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 第5章 密谈
- 6 第6章 无常
- 7 第7章 愤怒
- 8 第8章 决绝
- 9 第9章 重生
- 10 第10章 温情
- 11 第11章 兰馨
- 12 第12章 混乱
- 13 第13章 心思
- 14 第14章 决心
- 15 第15章 番外1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们
- 16 第16章 雷区
- 17 第17章 小四子的悲剧(上)
- 18 第18章 小四子的悲剧(下)
- 19 第19章 福灵安
- 20 第20章 富察家兄弟
- 21 第21章 相见不相识
- 22 第22章 出场人物详细介绍
- 23 第23章 太后
- 24 第24章 相认
- 25 第25章 兄弟
- 26 第26章 胤禩
- 27 第27章 夜话
- 28 第28章 婚事
- 29 第29章 阿颜觉罗氏
- 30 第30章 亲情
- 31 第31章 家宴
- 32 第32章 矛盾
- 33 第33章 皇嗣
- 34 第34章 思虑
- 35 第35章 受伤
- 36 第36章 手段
- 37 第37章 震动
- 38 第38章 求情
- 39 第39章 坦白(上)
- 40 第40章 坦白(下)
- 41 第41章 回京
- 42 第42章 纷争
- 43 第43章 多隆
- 44 第44章 训子
- 45 第45章 归宿
- 46 第46章 亲事
- 47 第47章 进宫
- 48 第48章 算计
- 49 第49章 疑惑
- 50 第50章 看法
- 51 第51章 修文通知
- 52 第52章 紫薇
- 53 第53章 反思
- 54 第54章 点拨
- 55 第55章 内讧
- 56 第56章 金锁
- 57 第57章 对谈
- 58 第58章 点破
- 59 第59章 暗流
- 60 第60章 龙源楼
- 61 第61章 事端
- 62 第62章 和敬
- 63 第63章 玉佩
- 64 第64章 尴尬
- 65 第65章 解惑
- 66 第66章 生病
- 67 第67章 劝说
- 68 第68章 番外2爱新觉罗家的男人
- 69 第69章 克星
- 70 第70章 交锋
- 71 第71章 酸味
- 72 第72章 破绽
- 73 第73章 表象与真相
- 74 第74章 火花
- 75 第75章 布局
- 76 第76章 用心
- 77 第77章 局中人
- 78 第78章 计策
- 79 第79章 坦言
- 80 第80章 相处
- 81 第81章 交易
- 82 第82章 妆扮
- 83 第83章 晚宴
- 84 第84章 乾小四的心思
- 85 第85章 和婉归来
- 86 第86章 郁闷的多隆
- 87 第87章 伊尔哈
- 88 第88章 十三的婚事
- 89 第89章 婚事的定论
- 90 第90章 兰馨的疑惑
- 91 第91章 安排
- 92 第92章 四爷党?皇后党
- 93 第93章 心魔
- 94 第94章 □□?
