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23 第二十三章 空出的第六口棺材
- 624 第二十四章 二叔的惆怅
- 625 第二十五章 火线绒
- 626 第二十六章 发丘印的秘密
- 627 第二十七章 一则新闻
- 628 第二十八章 二叔看到了什么
- 629 第二十九章 袁安的来电
- 630 第三十章 蠢蠢欲动的谭家
- 631 第三十一章 自作主张
- 632 第三十二章 病倒
- 633 第三十三章 送仙桥
- 634 第三十四章 阿细
- 635 第三十五章 打探信息
- 636 第三十六章 谭照阁
- 637 第三十七章 戴墨镜的女人
- 638 第三十八章 谭曜坤现身
- 639 第三十九章 老江湖
- 640 第四十章 苍蝇馆子
- 641 第四十一章 遭遇无赖
- 642 第四十二章 心生退意
- 643 第四十三章 再探坝子巷
- 644 第四十四章 绑架
- 645 第四十五章 运气差
- 646 第四十六章 未知旅途
- 647 第四十七章 获救
- 648 第四十八章 未知的目的地
- 649 第四十九章 山中大宅
- 650 第五十章 软禁
- 651 第五十一章 情债
- 652 第五十二章 谭姨
- 653 第五十三章 巴伦古道
- 654 第五十四章 下山
- 655 第五十五章 谭家内奸
- 656 第五十六章 意外的袭击者
- 657 第五十七章 雨中的棺材
- 658 第五十八章 神秘的谭家老妪
- 659 第五十九章 卓家往事
- 660 第六十章 灵丹妙药
- 661 第六十一章 自求多福
- 662 第六十二章 往生簿
- 663 第六十三章 我是谁
- 664 第六十四章 难兄难弟
- 665 第六十五章 援军到了
- 666 第六十六章 药人梅儿
- 667 第六十七章 保证
- 668 第六十八章 逼问
- 669 第六十九章 二叔的“供词”
- 670 第七十章 变卖
- 671 第七十一章 筹措路费
- 672 第七十二章 脱逃
- 673 第七十三章 回家
- 674 第七十四章 父母的回忆
- 675 第七十五章 被遗漏的线索
- 676 第七十六章 迎亲
- 677 第七十七章 振云集团
- 678 第七十八章 拜访聂家
- 679 第七十九章 相同的年份
- 680 第八十章 再聊二十年前
- 681 第八十一章 单桓古国的假象
- 682 第八十二章 第二次
- 683 第八十三章 奇怪的皮箱
- 684 第八十四章 吐血
- 685 第八十五章 孔雪的转变
- 686 第八十六章 元尔摩斯宵
- 687 第八十七章 故地重游
- 688 第八十八章 萨迪克的离开
- 689 第八十九章 照片上的背景
- 690 第九十章 迁徙
- 691 第九十一章 黑车
- 692 第九十二章 不好的兆头
- 693 第九十三章 沙暴危急
- 694 第九十四章 陷车
- 695 第九十五章 炙烤
- 696 第九十六章 热浪中的发现
- 697 第九十七章 又见藏庙
- 698 第九十八章 不确定的明天
- 699 第九十九章 龌龊
- 700 第一百章 绝境逢生
- 701 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的发现
- 702 第一百零二章 下井
- 703 第一百零三章 六道裂隙
- 704 第一百零四章 小人暗算
- 705 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的获救
- 706 第一百零六章 谭家的车队
- 707 第一百零七章 虚庙
- 708 第一百零八章 走廊里的脚步
- 709 第一百零九章 救兵到
- 710 第一百一十章 稳妥的安排
- 7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病情加重
- 7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宣泄
- 7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盗药
- 7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见孔雪
- 715 第一百一十五张 破镜重圆
- 7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发
- 7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巨大的海子
- 7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蛇吸
- 7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又见刀劈天
- 720 第一百二十章 重回藏庙
- 7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喇嘛
- 7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文墨的身份
- 7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冥族的覆灭
- 7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亡临近
- 7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谭曜坤的仇恨
- 7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河道中的符号
- 7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诡异的白花
