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84 第1567章 没有炮哥的日子(除夕快乐!)
- 1585 第1568章 让世界匍匐在脚下(祝大家新年快乐!)
- 1586 第1569章 许圣哲求援
- 1587 第1560章 回归远方(再次说新年快乐,感谢上帝很忧郁兄弟打赏)
- 1588 第1571章 导火索
- 1589 第1572章 不妥协,不让步
- 1590 第1573章 袁成道的茫然(万更求订阅)
- 1591 第1574章 北上!
- 1592 第1575章 虚晃一枪(感谢上帝很忧郁兄弟打赏)
- 1593 第1576章 出人预料的“东北虎”
- 1594 第1577章 就不能消停几天?
- 1595 第1578章 70亿的奖励方案(万更求订阅)
- 1596 第1579章 让人眼红
- 1597 第1580章 一如既往的贱
- 1598 第1581章 女人的脸,六月的天
- 1599 第1582章 借一下又不损失什么
- 1600 第1583章 庆典成忌日?(万更求订阅)
- 1601 第1584章 远方消费贷
- 1602 第1585章 雁过拔毛的李东
- 1603 第1586章 09年上半年业绩汇总
- 1604 第1587章 冲击万亿目标
- 1605 第1588章 想从源头垄断?(万更求订阅)
- 1606 第1589章 不能理解也得理解!
- 1607 第1590章 先赢未必赢
- 1608 第1591章 别人欺生我杀熟(万更求订阅)
- 1609 第1592章 活该被惦记
- 1610 第1593章 各有各的主意
- 1611 第1594章 复牌在即(万更求订阅)
- 1612 第1595章 再赴香江
- 1613 第1596章 复牌定价
- 1614 第1597章 有理有据的逼迫
- 1615 第1598章 世界瞩目
- 1616 第1599章 群英会(万更求订阅)
- 1617 第1600章 质疑和反驳
- 1618 第1601章 挖人挖习惯了
- 1619 第1602章 就是这么自信(万更求订阅)
- 1620 第1603章 封顶
- 1621 第1604章 好歌!
- 1622 第1605章 东方巨人!
- 1623 第1606章 忽悠是一种能耐
- 1624 第1607章 打破多项记录
- 1625 第1608章 引领时代
- 1626 第1609章 随访
- 1627 第1610章 滕迅复牌(万更求订阅)
- 1628 第1611章 复杂的人
- 1629 第1612章 比邻而居
- 1630 第1613章 微博上市
- 1631 第1614章 满载而归
- 1632 第1615章 这还怎么打?
- 1633 第1616章 儿女都是债(感谢大总管打赏)
- 1634 第1617章 圆梦
- 1635 第1618章 龙华上市
- 1636 第1619章 落幕
- 1637 第1620章 临产
- 1638 第1621章 传承
- 1639 第1622章 国民岳父
- 1640 第1623章 富人越富
- 1641 第1624章 太冒险了!
- 1642 第1625章 不亏就是大赚
- 1643 第1626章 别去猜
- 1644 第1627章 琐事
- 1645 第1628章 完美解决
- 1646 第1629章 华山论剑
- 1647 第1630章 教你抢头条
- 1648 第1631章 热闹的九月
- 1649 第1632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1650 第1633章 私人基金
- 1651 第1634章 新晋的传媒大亨
- 1652 第1635章 想要的得不到
- 1653 第1636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1654 第1637章 前往
- 1655 第1638章 让人仰望
- 1656 第1639章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 1657 第1640章 我为主
- 1658 第1641章 无冕之王
- 1659 第1642章 年轻一代的霸道
- 1660 第1642章 开幕演讲
- 1661 第1644章 争
- 1662 第1645章 前浪死在沙滩上
- 1663 第1646章 秦王扫六合
- 1664 第1647章 备战
- 1665 第1648章 霸道蛮横的企业家们
- 1666 第1649章 活的像个人就行
- 1667 第1650章 人心不齐
- 1668 第1651章 反击
- 1669 第1652章 只管放炮
- 1670 第1653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 1671 第1654章 大商之变!
- 1672 第1655章 乱!
- 1673 第1656章 只因为你是李东
- 1674 第1657章 看不透的商场
- 1675 第1658章 老天还要再帮他一次吗?
- 1676 第1659章 妖孽
- 1677 第1660章 去吓唬人!
- 1678 第1661章 不平凡
- 1679 第1662章 大雪
- 1680 第1663章 快刀斩乱麻
- 1681 第1664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1682 第1665章 下马威
- 1683 第1666章 最后8小时
- 1684 第1667章 双十一
- 1685 第1668章 让人绝望
- 1686 第1669章 个人理念
- 1687 第1670章 猜测
- 1688 第1671章 争取卖个好价格
- 1689 第1672章 手段柔和一些
- 1690 第1673章 爱的越深,打的越狠
- 1691 第1674章 该捧的捧,该杀的杀
- 1692 第1675章 大势压人
- 1693 第1676章 已无敌手
- 1694 第1677章 悔创远方
- 1695 第1678章 上市!