- 95 第95章 搅局
- 96 第96章 混战
- 97 第97章 心思各异
- 98 第98章 相认(一)
- 99 第99章 相认(二)
- 100 第100章 相认(三)
- 101 第101章 相认(四)
- 102 第102章 相认(五)
- 103 第103章 相认(六)
- 104 第104章 相认(七)
- 105 第105章 相认(八)
- 106 第106章 真相
- 107 第107章 真相之后
- 108 第108章 争吵
- 109 第109章 风波
- 110 第110章 孝庄的安排
- 111 第111章 孕事
- 112 第112章 余波
- 113 第113章 考校
- 114 第114章 分府
- 115 第115章 婚配
- 116 第116章 胎像
- 117 第117章 风波再起
- 118 第118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 119 第119章 公主陪嫁制度
- 120 第120章 惩戒
- 121 第121章 留宿问题
- 122 第122章 沙尘暴
- 123 第123章 反思
- 124 第124章 谋划
- 125 第125章 募捐
- 126 第126章 挨打
- 127 第127章 护短
- 128 第128章 维护
- 129 第129章 姬兰的想法
- 130 第130章 在意
- 131 第131章 讷敏
- 132 第132章 纯妃
- 133 第133章 令妃的算计
- 134 第134章 处罚
- 135 第135章 醒悟
- 136 第136章 选秀
- 137 第137章 决绝
- 138 第138章 西征
- 139 第139章 大闹
- 140 第140章 拔刺
- 141 第141章 诺敏
- 142 第142章 和亲
- 143 第143章 生产
- 144 第144章 生产2
- 145 第145章 正文完结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5章 番外1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们
第15章 番外1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们
在坤宁宫用了膳,十三就向胤禛告退,人多口杂,他也不便留在那里,要是不小心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那就完了。十三被奶娘抱回阿哥所,宫女服侍他洗漱完之后,他就躺到了床上。今天,和四哥的近乎诡异和不可思议的相见和谈话,让他想起了刻意被自己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某些事情,那就是关于乌喇那拉家的那些女人们。
十三心想,对于爱新觉罗家上几代的人来说,阿巴亥大妃,无疑算是最让他们觉得心情沉重的人,对于自己这一代来讲,阿巴亥大妃只是只是一个很遥远的名字,可这也可以看出,乌喇那拉家的女人在沉默中积攒的那份能量,一旦爆发,那样的后果会多么让人震惊。就如自家四嫂,还有玉媱,现在又要加上玉娴。十三认为,即使再世为人,只要他还残留着作为“胤祥”时的记忆,那么,他觉得,他就会永远忘不了博敦的尸体,被送回来的那一天。
博敦的死讯传来时,四哥是特意对外封锁了消息,特别严令不准让四嫂和玉娴知道,所以,四嫂和玉娴是博敦回来的当天才知道的。噩耗传来的那天晚上,军机处的灯就没有熄灭过,一群人在灯下分析着青海传回的奏折。四哥的自责与愧疚自己不是没有看见,当时自己也很担心四嫂若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会怎样。乌喇那拉家把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已经全部寄托在了博敦这个孩子的身上,四嫂对博敦也寄予了厚望,毕竟博敦、玉媱、博西勒和玉娴是那尔布嫡出的子女,四嫂贵为皇后,却没有子女,于是娘家的这些孩子就被四嫂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那一天,爱新觉罗家的每个人都诡异的出现在了博敦的葬礼上,只是每个人的脸上带着不同的目的和不一样的神情。弘时一脸的担心,眉头就没有舒展过,就连一向闹得无法无天的弘昼也是一幅惴惴不安的样子,弘历则是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而八哥和九哥,一边在观察四哥眉头紧皱的样子,一边却望向坤宁宫的方向,他们在等着四嫂的出现。而十哥和十四弟则是瞪着四哥,两人都是忿忿不平的样子。
