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8 第一九八章 毒计
- 199 第一九九章 喜脉
- 200 第二零零章 狂疾
- 201 第二零一章 好大雪
- 202 第二零二章 前明冤案
- 203 第二零三章 沾血的
- 204 第二零四章 废太子
- 205 第二零五章 上路
- 206 第二零六章 了断
- 207 第二零七章 噩耗
- 208 第二零八章 子欲养
- 209 第二零九章 龙眠山隐居
- 210 第二一零章 学生先生
- 211 第二一一章 钦差
- 212 第二一二章 牛鬼蛇神
- 213 第二一三章 陈氏
- 214 第二一四章 蛛丝马迹
- 215 第二一五章 归京日
- 216 第二一六章 说漏嘴
- 217 第二一七章 南山案
- 218 第二一八章 师恩
- 219 第二一九章 脱困
- 220 第二二零章 热河
- 221 第二二一章 鹿血
- 222 第二二二章 岁月女人
- 223 第二二三章 再废太子
- 224 第二二四章 谁冷酷
- 225 第二二五章 条件
- 226 第二二六章 成长
- 227 第二二七章 试金石
- 228 第二二八章 鱼儿
- 229 第二二九章 金簪
- 230 第二三零章 将夜黎明
- 231 第二三一章 一败涂地
- 232 第二三二章 盛世气象
- 233 第二三三章 困局
- 234 第二三四章 母亲
- 235 第二三五章 女人的天下
- 236 第二三六章 变轨
- 237 第二三七章 东窗事发
- 238 第二三八章 成王败寇
- 239 第二三九章 真假厚黑
- 240 第二四零章 过日子
- 241 第二四一章 相位
- 242 第二四二章 内阁学士
- 243 第二四三章 事起
- 244 第二四四章 指鹿为马
- 245 第二四五章 驾崩
- 246 第二四六章 雍正元年
- 247 第二四七章 藏头血诗
- 248 第二四八章 满门荣华
- 249 第二四九章 抄家专业户
- 250 第二五零章 红颜多薄命
- 251 第二五一章 押错宝
- 252 第二五二章 名教罪人
- 253 第二五三章 终难逃
- 254 第二五四章 暗香浮动
- 255 第二五五章 病入膏肓
- 256 第二五六章 落棋无悔
- 257 第257章 大结局(上)流年暗偷换
- 258 第258章 大结局(中)九五非至尊
- 259 第259章 大结局(下)日落紫禁城
- 260 第260章 补记墓志铭
- 261 第261章 番外石方夜无眀
- 262 第262章 番外钟恒老板有病
- 263 第263章 番外高无庸围观四爷
- 264 第264章 番外张老先生有话说(一)
- 265 第265章 番外张老先生有话说(二)
- 266 第266章 番外张老先生有话说(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零八章 子欲养
第二零八章 子欲养
桐城的信是九月中旬来的,张廷玉将此事与康熙一说,康熙特意赐了恩旨,张廷玉奔丧一路下运河与关闸见旨立刻放行。
张府这边立刻就收拾了起来,轻装简从,只带要紧的仆从,雇了条行程快的大船便从运河朝着江南去。
顾怀袖带了青黛与白露,还有两个奶娘,看顾着尚还年幼的除夕和正月,张若霭也上船来跟着,知道桐城那边出了白事,人人面上都带着哀戚,可张廷玉反而平静了,他所有的情绪都内敛了起来,一日一日看着流逝的江水,数着指缝之间匆匆而过的三十七年时光,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
旁人也不去扰他,都各自在船上做着自己的事情。
九月底到济宁,十月中旬到了扬州,下旬已经到江宁,月底抵达铜陵,一直等到十一月初,才换了陆路进安徽。
周道新年初被调任安徽,当了知府,不久安徽巡抚病老乞休,户部下咨文提调周道新为安徽巡抚,待明年年初正式提拔。张府出事的消息,周道新也知道,一路上已经知会过各驿站。
张廷玉在铜陵的时候,便已经接到了消息,说是张英病笃,望速归。
只是人急,车马也是要换,哪里来得及奔回去?
