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 第四十八章 淮部落
- 49 第四十九章 拜访
- 50 第五十章 淮政
- 51 第五十一章 出行
- 52 第五十二章 做客
- 53 第五十三章 野马群
- 54 第五十四章 宗教的想法
- 55 第五十五章 驯马
- 56 第五十六章 商议
- 57 迪五十七章 华夏部落
- 58 第五十八章 龙的传人
- 59 第五十九章 增加人口
- 60 第六十章 铁矿石
- 61 第六十一章 炼铁
- 62 第六十二章 铁器 神器
- 63 第六十三章 寻找铁矿
- 64 第六十四章 春季交易会
- 65 第六十五章 新族人
- 66 第六十六章 登记
- 67 第六十七章 祭祀
- 68 第六十八章 野牛
- 69 第六十九章 草原
- 70 第七十章 吃货的选择
- 71 第七十一章 青叶团子
- 72 第七十二章 吃货的噩梦
- 73 第七十三章 林中发现
- 74 第七十四章 援手
- 75 第七十五章 又添族人
- 76 第七十六章 十年后
- 77 第七十七章 婚前准备
- 78 第七十八章 独处
- 79 第七十九章 各怀心事
- 80 第八十章 诉衷情
- 81 第八十一章 婚礼(一)
- 82 第八十二章 婚礼(二)
- 83 第八十三章 婚礼(三)
- 84 第八十四章 婚礼(四)
- 85 第八十五章 婚礼(五)
- 86 第八十六章 碧姬
- 87 第八十七章 探讨
- 88 第八十八章 麦芽糖
- 89 第八十九章 准备出游
- 90 第九十章 郊游
- 91 第九十一章 樱桃酱
- 92 第九十二章 联盟
- 93 第九十三章 联盟(二)
- 94 第九十四章 华龙城
- 95 第九十五章 祭祀
- 96 第九十六章 向往新生活
- 97 第九十七章 大招收
- 98 第九十八章 幼儿园
- 99 第九十九章 工坊搬迁
- 100 第一百章 逛街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怀孕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饿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妊娠反应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医院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杆秤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蛔虫病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新年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篝火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乖巧的孩子们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月姨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城墙建成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分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美食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胎动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处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甜蜜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联盟军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思念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初次交手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不服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进退维谷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魔鬼的传说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失踪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捕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惊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胶着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凯旋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迎接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龚珍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生产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产后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醒来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喂奶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名字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坐月子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商议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震撼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见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柳暗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花明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归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哭神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淮霆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满月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欢聚一堂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激情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巡视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限盐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原因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意见相左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分辩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劝服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决定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解决办法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发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一晚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海的味道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达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凶残的海浪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开工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沙滩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赶海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海鲜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挑战神迹?