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2 第52章 颜设计,德叔去苏州
- 53 第53章 忆往,惊知死于非命
- 54 第54章 初议张氏,德叔归来
- 55 第56章 痛揭真相,林府风暴
- 56 第57章 林府风暴,夫妻异心
- 57 第58章 甩手交账,抵达京城
- 58 第59章 贾敏出手,拜访周府
- 59 第60章 周府认亲,初见张氏
- 60 第61章 暂留周府,蠢蠢欲动
- 61 第62章 张氏劝动摇,至张府
- 62 第63章 张府认亲,实在为难
- 63 第64章 孟氏身世,夫妻幻想
- 64 第65章 天齐敬香,梅林惊遇
- 65 第66章 贾府买凶,梅林遇险
- 66 第67章 遇故人,张周两府怒
- 67 第68章 遇刺后续,如海悲怒
- 68 第69章 再回扬州,贾敏惊产
- 69 第70章 贾敏难产,绛珠下凡
- 70 第71章 敏悲非子,夫妻情绝
- 71 第72章 如海问子,晓兰来见
- 72 第73章 半路截杀,琏二相救
- 73 第74章 夫妻对质,贾敏悲逝
- 74 第75章 贾琏返京,来信报恩
- 75 第120章
- 76 第76章 算计贾府,母女谋嫁
- 77 第77章 相见,来信返京待嫁
- 78 第78章 记入族谱,贾母谋亲
- 79 第79章 贾家送女,怒遣来人
- 80 第80章 急上京,贾府的闹剧
- 81 第81章 续娶流言,对质贾母
- 82 第82章 送母嫁妆,孟氏初嫁
- 83 第83章 姑苏重聚,是一家人
- 84 第84章 回程遇险,孟氏昏迷
- 85 第85章 遇刺后续,夺嫡波及
- 86 第86章 孟颜知情,初见黛玉
- 87 第87章 孟颜拜师,借口献药
- 88 第88章 故人来访,来意拉拢
- 89 第89章 水深火热,黛玉生辰
- 90 第90章 孟氏有孕,孟颜管家
- 91 第91章 清蔺芳院,发现毒盒
- 92 第92章 毒是嫁妆,处置陪嫁
- 93 第93章 庄子游玩,终于相见
- 94 第94章 终被揭穿,孟氏生产
- 95 第95章 喜得子,欲去妙月庵
- 96 第96章 命有劫难,成功巩基
- 97 第98章 孟颜回府,僧道遭殃
- 98 第97章 僧道来访,黛玉昏迷
- 99 第99章 僧道逃走,承泽再访
- 100 第102章 荷仙英莲,竟然是他
- 101 第103章 盐船沉没,姐妹回府
- 102 第104章 劝慰孟氏,前去泰州
- 103 第100章 姐妹出府,路见拐子
- 104 第101章 至栖霞寺,孟颜打拐
- 105 第55章 林嬷嬷回,起程上京
- 106 第105章 再次相救,终达泰州
- 107 第106章 盐场救父,镇压□□
- 108 第107章 暂留盐场,追查失盐
- 109 第108章 逼宫造反,元春归处
- 110 第109章 贾府来人,以孝相逼
- 111 第110章 玉知真相,孟颜透信
- 112 第111章
- 113 第112章
- 114 第113章
- 115 第114章
- 116 第115章
- 117 第116章
- 118 第117章
- 119 第118章
- 120 第119章
- 121 第120章
- 122 第121章
- 123 第122章
- 124 第123章
- 125 第124章
- 126 第125章
- 127 第126章
- 128 第127章
- 129 第128章
- 130 第129章
- 131 第130章
- 132 第131章
- 133 第132章
- 134 第133章
- 135 第134章
- 136 第135章
- 137 第136章
- 138 第137章
- 139 第138章
- 140 第139章
- 141 第142章 (换上)
- 142 第143章 (已换)
- 143 第144章 (已换)
- 144 第145章 (已换)
- 145 第146章 (已换)
- 146 第147章
- 147 第148章
- 148 第149章
- 149 第150章 (修)
- 150 第151章
- 151 第152章
- 152 第153章
- 153 第154章
- 154 第155章
- 155 第156章
- 156 第157章
- 157 第158章
- 158 第159章
- 159 第160章
- 160 第161章
- 161 第162章
- 162 第163章
- 163 第164章
- 164 第165章 结局
- 165 第141章 (换)
- 166 第166章
- 167 第140章 (换)
- 168 第167章
- 169 第168章
- 170 第169章
- 171 第150章
- 172 第166章
- 173 第167章
- 174 第150章
- 175 第169章
- 176 第166章
- 177 第167章
- 178 第168章
- 179 第169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3章 张府认亲,实在为难
第63章 张府认亲,实在为难
“给母亲请安,母亲您看我把谁给您带来了。”张氏将孟氏拉到张老太太张唐氏面前,孟氏扑通一声跪下:“不孝外孙女婉嫣给外祖母请安。”
“是婉儿?是婉儿吗?”
