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 第二十二章 流言蜚语
- 23 第二十三章 峨眉弟子多蛮横
- 24 第二十四章 翻天一印惊四方 蜀地武林风云动
- 25 第二十五章 川中尸乱毁盛城 湘西魔踪骇今日
- 26 第二十六章 谈旧城兄弟招祸 问案情假僧诓人
- 27 第二十七章 童心未泯轻利益 天真幼稚担正义
- 28 第二十八章 飞檐走壁江湖路 且封杀意待天黑
- 29 第二十九章 略施小计引蛇出 沙场百战不死鬼
- 30 第三十章 水之剑道,杀戮之心
- 31 第三十一章 积压多年今朝尽,杀意失控心魔起
- 32 第三十二章 性命之别
- 33 第三十三章 奇招困妙人,爷爷救我孙
- 34 第三十四章 一剑出,退双杰
- 35 第三十五章 纷纷扰扰江湖事,神神秘秘最后人
- 36 第三十六章 职业玩家,职业联赛
- 37 第三十七章 白露
- 38 第三十八章 现状
- 39 第三十九章 端倪
- 40 第四十章 假和尚,假峨眉
- 41 第四十一章 纠缠不清
- 42 第四十二章 假师叔讹真峨眉
- 43 第四十三章 提人又见凶案起
- 44 第四十四章 软剑
- 45 第四十五章 刷新任务,一波又起
- 46 第四十六章 逛“风景”
- 47 第四十七章 炼狱之地,人间乐土
- 48 第四十八章 往日玲珑人,一丝杀意泄
- 49 第四十九章 白衣冷如雪,无情也动人
- 50 第五十章 惊变!
- 51 第五十一章 案情
- 52 第五十二章 武道三约,前朝旧事
- 53 第五十三章 第二种可能
- 54 第五十四章 密道
- 55 第五十五章 有令牌御前带刀,有大侠燕云刀君
- 56 第五十六章 废弃的行宫
- 57 第五十七章 宋时锦衣卫,天家皇城司
- 58 第五十八章 天家无亲情,新人杀旧人
- 59 第五十九章 张猫儿讲义理,赖狗子动杀心
- 60 第六十章 再见林白衣
- 61 第六十二章 翻江一印化龙君,权柄武学掌水势
- 62 第六十三章 蹈海印
- 63 第六十四章 奥义初现,王廷剑术
- 64 第六十五章 华山论剑,英杰才俊
- 65 第六十六章 天灾苗头,活人尸变
- 66 第六十七章 西河县尉,先天高手
- 67 第六十八章 穿梭今古,丧尸病毒
- 68 第六十九章 昔日诸神,烟消云散
- 69 第七十章 诸神殿主
- 70 第七十一章 幕后元凶,扑朔迷离
- 71 第七十二章 神魔手段,万里穿梭
- 72 第七十三章 太乙涤尘,后天神丹
- 73 第七十五章 天魁线索,南边大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二章 性命之别
第三十二章 性命之别
剑光散去,海啸平复,巨浪散去,这一式狂涛清空了院子的杂物,但吕乐没有收剑,因为不见的还有黑衣人,长剑只刺中了一件夜行衣。
“晦气,又毁了一件夜行衣。”被迫再次用见龙卸甲之术脱去夜行衣的黑衣人,此时一身商人打扮,蒙着黑巾,显得不伦不类,语调沉重,仿佛对连毁两件夜行衣极为肉痛。
此人一发声暴露,陷入杀意的吕乐又是一剑狂涛过去,剑浪一层高过一层,势不可挡的推到黑衣人前面。
“喂,小子,打个商量如何?”黑衣人这时候不敢大意,有了准备之后,借着绝妙的轻功一边躲避,一边出言,见识到吕乐的剑术,他已经将面前的白衣和尚放在了与自己同一级别。
见狂涛不奏效,吕乐面无表情,毫无气馁之意,剑势一变,简简单单一记博浪使出,当头斩向黑衣人。
做为最适合战场的水之卷传承,既有像狂涛式这样狂暴的对军型范围杀伤招式,也有像博浪式这种最适合战场一对一拼杀的招数,毕竟不是每一次作战都是大军团对冲。
快、准、狠,这是博浪式的特点,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一劈、一斩、一撩,让原本还能勉强凭借轻功躲避的黑衣人陷入了大麻烦。
如影随形,附骨之疽,在杀意的加持下,无论是速度还是爆发都得到了激增,新手长剑挥动,招招不离要害,黑衣人不得不挥动铁钎招架,偏偏这博浪式威力极大,每一次格档都让黑衣人虎口剧震,差点就拿捏不住。