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为了海鲜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海鲜大餐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粗盐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想办法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安排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制陶坯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童子尿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祭祀火神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想通了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陶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夫妻交谈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日晒盐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获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去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暴风雨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争分夺秒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风雨后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病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回来了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船锚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母与子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古润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探查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挖山洞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山谷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山洞开通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搬家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夜谈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浮标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回城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二世祖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剑的打算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雪后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来犯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攻城梯子
- 200 第二百章 一边倒
- 201 第二百零一章 叛徒
- 202 第二百零二章 改制
- 203 第二百零三章 准备
- 204 第二百零四章 出击
- 205 第三百零五章 大结局
- 206 后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八章 龙的传人
第五十八章 龙的传人
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
紫璇就是这样将信念传递给部落族人的,让他们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等部落图腾升起后,族人再次膜拜图腾,才算是祭祀完成。接着就是欢快的祭祀舞,篝火宴会等庆祝活动。
一直欢庆到夜晚降临,然后皎月西沉,金乌初升才终于停止。
然后,就在这雪季的末尾,大家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回到各自的家。
部落合并后,第一件事不是大建设。因为现在建设的话,也不合适。地面都还被冻着,硬邦邦的,那些泥挖出来也不能用。
倒是可以组织人手去砍伐树木,竹子的,为接下来的大建设准备好材料。
在大人们热火朝天的工作时,紫璇也接受了很多的新学生。淮部落里的超过五岁的孩子,都被送到了古部落来。
这些孩子都住在古部落这边的聚居地中,他们就是学堂的第二批学生。
不过,紫璇现在可不会亲自带着这帮孩子了,而是让古承来教育他们。古承已经学习了一年多,基本的字词都认识,并会熟练运用,基本的算术也都没有问题。
就由他带着这些新晋的小学生,紫璇自己则接手原先部落中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
不要以为这样一来古承就吃亏了,其实不然。因为古承的勤学好问,经常会晚上另外向紫璇讨教。而且,遇到不懂的也爱问,所以,紫璇现在教的,古承基本都已经学会。
而且,紫璇还会在晚上给他另开小灶,教他些更为深奥些的知识。比如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比如历法,比如计时方法等等。
在部落的祭坛那里,紫璇不是让人安了一个日晷,用以计时的么。她派专人时时记录,以便确定今后的阳历日期。
对古人来说,根据月亮盈亏周期安排的阴历来计时间是最方便。但对于种植业来说,以太阳为历法更为准确,季节更为分明,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历来设置的。
所以,紫璇决定,人们日常用的就是阴历。太阳历只限于宗教部的内部人员知晓,然后每年的节气日告知给族人知晓就可。也让人们不明觉厉,起到了宗教的神秘之感。
不过,暂时这些还无法定下来,起码要观察一年甚至几年,才能把这些节气给定下来。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知识。一年中,太阳影子最短的那一天就是夏至,太阳影子最长的那一天就是冬至。
