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假到真时真亦假
- 2 第2章 钱货结清两不干
- 3 第3章 心中有情难开口
- 4 第4章 恋人无意莫回头
- 5 第5章 花瓣如雨诛心泪
- 6 第6章 斩断情丝福满园
- 7 第7章 双亲不在情不灭
- 8 第8章 金石为印我名飞
- 9 第9章 大师亲点刻卡通
- 10 第10章 雕刻之道各有方
- 11 第11章 梦中空音辨真假
- 12 第12章 细思个中有缘由
- 13 第13章 驱车大东验心梦
- 14 第14章 街角小店醒破魔
- 15 第15章 酌酒微醺乐其中
- 16 第16章 夜色深深老友来
- 17 第17章 一枚佛珠失两命
- 18 第18章 风雪三河遇惊魂
- 19 第19章 寒风悬崖布局人
- 20 第20章 草木皆兵入七牌
- 21 第21章 窗外寒风屋内血
- 22 第22章 手中印石心生疑
- 23 第23章 梦里世界我为王
- 24 第24章 石中地狱不打烊
- 25 第25章 万里晴空佛珠现
- 26 第26章 穿云破雾入上京
- 27 第27章 懵懂男孩种恶灵
- 28 第28章 百纳高僧识金刚
- 29 第29章 天寒地冻湖边语
- 30 第30章 一眼入坑早筹谋
- 31 第31章 恶灵妙用能延寿
- 32 第32章 听说世间有奇人
- 33 第33章 守卫森严不轻见
- 34 第34章 神妙借口送上门
- 35 第35章 知慕少艾正当年
- 36 第36章 美女开口好吓人
- 37 第37章 心中有谋方老师
- 38 第38章 寿元转移大骗局
- 39 第39章 震动姚家送奇石
- 40 第40章 正邪一念定魔佛
- 41 第41章 心中忐忑脸不变
- 42 第42章 抽取寿元心莫慌
- 43 第43章 心惊胆颤网中鱼
- 44 第44章 摇身一变成大师
- 45 第45章 申城唐姐遭劫难
- 46 第46章 气势汹汹定有因
- 47 第47章 身外之财小意思
- 48 第48章 门当户对讲规则
- 49 第49章 无价之宝有人卖
- 50 第50章 忍无可忍起杀心
- 51 第51章 鹿死谁手未可知
- 52 第52章 事了拂衣见真情
- 53 第53章 先小后大有要事
- 54 第54章 守得一年见云开
- 55 第55章 厨房门前话方士
- 56 第56章 方家四代几人亡
- 57 第57章 乌家有女接连理
- 58 第58章 岳家之行愁断肠
- 59 第59章 兵哥帅气无人挡
- 60 第60章 臀下座驾酷到哭
- 61 第61章 网商土豪聚上岛
- 62 第62章 随你开价不差钱
- 63 第63章 少年壮志踏凌云
- 64 第64章 草原辽阔自行车
- 65 第65章 牧羊神女迷心窍
- 66 第66章 共赴黑风遇狼群
- 67 第67章 生死关头男人上
- 68 第68章 危机过后女人心
- 69 第69章 狼尸篝火话私奔
- 70 第70章 豪气冲天进乌城
- 71 第71章 方哥无语问苍天
- 72 第72章 慈母悲心何人听
- 73 第73章 身有暗伤寿将尽
- 74 第74章 仙音妙曲断肝肠
- 75 第75章 哭泣无声有血泪
- 76 第76章 洞房烛影哭落红
- 77 第77章 战神登机站高处
- 78 第78章 众心期盼寻一人
- 79 第79章 炮火连天招部众
- 80 第80章 敢入陷井救故人
- 81 第81章 贵霜地宫有尸虫
- 82 第82章 白伯方士盼敌强
- 83 第83章 铁木神棺爷救孙
- 84 第84章 连收魂宠怒血喷
- 85 第85章 平心静气取所需
- 86 第86章 坐看大屏等信息
- 87 第87章 冲天火焰天渐黑
- 88 第88章 哭瞎双眼不轮回
- 89 第89章 矿工半月五十米
- 90 第92章 有求必应方扒皮
- 91 第90章 挖穿地宫终见日
- 92 第91章 重返上京誓寻妻
- 93 第93-94章 不喜守护愿平常
- 94 第95章 说客阿叔奇石热
- 95 新书开始上传了《我到异界放卫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章 金石为印我名飞
第8章 金石为印我名飞
周一是最轻闲的,方凌云半个小时,就把自己的活儿忙完了,接下来一天都没什么事儿,除了不能回家,想干什么都没人管,果然是养老的好工作。
大爷大叔各有喜好,有下棋的,有健身的。大妈们欢乐多,十字绣、织毛衣、家长里短,天南海北,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省图的空间大,房间多,象方凌云这样的小科员,自然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不过没关系,这么多的房间,随便找一间就是了,省图是少有的房间比人还多的单位。
先去更衣室,把那盒芙蓉石拿来,再从资料室一角的保险柜里取出全套的刻刀,这才是方凌云平时的主业。
有时候方凌云也觉得,喝酒真容易误事儿,特别是象他这种酒量不高,喝多了乱许愿的人,更应该少喝酒,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这张嘴,没人请自己还惦记着找三、五好友小酌几杯,有人请酒,从来都没二话儿。
喝之前,总想着三杯就好,喝着喝着,最少三两,晕晕糊糊的感觉,美妙无比,这就是他追求的梦想生活,为什么要放弃?