- 1696 第1679章 万亿集团
- 1697 第1680章 许圣哲的野心
- 1698 第1681章 决断
- 1699 第1682章 光芒万丈
- 1700 第1683章 期待
- 1701 第1684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 1702 第1685章 去留
- 1703 第1686章 安排
- 1704 第1687章 商场如战场
- 1705 第1688章 差距
- 1706 第1689章 忙完了这段时间就轻松了
- 1707 第1690章 垄断
- 1708 第1691章 合并
- 1709 第1692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1710 第1693章 融合
- 1711 第1694章 难得清闲
- 1712 第1695章 告别09年
- 1713 第1696章 李东的魅力
- 1714 第1697章 两种可能
- 1715 第1698章 钱不是万能的
- 1716 第1699章 独生女的优势
- 1717 第1700章 人生态度
- 1718 第1701章 股本重置
- 1719 第1702章 各有各的路
- 1720 第1703章 不一样
- 1721 第1704章 顺其自然
- 1722 第1705章 满足
- 1723 第1706章 杀回江北!
- 1724 第1707章 否定
- 1725 第1708章 又是一年
- 1726 第1709章 恨不能时光倒流
- 1727 第1710章 阴险的胖子
- 1728 第1711章 被打压了
- 1729 第1712章 就是来找揍的!
- 1730 第1713章 精神有些压抑
- 1731 第1714章 我不愿意低头
- 1732 第1715章 当爹的心
- 1733 第1716章 伴君如伴虎
- 1734 第1717章 因为你不够狂
- 1735 第1718章 上市在即
- 1736 第1719章 真不能吹了
- 1737 第1720章 同类
- 1738 第1721章 无需再去证明什么
- 1739 第1722章 风云变幻
- 1740 第1723章 财源滚滚
- 1741 第1724章 传奇!
- 1742 第1725章 善始善终
- 1743 第1726章 未知才会恐惧
- 1744 第1727章 口头禅
- 1745 第1728章 丰收
- 1746 第1729章 不留遗憾
- 1747 第1730章 男人啊,不容易
- 1748 第1731章 不寒而栗
- 1749 第1732章 圆满(附完本感言)
- 1750 新书发布了!
- 1751 新书《万族之劫》发布,求收藏推荐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577章 就不能消停几天?
第1577章 就不能消停几天?
看完了零售前十,众人说了一下大商的事。
接着,李东又往下扫了一圈,等看到百佳的时候,李东轻轻敲着桌面道:“百佳在内地业务不算太多,内地的业务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南地区。
而华南地区,百佳营收为40亿人民币,不算低,但是也不算太强大。
百佳真正厉害的还是港澳地区的成绩,港澳地区,百佳营收达到了120亿人民币以上,在这些地方市场占有率很高。
内地这么大的市场,营收超过百亿以上的零售企业也不多,何况在港澳这两小块。
所以,我们并购百佳,其实看重的不是百佳在内地的业务,而是港澳地区。
不过,和黄也是财大气粗的主,并购就算能达成一致,对方开价也不会太低。
这次我们给百佳发出并购要约的同时,其实也有别的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包括不少国际零售集团,他们也希望能进入港澳地区。
华夏内地市场,现在竞争太过激烈,可港澳还算可以。
而且作为桥头堡,还可以窥探内地市场,随时进入华夏内部。
昨晚,我给老李的长子打了个电话,大概沟通了一下,对方开价不低,虽然借口是别人的报价,可显然对方的心理价位很高。
35亿美金,240亿左右人民币的报价……”
众人一听,陈浪顿时皱眉道:“这个价格太高了!
当初家乐福的业务比百佳还要强许多,营收甚至达到了对方的两倍。
现在的百佳,哪怕加上内地,总营收也才160亿人民币。
还有,百佳的自有物业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和黄旗下的商场,这次我们并购的业务,其实不包括这些商业地产项目。
单纯的一个百货业务,开价240亿,真觉得我们的钱不是钱?
