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寒假小聚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爱情在左,友情在右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是所有的事都是理所应当的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隔却山海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梦江湖远
- 316 第三百一十七章 隐匿的王国和不可见的空白
- 317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万家灯火不如你
- 318 第三百一十九章 年味
- 319 第三百二十章 是不是离梦想又远了
- 320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年三十
- 321 第三百二十二章 春节
- 322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家长里短
- 323 第三百二十四章 桃李春风一杯酒
- 324 第三百二十五章 江湖夜雨十年灯
- 325 第三百二十六章 没心没肺
- 326 第三百二十七章 枝叶仍然在承接阳光
- 327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面桃花相映红
- 328 第三百二十九章 高三下学期的开学典礼
- 329 第三百三十章 念念不忘未必有回响
- 330 第三百三十一章 心照不宣
- 331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宋的思想再教育
- 332 第三百三十三章 让人心动却又适合而止的女孩
- 333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万仞高山,始足于稳
- 334 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不如故
- 335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年痴心妄想
- 336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时走火入魔
- 337 第三百三十八章 你是我年少的喜欢
- 338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官塘七中
- 339 第三百四十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
- 340 第三百四十一章 好日子好时代
- 341 第三百四十二章 文恬武嬉的最后阶段
- 342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喜欢遗憾
- 343 第三百四十四章 身处幸福之中却不自觉
- 344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概这就是命吧
- 345 第三百四十六章 让人犯困的夏季
- 346 第三百四十七章 集体兵荒马乱
- 347 第三百四十八章 泪流满面
- 348 第三百四十九章 就这么到来
- 349 第三百五十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350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语成真
- 351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总会有个人陪你一起当蘑菇
- 352 第三百五十三章 还是会有遗憾
- 353 第三百五十四章 高考
- 354 第三百五十五章 年轻真好
- 355 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寂寞
- 356 第三百五十七章 江湖再见
- 357 第三百五十八章 聚会
- 358 第三百五十九章 人生没有任何的差错
- 359 第三百六十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360 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游云漂泊九万里
- 361 第三百六十二章 那些曾经
- 362 第三百六十三章 觥筹交错
- 363 第三百六十四章 尘埃落地
- 364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七月仲夏
- 365 第三百六十六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
- 366 第三百六十七章 注定单枪匹马
- 367 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我终将各自老去
- 368 第三百六十九章 升学宴
- 369 第三百七十章 可怜的小五子
- 370 第三百七十一章 喜怒哀乐与你无关
- 371 第三百七十二章 长大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 372 第三百七十三章 告诉你就不灵了
- 373 第三百七十四章 厦门大学
- 374 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学琐事
- 375 第三百七十六章 第一个室友
- 376 第三百七十七章 程曦的室友
- 377 第三百七十八章 情人谷
- 378 第三百七十九章 闯祸的室友
- 379 第三百八十章 最好的年纪有着最好看的脸
- 380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
- 381 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有千秋
- 382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军训
