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50 第550章 请1点后再请阅
- 551 第551章 乖乖女
- 552 第552章 《蛇虎豹》发售
- 553 第553章 邓丽群
- 554 第554章 小太妹
- 555 第555章 干妹妹
- 556 第556章 濑尿何
- 557 第557章 想不想做明星
- 558 第558章 永泰制药
- 559 第559章 再一次拉赞助
- 560 第560 收购《电影双周刊》
- 561 第561章 奖座的设计
- 562 第562章 沙田第一城
- 563 第563章 三十亿的借贷
- 564 第564章 抽调资金
- 565 第565章 叶子楣上门
- 566 第566章 吵闹
- 567 第567章 《五福星》档期
- 568 第568章 上映
- 569 第569章 捡笔才搞掉裤子
- 570 第570章 首周票房
- 571 第571章 视察地盘
- 572 第572章 操控股市
- 573 第573章 大哥大
- 574 第574章 颁奖礼(上)
- 575 第575章 金像奖(下)
- 576 第576章 无硝烟的战争
- 577 第577章 谈判
- 578 第578章 谈妥
- 579 第579章 黎美闲
- 580 第580章 能吃是福
- 581 第581章 暑假档第二轮
- 582 第582章 超前的无厘头
- 583 第583章 无厘头
- 584 第584章 搬入祖屋
- 585 第585章 再一次股市震荡
- 586 第586章 邵氏王国落幕
- 587 第587章 《跛豪》庆功宴
- 588 第588章 美金堆成的金山
- 589 第589 ‘大玩家’圈子
- 590 第590章 背后阴一把
- 591 第591章 火烧东宫
- 592 第592章 斩乱麻
- 593 第593章 开始行动
- 594 第594章 行劫
- 595 第595章 保险库
- 596 第596章 逃离现场
- 597 第597章 工业意外
- 598 第598章 勒索二十亿
- 599 第599章 神秘电话
- 600 第600章 ‘大玩家’会议
- 601 第601章 里应外合
- 602 第605章 合作
- 603 第602章 藐视
- 604 第603章 明修栈道
- 605 第604章 病情危殆
- 606 第606章 人选
- 607 第607章 下马威
- 608 第608章 一百亿
- 609 第609章 他想死难道不让他死
- 610 第610章 港府撤回项目
- 611 第611章 暗杀
- 612 第612章 ‘死讯’传开
- 613 第613章 面试
- 614 第614章 收购量子基金
- 615 第615章 行动开始
- 616 第616章 安置
- 617 第617章 一个国家的诞生(完)
- 618 感谢,道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60 收购《电影双周刊》
第560 收购《电影双周刊》
毫无疑问,叶景诚开出的价码绝对让陈柏生感动满意,甚至远超过他原来预期的数目。单单油麻地戏院这处场地,已经是他奢望不来的条件。
“对了,叶生。不知道你打算以什么形式加入协会?”陈柏生问道。
如果说他来之前是抱有认命的心态,认为是逼于无奈才过来跟叶景诚交涉。那他现在听到对方开出的条件,俨然成了心甘情愿交出协会董事局主席一职。
但是叶景诚想要成为协会董事局的主席,总需要有一个形式上的章程来加入协会,哪怕叶景诚隐藏在幕后操作,而不表明身份去处理任何的事务。
但陈柏生作为金像奖主要创办人之一,他必须有一个合理性的交代,才可以更好去配合和掌控局面。
叶景诚打了一通内线电话,不多时利智便走了进来,问道:“叶生,是不是有什么事?”
“你先带这位先生参观一下我们的公司。”叶景诚示意了一眼陈柏生带来的人。
其实所谓的参观无非是想支开这个人,陈柏生也知道有些事只适合两个人探讨,尽管他带来的这个人严格上说并不是圈中人士,但同样他不想被别人探听太多有关自己的事。
于是他朝对方点了点头示好,后者也不是不通气的那类人,随后主动起身并跟着利智离开了办公室。
“我听说你那间杂志社挺有特色,专门以电影作为专题,最近的经营情况怎么样?”叶景诚看似随口一问。
“还可以。”陈柏生下意识的敷衍道。
实际上杂志社目前的经营状况,只能说要生不生要死不死的。
陈柏生的表情透露出几分不解,他疑惑叶景诚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或者说两人明明谈的有关金像奖的话题,叶景诚为什么突然关心起他的杂志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电影双周刊》之前经营的状况还算不错。自从在早几个月前,遭到了好几家媒体的联合封杀,杂志的销量才一落千丈。
至于那位幕后主使人,最大可能就是坐在他面前的叶景诚。因为《电影双周刊》为了提升知名度,曾经就报道过叶景诚的花边新闻。
而且《电影双周刊》作为已经度过发展期的一本杂志,想要封杀它的难度不说大,但也绝对不小。
何况如此到位的封杀手段,《电影双周刊》得罪人的名单上,也只有叶景诚才具备这个分量。
陈柏生的心思别提有多郁闷,叶景诚现在是打算先把他打成落水狗,然后再好心的搭救他一把?还是说……!