还有,百佳的利润率也不高,堪堪达到6%,按照去年的营收来算,就算盈利10亿人民币。
如果花240亿并购了对方,那投资回报率只有4%多一点。
当然,单纯的看投资回报率不足以说明什么,毕竟港澳地区我们的零售业务是一片空白,可以给我们产生不小的附加值。
可投资回报率低于8%,其实对我们而言,就有些得不偿失。
120亿左右并购了对方,这个价格可以接受,哪怕起到了附加作用,附加值也不会超过20%。
也就是说,140亿人民币左右是我们的最高承受价。
现在对方开价240亿,高出百亿资金,李总,我觉得对方是没有任何诚意的。
这种报价报出来,再怎么谈,我们都很难谈下来。”
袁成道也点头道:“的确,240亿,百佳不值这个价。
哪怕是国梅,当初我们虽然花费不少,可国梅是华夏零售第一,意义不同。
百佳在香江都不是第一,更别说内地市场,想要240亿,和黄的胃口大的吓人。
商业并购,遇到这种对手,一般都代表对方没太大的诚意去谈,用高价位赶走那些希望参与并购的企业,李总,对方应该还没考虑好到底要不要出售百佳才对。”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240亿的价格的确虚高的有些过分。
之前并购家乐福,远方只花了100多亿,而家乐福的营收是对方的两倍。
而且两家一样,都没有太多的自有物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不过那时候家乐福岌岌可危,在华夏受到了很大的排斥,加上远方在内地压制,对方可以说亏本甩卖,远方是捡了便宜的。
然而就算如此,百佳以对方一半左右的营收,价值也不会虚高到这个地步。
李东听了几句,接着又忽然道:“如果现在并购大商的话,我是说他们的零售业务,你们觉得多少钱才够?”
这话一出,几人眼神微微有些变化。
陈浪考虑了一阵才道:“对大商的情报,我们不是太了解,包括他们的盈利水准,负债率多少,自有物业比例,还有其他的一些参数,我们都不是太清楚。
之前,我们对大商的研究也不是太多。
不过据我所知,大商的利润率也不是太高,对方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手段,这也是他们营收很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按照披露的数据来看,750亿的营收,6%的利润,加上10%左右的自有物业比例,负债率20%以下的话。
想并购大商零售业务,低于500亿几乎没希望。”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有些牙疼。
李东也无奈道:“500亿以上,有这么高吗?国梅大概也就花了这么多钱……”
众人无言,情况不同。
当初国梅是遭遇危机,被远方趁虚而入。
实际上不止国梅和家乐福,远方一般干的都是乘人之危的事,所有远方并购的企业,出价都不是太高。
可大商现在的日子过的很不错,在东北称霸,无人竞争。
这种情况下,想并购大商,代价不会小。
而且对于这些零售企业,不管上没上市,市值都不足以代表什么,还得看切实的价值。
除非你和对方合作,可以对对方产生产业互补作用,对方可能会用低代价让你进场。
可单纯的想并购对方,那就得高价了。
李东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又道:“大商按照你们的标准,价值高达500亿。
那物美呢?
要知道,当初物美开价可不是太高。
当时对方想要置换我们的京城门店,给出了25%的股权和10亿的现金,物美实际作价也就100亿出头。
物美加上京客隆,这一次营收也不低,达到了430亿……”
陈浪打断道:“李总,这不一样的。
而且物美的负债率不低,当初就因为负债太多,银行拒绝贷款,物美放弃了并购时代,被我们抢占了先机。
而大商那边,我们虽然没做调研,可绝对比物美的情况要好的多。
还有,物美的利润率也不高,大商在东北是独霸,物美在京城则是需要激烈的竞争。
还有,当时我们是置换,是不用出钱的,而且对方还能和远方达成联盟,这才给出了那样的代价。
可想收购对方,那就不是这么算了。
单纯的想收购物美,没有150亿以上的资金,也没希望。
这还是建立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要是谈不拢,开价200亿,物美不答应都正常。
总之,想靠资金强行收购,花钱肯定会更多。
大商加上物美两家,想完成收购,做到北方独霸,集团起码需要准备700亿资金。
前提是,全资收购,如果只是单纯的入股,那代价要小很多,入股和收购,又不是一个概念……”
陈浪作为曾经的并购之王,在华闰并购过很多企业,尤其是并购苏果,让华闰在零售业务上崛起,是华夏零售业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说的这些,就算因为材料不精准,可能给的评估不是很到位,可只要对方实际情况和他预算的差不多,价格应该也不会差太多。
700亿,这便是远方打开北方市场的代价。
再加上之前远方在北方自己的投资,以及并购家乐福的时候,家乐福在北方的投资。
最后算下来,光是北方市场,远方想完成布局,做到绝对的第一,耗资在千亿以上那是绝对的。
李东微微有些头疼,这还没进行国际扩张呢,也没想着并购之前一直当成目标的几大零售集团。
单是一个大商和物美,就要花费700亿资金,这还是最好的情况,这么算下来,想完成自己的计划,3000亿都打不住了。
见李东沉思,陈浪不由道:“李总,您不会真想和对方谈并购的事吧?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并购这些企业,是不太划算的。
我们的业务已经铺的很广,整体进行并购的话,很多资源都重合了。
而拆分并购,这些企业哪怕想出售,恐怕都不会答应。
当初并购家乐福,我们资源就重合不少,关停了一些门店。
不过那时候,家乐福开价不高,我们还能接受。
现在大商和物美不一样,还是我们主动提出并购方案,那其中浪费的资源,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承担。”
李东打断道:“先不说这个,如果,我说如果我们完成了百佳、大商、物美的并购,那么我们在华北、东北、华南包括西北四大区域,都会有完善的布局。
华中,华东,西南我们目前已经做的很不错,其他四片区域布局完善的话,我们在国内,真就做到了无敌了。
不,还得加上华中的武商联。
完成了这四家的并购方案,我们是不是彻底无敌手了?”