好吧,抽烟喝酒的人都没脸,想戒可没那么容易,需要有大智慧大毅力,或者是一场大病。
平时方凌云的话儿很少,很没存在感,连那些喜欢给人保媒拉纤的大妈们,都没想过帮他介绍个女朋友什么的,有活忙不过来的时候,才偶尔会想起他。
省图的员工,很明显的分成三类,一类纯文化人,没地方安排了,扔进省图书馆,怎么说也算是对口单位,第二类就是养老的大爷大妈,把他们安排在这里,也是为了帮重要岗位上无私奉献的骨干们解决后顾之忧。方凌云是第三类,老实干活的那伙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祖宗这句老话儿,放之四海皆准,地位、财力相差太远的两类人,是很难真的成为好朋友的。
出于这种心态,再加上省图的工作轻闲,就造成他的存在感这么低,遇到没事儿的时候,就算他三天没上班,也只能从打卡器上看出来问题,平时根本没人会来找他。
省图的人都会自己找乐子,方凌云自然也是如此,平时酒喝多了,欠债永远还不完,大部分是印章,这是他最拿手的,偶尔也会有求墨宝的,例如给自家孩子用来当字贴什么的。
这就是差距啊,看看周馆长,求字的人排出老长,心情好的时候,大笔一挥,一、两分钟就完活了,不是行书就是草书,少的三、五字,多的一幅对联,你想求他老人家的工笔仕女,那你有得等了,一年下来,人家也画不了几张,好的都存着,觉得没画好的才送人。
再看看方凌云,需要一笔一画写上十几张,人家不是挂墙上的,是给孩子描红用的,自然求的是小楷,这玩艺要求一笔一划丝毫不差才行,以方凌云的年纪,想要写出又快又好的正楷描红贴,难度实在太大了。
所以平时喝多了吹牛欠债,潜意识里也会提醒自己,欠印章没毛病,求字的滚出去,那东西劳心劳力还没感觉。你想啊,给孩子练字的字贴,用完就扔了,谁会保存那玩艺,又不是名家的字儿,存着也没升值潜力,还占地方。
印章就不同了,印章又叫名章,是用来代替签名的,当然更多的是用来自己的书画作品上。不过这种人也不会求方凌云的印章,玩字画的,本身都懂刻章,怎么看得上你一个毛头小子的东西。
把工具依次摆好,取出一枚芙蓉石,在手中转了一圈,品相还不错,质地也说得过去。先用粗沙纸磨一遍印面,接着换中号,最后是细纱,将印面磨出了磨沙,还要保持尽可能的水平。
接下来第二步,取出平刀,用手指比着开印,就是在印章石料的印面四周,刻出四条槽,这一步叫开印,也叫留边。
方凌云交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男的,刻的自然是阳文,也就是字上沾印泥,其它的地方留白,与之相反的是阴文,直接在石料上刻反字,印出来的效果是字留白,其它的沾印泥,那是给女人用的,也有说是给死人用的。
其实这都是瞎讲究,古人用印其实挺随意的,你要买本金石印章之类的图鉴就会发现,阴文印章的数量,并不比阳文的少。
开印留边之后,放下手中的平槽刀,取过油笔,这种笔的笔尖是化工材料,柔软有弹性,形状作成毛笔尖的样子,笔中可以灌入墨水,临时代替毛笔,当然,写出来的字比毛笔差得多。
这玩艺用的人不多,在印章上写字反比毛笔好用,毕竟印章的面积小,用毛笔写字,稍不留心就会散毛挂丝,影响雕刻时的视觉。
字是反字,不习惯的人还真写不好,这对方凌云来说都不是事儿,他最喜欢玩的就是印章,这几年写的反字比正字都多,有时候添申请单的时候,会让领导大怒,你写的什么玩意,难道要反着拿对着阳光看?
