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22 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回洛京
- 323 第三百二十二章 剑斩魔莲
- 324 第三百二十三章 欲求人书
- 325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魂圣幡
- 326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三遇邪佛
- 327 第三百二十六章 暗流涌动
- 328 第三百二十七章 张诚回京
- 329 都三百二十八章 黄袍加身(上)
- 330 第三百二十九章 黄袍加身(下)
- 331 第三百三十章 吾乃真神
- 332 第三百三十一章 隆庆登基
- 333 帝三百三十二章 周指挥使
- 334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多疑无决
- 335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府见闻
- 336 第三百三十五章 嫂嫂留步
- 337 第三百三十六章 新晋武圣
- 338 第三百三十七章 北斗剑经
- 339 第三百三十八章 叫你一声
- 340 第三百三十九章 敕封门神
- 341 第三百四十章 坑杀万妖
- 342 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神之子
- 343 第三百四十二章 墨家洞天
- 344 第三百四十三章 机关族人
- 345 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力无穷
- 346 第三百四十五章 墨圣归来
- 347 第三百四十六章 传诏天下
- 348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定轮回
- 349 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成一界
- 350 第三百四十九章 白莲道灭
- 351 第三百五十章 掌中佛国
- 352 第三百五十一章 千里姻缘
- 353 第三百五十二章 郎情妾意
- 354 第三百五十三章 法海证道
- 355 第三百五十四章 十万妖族
- 356 第三百五十五章 长生之死
- 357 第三百五十六章 佛门三祖
- 358 第三百五十七章 地府出世
- 359 第三百五十八章 斩业罗汉
- 360 第三百五十九章 群仙斗法
- 361 第三百六十章 大威天龙
- 362 第三百六十一章 桃子熟了
- 363 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外来客
- 364 第三百六十三章 国号大楚
- 365 第三百六十四章 气运汇聚(上)
- 366 第三百六十五章 气运汇聚(下)
- 367 第三百六十六章 立国之战
- 368 第三百六十七章 亡妖必楚
- 369 第三百六十八章 仙藕化形
- 370 第三百六十九章 南天门外
- 371 第三百七十章 我要灭天
- 372 第三百七十一章 传诏天下
- 373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势难挡
- 374 第三百七十三章 晴天霹雳
- 375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死而已
- 376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人族气运
- 377 第三百七十六章 饕餮现身
- 378 第三百七十七章 必死无疑
- 379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坛海会
- 380 第三百七十八章 轮回归来
- 381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五德之体
- 382 第三百八十章 神通大进
- 383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末法时代
- 384 第三百八十二章 妖皇降临
- 385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地对峙
- 386 第三百八十四章 地煞圆满
- 387 第三百八十五章 周天星斗镇苍穹,妖庭地府分三界
- 388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天下无仙(上)
- 389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下无仙(下)
- 390 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门变故
- 391 第三百八十九章 魔祖归来
- 392 第三百九十章 血月降临
- 393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上古神帝(新年快乐!)
- 394 第三百九十二章 魔祖落幕
- 395 第三百九十三章 重立魔道
- 396 第三百九十四章 延寿千载
- 397 第三百九十五章 谛听妖神
- 398 第三百九十六章 神圣传道
- 399 第三百九十七章 制衡之道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三十一章 隆庆登基
第三百三十一章 隆庆登基
话音落下。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霎时间破开。
皇宫内外无数道目光看过去,京中隐匿的高人神识扫过来,张诚瞬间成了一切的中心。
一道道神念汇聚,暗中交流。
“真神?”
“是张子长!”
“这厮把脑子丢在春风楼了吧!”
“莫不是寿元将尽,打算另类千古留名?”
“本就臭名远扬,再加个遗臭万年!”
“张诚的名声根本不用如此做,他的那些书,必然能流传下去”
“哪些书?”
“牛头和尚,春野狐仙,妖魔化人图”
“贫僧昨日彻夜诵读,未曾想是张居士所著,可惜啊可惜,以后看不到新书了!”
“”
所有人都认为张诚疯了,域外没能寻到机缘,打算临死前潇洒一把。
这等不着调的做法,很是符合张诚性子。
张诚当然发现了神识交流,不用施法摄取,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哼哼!笑吧笑吧,张爷的境界岂是尔等能知晓,现在有多得意,片刻后就有多恐惧!”
张诚抬头仰望苍穹,心中暗自呼唤:“仙长,仙长,弟子已经发出讯息,快快施法啊”
脖子仰的都有些酸了,不见任何回复。
这般动作落在庞吉眼中,就是眼高于顶的蔑视,顿时怒从心头起。
“小辈大言不惭,妄自称神,其罪天诛!”