陈浪苦笑道:“业绩上的无敌手,前提是能顺利完成整合。
别的不说,起码百货业务,是真的没人能超越我们了。
可并购这四家,资金起码在1000—1200亿之间。
这甚至还要超越我们现在零售集团的总价值!
李总,这样其实是不划算的,耗费的资金太多不说,一次性并入这么多企业,集团的压力就太大了,大到远方零售还能不能完成整合都是未知的事。
我都不说钱的事了,光是整合工作,没有一两年也无法完成。”
“千亿以上的资金,四家加在一起,1800—2000亿的营收业绩……”
和远方一比,好像的确不划算。
现在的远方零售,不算线上这一块,单纯线下加上国梅的话,今年的目标是冲击3000亿大关。
而远方零售之前价值才多少,李东虚估1000亿都有人质疑。
现在对方自有物业比例,利润率都不见得比远方强,用1000亿以上的资金,换来2000亿左右的营收,好像是亏了不少。
不过远方能有现在的成绩,都是后期慢慢增长的,现在强行并购,自然要多付出一些代价才行。
李东再次敲起了桌子,喃喃道:“并购了这四家,今年线下的零售营收应该就能达到5000亿大关了。
5000亿……”
大概猜到李东目标的袁成道,不由得提醒道:“就算能达到5000亿营收,可这种不挑食的并购,就算完成了并购计划,我们的成本开支都会上浮,利润率会再次下降。
到最后,利润率恐怕会低于5%。
甚至,会更低一些!
规模是大了,可也许比之前的利润,提升的不是太多。
而我们则是动用了千亿的资金!
这些资金,哪怕存在银行,恐怕都超过这个回报率了。
李总,三思啊!”
5%挺起来好像是挺不错的,可实际上,惨不忍睹。
对于大集团来说,低于10%的回报率,都不值得去投资。
当然,零售企业提供的现金流多,利润率可以稍微降低一些,可低于5%以下,在没受到电商冲击的时候,是绝对不划算的。
单纯的营收上涨,真的有意义吗?
起码在袁成道看来,意义不是太大。
有这个钱,可以干很多事了,也可以挑选一些合适的企业进行收购,而不是现在光看谁业绩高,谁在当地强大,就去收购谁。
还有,千亿的资金,远方到哪弄去?
就算贷款能贷到千亿,结果并购来的企业,赚的钱全成了银行的利息,相当于远方没有实质上的盈利,有这个必要吗?
不仅袁成道无奈,陈浪大概也听懂了李东的意思,皱眉道:“李总,超负荷的运转,其实意义不是太大。
如果只是为了第一的话,我们现在已经是了。
在别的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对方又有并购的价值,那我们可以不计成本地进场。
可现在,其他企业都没遇到大危机,这时候不计成本的入场,从集团成长的脚步而言,并不是太符合我们的预期。”
两人都劝说了几句,李东却是笑道:“有时候,也不要光看眼前的利益嘛。
真要并购成功了,而且纳入了我们的体系范畴,华夏这边,除了华南还有点竞争力,其他地方的竞争都可以平息了。
09年达到线下5000亿的营收,10年我们就有可能翻倍,当然,这个可能性有点低就是了。
企业发展初期,我们可以不以赚钱为目的……”
他一句企业发展初期,让在场的人瞠目结舌。
都这时候了,还企业发展初期?
远方做到了这个地步,按理说,这时候就该以盈利为目标才对,而不是一味地扩张规模。
除非,李东真的想做到世界零售第一这个位置,要不然,这时候盲目扩张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值得的。
李东也不管他们怎么想,语气加速道:“其实还是可以试试的,哪怕现在不行,后期也可以继续谈下去。
1000亿,收购了四家,在我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于资金方面……先谈吧,谈完了再说。”
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再次让大家无言以对,甚至翻起了白眼。
1000亿,你现在是一分钱没有,你倒是敢说!
真要谈成了,最后没钱支付,谁来买单?