已经年近八旬的老太太看到跪下的孟氏激动不已,惊得旁的媳妇孙媳妇们心惊胆战。正是因为老太太年经大了容易激动,所以几天前张氏才没有在孟氏到周府将母子三人带到张府而是先送信到张府让兄弟们安慰好老太太准备好了才带孟氏三上门。
“老太太您别激动……”
一大群媳妇儿顺气的顺气抚背抚背总算是让老太太稍平静一些。
“老太太,我是婉儿,是婉儿啊……”孟氏跪走上前伏在老太太的腿
“我的婉儿啊……”老太太拉起孟氏搂在怀里嚎嚎大哭。
看着抱成团嚎嚎大哭的祖孙俩孟颜的头皮直发麻,她已经能预示到接到自己将受到的泪水的洗礼。面对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如何能拒绝,孟颜只祈祷老太太待会不要抱太旧才好。
接下来果然如孟颜所料,祖孙俩哭够之后孟氏将姐弟俩拉上前磕头老太太抱着两人稀罕了好一会,好一心肝肉宝的一,揉得孟颜嘟嘟的肉脸一片通红。终于是从老太太怀里爬了出来又被老太太拘坐在她身边,姐弟俩被老太太一左一右搂着。老太太抹着泪对孟氏道:
“我可怜的婉儿,小小年纪就失怙失恃受了这么多苦……,幸好上天怜悯还好有这两个小人儿,将来你也算是有个依靠……青娘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娘亲一直盼望……舟儿和颜儿都很乖,娘亲若知也一定会喜欢的。”孟氏哭过的声音有些沙哑,她垂着头声声低低的。
“我几个孩子中你娘最年幼我素来最疼她,没想到她早早就去了,可怜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来……我们没照顾好你,对不起你娘啊……”
提到幼女张青老太太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孟氏的生母张青虽不是老太太亲生却是自生下起就养在老太太身边,又因为比老太太亲生的最小的儿子还要小近十岁,老太太的儿女成家后就只有张青承欢膝下,老太太对她不是一般的宠爱。
原本在张家这样的清贵人家在嫡妻育有儿女的情况下是不会纳妾的,张青的生母原是老太太的表妹,姓沐。沐氏年幼时订亲未完未成亲未婚夫去意外故去,沐氏便待字闺中。因为沐氏家世不显再结亲也难结得好人家,所以就一直拖着。那年老太太突然病重,大夫曾说过命不久已。为了四个儿女老太太将待字闺中的沐氏接到张氏,原想着自己若是去了就托表妹照顾自己的孩子。
沐氏到张府后一心陪伴照顾病重的唐氏,在沐氏的悉心照顾下唐氏病竟意外的好了起。唐氏病好后,沐氏嫁到张府当继室的事是不成了。然当初接沐氏来张家的意思张府上下都知道,连唐氏娘家也知道,沐氏若是回去怕是再也嫁不出去了;唐氏对沐氏有亏便向张老太爷提出让他纳沐氏为二旁,张老太爷对照顾发妻的妻表妹也很感激,再加上唐氏再三劝说张老太爷才同意纳沐氏为贵妾。
沐氏再嫁入张府两年后有了身孕,怀胎十月生下张青,不想沐氏在生产时难产血崩而亡,只遣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唐氏原就与沐氏情同姐妹,沐氏这一去她对沐氏更加愧疚,所以对沐氏留下的女儿张青极为疼爱;张家的孩子年纪都大,对这个小十来岁的妹妹也是极尽疼爱。在张青及笄后千挑万选挑中了孟家,不想张青嫁过去才十数年就去了。
得知张青去的消息一家人痛苦万分,张家人原想接孟氏回张府,不想当时朝廷动荡,张家和周家差点被牵连,两家战战兢兢才保住家保住了性命保住了官位。
