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55 第四百六十章 悲愤的薛家兄弟
- 456 第四百六十一章 罗成出马
- 457 第四百六十二章 罗艺的算盘
- 458 第四百六十三章 罗艺疯了
- 459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败罗艺
- 460 第四百六十五章 平定幽州
- 461 第四百六十六章 颍川陈山挗
- 462 第四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
- 463 第四百六十八章 各自的麻烦
- 464 第四百六十九章 骚包高人
- 465 第四百七十章 诈降计
- 466 第四百七十一章 篡位三步走
- 467 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级大忽悠
- 468 第四百七十三章 国号大郑
- 469 第四百七十四章 河南叛乱
- 470 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算盘
- 471 第四百七十六章 陈老头的心思
- 472 第四百七十七章 颍川军覆灭
- 473 第四百七十八章 御驾亲征
- 474 第四百七十九章 乐平公主的绸缪
- 475 第四百八十章 王世充溃败
- 476 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嗣之议
- 477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国号大元
- 478 第四百八十三章 开元革新
- 479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角基友
- 480 第四百八十五章 从兄从弟
- 481 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轨覆灭记
- 482 第四百八十七章 刘武周寇元
- 483 第四百八十八章 坚壁清野
- 484 第四百八十九章 火烧刘武周
- 485 第四百九十章 北伐之议
- 486 第四百九十一章 御驾亲征?
- 487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再议北伐
- 488 第四百九十三章 分配家产
- 489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哉上哉
- 490 第四百九十五章 四任可敦
- 491 第四百九十六章 基情联合
- 492 第四百九十七章 谋划奚部
- 493 第四百九十八章 分路夜袭
- 494 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编奚部
- 495 第五百章 神奇的室韦
- 496 第五百〇一章 室韦覆灭
- 497 第五百〇二章 白山黑水
- 498 第五百〇三章 九姓铁勒
- 499 第五百〇四章 东西二突
- 500 第五百〇五章 开始回程
- 501 第五百〇六章 突厥来犯?
- 502 第五百〇七章 李二守城
- 503 第五百〇八章 李二的杯具
- 504 第五百〇九章 名人殷开山
- 505 第五百一十章 围点打援
- 506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汉阳会师
- 507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夜袭西突
- 508 第五百一十三章 统叶护攻城
- 509 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孝基的谋略
- 510 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次中伏
- 511 第五百一十六章统叶护的两难
- 512 第五百一十七章决战金城外
- 513 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烈搏杀
- 514 第五百一十九章 兵发长安
- 515 第五百二十章 长安大乱
- 516 第五百二十一章 宇文化及的野望
- 517 第五百二十二章 屠戮关中
- 518 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文通之死
- 519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东突来袭
- 520 第五百二十五章 雁门关下
- 521 第五百二十六章 刘武周攻城
- 522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咄苾的算盘
- 523 第五百二十八章 咄苾入并州
- 524 第五百二十九章 长安乱起
- 525 第五百三十章 李建成登基
- 526 第五百三十一章 二次改革
- 527 第五百三十二章 长安窘境
- 528 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建成问计
- 529 第五百三十四章 窦氏兄弟
- 530 第五百三十五章 舅舅与外甥女
- 531 第五百三十六章 歧州窦氏
- 532 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神通出马
- 533 第五百三十八章 段志玄之谋
- 534 第五百三十九章 兵临大散关
- 535 第五百四十章 疯魔李道玄
- 536 第五百四十一章 史万宝之死
- 537 第五百四十二章 薛万彻之威
- 538 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孝基遇袭
- 539 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建成出招
- 540 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神通回援
- 541 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面埋伏
- 542 第五百四十七章 西征军覆灭
- 543 第五百四十八章 长安城破
- 544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唐国灭
- 545 第五百五十章 天下一统(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七十章 诈降计
第四百七十章 诈降计
投降李渊?
这事儿,李密还真就从来没想过!
原来,当初李密刚刚起义的时候,正好李渊也在才扯起旗号造反。 于是李密就给李渊去了封信,大意是说,隋军现在势大,咱们单个人的兵力只怕不足以与之抗衡,不如结盟吧?