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那远方会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感情,远方一直都是在虚张声势,打肿脸充胖子是吧。
既然没钱,那还到处谈并购干嘛,闲得慌。
场中,这时候没人接话茬,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
总之,对李东的心思,大家现在都有些摸不透。
就在气氛陷入尴尬的氛围的时候,旁边忽然有人道:“李总,华中地区,江城那边出现了小规模的示威活动。
五十多位远方员工聚集在江城总部,要求我们提高工资待遇,缩减工作时间……”
“李总,沪市那边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原家乐福的几位高管和离职管理层,带着家乐福的员工向我们讨要说法。
尤其是离职的那些高管,现在都要求我们赔偿他们损失。
孙总和王总都已经去处理了……”
“李总……”
旁边接电话的人,这时候纷纷汇报了起来。
而李东几人,却是都松了口气。
发生串联的地方不多,总共有八处,包括京城这些撤离的地方,参与的员工和管理层,总共大概在300人左右。
相比较远方几十万人的规模,300人算是小比例了。
之前大家都担心出现几千甚至上万人规模的示威活动,现在只是零星分布在一些区域,比大家预期的要好的多。
听完他们的汇报,李东这时候也不再说并购的事,大声道:“告诉当地的负责人,离职的员工和管理层,一分钱都别想要!
别跟他们客气,让警方出动,光天化日之下,非法集会、游行那都是犯法的!
而远方的员工,先让人去安抚,如果还聚集不走,那就别客气,直接开除,补偿费用一分都没,想告我让他们去告去!
远方做到这个地步,几十上百号人就想击垮了远方,那也太小看远方了。
何况,我们也没有任何对不起他们的地方,远方的工资待遇,也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参与非法集会的。
至于工作时长的问题,这点我清楚,让人盯一下,有些地方克扣了员工的加班费用,这不是假的。
如果真的出现工作时长增加,没拿到加班费用,那我们全权负责,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可要是拿到了加班费用,还跟我说时间太长,也麻利的让他们滚蛋!
我没让大家免费加班,就对得起他们了。
让他们出去问问看,有几家公司,真正做到了加班给工资的地步?
不愿意加班,那就不加班,想加班的人多的是,自己不加班又嫌弃工资低,真当远方是福利院了?”
李东一边骂着,一边说着自己的处理方案。
这次要是几千上万人参与,那李东得考虑一下后果,这时候,他就得甩出一系列福利新政策了。
可全国加在一起才几百号人,还有一半都是以前离职的人,真正参与的远方员工也就百来人左右。
这样的规模,分布在全国各地,李东跟他们客气才怪了。
做企业,真要说一点不剥削员工,那肯定不存在,可将这种剥削,压制到最低的程度,压制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地步,那就是企业的成功。
几十万员工,百来人不满意,这样的比例,不足以影响到什么。
李东这次这么强势解决,袁成道几人都没什么意见,一味的怀柔也不是好事,既然规模不大,那说明情况已经被压制了下去。
这时候,强势将剩下的人也镇压下去,这样也许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松气的同时,几人还在想着李东之前的话。
09年,为了让远方零售的线下营收突破5000亿,李东很有可能真会实施他的计划,并购了上面说的四家企业。
关键还是在于,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看,是真的不值得。
李东,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钱,也不是这么玩的,难道他真以为他可以冲击世界五百强第一名?
如果冲不到第一,第二和第十又有多大差别?
想着想着,袁成道和陈浪几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头疼,这家伙就不能真的消停几天吗?
之前呼吁李东回归的那些混蛋,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这位一出山,麻烦的可是他们。
明明说好了忙完了眼前的事就休息几天,结果倒好,这位恐怕早就忘了自己说的话了,难道这位还准备把“以后就没事了”的话再说十年?
接着,李东又往下扫了一圈,等看到百佳的时候,李东轻轻敲着桌面道:“百佳在内地业务不算太多,内地的业务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南地区。
而华南地区,百佳营收为40亿人民币,不算低,但是也不算太强大。
百佳真正厉害的还是港澳地区的成绩,港澳地区,百佳营收达到了120亿人民币以上,在这些地方市场占有率很高。
内地这么大的市场,营收超过百亿以上的零售企业也不多,何况在港澳这两小块。
所以,我们并购百佳,其实看重的不是百佳在内地的业务,而是港澳地区。
不过,和黄也是财大气粗的主,并购就算能达成一致,对方开价也不会太低。
这次我们给百佳发出并购要约的同时,其实也有别的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包括不少国际零售集团,他们也希望能进入港澳地区。
华夏内地市场,现在竞争太过激烈,可港澳还算可以。
而且作为桥头堡,还可以窥探内地市场,随时进入华夏内部。
昨晚,我给老李的长子打了个电话,大概沟通了一下,对方开价不低,虽然借口是别人的报价,可显然对方的心理价位很高。
35亿美金,240亿左右人民币的报价……”
众人一听,陈浪顿时皱眉道:“这个价格太高了!