原两家人就想着等渡过了难关再接孟氏回来,所以张氏才将孟氏托付给自己的的闺中蜜友林老太太;等两家人渡过难关想接回孟氏时,孟氏却没有答应回来。两家人知道孟氏心中有怨也没逼她,不想等孟氏竟然答应给林如海为妾,这两家人失望不已。即使失望两家人也没有想过要放弃她,只是孟氏心中被抛弃的怨气没有消一直没有和两家人联系;直到林家那场大火孟氏逃出林府而京中却得到孟氏丧生火海的消息,张老太太和张氏痛苦不已。
正是因为其中原因所以在得知孟氏还活着,两家人又惊又喜,才有了在两家抱头痛哭的场面。
说起张青张老太太和张氏、孟氏又哭难自己,张家的几个媳妇也跟着抹泪又劝三人可是劝了好久才将三人劝住。
老太太的大媳妇提出带孟氏和两个孩子去见外祖父和舅父们,孟氏带着孟颜孟舟跟着去给张老太爷和孟氏的三个舅父磕头,两人又得了一大堆见面礼。张府的主子不少,光是见面礼两人拿都拿不过来。磕过头后母子三人又被打包送回老太太的院子里。
大户人家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用膳时孟氏母子三人就在老太太的院里子和张氏、周慕芸及老太太的几个媳妇一大群孙媳妇用膳。
用过膳后老太太这才关心起孟氏的未来来。
“婉娘啊,你以后该怎么办?那林府你还想不想回去?”话题又绕到老问题上老太太最终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外孙女的幸福。
“让外祖母为婉儿操心是婉儿不孝,婉儿现在还不想回去。”孟氏垂着头不敢看老太太证据却是无比的坚定。
“为什么?婉儿,在林家到底是出了什么事?难道真像你姨母说的那样吗?”显然张氏已经将孟氏跟她说的话告诉张老太太。
孟氏点了点头,她低声将林府的事又说了一回。孟氏倒没有什么家丑外扬的想法,如今她能依靠的也只有张家和姨母,她还是希望他们能明白自己的想法办。
张老太太将几个媳妇孙媳妇打发了留下女儿在一旁伺候着,听孟氏说事。孟颜和孟舟两个在大人眼中不是小不点也被老太太的几个孙媳妇打包带走了。
“那贾氏实在是欺人太甚,她自己生不出孩子来竟也容不得别人生,母亲,这贾氏实在是太可恶了,她竟然想害婉娘的命,这事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即使已经听孟氏说过一回再听一回张氏还是愤怒不已。
“没想到当年名满京城的才女竟然也是这般心毒阴狠之人,果然和她那生母贾史氏一个模样。”老太太说起贾史氏话中尽是鄙夷。
“母亲提那贾史氏做什么!”提起贾史氏张氏就觉得来气,她从没见过像贾史氏那般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女人。
张氏在京中自然没少和贾府交际,想当年周府艰难时,她带着女儿出席宴会可是没少受那贾家眼高于顶的王夫人的气。不过是个一没落的国公府,不,现在连国公府都名不副实;贾府那王氏,不过是个五品小官的妻子竟然端着国公府夫人的架子看人;就算她周府再艰难那时她也是堂堂三品大员的妻子,领提淑人的诰命,王氏一个宜人竟敢鄙视她,真真让张氏想起时就气堵。
“那贾府里的确是污秽不提也罢,不过你姨母说的不错,那林贾氏敢害你我饶不了她。”老太太是极护短的。
“外祖母,贾氏如今那模样不用咱们做什么她也好不了,外祖母不必为婉娘脏了手。”
贾敏卧床养胎的事孟氏也告诉老太太和张氏,依两人的丰富经验自然明白贾敏现在的情况不妙,也明白孟氏说的有理。又听到了孟氏关于未的计划,张老太太和张氏几乎是立马就同意了孟氏暂时不回林府的想法。