怎么说也是省图,多少都沾点文气,遇到这样的情况,领导也不会认为你抽风,一看就知道这是玩印章入魔了。
入魔这种说法,放在普通单位绝对是大问题,就算不开除你,也得背个警告。文化单位就不同了,不入魔不成活儿啊,深入研究传统文化,达到这种程度,就算不表彰,也没人会拿着说事儿。
通常新手写字,会先用手指划个十字,将印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之中写一个反字,方凌云的境界比较高,已经超脱了初级阶段,直接上手,四个字二十几笔,一分钟搞定。
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据说玩金石印章到了顶级,就达到随心所欲之境,以刀为笔,根本不用打样写字,想怎么刻就怎么刻。
好吧,这只是传说中的大拿,反正方凌云从来没见过这个等级的高手,包括周馆长在内,想要刻章,都要老老实实的按这些步骤来作,除非你是闲玩儿。
接下来要借助点工具,打开聚光灯,把放大镜工作台夹在桌边,手在盘子大的放大镜下工作,纤毫必现,能更好的把握细节。据说老前辈们可没这么好的条件,纯靠一双肉眼去刻章,偶尔为之还好说,时间长了,眼睛不瞎也花。
一枚印章,花一个半小时,方凌云吹去最后一丝石粉,相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找出印台,在纸上印下,四个漂亮的汉字跃然纸上,留边宽窄丝毫不差,字底平整,字体圆润字然,是枚好章。
印章这东西,状态好的时候刻起来很快,想要糊弄人,几分钟都成。如果你知道以前街边刻章的,就知道他们刻的有多快,人家就是靠这个生活的,象方凌云这样,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刻一枚,还不得饿死全家?
在文化圈儿里,这叫匠人和大师之间的区别,街上的都是匠人,讲究的是快稳准,不反工不错刀,刻出来的章子清晰准确,字正方圆就可以了。而大师玩的是个性,是艺术,每一枚印章都是独一无二的,讲究飘逸、出尘,甚至有时候会故意少刻一划,多加一笔。
如果差距不大,外行人是很难看出两者间的区别,甚至有人会认为刻匠刻的更好,毕竟人家刻的清晰嘛,玩印章的,很少会用正楷,什么大、小篆、金文、行草,怎么爽怎么来,弄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章上刻的是什么。
印底完工,这章才完成了五分之一的工作量,接下来是提拔,也就是留名,就象字画边角上写的那些小字。
取出最小号的刃刀,刃角微斜,这次刻的是阴文,也就是在石头上直接刻字:庚子年腊月初十,于省图制印,赠与友人,祝合家欢好,久盛不坠,友飞敬上。
最后再随手刻一片看起来相当飘逸,如同在空中飞舞的羽毛,这个款儿就落完了。
名字名字,有名有字才是全的,文化人讲究这个,可惜爹妈当年取名的时候没讲究过。方凌云这凌云二字,应该是字而不是名,单名双字嘛,既然父母给取了字,他就给自己取了个名。当然,这也是玩笑,这个名只会在留款的时候用到,也只有圈子里的熟人才知道方飞就是方凌云。
这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方凌云想父母了才会扯蛋,父亲给他们兄妹取的名字俩人还是相当满意的。
男有壮志可凌云,女如甘露为灵雨。又好听,又有意义。
可惜兄妹俩的性子弄反了,妹妹志向远大,当哥哥的小富即安。
三排竖刻的小楷,肉眼几不可辨,相互交错,就算看不清字,也让人感觉很舒服,这就是手艺……哦不,是艺术。
放下刻刀,关掉聚光灯,先休息休息再说,这枚章还有得忙活,留款的对面,那哥们要求留画儿,不需要多好,要让人能一眼认出来,画上的人就是他。除了留画,印石上半部分,还要刻兽,那时候才算完活儿。
大爷大叔各有喜好,有下棋的,有健身的。大妈们欢乐多,十字绣、织毛衣、家长里短,天南海北,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省图的空间大,房间多,象方凌云这样的小科员,自然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不过没关系,这么多的房间,随便找一间就是了,省图是少有的房间比人还多的单位。
先去更衣室,把那盒芙蓉石拿来,再从资料室一角的保险柜里取出全套的刻刀,这才是方凌云平时的主业。
有时候方凌云也觉得,喝酒真容易误事儿,特别是象他这种酒量不高,喝多了乱许愿的人,更应该少喝酒,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这张嘴,没人请自己还惦记着找三、五好友小酌几杯,有人请酒,从来都没二话儿。
喝之前,总想着三杯就好,喝着喝着,最少三两,晕晕糊糊的感觉,美妙无比,这就是他追求的梦想生活,为什么要放弃?
