四路,北上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得报,并不如何紧张,一边传令各部,组织防御,一边在蒙古帝国上下奔走,企图激起主战派的热血,号召诸路大军共同抵抗大夏的进攻。
一时间,蒙古帝国风声鹤唳。
就在此时,大王子赤术、二王子察合台以及大将博尔忽等人,一一向成吉思汗上奏,请求出兵增援窝阔台汗国,跟大夏决一死战。
“蒙古儿郎,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赤术更是放出如此豪言。
一时间,蒙古帝国内部群情激奋,请战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到了这种时候,就算是成吉思汗,也有些掌控不足局面了。
赤术的一句“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一时竟成了蒙古人的口头禅。
十一月十二日,哈拉和林,王宫。
成吉思汗的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没想到,帝国朝野对大夏竟如此不感冒,请战的浪潮都快将王宫给掀翻了。
再拖下去,恐有哗变。
成吉思汗对面的拖雷,同样神情复杂,在决定将汗位传给拖雷时,拖雷就被从南境召回都城哈拉和林。
“拖雷,你怎么看?”成吉思汗问。
就在成吉思汗问出这句话时,父子二人还能隐隐听到,王宫外街道上传来的呼喊之声,那是请战的人群。
拖雷一咬牙,说道:“父汗,民心不可逆。”
成吉思汗眼神一凝,“怎么,连你也赞同跟大夏开战?连汗位都不要了?”
“父汗,儿臣只是一介武夫,对汗位,并非真心想争,不过是形势所迫而已。相比汗位,儿臣更不想失去我们蒙古人的骨气。”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成吉思汗表情变幻莫测。
拖雷郑重点头,“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在这一刻,成吉思汗似乎瞬间就老了几岁,罕见地露出疲态,更是缓缓闭上双眼。对面的拖雷见了,惴惴不安。
四位王子,包围诸位大将,没有对成吉思汗不怕的。
良久,成吉思汗才缓缓睁开双眼,略带浑浊的眼球之中,已没有了迟疑,没了疲态,没了一切软弱跟取舍,有的,只是如钢铁一般的坚毅。
“既如此,那就战吧!”
成吉思汗起身,望着窗外的悠悠白云,“就让这蓝天白云,见证我们蒙古儿郎的传奇,用鲜血,捍卫我们一直不曾失去的荣耀吧!”
“是!”
拖雷重重点了点头,体内热血翻滚。
…………
十一月十三日,蒙古帝国主动终止跟大夏的谈判。如此也就意味着,在入冬之前,华夏区仅存的两大帝国,将展开一场生死大战。
没有二话,早有准备的鹰扬军、河东军、北疆军以及凤翔军,兵分四路,悍然杀进蒙古帝国境内。
用欧阳朔的话来说,大夏绝不会再允许,有敌人杀到帝国境内。“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欧阳朔对大夏军的最基本要求。
一时之间,北地再起硝烟。
欧阳朔倒是看得开,早在一个月前,他就隐隐感到,这一场大战终究不可避免,故而让四大集团军早作准备。
粮草补给,早就就位。
除窝阔台汗国的五十万大军,蒙古帝国本部有八十万大军,分布在北、东、南、中四部,绝无法跟大夏四大集团军相抗衡。
更不用说,在四大集团军后方,还有豹韬军跟虎贲军作为预备队。
这一场大战,蒙古帝国没可能胜,唯一的悬念,就是大夏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拿下蒙古帝国,真正统一华夏全境。
因为战争发生地是北方,眼下已经是十一月,已经有了一丝寒意,此战注定了无法打持久战,否则的话,寒冬一到,双方都讨不到好。
“折腾吧,也就这一遭了。”
欧阳朔一边叹气,一边敲定对吐蕃的处置方案。
经内阁提议,查阅史料,决定将吐蕃更名为西康行省,行省治所自然是设在原吐蕃都城逻些城。
川南行省浔州郡守鲍叔牙,升任西康总督。
鲍叔牙也是一位帝国老臣,曾经还跟范仲淹竞争过川南总督,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胜任西康总督一职。
有心人更是发现,随着鲍叔牙升迁,川南行省五位郡守之中,已无一位历史人才,陛下三叔,梧州郡守欧阳桓,一下闪耀川南。
“这是巧合,还是陛下有意为之?”大臣们只敢在心里揣测。
随着帝国拿下吐蕃,欧阳朔终于到了兑现对碔砆的承诺之时,决定设立西疆大都护府,由碔砆出任大都护一职。
碔砆卸下的江川总督一职,由江川行省九州郡守司马光升任,以司马光之才,执掌江川行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西疆大都护府暂时只管辖新设立的西康行省以及邻近的西海行省,治所同样设在逻些城,辐射整个西境。
至于蜀地行省,按帝国的长远规划,实在无法划入西疆地界,甚至于说,从帝国版图看,还属于半个中枢之地呢,因此没被划入西疆大都护府。
随着西疆大都护府的设立,木兰月、白桦、攻城狮跟碔砆,都得到应有的回报。接下来,就该轮到凤囚凰了。
至于雄霸,那自然还得再往后排。
随着西疆大都护府的设立,西北战区总部也将西迁,由成都迁往逻些城。相应的,左宗棠统领的飞熊军也将转移至西康行省驻扎。
飞熊军的首要任务,就是看押那一百万战俘。
欧阳朔已经下令,立即解除战俘们的武装,全部派去修筑蜀地跟西海两地通往逻些城的两条官道。
两条官道是帝国治理西疆的生命线,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如此,一百万战俘可不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虽然不能把他们当做奴隶看待,但只要管基本的温饱,就能驱逐他们去干活。
除了两条官道,欧阳朔还计划,借机修通西康行省通往阿育王朝跟孔雀王朝的两条官道,为帝国将来攻打天竺做事前准备。
在亚洲,天竺是欧阳朔一定要拿下的目标。
为此,欧阳朔已经悄悄给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埋了一颗大雷。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