虽然没有明着说,可李密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让李渊拜自己当老大!
这个时候,李渊还没攻下长安,正值兵微将寡之际,既怕隋军调集大队人马来收拾自己,又怕李密这种悍匪越界来欺负自己。[
于是,李渊就很谦卑地给李密回信,说我李渊德能,意争鼎天下,之所以造反,全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你蒲山公李密,乃是真命天子,有人主之相,我李渊愿奉你李密为老大,云云。
其实,李渊的本意,就是让李密先在司隶那一带勾引仇恨,吸引隋军大部分火力,这样,自己才有机会在关中悄悄地发展嘛!
被李渊忽悠了个晕头转向,李密信心爆满,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和隋军死拼硬磕!
到如今,虽然李密已经基本把部队拼成了二等残疾,可手下总归还有近三十万的人马呢!
这个时候,让李密低下高傲的头颅,去给当初的小弟李渊当马仔,从心理上讲,李密还是非常难以接受滴!
如今听闻了祖君彦所谓的的上策后,李密犹豫了半晌,最终不置可否地挥了挥手,示意祖君彦暂且退下。
等到祖君彦出了书房,李密连忙招手唤过一名心腹侍卫,嘀嘀咕咕地吩咐了几句。
片刻过后,等到那侍卫再次转身而回时,身后多了一名中年文士。
“孝和来了?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原来,此人正是李密的另一心腹谋士,柴孝和。
客套了片刻后。李密连忙开口转向主题。
先把情况简略地和柴孝和介绍了一番后,李密开口问道,“本王现在进退两难,不知孝和可有以教我?”
这柴孝和本是巩县县令,后来为瓦岗军所掳。就转投到李密手下当差。
在李密看来。这柴孝和还是非常有远见卓识滴,很多观点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所以,李密对这个柴孝和非常的重视。一度引为腹心。
可有一点,这柴孝和的战略眼光固然不俗,可论起实际操作来,却十分的不靠谱,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这点儿,倒是和李密差不多!
比如,造反之初,柴孝和就给李密制订了一个相当宏远的战略规划,那就是西向关中,占据长安,然后传檄天下,再挥师以向宛洛,则天下大势可定矣。
这主意。和李密当初忽悠杨玄感时所谓的上策差不多!都是空中楼阁,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根本够不着!
从东郡到长安,足有千余里远!沿途要经过虎牢、洛阳、潼关、函谷等一系列险关要塞,这里面很多关隘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尤其是那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其后的函谷小径蜿蜒数百里,险要处仅容一人一马通过![
这种地形,只要长安方随便派出百十人。再随便找个地方设个关卡,李密的那几十万的农民军就只有干瞪眼儿的份儿!
所以。寻思了再三,李密最终没有采纳柴孝和的意见,转而决定先攻取离自己最近的东都。
李密的想法是,洛阳现在毕竟是名义上的隋都,这里面又有监国的越王也就是现在的皇泰主杨侗!所以,攻陷东都的战略意义,应该高于长安!
而且,洛阳也没有长安那么险要,相对而言,属于软柿子,是可以捏一捏滴!
要是自己连洛阳都捏不动,那长安这个青柿子,就更不要想了!
到如今,洛阳没捏下来,自家老窝瓦岗寨又被抄了,此刻又被隋军包了饺子,李密自然慌神,这才想起再向柴孝和问计。
“这样子丫!且容柴某再想一想!”
这柴孝和倒是没有大冬天的摇扇子,可也颇有几分名士风范,揪着山羊胡,开始做闭目沉思状。
掐着手指斟酌了半晌,柴孝和这才再次开口道,“魏公万万不可降唐丫!”
“哦?这是为何?”
“好叫魏公知晓,属下等为臣者皆可降唐,唯独魏公不可!臣等降唐,那李渊老儿为了彰显其招贤纳士之心,即便不给某等以高官厚禄,也会量才而用,总不会亏待我等以至于寒了天下俊杰的心。”
“倒是魏公,本为一方诸侯,拥兵数十万。就算那李渊此刻迫于情势,不得不善待魏公,可待到将来大势已定后,只怕依旧会哪魏公开刀丫!”