能够经营一家杂志社并做大,陈柏生明显不会是一个蠢人,只能说源于他守旧的性格,才会出现一时间转变不过来。
他想到的是,叶景诚打算收购《电影双周刊》。然后取代他原来的身份去加入金像奖协会,他本人则变成对方的代言人。
这样一来,叶景诚协会董事的身份已经不成问题,保密性也比通过其他方式加入更高。作为独家报道金像奖的《电影双周刊》,其舆论性无疑有助叶景诚幕后操控。
陈柏生首先出现的念头是表示抗拒,如果他能够轻易放弃亲手建立的杂志社,当初杂志社陷如经营难关的时候,他就应该考虑要不要转让出去。
只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硬撑下去。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他创办金像奖的初衷,要说不为名利那是骗人的。如果叶景诚真的开得起价钱,难道要他眼白白错失良机?
陈柏生内心暗自琢磨,他必须先算清明面这笔账,才好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取舍。
首先是杂志的印刷成本,一般由四个主体组成,分别是出片费,开机费,纸费,装订费。
这个年代的印刷技术,是需要先做好类似模板的‘出片’,而不像后世一样直接能够印刷,出片费大约一page要80-120元不等。
看起来只是零碎的小数目,实际上一本杂志至少有28p,总合一期杂志的出片费在三千左右。
开机费,一般运转一台印刷机,开机的费用在1600~2400之间。这个视乎不同印刷厂的租借价位,总结来说你印得多,摊开的成本自然就少。
再说纸张的费用,好像《电影双周刊》目前的出版,除了封面用的彩色印刷,内页都是黑白插图和文字对白,每本杂志的成本大概3.7左右。
最后是杂志的装订以及其他零杂的费用,折页,骑马钉,胶订,覆膜,烫金,模切,模切,各种各样的工艺,反正越花哨就越费钱。
《电影双周刊》在没被封杀之前,一期大概可以销售两千本杂志。对于一间成立短短两年时间的杂志社,这个数目已经非常的乐观。
借此杂志的成本也能控制在每本五元,再以每本13.5元销售给报亭和书店等零售商,每一期的盈利就有一万七,一个月两期的盈利十分客观。
但是《电影双周刊》遭到封杀之后,每一期的销量直接跌破四位数,一个月两期还没有往时的一期多,销售总计只有一千二、三本。
雪上加霜的是,杂志的印刷数量少了,印刷厂借以提高印刷费用。
每一本的成本增至7~8元,使得杂志社一个月的盈利只有寥寥几千元,有时候扣除几个职员的薪资,还要他掏腰包拿钱出来倒贴。
如果叶景诚接下来提出收购《电影双周刊》,那他就要这两个局面寻找一个平衡点,至少让叶景诚知道杂志社是具备这份潜力,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才导致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
看到若有所思的陈柏生,叶景诚就像看穿他一样,干脆的说道:“你开个价吧。”
陈柏生明显为之一愣,他知道叶景诚不会愿意听他废话来计算这笔费用,因为他计算的这些数目,对叶景诚这位真正的大亨来说,很可能吃一顿饭都不止这个数目。
陈柏生沉默了下来,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一方面有对杂志社的不舍,另一方面他内心也在纠结,到底叶景诚是不计成本想收购杂志社,还是说对方早已经有了定计?
“一百万?”叶景诚笑意甚浓的试探道。(未完待续。)
“对了,叶生。不知道你打算以什么形式加入协会?”陈柏生问道。
如果说他来之前是抱有认命的心态,认为是逼于无奈才过来跟叶景诚交涉。那他现在听到对方开出的条件,俨然成了心甘情愿交出协会董事局主席一职。
但是叶景诚想要成为协会董事局的主席,总需要有一个形式上的章程来加入协会,哪怕叶景诚隐藏在幕后操作,而不表明身份去处理任何的事务。
但陈柏生作为金像奖主要创办人之一,他必须有一个合理性的交代,才可以更好去配合和掌控局面。
叶景诚打了一通内线电话,不多时利智便走了进来,问道:“叶生,是不是有什么事?”