一品大儒言出法随,天诛二字落下,只听晴空霹雳声响起,数十丈雷霆劈向张诚头顶。。
“”
张诚看着水桶粗的雷霆,面色再也绷不住,风轻云淡变成惊慌失色。
呼唤仙长许久,不见任何回应,张诚已经开始怀疑,什么赦封正神或许就是场阴谋或者欺骗。
世上哪有这般好的事,杀妖就能封神?
张诚灵光闪耀,就要施展术法逃遁。
一道的紫气从天而降,后发先至,将雷霆轰成粉碎,将张诚笼罩其中。
紫气接天连地,远在千百里外的人,抬头就能看到擎天巨柱竖立在天地之间。
随后周易的声音传入张诚耳中:“贫道正在炼丹,不小心误了时辰。”
张诚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熟,情急之下也未细想,感受紫气蕴含的磅礴神力,脸上笑开了花。
“不碍事不碍事,是弟子挑的时间不对!”
赦封正神:月下老人,张诚。
封神榜上有姓名,功德圆满,立地成神。
“吾乃真神!”
张诚双目微阖,双臂张开,沉迷于真神伟力,同时诸多讯息传入脑海。
比如,封神榜之主正是周易。
“大天尊?老周?”
张诚双目瞪圆,脸上表情变幻不定,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
晋升正神之后,实力暴涨,张诚循着神力感应发现了同道中人。
崔元手中施法不停,面不改色的传音:“张哥,咱身份特殊,万不能暴露。”
张诚在妖族做了数年卧底,这点反应自是有,然而神力扫过四周,发现了诸多留影法术的痕迹。
顿时头晕目眩,几乎要从墙头上摔下去。
“这回彻底完了!”
清誉尽毁,日后少不得受敲诈。
闹出了如此大的动静,惊动了城中所有人,神识再次扫过张诚,只觉如渊似岳,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真神!
只见数十道流光从京城飞起,为首的正是洛京城隍与土地。
二神对着张诚躬身施礼,齐声道:“参见上神!”
张诚迅速从尴尬中恢复过来,索性只要没有面皮,尴尬这等事就不存在。
“无需多礼!”
说完看向城外庞吉等人,神威如狱,狠狠的镇压过去。
“尔等来皇城所为何事?”
“回禀上神,晚辈”
庞吉几百年凝练的心境,已经碎成了渣子,朝堂中老奸巨猾的他,一时间想不出个理由。
身后百官宗亲、供奉高人战战兢兢,躬身低头不敢言语,心底将康王祖上都骂了个干净。
王伯安见此情景,上前一步恭敬说道:“启禀上神,我等听闻陛下即位,将举行登基大典,特意结伴来送贺礼!”
“对对对!”
庞吉连忙说道:“我们是来恭贺新君,特意来送礼。”
“上神,李洵天命在身,注定继承大统。”
“你这厮不知尊卑,竟敢直呼陛下名讳?”
“我们来皇宫,就是为了支持陛下!”
“陛下,我们是大大的忠臣啊!”
诸人连声解释,指天发誓不是来捣乱,而是真细心支持陛下登基。
张诚神力扫过所有人,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走正门觐见,这气势汹汹的,本座还以为你们要造反!”
“上神教训的是。”
庞吉连声致歉,遁光落在宫门口,与侍卫说一声静等李洵召见。
其余人有样学样,按照觐见皇帝的礼仪,不敢有丝毫逾越。
张诚心中顿时得意起来,此番人前显圣,虽然有那么一丁点疏漏,整体上还是不错。
正洋洋自得,耳边传来李隆的声音。
“道友闹够了没有?还请来护龙司,与老夫论道一二。”
“咳咳!本座忽然想起来,家中丹炉的火还没熄,日后再登门拜访。”
张诚回复一句,脚踏神光遁向天际。
武圣曾经与周易斗法胜过一筹,张诚现在连神力都未掌握熟练,可不敢羊入虎口,万一成神当天陨落,可就成了天大笑话。
李隆看着张诚离开,没有追杀阻拦,也没有罢黜李洵。
朝廷上下见此,立刻明白武圣是默许李洵登基了,当即各自上表劝进。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
袁监正亲自挑选的日子,这次不敢怠慢,真的有施法卜算。
言称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诸事皆宜!
清晨。
李洵在太庙祭告先祖,随后换上明黄衮服,登上皇城祷告。
紧急上任的礼部尚书杜思,上前宣读先皇遗诏与新君即位诏书,完毕后躬身退下。
宫门外跪着一片的文武百官,五拜三叩齐呼万岁,行礼过后,按照官职高低依次进宫。
太和殿。
隆庆帝李洵端坐龙椅之上,抚摸左右龙头扶手,仍然有种梦幻之感。
这就当皇帝了?
