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悲重生太子报复(改错字)
- 2 第2章 暗挑拨德妃遭斥
- 3 第3章 施仁义疏远索相
- 4 第4章 兄弟和睦出宫去
- 5 第5章 微服私访现孝心
- 6 第6章 皇贵妃苦心教子
- 7 第7章 经历跟现状不同
- 8 第8章 似妻子太子狂喜
- 9 第9章 见皇帝芸珊心思
- 10 第10章 太子妃不二人选
- 11 第11章 为如愿煞费苦心
- 12 第12章 母子亲情惹人妒
- 13 第13章 使计肃清毓庆宫
- 14 第14章 芸珊暗中偷算计
- 15 第15章 高产量康熙狂喜
- 16 第16章 父母关爱生愧疚
- 17 第17章 诉真情康熙感动
- 18 第18章 瓜尔佳氏细谋划(改错字)
- 19 第19章 佟佳氏死前谋划(上)
- 20 第20章 佟佳氏死前谋划(下)
- 21 第21章 芸珊知丈夫重生
- 22 第22章 算计尼布楚条约
- 23 第23章 康熙病中献孝心
- 24 第24章 太子谋扶持亲舅
- 25 第25章 众人愁双贱合璧
- 26 第26章 暗思量明珠困惑
- 27 第27章 为太子康熙忙碌
- 28 第28章 洞房夜夫妻相逢(改错字)
- 29 第29章 悲催皇子唠叨帝
- 30 第30章 热闹劳累第一天
- 31 第31章 完美老公的好处
- 32 第32章 备遭嫉妒的太子
- 33 第33章 回门日召见家人
- 34 第34章 十六阿哥出生了
- 35 第35章 芸珊有孕众人相
- 36 第36章 三福晋终于进门
- 37 第37章 宫宴与家宴区别
- 38 第38章 康熙携五子出征
- 39 第39章 妈妈只能是爸爸
- 40 第40章 亲征凯旋见儿子
- 41 第41章 康熙回京见孙子
- 42 第42章 康熙赐名惹纷争
- 43 第43章 迎来孕育高峰期
- 44 第44章 康熙第二次亲征
- 45 第45章 令人无语的父子
- 46 第46章 德赫谋与亲相认
- 47 第47章 康熙的心思难懂
- 48 第48章 妖孽九爷是胖纸
- 49 第49章 荣妃病逝儿女悲
- 50 第50章 胤禩婚事为太子
- 51 第51章 万寿德赫遭人妒
- 52 第52章 皇孙得喜众人忧
- 53 第53章 众皇子离宫建府
- 54 第54章 福晋逝胤褆得悯
- 55 第55章 二子出生胤礽谋
- 56 第56章 南巡途请立太孙
- 57 第57章 四儿事引夺嫡始
- 58 第58章 德赫的帝王之路
- 59 第59章 郁闷无耐的妥协
- 60 第60章 儿子女儿都是债(未完)
- 61 第61章 暗生忌查隆科多
- 62 第62章 胤祥怒蓝齐儿恨
- 63 第61章 暗生忌查隆科多
- 64 第63章 完美地瓜尔佳氏
- 65 第64章 种牛痘和封太孙
- 66 第65章 隆科多倒霉节奏
- 67 第66章
- 68 第67章 五福晋终于怀孕
- 69 第68章 宠孙子的好玛法
- 70 第69章 胤礽出击第一弹
- 71 第70章 冯承志的番外
- 72 第71章 信与不信都防备
- 73 第72章 怀格格儿女双全
- 74 第73章 汝非克母朕克妻
- 75 第74章 巡赛外再拉仇恨
- 76 第75章 德赫阻父桃花运
- 77 第76章 回京后家长里短(改错)
- 78 第77章 迎娶继氏和大婚(改错)
- 79 第78章 傲娇范的八福
- 80 第79章 小心眼儿的康熙
- 81 第80章 后宫中美女齐聚
- 82 第81章 被攻击的胖老九
- 83 第82章 猪队友太子糟心
- 84 第83章 胤禟的糟心婚礼
- 85 第84章 论傲气不过皇家
- 86 第85章 遭设计太子添人
- 87 第86章 被迷惑德赫清明
- 88 第87章 拒公主想嫁汉人
- 89 第88章 满汉不可以通婚?