当初家乐福的业务比百佳还要强许多,营收甚至达到了对方的两倍。
现在的百佳,哪怕加上内地,总营收也才160亿人民币。
还有,百佳的自有物业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和黄旗下的商场,这次我们并购的业务,其实不包括这些商业地产项目。
单纯的一个百货业务,开价240亿,真觉得我们的钱不是钱?
还有,百佳的利润率也不高,堪堪达到6%,按照去年的营收来算,就算盈利10亿人民币。
如果花240亿并购了对方,那投资回报率只有4%多一点。
当然,单纯的看投资回报率不足以说明什么,毕竟港澳地区我们的零售业务是一片空白,可以给我们产生不小的附加值。
可投资回报率低于8%,其实对我们而言,就有些得不偿失。
120亿左右并购了对方,这个价格可以接受,哪怕起到了附加作用,附加值也不会超过20%。
也就是说,140亿人民币左右是我们的最高承受价。
现在对方开价240亿,高出百亿资金,李总,我觉得对方是没有任何诚意的。
这种报价报出来,再怎么谈,我们都很难谈下来。”
袁成道也点头道:“的确,240亿,百佳不值这个价。
哪怕是国梅,当初我们虽然花费不少,可国梅是华夏零售第一,意义不同。
百佳在香江都不是第一,更别说内地市场,想要240亿,和黄的胃口大的吓人。
商业并购,遇到这种对手,一般都代表对方没太大的诚意去谈,用高价位赶走那些希望参与并购的企业,李总,对方应该还没考虑好到底要不要出售百佳才对。”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240亿的价格的确虚高的有些过分。
之前并购家乐福,远方只花了100多亿,而家乐福的营收是对方的两倍。
而且两家一样,都没有太多的自有物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不过那时候家乐福岌岌可危,在华夏受到了很大的排斥,加上远方在内地压制,对方可以说亏本甩卖,远方是捡了便宜的。
然而就算如此,百佳以对方一半左右的营收,价值也不会虚高到这个地步。
李东听了几句,接着又忽然道:“如果现在并购大商的话,我是说他们的零售业务,你们觉得多少钱才够?”
这话一出,几人眼神微微有些变化。
陈浪考虑了一阵才道:“对大商的情报,我们不是太了解,包括他们的盈利水准,负债率多少,自有物业比例,还有其他的一些参数,我们都不是太清楚。
之前,我们对大商的研究也不是太多。
不过据我所知,大商的利润率也不是太高,对方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手段,这也是他们营收很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按照披露的数据来看,750亿的营收,6%的利润,加上10%左右的自有物业比例,负债率20%以下的话。
想并购大商零售业务,低于500亿几乎没希望。”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有些牙疼。
李东也无奈道:“500亿以上,有这么高吗?国梅大概也就花了这么多钱……”
众人无言,情况不同。
当初国梅是遭遇危机,被远方趁虚而入。
实际上不止国梅和家乐福,远方一般干的都是乘人之危的事,所有远方并购的企业,出价都不是太高。
可大商现在的日子过的很不错,在东北称霸,无人竞争。
这种情况下,想并购大商,代价不会小。
而且对于这些零售企业,不管上没上市,市值都不足以代表什么,还得看切实的价值。
除非你和对方合作,可以对对方产生产业互补作用,对方可能会用低代价让你进场。
可单纯的想并购对方,那就得高价了。
李东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又道:“大商按照你们的标准,价值高达500亿。
那物美呢?