待得十一月中旬,张廷玉换马回来的时候,桐城外头已经有不少的官员接应着,张廷玉虚虚地应了,便直奔桐城张家大宅。
他在城门口的时候,便有腿脚利落的小厮一路喊着“二爷回来了,二爷回来了”,回张家大宅通报。
顾怀袖等人的车马还在后面,人困马乏,却也必须赶着去,张英情势不好,谁知道是不是能再见上一面?
刚刚看见张家大宅,那刺目的白,就已经让顾怀袖忽然落泪。
下车来进了宅门,也根本没时间休息,入眼所见人人都是哀戚的一片。
乔氏与彭氏在外头候着顾怀袖,见她回来,都叫她赶紧进来看。
吴氏已经去了,停灵几日不能不出殡,如今张英也躺在床上,大夫已经通知了准备后事。
顾怀袖进去的时候,只看见张廷璐张廷瑑两兄弟眼圈红红地站在屋里,床榻边坐着的就是张廷玉,他背对着众人,也看不清到底是个什么神情。
外头吵闹得厉害,张英眼皮子动了动,缓缓地睁开,便瞧见张廷玉坐在他病床前头。
“衡臣回来了……”
“孩儿回来了。”
张廷玉声音里带着哽咽,只很勉强地说着话。
他甚至还微微地一弯唇,“好久都没见着父亲了……”
张英头发全白了,手上满布着的都是皱纹,眼神带着那种山野农夫的淳朴和朝堂重臣的精明。
他伸出手来,张廷玉立刻上去握住:“父亲……”
“我早已经过了悬车之年,该走了。人谁没个死呢?你父亲这一辈子也活够了……记得把我,葬在你娘的身边,回龙眠山去……”张英声音喑哑地交代着自己的身后事,在病笃的时候,便已经跟其余几个儿子交代过了。
“孩儿谨记。”
“二儿媳可回来了?我看看除夕跟正月……若霭小子呢……”
张英朝着旁边张望了一眼,顾怀袖顾不得擦眼泪,只牵着张若霭,又叫抱了除夕正月,到床榻边来:“若霭在呢,除夕正月也来看您了。”
“个个都在哭……有什么可哭的……”
张英竟然还笑了笑,他现在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说话都带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
不过一切,都像是他在朝堂上那种淡泊和沉稳,他甚至抬手想要摸摸除夕和正月,“是两个乖孩子,这辈子都没怎么抱过孙子孙女,若霭也不小了,我给起个字吧,就叫晴岚……除夕行三,他四弟叫若需,便给他起个霖字吧。正月是女娃,咱们张家女娃娃一直不多,叫步香吧……十步之泽,必有香草……你母亲什么都不会,只喜欢念叨这一句呢。”
恍恍惚惚又想起上龙眠山采茶的时候了,张英忽然掉出了眼泪。
他意识已经开始恍惚了,只道:“望仙呢……老大呢……老大怎么还不来呢……”
屋里人人都哭了起来,一瞬间无法抑制。
只有张英恍然未觉,张廷玉道:“大哥在宫里办事,儿子跑得快,一会儿就回来了。”
“……在宫里办事?”张英目光变得渺茫,“回不来了……”
张廷瓒回不来了。
张英伸出来跟张廷玉握住的手,忽然之间用了力,像是枯藤一样,紧紧地缠住了张廷玉,他一口气上来,眼睛瞪得老大:“且把我今年制的桐城土茶,给皇上带两罐去——”
他说完,便没了力气,像是条鱼落在岸上一样,又跌回了床板。
张英就这样怔怔地看着帐顶,没有松的,只有那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张廷玉。
张廷玉甚至能感觉到他父亲的手指甲已经扎入了他的皮肉里,可他一动不动。
“孩儿谨记。”
“十年不晚……”
张英忽然又呢喃了两句,终于这样缓缓地闭上了眼。
一代名臣,便这样睡去了。
溘然长逝。
整个张家的悲怆,都在这一瞬间爆发了。
张廷玉肩膀抖动了一下,他仰着脸,额上颈上青筋都要爆出来,竭力地抠住了床沿,声音沉沉地,喉咙里都溢着血腥气,“父亲……”
张英躺着,再也不会有回应了。
他的身体也渐渐地冷了下来,再也不会温暖。
人有生老病死,张英这一辈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出身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四子有两子皆中进士,如今同样是朝中重臣。
家学渊源,就这样埋藏在一代一代的血脉里,永不消逝。
张廷玉撑了好几下,才起了身,退了两步,面朝着张英,跪了下来。
后面张廷璐张廷瑑跟着跪了下来,还有前不久才出生的张廷璐幼子张若需和张廷瑑女儿张怡雪,顾怀袖拉着张若霭,后头青黛抱着除夕和正月,都跪了下来。
父母生养之恩,如何能报?
