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59 359 出乎意料
- 360 360 吞并中欧
- 361 361 瑞典战事
- 362 362 亲王级权限
- 363 363 重组轴心国集团
- 364 364 反汉同盟
- 365 365 改编
- 366 366 意大利面条
- 367 367 真理
- 368 368 可悲的巴伐利亚
- 369 369 奥地利最后的挣扎
- 370 370 拿下北欧
- 371 371 海上决战
- 372 372 选择目标
- 373 373 进攻威尼斯
- 374 374 远距离屠杀
- 375 375 攻势
- 376 376 破城之战
- 377 377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 378 378 人潮攻势
- 379 379 对主的屠戮
- 380 380 老近卫军
- 381 381 白人买单
- 382 382 时间站在哪一方
- 383 383 种族战争?
- 384 384 屠欧
- 385 385 满意的答复
- 386 386 应得的奖励
- 387 387 动手吧
- 388 388 太平军的报复
- 389 389 目标意大利半岛
- 390 390 突破与围堵
- 391 391 国王级
- 392 392 臆想
- 393 393 白人女子的选择
- 394 394 选择路线
- 395 395 意大利半岛
- 396 396 进攻工事
- 397 397 肆意屠戮
- 398 398 牛皮的萨伏依
- 399 399 占领萨伏依
- 400 400 绝不停战
- 401 401 教会的作用
- 402 402 疯狂的法兰西
- 403 403 大逃亡
- 404 404 以杀立威
- 405 405 决不妥协
- 406 406 教派带来的不同结果
- 407 407 巴黎会战
- 408 408 法兰西最后的勇士
- 409 409 法王之死
- 410 410 战争泥潭
- 411 411 围殴太平军
- 412 412 新的战略规划
- 413 413 反汉同盟的觊觎
- 414 414 城市三光
- 415 415 法兰西本土的政治冲突
- 416 416 法兰西版三国
- 417 417 随处可见的屠杀
- 418 418 洪天成的战略计划
- 419 419 后膛枪碾压火炮
- 420 420 进攻布达佩斯
- 421 421 爆破攻城
- 422 422 攻下布达佩斯
- 423 423 横扫巴尔干
- 424 424 达成目的
- 425 425 各方局势
- 426 426 世界年纪表
- 427 427 跨越式的晋升
- 428 428 悬殊的科技代差
- 429 429 进攻
- 430 430 德意志投降
- 431 431 荷兰投降
- 432 432 传檄而定
- 433 433 故人远去
- 434 434 反汉同盟最后的坚持
- 435 435 战壕防御战
- 436 436 击垮反汉同盟
- 437 437 不投降的英国佬
- 438 438 英法之争
- 439 439 巡警
- 440 440 整合欧洲
- 441 441 兵临巴尔干
- 442 442 首次碰触
- 443 443 分兵扩张
- 444 444 奴隶兵
- 445 445 有资格承受军法
- 446 446 几百人的逆袭
- 447 447 奥斯曼降军的处理
- 448 448 欧洲五大区
- 449 449 超时空抽奖
- 450 450 伊斯坦布尔的准备
- 451 451 进攻外围
- 452 452 基洛夫出现
- 453 453 夷平伊斯坦布尔
- 454 454 各方反响
- 455 455 海路和陆路
- 456 456 分崩离析的奥斯曼
- 457 457 歧视链条
- 458 458 决定世界的归属
- 459 459 俄罗斯帮凶
- 460 460 同盟军舰队群
- 461 461 震慑人心的炮击
- 462 462 海军对决
- 463 463 反汉同盟的崩解
- 464 464 打到伦敦
- 465 465 占领英伦三岛
- 466 466 英国王室投降
- 467 467 登陆印度半岛
- 468 468 满清的警觉
- 469 469 准备攻略满清
- 470 470 进攻广州
- 471 471 攻占广东
- 472 472 击败满清
- 473 473 定都京师
- 474 474 日本武备
- 475 475 武士的自杀式冲锋
- 476 476 天皇必须死
- 477 477 时间和寿命
- 478 478 灭亡日本人
- 479 479 生化回收站
- 480 480 一统全球
- 481 481 进攻俄罗斯
- 482 482 准备回归
- 483 483 东京入侵
- 484 484 同一时间的集体入侵
- 485 485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69 奥地利最后的挣扎
369 奥地利最后的挣扎
巴伐利亚王室为首的德意志自治派的全军覆没,和打着雇佣军名义的意大利半岛诸国十万联军主力的覆灭,极大的震撼了反汉同盟。
因为其中暴露出反汉同盟中极大的战斗力问题!