当年据粘杆处的探子回报,十四在听八哥与九哥说了博敦在青海战场上的事情后,火冒三丈,直接就跳起来要杀到青海去找年羹尧算账,最后是两个哥哥再加上后来去的十哥,三个人才把十四给摁住。想着当年的场景,十三用他的肥嘟嘟的手拍了下脑门,他觉得他完全能理解为什么十四的会做出那样的举动:一来是因为十四本来就看不惯年羹尧那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年羹尧虽是颗墙头草,可天下嗯都知道,他是四哥的肱骨之臣。二来,满人向来看重军功,十四自幼心高气傲,“大将军王”这个称号是他和无数的将士在战场上用命拼来的,因此,他最恨的就是在军营中的这种明挣暗斗,有人为了前途和利益,做出残害并肩作战的兄弟之事,年羹尧的这种做法,显然是踩到了十四的大雷;最后,当然就是因为十四是真心的喜欢博敦这个孩子,也许,是因为十四在博敦的身上看到了当初自己的影子,在战场上的那份英勇,和无所畏惧的勇气是源于守护家人的决心。
那次也是在四哥登基以后,十四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和四哥翻脸,他一边责问四哥要怎么处理年羹尧,一边却数落四哥薄情寡意,明知道四嫂是将对弘晖的感情倾注到了博敦身上,竟然为了制约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秧子,把博敦的命都给赔上了。四哥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当时自己都打算上去劝慰一下,可没想到,就在那时,四嫂和玉娴带着惊诧和无法相信的神情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看着四嫂缓慢地揭开盖在博敦脸上的白布,自己当时分明看见了四嫂紧握的拳头和颤抖的身子。之后的事情恐怕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永生难忘。
那是十三第一次看见向来端庄贤惠的四嫂冲着四哥发火,而且,还是在众多的兄弟面前,四嫂的毫不留情面的呵斥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泼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吃惊,这样的四嫂,对众人来说是既熟悉又相当陌生。原来,那个端庄贤惠知书达理的乌喇那拉·讷敏也是会怨会恨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要将心中的那份伤痛忍受到何种程度,才会彻底地爆发一次。本来带着看好戏心理而来的八哥九哥,却因为四嫂的怒气和这从未展现在过众家兄弟面前的气势与表情,生生隐去了他们脸上对于四哥遭遇的幸灾乐祸之表情。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年贵妃也听到了风声,自己跑了出来,一开始就哭哭啼啼的在旁边给四嫂道歉说自家哥哥没有照顾好博敦,看着四嫂高昂着头站在那里,冷漠的表情连一个眼神都没施舍给匍匐于她脚下的年贵妃时,十三在恍惚之间想起来幼时听来的关于阿巴亥大妃的种种传闻,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一直以来,大家看到的只是她们娇美的容颜和温柔娴静的性格,却早就忘记了出自海西女真的她们,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与生俱来的高傲与冷漠。她们可以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对很多事情可以百般忍让,可一旦只要触犯到她自己的原则,等待你的注定就是她们决然离去永不回头的背影。
想起当年的这些事情,让十三心里有些难受,这个地方,承载了爱新觉罗家子孙多少的爱恨离愁?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又见证了多少骨肉亲情的决裂?这后宫之中一张张精致的容颜背后又掩藏着多少的心思?十三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年贵妃竟然夸张地当着众多兄弟子侄的面直接给四嫂跪下了,一个劲地磕头,帮着沉默不语的四哥辩解,也帮年羹尧揽下了所有的责任。当四嫂一脚踹翻了跪在她前面的年氏时,大家这才想起来,这位乌喇那拉皇后可是骁勇善战的一等公费扬古,最最宠爱的女儿,从小就跟着父兄骑马打猎,骑射功夫是一流的好,只不过,在嫁给四哥之后,四嫂便收敛了所有的光芒,全心全意地料理着家,直到母仪天下。人就是这样,在安逸平静的生活中,就会渐渐淡忘那些曾经潜在的危机。看到四嫂的行为后,兄弟们对看了一眼,似乎都想起来了,当年第一次在围场见到跟在费扬古身后的四嫂,是怎样的飒爽英姿。