最憾世间,子欲养,而亲不待。
头磕下去的时候,顾怀袖就见着眼泪了,所有人都一样。
张家子孙齐齐朝着张英磕了头,这才叫人备着收敛的事情。
第二日,前些天还没拆去的白,便又重了一重。
上至巡抚,下至县令,都来拜谒,张府门口白天来吊唁的宾客几乎如流水,有近处的文士举人,也有同省与张英共事或者同科过的人,还有与张家有旧交的,远亲同族,都来了……
后事是早就备下了,有条不紊,就这样停灵几日,眼见着便要出殡。
张英一家后半年连出两丧,吴氏去了不久张英也跟着去了。
身前身后名,于张英又有什么了不起?
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张廷玉跪在灵堂上,穿着孝服,只看着堂中排位。
张英说得没错,他这一辈子也活够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多少酸甜苦辣艰辛荣辱,如今人死了,不过化作黄土一抔。
张府门外凄惶的一片,就像是已经近东的天气,湿冷无比。
一驾马车远远从桐城外头来,旁边有个骑着胭脂马的艾子青长袍男人,这会儿满面都是尘霜,眉头紧锁。
而马车当中的女人,却直接指路往张家大宅而去,一停下来,她便夺下马车,踉踉跄跄地朝着府门跑,身形摇摇欲坠,差点摔在地上。
张望仙怎么也没想到刚刚从陕西守孝回来,竟然在江宁道中听闻此噩耗,一时之间悲痛欲绝,一路奔来,只望见满门重白,心神俱裂之下几乎扑倒在地。
兴许是见着她太过悲怆,也兴许是认出她来,竟没人拦着,任由着她跑进灵堂。
“爹,娘……女儿回来了……爹——”
她满身素白,姣好面容上全是遮不住的伤悲,望见满堂悲戚便想要朝着灵位扑过去。
张廷玉回头便瞧见她,眼见着张望仙要往灵堂上供着的牌位去,抬手便落下一巴掌,微微湿润的眸子里带着清透,只低声道:“来人,给姑娘换上孝服,再出来见。”
张望仙终于清醒了,她怔怔看着张廷玉。
过了半晌,她才跪下来,先给牌位磕了头,再被一旁腰上悬素的丫鬟带走换了孝服出来。
她是出嫁的女儿,可也该守孝。
张望仙在屋里哭了一回,出来擦干了泪,披麻戴孝了,才重新过来跪下,整个人也恍恍惚惚了。
多年未归的张望仙回来,竟然是奔丧。
三年多之前才扶了丈夫的灵回陕西,如今又要奔着张家的丧。
对张望仙来说,命运兴许很弄人。
多年不见的四弟张廷瑑已经不怎么记得她的容貌,姐弟之间生疏了好一阵才渐渐熟络起来。倒是张廷玉,四十四年时候就在江宁见过她,虽不说话,却也不至于太陌生。
倒是张家的丫鬟仆妇,大多都不认识她。
顾怀袖见过张望仙,那时候她说是沈恙养的外室,到底张望仙是怎么回事,顾怀袖也不好问。
她对张望仙心存着芥蒂,自来媳妇跟小姑子关系都很奇妙,张廷玉那边有打算,她不问,只给张望仙安排好了住处。
次日出殡,张家乃是桐城望族,沿路撒道纸钱都铺了一地,也有曾经受过张英恩惠的人,沿路跟着哭号。
前面出殡的队伍一走,后面的人便跟上了。
张英与吴氏都要归葬到张家在龙眠山的祖坟,山上还有祖宅,这两个月家眷大多都要住在那里,早早预备叫人打扫过,顾怀袖也跟着去了。
挑过吉时下葬,张英也入了土,旁边就是吴氏。
以前跟张廷玉住在桐城的时候,清明祭祖也来龙眠山,这一片坟地,顾怀袖也不陌生。
山林之中一片冬日的萧肃,众人站在新坟前面,躬身下拜。
以后顾怀袖与张廷玉也会葬在这里,躺在土里。
