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2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选
- 273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又见赵小龙
- 274 第二百七十章 天柱门宝藏?
- 275 第二百七十一章 武学末路
- 276 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情牌
- 277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领情
- 278 第二百七十四章 起名字
- 279 第二百七十五章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 280 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最弱的
- 281 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总舵主和神秘人士
- 282 第二百七十八章 认亲大会
- 283 第二百七十九章 约定
- 284 第二百八十章 两宗绑架案
- 285 第二百八十一章 陈兵斗嘴摆造型
- 286 第二百八十二章 红花会的老少爷们(上)
- 287 第二百八十三章 令牌归属
- 288 第二百八十四章 缘分?
- 289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全家都欢悦
- 290 第二百八十六章 混元功
- 291 第二百八十七章 雌雄不辨,心事难明
- 292 第二百八十八章 又见田伯光
- 293 第二百八十九章 比剑
- 294 第二百九十章 相互传艺
- 295 第二百九十一章 奇妙的用剑方法
- 296 第二百九十二章 比快
- 297 第二百九十三章 论武
- 298 第二百九十四章 密闻
- 299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宗师
- 300 第二百九十六章 群战
- 301 第二百九十七章 寒冰真气
- 302 第二百九十八章 初见向问天
- 303 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你去杀东方不败???
- 304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方不败杀来啦!!!
- 305 第三百章 坑爹!
- 306 第三百零一章 疗伤
- 307 第三百零二章 东方不败
- 308 第三百零三章 不问他人,只诛苏阳
- 309 第三百零四章 坠崖
- 310 第三百零五章 插曲
- 311 第三百零六章 明教众人
- 312 第三百零七章 叫你女儿小心点!
- 313 第三百零八章 红衣人
- 314 第三百零九章 五行旗大战东方不败
- 315 第三百零一十章 玄冥二老
- 316 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去!
- 317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张三丰
- 318 第三百一十三章 围山
- 319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人?
- 320 第三百一十五章 意外情况
- 321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海
- 322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朋友
- 323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千五百万
- 324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定会干
- 325 第三百二十章 使诈
- 326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失传的武功不一定就是好武功
- 327 第三百二十二章 坦白
- 328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什么你们还活着?
- 329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两代人
- 330 第三百二十五章 半兽人?
- 331 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好几次
- 332 第三百二十七章 哪来那么多的好人
- 333 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怪的比试
- 334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上当
- 335 第三百三十章 上当
- 336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陷害
- 337 第三百三十二章 起源
- 338 第三百三十三章 玩具
- 339 第三百三十四章 以天下赌
- 340 第三百三十五章 道道道
- 341 第三百三十六章 群侠
- 342 第三百三十七章 生命之战(上)
- 343 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命之战(下)
- 344 第三百三十九章 尾音
- 345 第三百四十章 守护
- 346 第三百四十一章 张大山
- 347 第三百四十二章 奇怪的石壁
- 348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龙
- 349 第三百四十四章 喝多了
- 350 第三百四十五章 杏子林外
- 351 第三百四十六章 开导
- 352 第三百四十七章 英雄的宿命
- 353 第三百四十八章 约定
- 354 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坏之王
- 355 第三百五十章 拍屁股
- 356 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三的烦恼
- 357 第三百五十二章 古往今来
- 358 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二的烦恼
- 359 第三百五十四章 时间都去哪了
- 360 第三百五十五章 解决办法
- 361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吐槽
- 362 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阁
- 363 第三百五十八章 伯父
- 364 第三百五十九章 臭棋篓子
- 365 第三百六十章 祖先的智慧之嘴炮
- 366 第三百六十一章 穿越时空的师徒
- 367 第三百六十二章 废了?
- 368 第三百六十三章 难兄难弟
- 369 第三百六十四章 报应啊
- 370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万仙大会
- 371 第三百六十六章 祖师没有棒棒糖
- 372 第三百六十七章 修仙武功
- 373 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秋水
- 374 第三百六十九章 目标少林寺
- 375 第三百七十章 罗汉阵迎客
- 376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这不对!