而那天,一开始就沉默不语只是安静地站在棺木旁边,仔细看着躺在里面人的玉娴,完全沉浸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中,对所有的事情不闻不问。可就在四嫂踹翻了年氏之后,似乎将玉娴从她自己的世界拉了出来,忽然之间扑到了博敦的尸体上,放声大哭,之后直到博敦下葬,大家都再没有看见过她流一滴眼泪。
十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小小的身体利落地翻了个身。小玉娴如今的性格恐怕就是因为当年的那些变故而慢慢形成的,她亲眼看到自己的姑姑和姑父之间的决裂,经历了乌喇那拉家最颓败和最绝望的时期。四哥说的没错,要是当年博敦没有战死在青海,到了今天,爵位自是不在话下,一切都会不一样,四嫂也不会那么早去世,四哥不会那么多年都觉得愧疚,玉娴说不定就不会成为弘历的福晋了,也不会陷入如今的状况。可是,事实永远是残酷和现实的。当年,十三也是过后才知道,从博敦的事情发生后,四哥和四嫂之间在私下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而玉娴,从此也不再叫四哥为“姑父”,一口一个“皇上”,恭敬而疏远。这再后面发生的事情,十三也是到了最后才知道……
===============================第三方视角讲述出现的分界线=============================
在那个时代,一个大家族顶梁柱的垮塌也意味着这个家族会渐渐走向衰亡。博敦的妻子瓜尔佳氏是他的青梅竹马,两人的婚姻是费扬古在世时两家就定下的。虽然那个时候,博敦和瓜尔佳氏都还没有出生,可这样的缘份也让这对小夫妻的感情格外好。为了家族的荣耀,博敦常年征战在外,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自从雍正登基后,一切情况都基本稳定了,那尔布与讷敏就开始分别找两个孩子说话,暗示他们快点为乌喇那拉家开枝散叶。
那一年,博敦是带着即将成为阿玛的喜悦去的青海,可是,回来的时候,却是一具冰冷的棺木,这样残忍的事实让妻子瓜尔佳氏深受打击,本来,最多只有一个月博敦就能见到自己的孩子出世了,可如今,注定父子两人阴阳相隔。无法抑制的悲痛致使瓜尔佳氏早产,虽然,那个后来被雍正大帝赐名为喀达喇库的孩子平安降生了,可他的额娘却再也没有醒过来,追随她的丈夫而去。
接连的打击先后击垮了那尔布夫妇,两人双双病倒在床。入仕多年,那尔布深知这事儿不能怪皇上,他明白胤禛用心良苦,也是想多给博敦机会,立下战功,才能顺理成章的赐给乌喇那拉家更多的荣耀。那尔布也是很年轻时就跟着费扬古南征北讨,虽然因伤不能再上场杀敌,可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作为军人的骄傲。他觉得,儿子的功勋就应该是从战场上拼出来的,而不是依靠裙带关系。所以,在皇后和玉娴回家看望家人时,他反倒是安慰妹妹和女儿想开些。
年羹尧的凯旋胤禛还是按照惯例给予了最大的赏赐,年氏在后宫的春风满面,与皇后的冷漠,乌喇那拉家的颓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玉娴此时也回到家中帮忙打理家事,虽然自小看着姐姐在张罗这一切,可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玉娴还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以她当时的年纪,对着满屋子已修炼成精的宗室长辈们,她还没有那个底气和资本去和这些人交涉。讷敏已经出嫁,也贵为国母,按照礼制她也没法直接去干涉娘家的那些事情,更不可能用身份去压人,乌喇那拉家的混乱让讷敏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乌喇那拉家一片混乱的时候,玉娴的大姐,已经嫁作人妇的玉媱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向夫家提出了要教养喀达纳库的要求。
玉媱的丈夫是阿颜觉罗家的小儿子明山,两人成婚多年,由于玉媱曾流产过一次,一直未再有小孩,可是明山却顶着家族的压力一直没有再立侧福晋。这次,玉媱也是和他商量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当年,玉媱也是看到了大哥的辛苦和为了家人做出的牺牲与忍让,自己才想迅速成长起来打理整个家,她的大哥,出生于名门望族,却没有享受过一点贵公子该有的派头,为了照顾他们下面的弟弟妹妹,也让两个妹妹将来出嫁有个强大的娘家做依靠不受夫家的欺负,当初明明和嫂嫂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迟迟没有成亲,反而直接上了战场去挣得军功。她的成长,只是想让在战场上的大哥不用为了一团糟的家事分心。