- 7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涨的河水
- 7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时空错位
- 730 第一百三十章 活下去的理由(大结局)
- 7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结尾彩蛋(附加)
- 732 改编电影《罗布泊之九龙天棺》明日腾讯独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三章 送仙桥
第三十三章 送仙桥
我起身从包里翻出来火车上吃剩下的半包饼干,三口两口吃进嘴里,补充了一点能量,我的精神感觉好了一些,但是肚子仍旧咕噜咕噜直叫。
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昨天跟病痛做了一晚上的斗争,此时急需要的就是补充能量。我走出酒店在路边的一个看上去还挺干净的小吃店里,点了一碗担担面。
担担面算是成都的特色小吃了,相传是早年间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叫卖,担担面也因此而得名。以前我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今天一碗油光水亮的面条端到我的面前,看着就很有食欲。
担担面面条窄而薄,但是很劲道。炒制的卤料色泽金黄,再配上蒜末、豆芽、川冬菜,当然少不了川味必备的辣椒。我已经饿得眼冒金星,看着这样一碗面就迫不及待的大快朵颐。
一大碗面下肚,我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肚子。四川的辣椒就是厉害,我点面的时候还特意嘱咐服务员少放辣椒,但还是被辣的一头大汗。四川的辣不同于湘辣,它属于麻辣,具有强烈的味觉刺激,而且不会让人燥热。
相比昨晚的一身冷汗,刚刚这一身汗让我感觉很舒服。出汗这种事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在中医上也有相应的研究。我记得爷爷曾经跟我讲过,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失调的表现,尤其是在病理性的出汗上。而中医上常见的病理性出汗则为自汗和盗汗。这种出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 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想起了这些,我不由的又想起了爷爷,进而让我又回忆起前些天在祖坟地下城里所见的情景,我被致幻之后看到了爷爷的样子。至今回想起来,却让我不自觉的开始回味,尽管心里有些酸楚。这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一种情况。如果当时我有机会让爷爷以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在这个世上,尽管我知道这样的“复生”是有问题的,那么我能不能够理智的对待。想了一会儿,我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与此同时,我也更加理解了当初孔雪的感受。
我深吸一口气,起身结账走出了小店。站在成都的大街上环顾四周,我心里盘算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既然我想打探谭家的动向,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先去古玩市场看看。
成都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的方式,非常的惬意休闲,于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十分的丰富多彩,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除了茶馆、川味以及川剧之外,就是收藏了。我听二叔曾经跟我说过,成都最大规模的古玩市场,就是送仙桥古玩旧货市场。
送仙桥这个名字不光听上去还是挺雅致的,而且它的规模在全国来说也是名列前茅的。这里的古玩旧货种类丰富繁杂,古瓷青铜、翡翠玉石、明清家具一应俱全,乃至邮票钱币,旧书旧报都能找到。当然这里也和全国其他的地方的古玩市场一样,那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你想在这里有所收获,没有点眼力是不行的。
不过,我这次去并不是想淘到什么好东西,而只是想要探探消息。
在成都最早的古玩市场原本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忠烈祠西街的会府,有句话叫做,“千年的成都,百年的会府。”会府原本是明清官员朝拜的地方。直到清朝没落之后,一些商贩聚集在这里,形成了市场,那个时候倒腾古董的人不叫什么古董贩子或者好听点的古董商人,而被统一称为“收荒匠”。
之所以这么叫,顾名思义那就是走街串巷收购废旧物品。有的是以物换物,有的是直接出钱购买。那个时候人们脑子里古玩的观念没有那么强烈,这些“收荒匠”经常能够从一些人家的废旧物品里淘到好东西。
渐渐的随着市场的演化,管理变得越来越正规。逐渐形成了几个固定的古玩市场,送仙桥就是其中最大的市场之一。而当年的“收荒匠”也变成了正统的古董商人。
我站在送仙桥市场里,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由于地处于文化风景区内,除了来这里淘宝休闲的收藏爱好者,还有不少的游客。市场的内的商家更是一家挨着一家,有门面店铺,也有露天摊位。