好吧,抽烟喝酒的人都没脸,想戒可没那么容易,需要有大智慧大毅力,或者是一场大病。
平时方凌云的话儿很少,很没存在感,连那些喜欢给人保媒拉纤的大妈们,都没想过帮他介绍个女朋友什么的,有活忙不过来的时候,才偶尔会想起他。
省图的员工,很明显的分成三类,一类纯文化人,没地方安排了,扔进省图书馆,怎么说也算是对口单位,第二类就是养老的大爷大妈,把他们安排在这里,也是为了帮重要岗位上无私奉献的骨干们解决后顾之忧。方凌云是第三类,老实干活的那伙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祖宗这句老话儿,放之四海皆准,地位、财力相差太远的两类人,是很难真的成为好朋友的。
出于这种心态,再加上省图的工作轻闲,就造成他的存在感这么低,遇到没事儿的时候,就算他三天没上班,也只能从打卡器上看出来问题,平时根本没人会来找他。
省图的人都会自己找乐子,方凌云自然也是如此,平时酒喝多了,欠债永远还不完,大部分是印章,这是他最拿手的,偶尔也会有求墨宝的,例如给自家孩子用来当字贴什么的。
这就是差距啊,看看周馆长,求字的人排出老长,心情好的时候,大笔一挥,一、两分钟就完活了,不是行书就是草书,少的三、五字,多的一幅对联,你想求他老人家的工笔仕女,那你有得等了,一年下来,人家也画不了几张,好的都存着,觉得没画好的才送人。
再看看方凌云,需要一笔一画写上十几张,人家不是挂墙上的,是给孩子描红用的,自然求的是小楷,这玩艺要求一笔一划丝毫不差才行,以方凌云的年纪,想要写出又快又好的正楷描红贴,难度实在太大了。
所以平时喝多了吹牛欠债,潜意识里也会提醒自己,欠印章没毛病,求字的滚出去,那东西劳心劳力还没感觉。你想啊,给孩子练字的字贴,用完就扔了,谁会保存那玩艺,又不是名家的字儿,存着也没升值潜力,还占地方。
印章就不同了,印章又叫名章,是用来代替签名的,当然更多的是用来自己的书画作品上。不过这种人也不会求方凌云的印章,玩字画的,本身都懂刻章,怎么看得上你一个毛头小子的东西。
把工具依次摆好,取出一枚芙蓉石,在手中转了一圈,品相还不错,质地也说得过去。先用粗沙纸磨一遍印面,接着换中号,最后是细纱,将印面磨出了磨沙,还要保持尽可能的水平。
接下来第二步,取出平刀,用手指比着开印,就是在印章石料的印面四周,刻出四条槽,这一步叫开印,也叫留边。
方凌云交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男的,刻的自然是阳文,也就是字上沾印泥,其它的地方留白,与之相反的是阴文,直接在石料上刻反字,印出来的效果是字留白,其它的沾印泥,那是给女人用的,也有说是给死人用的。
其实这都是瞎讲究,古人用印其实挺随意的,你要买本金石印章之类的图鉴就会发现,阴文印章的数量,并不比阳文的少。
开印留边之后,放下手中的平槽刀,取过油笔,这种笔的笔尖是化工材料,柔软有弹性,形状作成毛笔尖的样子,笔中可以灌入墨水,临时代替毛笔,当然,写出来的字比毛笔差得多。
这玩艺用的人不多,在印章上写字反比毛笔好用,毕竟印章的面积小,用毛笔写字,稍不留心就会散毛挂丝,影响雕刻时的视觉。
字是反字,不习惯的人还真写不好,这对方凌云来说都不是事儿,他最喜欢玩的就是印章,这几年写的反字比正字都多,有时候添申请单的时候,会让领导大怒,你写的什么玩意,难道要反着拿对着阳光看?