眼看着就到了四十七年的年尾,今科乡试早已经结束,四十八年会试主考官之争又要开始,丁忧了一个张廷玉,自然有无数人高兴。
康熙着礼部为张英拟了谥号,为文端,李光地顾贞观等人也从京城发来凭吊词……
实则,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旁人再怀念,亦是无益。
张廷玉很久很久没有说话,只一个人住在祖宅最靠东头的屋子里,没人敢去打扰他。
他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想,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康熙四十七年的九月底,皇帝下旨召集群臣议储,将各人心目之中的储位人选写于纸上,大学士马齐写一“八”字于掌心,暗示诸臣,朝野之中支持胤禩之人无数,康熙大为震怒,直斥胤禩心怀不轨,辛者库贱奴之子,岂可为皇储?马齐革职查办,连带着八爷党诸多臣工尽皆遭难。
四皇子胤禛一力保太子复位,又有三皇子胤祉揭发大阿哥行巫蛊暗害太子发狂疾,查实之后大千岁被禁足,议储之事陷入僵局。
张廷玉门生戴名世三月修书一封寄往桐城,张廷玉接信之日,正听着张若霭背书,拆了信一看,便知康熙终究还是念着父子情,也不愿看朝野纷乱。
三月辛巳,康熙言二皇子虽被镇魇,已渐痊可,昭告祖宗社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妃石氏复为皇太子妃。
去年掀起的一场风云,暂时就这么平定了下来。
而张廷玉,还要在桐城待上三年。
谁知道,五十年的年尾,又是什么样呢?
顾怀袖远远见着他捏着信纸,便是一声低叹。
张望仙在后面给她女儿做刺绣,只道:“二哥素来能忍,会藏,过不一阵就会好的。”
“他已然好了,只是还不大想动罢了。”
顾怀袖很了解张廷玉,也没怎么担心。
张英是年岁大了,去时,除了张廷瓒,也没什么遗憾了。
她过来坐下,看着正月醒了,便将她抱过来,这孩子如今也叫步香。“说起来,你回来这么久,也只见到你女儿……”
张望仙停下手里的针,咬断了线,只慢慢笑了一下,道:“不敢带来。”
顾怀袖这才想起,张望仙,仙姨娘,取哥儿怎么敢带来?到底连沈恙都是不敢来的。
张府这边立刻就收拾了起来,轻装简从,只带要紧的仆从,雇了条行程快的大船便从运河朝着江南去。
顾怀袖带了青黛与白露,还有两个奶娘,看顾着尚还年幼的除夕和正月,张若霭也上船来跟着,知道桐城那边出了白事,人人面上都带着哀戚,可张廷玉反而平静了,他所有的情绪都内敛了起来,一日一日看着流逝的江水,数着指缝之间匆匆而过的三十七年时光,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
旁人也不去扰他,都各自在船上做着自己的事情。
九月底到济宁,十月中旬到了扬州,下旬已经到江宁,月底抵达铜陵,一直等到十一月初,才换了陆路进安徽。
周道新年初被调任安徽,当了知府,不久安徽巡抚病老乞休,户部下咨文提调周道新为安徽巡抚,待明年年初正式提拔。张府出事的消息,周道新也知道,一路上已经知会过各驿站。
张廷玉在铜陵的时候,便已经接到了消息,说是张英病笃,望速归。
只是人急,车马也是要换,哪里来得及奔回去?
