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9 第二百四十七 地方保护
- 290 第二百四十八 报喜得喜
- 291 第二百四十九 严格管理
- 292 第二百五十 金字塔
- 293 第二百五十一 曾经沧海
- 294 第二百五十二 云雨何处
- 295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统一采购(接第252章)
- 296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领导看法
- 297 第二百五十六章 领导的人
- 298 第二百五十七章 标准台账
- 299 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产事故
- 300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忧报喜
- 301 第二百六十章 江南人喝江南啤酒
- 302 第二百六十一章 指定专用
- 303 第二百六十二章 银湖买店
- 304 第二百六十三章 江南花会
- 305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进一步
- 306 第二百六十五章 定时炸弹
- 307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关我事
- 308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夜无用
- 309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该怎办
- 310 第二百六十九章 该来的总会来
- 311 第二百七十章 何为真相
- 312 第二百七十一章 没有真相
- 313 第二百七十二章 圈子初形
- 314 第二百七十三章 情场得意?
- 315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上级批示
- 316 第二百七十五章 酌情处理
- 317 第二百七十六章 邪西毒
- 318 第二百七十七章 曲线救国
- 319 第二百七十八章 千年老二
- 320 第二百七十九章 奖金之分
- 321 第二百八十章 敷衍塞责
- 322 第二百八十一章 防线森然
- 323 第二百八十二章 另立中心
- 324 第二百八十三章 感情之牌
- 325 第二百八十四章 民主好用
- 326 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任之事
- 327 第二百八十六章 米粒煮稀饭(上)
- 328 第二百八十七章 米粒煮稀饭(下)
- 329 第二百八十八章 胡豫之事(上)
- 330 第二百八十九章 胡豫之事(下)
- 331 第二百九十章 果断倒戈
- 332 第二百九十一章 维护形象
- 333 第二百九十二章 相互补台
- 334 第二百九十三章 虚伪招呼
- 335 第二百九十四章 学兄学弟
- 336 第二百九十五章 烦恼青丝
- 337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同学关系
- 338 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忘记了
- 339 第二百九十八章 绩效改革
- 340 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姜火辣
- 341 第三百章 打人打狗
- 342 第三百零一章 两个杯子
- 343 第三百零二章 沉默是金
- 344 第三百零三章 请快传球
- 345 第三百零四章 收发传真
- 346 第三百零五章 开会多多
- 347 第三百零六章 集体拍板
- 348 第三百零七章 寡人之疾
- 349 第三百零八章 虚与蛇委
- 350 第三百零九章 蛇引出洞
- 351 第三百一十章 不能无耻
- 352 第三百一十一章 民间演义
- 353 第三百一十二章 创业艰苦
- 354 第三百一十三章 顾岚吃醋
- 355 第三百一十三章 顾岚吃醋(下)
- 356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两个女人
- 357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江南烟雨
- 358 第三百一十六章 各谋出路
- 359 第三百一十七章 集体聚会
- 360 第三百一十八章 员工上访
- 361 第三百一十九章 书记出马
- 362 第三百二十章 重回江南
- 363 第三百二十一章 放松不了的一天
- 364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夹道欢迎
- 365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成家立业
- 366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班子
- 367 第三百二十五章 金融漩涡
- 368 第三百二十六章 潘仁美的后代
- 369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见信德老板