- 90 第89章 需保护太子夫妇
- 91 第90章 层次不穷的手段
- 92 第91章 作死的宝日龙梅
- 93 第92章 隆科多心中恨意
- 94 第93章 康熙心思真难猜
- 95 第94章 胤褆的悲酸历程
- 96 第95章 彪悍无比八福
- 97 第96章 陶氏有疑秘下药
- 98 第97章 过死结的索额
- 99 第98章 因心疼康熙赐婚
- 100 第99章 严肃端庄的侧室
- 101 第100章 皇宫的生存守则
- 102 第101章 老婆孩子选一个
- 103 第102章 各自不同的选择
- 104 第103章 曹氏的心情起伏
- 105 第104章 平静的巡前日子
- 106 第105章 南巡中的糟心事
- 107 第106章 康熙复杂的心理
- 108 第107章 太子寿辰的风波
- 109 第108章 人人都想的儿子
- 110 第109章 挑女婿与办学堂
- 111 第110章 死要痛痛快快好
- 112 第111章 没脑子的父子俩
- 113 第112章 坑了阿玛的弘暄
- 114 第113章 两个打架的团子
- 115 第114章 在算计选秀贵女
- 116 第115章 只是一碗长寿面
- 117 第116章 索额图再次病倒
- 118 第117章 钱多人闲的臣子
- 119 第118章 戴梓之逆天才华
- 120 第119章 低调奢华的炫耀
- 121 第120章 偏心皇帝伤心妃
- 122 第121章 阿楚珲与鄂尔泰
- 123 第122章 康熙真爱皇太子
- 124 第123章 故事里是骗人的
- 125 第124章 狡猾狐狸佟国纲
- 126 第125章 调节气氛的太孙
- 127 第126章 茉雅奇与蓝齐儿
- 128 第127章 皇帝的某种纵容
- 129 第128章 大清公主的幸福
- 130 第129章 为难女婿的丈人
- 131 第130章 戏文中经典场景
- 132 第131章 太孙出手伤人了
- 133 第132章 文武双全的太孙
- 134 第133章 三叔侄儿看好你
- 135 第134章 倒霉悲催的胤祉
- 136 第135章 水落石出的案情
- 137 第136章 几十只鸡配茄子
- 138 第137章 太子夺女小记事
- 139 138|7.01|
- 140 139|7.01|
- 141 140|7.01文|学
- 142 141|7.01|
- 143 142|7.01|发
- 144 143|10.16
- 145 144|10.16|
- 146 145|10.16|
- 147 146|10.16|
- 148 147|10.17
- 149 148|0309
- 150 149|10.19
- 151 151、151
- 152 152、152
- 153 153
- 154 晋江原创
- 155 独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章 兄弟和睦出宫去
第4章 兄弟和睦出宫去
索额图看着面前更显威仪的太子,心中五味杂陈,真是什么滋味都有,胤礽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皇上目前可不缺儿子啊!再说皇子会越来越多,自己没事跟明珠斗,只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皇上正值壮年,太子党确实也不能太活跃,还是老实呆着吧!虽然觉得太子想太多了,可是自己确实是被眼前的风光迷花了,但是也没有必要太过小心翼翼……
虽对太子的想法不是很赞同,但是毕竟现在小主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还是得顺着。
“保成,怎么回事?”康熙看着儿子心情不好,他也派人查了,原来索额图的门人打着索额图的名号在外面乱来,传到太子耳中,这孩子眼里揉不了沙子,自然对索额图不满。看着太子略显义愤的样子,康熙不仅没有失望,反而觉得这样的太子更加有真性情,只是自己还得再教导教导,为君者,不可以就这点子小事情斤斤计较!
“汗阿玛,您说怎么能让身边的奴才不打着自己的名号在外面作恶?”胤礽略带气愤的问。曾经自己过于追求完美,结果忽略了很多,其实他并不需要那么完美,太子是需要有些不足,跟缺点的。一个一直很完美的太子,会给君王造成压力的。
康熙难得看到儿子苦恼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过后,开始给儿子教授御下的方法。又告诉他水至清则无鱼,君主有时候既要信任忠臣,也要包容奸臣佞臣。
胤礽似懂非懂的带着崇拜眼神样康熙很是开心,自己这个完美儿子原来也有解不开的问题啊!这个表情真是太可爱了!