这一次,家里发生这样的巨变,父母卧病在床不起,家里的那些人肯定不得安份,玉娴虽然长大了,也被姑姑教育的很好可依旧缺乏经验。弟弟目前也无法像哥哥那样立刻撑起整个家,还有哥哥嫂嫂留下来的唯一骨血喀达喇库需要照顾,虽然在姑姑的帮助下,乌喇那拉本家中过继了一个年龄稍长稳重可靠的孩子到阿玛的名下,让他帮着玉娴一起主持大局,可玉媱深知妹妹的性格,玉娴肯定不会像对待哥哥一样的毫无芥蒂地与这位新哥哥相处。喀达喇库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也需要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来成长。于是,阿颜觉罗家的老福晋,那位凭借儿子们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获得封号的一品诰命夫人不但没有反对,反而亲自进宫向皇太后与皇后请旨,把喀达喇库带到了阿颜觉罗家,待他成年后再回到乌喇那拉家。
等到十三回到京城的时候,又听到了更多的传言,博西勒已经从军去了,准备继承哥哥的遗志,让父母和姐姐妹妹能够有个强有力的依靠。而玉媱也带着喀达喇库在阿颜觉罗家开始新的生活,老天对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依然眷顾。而经历了一世之后,十三在机缘巧合下重生,这具身体的额娘,也是乌喇那拉家另一个传奇的女子。新的故事又将开始。
十三心想,对于爱新觉罗家上几代的人来说,阿巴亥大妃,无疑算是最让他们觉得心情沉重的人,对于自己这一代来讲,阿巴亥大妃只是只是一个很遥远的名字,可这也可以看出,乌喇那拉家的女人在沉默中积攒的那份能量,一旦爆发,那样的后果会多么让人震惊。就如自家四嫂,还有玉媱,现在又要加上玉娴。十三认为,即使再世为人,只要他还残留着作为“胤祥”时的记忆,那么,他觉得,他就会永远忘不了博敦的尸体,被送回来的那一天。
博敦的死讯传来时,四哥是特意对外封锁了消息,特别严令不准让四嫂和玉娴知道,所以,四嫂和玉娴是博敦回来的当天才知道的。噩耗传来的那天晚上,军机处的灯就没有熄灭过,一群人在灯下分析着青海传回的奏折。四哥的自责与愧疚自己不是没有看见,当时自己也很担心四嫂若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会怎样。乌喇那拉家把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已经全部寄托在了博敦这个孩子的身上,四嫂对博敦也寄予了厚望,毕竟博敦、玉媱、博西勒和玉娴是那尔布嫡出的子女,四嫂贵为皇后,却没有子女,于是娘家的这些孩子就被四嫂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那一天,爱新觉罗家的每个人都诡异的出现在了博敦的葬礼上,只是每个人的脸上带着不同的目的和不一样的神情。弘时一脸的担心,眉头就没有舒展过,就连一向闹得无法无天的弘昼也是一幅惴惴不安的样子,弘历则是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而八哥和九哥,一边在观察四哥眉头紧皱的样子,一边却望向坤宁宫的方向,他们在等着四嫂的出现。而十哥和十四弟则是瞪着四哥,两人都是忿忿不平的样子。
当年据粘杆处的探子回报,十四在听八哥与九哥说了博敦在青海战场上的事情后,火冒三丈,直接就跳起来要杀到青海去找年羹尧算账,最后是两个哥哥再加上后来去的十哥,三个人才把十四给摁住。想着当年的场景,十三用他的肥嘟嘟的手拍了下脑门,他觉得他完全能理解为什么十四的会做出那样的举动:一来是因为十四本来就看不惯年羹尧那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年羹尧虽是颗墙头草,可天下嗯都知道,他是四哥的肱骨之臣。二来,满人向来看重军功,十四自幼心高气傲,“大将军王”这个称号是他和无数的将士在战场上用命拼来的,因此,他最恨的就是在军营中的这种明挣暗斗,有人为了前途和利益,做出残害并肩作战的兄弟之事,年羹尧的这种做法,显然是踩到了十四的大雷;最后,当然就是因为十四是真心的喜欢博敦这个孩子,也许,是因为十四在博敦的身上看到了当初自己的影子,在战场上的那份英勇,和无所畏惧的勇气是源于守护家人的决心。
那次也是在四哥登基以后,十四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和四哥翻脸,他一边责问四哥要怎么处理年羹尧,一边却数落四哥薄情寡意,明知道四嫂是将对弘晖的感情倾注到了博敦身上,竟然为了制约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秧子,把博敦的命都给赔上了。四哥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当时自己都打算上去劝慰一下,可没想到,就在那时,四嫂和玉娴带着惊诧和无法相信的神情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看着四嫂缓慢地揭开盖在博敦脸上的白布,自己当时分明看见了四嫂紧握的拳头和颤抖的身子。之后的事情恐怕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永生难忘。