- 370 第三百二十八章 糖衣件件
- 371 第三百二十九章 迫在眉睫
- 372 第三百三十章 啤酒厂人
- 373 第三百三十一章 找米下锅
- 374 第三百三十二章 风波再起
- 375 第三百三十三章 重访集体宿舍
- 376 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的有人闹事
- 377 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氓手段
- 378 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流氓学习
- 379 第三百三十七章 真假流氓
- 380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人心散了
- 381 第三百三十九章 队伍不好带了
- 382 第三百四十章 啤酒卖不出去
- 383 第三百四十一章 领导不好应付
- 384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资产评估
- 385 第三百四十三章 信德出手
- 386 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后对决
- 387 第三百四十五章 新的开始(结局)
- 388 同舟新书《官路商海》介绍
- 389 同舟新书《官场风月》上传
- 390 国企将不日出版,请大大们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产事故
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产事故
小黄,出事情了,你赶快回来!”徐工非常严肃,也在电话里和黄云逸说,听他的语气,应该是发生了生产事故,因为他对于其他事情基本上都不会这么着急,就是去年北山打架时间,他也只是有些愤怒而已。
“别急,别急,徐工,你慢慢说,我听着呢。”黄云逸转头和小周说,“小周,我先回公司,这里全部交给你了,有什么问题及时联系,老胡把小周送到宾馆,我们马上返回公司。”
“徐工,我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你慢慢说,别急。”徐工其实在电话里已经听到黄云逸和小周以及老胡说的话,经过这样一停顿,语气也舒缓了一下。
“厂里发生了生产事故!”徐工喘着粗气说。
黄云逸听他这么焦急的语气,也估计到可能是生产上的事情,不然也轮不到他来和自己打电话了,现在既然证实了,那就不能慌,先问清情况再说,发生了事故,最忌讳的就是领导们先乱了阵脚。
“有没人员伤亡?”黄云逸最担心的还是有人员伤亡,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情,现在出了事故都是按照人员伤亡来定责任的,当然黄云逸也担心自己的职工受到伤害,一边问一边祈求不要发生死亡事故,伤估计是难免的了。
“有一个重伤,两个轻伤。”徐工依然喘着粗气说,“不过还好,三车间的老赵了肚子,估计是肋骨断了几根,内脏是否有问题现在还不清楚。”
“有没送医院?”黄云逸语气依然平稳。
“送去了。杨刚现在正在医院处理。”徐工这才舒缓了一些。
“那就好,这边有杨刚处理,你放心好了。你也放松一下,组织人员保护现场,调查事故原因,我很快就赶到。”黄云逸看了一眼老胡,老胡车开的快,但是很稳,在一些能超车但是有一定危险的地方,他并没有超车,这才满意地接着和徐工说,“柳经理和谢经理呢?”
“谢经理去上海了。我还没给他们打电话呢。”徐工好像是在喝水,咕嘟咕嘟一下说,“老柳和李董去杭州开会去了,我给你打了电话,再马上给他打。好了你路上注意安全,我给老柳打电话了。”
挂了电话,黄云逸就给杨刚去了个电话。老是占线就停住了,刚停住电话就响了,一看是杨刚打过来的,接起电话杨刚就说:“黄书记,打你电话一直占线,徐工给你打电话把。”
“情况如何?”黄云逸苦笑了一下,两人是对打了,还好自己没打,不然只怕一直打下去也打不通,“我也在给你打。”
“两个轻伤的没问题了。包扎一下已经回去了,我让他们在家休息几天。”杨刚说话语气还是比较平稳,“重伤地老赵现在正在做手术。初步判断肋骨断了几根,估计里面肠子也弄断了几根。希望其他内脏没有问题。”
“省一医院副院长是我老爸的兄弟,我请他帮我安排了省一最好的医生进行手术,这你放心好了,应该不会有问题。而且我还请他帮我封锁消息。”
“好,你辛苦了。”黄云逸心里总算放心了,还真亏了杨刚这家伙,“病人就交给你了,家里你也照应一下,徐工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和柳经理还有谢经理正往公司赶来,这段空白时间,啤酒厂由你全权负责,这边伤员一脱离生命危险,你就赶快回公司,协助徐工处理事故。”
“是!”杨刚象军人受命那样在电话里说,“领导放心,你路上注意安全。”
“好,你也注意安全,不要急!”黄云逸最后叮嘱。
还好有杨刚在家里,如果让徐工一个处理,只怕要乱成一团,老胡紧闭着嘴唇,眼睛紧张的注视着前方和后方,帕萨特的速度大概达到了110里左右,没有超过高速公路120里的限制。
一个半小时,黄云逸赶到了啤酒厂,谢经理比他早半个小时,徐工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到了华州,从机场赶到啤酒厂也用了一个小时。
柳经理没有回来,不过是黄云逸让他不要急,将杨刚说的情况转述了一遍之后,黄云逸说:“老板,你还是先稳住,不要惊动李董,等我回厂看看情况,如果实在不行,你再回来,你看如何?”