- 383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学的课堂
- 384 第三百八十五章 坦白从宽
- 385 第三百八十六章 她一定有很多故事吧
- 386 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顿好的
- 387 第三百八十八章 各怀心事
- 388 第三百八十九章 来自中医药大学的信
- 389 第三百九十章 年少做的这一场春秋大梦
- 390 第三百九十一章 梦见满眼山花如翡
- 391 第三百九十二章 满目山河空念远
- 392 第三百九十三章 恍如隔世影
- 393 第三百九十四章 没法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人生常态
- 394 第三百九十五章 国庆回家
- 395 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清楚的知道我们的距离
- 396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是天生就怕老婆的
- 397 第三百九十八章 叛逆期的方微
- 398 第三百九十九章 突然有一天我不喜欢喝了
- 399 第四百章 习惯了一个人
- 400 第四百零一章 犹如烈酒
- 401 第四百零二章 见家长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 402 第四百零三章 道不尽的风姿卓越
- 403 第四百零四章 千门灯火夜如昼
- 404 第四百零五章 却道故人心易变
- 405 第四百零六章 无声的决裂
- 406 第四百零七章 青春如棋,落子无悔
- 407 第四百零八章 春城之行
- 408 第四百零九章 那就打吧
- 409 第四百一十章 千里不留行
- 410 第四百一十一章 深情总是被辜负
- 411 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果有一天你学会了为别人着想
- 412 第四百一十三章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 413 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应该是这样温柔才对
- 414 第四百一十五章 皆大欢喜的结局永远算不上故事
- 415 第四百四十六章 所以我明白,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会哭
- 416 第四百四十七章 从未有过的改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二十二章 春节
第三百二十二章 春节
九点半的时候,灯火通明,到处都是走街串巷的小孩在每家每户里拜年。
他们穿着新衣裳,一个个虎头虎脑,提着红灯笼,在几个年纪较大一点的男孩子带领下,去了富裕的人家里讨了糖果零钱出来,就径直来了方宁家。
在栅栏外面敲门后,敲锣打鼓,舞着小火龙来拜年,有嘴甜的孩子还往别墅里喊着‘除夕过红年’之类的讨喜话语。
老妈赶紧开门,将这些来拜年的小孩子们都迎进来,奶奶拿出糖果饼干给他们,又见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就知道他们还想要零钱,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零钱给他们,小孩子们才在一声声的讨喜声中离去,留下一地的热闹。
他们家的别墅楼没有左右邻居,平日里显得清幽素雅。
可是过年的时候,却远不如小区里的住宅楼热闹,也没有邻居可以串门拜访,至于其他的亲戚朋友,不是在乡下就是在外地,除了讨糖果的小孩外,也鲜有其他人来拜年。
好在方宁家也不是那种爱热闹的,一家人团聚唠唠家常也就够了。
快到转点的时候,电视里放着冯巩的小品还有姚贝娜的歌,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墙壁的大钟上,倒数计时,整点一到,外面的鞭炮声和爆竹声默契而统一,在这个点达到最高潮。
一家人都出了门,从车库里搬出几个花炮响炮去了小区人群集中的地方,一大群人互相贺喜,笑容满面,“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逢人就道喜。
方宁和老爸两人也去空出来的地儿放烟花爆竹,那边已经有许多硝烟尚未散去,老爸点了几个响炮,全都飞到小区上头去了,化作绚灿的光彩,方宁也点了好多烟花,漫天都是绚灿的烟花色彩,交辉相映。
平日里胆子比天还大的方微这个时候居然被响炮吓到了,远远地站着捂着耳朵,却又跃跃欲试。
一家人返回家里,姑姑的跨港视频也传过来了,她在那边拍了好多景色回来,还有和爷爷奶奶视频通话,说了好多话,有些伤感哽咽着女儿不孝不能回来陪爸妈,爷爷安慰着说你能平平安安就是对我们做父母最大的慰藉。
等到开始分红包的时候,方宁他们也收获了好多压岁钱,长辈们也高兴,开始守岁了,一直守到三点半,全家熬不住了,才去睡觉。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一家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起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互相道新年好。
下午一家人去怀杜甫路的界山庙烧香拜神,然后再开始走访亲友,将热闹持续七八天。
初二那天,全家人准备回乡下拜年。
第一站是奶奶的娘家,梅羡镇的哲寮村,黎家在那里有名的大姓,基本上都是姓黎的,再往南江镇过去,就是姜源村,那边姓谢的又是大姓。
因为老外婆过世的缘故,本来凝聚力极强的老黎家也人心涣散了,当天上午,娘家的直系亲戚只来了两支,直到中午要吃饭的时候,才陆陆续续来了七八支亲戚,加起来也还有上百号人,至于旁系的,沾亲带故的亲戚就更不用说了。
黎家人员昌盛,虽然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有几个出息的人,像奶奶就是大家心目中公认有出息的,女儿嫁到了香港,儿子在外面挣钱,家里住着小洋楼,虽说没做生意了,但却有政府的拆迁赔偿款,赔偿的钱是寻常人家几辈子也赚不到数额,所以那些亲戚们面对奶奶和爷爷也热络中带了点谄切,这年头,谁不想找个好的大腿抱着呢?