- 377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一盘很大的棋(上)
- 378 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一盘很大的棋(下)
- 379 第三百七十四章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
- 380 第三百七十五章 灵鹫宫和孔雀山庄的起源
- 381 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燕北
- 382 第三百七十七章 刺杀
- 383 第三百七十八章 出来吃饭
- 384 第三百七十九章呼叫转移
- 385 第三百八十章 暴力的作用
- 386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内侍卫
- 387 第三百八十二章 报信
- 388 第三百八十三章 孤灯
- 389 第三百八十四章 死人
- 390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内总管
- 391 第三百八十六章 乱
- 392 第三百八十七章 那些年
- 393 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相大白
- 394 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龙玉璧
- 395 第三百九十章 大成
- 396 第三百九十一章 紫禁之巅
- 397 第三百九十三章 闭关和忽悠
- 398 第三百九十三章 有人便是江湖
- 399 第三百九十二章 轮回的起点
- 400 第三百九十四章 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大结局)
- 401 新书已发(欲望熔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七十八章 认亲大会
第二百七十八章 认亲大会
除了陈家洛和乾隆皇帝之外,另一个声音苏阳可以断定自己之前并没有听过,但不知怎么的,偏偏又觉得有一种熟悉感。
莫名其妙的熟悉感,那种明明没有听过,但一听就觉得自己应该听过的感觉。
就听那个声音道:“主子爷这首词,文采斐然,气象堂皇这自不必说,更为难得的是,短短一首词间,便描绘出一副大清盛世图,上到朝廷纲纪,下至黎民万生,字字珠玑刻画入木三分,颇有清明上河图一画尽汴梁三千人物的风采。”
他顿了顿,又道:“可那清明上河图却有近二十尺长,用写实的手法个个雕琢刻画,只描述半城景物,难度并不算大,立意也平平尔,而主子爷的词只有四十九个字,却概括了天下之盛况,深的佛家一粒沙中藏世界的**精髓,兼之有宏观统御之气度。当然,这只是一层意思,在我等奴才听来,赞叹拜服盛世之余,却还有另两层感概。”
那中年人哈哈笑道:“没想到啊没想到,这首词中的意思,你竟能领悟的如此之深,你说还有两层感概,那是什么?”
之前的声音道:“这第一层,便是想到华夏数千年来的几大盛世,如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以及我大清的康乾盛世。可文景之治乃是无为之治,国君奉行老庄,百姓虽的安宁,国家却无甚作为。而贞观之治却有个杀兄囚父的污点,唯独我大清的康乾盛世,以圣祖雄才大略始。经先皇呕心沥血,至当今陛下,武有九大武功,集数千年文明经济与大成,始至巅峰。每每念至此处,奴才便心感激动,庆幸自己如何有这天大的运气。能生于当世,这是第一层。
至于那第二层的意思要深些,不怕陆公子笑话。小人也是个有功名在身的,听了我家主人的这首词,更觉得对我等读书人也好,对江湖人也罢。都是满含鞭策之情。身为大清子民,定当忠心报国,忠诚侍主,追随着当今圣天子,将咱大清盛世万年延续下去。这便是奴才的一点浅薄见识。”
听完这两通马屁,苏阳总算知道这人是谁了,大清朝两百七十多年历史,大小文武臣工无数。但能机灵应变,把马屁拍到如此出神入化。令人喜而不烦,甜而不腻,飘而不臭,阵阵马屁之中暗含浓浓犬马依恋报效忠心的,唯独和珅和大人一人尔。
他口中的陆公子,便是陈家洛了,陈家洛此时并不知这人就是乾隆,只当这人是哪个出门游山玩水的皇亲国戚或是钦差大臣什么的,于是化名陆嘉诚,而乾隆也给自己起了个假名字,叫东方耳。
乾隆皇帝听完之后,显得颇为开怀,呵呵笑道:“你也不怕陆公子叫见笑了,满口的马屁熏到人家雅士。不过嘛,你这前几层意思虽然有马屁之嫌,但最后那句话,倒是说的不错,凡我大清子民,定当为朝廷效力,于自身可封妻荫子,于天下万方黎民可得享太平安宁,陆公子,我见你谈吐不凡,谅必出身世家,不知尊大人现居何官?兄台有何功名?”