柳经理想想也是,如果现在自己急着回去,那自然回惊动李董,李薰会以为是什么大事情,不过这样地事情也算是大事情,啤酒厂是不可能瞒着他的。
柳经理也耍了个小聪明,和黄云逸通过电话之后,假装将电话掉在地上,和李董说自己的电话摔坏的,实际上电话并没有坏,只是他调到了震动。
一下车,黄云逸就直接往事故现场奔去,徐工和杨刚等人也都在那边,包括技术质量部的人,全部都在现场。
从刚才车子进厂地时候,黄云逸发现厂子四周已经有不少啤酒厂的人在走动,门卫也对进出人员也是严格盘查,黄云逸还看到万方带着五个保安在里面巡逻,不过看来啤酒厂整个机构非常完善,工作也非常流畅,大家团结协作,这一点倒让黄云逸更加欣慰。
还在车上的时候,就给万方打了个电话,说他回来了,让他代表公司党委经理室问候兄弟们,大家辛苦了,后面可能还要辛苦几天。万方也看到了黄云逸地车进来,指挥几组保安巡逻好之后,他也赶到了事故现场。
到了事故现场,黄云逸这才放心了,发生事故的并不是生产主车间,更不是发酵罐,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见黄云逸回来了,徐工和大家都上来向他汇报情况。
“别急,杨刚,伤员的情况如何?”黄云逸依然最关心的还是受伤地职工。这倒让在场几个负责调查事故的技术工人有些感动。
“没问题,五分钟前我刚打电话过去了,两位轻伤人员已经回家了。不会有什么问题。重伤的老赵手术已经完成了,就断了五根肋骨,里面肠断了一根,不过现在接好了,已经脱离了危险期,生命体征很稳定,我让办公室派人和他老婆二十四小时守护。”
“恩,那就好,等这边事情有了眉目,等下我们去看看他。”黄云逸回头和潘伟说。“潘部长,伤员那边就交给你了,你和杨刚衔接一下,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伤员康复。”
“徐工。这边情况如何?”黄云逸交待好伤员地事情,这才和徐工聊起事故的情况。
经过徐工和大家地介绍,事故的原因已经查明。黄云逸这才明白,主要原因是因为机器设计上本来就存在问题。
别的效益好一些地啤酒厂,早已将这设备升级换代,可江南啤酒厂近几年效益不行,不要说换设备,能保持这个设备的运转也已经不错了。而且这设备属于是厅系统下属企业生产地,本来是要找生产厂家索赔的,但由于厅相关领导压了下来,也就不了了之。
以前业务量不多,机器运转不多。所以也没怎么出问题。不过重伤的这个老赵却是个有心人,明白这机器地先天不足,担心某一天出大问题影响厂里的生产。所以就带领两个徒弟进行技术攻关,想通过技改将这机器的毛病消除掉。
而且这个技改项目还真在上个月因为出现过四次小事故。而被公司技术质量部立项进行攻关,今天的事故就是发生在老赵和两个徒弟进行试验的时候,还好是试验,所以事故也不算大,只是在前面地老赵受了重伤,两个徒弟被他用力一推,倒只受了点皮外伤,两人正嚷嚷着要来现场继续干活,是徐工下死命令让他们在家休息。
“如果他们两人确实没有事情,倒是可以让他们回来认真分析一下事故经过和事故原因。”黄云逸和徐工说,“这个技改攻关有没有报集团公司技术部备案?”
“报了,前天刚办好手续。”技术质量部的马部长说。
“那就好,我的意见是,这是一项技改试验中发生地事故,徐工你认为呢?”黄云逸一来就将事故加了一个定语,技改试验中发生的,既然是技改,既然是试验,发生事故也是正常的,也是允许的,“老谢你觉得如何?”
