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77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十六章 五庄观
- 1178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十七章 风波
- 1179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十八章 三把火
- 1180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十九章 风云激荡
- 1181 第一千零一百零三十章 更胜一筹
- 1182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靖州风云
- 1183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云王云真
- 1184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世来临
- 1185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狡兔死,走狗烹
- 1186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高山仰止
- 1187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人口和人才
- 1188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书院
- 1189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
- 1190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谢家
- 1191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谢道韫
- 1192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措手不及
- 1193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转生池
- 1194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燧火不灭,浩气长存!
- 1195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科研院
- 1196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天庭暗流
- 1197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潜伏天庭
- 1198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秘密离开
- 1199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久别重逢
- 1200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清风观
- 1201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削其羽翼
- 1202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顺水推舟
- 1203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吞下南方五州
- 1204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太平时光
- 1205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故人相逢
- 1206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底线
- 1207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雷霆行动
- 1208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五庄观遭难
- 1209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杨戬投天庭
- 1210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星斗战舰
- 1211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千年布局
- 1212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血海修罗族
- 1213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佛门融入
- 1214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坐而论道
- 1215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偷袭
- 1216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危险的郁金香
- 1217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如鲠在喉
- 1218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初次交手
- 1219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冥河
- 1220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百锻成钢
- 1221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邀请五庄观
- 1222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人族亡了
- 1223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人族亡了2
- 1224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绝地反击
- 1225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风起云涌
- 1226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天庭大元帅杨戬
- 1227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净化’行动
- 1228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嫌隙扩大
- 1229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形势突变
- 1230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狠辣的风狼
- 1231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武邑和风狼
- 1232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脱胎换骨
- 1233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心狠手辣
- 1234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大军交锋
- 1235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蓬的忌惮
- 1236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声东击西
- 1237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动如山
- 1238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用兵如泥
- 1239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撤退
- 1240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一片白地
- 1241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疯狂报复
- 1242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目标:东海龙宫
- 1243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惨烈厮杀
- 1244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龙族敖广
- 1245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杨戬的担心
- 1246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欲谋
- 1247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诱敌深入
- 1248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胜利?陷阱?