待得十一月中旬,张廷玉换马回来的时候,桐城外头已经有不少的官员接应着,张廷玉虚虚地应了,便直奔桐城张家大宅。
他在城门口的时候,便有腿脚利落的小厮一路喊着“二爷回来了,二爷回来了”,回张家大宅通报。
顾怀袖等人的车马还在后面,人困马乏,却也必须赶着去,张英情势不好,谁知道是不是能再见上一面?
刚刚看见张家大宅,那刺目的白,就已经让顾怀袖忽然落泪。
下车来进了宅门,也根本没时间休息,入眼所见人人都是哀戚的一片。
乔氏与彭氏在外头候着顾怀袖,见她回来,都叫她赶紧进来看。
吴氏已经去了,停灵几日不能不出殡,如今张英也躺在床上,大夫已经通知了准备后事。
顾怀袖进去的时候,只看见张廷璐张廷瑑两兄弟眼圈红红地站在屋里,床榻边坐着的就是张廷玉,他背对着众人,也看不清到底是个什么神情。
外头吵闹得厉害,张英眼皮子动了动,缓缓地睁开,便瞧见张廷玉坐在他病床前头。
“衡臣回来了……”
“孩儿回来了。”
张廷玉声音里带着哽咽,只很勉强地说着话。
他甚至还微微地一弯唇,“好久都没见着父亲了……”
张英头发全白了,手上满布着的都是皱纹,眼神带着那种山野农夫的淳朴和朝堂重臣的精明。
他伸出手来,张廷玉立刻上去握住:“父亲……”
“我早已经过了悬车之年,该走了。人谁没个死呢?你父亲这一辈子也活够了……记得把我,葬在你娘的身边,回龙眠山去……”张英声音喑哑地交代着自己的身后事,在病笃的时候,便已经跟其余几个儿子交代过了。
“孩儿谨记。”
“二儿媳可回来了?我看看除夕跟正月……若霭小子呢……”
张英朝着旁边张望了一眼,顾怀袖顾不得擦眼泪,只牵着张若霭,又叫抱了除夕正月,到床榻边来:“若霭在呢,除夕正月也来看您了。”
“个个都在哭……有什么可哭的……”
张英竟然还笑了笑,他现在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说话都带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
不过一切,都像是他在朝堂上那种淡泊和沉稳,他甚至抬手想要摸摸除夕和正月,“是两个乖孩子,这辈子都没怎么抱过孙子孙女,若霭也不小了,我给起个字吧,就叫晴岚……除夕行三,他四弟叫若需,便给他起个霖字吧。正月是女娃,咱们张家女娃娃一直不多,叫步香吧……十步之泽,必有香草……你母亲什么都不会,只喜欢念叨这一句呢。”
恍恍惚惚又想起上龙眠山采茶的时候了,张英忽然掉出了眼泪。
他意识已经开始恍惚了,只道:“望仙呢……老大呢……老大怎么还不来呢……”
屋里人人都哭了起来,一瞬间无法抑制。
只有张英恍然未觉,张廷玉道:“大哥在宫里办事,儿子跑得快,一会儿就回来了。”
“……在宫里办事?”张英目光变得渺茫,“回不来了……”
张廷瓒回不来了。
张英伸出来跟张廷玉握住的手,忽然之间用了力,像是枯藤一样,紧紧地缠住了张廷玉,他一口气上来,眼睛瞪得老大:“且把我今年制的桐城土茶,给皇上带两罐去——”
他说完,便没了力气,像是条鱼落在岸上一样,又跌回了床板。
张英就这样怔怔地看着帐顶,没有松的,只有那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张廷玉。
张廷玉甚至能感觉到他父亲的手指甲已经扎入了他的皮肉里,可他一动不动。
“孩儿谨记。”
“十年不晚……”
张英忽然又呢喃了两句,终于这样缓缓地闭上了眼。