“汗阿玛,今儿个我们吃锅子吧,叫上大哥,三弟、四弟、还有五弟,儿子今儿个想吃涮锅了!”胤礽突然提议,循规蹈矩的太子自己已经做得太久,偶尔不合规矩一点,也是人之本性。前阵子诸多嫔妃被训斥,自己也得给他们以点子甜头看看。汗阿玛最近最自己太过关注,其他皇子心里估计又在诅咒自己了。
康熙想着确实好久没有跟儿子们一起吃饭了,于是就点点头,就让御膳房准备,没一会儿,几个阿哥也来了。
几个阿哥难得跟康熙一起吃饭,都很兴奋,只是皇长子一听是胤礽的提议,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前儿个,偶然听几个嬷嬷聊天的时候,原来外头的人家,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冬天的时候,一个特腾腾的锅子,一家人吃着聊着,很是热闹,儿子就觉得别有一番滋味,虽然也知道多少有些不合规矩,但是汗阿玛就容儿子放肆一回,儿子以茶代酒,恭祝汗阿玛身体安康!大哥还有弟弟们学业有成,以后为汗阿玛分忧!我们兄弟同心,帮助汗阿玛建立大清盛世的万世基业。”胤礽在吃了几口之后,突然站起来,端起茶碗朗声道。身为太子本就是兄弟们羡慕嫉妒的对象,胤礽想做的只有保持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至于其他,胤礽并不怎么在意,本来起点就不同。
胤褆等人自然在康熙欣慰的注视下,连连点头称是。
因为胤礽的话感动了的康熙,于是康熙就时不时让人给几个儿子布菜,胤褆等人也说着吉祥话,然后开始边吃边聊起来,胤礽说,三弟读书最用功,自己也很佩服。胤祉说大哥骑射很好,自己很羡慕。胤祺说四哥字写得好。胤禛说太子很聪明,师傅们常夸奖……最终话题又引导康熙身上,都是康熙找的好老师,都是他的安排……谢谢汗阿玛什么的,汗阿玛国事繁忙注意身体什么的……
胤礽深深地明白自己的这些个兄弟可都不是省油省油的灯,自己要压制是不可能的,所以还不如看着他们竞争,闹得越大越好,自己只要不被汗阿玛厌弃就足够了。
宫里头难得这么热闹的吃顿饭,虽然不合规矩,但是太子并没有被皇上教训,在康熙心底还很很高兴,就没有人敢说规矩什么的,反而康熙最近很得意自己的儿子之间相处和睦,觉得他们个个都是好的,当然康熙心中最好最得自己的心意的依旧是太子,这孩子不仅跟自己长相最为相似,而且更是自己照顾教养的,其他人怎么可能比得上?
胤礽早已吸取前世的教训,不会表现的那么完美,偶尔还会表现出顽皮、淘气的样子,甚至偶尔还会恶作剧,但是他不会主动插手朝政,哪怕帮康熙念折子的时候,也是认真的听着康熙的给自己讲解。胤礽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老四继位之后,会那么亲力亲为,一日万余字的奏章,胤礽觉得史书上记载的也很有道理,老四确实是把自己累死的。可是一个君王其实并不需要这么累,就能够做的很好,自己什么都做了,那还养那个朝臣做什么?
“汗阿玛,您要出宫?”胤礽虽然没有在康熙面前安插眼线,可是他身边的人都是康熙安排的,对于自己儿子想要出宫体察民情的愿望,康熙早就知道,便故意在他面前流露出自己要出宫的样子,于是当胤礽看到便装打扮的康熙,两眼放光的样子,还是逗乐了康熙。
康熙已是一个眼神,就有内侍拿了衣服给太子换,胤礽也不推辞,赶紧乐呵呵换了衣服。就装作高高兴兴的跟康熙出宫了,十三岁的自己还只是一个少年,所以也该有些孩童的率直。
微服私访对康熙而言,那是早就轻车熟路了。他对着显得兴奋的爱子介绍着京城的盛况,又回答了儿子的各种问题,又在儿子的提醒下,买了一大堆东西,准备回宫送人。在康熙看来,太子就是贴心,礼轻情意重啊!
“儿子瞧着这块玉佩还好,阿玛你带上,您带的那个太扎眼了。”路过一家玉器店,胤礽进去买了一块玉佩递给康熙。
康熙低头一看,想想也是,他们扮的是普通旗人父子,自己这块玉佩确实是有些张扬了,于是笑道:“那就把换下的赏了你了!”