“大家觉得呢?”黄云逸问在场的几个部室的部长,“有什么看法想法,尽管说,在下班之前,要形成一个意见报集团公司,请集团公司技术部的工程师来进行调查。”
这是华云集团的事故上报制度。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发生了小的事故,一般都不会上报,能捂住就捂住,只要没出现大事故,上面就算知道了,也会装着不知道。
黄云逸来之前,大家正在讨论这个事故到底要不要上报,大家的意见基本上是不想上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各自地意见说了,不过现在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方觉得居然是技改事故,那上报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是技改,总得允许失败把,不过这样也有负面影响,报上去不管什么事故,总是事故,年底总要扣分,只是扣的少一些而已。
另一方觉得既然是技改事故,那就更不用上报了,报上去也不会有太多责任,所以不报上面也更会装着不知道。
黄云逸可不是这样考虑的,他是担心那几位有些懊恼地领导,在他们手里,将这事情作大也行,做小也行,如果不
动权就握在他们的手里了。
如果上报,就算受一些处罚,那也只是小事,或许还会因为技改地原因得到一笔技改经费,或者将这个机器换掉,至少不会被那帮有其他居心的人利用。
谢经理也明白了黄云逸的意思,赞同将事故上报。
徐工却没想明白,平日里集团公司下属这么多企业,哪个单位不会发生一些事故,只要没死人。只要没出现缺胳膊少退的重伤,一般都会将事故隐瞒不报,这也是惯例。
有问题消化掉。不给领导添麻烦,这是最关键的思想。徐工想到的只是这个,却没有和黄云逸谢经理想到一块去。
“给柳老板打给电话,他是一把手,安全第一责任人,这事情要听他地。”黄云逸和谢经理、徐工说,他们自然赞成,虽然现在实际上是黄云逸说了算,可大事情还是要柳老板拿主张的。
电话打过去,了解事故情况之后。果然。柳经理也同意将事故上报,而且还要以公司的名义向厅里提出请求解决这个机器地问题。
既然党政一把手都是这样认为,大家自然没什么其他意见。
随即,技术质量部就代表公司将整个情况向集团公司技术部进行了汇报,集团公司技术部也派出了以副部长为首的工程师队伍来调查事故原因。
同时。黄云逸代表柳经理,和技术质量部部长两人去集团公司找陈总和分管技术以及安全生产的两位副总汇报情况。
在黄云逸向三位领导汇报的同时,集团公司纪委也派出了人员。加入到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的调查小组中,进行相关调查,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这也算是正规的套路,不过一般情况下,纪委是不会参合的,但是按照规定,纪委是要跟随技术调查组织一起进行调查的,所以黄云逸也没说什么,只是将情况和柳经理通报了一下。
柳经理在杭州已经将事故情况向李董详细汇报过了。
没有其他信息渠道,李董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要求啤酒厂要不惜一切代价对伤员进行抢救,确保不留下后遗症,柳经理自然代表啤酒厂表决心。一定会请最好的医生为伤员进行治疗,同时也代表伤员感谢李薰的关心。
事故其实非常简单。技术质量部调查了两个小时就有了技术上地结论,可纪委的两位工作人员却在林副书记的指示下,在啤酒厂调查了两天,直到柳经理从杭州回来,一阵臭骂这才撤出啤酒厂。
由于李董还要去上海开三天会,所以现在局势非常的微妙,纪委调查两天之后,也没有形成任何结论。
倒是技术质量部的结论已经出来,和啤酒厂自己调查地结论一模一样,是技改试验时由于数据计算不到位造成的事故。不过这个结论并没有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那也和没说一样。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件事故是否要报到厅里去,是否要将这个机器的情况通过正式途径通报到生产厂家,找他们最终解决,对于这两个是否要,谁也不敢拍板,因为李董还在上海没有回来。
技术质量部调查回去之后,并没有再来,也没有说什么,倒是集团公司纪委和监察室,这两天却找各种理由来啤酒厂进行检查和调查,弄地柳经理都有些烦了,老脸拉的老长老长。
黄云逸却知道这主要是针对自己,或者说是针对这次统一采购的提出者。加上现在分管纪委的副书记是自己以前交过手的老对手林书记,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肯定是会想办法扳回一局。