就听陈家洛道:“先严已不幸谢世。小弟碌碌庸才,功名利禄,与我无缘。”
乾隆又道:“聆兄谈吐,大才磐磐,难道是学政无目,以致兄台科场失利吗?”
陈家洛道:“那倒不是。”
乾隆道:“此间浙江巡抚,是弟至交,兄台明日移驾去见他一见,或有际遇,也未可知。”
陈家洛道:“兄台好意,至深感谢。只是小弟无意为官。”
乾隆道:“然则兄台就此终身埋没不成?”
陈家洛道:“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涂耳。”
这句话说的就有些过份了,别看文绉绉的,但比起余鱼同在城门口对苏阳说的那番话更重,意思是说:与其通过残害百姓使得自己的目的得逞,升官发财,不如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当个普通人。
读书人造反,十年不成,但说起骂人,那是言辞犀利,字字诛心,还一个脏字都不带的,这话岂不是说整个朝廷都是“残民以逞”之辈,我不屑与之同流合污了?
整个朝廷都是这样的人,皇帝老子还自称‘盛世’,那这皇帝岂非是大大的昏君,至少也是个大糊涂君。
接下来便没有声音在传来,两方都有些尴尬。
苏阳听到此处,从山石后拐出来,径直朝他们所在的凉亭走去。
说来也怪,一路之上的蓝衣侍卫们居然没有一个拦着自己的,陈家洛上山,皇帝的侍卫不敢拦,那是因为他和乾隆长得像,和小说中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更是几乎一模一样,自己莫非也和他们长相接近??
凉亭之内,石桌上坐着一个缙绅打扮之人,年约四十来岁,形相清癯,气度高华,正是乾隆,他旁边站着两个壮汉,还有个枯瘦矮小的老者,也都身穿蓝布长衫。
一名青年书生模样的人和他相对而坐,眼角眉梢之间有三四分相似,这便是陈家洛了,他身后站着书童心研,也正是后来红花会的第十五当家。
但这些人都不在苏阳眼里!
真正让苏阳意外的是,乾隆身边垂首而立,满脸都是如春风般微笑的令一个年轻人。
他的笑容淡淡的,并不令人讨厌,反而一见就会很舒服,也不是想象中的那种谄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看见他的笑,任何一个帝王都会绝对相信这个人是从内而外的臣服敬佩。
这个人好像天生就带着一种让人信任的气质,好像只要他站在那里。哪怕什么也不做,就会令人觉得放心安全。
单单从长相而论,此人更是面如冠玉。温文尔雅,但又不单板痴愚,称得上美男子,即便是乾隆和陈家洛也颇有不如他。
这位当然就是满清第一美男,第一贪官,第一能臣,和珅和大人。
最最令苏阳吃惊的是。这家伙居然长的和自己有四五分相像!
难怪一路之上也没有侍卫敢拦自己了,如今这位和大人好像就是领侍卫内大臣,是这些侍卫的顶头上司!这些人八成把自己当成和珅的弟弟和琳了。
这是一场认亲会啊!
乾隆和陈家洛见又有人来。都有些意外。尤其是乾隆,重重的瞪了身后的那名老者一眼,意思不言而喻,怎么又放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进来。
由此也可见乾隆对于和珅的恩宠。那老者叫白振。不过是侍卫中的头领而已,若是论失职,第一个该骂的,是那位领侍卫内大臣和珅而不是他。
和珅抬眼看了看苏阳,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意外的惊奇,不过转瞬即逝。
“打扰,刚才听几位在此高谈阔论,言辞之中都非凡人。忍不住前来一睹庐山真面目。”苏阳抱了抱拳,笑道。
“既然有缘。便请坐吧。”乾隆点了点头,眼光却落在苏阳的头发上,又看看苏阳腰上的剑,淡淡道:“看这位老兄的打扮,想必是江湖中人了。”
“天下即江湖,我等三人,岂非都是江湖中人?”苏阳道。
乾隆道:“这话似是而非,江湖风大浪急,朝不保夕,可但凡江湖之中,必有大船,上了船便可不在湖中,安坐船头,笑看风起云涌。”
“说不定风大浪急,掀翻了船,这也是有的。”陈家洛淡淡道。
乾隆不置可否,问苏阳:“那老兄可知道江湖之中有个叫红花会的帮派?”