“阿玛怎么那么懂儿子的心,知道儿子看上这块玉佩好久了!”胤礽也不推辞,笑着将它放进腰间的荷包里。
康熙看着俊朗的儿子,保成初生时的样子似乎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在已经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一贯严谨的儿子难得流露出的孩子气,康熙心里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又想到自己的结发妻子芳儿,想当初他们是那么恩爱,这才有了综合二人优点的保成,保成长相七分酷似自己,但是还有两分依稀有芳儿的样子,保成是芳儿给自己留下的最好的礼物。
“阿玛,我刚才问了,这家茶馆的茶还不错,咱们去瞧瞧吧?”胤礽曾经也跟康熙出来过无数次,因此对于康熙的爱好,也是很了解的。
看着儿子满眼亮晶晶的样子,康熙就什么都没说,就径直进了茶馆。
进了茶馆,胤礽扫了一圈,愣了一下,拉拉康熙,指指茶馆一角,康熙也看见了,于是直接走到角落的一张桌子上坐下,不顾同桌那个人惊讶的样子。
“张大人,我跟阿玛出来转转,没想到您也在这里,别打扰您吧?”胤礽自是认得张英太学士,康熙比较信宠的汉臣,更是自己曾经的老师,六岁之前胤礽是由康熙亲自启蒙教导的,六岁之时,康熙几样太学士张英、李光地做他的老师,又命大学士熊赐履守一性理诸书。张英、李光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在教导自己,可是师生的名分还是有的。胤礽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之前虽然高傲,不通世俗,但是也未曾过多的得罪他们,止于礼貌的问题,太子爷没点儿傲气,哪能是太子爷么?因此对张英也没有多少顾忌。
两人的装束加上胤礽的故意敲打,张英哪里敢有什么意见,但又不敢表现出惊恐来扫这父子俩的兴。
这个时候喝茶,不纯碎是喝茶,还有听戏,梁九功当然不敢跟康熙坐在一起,但又不好站着,显得与众不同,胤礽便主动担起验毒的事情,他先要了一个空茶碗,讲康熙茶碗里的茶倒出来一点,喝了下去,发现有人在看,于是笑着将茶递过去,道:“有些烫,阿玛你慢点喝!”然后又将自己茶碗里的茶水倒进空碗里,只喝那没有一点茶叶的茶水。然后对张英假意道:“我是个粗人,最是喜欢大口喝茶,像你那样每次一喝都是一嘴差叶子。”说完大口的喝了一口。
胤礽从头都表现得很自然,满人教汉人较为粗鲁,不惯茶的大有人在,所以胤礽此举并没有引起什么主意,只是康熙拿着儿子帮自己试过毒的茶,只是手微微有些抖而已。刻意表现的鲁莽,但是确实为自己着想,康熙喝着这个普通的茶水,竟然从里面喝出了一股子甘甜的感觉。
“令公子诚孝,先生教导有方啊!”张英感概道,他对太子的印象就是一个聪慧骄傲的小主子,之前教导他的时候,也知道他是个刻苦的,今日却看到他对父亲的真心关心,也安生了些许欣慰与好感。这样的太子没有了往常那样高傲,却有些平易近人。
康熙也不推辞,在他心中太子本就是自己一手教养长大的,跟张英听着戏,聊着戏,不牵扯朝政,胤礽却是早已对这咿咿呀呀的戏文没了感觉,只是在一旁,帮康熙剥着花生、瓜子,虽然这家茶馆还算高档,但是毕竟是大厅,多以让下人剥壳的人很少,儿子给老子剥却没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装傻充愣的太子爷其实很郁闷,但是完美太子确会被忌惮……太子难为,作为一个阿玛长寿的太子更难为……
虽对太子的想法不是很赞同,但是毕竟现在小主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还是得顺着。
“保成,怎么回事?”康熙看着儿子心情不好,他也派人查了,原来索额图的门人打着索额图的名号在外面乱来,传到太子耳中,这孩子眼里揉不了沙子,自然对索额图不满。看着太子略显义愤的样子,康熙不仅没有失望,反而觉得这样的太子更加有真性情,只是自己还得再教导教导,为君者,不可以就这点子小事情斤斤计较!
