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07 1007.第1007章 威震南疆
- 1008 1008.第1008章 年礼进京
- 1009 1009.第1009章 文治回家
- 1010 1010.第1010章 欢喜团圆
- 1011 1011.第1011章 朝会、无事生非
- 1012 1012.第1012章 惊动苗素问
- 1013 1013.第1013章 提前生产
- 1014 1014.第1014章 生个公主
- 1015 1015.第1015章 混世魔王
- 1016 1016.第1016章 京中来信
- 1017 1017.第1017章 动身返京
- 1018 1018.第1018章 调皮的靖炎
- 1019 1019.第1019章 回京进宫
- 1020 1020.第1020章 靖炎耍宝
- 1021 1021.第1021章 看望太上皇
- 1022 1022.第1022章 惊讶、欢喜
- 1023 1023.第1023章 相聚鸿寿宫
- 1024 1024.第1024章 对劭安不满
- 1025 1025.第1025章 婆媳谈心
- 1026 1026.第1026章 诸王进宫
- 1027 1027.第1027章 回到顾家
- 1028 1028.第1028章 亲人见面
- 1029 1029.第1029章 玉麒和灵慧
- 1030 1030.第1030章 憧憬向往
- 1031 1031.第1031章 玩疯的小娃
- 1032 1032.第1032章 针对苗家
- 1033 1033.第1033章 高威没死
- 1034 1034.第1034章 失去记忆
- 1035 1035.第1035章 中秋团圆宴
- 1036 1036.第1036章 暗潮汹涌
- 1037 1037.第1037章 收拾吕雨欣
- 1038 1038.第1038章 盛世景象
- 1039 1039.第1039章 王府进刺客
- 1040 1040.第1040章 疑似有喜
- 1041 1041.第1041章 搜查顾家
- 1042 1042.第1042章 靖烨发威
- 1043 1043.第1043章 鬼灵精靖烨
- 1044 1044.第1044章 心有余悸
- 1045 1045.第1045章 看出破绽
- 1046 1046.第1046章 顾家回乡
- 1047 1047.第1047章 围场狩猎
- 1048 1048.第1048章 夜宿围场
- 1049 1049.第1049章 尽数擒获
- 1050 1050.第1050章 吕家抄家
- 1051 1051.第1051章 本来面目
- 1052 1052.第1052章 人人自危
- 1053 1053.第1053章 牢房血案
- 1054 1054.第1054章 朝堂震动
- 1055 1055.第1055章 太上皇圣寿
- 1056 1056.第1056章 寿宴出意外
- 1057 1057.第1057章 秦劭安谋反
- 1058 1058.第1058章 情势逆转
- 1059 1059.第1059章 太上皇吐血
- 1060 1060.第1060章 双双离世
- 1061 1061.第1061章 处置众人
- 1062 1062.第1062章 只盼岁月静好
- 1063 1063.第1063章 女儿静姝
- 1064 1064.第1064章 册立太子
- 1065 1065.第1065章 大结局(上)
- 1066 1066.第1066章 大结局(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017.第1017章 动身返京
1017.第1017章 动身返京
太上皇和太后的病情不等人,是以消息刚刚传到,绍远就已经跟王府一众属官商议妥当。绍远带领妻儿回京,田弘泰田弘嘉等人则是继续坐镇南疆。如今的南疆今非昔比,各项事务繁多,若是不留下可靠的人坐镇,绍远真的是不放心。
王府里的大事都安排妥当了,绍远才来找娇颜的,所以听娇颜询问,绍远就点了点头,“颜儿,你带着人赶快收拾一下吧,明天清晨,咱们就必须出发了。父皇来信说,太上皇的情形很是不好,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见咱们一面。”