红花会的总舵主就在他对面,他却来问苏阳,这位乾隆皇帝也不算太精明了。苏阳看似随意的瞟了一眼和珅,只见他的眼神却微微一动,落在了陈家洛的身上。
苏阳又看了看陈家洛,只见他微笑不语看着自己,于是点头道:“红花会乃是天下第一大帮,自然知道。”
乾隆道:“如此大帮,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可惜。听说灾民抢了西征大军的军粮,这件事是红花会鼓动灾民,犯上作乱。”
陈家洛道:“灾民无衣无食,为民父母者不加怜恤,他们为求活命,铤而走险,红花会不忍见生灵涂炭,出手相助,也是情有可原。”
乾隆却道:“如此看来,这个所谓的第一大帮,也不过就是些以武乱法,见识短浅的草寇罢了?谅这种人也不足成为大患。”
陈家洛不动声色,问道:“兄台何所据而云然?”
乾隆道:“方今圣天子在位,朝政修明。当道只要派遣一二异才,红花会举手间就可剿灭。”
陈家洛道:“小弟不明朝政,如有荒唐之言,请勿见笑。据弟愚见,朝廷之中大都是酒囊饭袋之辈,未必能办甚么大事呢!”
此言一出,乾隆与他身旁的老者壮汉又各变色,唯独和珅面不改色,反而笑道:“公子既然无心仕途,浪迹江湖,又怎知朝廷官员都是酒囊饭袋呢?莫非一直暗中留心,若是这般的话,我倒是不知公子所为何来?难道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陈家洛反驳道:“这位先生说反了,恰恰正是因为我游历大江南北,所见所闻,莫不是如此,官僚贪墨**,不休德,不务政,心思放在钻营巴结上,终日只知以权压民,图谋获利,所以才无心仕途。”
和珅正要说什么,苏阳哈哈一笑,挥手打断了他们。
“既然出来游山玩水,何必谈这些不痛快的事,刚才说道酒囊饭袋,顿时觉得口中干燥,腹中饥饿,先生想必有好酒,为何不拿出来招待我等?”
乾隆问人问的习惯了,少被人问,听苏阳口气不甚恭敬,脸一沉,朝白振使了个颜色:“取酒来,请这位公子尝尝便是。”
他身后的老者白振应了声是,一挥手,便有人从远处送来两大坛子酒。
白振道:“咱是粗人,喝酒有喝酒的讲究,客随主便,公子既然要喝酒,那便得由着我的规矩!”(未完待续。。)
ps: 感谢‘影子的独舞’、‘生命的惊叹 ’、‘0773’、‘寂寞が浪子’打赏支持!
和大人很萌的,不要黑他~~
莫名其妙的熟悉感,那种明明没有听过,但一听就觉得自己应该听过的感觉。
就听那个声音道:“主子爷这首词,文采斐然,气象堂皇这自不必说,更为难得的是,短短一首词间,便描绘出一副大清盛世图,上到朝廷纲纪,下至黎民万生,字字珠玑刻画入木三分,颇有清明上河图一画尽汴梁三千人物的风采。”
他顿了顿,又道:“可那清明上河图却有近二十尺长,用写实的手法个个雕琢刻画,只描述半城景物,难度并不算大,立意也平平尔,而主子爷的词只有四十九个字,却概括了天下之盛况,深的佛家一粒沙中藏世界的**精髓,兼之有宏观统御之气度。当然,这只是一层意思,在我等奴才听来,赞叹拜服盛世之余,却还有另两层感概。”
那中年人哈哈笑道:“没想到啊没想到,这首词中的意思,你竟能领悟的如此之深,你说还有两层感概,那是什么?”