方宁一家人开了两辆车过来,把车子停在奶奶她弟弟黎细保的院子里,一出来就受到大家的欢迎,无数的目光扫了过来,爷爷他们神色自然,方宁也不能落了家里的面子,面带笑容,温和有礼,在外人看来也是一个家教真是好,当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黎细保笑容满面,叫两儿子赶紧出来放炮仗迎接姐姐一家,噼里啪啦放了好一阵炮仗,叫人好不眼红。
这里面也有一个风俗要说一下,不知道别的地方风俗怎么样,但是在湖南湖北等地,越往楚地走,就越讲究,平海县虽然是小县城,却也自诩湘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而这个风俗说的就是,开门炮仗,春节初一至至初八,来了贵客,要放爆竹迎客,排场越足,礼节越浓,越显得主家对客人的尊重,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炮仗响了好几分钟,放在平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和其他的来客相比,就显得格外打眼了。
一个坐在大厅里喝茶的亲戚,喝了几口茶,看着方宁家风光模样,被其他亲戚簇拥着,再想想自己被冷落的模样,心里有些不平衡,酸溜溜地说,“有什么好得意的,还不是命好了点。”
另外一个亲戚听到了他酸溜溜的语气,大为怪异地看了他一眼,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移了移屁股下的凳子,离他远点。
方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个亲戚的言语自然也落入了他耳中,便记在心里,等他过来打招呼想要混个眼熟的时候,方宁瞅了他一眼,微微蹙眉,没有去理会,也没有给什么好脸色,径直就从他面前过去了,方家长辈们见了也是垂着眼,不冷不热的喊了句妹夫就走了。
那男子被方家人落了脸面,有些讪讪地走开,其他人见了无一不在心里暗暗偷笑,你当着这么多亲戚的面说他们家,摆明清高的模样,转个身却巴结上去了,不是自作自受么?
其实方宁一家对这男子没好脸色也是有原因的。
奶奶作为黎家长女,她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照顾弟弟妹妹了,背上背一个,手上还拉一个,像金姨奶奶,六姨奶奶,还有七姨奶奶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也格外的亲近。
金姨和六姨有她们自己的生活,不用说,要说的是七姨。
她嫁的丈夫就是刚才那个男子陈水,嫁过去没两年,七姨就因为难产死了,本来要是救治及时,难产也不一定死,都是她丈夫陈水迷信一些教派,也不知道带她去看医生,一直给她摸肚子喝符水。可是那有什么用?
后来眼看不行了,邻居家赶紧叫他送往医院去,他又叫了一辆拖拉机,路上崎岖陡峭,七姨躺在拖拉机上一路惨叫,肠子都快抖出来了,等送到镇卫生院的时候,七姨就已经没气了。
虽说陈水不是让七姨死亡的人,但也有最大的责任,送医不及时,迷信吃符水就能治病,还用拖拉机送人,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了黎家上上下下的不满,连带着奶奶都对这个妹夫有怨气,这一来就是十几多年没来往过,所以说怎么会有好脸色给他看。
他们穿着新衣裳,一个个虎头虎脑,提着红灯笼,在几个年纪较大一点的男孩子带领下,去了富裕的人家里讨了糖果零钱出来,就径直来了方宁家。
在栅栏外面敲门后,敲锣打鼓,舞着小火龙来拜年,有嘴甜的孩子还往别墅里喊着‘除夕过红年’之类的讨喜话语。
老妈赶紧开门,将这些来拜年的小孩子们都迎进来,奶奶拿出糖果饼干给他们,又见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就知道他们还想要零钱,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零钱给他们,小孩子们才在一声声的讨喜声中离去,留下一地的热闹。
他们家的别墅楼没有左右邻居,平日里显得清幽素雅。
可是过年的时候,却远不如小区里的住宅楼热闹,也没有邻居可以串门拜访,至于其他的亲戚朋友,不是在乡下就是在外地,除了讨糖果的小孩外,也鲜有其他人来拜年。
好在方宁家也不是那种爱热闹的,一家人团聚唠唠家常也就够了。
快到转点的时候,电视里放着冯巩的小品还有姚贝娜的歌,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墙壁的大钟上,倒数计时,整点一到,外面的鞭炮声和爆竹声默契而统一,在这个点达到最高潮。
一家人都出了门,从车库里搬出几个花炮响炮去了小区人群集中的地方,一大群人互相贺喜,笑容满面,“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逢人就道喜。
方宁和老爸两人也去空出来的地儿放烟花爆竹,那边已经有许多硝烟尚未散去,老爸点了几个响炮,全都飞到小区上头去了,化作绚灿的光彩,方宁也点了好多烟花,漫天都是绚灿的烟花色彩,交辉相映。
平日里胆子比天还大的方微这个时候居然被响炮吓到了,远远地站着捂着耳朵,却又跃跃欲试。