绍远说到此处,也是有些哽咽。那是他的亲祖父祖母,这些年他一直在外,没能留在祖父祖母身边尽孝。若是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那可就是太遗憾了。
娇颜自然是理解绍远的,对于娇颜来说,太上皇甚至比顾家老爷子还亲近呢,此时听闻这样的消息,娇颜心里也是很难过。“好,我这就去收拾准备,你那边也去预备一下吧。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最好还是多带一些人回去。”
南疆到京城可是路途遥远,他们又带着几个孩子,必须多带一些人保护着才行。绍远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点点头,扶起二人分头行动,各自准备。
“对了,这一回是不是也让文山和文安跟着回京啊?他们出来也好几年了,是该回家去看一看呢。”娇颜忽然想到这个,就问了一句。
绍远愣了一下,然后才点头,“嗯,让他们也跟着吧,这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文山文安这几年也都娶了媳妇,如今各自有孩子,算一算他们都好几年没能回家了,这一次确实应该回去看看。
“行,我去知会一下他们,你这边赶紧预备吧。”绍远点点头,然后就快步离开了。
娇颜这边也是赶紧回到了长春宫,然后把玲珑琉璃白芷紫菀白薇等人,以及袁姑姑韩姑姑全都叫了过来。“刚刚王爷接到京城来信,说是太上皇身子不好,陛下命令王爷带我们一家赶紧回京。”
“事不宜迟,咱们需要立即就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动身,现在就什么话都不要说了,你们各自回去收拾东西吧。袁姑姑韩姑姑,你们两位跟我一起领着这边的丫头们,快点儿收拾行囊。咱们这一次回京,怕是没有半年回不来的,该预备的东西要预备齐了。”
若是太上皇真的驾崩,那么接下来的丧礼最少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娇颜就得把事情都想好了。虽然京城里什么都有,可是该用的也都不能少带,不然到时候用了找不到,实在是麻烦。
袁姑姑当然是明白这些,别的不说,三个孩子要用的东西必须带齐全了,不然路上没用的,那可是不好办。“王妃放心吧,我们都晓得呢。”
娇颜把事情吩咐下去了,然后玲珑等人便赶紧的去收拾准备。她们都是娇颜身边的人,娇颜到哪里,她们就要跟到哪里。
不过她们现在也都是成了亲有丈夫有儿子的人,都必须赶紧回去把家里安顿妥当。好在这几个嫁的都是王府的护卫,原本就是要跟着回京的,这样一来,倒是没什么太麻烦的。
娇颜又把儿子女儿都叫来,跟他们明确说了,要回京城的事情。靖炎还小,其实还不太能理解回京城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出门会很有意思。倒是靖烨和静娴,一脸担忧的模样,“娘,我们这一路回去,要多久啊?能来得及么?”
娇颜叹了口气,“娘也不知道,所以咱们要尽量赶路。这六月里天气热,估计就得起早贪黑,白天太热的时候停下休息。你们也要有些准备,路上最少要二十几天,大部分时间都要在马车上,很辛苦。”
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回京城,一个是没有皇帝的旨意不能乱动,另外一个,也实在是担心孩子们受不了。可如今的情形,由不得他们了,娇颜也只能是提前跟孩子们说清楚,让他们心里都有些准备。
“娘,我们知道了,没关系,我们都能克服的。倒是弟弟,他还小呢,到时候娘肯定要费心。”静娴很是平静,并没有对即将回京表示多么喜悦或是担忧,反而是担心起靖炎来。“娘到时候好好照顾弟弟就行了,我和哥哥都会照顾自己的。”
娇颜听了闺女的话,心中简直感动的不行,他们家这个闺女,简直太懂事了。“好,既然这样的话,咱们现在就要收拾东西了,你俩回去看看,想要带什么走。一些你们喜欢的,离不开的东西,都可以带上。”
靖烨和静娴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点点头,“那我们去收拾了。”说完,两个小大人就离开了正殿,回他们的住处收拾自己要带走的东西。