“你不想回去那就先不回去,你只管在府里住下,有外祖母替你撑腰那林贾氏奈何不了你。”她的外孙女给林如海这从三品的外放官员当正妻也当得,当年若不是她们不知道加上婉儿误会又岂能让婉儿给他林如海当妾室。那贾敏活不长更好,正好让那林如海将婉儿抬为正室。
张老太太和张氏心里不约而同有相同的想法,不得不说两人还真是一脉相传的母女。虽然其中有许多不合礼教,但是对于护短的人来说,她认为是对的就行了。
“只是,外祖母这事怕是不容易,毕竟我之前是……还有两个孩子,这事很圆得过去……”
说到这事孟氏心情有些低落,虽然她也想当正室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嫡子,可是她之前已经是老爷的妾室,虽然当初在林家时还没记上名,但是官府那,也不知道官府那有没有没记薄。
“这事还真有些困难,若是就婉娘你一个人还好圆过去,若是再加两个孩子就难说了……”
老太太也为难了,若是没有两个孩子婉娘想回林府怕是是不易,有两个孩子想回林府容易,可是想以正室的身份嫁进去就难了;怎么向人解释两个孩子的存在。两个孩子可是林家的血脉,必定是要回林府的。看来这事得好好想想。
“母亲,这事咱们说了怕是不算数不如请父亲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想想,怎么说婉娘也是咱们家的人,父亲的亲外孙女给人当妾父亲脸上也无光。”张氏是十分信任父亲兄弟的,尤其是对父亲极为崇拜。
坐在一旁的孟氏听张氏这一话直觉脸上烧得慌,对自己当初给林家当妾让外祖蒙羞满心的愧疚。
“行,这事我和老爷子说说,为了老爷子的颜面他也会给婉娘想想办法。”
“是婉儿?是婉儿吗?”
已经年近八旬的老太太看到跪下的孟氏激动不已,惊得旁的媳妇孙媳妇们心惊胆战。正是因为老太太年经大了容易激动,所以几天前张氏才没有在孟氏到周府将母子三人带到张府而是先送信到张府让兄弟们安慰好老太太准备好了才带孟氏三上门。
“老太太您别激动……”
一大群媳妇儿顺气的顺气抚背抚背总算是让老太太稍平静一些。
“老太太,我是婉儿,是婉儿啊……”孟氏跪走上前伏在老太太的腿
“我的婉儿啊……”老太太拉起孟氏搂在怀里嚎嚎大哭。
看着抱成团嚎嚎大哭的祖孙俩孟颜的头皮直发麻,她已经能预示到接到自己将受到的泪水的洗礼。面对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如何能拒绝,孟颜只祈祷老太太待会不要抱太旧才好。
接下来果然如孟颜所料,祖孙俩哭够之后孟氏将姐弟俩拉上前磕头老太太抱着两人稀罕了好一会,好一心肝肉宝的一,揉得孟颜嘟嘟的肉脸一片通红。终于是从老太太怀里爬了出来又被老太太拘坐在她身边,姐弟俩被老太太一左一右搂着。老太太抹着泪对孟氏道:
“我可怜的婉儿,小小年纪就失怙失恃受了这么多苦……,幸好上天怜悯还好有这两个小人儿,将来你也算是有个依靠……青娘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娘亲一直盼望……舟儿和颜儿都很乖,娘亲若知也一定会喜欢的。”孟氏哭过的声音有些沙哑,她垂着头声声低低的。
“我几个孩子中你娘最年幼我素来最疼她,没想到她早早就去了,可怜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来……我们没照顾好你,对不起你娘啊……”