一代名臣,便这样睡去了。
溘然长逝。
整个张家的悲怆,都在这一瞬间爆发了。
张廷玉肩膀抖动了一下,他仰着脸,额上颈上青筋都要爆出来,竭力地抠住了床沿,声音沉沉地,喉咙里都溢着血腥气,“父亲……”
张英躺着,再也不会有回应了。
他的身体也渐渐地冷了下来,再也不会温暖。
人有生老病死,张英这一辈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出身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四子有两子皆中进士,如今同样是朝中重臣。
家学渊源,就这样埋藏在一代一代的血脉里,永不消逝。
张廷玉撑了好几下,才起了身,退了两步,面朝着张英,跪了下来。
后面张廷璐张廷瑑跟着跪了下来,还有前不久才出生的张廷璐幼子张若需和张廷瑑女儿张怡雪,顾怀袖拉着张若霭,后头青黛抱着除夕和正月,都跪了下来。
父母生养之恩,如何能报?
最憾世间,子欲养,而亲不待。
头磕下去的时候,顾怀袖就见着眼泪了,所有人都一样。
张家子孙齐齐朝着张英磕了头,这才叫人备着收敛的事情。
第二日,前些天还没拆去的白,便又重了一重。
上至巡抚,下至县令,都来拜谒,张府门口白天来吊唁的宾客几乎如流水,有近处的文士举人,也有同省与张英共事或者同科过的人,还有与张家有旧交的,远亲同族,都来了……
后事是早就备下了,有条不紊,就这样停灵几日,眼见着便要出殡。
张英一家后半年连出两丧,吴氏去了不久张英也跟着去了。
身前身后名,于张英又有什么了不起?
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张廷玉跪在灵堂上,穿着孝服,只看着堂中排位。
张英说得没错,他这一辈子也活够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多少酸甜苦辣艰辛荣辱,如今人死了,不过化作黄土一抔。
张府门外凄惶的一片,就像是已经近东的天气,湿冷无比。
一驾马车远远从桐城外头来,旁边有个骑着胭脂马的艾子青长袍男人,这会儿满面都是尘霜,眉头紧锁。
而马车当中的女人,却直接指路往张家大宅而去,一停下来,她便夺下马车,踉踉跄跄地朝着府门跑,身形摇摇欲坠,差点摔在地上。
张望仙怎么也没想到刚刚从陕西守孝回来,竟然在江宁道中听闻此噩耗,一时之间悲痛欲绝,一路奔来,只望见满门重白,心神俱裂之下几乎扑倒在地。
兴许是见着她太过悲怆,也兴许是认出她来,竟没人拦着,任由着她跑进灵堂。
“爹,娘……女儿回来了……爹——”
她满身素白,姣好面容上全是遮不住的伤悲,望见满堂悲戚便想要朝着灵位扑过去。
张廷玉回头便瞧见她,眼见着张望仙要往灵堂上供着的牌位去,抬手便落下一巴掌,微微湿润的眸子里带着清透,只低声道:“来人,给姑娘换上孝服,再出来见。”
张望仙终于清醒了,她怔怔看着张廷玉。
过了半晌,她才跪下来,先给牌位磕了头,再被一旁腰上悬素的丫鬟带走换了孝服出来。
她是出嫁的女儿,可也该守孝。
张望仙在屋里哭了一回,出来擦干了泪,披麻戴孝了,才重新过来跪下,整个人也恍恍惚惚了。
多年未归的张望仙回来,竟然是奔丧。
三年多之前才扶了丈夫的灵回陕西,如今又要奔着张家的丧。
对张望仙来说,命运兴许很弄人。