只要有一年的日影记录,就能初步确定冬至日和夏至日,还有春分和秋风日也能定下。这四个日期确定后,其他的节气也就能通过计算得出。
在紫璇的课堂上,紫璇还教孩子辨别阴历的时间,还要基本会使用日晷看时间。
除了日晷外,紫璇还教给了孩子使用水钟来计时。不过,因为只是知道大概的方法,而且材料有限,制作的工具大受限制。
她倒是感觉到,用水钟计时只能短时准确。因此,也只是用于夜晚和阴天的时候感受下大概的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雪季正在拖动着不舍的步伐离去,春天的脚步渐渐靠近。这段时间,一边淮剑带人到草原上大量地捕猎野马。用各种的绳索,猎网,陷阱等捕获到了近百匹的骏马。
另一边,紫璇又绘制了简单的马车图纸,让林拿回去仔细研究,务必尽快研制出合适的马车。
从原先淮部落到古部落的路也基本修建而成。倒是没费多大的力气,只是顺着林中的树木间隙,清除出的一条没有灌木杂草的较为平坦的泥路。
碰到挡路的大树,就直接一二三给砍倒,拖回去当建房材料。碰到凹陷不平的地方,就用泥沙和碎石填充。
因为这段时间的人来马往,这条路已经形成,平坦程度可以让马车轻易通过。至此,部落中的第一条马路就建成了。
有了马和马车,林中砍下来的树很容易就运送回去。现在的部落,还是分为两个聚集地,往哪边迁都不好。
古部落这里那是经营了好多年的农田,还有那新建的村落、崭新温暖的房屋,实在不舍得放弃。
而淮部落这边吧,又有着大片的即将开垦的农田。那么好的一片无人之地,这么大的一片广袤草原,如果都开垦出来的话,足以养活成数以万计的族人。
当然,现在也不需要开垦这么多的地。毕竟现在的族人也没有这么多,现在的华夏部落,通过仔细的人口普查,登记造册,统计出人口共计283人,分成一百多户。
据详细数据显示,15岁以上的成年男子108人,其中年老无法工作的有9人。
15岁以上的成年女子有102人,其中13人为年老者。
15岁以下的孩子73人,其中5岁以下的占41人,其中大部分是古部落这几年来出生的孩子。
古部落这边这几年因为食物充足,族人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孩子夭折的现象,所以存活率就高。
部落规定,凡是15岁以上者,就可以成家,另立一户,分开登录户籍。如未成家者,可选择与父母同住或自己单独居住。
现在,部落中15岁以上还未婚配的,族老和酋长都在这段时间给他们找寻合适的人选组建新的家庭。有的成年人失去丈夫或妻子的,族里也都安排他们重新组建家庭。
这样一来,由于男女比例略有差异,发现部落中还有几个已成年的男孩或丧偶的男人没有另一半。
淮剑酋长就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天气稍微暖和的好日子。一大早就骑上骏马,带着一些皮毛,形状不好的陶器,快变质的食物。
另外领着要娶妻的几个男孩和男人,加上另外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一起距此百里外的战部落去交换女人。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
紫璇就是这样将信念传递给部落族人的,让他们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等部落图腾升起后,族人再次膜拜图腾,才算是祭祀完成。接着就是欢快的祭祀舞,篝火宴会等庆祝活动。
一直欢庆到夜晚降临,然后皎月西沉,金乌初升才终于停止。
然后,就在这雪季的末尾,大家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回到各自的家。
部落合并后,第一件事不是大建设。因为现在建设的话,也不合适。地面都还被冻着,硬邦邦的,那些泥挖出来也不能用。
倒是可以组织人手去砍伐树木,竹子的,为接下来的大建设准备好材料。
在大人们热火朝天的工作时,紫璇也接受了很多的新学生。淮部落里的超过五岁的孩子,都被送到了古部落来。
这些孩子都住在古部落这边的聚居地中,他们就是学堂的第二批学生。
不过,紫璇现在可不会亲自带着这帮孩子了,而是让古承来教育他们。古承已经学习了一年多,基本的字词都认识,并会熟练运用,基本的算术也都没有问题。
就由他带着这些新晋的小学生,紫璇自己则接手原先部落中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
不要以为这样一来古承就吃亏了,其实不然。因为古承的勤学好问,经常会晚上另外向紫璇讨教。而且,遇到不懂的也爱问,所以,紫璇现在教的,古承基本都已经学会。
而且,紫璇还会在晚上给他另开小灶,教他些更为深奥些的知识。比如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比如历法,比如计时方法等等。
在部落的祭坛那里,紫璇不是让人安了一个日晷,用以计时的么。她派专人时时记录,以便确定今后的阳历日期。
对古人来说,根据月亮盈亏周期安排的阴历来计时间是最方便。但对于种植业来说,以太阳为历法更为准确,季节更为分明,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历来设置的。
所以,紫璇决定,人们日常用的就是阴历。太阳历只限于宗教部的内部人员知晓,然后每年的节气日告知给族人知晓就可。也让人们不明觉厉,起到了宗教的神秘之感。
不过,暂时这些还无法定下来,起码要观察一年甚至几年,才能把这些节气给定下来。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知识。一年中,太阳影子最短的那一天就是夏至,太阳影子最长的那一天就是冬至。
只要有一年的日影记录,就能初步确定冬至日和夏至日,还有春分和秋风日也能定下。这四个日期确定后,其他的节气也就能通过计算得出。
在紫璇的课堂上,紫璇还教孩子辨别阴历的时间,还要基本会使用日晷看时间。
除了日晷外,紫璇还教给了孩子使用水钟来计时。不过,因为只是知道大概的方法,而且材料有限,制作的工具大受限制。
她倒是感觉到,用水钟计时只能短时准确。因此,也只是用于夜晚和阴天的时候感受下大概的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雪季正在拖动着不舍的步伐离去,春天的脚步渐渐靠近。这段时间,一边淮剑带人到草原上大量地捕猎野马。用各种的绳索,猎网,陷阱等捕获到了近百匹的骏马。
另一边,紫璇又绘制了简单的马车图纸,让林拿回去仔细研究,务必尽快研制出合适的马车。
从原先淮部落到古部落的路也基本修建而成。倒是没费多大的力气,只是顺着林中的树木间隙,清除出的一条没有灌木杂草的较为平坦的泥路。
碰到挡路的大树,就直接一二三给砍倒,拖回去当建房材料。碰到凹陷不平的地方,就用泥沙和碎石填充。
因为这段时间的人来马往,这条路已经形成,平坦程度可以让马车轻易通过。至此,部落中的第一条马路就建成了。
有了马和马车,林中砍下来的树很容易就运送回去。现在的部落,还是分为两个聚集地,往哪边迁都不好。
古部落这里那是经营了好多年的农田,还有那新建的村落、崭新温暖的房屋,实在不舍得放弃。
而淮部落这边吧,又有着大片的即将开垦的农田。那么好的一片无人之地,这么大的一片广袤草原,如果都开垦出来的话,足以养活成数以万计的族人。
当然,现在也不需要开垦这么多的地。毕竟现在的族人也没有这么多,现在的华夏部落,通过仔细的人口普查,登记造册,统计出人口共计283人,分成一百多户。
据详细数据显示,15岁以上的成年男子108人,其中年老无法工作的有9人。
15岁以上的成年女子有102人,其中13人为年老者。
15岁以下的孩子73人,其中5岁以下的占41人,其中大部分是古部落这几年来出生的孩子。
古部落这边这几年因为食物充足,族人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孩子夭折的现象,所以存活率就高。
部落规定,凡是15岁以上者,就可以成家,另立一户,分开登录户籍。如未成家者,可选择与父母同住或自己单独居住。
现在,部落中15岁以上还未婚配的,族老和酋长都在这段时间给他们找寻合适的人选组建新的家庭。有的成年人失去丈夫或妻子的,族里也都安排他们重新组建家庭。
这样一来,由于男女比例略有差异,发现部落中还有几个已成年的男孩或丧偶的男人没有另一半。
淮剑酋长就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天气稍微暖和的好日子。一大早就骑上骏马,带着一些皮毛,形状不好的陶器,快变质的食物。
另外领着要娶妻的几个男孩和男人,加上另外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一起距此百里外的战部落去交换女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