那是十三第一次看见向来端庄贤惠的四嫂冲着四哥发火,而且,还是在众多的兄弟面前,四嫂的毫不留情面的呵斥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泼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吃惊,这样的四嫂,对众人来说是既熟悉又相当陌生。原来,那个端庄贤惠知书达理的乌喇那拉·讷敏也是会怨会恨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要将心中的那份伤痛忍受到何种程度,才会彻底地爆发一次。本来带着看好戏心理而来的八哥九哥,却因为四嫂的怒气和这从未展现在过众家兄弟面前的气势与表情,生生隐去了他们脸上对于四哥遭遇的幸灾乐祸之表情。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年贵妃也听到了风声,自己跑了出来,一开始就哭哭啼啼的在旁边给四嫂道歉说自家哥哥没有照顾好博敦,看着四嫂高昂着头站在那里,冷漠的表情连一个眼神都没施舍给匍匐于她脚下的年贵妃时,十三在恍惚之间想起来幼时听来的关于阿巴亥大妃的种种传闻,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一直以来,大家看到的只是她们娇美的容颜和温柔娴静的性格,却早就忘记了出自海西女真的她们,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与生俱来的高傲与冷漠。她们可以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对很多事情可以百般忍让,可一旦只要触犯到她自己的原则,等待你的注定就是她们决然离去永不回头的背影。
想起当年的这些事情,让十三心里有些难受,这个地方,承载了爱新觉罗家子孙多少的爱恨离愁?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又见证了多少骨肉亲情的决裂?这后宫之中一张张精致的容颜背后又掩藏着多少的心思?十三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年贵妃竟然夸张地当着众多兄弟子侄的面直接给四嫂跪下了,一个劲地磕头,帮着沉默不语的四哥辩解,也帮年羹尧揽下了所有的责任。当四嫂一脚踹翻了跪在她前面的年氏时,大家这才想起来,这位乌喇那拉皇后可是骁勇善战的一等公费扬古,最最宠爱的女儿,从小就跟着父兄骑马打猎,骑射功夫是一流的好,只不过,在嫁给四哥之后,四嫂便收敛了所有的光芒,全心全意地料理着家,直到母仪天下。人就是这样,在安逸平静的生活中,就会渐渐淡忘那些曾经潜在的危机。看到四嫂的行为后,兄弟们对看了一眼,似乎都想起来了,当年第一次在围场见到跟在费扬古身后的四嫂,是怎样的飒爽英姿。
而那天,一开始就沉默不语只是安静地站在棺木旁边,仔细看着躺在里面人的玉娴,完全沉浸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中,对所有的事情不闻不问。可就在四嫂踹翻了年氏之后,似乎将玉娴从她自己的世界拉了出来,忽然之间扑到了博敦的尸体上,放声大哭,之后直到博敦下葬,大家都再没有看见过她流一滴眼泪。
十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小小的身体利落地翻了个身。小玉娴如今的性格恐怕就是因为当年的那些变故而慢慢形成的,她亲眼看到自己的姑姑和姑父之间的决裂,经历了乌喇那拉家最颓败和最绝望的时期。四哥说的没错,要是当年博敦没有战死在青海,到了今天,爵位自是不在话下,一切都会不一样,四嫂也不会那么早去世,四哥不会那么多年都觉得愧疚,玉娴说不定就不会成为弘历的福晋了,也不会陷入如今的状况。可是,事实永远是残酷和现实的。当年,十三也是过后才知道,从博敦的事情发生后,四哥和四嫂之间在私下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而玉娴,从此也不再叫四哥为“姑父”,一口一个“皇上”,恭敬而疏远。这再后面发生的事情,十三也是到了最后才知道……
===============================第三方视角讲述出现的分界线=============================