这小子明明只是个刚入武道的嫩头青,怎么一招一式都威力奇大?难道是用了武宗圣地的独门秘法加持,但秘法运作最强也只有几十息,小和尚都有上百息了,苦也苦也,老钱我干嘛托大出个头呢!黑衣人一边自责一边苦苦坚持,等着经验中的吕乐“秘法”时间过去。
实际上吕乐能坚持那么久,确实有杀意对沙场武学的加成,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如今吕乐简简单单随手一招威力奇大,甚至能越一小境界压制住黑衣人,最主要的还是内力的使用效率。
如果说因为云体风身和斗气入门前的洗练,让吕乐拥有的内力基准单位算为30份,那黑衣人内力大成是吕乐的两倍以上,为60份。按理说,黑衣人只要把60份内力发挥出来,吕乐是挡不住的,但人体是个精密的仪器,内力如果全力运转,直接最大效率输出,就会像满负荷的机器,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损坏,还是不可复原的那种。
在武学创造的初期,经常会有不知节制的使用内力导致经脉俱损的惨况发生,明明是为了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创造武学,而同样是仙术滥用却不会透支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于是当时处于修仙向修武转变的开宗立派的武学大师在不断的摸索和研究中,提出了性命之说。
古修仙修的是性,一旦性灵悟道,直接就是羽化飞仙,得到大神通,而在此过程中的仙术也大多是依赖心灵与物质的共鸣,沟通调动天地元气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就算是透支使用,也不过是精神萎靡,打坐养神几日就能恢复。
到了隋唐,因为灵气海的消退,心灵越来越难以直接与物质界发生直接关系,那年代的修行之人,无奈之下只能由外转内,从提高对外界的影响力改为提高自身能力来强行迫使天地元气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物质界,武学的几个境界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让自身蜕变成符合标准的灵气调动者,这就是修命,生命之命也。
修命里头也分多种流派,像中土佛道两门,是一点一滴的慢慢改造,通过不断改良身体素质延长寿命,最终达到目的,人有百种,过程也有千条,为了让修炼者不误入歧途,佛道两门用修性的方法指导修命,这两者大方向是一致的,有着最终的指导思想,那修炼者即使走的再远,也不会偏离大方向,最多只能是走点弯路而已,从修命过渡到修性,往往到最后成就很高,修成之后有佛道两门的共性,也有其个人的特性。
而西方如罗曼等国,则是非常粗暴的用最基础的斗气改造体质,甭管你有用没用,直接先改造了再说,这也导致西方武学入门极广。至于你今后的出路,要么你慢慢探索,不能走岔路,要么碰巧运气好,你的体质适合一套传承,按部就班修炼就可。这样导致西方除了纯正的血统传承,其他大部分人绝了前路,最终成就者寥寥无几。
但就算是追求爆发力的罗曼武学,在初级阶段也不敢恣意妄为,全力推动斗气爆发作死,这就是一个度的把握,安全性与实力发挥的博弈。流传到现在,除非是自创武学且乐于作死的高手,传统的武学已经把全力发挥的阀门控制死了,以防后人异想天开,接连爆发,又遭受武学初创时候的罪。
在一阶阶段,罗曼武学全力发挥,大约每一式能发挥30%左右的内力,三下基本就是斗气耗尽,因为斗气回复缓慢的特性,大多数黑铁武者之后一段时间就变成了软脚虾。而中原一阶的后天武学,为了起到打好根基,强身健体的作用,限制到了10%,配合内力运转悠久,回复能力强的优点,全力打上半个时辰才会后力不继。
若是把罗曼武学的限制比作临界值,那中原武学的限制则是安全阈值。同一个境界下,无论是黑衣人还是吕乐,他们的十成内力驱动,实际上就是自身内力的10%,按照上面假设的基础单位,也就是说分别是6份单位和3份单位。