一家人返回家里,姑姑的跨港视频也传过来了,她在那边拍了好多景色回来,还有和爷爷奶奶视频通话,说了好多话,有些伤感哽咽着女儿不孝不能回来陪爸妈,爷爷安慰着说你能平平安安就是对我们做父母最大的慰藉。
等到开始分红包的时候,方宁他们也收获了好多压岁钱,长辈们也高兴,开始守岁了,一直守到三点半,全家熬不住了,才去睡觉。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一家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起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互相道新年好。
下午一家人去怀杜甫路的界山庙烧香拜神,然后再开始走访亲友,将热闹持续七八天。
初二那天,全家人准备回乡下拜年。
第一站是奶奶的娘家,梅羡镇的哲寮村,黎家在那里有名的大姓,基本上都是姓黎的,再往南江镇过去,就是姜源村,那边姓谢的又是大姓。
因为老外婆过世的缘故,本来凝聚力极强的老黎家也人心涣散了,当天上午,娘家的直系亲戚只来了两支,直到中午要吃饭的时候,才陆陆续续来了七八支亲戚,加起来也还有上百号人,至于旁系的,沾亲带故的亲戚就更不用说了。
黎家人员昌盛,虽然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有几个出息的人,像奶奶就是大家心目中公认有出息的,女儿嫁到了香港,儿子在外面挣钱,家里住着小洋楼,虽说没做生意了,但却有政府的拆迁赔偿款,赔偿的钱是寻常人家几辈子也赚不到数额,所以那些亲戚们面对奶奶和爷爷也热络中带了点谄切,这年头,谁不想找个好的大腿抱着呢?
方宁一家人开了两辆车过来,把车子停在奶奶她弟弟黎细保的院子里,一出来就受到大家的欢迎,无数的目光扫了过来,爷爷他们神色自然,方宁也不能落了家里的面子,面带笑容,温和有礼,在外人看来也是一个家教真是好,当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黎细保笑容满面,叫两儿子赶紧出来放炮仗迎接姐姐一家,噼里啪啦放了好一阵炮仗,叫人好不眼红。
这里面也有一个风俗要说一下,不知道别的地方风俗怎么样,但是在湖南湖北等地,越往楚地走,就越讲究,平海县虽然是小县城,却也自诩湘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而这个风俗说的就是,开门炮仗,春节初一至至初八,来了贵客,要放爆竹迎客,排场越足,礼节越浓,越显得主家对客人的尊重,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炮仗响了好几分钟,放在平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和其他的来客相比,就显得格外打眼了。
一个坐在大厅里喝茶的亲戚,喝了几口茶,看着方宁家风光模样,被其他亲戚簇拥着,再想想自己被冷落的模样,心里有些不平衡,酸溜溜地说,“有什么好得意的,还不是命好了点。”
另外一个亲戚听到了他酸溜溜的语气,大为怪异地看了他一眼,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移了移屁股下的凳子,离他远点。
方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个亲戚的言语自然也落入了他耳中,便记在心里,等他过来打招呼想要混个眼熟的时候,方宁瞅了他一眼,微微蹙眉,没有去理会,也没有给什么好脸色,径直就从他面前过去了,方家长辈们见了也是垂着眼,不冷不热的喊了句妹夫就走了。
那男子被方家人落了脸面,有些讪讪地走开,其他人见了无一不在心里暗暗偷笑,你当着这么多亲戚的面说他们家,摆明清高的模样,转个身却巴结上去了,不是自作自受么?
其实方宁一家对这男子没好脸色也是有原因的。
奶奶作为黎家长女,她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照顾弟弟妹妹了,背上背一个,手上还拉一个,像金姨奶奶,六姨奶奶,还有七姨奶奶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也格外的亲近。
金姨和六姨有她们自己的生活,不用说,要说的是七姨。
她嫁的丈夫就是刚才那个男子陈水,嫁过去没两年,七姨就因为难产死了,本来要是救治及时,难产也不一定死,都是她丈夫陈水迷信一些教派,也不知道带她去看医生,一直给她摸肚子喝符水。可是那有什么用?
后来眼看不行了,邻居家赶紧叫他送往医院去,他又叫了一辆拖拉机,路上崎岖陡峭,七姨躺在拖拉机上一路惨叫,肠子都快抖出来了,等送到镇卫生院的时候,七姨就已经没气了。
虽说陈水不是让七姨死亡的人,但也有最大的责任,送医不及时,迷信吃符水就能治病,还用拖拉机送人,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了黎家上上下下的不满,连带着奶奶都对这个妹夫有怨气,这一来就是十几多年没来往过,所以说怎么会有好脸色给他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