- 1249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被压着打
- 1250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环套着一环
- 1251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落入陷阱
- 1252 第一千二百章 全军覆没
- 1253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要塞坚固
- 1254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铁骑突袭
- 1255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大杀四方
- 1256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你死我活
- 1257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死战
- 1258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武邑死
- 1259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两败俱伤
- 1260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临阵换帅
- 1261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秦云出关
- 1262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混元战舰
- 1263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形势变化
- 1264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转生池的秘密
- 1265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传讯
- 1266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奋力一搏
- 1267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新年快乐!)
- 1268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反省
- 1269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人心各异
- 1270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情况险峻
- 1271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惨烈的战斗
- 1272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用计
- 1273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不务正业
- 1274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戴路的转变
- 1275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天公助阵
- 1276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勇往直前
- 1277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马踏连营
- 1278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冲阵无双
- 1279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嫌隙渐生
- 1280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龟缩不出
- 1281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风狼北上
- 1282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凤舞军
- 1283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赵敏的底牌
- 1284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巨兽战车营
- 1285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如火如荼
- 1286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反常
- 1287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势如破竹
- 1288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天道暗手
- 1289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触底反弹
- 1290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大道境界
- 1291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壮烈
- 1292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又添助力
- 1293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决战到来
- 1294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诡异的情况
- 1295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你死我活
- 1296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惨烈的战斗
- 1297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决战(一)
- 1298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决战(二)
- 1299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决战(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人口和人才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人口和人才
随着云王府收兵回云州,大夏皇朝残余势力死守中央九州,云龙宫一统西方,妖族也不在肆虐,而是龟缩在北方六州不出。一时间,天下似乎由烽烟四起变得风平浪静,好似马放南山、刀兵入库,偌大的元界好像一下子重新恢复了太平。
可是只有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难得的平静,迷惑一些普通人罢了。实际上现在元界的局势不但没有松缓,反而越发的紧张明显,各方都在厉兵秣马,随时都有可能掀起更大的波澜。
不过这难得的平静却给了天下百姓一口喘息之气,随着战乱的平息,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开始陆续的回归,开始重新建设新的家园。
一眨眼,三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三年来,因为人族势力三分(大夏皇朝、云王府和云龙宫),各方势力都不是轻易之间能够消灭的,所以彼此之间反而互相克制了许多。虽然边境之上的小风波不断,但是却没有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反而因为各个诸侯的减少变得安宁平稳了许多。
三方势力的首脑都不是简单的角色,自然不会做出什么饮鸩止渴的事情来,这三年中无一不在轻徭薄赋,苦修内政,训练兵马,这样让普通的老百姓们很是过了几年的安宁生活。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大战过后的创伤已经开始复原,吞下的东西也已经消化完毕,府库也变的充盈,士兵们经过大战后更是一等一的精锐,压下的矛盾变得逐渐尖锐起来。各方势力再一次厉兵秣马,虎视眈眈的望着周围,随时都有可能掀起再一次的波澜。
只不过这一次一旦掀起了战争,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停下了!、
云龙城中。
秦云一个人独坐在酒楼上,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看上去就如一个普通的年轻书生,与大部分云龙城中的云龙书院学员一样,一点也没有人族三大霸主之一——云龙王的霸气。
望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情景,秦云的嘴角不禁勾起了一丝的笑容。虽然云龙城比起渝都城和织云城(云州的首府城池所在,也是云王府的王城)还是有着差距,可是却超过了天下绝大多数的城池,有着天下第三大城池的美称,对于西方这样一个原本的偏僻之地来说已经算是十分不错的了。
这也代表着西方终于被中原正式接受了。
随着云龙宫实力的凸显和重要性的逐渐增加,尤其是覆灭佛门和逼走翠云山后,天下势力对云龙宫这个流星一般崛起的势力不得不刮目相看。不管是大夏皇朝还是云王府,对云龙宫都是采取拉拢的策略,如今云龙宫在元界中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势力,也使得西方六州开始步入世人的眼中。