法国人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甚至是瑞士这种小国,纷纷摒弃了之前军队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能必胜的想法。
实在是,意大利半岛诸国联军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了!
他们对太平军造成的伤亡,甚至还不如巴伐利亚王室最后聚集起来的力量打的多。
当然,这也有情可原,意大利半岛诸国的联军主力士兵,主要来自于征召民兵、雇佣兵和普通的城防军,意大利半岛诸国的商人们,完全是挥舞着金币招募的军队,很多士兵与其说是来打仗的,不如说是来赚外快的。。。
这种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毕竟意大利半岛诸国中,真正能打仗的也就那么点王室近卫军之类的部队,那都是意大利半岛各个小国看家的本钱,自然不会轻易派入外国作战,更何况,意大利半岛诸国普遍存有浮夸的氛围,在兵力成为这个时代军队战斗力标准评判重要因素后,有钱的意大利半岛诸国,自然就拼命募兵。
然后,颇具水分的十万大军就成型了,结果这十万大军,一战过后,原型毕露,欧陆震惊!
巴伐利亚王室更是被这支‘可靠’的友军坑死了全家……
除了已经死不瞑目的巴伐利亚王室之外,另一个被坑的很惨的就是奥地利王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了,利奥波德一世在听到十万大军的‘光辉战绩’后,将自己关在卧室中整整呆了一天一夜没有见任何人,重新出来时,面容憔悴的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要是有可能的话,利奥波德一世倒是希望自己会‘及时老死’,这样就不用管这堆烂摊子了!
十万意大利半岛诸国联军的惨败,让反汉同盟不得不紧急停止了进攻计划,对意大利半岛这帮盟友进行谴责和‘整顿’,法国的路易十四,是不会允许这种坑盟友的军队踏上战场的!
不过,对意大利半岛诸国的谴责,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商人的金币攻势下,消散无踪,无论是法国的路易十四还是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突然发现,有意大利半岛那些国家的支持,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意大利半岛诸国的海军舰船数量还是蛮多的……
这是对国内民众的宣传,实际上,法国人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主要是看重了意大利半岛诸国发达的商贸体系和生产制造力!
特别是对开花弹的仿制量产工作,意大利半岛诸国的产量甚至超过了欧陆老大法兰西王国!
连路易十四都在公共场合夸赞过意大利半岛那些发达的小国,声称‘意大利人造炮的能力还是很棒的’,不过路易十四这句话在欧陆上流社会流传开后,那些暗下讥讽意大利半岛战斗力的贵族们,不止一次加上了后半句‘可惜,意大利人打炮的能力不咋地’。
相对于再次恢复‘和谐’的反汉同盟内部环境,奥地利王国则完全沦为了一颗弃子,反汉同盟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以法兰西王国为首的反汉同盟在德意志联邦边境的国家,都派出了小股部队对太平军进行局部袭扰进攻。
力图拖延太平军的精力。
而奥地利王国的利奥波德一世这一次没有再试图投降太平天国,因为他知道,有了一次背叛后,再重新投降,奥地利王国还是不是他说了算,就是另一码事了。
利奥波德一世难得的‘男人’了一把,在维也纳公开举行了为期一天的‘抗战爱国宣言’,罗列出太平天国一百单八条对欧洲人民的罪证,然后发出了全民抗战抵抗太平天国汉人入侵的宣讲,并号召洪天成掌控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和匈牙利民族以及其他各个小民族,拿起武器,反抗汉人的暴政!