按理说就算是6单位也应该是能吊打自己一半的3单位。但是悲哀的是,这个武学传承还有高下之分,分别就在于使用这10%内力的效率。姓钱的黑衣人身负卸岭门的传承,这门派流传源远,内力发挥效率大约在三成,不要小看这三成,大部分江湖人士大概发挥不出一成的效率,绝大部分都浪费在了推动招式的过程中,就连“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寺七十二项绝技,一般性的绝技,能发挥三四成就不得了,也就镇寺之宝典易筋洗髓才有更高的加成。而吕乐身负的云体风身,就是道家修命的无上宝典,能让无上宗师了空这种境界都还记得的,当然不是大路货,乃是三国道家第一人,左慈仙人为当时一位英杰草创,经那英杰后人修葺完整的奇功绝艺,直接就有了六成的加值,配上杀意浸染和王廷剑典,吕乐出剑的加成权重到了丧心病狂的八成发挥效率——这已经是刚入先天的高手,有真气配合后的效率了。
于是吕乐每一次出剑的威力大约等于2.4份标准单位,而黑衣人只有憋屈的1.8,相当于黑衣人每一次招架,都受到了比他强三成威力的招式打击,不难受才怪!
没错,就算是异界古代也是一个讲能量守恒的世界,不是吕乐的实力压过了黑衣人,而是吕乐在起点上比黑衣人高了一倍有余。这也是古代神功绝学比江湖三流把式强的地方。
“晦气,又毁了一件夜行衣。”被迫再次用见龙卸甲之术脱去夜行衣的黑衣人,此时一身商人打扮,蒙着黑巾,显得不伦不类,语调沉重,仿佛对连毁两件夜行衣极为肉痛。
此人一发声暴露,陷入杀意的吕乐又是一剑狂涛过去,剑浪一层高过一层,势不可挡的推到黑衣人前面。
“喂,小子,打个商量如何?”黑衣人这时候不敢大意,有了准备之后,借着绝妙的轻功一边躲避,一边出言,见识到吕乐的剑术,他已经将面前的白衣和尚放在了与自己同一级别。
见狂涛不奏效,吕乐面无表情,毫无气馁之意,剑势一变,简简单单一记博浪使出,当头斩向黑衣人。
做为最适合战场的水之卷传承,既有像狂涛式这样狂暴的对军型范围杀伤招式,也有像博浪式这种最适合战场一对一拼杀的招数,毕竟不是每一次作战都是大军团对冲。
快、准、狠,这是博浪式的特点,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一劈、一斩、一撩,让原本还能勉强凭借轻功躲避的黑衣人陷入了大麻烦。
如影随形,附骨之疽,在杀意的加持下,无论是速度还是爆发都得到了激增,新手长剑挥动,招招不离要害,黑衣人不得不挥动铁钎招架,偏偏这博浪式威力极大,每一次格档都让黑衣人虎口剧震,差点就拿捏不住。
这小子明明只是个刚入武道的嫩头青,怎么一招一式都威力奇大?难道是用了武宗圣地的独门秘法加持,但秘法运作最强也只有几十息,小和尚都有上百息了,苦也苦也,老钱我干嘛托大出个头呢!黑衣人一边自责一边苦苦坚持,等着经验中的吕乐“秘法”时间过去。
实际上吕乐能坚持那么久,确实有杀意对沙场武学的加成,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如今吕乐简简单单随手一招威力奇大,甚至能越一小境界压制住黑衣人,最主要的还是内力的使用效率。
如果说因为云体风身和斗气入门前的洗练,让吕乐拥有的内力基准单位算为30份,那黑衣人内力大成是吕乐的两倍以上,为60份。按理说,黑衣人只要把60份内力发挥出来,吕乐是挡不住的,但人体是个精密的仪器,内力如果全力运转,直接最大效率输出,就会像满负荷的机器,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损坏,还是不可复原的那种。
在武学创造的初期,经常会有不知节制的使用内力导致经脉俱损的惨况发生,明明是为了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创造武学,而同样是仙术滥用却不会透支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于是当时处于修仙向修武转变的开宗立派的武学大师在不断的摸索和研究中,提出了性命之说。