提到幼女张青老太太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孟氏的生母张青虽不是老太太亲生却是自生下起就养在老太太身边,又因为比老太太亲生的最小的儿子还要小近十岁,老太太的儿女成家后就只有张青承欢膝下,老太太对她不是一般的宠爱。
原本在张家这样的清贵人家在嫡妻育有儿女的情况下是不会纳妾的,张青的生母原是老太太的表妹,姓沐。沐氏年幼时订亲未完未成亲未婚夫去意外故去,沐氏便待字闺中。因为沐氏家世不显再结亲也难结得好人家,所以就一直拖着。那年老太太突然病重,大夫曾说过命不久已。为了四个儿女老太太将待字闺中的沐氏接到张氏,原想着自己若是去了就托表妹照顾自己的孩子。
沐氏到张府后一心陪伴照顾病重的唐氏,在沐氏的悉心照顾下唐氏病竟意外的好了起。唐氏病好后,沐氏嫁到张府当继室的事是不成了。然当初接沐氏来张家的意思张府上下都知道,连唐氏娘家也知道,沐氏若是回去怕是再也嫁不出去了;唐氏对沐氏有亏便向张老太爷提出让他纳沐氏为二旁,张老太爷对照顾发妻的妻表妹也很感激,再加上唐氏再三劝说张老太爷才同意纳沐氏为贵妾。
沐氏再嫁入张府两年后有了身孕,怀胎十月生下张青,不想沐氏在生产时难产血崩而亡,只遣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唐氏原就与沐氏情同姐妹,沐氏这一去她对沐氏更加愧疚,所以对沐氏留下的女儿张青极为疼爱;张家的孩子年纪都大,对这个小十来岁的妹妹也是极尽疼爱。在张青及笄后千挑万选挑中了孟家,不想张青嫁过去才十数年就去了。
得知张青去的消息一家人痛苦万分,张家人原想接孟氏回张府,不想当时朝廷动荡,张家和周家差点被牵连,两家战战兢兢才保住家保住了性命保住了官位。
原两家人就想着等渡过了难关再接孟氏回来,所以张氏才将孟氏托付给自己的的闺中蜜友林老太太;等两家人渡过难关想接回孟氏时,孟氏却没有答应回来。两家人知道孟氏心中有怨也没逼她,不想等孟氏竟然答应给林如海为妾,这两家人失望不已。即使失望两家人也没有想过要放弃她,只是孟氏心中被抛弃的怨气没有消一直没有和两家人联系;直到林家那场大火孟氏逃出林府而京中却得到孟氏丧生火海的消息,张老太太和张氏痛苦不已。
正是因为其中原因所以在得知孟氏还活着,两家人又惊又喜,才有了在两家抱头痛哭的场面。
说起张青张老太太和张氏、孟氏又哭难自己,张家的几个媳妇也跟着抹泪又劝三人可是劝了好久才将三人劝住。
老太太的大媳妇提出带孟氏和两个孩子去见外祖父和舅父们,孟氏带着孟颜孟舟跟着去给张老太爷和孟氏的三个舅父磕头,两人又得了一大堆见面礼。张府的主子不少,光是见面礼两人拿都拿不过来。磕过头后母子三人又被打包送回老太太的院子里。
大户人家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用膳时孟氏母子三人就在老太太的院里子和张氏、周慕芸及老太太的几个媳妇一大群孙媳妇用膳。
用过膳后老太太这才关心起孟氏的未来来。
“婉娘啊,你以后该怎么办?那林府你还想不想回去?”话题又绕到老问题上老太太最终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外孙女的幸福。
“让外祖母为婉儿操心是婉儿不孝,婉儿现在还不想回去。”孟氏垂着头不敢看老太太证据却是无比的坚定。
“为什么?婉儿,在林家到底是出了什么事?难道真像你姨母说的那样吗?”显然张氏已经将孟氏跟她说的话告诉张老太太。
孟氏点了点头,她低声将林府的事又说了一回。孟氏倒没有什么家丑外扬的想法,如今她能依靠的也只有张家和姨母,她还是希望他们能明白自己的想法办。