在那个时代,一个大家族顶梁柱的垮塌也意味着这个家族会渐渐走向衰亡。博敦的妻子瓜尔佳氏是他的青梅竹马,两人的婚姻是费扬古在世时两家就定下的。虽然那个时候,博敦和瓜尔佳氏都还没有出生,可这样的缘份也让这对小夫妻的感情格外好。为了家族的荣耀,博敦常年征战在外,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自从雍正登基后,一切情况都基本稳定了,那尔布与讷敏就开始分别找两个孩子说话,暗示他们快点为乌喇那拉家开枝散叶。
那一年,博敦是带着即将成为阿玛的喜悦去的青海,可是,回来的时候,却是一具冰冷的棺木,这样残忍的事实让妻子瓜尔佳氏深受打击,本来,最多只有一个月博敦就能见到自己的孩子出世了,可如今,注定父子两人阴阳相隔。无法抑制的悲痛致使瓜尔佳氏早产,虽然,那个后来被雍正大帝赐名为喀达喇库的孩子平安降生了,可他的额娘却再也没有醒过来,追随她的丈夫而去。
接连的打击先后击垮了那尔布夫妇,两人双双病倒在床。入仕多年,那尔布深知这事儿不能怪皇上,他明白胤禛用心良苦,也是想多给博敦机会,立下战功,才能顺理成章的赐给乌喇那拉家更多的荣耀。那尔布也是很年轻时就跟着费扬古南征北讨,虽然因伤不能再上场杀敌,可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作为军人的骄傲。他觉得,儿子的功勋就应该是从战场上拼出来的,而不是依靠裙带关系。所以,在皇后和玉娴回家看望家人时,他反倒是安慰妹妹和女儿想开些。
年羹尧的凯旋胤禛还是按照惯例给予了最大的赏赐,年氏在后宫的春风满面,与皇后的冷漠,乌喇那拉家的颓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玉娴此时也回到家中帮忙打理家事,虽然自小看着姐姐在张罗这一切,可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玉娴还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以她当时的年纪,对着满屋子已修炼成精的宗室长辈们,她还没有那个底气和资本去和这些人交涉。讷敏已经出嫁,也贵为国母,按照礼制她也没法直接去干涉娘家的那些事情,更不可能用身份去压人,乌喇那拉家的混乱让讷敏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乌喇那拉家一片混乱的时候,玉娴的大姐,已经嫁作人妇的玉媱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向夫家提出了要教养喀达纳库的要求。
玉媱的丈夫是阿颜觉罗家的小儿子明山,两人成婚多年,由于玉媱曾流产过一次,一直未再有小孩,可是明山却顶着家族的压力一直没有再立侧福晋。这次,玉媱也是和他商量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当年,玉媱也是看到了大哥的辛苦和为了家人做出的牺牲与忍让,自己才想迅速成长起来打理整个家,她的大哥,出生于名门望族,却没有享受过一点贵公子该有的派头,为了照顾他们下面的弟弟妹妹,也让两个妹妹将来出嫁有个强大的娘家做依靠不受夫家的欺负,当初明明和嫂嫂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迟迟没有成亲,反而直接上了战场去挣得军功。她的成长,只是想让在战场上的大哥不用为了一团糟的家事分心。
这一次,家里发生这样的巨变,父母卧病在床不起,家里的那些人肯定不得安份,玉娴虽然长大了,也被姑姑教育的很好可依旧缺乏经验。弟弟目前也无法像哥哥那样立刻撑起整个家,还有哥哥嫂嫂留下来的唯一骨血喀达喇库需要照顾,虽然在姑姑的帮助下,乌喇那拉本家中过继了一个年龄稍长稳重可靠的孩子到阿玛的名下,让他帮着玉娴一起主持大局,可玉媱深知妹妹的性格,玉娴肯定不会像对待哥哥一样的毫无芥蒂地与这位新哥哥相处。喀达喇库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也需要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来成长。于是,阿颜觉罗家的老福晋,那位凭借儿子们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获得封号的一品诰命夫人不但没有反对,反而亲自进宫向皇太后与皇后请旨,把喀达喇库带到了阿颜觉罗家,待他成年后再回到乌喇那拉家。
等到十三回到京城的时候,又听到了更多的传言,博西勒已经从军去了,准备继承哥哥的遗志,让父母和姐姐妹妹能够有个强有力的依靠。而玉媱也带着喀达喇库在阿颜觉罗家开始新的生活,老天对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依然眷顾。而经历了一世之后,十三在机缘巧合下重生,这具身体的额娘,也是乌喇那拉家另一个传奇的女子。新的故事又将开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