之前的声音道:“这第一层,便是想到华夏数千年来的几大盛世,如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以及我大清的康乾盛世。可文景之治乃是无为之治,国君奉行老庄,百姓虽的安宁,国家却无甚作为。而贞观之治却有个杀兄囚父的污点,唯独我大清的康乾盛世,以圣祖雄才大略始。经先皇呕心沥血,至当今陛下,武有九大武功,集数千年文明经济与大成,始至巅峰。每每念至此处,奴才便心感激动,庆幸自己如何有这天大的运气。能生于当世,这是第一层。
至于那第二层的意思要深些,不怕陆公子笑话。小人也是个有功名在身的,听了我家主人的这首词,更觉得对我等读书人也好,对江湖人也罢。都是满含鞭策之情。身为大清子民,定当忠心报国,忠诚侍主,追随着当今圣天子,将咱大清盛世万年延续下去。这便是奴才的一点浅薄见识。”
听完这两通马屁,苏阳总算知道这人是谁了,大清朝两百七十多年历史,大小文武臣工无数。但能机灵应变,把马屁拍到如此出神入化。令人喜而不烦,甜而不腻,飘而不臭,阵阵马屁之中暗含浓浓犬马依恋报效忠心的,唯独和珅和大人一人尔。
他口中的陆公子,便是陈家洛了,陈家洛此时并不知这人就是乾隆,只当这人是哪个出门游山玩水的皇亲国戚或是钦差大臣什么的,于是化名陆嘉诚,而乾隆也给自己起了个假名字,叫东方耳。
乾隆皇帝听完之后,显得颇为开怀,呵呵笑道:“你也不怕陆公子叫见笑了,满口的马屁熏到人家雅士。不过嘛,你这前几层意思虽然有马屁之嫌,但最后那句话,倒是说的不错,凡我大清子民,定当为朝廷效力,于自身可封妻荫子,于天下万方黎民可得享太平安宁,陆公子,我见你谈吐不凡,谅必出身世家,不知尊大人现居何官?兄台有何功名?”
就听陈家洛道:“先严已不幸谢世。小弟碌碌庸才,功名利禄,与我无缘。”
乾隆又道:“聆兄谈吐,大才磐磐,难道是学政无目,以致兄台科场失利吗?”
陈家洛道:“那倒不是。”
乾隆道:“此间浙江巡抚,是弟至交,兄台明日移驾去见他一见,或有际遇,也未可知。”
陈家洛道:“兄台好意,至深感谢。只是小弟无意为官。”
乾隆道:“然则兄台就此终身埋没不成?”
陈家洛道:“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涂耳。”
这句话说的就有些过份了,别看文绉绉的,但比起余鱼同在城门口对苏阳说的那番话更重,意思是说:与其通过残害百姓使得自己的目的得逞,升官发财,不如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当个普通人。
读书人造反,十年不成,但说起骂人,那是言辞犀利,字字诛心,还一个脏字都不带的,这话岂不是说整个朝廷都是“残民以逞”之辈,我不屑与之同流合污了?
整个朝廷都是这样的人,皇帝老子还自称‘盛世’,那这皇帝岂非是大大的昏君,至少也是个大糊涂君。
接下来便没有声音在传来,两方都有些尴尬。
苏阳听到此处,从山石后拐出来,径直朝他们所在的凉亭走去。
说来也怪,一路之上的蓝衣侍卫们居然没有一个拦着自己的,陈家洛上山,皇帝的侍卫不敢拦,那是因为他和乾隆长得像,和小说中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更是几乎一模一样,自己莫非也和他们长相接近??
凉亭之内,石桌上坐着一个缙绅打扮之人,年约四十来岁,形相清癯,气度高华,正是乾隆,他旁边站着两个壮汉,还有个枯瘦矮小的老者,也都身穿蓝布长衫。
一名青年书生模样的人和他相对而坐,眼角眉梢之间有三四分相似,这便是陈家洛了,他身后站着书童心研,也正是后来红花会的第十五当家。
但这些人都不在苏阳眼里!
真正让苏阳意外的是,乾隆身边垂首而立,满脸都是如春风般微笑的令一个年轻人。
他的笑容淡淡的,并不令人讨厌,反而一见就会很舒服,也不是想象中的那种谄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看见他的笑,任何一个帝王都会绝对相信这个人是从内而外的臣服敬佩。
这个人好像天生就带着一种让人信任的气质,好像只要他站在那里。哪怕什么也不做,就会令人觉得放心安全。
单单从长相而论,此人更是面如冠玉。温文尔雅,但又不单板痴愚,称得上美男子,即便是乾隆和陈家洛也颇有不如他。
这位当然就是满清第一美男,第一贪官,第一能臣,和珅和大人。
最最令苏阳吃惊的是。这家伙居然长的和自己有四五分相像!