张老太太将几个媳妇孙媳妇打发了留下女儿在一旁伺候着,听孟氏说事。孟颜和孟舟两个在大人眼中不是小不点也被老太太的几个孙媳妇打包带走了。
“那贾氏实在是欺人太甚,她自己生不出孩子来竟也容不得别人生,母亲,这贾氏实在是太可恶了,她竟然想害婉娘的命,这事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即使已经听孟氏说过一回再听一回张氏还是愤怒不已。
“没想到当年名满京城的才女竟然也是这般心毒阴狠之人,果然和她那生母贾史氏一个模样。”老太太说起贾史氏话中尽是鄙夷。
“母亲提那贾史氏做什么!”提起贾史氏张氏就觉得来气,她从没见过像贾史氏那般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女人。
张氏在京中自然没少和贾府交际,想当年周府艰难时,她带着女儿出席宴会可是没少受那贾家眼高于顶的王夫人的气。不过是个一没落的国公府,不,现在连国公府都名不副实;贾府那王氏,不过是个五品小官的妻子竟然端着国公府夫人的架子看人;就算她周府再艰难那时她也是堂堂三品大员的妻子,领提淑人的诰命,王氏一个宜人竟敢鄙视她,真真让张氏想起时就气堵。
“那贾府里的确是污秽不提也罢,不过你姨母说的不错,那林贾氏敢害你我饶不了她。”老太太是极护短的。
“外祖母,贾氏如今那模样不用咱们做什么她也好不了,外祖母不必为婉娘脏了手。”
贾敏卧床养胎的事孟氏也告诉老太太和张氏,依两人的丰富经验自然明白贾敏现在的情况不妙,也明白孟氏说的有理。又听到了孟氏关于未的计划,张老太太和张氏几乎是立马就同意了孟氏暂时不回林府的想法。
“你不想回去那就先不回去,你只管在府里住下,有外祖母替你撑腰那林贾氏奈何不了你。”她的外孙女给林如海这从三品的外放官员当正妻也当得,当年若不是她们不知道加上婉儿误会又岂能让婉儿给他林如海当妾室。那贾敏活不长更好,正好让那林如海将婉儿抬为正室。
张老太太和张氏心里不约而同有相同的想法,不得不说两人还真是一脉相传的母女。虽然其中有许多不合礼教,但是对于护短的人来说,她认为是对的就行了。
“只是,外祖母这事怕是不容易,毕竟我之前是……还有两个孩子,这事很圆得过去……”
说到这事孟氏心情有些低落,虽然她也想当正室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嫡子,可是她之前已经是老爷的妾室,虽然当初在林家时还没记上名,但是官府那,也不知道官府那有没有没记薄。
“这事还真有些困难,若是就婉娘你一个人还好圆过去,若是再加两个孩子就难说了……”
老太太也为难了,若是没有两个孩子婉娘想回林府怕是是不易,有两个孩子想回林府容易,可是想以正室的身份嫁进去就难了;怎么向人解释两个孩子的存在。两个孩子可是林家的血脉,必定是要回林府的。看来这事得好好想想。
“母亲,这事咱们说了怕是不算数不如请父亲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想想,怎么说婉娘也是咱们家的人,父亲的亲外孙女给人当妾父亲脸上也无光。”张氏是十分信任父亲兄弟的,尤其是对父亲极为崇拜。
坐在一旁的孟氏听张氏这一话直觉脸上烧得慌,对自己当初给林家当妾让外祖蒙羞满心的愧疚。
“行,这事我和老爷子说说,为了老爷子的颜面他也会给婉娘想想办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