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殿中百官心情各不相同,或面露期待,或幸灾乐祸,或战战兢兢。
历任新君上位都会有人要倒霉,一是立威,二是为自己人腾位置。
楚公公仍然立在陛下与群臣之间,见双方沉默以对,上前一步尖声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隆庆帝闻言当即收回飘飞的思绪,神色肃然,目光扫过殿中百官。
“臣有本奏!”
内阁首辅庞吉躬身说道:“微臣年老力衰,难承首辅重任,祈陛下准许告老还乡。”
隆庆帝说道:“庞爱卿自承露年间入阁,四朝元老,国之栋梁,朕还需爱卿辅佐朝政。”
庞吉闻言心底松了口气,至少身家性命保住了,不用如严家那般败落,当即泪眼潸然感激涕零。
“陛下隆恩不敢忘,然臣精力不济”
三请三辞之后,隆庆帝准许庞吉致仕。
“朕初登帝位,尚不通政务,庞爱卿可有举荐之人?”
“陛下,杨大人三十余年,朝中事务无不精通,可承首辅之位。礼部尚书杜大人,名传天下,有圣贤之名,可入阁为相。”
“准!”
隆庆帝发出了登基后,第一条政令。
殿中百官无人反对,内阁一致仕一升职,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都是在为杜思铺路。
待杜思熟悉朝中事务,首辅之位非其莫属,君臣联手,自可把控朝廷权柄。
自今日起,大乾再次迎来新君!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霎时间破开。
皇宫内外无数道目光看过去,京中隐匿的高人神识扫过来,张诚瞬间成了一切的中心。
一道道神念汇聚,暗中交流。
“真神?”
“是张子长!”
“这厮把脑子丢在春风楼了吧!”
“莫不是寿元将尽,打算另类千古留名?”
“本就臭名远扬,再加个遗臭万年!”
“张诚的名声根本不用如此做,他的那些书,必然能流传下去”
“哪些书?”
“牛头和尚,春野狐仙,妖魔化人图”
“贫僧昨日彻夜诵读,未曾想是张居士所著,可惜啊可惜,以后看不到新书了!”
“”
所有人都认为张诚疯了,域外没能寻到机缘,打算临死前潇洒一把。
这等不着调的做法,很是符合张诚性子。
张诚当然发现了神识交流,不用施法摄取,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哼哼!笑吧笑吧,张爷的境界岂是尔等能知晓,现在有多得意,片刻后就有多恐惧!”
张诚抬头仰望苍穹,心中暗自呼唤:“仙长,仙长,弟子已经发出讯息,快快施法啊”
脖子仰的都有些酸了,不见任何回复。
这般动作落在庞吉眼中,就是眼高于顶的蔑视,顿时怒从心头起。
“小辈大言不惭,妄自称神,其罪天诛!”
一品大儒言出法随,天诛二字落下,只听晴空霹雳声响起,数十丈雷霆劈向张诚头顶。。
“”
张诚看着水桶粗的雷霆,面色再也绷不住,风轻云淡变成惊慌失色。
呼唤仙长许久,不见任何回应,张诚已经开始怀疑,什么赦封正神或许就是场阴谋或者欺骗。
世上哪有这般好的事,杀妖就能封神?
张诚灵光闪耀,就要施展术法逃遁。
一道的紫气从天而降,后发先至,将雷霆轰成粉碎,将张诚笼罩其中。
紫气接天连地,远在千百里外的人,抬头就能看到擎天巨柱竖立在天地之间。
随后周易的声音传入张诚耳中:“贫道正在炼丹,不小心误了时辰。”
张诚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熟,情急之下也未细想,感受紫气蕴含的磅礴神力,脸上笑开了花。
“不碍事不碍事,是弟子挑的时间不对!”
赦封正神:月下老人,张诚。
封神榜上有姓名,功德圆满,立地成神。
“吾乃真神!”
张诚双目微阖,双臂张开,沉迷于真神伟力,同时诸多讯息传入脑海。
比如,封神榜之主正是周易。
“大天尊?老周?”
张诚双目瞪圆,脸上表情变幻不定,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
晋升正神之后,实力暴涨,张诚循着神力感应发现了同道中人。
崔元手中施法不停,面不改色的传音:“张哥,咱身份特殊,万不能暴露。”
张诚在妖族做了数年卧底,这点反应自是有,然而神力扫过四周,发现了诸多留影法术的痕迹。
顿时头晕目眩,几乎要从墙头上摔下去。
“这回彻底完了!”