要知道,当初物美开价可不是太高。
当时对方想要置换我们的京城门店,给出了25%的股权和10亿的现金,物美实际作价也就100亿出头。
物美加上京客隆,这一次营收也不低,达到了430亿……”
陈浪打断道:“李总,这不一样的。
而且物美的负债率不低,当初就因为负债太多,银行拒绝贷款,物美放弃了并购时代,被我们抢占了先机。
而大商那边,我们虽然没做调研,可绝对比物美的情况要好的多。
还有,物美的利润率也不高,大商在东北是独霸,物美在京城则是需要激烈的竞争。
还有,当时我们是置换,是不用出钱的,而且对方还能和远方达成联盟,这才给出了那样的代价。
可想收购对方,那就不是这么算了。
单纯的想收购物美,没有150亿以上的资金,也没希望。
这还是建立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要是谈不拢,开价200亿,物美不答应都正常。
总之,想靠资金强行收购,花钱肯定会更多。
大商加上物美两家,想完成收购,做到北方独霸,集团起码需要准备700亿资金。
前提是,全资收购,如果只是单纯的入股,那代价要小很多,入股和收购,又不是一个概念……”
陈浪作为曾经的并购之王,在华闰并购过很多企业,尤其是并购苏果,让华闰在零售业务上崛起,是华夏零售业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说的这些,就算因为材料不精准,可能给的评估不是很到位,可只要对方实际情况和他预算的差不多,价格应该也不会差太多。
700亿,这便是远方打开北方市场的代价。
再加上之前远方在北方自己的投资,以及并购家乐福的时候,家乐福在北方的投资。
最后算下来,光是北方市场,远方想完成布局,做到绝对的第一,耗资在千亿以上那是绝对的。
李东微微有些头疼,这还没进行国际扩张呢,也没想着并购之前一直当成目标的几大零售集团。
单是一个大商和物美,就要花费700亿资金,这还是最好的情况,这么算下来,想完成自己的计划,3000亿都打不住了。
见李东沉思,陈浪不由道:“李总,您不会真想和对方谈并购的事吧?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并购这些企业,是不太划算的。
我们的业务已经铺的很广,整体进行并购的话,很多资源都重合了。
而拆分并购,这些企业哪怕想出售,恐怕都不会答应。
当初并购家乐福,我们资源就重合不少,关停了一些门店。
不过那时候,家乐福开价不高,我们还能接受。
现在大商和物美不一样,还是我们主动提出并购方案,那其中浪费的资源,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承担。”
李东打断道:“先不说这个,如果,我说如果我们完成了百佳、大商、物美的并购,那么我们在华北、东北、华南包括西北四大区域,都会有完善的布局。
华中,华东,西南我们目前已经做的很不错,其他四片区域布局完善的话,我们在国内,真就做到了无敌了。
不,还得加上华中的武商联。
完成了这四家的并购方案,我们是不是彻底无敌手了?”
陈浪苦笑道:“业绩上的无敌手,前提是能顺利完成整合。
别的不说,起码百货业务,是真的没人能超越我们了。
可并购这四家,资金起码在1000—1200亿之间。
这甚至还要超越我们现在零售集团的总价值!
李总,这样其实是不划算的,耗费的资金太多不说,一次性并入这么多企业,集团的压力就太大了,大到远方零售还能不能完成整合都是未知的事。
我都不说钱的事了,光是整合工作,没有一两年也无法完成。”
“千亿以上的资金,四家加在一起,1800—2000亿的营收业绩……”
和远方一比,好像的确不划算。
现在的远方零售,不算线上这一块,单纯线下加上国梅的话,今年的目标是冲击3000亿大关。
而远方零售之前价值才多少,李东虚估1000亿都有人质疑。
现在对方自有物业比例,利润率都不见得比远方强,用1000亿以上的资金,换来2000亿左右的营收,好像是亏了不少。
不过远方能有现在的成绩,都是后期慢慢增长的,现在强行并购,自然要多付出一些代价才行。
李东再次敲起了桌子,喃喃道:“并购了这四家,今年线下的零售营收应该就能达到5000亿大关了。
5000亿……”
大概猜到李东目标的袁成道,不由得提醒道:“就算能达到5000亿营收,可这种不挑食的并购,就算完成了并购计划,我们的成本开支都会上浮,利润率会再次下降。
到最后,利润率恐怕会低于5%。
甚至,会更低一些!
规模是大了,可也许比之前的利润,提升的不是太多。
而我们则是动用了千亿的资金!
这些资金,哪怕存在银行,恐怕都超过这个回报率了。
李总,三思啊!”
5%挺起来好像是挺不错的,可实际上,惨不忍睹。
对于大集团来说,低于10%的回报率,都不值得去投资。
当然,零售企业提供的现金流多,利润率可以稍微降低一些,可低于5%以下,在没受到电商冲击的时候,是绝对不划算的。
单纯的营收上涨,真的有意义吗?
起码在袁成道看来,意义不是太大。
有这个钱,可以干很多事了,也可以挑选一些合适的企业进行收购,而不是现在光看谁业绩高,谁在当地强大,就去收购谁。
还有,千亿的资金,远方到哪弄去?
就算贷款能贷到千亿,结果并购来的企业,赚的钱全成了银行的利息,相当于远方没有实质上的盈利,有这个必要吗?
不仅袁成道无奈,陈浪大概也听懂了李东的意思,皱眉道:“李总,超负荷的运转,其实意义不是太大。
如果只是为了第一的话,我们现在已经是了。
在别的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对方又有并购的价值,那我们可以不计成本地进场。
可现在,其他企业都没遇到大危机,这时候不计成本的入场,从集团成长的脚步而言,并不是太符合我们的预期。”
两人都劝说了几句,李东却是笑道:“有时候,也不要光看眼前的利益嘛。
真要并购成功了,而且纳入了我们的体系范畴,华夏这边,除了华南还有点竞争力,其他地方的竞争都可以平息了。
09年达到线下5000亿的营收,10年我们就有可能翻倍,当然,这个可能性有点低就是了。
企业发展初期,我们可以不以赚钱为目的……”
他一句企业发展初期,让在场的人瞠目结舌。
都这时候了,还企业发展初期?