“嘶……,这个,不至于吧?”
“将人心比自心,假使某日李渊率众数十万来投魏公,魏公能否就此放心那李渊呢?”
“……”
“所以丫!臣等皆可降唐,唯独魏公不可降唐!”
“那,依柴爱卿之见,本王又该如何行止呢?”
“诚如魏公所言,攻打洛阳实乃下策,与王世充那种胡虏小儿联合,也非是明智之选,而今,魏公所能选的,也只有北上和西去这两条路了!”
“冀州已为宇文成龙所占,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并州山川险要,易守难攻,刘武周有突厥人为援,我军诚难与之争锋。而且,并州贫瘠,非是立业之所,更兼还有突厥之患!所以也非是个好去处!如此,便只剩下西进关中这一途了!”
“你刚刚不是说,不能投降李唐么?”
“西进关中,可不止有降唐一涂丫!我们可以先口头上投降,然后伺机而动,必要的时候,魏公可以给那李渊老儿来个,咯吱!”
一面说着,那柴孝和还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唔,这样,那个,不大好吧?万一流传出去,本王这半世英明,可就毁了丫!”
“魏公此言差矣!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更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只要魏公将来能够坐稳江山,届时,这史书之中如何记载,还不就是魏公的一句话么”
“嗯……”沉吟了片刻,李密霍然抬头,两眼之中满是绝决之色道,“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只是,眼下这王世充的使节……”
“这个好办!既然魏公决意西进关中,咱们还须防备着那王世充在咱们背后捅刀子!所以呢,依柴某之见,咱们不如给他来个引蛇出洞、关门放狗!魏公只需如此如此,再如此……”
“这样,咱们就算不能灭了王世充那丫的,也绝对给他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让他从此不敢打咱们后路的主意!”
这事儿,李密还真就从来没想过!
原来,当初李密刚刚起义的时候,正好李渊也在才扯起旗号造反。 于是李密就给李渊去了封信,大意是说,隋军现在势大,咱们单个人的兵力只怕不足以与之抗衡,不如结盟吧?
虽然没有明着说,可李密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让李渊拜自己当老大!
这个时候,李渊还没攻下长安,正值兵微将寡之际,既怕隋军调集大队人马来收拾自己,又怕李密这种悍匪越界来欺负自己。[
于是,李渊就很谦卑地给李密回信,说我李渊德能,意争鼎天下,之所以造反,全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你蒲山公李密,乃是真命天子,有人主之相,我李渊愿奉你李密为老大,云云。
其实,李渊的本意,就是让李密先在司隶那一带勾引仇恨,吸引隋军大部分火力,这样,自己才有机会在关中悄悄地发展嘛!
被李渊忽悠了个晕头转向,李密信心爆满,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和隋军死拼硬磕!
到如今,虽然李密已经基本把部队拼成了二等残疾,可手下总归还有近三十万的人马呢!
这个时候,让李密低下高傲的头颅,去给当初的小弟李渊当马仔,从心理上讲,李密还是非常难以接受滴!
如今听闻了祖君彦所谓的的上策后,李密犹豫了半晌,最终不置可否地挥了挥手,示意祖君彦暂且退下。
等到祖君彦出了书房,李密连忙招手唤过一名心腹侍卫,嘀嘀咕咕地吩咐了几句。
片刻过后,等到那侍卫再次转身而回时,身后多了一名中年文士。
“孝和来了?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原来,此人正是李密的另一心腹谋士,柴孝和。
客套了片刻后。李密连忙开口转向主题。
先把情况简略地和柴孝和介绍了一番后,李密开口问道,“本王现在进退两难,不知孝和可有以教我?”
这柴孝和本是巩县县令,后来为瓦岗军所掳。就转投到李密手下当差。
在李密看来。这柴孝和还是非常有远见卓识滴,很多观点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所以,李密对这个柴孝和非常的重视。一度引为腹心。
可有一点,这柴孝和的战略眼光固然不俗,可论起实际操作来,却十分的不靠谱,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这点儿,倒是和李密差不多!