怎么说也是省图,多少都沾点文气,遇到这样的情况,领导也不会认为你抽风,一看就知道这是玩印章入魔了。
入魔这种说法,放在普通单位绝对是大问题,就算不开除你,也得背个警告。文化单位就不同了,不入魔不成活儿啊,深入研究传统文化,达到这种程度,就算不表彰,也没人会拿着说事儿。
通常新手写字,会先用手指划个十字,将印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之中写一个反字,方凌云的境界比较高,已经超脱了初级阶段,直接上手,四个字二十几笔,一分钟搞定。
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据说玩金石印章到了顶级,就达到随心所欲之境,以刀为笔,根本不用打样写字,想怎么刻就怎么刻。
好吧,这只是传说中的大拿,反正方凌云从来没见过这个等级的高手,包括周馆长在内,想要刻章,都要老老实实的按这些步骤来作,除非你是闲玩儿。
接下来要借助点工具,打开聚光灯,把放大镜工作台夹在桌边,手在盘子大的放大镜下工作,纤毫必现,能更好的把握细节。据说老前辈们可没这么好的条件,纯靠一双肉眼去刻章,偶尔为之还好说,时间长了,眼睛不瞎也花。
一枚印章,花一个半小时,方凌云吹去最后一丝石粉,相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找出印台,在纸上印下,四个漂亮的汉字跃然纸上,留边宽窄丝毫不差,字底平整,字体圆润字然,是枚好章。
印章这东西,状态好的时候刻起来很快,想要糊弄人,几分钟都成。如果你知道以前街边刻章的,就知道他们刻的有多快,人家就是靠这个生活的,象方凌云这样,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刻一枚,还不得饿死全家?
在文化圈儿里,这叫匠人和大师之间的区别,街上的都是匠人,讲究的是快稳准,不反工不错刀,刻出来的章子清晰准确,字正方圆就可以了。而大师玩的是个性,是艺术,每一枚印章都是独一无二的,讲究飘逸、出尘,甚至有时候会故意少刻一划,多加一笔。
如果差距不大,外行人是很难看出两者间的区别,甚至有人会认为刻匠刻的更好,毕竟人家刻的清晰嘛,玩印章的,很少会用正楷,什么大、小篆、金文、行草,怎么爽怎么来,弄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章上刻的是什么。
印底完工,这章才完成了五分之一的工作量,接下来是提拔,也就是留名,就象字画边角上写的那些小字。
取出最小号的刃刀,刃角微斜,这次刻的是阴文,也就是在石头上直接刻字:庚子年腊月初十,于省图制印,赠与友人,祝合家欢好,久盛不坠,友飞敬上。
最后再随手刻一片看起来相当飘逸,如同在空中飞舞的羽毛,这个款儿就落完了。
名字名字,有名有字才是全的,文化人讲究这个,可惜爹妈当年取名的时候没讲究过。方凌云这凌云二字,应该是字而不是名,单名双字嘛,既然父母给取了字,他就给自己取了个名。当然,这也是玩笑,这个名只会在留款的时候用到,也只有圈子里的熟人才知道方飞就是方凌云。
这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方凌云想父母了才会扯蛋,父亲给他们兄妹取的名字俩人还是相当满意的。
男有壮志可凌云,女如甘露为灵雨。又好听,又有意义。
可惜兄妹俩的性子弄反了,妹妹志向远大,当哥哥的小富即安。
三排竖刻的小楷,肉眼几不可辨,相互交错,就算看不清字,也让人感觉很舒服,这就是手艺……哦不,是艺术。
放下刻刀,关掉聚光灯,先休息休息再说,这枚章还有得忙活,留款的对面,那哥们要求留画儿,不需要多好,要让人能一眼认出来,画上的人就是他。除了留画,印石上半部分,还要刻兽,那时候才算完活儿。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