说实话,利奥波德一世的这场宣讲属实是精心准备过的,那一百单八条罪证,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没有用任何政治上的言辞修饰!
只可惜,利奥波德一世的宣讲,只在奥地利王国中起到了一些作用,在贵族的带领下,奥地利王国勉强重新聚集了一批爱国军队,这一次,这些军队先是效忠奥地利王国,其次才是效忠利奥波德一世个人。
当然,对现在的利奥波德一世而言,没什么区别……
为了重新组建力量,利奥波德一世已经让出了很多政治利益,其中甚至包括向维也纳的市民代表妥协!
哈布斯堡王朝在之前,对人民的压迫可一点都不清……
奥地利王国发生的一连串政治变动再次证实了一个真理——帝国的垮台最大的原因永远都是来自外部的战争,人民的起义不过是给了帝国最后一击罢了。
就好比一战时期沙皇帝制的终结,要是没有一战的消耗,沙皇的统治再不得人心,也不可能是一群流亡学者带领的工人阶级能撬动的。
利奥波德一世的最后一搏可不是光喊口号就完事,他带着新募集出来的部队,趁着太平军刚刚损耗实力灭掉巴伐利亚王室为首的德意志自治派,洪天成亲率的太平军主力还没有抵达,向南方发动了攻势。
利奥波德一世要打通与威尼斯的通道,跟反汉同盟领土上连成一片,否则奥地利王国就犹如被洪天成势力范围包裹在一起的肉菜一般,想吃掉就是下嘴时间的问题。
打通陆地上的交通,利奥波德一世就可以得到来自反汉同盟的大批军事援助,甚至还可以再得到数万‘雇佣军’,反正反汉同盟有的是兵力,支撑利奥波德一世坚持下去还是可以的。
自然而然的,洪天成决不允许利奥波德一世打通道路。
因此,刚刚打完大战,损失不小的两个装备着燧发枪的太平军正规军拦在了利奥波德一世前面,匈牙利方面太平军则对维也纳发起了进攻,试图灭亡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因为其中暴露出反汉同盟中极大的战斗力问题!
法国人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甚至是瑞士这种小国,纷纷摒弃了之前军队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能必胜的想法。
实在是,意大利半岛诸国联军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了!
他们对太平军造成的伤亡,甚至还不如巴伐利亚王室最后聚集起来的力量打的多。
当然,这也有情可原,意大利半岛诸国的联军主力士兵,主要来自于征召民兵、雇佣兵和普通的城防军,意大利半岛诸国的商人们,完全是挥舞着金币招募的军队,很多士兵与其说是来打仗的,不如说是来赚外快的。。。
这种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毕竟意大利半岛诸国中,真正能打仗的也就那么点王室近卫军之类的部队,那都是意大利半岛各个小国看家的本钱,自然不会轻易派入外国作战,更何况,意大利半岛诸国普遍存有浮夸的氛围,在兵力成为这个时代军队战斗力标准评判重要因素后,有钱的意大利半岛诸国,自然就拼命募兵。
然后,颇具水分的十万大军就成型了,结果这十万大军,一战过后,原型毕露,欧陆震惊!
巴伐利亚王室更是被这支‘可靠’的友军坑死了全家……
除了已经死不瞑目的巴伐利亚王室之外,另一个被坑的很惨的就是奥地利王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了,利奥波德一世在听到十万大军的‘光辉战绩’后,将自己关在卧室中整整呆了一天一夜没有见任何人,重新出来时,面容憔悴的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要是有可能的话,利奥波德一世倒是希望自己会‘及时老死’,这样就不用管这堆烂摊子了!