比如,造反之初,柴孝和就给李密制订了一个相当宏远的战略规划,那就是西向关中,占据长安,然后传檄天下,再挥师以向宛洛,则天下大势可定矣。
这主意。和李密当初忽悠杨玄感时所谓的上策差不多!都是空中楼阁,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根本够不着!
从东郡到长安,足有千余里远!沿途要经过虎牢、洛阳、潼关、函谷等一系列险关要塞,这里面很多关隘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尤其是那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其后的函谷小径蜿蜒数百里,险要处仅容一人一马通过![
这种地形,只要长安方随便派出百十人。再随便找个地方设个关卡,李密的那几十万的农民军就只有干瞪眼儿的份儿!
所以。寻思了再三,李密最终没有采纳柴孝和的意见,转而决定先攻取离自己最近的东都。
李密的想法是,洛阳现在毕竟是名义上的隋都,这里面又有监国的越王也就是现在的皇泰主杨侗!所以,攻陷东都的战略意义,应该高于长安!
而且,洛阳也没有长安那么险要,相对而言,属于软柿子,是可以捏一捏滴!
要是自己连洛阳都捏不动,那长安这个青柿子,就更不要想了!
到如今,洛阳没捏下来,自家老窝瓦岗寨又被抄了,此刻又被隋军包了饺子,李密自然慌神,这才想起再向柴孝和问计。
“这样子丫!且容柴某再想一想!”
这柴孝和倒是没有大冬天的摇扇子,可也颇有几分名士风范,揪着山羊胡,开始做闭目沉思状。
掐着手指斟酌了半晌,柴孝和这才再次开口道,“魏公万万不可降唐丫!”
“哦?这是为何?”
“好叫魏公知晓,属下等为臣者皆可降唐,唯独魏公不可!臣等降唐,那李渊老儿为了彰显其招贤纳士之心,即便不给某等以高官厚禄,也会量才而用,总不会亏待我等以至于寒了天下俊杰的心。”
“倒是魏公,本为一方诸侯,拥兵数十万。就算那李渊此刻迫于情势,不得不善待魏公,可待到将来大势已定后,只怕依旧会哪魏公开刀丫!”
“嘶……,这个,不至于吧?”
“将人心比自心,假使某日李渊率众数十万来投魏公,魏公能否就此放心那李渊呢?”
“……”
“所以丫!臣等皆可降唐,唯独魏公不可降唐!”
“那,依柴爱卿之见,本王又该如何行止呢?”
“诚如魏公所言,攻打洛阳实乃下策,与王世充那种胡虏小儿联合,也非是明智之选,而今,魏公所能选的,也只有北上和西去这两条路了!”
“冀州已为宇文成龙所占,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并州山川险要,易守难攻,刘武周有突厥人为援,我军诚难与之争锋。而且,并州贫瘠,非是立业之所,更兼还有突厥之患!所以也非是个好去处!如此,便只剩下西进关中这一途了!”
“你刚刚不是说,不能投降李唐么?”
“西进关中,可不止有降唐一涂丫!我们可以先口头上投降,然后伺机而动,必要的时候,魏公可以给那李渊老儿来个,咯吱!”
一面说着,那柴孝和还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唔,这样,那个,不大好吧?万一流传出去,本王这半世英明,可就毁了丫!”
“魏公此言差矣!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更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只要魏公将来能够坐稳江山,届时,这史书之中如何记载,还不就是魏公的一句话么”
“嗯……”沉吟了片刻,李密霍然抬头,两眼之中满是绝决之色道,“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只是,眼下这王世充的使节……”
“这个好办!既然魏公决意西进关中,咱们还须防备着那王世充在咱们背后捅刀子!所以呢,依柴某之见,咱们不如给他来个引蛇出洞、关门放狗!魏公只需如此如此,再如此……”
“这样,咱们就算不能灭了王世充那丫的,也绝对给他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让他从此不敢打咱们后路的主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