有着西海龙宫的相助,西方的一些特产很快被运往了中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巨大的利益也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对于这种情况,秦云等人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是有意为之。
无商不活这句话可是十分有道理的。
一时间,西方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让西方六州越发的繁荣起来。
不过这还不是最让秦云高兴的,最让秦云高兴的是西方终于被大部分人族所接受,因为各种原因前来西方六州定居的人族也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高深的修行者和各种各样的人才。
元界平静近千年,即使偶有争端也是小打小闹,最多的战争还是北方镇妖关对抗妖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战争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即使几年前的夏皇之乱造成了不小的风波,可是那也是局部之乱,对于大部分元界人来说还是没有对战争感到切肤之痛,自然也不会知道战争的残酷性。
而对于秦云、刘晋元和南宫成来说,战争一点也不遥远,他们无一不是身经百战之辈。因此,他们十分了解,对于战争来说,最重要的永远不是什么灵丹法器之类,甚至连粮草都不是最重要的,元界那广袤的土地和肥的流油的土壤,再加上修行者的普及,让元界从来没有缺少过粮食。
对于战争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人。
既是人才,也是人口!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不知道战场上的残酷性,也永远不了解人口的重要性,战场上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完全是由人命堆积出来的。越是到了后面,人口的重要性也就越是突出。华夏三国的百年战争让一个拥有四五千万人口的帝国在战后变得只有不到八百万,由此可见一斑。
这还是没有修行者的普通战争,一旦修行者加入其中,结果不言而喻。
正因为了解这些,秦云和刘晋元等人才对西方因内乱造成的人口巨大损失痛心不已,也使得云龙宫在战后疯狂的吸收中原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流民,更是险些直接派兵过境抢掠人口。
可惜这种好事没有持续多久,等到云王府和大夏皇朝停战,云龙宫就再也吸收不到大量的流民,就连小部分的人口也是越渐越少,直至最后的没有。
不止如此,因为战争的平息,很多从中原流失的人口又纷纷的想要回乡,毕竟落叶归根是每个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轻易不会改变。要不是云龙宫授田,奖励人口,开办书院等一系列政策,恐怕还真的无法留下大部分人。
即使如此,也还是有着一小部分人执着的回乡,对此云龙宫也没有强留,甚至礼送出境,给予了每个离开的人一定的粮食。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再说,西方蛮荒之地的名声实在太过于深入人心,放这一小部分人离开,也可以将西方的情况散播出去,一改以往的形象。
也正是当初的举动,才使得战后西方迅速的被大部分其他州府的人族所接受,不说立刻让所有的世人改观,却也让云龙宫在人族中备受好评。
实力是一部分,名声也是一部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可是只有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难得的平静,迷惑一些普通人罢了。实际上现在元界的局势不但没有松缓,反而越发的紧张明显,各方都在厉兵秣马,随时都有可能掀起更大的波澜。
不过这难得的平静却给了天下百姓一口喘息之气,随着战乱的平息,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开始陆续的回归,开始重新建设新的家园。
一眨眼,三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三年来,因为人族势力三分(大夏皇朝、云王府和云龙宫),各方势力都不是轻易之间能够消灭的,所以彼此之间反而互相克制了许多。虽然边境之上的小风波不断,但是却没有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反而因为各个诸侯的减少变得安宁平稳了许多。
三方势力的首脑都不是简单的角色,自然不会做出什么饮鸩止渴的事情来,这三年中无一不在轻徭薄赋,苦修内政,训练兵马,这样让普通的老百姓们很是过了几年的安宁生活。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大战过后的创伤已经开始复原,吞下的东西也已经消化完毕,府库也变的充盈,士兵们经过大战后更是一等一的精锐,压下的矛盾变得逐渐尖锐起来。各方势力再一次厉兵秣马,虎视眈眈的望着周围,随时都有可能掀起再一次的波澜。
只不过这一次一旦掀起了战争,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停下了!、
云龙城中。
秦云一个人独坐在酒楼上,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看上去就如一个普通的年轻书生,与大部分云龙城中的云龙书院学员一样,一点也没有人族三大霸主之一——云龙王的霸气。
望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情景,秦云的嘴角不禁勾起了一丝的笑容。虽然云龙城比起渝都城和织云城(云州的首府城池所在,也是云王府的王城)还是有着差距,可是却超过了天下绝大多数的城池,有着天下第三大城池的美称,对于西方这样一个原本的偏僻之地来说已经算是十分不错的了。
这也代表着西方终于被中原正式接受了。
随着云龙宫实力的凸显和重要性的逐渐增加,尤其是覆灭佛门和逼走翠云山后,天下势力对云龙宫这个流星一般崛起的势力不得不刮目相看。不管是大夏皇朝还是云王府,对云龙宫都是采取拉拢的策略,如今云龙宫在元界中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势力,也使得西方六州开始步入世人的眼中。
有着西海龙宫的相助,西方的一些特产很快被运往了中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巨大的利益也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对于这种情况,秦云等人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是有意为之。
无商不活这句话可是十分有道理的。
一时间,西方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让西方六州越发的繁荣起来。
不过这还不是最让秦云高兴的,最让秦云高兴的是西方终于被大部分人族所接受,因为各种原因前来西方六州定居的人族也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高深的修行者和各种各样的人才。
元界平静近千年,即使偶有争端也是小打小闹,最多的战争还是北方镇妖关对抗妖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战争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即使几年前的夏皇之乱造成了不小的风波,可是那也是局部之乱,对于大部分元界人来说还是没有对战争感到切肤之痛,自然也不会知道战争的残酷性。
而对于秦云、刘晋元和南宫成来说,战争一点也不遥远,他们无一不是身经百战之辈。因此,他们十分了解,对于战争来说,最重要的永远不是什么灵丹法器之类,甚至连粮草都不是最重要的,元界那广袤的土地和肥的流油的土壤,再加上修行者的普及,让元界从来没有缺少过粮食。
对于战争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人。
既是人才,也是人口!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不知道战场上的残酷性,也永远不了解人口的重要性,战场上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完全是由人命堆积出来的。越是到了后面,人口的重要性也就越是突出。华夏三国的百年战争让一个拥有四五千万人口的帝国在战后变得只有不到八百万,由此可见一斑。
这还是没有修行者的普通战争,一旦修行者加入其中,结果不言而喻。
正因为了解这些,秦云和刘晋元等人才对西方因内乱造成的人口巨大损失痛心不已,也使得云龙宫在战后疯狂的吸收中原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流民,更是险些直接派兵过境抢掠人口。
可惜这种好事没有持续多久,等到云王府和大夏皇朝停战,云龙宫就再也吸收不到大量的流民,就连小部分的人口也是越渐越少,直至最后的没有。
不止如此,因为战争的平息,很多从中原流失的人口又纷纷的想要回乡,毕竟落叶归根是每个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轻易不会改变。要不是云龙宫授田,奖励人口,开办书院等一系列政策,恐怕还真的无法留下大部分人。
即使如此,也还是有着一小部分人执着的回乡,对此云龙宫也没有强留,甚至礼送出境,给予了每个离开的人一定的粮食。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再说,西方蛮荒之地的名声实在太过于深入人心,放这一小部分人离开,也可以将西方的情况散播出去,一改以往的形象。
也正是当初的举动,才使得战后西方迅速的被大部分其他州府的人族所接受,不说立刻让所有的世人改观,却也让云龙宫在人族中备受好评。
实力是一部分,名声也是一部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