王宫之中一阵忙乱,娇颜亲自带人收拾行李用品等,众人忙了一下午加一晚上,总算是把该带的东西,收拾了大半。绍远那头也没少忙活,直到半夜了,绍远才回来休息。
第二天寅时初,绍远娇颜就收拾停当,然后一行人从王宫出来,向着太平府北城门行去。
这太平府,就是原本的崇善县,之前田弘泰等人就提议,扩建县城,绍远同意了。永康四年春天开始,便动工修建,到了秋天,整个儿城池修建完毕。
新城落成,不少附近的百姓都搬到了新城之中。而随着南疆的经济发展,再加上王城所在,这新城没用一年,就变成了整个儿南疆的经济政治中心。南疆丰富的物产吸引了大批的客商,带动了各处的经济,同时也使新城的人口迅速增多。
到了永康六年初春时,绍远便上奏朝廷,将原本的崇善县改成太平府。从一个县城一跃成为府城,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小。经过朝廷众臣的商议之后,最终定论,此地就成了太平府。
娇颜和绍远到南疆的这六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说当时发现的那些特产,其余的像是蔗糖、香皂、纺织品、蜜饯糖果、各类药材成药等等,都已经成为各地商户争抢着经营的商品了。
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兴旺,百姓如今也不仅仅是只种普通粮食了,而是在填饱肚子的基础上,尽量向多元化、经济化发展。人们从最原始的吃饱穿暖,到现在明白了如何去经营自家的生活,可以说,这其中的变化,也是巨大的。
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南疆各部族的人都对朝廷的统治越发臣服。与之前相比,现在的百姓,更在意的是朝廷的举措。
借着这样的机会,绍远听从娇颜的意见,在各处设立的官办的学堂。百姓家的孩子,每个月只要支付一定的束脩,就可以进学堂读书,而成绩优秀的,可以免除束脩。这样一来,好多百姓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了学堂里,这样一来,就带动了整个儿南疆的官话普及。
同时,娇颜还试着设立了不少医馆,招收学徒。这些人在医馆学医,等他们学成,可以留在医馆给人看病,也可以出去自己谋生。好多贫困人家的孩子以及一些女孩,都在医馆里做学徒。
如今的南疆,跟之前相比,可以说是完全变了个模样。娇颜坐在马车里,透过薄薄的窗纱,看着外面的整齐的街道,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她已经来到这里六年了。看着此地的变化,娇颜真的是很高兴,这是他们夫妻,用六年时间努力,所换来的成果。看着眼前的情形,娇颜只希望,南疆会越来越好。
清晨时分,路上并没有多少行人,绍远要离开南疆回京的消息,并没有向外透露。时间紧迫,实在是没那个时间去跟众人道别,还不如就这样悄悄离开算了。
绍远想的倒是不错,可是等他们来到北城门时,却发现知府带着府衙的很多官员,以及不少百姓,都等在那里了。“王爷要回京去,下官等人特来相送。”知府见到绍远,连忙上前道。
“本王不过是回京一趟,去见一见亲人罢了,何至于劳动大人以及诸位乡亲啊?这么早呢,大家还是都回去吧,用不上几个月,本王还会回来的。”绍远见到眼前这些人,心里忽然有些难受。六年了,六年来与这些人相处,如今突然要离开,心里还真是舍不得。
太平知府就是以前的崇善县知县,这人能在几年之内,从一任知县直接成为知府,除了他的确有能力之外,更多的当然还是绍远的提拔。对此,他是非常感激的。
“王爷此次回京,还是要多加小心,六月酷暑难耐,路上莫要太急着赶路。京城里形势多变,王爷更要小心提防。下官不能随王爷进京,鞍前马后伺候王爷,惟愿王爷一路平安。”太平知府向着绍远深施一礼,口中言道。
绍远听闻此言,不由得心生感慨,这些年他与这位太平府的知府相处十分融洽,两人也算是至交了。也正是因为相熟,人家才会这样殷殷叮嘱。“大人放心吧,本王会一切小心的。本王不在太平,这边的事情,还要大人多照管才是。”
王府里的大事都安排妥当了,绍远才来找娇颜的,所以听娇颜询问,绍远就点了点头,“颜儿,你带着人赶快收拾一下吧,明天清晨,咱们就必须出发了。父皇来信说,太上皇的情形很是不好,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见咱们一面。”