“你先带这位先生参观一下我们的公司。”叶景诚示意了一眼陈柏生带来的人。
其实所谓的参观无非是想支开这个人,陈柏生也知道有些事只适合两个人探讨,尽管他带来的这个人严格上说并不是圈中人士,但同样他不想被别人探听太多有关自己的事。
于是他朝对方点了点头示好,后者也不是不通气的那类人,随后主动起身并跟着利智离开了办公室。
“我听说你那间杂志社挺有特色,专门以电影作为专题,最近的经营情况怎么样?”叶景诚看似随口一问。
“还可以。”陈柏生下意识的敷衍道。
实际上杂志社目前的经营状况,只能说要生不生要死不死的。
陈柏生的表情透露出几分不解,他疑惑叶景诚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或者说两人明明谈的有关金像奖的话题,叶景诚为什么突然关心起他的杂志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电影双周刊》之前经营的状况还算不错。自从在早几个月前,遭到了好几家媒体的联合封杀,杂志的销量才一落千丈。
至于那位幕后主使人,最大可能就是坐在他面前的叶景诚。因为《电影双周刊》为了提升知名度,曾经就报道过叶景诚的花边新闻。
而且《电影双周刊》作为已经度过发展期的一本杂志,想要封杀它的难度不说大,但也绝对不小。
何况如此到位的封杀手段,《电影双周刊》得罪人的名单上,也只有叶景诚才具备这个分量。
陈柏生的心思别提有多郁闷,叶景诚现在是打算先把他打成落水狗,然后再好心的搭救他一把?还是说……!
能够经营一家杂志社并做大,陈柏生明显不会是一个蠢人,只能说源于他守旧的性格,才会出现一时间转变不过来。
他想到的是,叶景诚打算收购《电影双周刊》。然后取代他原来的身份去加入金像奖协会,他本人则变成对方的代言人。
这样一来,叶景诚协会董事的身份已经不成问题,保密性也比通过其他方式加入更高。作为独家报道金像奖的《电影双周刊》,其舆论性无疑有助叶景诚幕后操控。
陈柏生首先出现的念头是表示抗拒,如果他能够轻易放弃亲手建立的杂志社,当初杂志社陷如经营难关的时候,他就应该考虑要不要转让出去。
只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硬撑下去。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他创办金像奖的初衷,要说不为名利那是骗人的。如果叶景诚真的开得起价钱,难道要他眼白白错失良机?
陈柏生内心暗自琢磨,他必须先算清明面这笔账,才好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取舍。
首先是杂志的印刷成本,一般由四个主体组成,分别是出片费,开机费,纸费,装订费。
这个年代的印刷技术,是需要先做好类似模板的‘出片’,而不像后世一样直接能够印刷,出片费大约一page要80-120元不等。
看起来只是零碎的小数目,实际上一本杂志至少有28p,总合一期杂志的出片费在三千左右。
开机费,一般运转一台印刷机,开机的费用在1600~2400之间。这个视乎不同印刷厂的租借价位,总结来说你印得多,摊开的成本自然就少。
再说纸张的费用,好像《电影双周刊》目前的出版,除了封面用的彩色印刷,内页都是黑白插图和文字对白,每本杂志的成本大概3.7左右。
最后是杂志的装订以及其他零杂的费用,折页,骑马钉,胶订,覆膜,烫金,模切,模切,各种各样的工艺,反正越花哨就越费钱。
《电影双周刊》在没被封杀之前,一期大概可以销售两千本杂志。对于一间成立短短两年时间的杂志社,这个数目已经非常的乐观。
借此杂志的成本也能控制在每本五元,再以每本13.5元销售给报亭和书店等零售商,每一期的盈利就有一万七,一个月两期的盈利十分客观。
但是《电影双周刊》遭到封杀之后,每一期的销量直接跌破四位数,一个月两期还没有往时的一期多,销售总计只有一千二、三本。
雪上加霜的是,杂志的印刷数量少了,印刷厂借以提高印刷费用。
每一本的成本增至7~8元,使得杂志社一个月的盈利只有寥寥几千元,有时候扣除几个职员的薪资,还要他掏腰包拿钱出来倒贴。
如果叶景诚接下来提出收购《电影双周刊》,那他就要这两个局面寻找一个平衡点,至少让叶景诚知道杂志社是具备这份潜力,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才导致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
看到若有所思的陈柏生,叶景诚就像看穿他一样,干脆的说道:“你开个价吧。”
陈柏生明显为之一愣,他知道叶景诚不会愿意听他废话来计算这笔费用,因为他计算的这些数目,对叶景诚这位真正的大亨来说,很可能吃一顿饭都不止这个数目。
陈柏生沉默了下来,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一方面有对杂志社的不舍,另一方面他内心也在纠结,到底叶景诚是不计成本想收购杂志社,还是说对方早已经有了定计?
“一百万?”叶景诚笑意甚浓的试探道。(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