难怪一路之上也没有侍卫敢拦自己了,如今这位和大人好像就是领侍卫内大臣,是这些侍卫的顶头上司!这些人八成把自己当成和珅的弟弟和琳了。
这是一场认亲会啊!
乾隆和陈家洛见又有人来。都有些意外。尤其是乾隆,重重的瞪了身后的那名老者一眼,意思不言而喻,怎么又放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进来。
由此也可见乾隆对于和珅的恩宠。那老者叫白振。不过是侍卫中的头领而已,若是论失职,第一个该骂的,是那位领侍卫内大臣和珅而不是他。
和珅抬眼看了看苏阳,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意外的惊奇,不过转瞬即逝。
“打扰,刚才听几位在此高谈阔论,言辞之中都非凡人。忍不住前来一睹庐山真面目。”苏阳抱了抱拳,笑道。
“既然有缘。便请坐吧。”乾隆点了点头,眼光却落在苏阳的头发上,又看看苏阳腰上的剑,淡淡道:“看这位老兄的打扮,想必是江湖中人了。”
“天下即江湖,我等三人,岂非都是江湖中人?”苏阳道。
乾隆道:“这话似是而非,江湖风大浪急,朝不保夕,可但凡江湖之中,必有大船,上了船便可不在湖中,安坐船头,笑看风起云涌。”
“说不定风大浪急,掀翻了船,这也是有的。”陈家洛淡淡道。
乾隆不置可否,问苏阳:“那老兄可知道江湖之中有个叫红花会的帮派?”
红花会的总舵主就在他对面,他却来问苏阳,这位乾隆皇帝也不算太精明了。苏阳看似随意的瞟了一眼和珅,只见他的眼神却微微一动,落在了陈家洛的身上。
苏阳又看了看陈家洛,只见他微笑不语看着自己,于是点头道:“红花会乃是天下第一大帮,自然知道。”
乾隆道:“如此大帮,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可惜。听说灾民抢了西征大军的军粮,这件事是红花会鼓动灾民,犯上作乱。”
陈家洛道:“灾民无衣无食,为民父母者不加怜恤,他们为求活命,铤而走险,红花会不忍见生灵涂炭,出手相助,也是情有可原。”
乾隆却道:“如此看来,这个所谓的第一大帮,也不过就是些以武乱法,见识短浅的草寇罢了?谅这种人也不足成为大患。”
陈家洛不动声色,问道:“兄台何所据而云然?”
乾隆道:“方今圣天子在位,朝政修明。当道只要派遣一二异才,红花会举手间就可剿灭。”
陈家洛道:“小弟不明朝政,如有荒唐之言,请勿见笑。据弟愚见,朝廷之中大都是酒囊饭袋之辈,未必能办甚么大事呢!”
此言一出,乾隆与他身旁的老者壮汉又各变色,唯独和珅面不改色,反而笑道:“公子既然无心仕途,浪迹江湖,又怎知朝廷官员都是酒囊饭袋呢?莫非一直暗中留心,若是这般的话,我倒是不知公子所为何来?难道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陈家洛反驳道:“这位先生说反了,恰恰正是因为我游历大江南北,所见所闻,莫不是如此,官僚贪墨**,不休德,不务政,心思放在钻营巴结上,终日只知以权压民,图谋获利,所以才无心仕途。”
和珅正要说什么,苏阳哈哈一笑,挥手打断了他们。
“既然出来游山玩水,何必谈这些不痛快的事,刚才说道酒囊饭袋,顿时觉得口中干燥,腹中饥饿,先生想必有好酒,为何不拿出来招待我等?”
乾隆问人问的习惯了,少被人问,听苏阳口气不甚恭敬,脸一沉,朝白振使了个颜色:“取酒来,请这位公子尝尝便是。”
他身后的老者白振应了声是,一挥手,便有人从远处送来两大坛子酒。
白振道:“咱是粗人,喝酒有喝酒的讲究,客随主便,公子既然要喝酒,那便得由着我的规矩!”(未完待续。。)
ps: 感谢‘影子的独舞’、‘生命的惊叹 ’、‘0773’、‘寂寞が浪子’打赏支持!
和大人很萌的,不要黑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