“汗阿玛,您说怎么能让身边的奴才不打着自己的名号在外面作恶?”胤礽略带气愤的问。曾经自己过于追求完美,结果忽略了很多,其实他并不需要那么完美,太子是需要有些不足,跟缺点的。一个一直很完美的太子,会给君王造成压力的。
康熙难得看到儿子苦恼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过后,开始给儿子教授御下的方法。又告诉他水至清则无鱼,君主有时候既要信任忠臣,也要包容奸臣佞臣。
胤礽似懂非懂的带着崇拜眼神样康熙很是开心,自己这个完美儿子原来也有解不开的问题啊!这个表情真是太可爱了!
“汗阿玛,今儿个我们吃锅子吧,叫上大哥,三弟、四弟、还有五弟,儿子今儿个想吃涮锅了!”胤礽突然提议,循规蹈矩的太子自己已经做得太久,偶尔不合规矩一点,也是人之本性。前阵子诸多嫔妃被训斥,自己也得给他们以点子甜头看看。汗阿玛最近最自己太过关注,其他皇子心里估计又在诅咒自己了。
康熙想着确实好久没有跟儿子们一起吃饭了,于是就点点头,就让御膳房准备,没一会儿,几个阿哥也来了。
几个阿哥难得跟康熙一起吃饭,都很兴奋,只是皇长子一听是胤礽的提议,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前儿个,偶然听几个嬷嬷聊天的时候,原来外头的人家,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冬天的时候,一个特腾腾的锅子,一家人吃着聊着,很是热闹,儿子就觉得别有一番滋味,虽然也知道多少有些不合规矩,但是汗阿玛就容儿子放肆一回,儿子以茶代酒,恭祝汗阿玛身体安康!大哥还有弟弟们学业有成,以后为汗阿玛分忧!我们兄弟同心,帮助汗阿玛建立大清盛世的万世基业。”胤礽在吃了几口之后,突然站起来,端起茶碗朗声道。身为太子本就是兄弟们羡慕嫉妒的对象,胤礽想做的只有保持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至于其他,胤礽并不怎么在意,本来起点就不同。
胤褆等人自然在康熙欣慰的注视下,连连点头称是。
因为胤礽的话感动了的康熙,于是康熙就时不时让人给几个儿子布菜,胤褆等人也说着吉祥话,然后开始边吃边聊起来,胤礽说,三弟读书最用功,自己也很佩服。胤祉说大哥骑射很好,自己很羡慕。胤祺说四哥字写得好。胤禛说太子很聪明,师傅们常夸奖……最终话题又引导康熙身上,都是康熙找的好老师,都是他的安排……谢谢汗阿玛什么的,汗阿玛国事繁忙注意身体什么的……
胤礽深深地明白自己的这些个兄弟可都不是省油省油的灯,自己要压制是不可能的,所以还不如看着他们竞争,闹得越大越好,自己只要不被汗阿玛厌弃就足够了。
宫里头难得这么热闹的吃顿饭,虽然不合规矩,但是太子并没有被皇上教训,在康熙心底还很很高兴,就没有人敢说规矩什么的,反而康熙最近很得意自己的儿子之间相处和睦,觉得他们个个都是好的,当然康熙心中最好最得自己的心意的依旧是太子,这孩子不仅跟自己长相最为相似,而且更是自己照顾教养的,其他人怎么可能比得上?
胤礽早已吸取前世的教训,不会表现的那么完美,偶尔还会表现出顽皮、淘气的样子,甚至偶尔还会恶作剧,但是他不会主动插手朝政,哪怕帮康熙念折子的时候,也是认真的听着康熙的给自己讲解。胤礽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老四继位之后,会那么亲力亲为,一日万余字的奏章,胤礽觉得史书上记载的也很有道理,老四确实是把自己累死的。可是一个君王其实并不需要这么累,就能够做的很好,自己什么都做了,那还养那个朝臣做什么?
“汗阿玛,您要出宫?”胤礽虽然没有在康熙面前安插眼线,可是他身边的人都是康熙安排的,对于自己儿子想要出宫体察民情的愿望,康熙早就知道,便故意在他面前流露出自己要出宫的样子,于是当胤礽看到便装打扮的康熙,两眼放光的样子,还是逗乐了康熙。
康熙已是一个眼神,就有内侍拿了衣服给太子换,胤礽也不推辞,赶紧乐呵呵换了衣服。就装作高高兴兴的跟康熙出宫了,十三岁的自己还只是一个少年,所以也该有些孩童的率直。
微服私访对康熙而言,那是早就轻车熟路了。他对着显得兴奋的爱子介绍着京城的盛况,又回答了儿子的各种问题,又在儿子的提醒下,买了一大堆东西,准备回宫送人。在康熙看来,太子就是贴心,礼轻情意重啊!