远方做到了这个地步,按理说,这时候就该以盈利为目标才对,而不是一味地扩张规模。
除非,李东真的想做到世界零售第一这个位置,要不然,这时候盲目扩张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值得的。
李东也不管他们怎么想,语气加速道:“其实还是可以试试的,哪怕现在不行,后期也可以继续谈下去。
1000亿,收购了四家,在我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于资金方面……先谈吧,谈完了再说。”
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再次让大家无言以对,甚至翻起了白眼。
1000亿,你现在是一分钱没有,你倒是敢说!
真要谈成了,最后没钱支付,谁来买单?
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那远方会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感情,远方一直都是在虚张声势,打肿脸充胖子是吧。
既然没钱,那还到处谈并购干嘛,闲得慌。
场中,这时候没人接话茬,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
总之,对李东的心思,大家现在都有些摸不透。
就在气氛陷入尴尬的氛围的时候,旁边忽然有人道:“李总,华中地区,江城那边出现了小规模的示威活动。
五十多位远方员工聚集在江城总部,要求我们提高工资待遇,缩减工作时间……”
“李总,沪市那边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原家乐福的几位高管和离职管理层,带着家乐福的员工向我们讨要说法。
尤其是离职的那些高管,现在都要求我们赔偿他们损失。
孙总和王总都已经去处理了……”
“李总……”
旁边接电话的人,这时候纷纷汇报了起来。
而李东几人,却是都松了口气。
发生串联的地方不多,总共有八处,包括京城这些撤离的地方,参与的员工和管理层,总共大概在300人左右。
相比较远方几十万人的规模,300人算是小比例了。
之前大家都担心出现几千甚至上万人规模的示威活动,现在只是零星分布在一些区域,比大家预期的要好的多。
听完他们的汇报,李东这时候也不再说并购的事,大声道:“告诉当地的负责人,离职的员工和管理层,一分钱都别想要!
别跟他们客气,让警方出动,光天化日之下,非法集会、游行那都是犯法的!
而远方的员工,先让人去安抚,如果还聚集不走,那就别客气,直接开除,补偿费用一分都没,想告我让他们去告去!
远方做到这个地步,几十上百号人就想击垮了远方,那也太小看远方了。
何况,我们也没有任何对不起他们的地方,远方的工资待遇,也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参与非法集会的。
至于工作时长的问题,这点我清楚,让人盯一下,有些地方克扣了员工的加班费用,这不是假的。
如果真的出现工作时长增加,没拿到加班费用,那我们全权负责,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可要是拿到了加班费用,还跟我说时间太长,也麻利的让他们滚蛋!
我没让大家免费加班,就对得起他们了。
让他们出去问问看,有几家公司,真正做到了加班给工资的地步?
不愿意加班,那就不加班,想加班的人多的是,自己不加班又嫌弃工资低,真当远方是福利院了?”
李东一边骂着,一边说着自己的处理方案。
这次要是几千上万人参与,那李东得考虑一下后果,这时候,他就得甩出一系列福利新政策了。
可全国加在一起才几百号人,还有一半都是以前离职的人,真正参与的远方员工也就百来人左右。
这样的规模,分布在全国各地,李东跟他们客气才怪了。
做企业,真要说一点不剥削员工,那肯定不存在,可将这种剥削,压制到最低的程度,压制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地步,那就是企业的成功。
几十万员工,百来人不满意,这样的比例,不足以影响到什么。
李东这次这么强势解决,袁成道几人都没什么意见,一味的怀柔也不是好事,既然规模不大,那说明情况已经被压制了下去。
这时候,强势将剩下的人也镇压下去,这样也许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松气的同时,几人还在想着李东之前的话。
09年,为了让远方零售的线下营收突破5000亿,李东很有可能真会实施他的计划,并购了上面说的四家企业。
关键还是在于,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看,是真的不值得。
李东,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钱,也不是这么玩的,难道他真以为他可以冲击世界五百强第一名?
如果冲不到第一,第二和第十又有多大差别?
想着想着,袁成道和陈浪几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头疼,这家伙就不能真的消停几天吗?
之前呼吁李东回归的那些混蛋,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这位一出山,麻烦的可是他们。
明明说好了忙完了眼前的事就休息几天,结果倒好,这位恐怕早就忘了自己说的话了,难道这位还准备把“以后就没事了”的话再说十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