黄云逸却完全不把他们当作一会事,回来之后,以这件事情为契机,在公司内部再一次开展加强管理杜绝事故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再一次将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到更高的高度。
柳经理回来之后,啤酒厂又形成了各有分工的局面,柳经理负责应付集团公司地调查和各种检查,尽量做到不扰乱生产。
徐工带领技术质量部的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对啤酒厂所有设备进行检修一次,发现问题马上处理,对问题大的马上更换零件,再也不能出现事故。
谢经理却改行了,协助徐工负责生产管理,紧抓生产,确保生产任务按目标完成。
黄云逸依然是一心扑在了销售一线,每天在销售现场跑,一天也睡不了几个小时。也有两次和顾岚交流了一下期货信息,至于其他事情,就没有心情去顾忌了。<国企风流第三卷初涉管理第二百五十八章生产事故">
“别急,别急,徐工,你慢慢说,我听着呢。”黄云逸转头和小周说,“小周,我先回公司,这里全部交给你了,有什么问题及时联系,老胡把小周送到宾馆,我们马上返回公司。”
“徐工,我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你慢慢说,别急。”徐工其实在电话里已经听到黄云逸和小周以及老胡说的话,经过这样一停顿,语气也舒缓了一下。
“厂里发生了生产事故!”徐工喘着粗气说。
黄云逸听他这么焦急的语气,也估计到可能是生产上的事情,不然也轮不到他来和自己打电话了,现在既然证实了,那就不能慌,先问清情况再说,发生了事故,最忌讳的就是领导们先乱了阵脚。
“有没人员伤亡?”黄云逸最担心的还是有人员伤亡,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情,现在出了事故都是按照人员伤亡来定责任的,当然黄云逸也担心自己的职工受到伤害,一边问一边祈求不要发生死亡事故,伤估计是难免的了。
“有一个重伤,两个轻伤。”徐工依然喘着粗气说,“不过还好,三车间的老赵了肚子,估计是肋骨断了几根,内脏是否有问题现在还不清楚。”
“有没送医院?”黄云逸语气依然平稳。
“送去了。杨刚现在正在医院处理。”徐工这才舒缓了一些。
“那就好,这边有杨刚处理,你放心好了。你也放松一下,组织人员保护现场,调查事故原因,我很快就赶到。”黄云逸看了一眼老胡,老胡车开的快,但是很稳,在一些能超车但是有一定危险的地方,他并没有超车,这才满意地接着和徐工说,“柳经理和谢经理呢?”
“谢经理去上海了。我还没给他们打电话呢。”徐工好像是在喝水,咕嘟咕嘟一下说,“老柳和李董去杭州开会去了,我给你打了电话,再马上给他打。好了你路上注意安全,我给老柳打电话了。”
挂了电话,黄云逸就给杨刚去了个电话。老是占线就停住了,刚停住电话就响了,一看是杨刚打过来的,接起电话杨刚就说:“黄书记,打你电话一直占线,徐工给你打电话把。”
“情况如何?”黄云逸苦笑了一下,两人是对打了,还好自己没打,不然只怕一直打下去也打不通,“我也在给你打。”
“两个轻伤的没问题了。包扎一下已经回去了,我让他们在家休息几天。”杨刚说话语气还是比较平稳,“重伤地老赵现在正在做手术。初步判断肋骨断了几根,估计里面肠子也弄断了几根。希望其他内脏没有问题。”
“省一医院副院长是我老爸的兄弟,我请他帮我安排了省一最好的医生进行手术,这你放心好了,应该不会有问题。而且我还请他帮我封锁消息。”
“好,你辛苦了。”黄云逸心里总算放心了,还真亏了杨刚这家伙,“病人就交给你了,家里你也照应一下,徐工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和柳经理还有谢经理正往公司赶来,这段空白时间,啤酒厂由你全权负责,这边伤员一脱离生命危险,你就赶快回公司,协助徐工处理事故。”
“是!”杨刚象军人受命那样在电话里说,“领导放心,你路上注意安全。”
“好,你也注意安全,不要急!”黄云逸最后叮嘱。
还好有杨刚在家里,如果让徐工一个处理,只怕要乱成一团,老胡紧闭着嘴唇,眼睛紧张的注视着前方和后方,帕萨特的速度大概达到了110里左右,没有超过高速公路120里的限制。
一个半小时,黄云逸赶到了啤酒厂,谢经理比他早半个小时,徐工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到了华州,从机场赶到啤酒厂也用了一个小时。
柳经理没有回来,不过是黄云逸让他不要急,将杨刚说的情况转述了一遍之后,黄云逸说:“老板,你还是先稳住,不要惊动李董,等我回厂看看情况,如果实在不行,你再回来,你看如何?”