但是我在市场里面逛了一圈后发现,市场里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本办法探听什么有用的信息。我第一次单独做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于是所幸把打探信息这件事放在一边,先闲逛一会儿再说。
我听说市场的二楼是专门的书画和玉石市场,于是迈步来到了楼上。这里有不少的画室,出售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其中水墨、工笔、油画等等各种风格的都有。其中不乏一些佳作,虽然我也讲不出什么门道,但是一副好的绘画作品带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里层次相对专业一下,因此人也要少一点。
其实想一想,我这次来,探听一下谭家的信息,只是一种最理想的打算,如果不成,那就干脆当成是旅游好了!我闲庭信步的一家一家看过去,觉得倒也是挺惬意的。
走着走着,忽然间一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幅油画,尺寸也是不小。上面描绘的应该是沙漠中的场景。沙丘连绵不绝,一轮夕阳西沉,阳光铺洒下来,形成了一副奇妙的光影。而且在沙丘之间的平坦之处,还有一些古城的遗址。一些残垣断壁矗立这片绝妙的光影之中,更是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这幅画的作者对于作品的构图,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十分的到位。乍一看过去,我竟然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于是,我不自觉的走近这幅画认真观察,很快我就知道了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了。因为,我在画面上那残垣断壁的遗址深处,看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石塔,而这座塔通体黑色,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黑色的石塔,这个东西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我和孔雪、二叔,以及石涛四个人险些被困死在石塔的下面。这幅画上的情景,和我所见过的单桓古国卫城遗迹的情形是完全吻合的。
这个发现让我心神俱震,单桓古国卫城遗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最中心腹地区域,那里十分的危险,一般人绝对难以涉足,那么这幅画的作者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我好奇的走进这间画室,店里的是一名戴眼镜的中年人,此时正在条案上画着一幅水墨山水。见我走进来,就收了笔迎上来笑了笑,“怎么样,这位老板,对哪幅画有兴趣啊?”
我指了指刚才看的那幅画问道:“这是你画的吗?”
中年人转头看了一眼,就摇了摇头,“不是,这幅画是别人放在这里代卖的,如果,您真的有兴趣,我可以帮你联系问一下。”
我点了点头,“好的,麻烦你,我对这幅画十分的感兴趣!”
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昨天跟病痛做了一晚上的斗争,此时急需要的就是补充能量。我走出酒店在路边的一个看上去还挺干净的小吃店里,点了一碗担担面。
担担面算是成都的特色小吃了,相传是早年间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叫卖,担担面也因此而得名。以前我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今天一碗油光水亮的面条端到我的面前,看着就很有食欲。
担担面面条窄而薄,但是很劲道。炒制的卤料色泽金黄,再配上蒜末、豆芽、川冬菜,当然少不了川味必备的辣椒。我已经饿得眼冒金星,看着这样一碗面就迫不及待的大快朵颐。
一大碗面下肚,我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肚子。四川的辣椒就是厉害,我点面的时候还特意嘱咐服务员少放辣椒,但还是被辣的一头大汗。四川的辣不同于湘辣,它属于麻辣,具有强烈的味觉刺激,而且不会让人燥热。
相比昨晚的一身冷汗,刚刚这一身汗让我感觉很舒服。出汗这种事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在中医上也有相应的研究。我记得爷爷曾经跟我讲过,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失调的表现,尤其是在病理性的出汗上。而中医上常见的病理性出汗则为自汗和盗汗。这种出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 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想起了这些,我不由的又想起了爷爷,进而让我又回忆起前些天在祖坟地下城里所见的情景,我被致幻之后看到了爷爷的样子。至今回想起来,却让我不自觉的开始回味,尽管心里有些酸楚。这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一种情况。如果当时我有机会让爷爷以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在这个世上,尽管我知道这样的“复生”是有问题的,那么我能不能够理智的对待。想了一会儿,我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与此同时,我也更加理解了当初孔雪的感受。