绍远说到此处,也是有些哽咽。那是他的亲祖父祖母,这些年他一直在外,没能留在祖父祖母身边尽孝。若是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那可就是太遗憾了。
娇颜自然是理解绍远的,对于娇颜来说,太上皇甚至比顾家老爷子还亲近呢,此时听闻这样的消息,娇颜心里也是很难过。“好,我这就去收拾准备,你那边也去预备一下吧。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最好还是多带一些人回去。”
南疆到京城可是路途遥远,他们又带着几个孩子,必须多带一些人保护着才行。绍远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点点头,扶起二人分头行动,各自准备。
“对了,这一回是不是也让文山和文安跟着回京啊?他们出来也好几年了,是该回家去看一看呢。”娇颜忽然想到这个,就问了一句。
绍远愣了一下,然后才点头,“嗯,让他们也跟着吧,这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文山文安这几年也都娶了媳妇,如今各自有孩子,算一算他们都好几年没能回家了,这一次确实应该回去看看。
“行,我去知会一下他们,你这边赶紧预备吧。”绍远点点头,然后就快步离开了。
娇颜这边也是赶紧回到了长春宫,然后把玲珑琉璃白芷紫菀白薇等人,以及袁姑姑韩姑姑全都叫了过来。“刚刚王爷接到京城来信,说是太上皇身子不好,陛下命令王爷带我们一家赶紧回京。”
“事不宜迟,咱们需要立即就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动身,现在就什么话都不要说了,你们各自回去收拾东西吧。袁姑姑韩姑姑,你们两位跟我一起领着这边的丫头们,快点儿收拾行囊。咱们这一次回京,怕是没有半年回不来的,该预备的东西要预备齐了。”
若是太上皇真的驾崩,那么接下来的丧礼最少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娇颜就得把事情都想好了。虽然京城里什么都有,可是该用的也都不能少带,不然到时候用了找不到,实在是麻烦。
袁姑姑当然是明白这些,别的不说,三个孩子要用的东西必须带齐全了,不然路上没用的,那可是不好办。“王妃放心吧,我们都晓得呢。”
娇颜把事情吩咐下去了,然后玲珑等人便赶紧的去收拾准备。她们都是娇颜身边的人,娇颜到哪里,她们就要跟到哪里。
不过她们现在也都是成了亲有丈夫有儿子的人,都必须赶紧回去把家里安顿妥当。好在这几个嫁的都是王府的护卫,原本就是要跟着回京的,这样一来,倒是没什么太麻烦的。
娇颜又把儿子女儿都叫来,跟他们明确说了,要回京城的事情。靖炎还小,其实还不太能理解回京城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出门会很有意思。倒是靖烨和静娴,一脸担忧的模样,“娘,我们这一路回去,要多久啊?能来得及么?”
娇颜叹了口气,“娘也不知道,所以咱们要尽量赶路。这六月里天气热,估计就得起早贪黑,白天太热的时候停下休息。你们也要有些准备,路上最少要二十几天,大部分时间都要在马车上,很辛苦。”
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回京城,一个是没有皇帝的旨意不能乱动,另外一个,也实在是担心孩子们受不了。可如今的情形,由不得他们了,娇颜也只能是提前跟孩子们说清楚,让他们心里都有些准备。
“娘,我们知道了,没关系,我们都能克服的。倒是弟弟,他还小呢,到时候娘肯定要费心。”静娴很是平静,并没有对即将回京表示多么喜悦或是担忧,反而是担心起靖炎来。“娘到时候好好照顾弟弟就行了,我和哥哥都会照顾自己的。”
娇颜听了闺女的话,心中简直感动的不行,他们家这个闺女,简直太懂事了。“好,既然这样的话,咱们现在就要收拾东西了,你俩回去看看,想要带什么走。一些你们喜欢的,离不开的东西,都可以带上。”
靖烨和静娴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点点头,“那我们去收拾了。”说完,两个小大人就离开了正殿,回他们的住处收拾自己要带走的东西。