清誉尽毁,日后少不得受敲诈。
闹出了如此大的动静,惊动了城中所有人,神识再次扫过张诚,只觉如渊似岳,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真神!
只见数十道流光从京城飞起,为首的正是洛京城隍与土地。
二神对着张诚躬身施礼,齐声道:“参见上神!”
张诚迅速从尴尬中恢复过来,索性只要没有面皮,尴尬这等事就不存在。
“无需多礼!”
说完看向城外庞吉等人,神威如狱,狠狠的镇压过去。
“尔等来皇城所为何事?”
“回禀上神,晚辈”
庞吉几百年凝练的心境,已经碎成了渣子,朝堂中老奸巨猾的他,一时间想不出个理由。
身后百官宗亲、供奉高人战战兢兢,躬身低头不敢言语,心底将康王祖上都骂了个干净。
王伯安见此情景,上前一步恭敬说道:“启禀上神,我等听闻陛下即位,将举行登基大典,特意结伴来送贺礼!”
“对对对!”
庞吉连忙说道:“我们是来恭贺新君,特意来送礼。”
“上神,李洵天命在身,注定继承大统。”
“你这厮不知尊卑,竟敢直呼陛下名讳?”
“我们来皇宫,就是为了支持陛下!”
“陛下,我们是大大的忠臣啊!”
诸人连声解释,指天发誓不是来捣乱,而是真细心支持陛下登基。
张诚神力扫过所有人,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走正门觐见,这气势汹汹的,本座还以为你们要造反!”
“上神教训的是。”
庞吉连声致歉,遁光落在宫门口,与侍卫说一声静等李洵召见。
其余人有样学样,按照觐见皇帝的礼仪,不敢有丝毫逾越。
张诚心中顿时得意起来,此番人前显圣,虽然有那么一丁点疏漏,整体上还是不错。
正洋洋自得,耳边传来李隆的声音。
“道友闹够了没有?还请来护龙司,与老夫论道一二。”
“咳咳!本座忽然想起来,家中丹炉的火还没熄,日后再登门拜访。”
张诚回复一句,脚踏神光遁向天际。
武圣曾经与周易斗法胜过一筹,张诚现在连神力都未掌握熟练,可不敢羊入虎口,万一成神当天陨落,可就成了天大笑话。
李隆看着张诚离开,没有追杀阻拦,也没有罢黜李洵。
朝廷上下见此,立刻明白武圣是默许李洵登基了,当即各自上表劝进。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
袁监正亲自挑选的日子,这次不敢怠慢,真的有施法卜算。
言称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诸事皆宜!
清晨。
李洵在太庙祭告先祖,随后换上明黄衮服,登上皇城祷告。
紧急上任的礼部尚书杜思,上前宣读先皇遗诏与新君即位诏书,完毕后躬身退下。
宫门外跪着一片的文武百官,五拜三叩齐呼万岁,行礼过后,按照官职高低依次进宫。
太和殿。
隆庆帝李洵端坐龙椅之上,抚摸左右龙头扶手,仍然有种梦幻之感。
这就当皇帝了?
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殿中百官心情各不相同,或面露期待,或幸灾乐祸,或战战兢兢。
历任新君上位都会有人要倒霉,一是立威,二是为自己人腾位置。
楚公公仍然立在陛下与群臣之间,见双方沉默以对,上前一步尖声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隆庆帝闻言当即收回飘飞的思绪,神色肃然,目光扫过殿中百官。
“臣有本奏!”
内阁首辅庞吉躬身说道:“微臣年老力衰,难承首辅重任,祈陛下准许告老还乡。”
隆庆帝说道:“庞爱卿自承露年间入阁,四朝元老,国之栋梁,朕还需爱卿辅佐朝政。”
庞吉闻言心底松了口气,至少身家性命保住了,不用如严家那般败落,当即泪眼潸然感激涕零。
“陛下隆恩不敢忘,然臣精力不济”
三请三辞之后,隆庆帝准许庞吉致仕。
“朕初登帝位,尚不通政务,庞爱卿可有举荐之人?”
“陛下,杨大人三十余年,朝中事务无不精通,可承首辅之位。礼部尚书杜大人,名传天下,有圣贤之名,可入阁为相。”
“准!”
隆庆帝发出了登基后,第一条政令。
殿中百官无人反对,内阁一致仕一升职,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都是在为杜思铺路。
待杜思熟悉朝中事务,首辅之位非其莫属,君臣联手,自可把控朝廷权柄。
自今日起,大乾再次迎来新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