我深吸一口气,起身结账走出了小店。站在成都的大街上环顾四周,我心里盘算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既然我想打探谭家的动向,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先去古玩市场看看。
成都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的方式,非常的惬意休闲,于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十分的丰富多彩,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除了茶馆、川味以及川剧之外,就是收藏了。我听二叔曾经跟我说过,成都最大规模的古玩市场,就是送仙桥古玩旧货市场。
送仙桥这个名字不光听上去还是挺雅致的,而且它的规模在全国来说也是名列前茅的。这里的古玩旧货种类丰富繁杂,古瓷青铜、翡翠玉石、明清家具一应俱全,乃至邮票钱币,旧书旧报都能找到。当然这里也和全国其他的地方的古玩市场一样,那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你想在这里有所收获,没有点眼力是不行的。
不过,我这次去并不是想淘到什么好东西,而只是想要探探消息。
在成都最早的古玩市场原本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忠烈祠西街的会府,有句话叫做,“千年的成都,百年的会府。”会府原本是明清官员朝拜的地方。直到清朝没落之后,一些商贩聚集在这里,形成了市场,那个时候倒腾古董的人不叫什么古董贩子或者好听点的古董商人,而被统一称为“收荒匠”。
之所以这么叫,顾名思义那就是走街串巷收购废旧物品。有的是以物换物,有的是直接出钱购买。那个时候人们脑子里古玩的观念没有那么强烈,这些“收荒匠”经常能够从一些人家的废旧物品里淘到好东西。
渐渐的随着市场的演化,管理变得越来越正规。逐渐形成了几个固定的古玩市场,送仙桥就是其中最大的市场之一。而当年的“收荒匠”也变成了正统的古董商人。
我站在送仙桥市场里,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由于地处于文化风景区内,除了来这里淘宝休闲的收藏爱好者,还有不少的游客。市场的内的商家更是一家挨着一家,有门面店铺,也有露天摊位。
但是我在市场里面逛了一圈后发现,市场里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本办法探听什么有用的信息。我第一次单独做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于是所幸把打探信息这件事放在一边,先闲逛一会儿再说。
我听说市场的二楼是专门的书画和玉石市场,于是迈步来到了楼上。这里有不少的画室,出售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其中水墨、工笔、油画等等各种风格的都有。其中不乏一些佳作,虽然我也讲不出什么门道,但是一副好的绘画作品带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里层次相对专业一下,因此人也要少一点。
其实想一想,我这次来,探听一下谭家的信息,只是一种最理想的打算,如果不成,那就干脆当成是旅游好了!我闲庭信步的一家一家看过去,觉得倒也是挺惬意的。
走着走着,忽然间一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幅油画,尺寸也是不小。上面描绘的应该是沙漠中的场景。沙丘连绵不绝,一轮夕阳西沉,阳光铺洒下来,形成了一副奇妙的光影。而且在沙丘之间的平坦之处,还有一些古城的遗址。一些残垣断壁矗立这片绝妙的光影之中,更是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这幅画的作者对于作品的构图,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十分的到位。乍一看过去,我竟然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于是,我不自觉的走近这幅画认真观察,很快我就知道了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了。因为,我在画面上那残垣断壁的遗址深处,看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石塔,而这座塔通体黑色,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黑色的石塔,这个东西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我和孔雪、二叔,以及石涛四个人险些被困死在石塔的下面。这幅画上的情景,和我所见过的单桓古国卫城遗迹的情形是完全吻合的。
这个发现让我心神俱震,单桓古国卫城遗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最中心腹地区域,那里十分的危险,一般人绝对难以涉足,那么这幅画的作者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我好奇的走进这间画室,店里的是一名戴眼镜的中年人,此时正在条案上画着一幅水墨山水。见我走进来,就收了笔迎上来笑了笑,“怎么样,这位老板,对哪幅画有兴趣啊?”
我指了指刚才看的那幅画问道:“这是你画的吗?”
中年人转头看了一眼,就摇了摇头,“不是,这幅画是别人放在这里代卖的,如果,您真的有兴趣,我可以帮你联系问一下。”
我点了点头,“好的,麻烦你,我对这幅画十分的感兴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