“儿子瞧着这块玉佩还好,阿玛你带上,您带的那个太扎眼了。”路过一家玉器店,胤礽进去买了一块玉佩递给康熙。
康熙低头一看,想想也是,他们扮的是普通旗人父子,自己这块玉佩确实是有些张扬了,于是笑道:“那就把换下的赏了你了!”
“阿玛怎么那么懂儿子的心,知道儿子看上这块玉佩好久了!”胤礽也不推辞,笑着将它放进腰间的荷包里。
康熙看着俊朗的儿子,保成初生时的样子似乎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在已经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一贯严谨的儿子难得流露出的孩子气,康熙心里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又想到自己的结发妻子芳儿,想当初他们是那么恩爱,这才有了综合二人优点的保成,保成长相七分酷似自己,但是还有两分依稀有芳儿的样子,保成是芳儿给自己留下的最好的礼物。
“阿玛,我刚才问了,这家茶馆的茶还不错,咱们去瞧瞧吧?”胤礽曾经也跟康熙出来过无数次,因此对于康熙的爱好,也是很了解的。
看着儿子满眼亮晶晶的样子,康熙就什么都没说,就径直进了茶馆。
进了茶馆,胤礽扫了一圈,愣了一下,拉拉康熙,指指茶馆一角,康熙也看见了,于是直接走到角落的一张桌子上坐下,不顾同桌那个人惊讶的样子。
“张大人,我跟阿玛出来转转,没想到您也在这里,别打扰您吧?”胤礽自是认得张英太学士,康熙比较信宠的汉臣,更是自己曾经的老师,六岁之前胤礽是由康熙亲自启蒙教导的,六岁之时,康熙几样太学士张英、李光地做他的老师,又命大学士熊赐履守一性理诸书。张英、李光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在教导自己,可是师生的名分还是有的。胤礽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之前虽然高傲,不通世俗,但是也未曾过多的得罪他们,止于礼貌的问题,太子爷没点儿傲气,哪能是太子爷么?因此对张英也没有多少顾忌。
两人的装束加上胤礽的故意敲打,张英哪里敢有什么意见,但又不敢表现出惊恐来扫这父子俩的兴。
这个时候喝茶,不纯碎是喝茶,还有听戏,梁九功当然不敢跟康熙坐在一起,但又不好站着,显得与众不同,胤礽便主动担起验毒的事情,他先要了一个空茶碗,讲康熙茶碗里的茶倒出来一点,喝了下去,发现有人在看,于是笑着将茶递过去,道:“有些烫,阿玛你慢点喝!”然后又将自己茶碗里的茶水倒进空碗里,只喝那没有一点茶叶的茶水。然后对张英假意道:“我是个粗人,最是喜欢大口喝茶,像你那样每次一喝都是一嘴差叶子。”说完大口的喝了一口。
胤礽从头都表现得很自然,满人教汉人较为粗鲁,不惯茶的大有人在,所以胤礽此举并没有引起什么主意,只是康熙拿着儿子帮自己试过毒的茶,只是手微微有些抖而已。刻意表现的鲁莽,但是确实为自己着想,康熙喝着这个普通的茶水,竟然从里面喝出了一股子甘甜的感觉。
“令公子诚孝,先生教导有方啊!”张英感概道,他对太子的印象就是一个聪慧骄傲的小主子,之前教导他的时候,也知道他是个刻苦的,今日却看到他对父亲的真心关心,也安生了些许欣慰与好感。这样的太子没有了往常那样高傲,却有些平易近人。
康熙也不推辞,在他心中太子本就是自己一手教养长大的,跟张英听着戏,聊着戏,不牵扯朝政,胤礽却是早已对这咿咿呀呀的戏文没了感觉,只是在一旁,帮康熙剥着花生、瓜子,虽然这家茶馆还算高档,但是毕竟是大厅,多以让下人剥壳的人很少,儿子给老子剥却没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装傻充愣的太子爷其实很郁闷,但是完美太子确会被忌惮……太子难为,作为一个阿玛长寿的太子更难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