古修仙修的是性,一旦性灵悟道,直接就是羽化飞仙,得到大神通,而在此过程中的仙术也大多是依赖心灵与物质的共鸣,沟通调动天地元气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就算是透支使用,也不过是精神萎靡,打坐养神几日就能恢复。
到了隋唐,因为灵气海的消退,心灵越来越难以直接与物质界发生直接关系,那年代的修行之人,无奈之下只能由外转内,从提高对外界的影响力改为提高自身能力来强行迫使天地元气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物质界,武学的几个境界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让自身蜕变成符合标准的灵气调动者,这就是修命,生命之命也。
修命里头也分多种流派,像中土佛道两门,是一点一滴的慢慢改造,通过不断改良身体素质延长寿命,最终达到目的,人有百种,过程也有千条,为了让修炼者不误入歧途,佛道两门用修性的方法指导修命,这两者大方向是一致的,有着最终的指导思想,那修炼者即使走的再远,也不会偏离大方向,最多只能是走点弯路而已,从修命过渡到修性,往往到最后成就很高,修成之后有佛道两门的共性,也有其个人的特性。
而西方如罗曼等国,则是非常粗暴的用最基础的斗气改造体质,甭管你有用没用,直接先改造了再说,这也导致西方武学入门极广。至于你今后的出路,要么你慢慢探索,不能走岔路,要么碰巧运气好,你的体质适合一套传承,按部就班修炼就可。这样导致西方除了纯正的血统传承,其他大部分人绝了前路,最终成就者寥寥无几。
但就算是追求爆发力的罗曼武学,在初级阶段也不敢恣意妄为,全力推动斗气爆发作死,这就是一个度的把握,安全性与实力发挥的博弈。流传到现在,除非是自创武学且乐于作死的高手,传统的武学已经把全力发挥的阀门控制死了,以防后人异想天开,接连爆发,又遭受武学初创时候的罪。
在一阶阶段,罗曼武学全力发挥,大约每一式能发挥30%左右的内力,三下基本就是斗气耗尽,因为斗气回复缓慢的特性,大多数黑铁武者之后一段时间就变成了软脚虾。而中原一阶的后天武学,为了起到打好根基,强身健体的作用,限制到了10%,配合内力运转悠久,回复能力强的优点,全力打上半个时辰才会后力不继。
若是把罗曼武学的限制比作临界值,那中原武学的限制则是安全阈值。同一个境界下,无论是黑衣人还是吕乐,他们的十成内力驱动,实际上就是自身内力的10%,按照上面假设的基础单位,也就是说分别是6份单位和3份单位。
按理说就算是6单位也应该是能吊打自己一半的3单位。但是悲哀的是,这个武学传承还有高下之分,分别就在于使用这10%内力的效率。姓钱的黑衣人身负卸岭门的传承,这门派流传源远,内力发挥效率大约在三成,不要小看这三成,大部分江湖人士大概发挥不出一成的效率,绝大部分都浪费在了推动招式的过程中,就连“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寺七十二项绝技,一般性的绝技,能发挥三四成就不得了,也就镇寺之宝典易筋洗髓才有更高的加成。而吕乐身负的云体风身,就是道家修命的无上宝典,能让无上宗师了空这种境界都还记得的,当然不是大路货,乃是三国道家第一人,左慈仙人为当时一位英杰草创,经那英杰后人修葺完整的奇功绝艺,直接就有了六成的加值,配上杀意浸染和王廷剑典,吕乐出剑的加成权重到了丧心病狂的八成发挥效率——这已经是刚入先天的高手,有真气配合后的效率了。
于是吕乐每一次出剑的威力大约等于2.4份标准单位,而黑衣人只有憋屈的1.8,相当于黑衣人每一次招架,都受到了比他强三成威力的招式打击,不难受才怪!
没错,就算是异界古代也是一个讲能量守恒的世界,不是吕乐的实力压过了黑衣人,而是吕乐在起点上比黑衣人高了一倍有余。这也是古代神功绝学比江湖三流把式强的地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