十万意大利半岛诸国联军的惨败,让反汉同盟不得不紧急停止了进攻计划,对意大利半岛这帮盟友进行谴责和‘整顿’,法国的路易十四,是不会允许这种坑盟友的军队踏上战场的!
不过,对意大利半岛诸国的谴责,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商人的金币攻势下,消散无踪,无论是法国的路易十四还是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突然发现,有意大利半岛那些国家的支持,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意大利半岛诸国的海军舰船数量还是蛮多的……
这是对国内民众的宣传,实际上,法国人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主要是看重了意大利半岛诸国发达的商贸体系和生产制造力!
特别是对开花弹的仿制量产工作,意大利半岛诸国的产量甚至超过了欧陆老大法兰西王国!
连路易十四都在公共场合夸赞过意大利半岛那些发达的小国,声称‘意大利人造炮的能力还是很棒的’,不过路易十四这句话在欧陆上流社会流传开后,那些暗下讥讽意大利半岛战斗力的贵族们,不止一次加上了后半句‘可惜,意大利人打炮的能力不咋地’。
相对于再次恢复‘和谐’的反汉同盟内部环境,奥地利王国则完全沦为了一颗弃子,反汉同盟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以法兰西王国为首的反汉同盟在德意志联邦边境的国家,都派出了小股部队对太平军进行局部袭扰进攻。
力图拖延太平军的精力。
而奥地利王国的利奥波德一世这一次没有再试图投降太平天国,因为他知道,有了一次背叛后,再重新投降,奥地利王国还是不是他说了算,就是另一码事了。
利奥波德一世难得的‘男人’了一把,在维也纳公开举行了为期一天的‘抗战爱国宣言’,罗列出太平天国一百单八条对欧洲人民的罪证,然后发出了全民抗战抵抗太平天国汉人入侵的宣讲,并号召洪天成掌控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和匈牙利民族以及其他各个小民族,拿起武器,反抗汉人的暴政!
说实话,利奥波德一世的这场宣讲属实是精心准备过的,那一百单八条罪证,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没有用任何政治上的言辞修饰!
只可惜,利奥波德一世的宣讲,只在奥地利王国中起到了一些作用,在贵族的带领下,奥地利王国勉强重新聚集了一批爱国军队,这一次,这些军队先是效忠奥地利王国,其次才是效忠利奥波德一世个人。
当然,对现在的利奥波德一世而言,没什么区别……
为了重新组建力量,利奥波德一世已经让出了很多政治利益,其中甚至包括向维也纳的市民代表妥协!
哈布斯堡王朝在之前,对人民的压迫可一点都不清……
奥地利王国发生的一连串政治变动再次证实了一个真理——帝国的垮台最大的原因永远都是来自外部的战争,人民的起义不过是给了帝国最后一击罢了。
就好比一战时期沙皇帝制的终结,要是没有一战的消耗,沙皇的统治再不得人心,也不可能是一群流亡学者带领的工人阶级能撬动的。
利奥波德一世的最后一搏可不是光喊口号就完事,他带着新募集出来的部队,趁着太平军刚刚损耗实力灭掉巴伐利亚王室为首的德意志自治派,洪天成亲率的太平军主力还没有抵达,向南方发动了攻势。
利奥波德一世要打通与威尼斯的通道,跟反汉同盟领土上连成一片,否则奥地利王国就犹如被洪天成势力范围包裹在一起的肉菜一般,想吃掉就是下嘴时间的问题。
打通陆地上的交通,利奥波德一世就可以得到来自反汉同盟的大批军事援助,甚至还可以再得到数万‘雇佣军’,反正反汉同盟有的是兵力,支撑利奥波德一世坚持下去还是可以的。
自然而然的,洪天成决不允许利奥波德一世打通道路。
因此,刚刚打完大战,损失不小的两个装备着燧发枪的太平军正规军拦在了利奥波德一世前面,匈牙利方面太平军则对维也纳发起了进攻,试图灭亡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