柳经理想想也是,如果现在自己急着回去,那自然回惊动李董,李薰会以为是什么大事情,不过这样地事情也算是大事情,啤酒厂是不可能瞒着他的。
柳经理也耍了个小聪明,和黄云逸通过电话之后,假装将电话掉在地上,和李董说自己的电话摔坏的,实际上电话并没有坏,只是他调到了震动。
一下车,黄云逸就直接往事故现场奔去,徐工和杨刚等人也都在那边,包括技术质量部的人,全部都在现场。
从刚才车子进厂地时候,黄云逸发现厂子四周已经有不少啤酒厂的人在走动,门卫也对进出人员也是严格盘查,黄云逸还看到万方带着五个保安在里面巡逻,不过看来啤酒厂整个机构非常完善,工作也非常流畅,大家团结协作,这一点倒让黄云逸更加欣慰。
还在车上的时候,就给万方打了个电话,说他回来了,让他代表公司党委经理室问候兄弟们,大家辛苦了,后面可能还要辛苦几天。万方也看到了黄云逸地车进来,指挥几组保安巡逻好之后,他也赶到了事故现场。
到了事故现场,黄云逸这才放心了,发生事故的并不是生产主车间,更不是发酵罐,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见黄云逸回来了,徐工和大家都上来向他汇报情况。
“别急,杨刚,伤员的情况如何?”黄云逸依然最关心的还是受伤地职工。这倒让在场几个负责调查事故的技术工人有些感动。
“没问题,五分钟前我刚打电话过去了,两位轻伤人员已经回家了。不会有什么问题。重伤的老赵手术已经完成了,就断了五根肋骨,里面肠断了一根,不过现在接好了,已经脱离了危险期,生命体征很稳定,我让办公室派人和他老婆二十四小时守护。”
“恩,那就好,等这边事情有了眉目,等下我们去看看他。”黄云逸回头和潘伟说。“潘部长,伤员那边就交给你了,你和杨刚衔接一下,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伤员康复。”
“徐工。这边情况如何?”黄云逸交待好伤员地事情,这才和徐工聊起事故的情况。
经过徐工和大家地介绍,事故的原因已经查明。黄云逸这才明白,主要原因是因为机器设计上本来就存在问题。
别的效益好一些地啤酒厂,早已将这设备升级换代,可江南啤酒厂近几年效益不行,不要说换设备,能保持这个设备的运转也已经不错了。而且这设备属于是厅系统下属企业生产地,本来是要找生产厂家索赔的,但由于厅相关领导压了下来,也就不了了之。
以前业务量不多,机器运转不多。所以也没怎么出问题。不过重伤的这个老赵却是个有心人,明白这机器地先天不足,担心某一天出大问题影响厂里的生产。所以就带领两个徒弟进行技术攻关,想通过技改将这机器的毛病消除掉。
而且这个技改项目还真在上个月因为出现过四次小事故。而被公司技术质量部立项进行攻关,今天的事故就是发生在老赵和两个徒弟进行试验的时候,还好是试验,所以事故也不算大,只是在前面地老赵受了重伤,两个徒弟被他用力一推,倒只受了点皮外伤,两人正嚷嚷着要来现场继续干活,是徐工下死命令让他们在家休息。
“如果他们两人确实没有事情,倒是可以让他们回来认真分析一下事故经过和事故原因。”黄云逸和徐工说,“这个技改攻关有没有报集团公司技术部备案?”
“报了,前天刚办好手续。”技术质量部的马部长说。
“那就好,我的意见是,这是一项技改试验中发生地事故,徐工你认为呢?”黄云逸一来就将事故加了一个定语,技改试验中发生的,既然是技改,既然是试验,发生事故也是正常的,也是允许的,“老谢你觉得如何?”