多年不见的四弟张廷瑑已经不怎么记得她的容貌,姐弟之间生疏了好一阵才渐渐熟络起来。倒是张廷玉,四十四年时候就在江宁见过她,虽不说话,却也不至于太陌生。
倒是张家的丫鬟仆妇,大多都不认识她。
顾怀袖见过张望仙,那时候她说是沈恙养的外室,到底张望仙是怎么回事,顾怀袖也不好问。
她对张望仙心存着芥蒂,自来媳妇跟小姑子关系都很奇妙,张廷玉那边有打算,她不问,只给张望仙安排好了住处。
次日出殡,张家乃是桐城望族,沿路撒道纸钱都铺了一地,也有曾经受过张英恩惠的人,沿路跟着哭号。
前面出殡的队伍一走,后面的人便跟上了。
张英与吴氏都要归葬到张家在龙眠山的祖坟,山上还有祖宅,这两个月家眷大多都要住在那里,早早预备叫人打扫过,顾怀袖也跟着去了。
挑过吉时下葬,张英也入了土,旁边就是吴氏。
以前跟张廷玉住在桐城的时候,清明祭祖也来龙眠山,这一片坟地,顾怀袖也不陌生。
山林之中一片冬日的萧肃,众人站在新坟前面,躬身下拜。
以后顾怀袖与张廷玉也会葬在这里,躺在土里。
眼看着就到了四十七年的年尾,今科乡试早已经结束,四十八年会试主考官之争又要开始,丁忧了一个张廷玉,自然有无数人高兴。
康熙着礼部为张英拟了谥号,为文端,李光地顾贞观等人也从京城发来凭吊词……
实则,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旁人再怀念,亦是无益。
张廷玉很久很久没有说话,只一个人住在祖宅最靠东头的屋子里,没人敢去打扰他。
他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想,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康熙四十七年的九月底,皇帝下旨召集群臣议储,将各人心目之中的储位人选写于纸上,大学士马齐写一“八”字于掌心,暗示诸臣,朝野之中支持胤禩之人无数,康熙大为震怒,直斥胤禩心怀不轨,辛者库贱奴之子,岂可为皇储?马齐革职查办,连带着八爷党诸多臣工尽皆遭难。
四皇子胤禛一力保太子复位,又有三皇子胤祉揭发大阿哥行巫蛊暗害太子发狂疾,查实之后大千岁被禁足,议储之事陷入僵局。
张廷玉门生戴名世三月修书一封寄往桐城,张廷玉接信之日,正听着张若霭背书,拆了信一看,便知康熙终究还是念着父子情,也不愿看朝野纷乱。
三月辛巳,康熙言二皇子虽被镇魇,已渐痊可,昭告祖宗社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妃石氏复为皇太子妃。
去年掀起的一场风云,暂时就这么平定了下来。
而张廷玉,还要在桐城待上三年。
谁知道,五十年的年尾,又是什么样呢?
顾怀袖远远见着他捏着信纸,便是一声低叹。
张望仙在后面给她女儿做刺绣,只道:“二哥素来能忍,会藏,过不一阵就会好的。”
“他已然好了,只是还不大想动罢了。”
顾怀袖很了解张廷玉,也没怎么担心。
张英是年岁大了,去时,除了张廷瓒,也没什么遗憾了。
她过来坐下,看着正月醒了,便将她抱过来,这孩子如今也叫步香。“说起来,你回来这么久,也只见到你女儿……”
张望仙停下手里的针,咬断了线,只慢慢笑了一下,道:“不敢带来。”
顾怀袖这才想起,张望仙,仙姨娘,取哥儿怎么敢带来?到底连沈恙都是不敢来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