王宫之中一阵忙乱,娇颜亲自带人收拾行李用品等,众人忙了一下午加一晚上,总算是把该带的东西,收拾了大半。绍远那头也没少忙活,直到半夜了,绍远才回来休息。
第二天寅时初,绍远娇颜就收拾停当,然后一行人从王宫出来,向着太平府北城门行去。
这太平府,就是原本的崇善县,之前田弘泰等人就提议,扩建县城,绍远同意了。永康四年春天开始,便动工修建,到了秋天,整个儿城池修建完毕。
新城落成,不少附近的百姓都搬到了新城之中。而随着南疆的经济发展,再加上王城所在,这新城没用一年,就变成了整个儿南疆的经济政治中心。南疆丰富的物产吸引了大批的客商,带动了各处的经济,同时也使新城的人口迅速增多。
到了永康六年初春时,绍远便上奏朝廷,将原本的崇善县改成太平府。从一个县城一跃成为府城,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小。经过朝廷众臣的商议之后,最终定论,此地就成了太平府。
娇颜和绍远到南疆的这六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说当时发现的那些特产,其余的像是蔗糖、香皂、纺织品、蜜饯糖果、各类药材成药等等,都已经成为各地商户争抢着经营的商品了。
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兴旺,百姓如今也不仅仅是只种普通粮食了,而是在填饱肚子的基础上,尽量向多元化、经济化发展。人们从最原始的吃饱穿暖,到现在明白了如何去经营自家的生活,可以说,这其中的变化,也是巨大的。
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南疆各部族的人都对朝廷的统治越发臣服。与之前相比,现在的百姓,更在意的是朝廷的举措。
借着这样的机会,绍远听从娇颜的意见,在各处设立的官办的学堂。百姓家的孩子,每个月只要支付一定的束脩,就可以进学堂读书,而成绩优秀的,可以免除束脩。这样一来,好多百姓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了学堂里,这样一来,就带动了整个儿南疆的官话普及。
同时,娇颜还试着设立了不少医馆,招收学徒。这些人在医馆学医,等他们学成,可以留在医馆给人看病,也可以出去自己谋生。好多贫困人家的孩子以及一些女孩,都在医馆里做学徒。
如今的南疆,跟之前相比,可以说是完全变了个模样。娇颜坐在马车里,透过薄薄的窗纱,看着外面的整齐的街道,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她已经来到这里六年了。看着此地的变化,娇颜真的是很高兴,这是他们夫妻,用六年时间努力,所换来的成果。看着眼前的情形,娇颜只希望,南疆会越来越好。
清晨时分,路上并没有多少行人,绍远要离开南疆回京的消息,并没有向外透露。时间紧迫,实在是没那个时间去跟众人道别,还不如就这样悄悄离开算了。
绍远想的倒是不错,可是等他们来到北城门时,却发现知府带着府衙的很多官员,以及不少百姓,都等在那里了。“王爷要回京去,下官等人特来相送。”知府见到绍远,连忙上前道。
“本王不过是回京一趟,去见一见亲人罢了,何至于劳动大人以及诸位乡亲啊?这么早呢,大家还是都回去吧,用不上几个月,本王还会回来的。”绍远见到眼前这些人,心里忽然有些难受。六年了,六年来与这些人相处,如今突然要离开,心里还真是舍不得。
太平知府就是以前的崇善县知县,这人能在几年之内,从一任知县直接成为知府,除了他的确有能力之外,更多的当然还是绍远的提拔。对此,他是非常感激的。
“王爷此次回京,还是要多加小心,六月酷暑难耐,路上莫要太急着赶路。京城里形势多变,王爷更要小心提防。下官不能随王爷进京,鞍前马后伺候王爷,惟愿王爷一路平安。”太平知府向着绍远深施一礼,口中言道。
绍远听闻此言,不由得心生感慨,这些年他与这位太平府的知府相处十分融洽,两人也算是至交了。也正是因为相熟,人家才会这样殷殷叮嘱。“大人放心吧,本王会一切小心的。本王不在太平,这边的事情,还要大人多照管才是。”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