“大家觉得呢?”黄云逸问在场的几个部室的部长,“有什么看法想法,尽管说,在下班之前,要形成一个意见报集团公司,请集团公司技术部的工程师来进行调查。”
这是华云集团的事故上报制度。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发生了小的事故,一般都不会上报,能捂住就捂住,只要没出现大事故,上面就算知道了,也会装着不知道。
黄云逸来之前,大家正在讨论这个事故到底要不要上报,大家的意见基本上是不想上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各自地意见说了,不过现在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方觉得居然是技改事故,那上报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是技改,总得允许失败把,不过这样也有负面影响,报上去不管什么事故,总是事故,年底总要扣分,只是扣的少一些而已。
另一方觉得既然是技改事故,那就更不用上报了,报上去也不会有太多责任,所以不报上面也更会装着不知道。
黄云逸可不是这样考虑的,他是担心那几位有些懊恼地领导,在他们手里,将这事情作大也行,做小也行,如果不
动权就握在他们的手里了。
如果上报,就算受一些处罚,那也只是小事,或许还会因为技改地原因得到一笔技改经费,或者将这个机器换掉,至少不会被那帮有其他居心的人利用。
谢经理也明白了黄云逸的意思,赞同将事故上报。
徐工却没想明白,平日里集团公司下属这么多企业,哪个单位不会发生一些事故,只要没死人。只要没出现缺胳膊少退的重伤,一般都会将事故隐瞒不报,这也是惯例。
有问题消化掉。不给领导添麻烦,这是最关键的思想。徐工想到的只是这个,却没有和黄云逸谢经理想到一块去。
“给柳老板打给电话,他是一把手,安全第一责任人,这事情要听他地。”黄云逸和谢经理、徐工说,他们自然赞成,虽然现在实际上是黄云逸说了算,可大事情还是要柳老板拿主张的。
电话打过去,了解事故情况之后。果然。柳经理也同意将事故上报,而且还要以公司的名义向厅里提出请求解决这个机器地问题。
既然党政一把手都是这样认为,大家自然没什么其他意见。
随即,技术质量部就代表公司将整个情况向集团公司技术部进行了汇报,集团公司技术部也派出了以副部长为首的工程师队伍来调查事故原因。
同时。黄云逸代表柳经理,和技术质量部部长两人去集团公司找陈总和分管技术以及安全生产的两位副总汇报情况。
在黄云逸向三位领导汇报的同时,集团公司纪委也派出了人员。加入到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的调查小组中,进行相关调查,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这也算是正规的套路,不过一般情况下,纪委是不会参合的,但是按照规定,纪委是要跟随技术调查组织一起进行调查的,所以黄云逸也没说什么,只是将情况和柳经理通报了一下。
柳经理在杭州已经将事故情况向李董详细汇报过了。
没有其他信息渠道,李董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要求啤酒厂要不惜一切代价对伤员进行抢救,确保不留下后遗症,柳经理自然代表啤酒厂表决心。一定会请最好的医生为伤员进行治疗,同时也代表伤员感谢李薰的关心。
事故其实非常简单。技术质量部调查了两个小时就有了技术上地结论,可纪委的两位工作人员却在林副书记的指示下,在啤酒厂调查了两天,直到柳经理从杭州回来,一阵臭骂这才撤出啤酒厂。
由于李董还要去上海开三天会,所以现在局势非常的微妙,纪委调查两天之后,也没有形成任何结论。
倒是技术质量部的结论已经出来,和啤酒厂自己调查地结论一模一样,是技改试验时由于数据计算不到位造成的事故。不过这个结论并没有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那也和没说一样。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件事故是否要报到厅里去,是否要将这个机器的情况通过正式途径通报到生产厂家,找他们最终解决,对于这两个是否要,谁也不敢拍板,因为李董还在上海没有回来。
技术质量部调查回去之后,并没有再来,也没有说什么,倒是集团公司纪委和监察室,这两天却找各种理由来啤酒厂进行检查和调查,弄地柳经理都有些烦了,老脸拉的老长老长。
黄云逸却知道这主要是针对自己,或者说是针对这次统一采购的提出者。加上现在分管纪委的副书记是自己以前交过手的老对手林书记,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肯定是会想办法扳回一局。
黄云逸却完全不把他们当作一会事,回来之后,以这件事情为契机,在公司内部再一次开展加强管理杜绝事故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再一次将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到更高的高度。
柳经理回来之后,啤酒厂又形成了各有分工的局面,柳经理负责应付集团公司地调查和各种检查,尽量做到不扰乱生产。
徐工带领技术质量部的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对啤酒厂所有设备进行检修一次,发现问题马上处理,对问题大的马上更换零件,再也不能出现事故。
谢经理却改行了,协助徐工负责生产管理,紧抓生产,确保生产任务按目标完成。
黄云逸依然是一心扑在了销售一线,每天在销售现场跑,一天也睡不了几个小时。也有两次和顾岚交流了一下期货信息,至于其他事情,就没有心情去顾忌了。<国企风流第三卷初涉管理第二百五十八章生产事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