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72 第五十九章:翻出了旧案子
- 373 第六十章:再进宫
- 374 第六十一章:无事不登三宝殿
- 375 第六十二章:灵符
- 376 第六十三章:不成也得成
- 377 第六十四章:哀家要看的是灵符!
- 378 第六十五章:不顾情面的太后
- 379 第六十六章:母女情分,到此为止
- 380 第六十七章:造孽啊!
- 381 第六十八章:解药
- 382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 383 第七十章:谈判(下)
- 384 第七十一章:你不仁我不义
- 385 第七十二章:天花
- 386 第七十三章:不遵守承诺
- 387 第七十四章:太后病得不轻!
- 388 第七十五章:大司马将军回来了
- 389 第七十六章:朕早就想弄死你们一家子!
- 390 第七十七章:我还活着吗
- 391 第七十八章:都活着,挺好
- 392 第七十九章:再打一架如何?
- 393 第八十章:帝王的末路
- 394 第八十一章:请太后下旨赐死他们吧!
- 395 第八十二章:你们李氏皇族的人真能耐
- 396 第八十三章:携天子以令诸侯
- 397 第八十四章:你们能获救都要感谢安王殿下!
- 398 第八十五章:另外半张夜宴图
- 399 第八十六章:晋国公府想翻身?
- 400 第八十七章:自投罗网?
- 401 第八十八章:请向安王妃殿下行礼!
- 402 第八十九章:晋国公发狂了
- 403 第九十章:我宁愿声名狼藉
- 404 第九十一章:和事佬
- 405 第九十二章:大伯父是个奇葩
- 406 第九十三章:我是来救你们的
- 407 第九十四章:打地鼠好玩吗
- 408 第九十五章:请徐太后主持公道吧
- 409 第九十六章:还是那个普济庵
- 410 第九十七章:一查到底
- 411 第九十七章:你们本就该死
- 412 第九十八章:我知道一切
- 413 第九十九章:原来如此
- 414 第一百章:往事难追
- 415 第一百零一章:为了名声,你就答应吧
- 416 第一百零二章:驾崩
- 417 第一百零三章:传位
- 418 第一百零四章:太皇太后娘娘出事了
- 419 第一百零五章:逼宫
- 420 第一百零六章:救驾
- 421 第一百零七章:新君继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第六十九章:谈判(上)
竹林小舍里的傅锦仪,再一次从深海一般的昏睡中醒过来。
外头的日光迷蒙地洒进来,那是清晨金黄又昏暗的颜色,一股子清凉的檀香在空气中弥漫。傅锦仪怔怔地望着头顶朱红色的薄纱帐幔,半晌,她的目光呆滞而缓慢地挪到了床前站着的人身上。
她揉着脑仁,神色迷离地望着站在自己面前、一身靛蓝色诰命朝服、头戴十二支三尾凤缠丝赤金簪子的林氏。那金簪子上晶莹闪烁的祖母绿宝石刺得她双眼都隐隐发晕。
“母亲……”她唤道:“您,您这是……您为何穿成这样?”
一醒过来就瞧见林氏换了诰命服,在傅锦仪混乱的记忆中,还记得她家婆母是很少穿这样的衣裳的——林氏性子最散漫不过,除非在大的节庆里进宫朝拜,平日里最喜欢轻薄的棉质常服,而自从住进了明觉寺后,林氏甚至开始穿着僧衣进宫拜见。
因本朝太后、太皇太后都痴迷佛法,穿着僧衣非但不会有什么不妥,反倒迎合了几位主子的喜好。
怎么今日突然把压在箱子底的这件最厚重的朝服翻出来了?
林氏静静站着。她看着傅锦仪道:“你的身子似乎拖不了多久。你昏迷之时,弘业师父再次来瞧过了,催促我们尽快找到寸寸思的解药。所以,我今日要进宫去了。”
傅锦仪眉头一皱。
“进宫?”她忍不住去揉自己的后脑。她这一回睡得时间怕是不会长了,但她能感觉到,自己睡得越来越沉。
她甚至有点忘了,在昏迷之前她做过什么事……啊!等等!
“花朝……回来了吗?”她问道。
林氏轻轻呼出一口气,半晌道:“没有。在你昏迷的当晚,花朝将一封信笺亲手送至我手上,随后就离开了明觉寺。她告诉我,她已经得到了徐策传回来的消息,她要听从徐策的命令南下,当晚就启程了。”
傅锦仪瞪大了眼睛。
“她……不是应该留在我身边吗?徐策命令她南下?”傅锦仪的呼吸难免有些急促了,因为徐策的这个命令很反常。
但以花朝的为人,不可能擅作主张离开京城,她说是徐策的命令,那就一定是。徐策……他想做什么?
连花朝都要调走?
傅锦仪按下繁杂的心思,她觉着自己的脑子越来越乱了。
她昏过去之前似乎吩咐花朝去做一件事……是什么事呢?居然有些想不起来!
“母亲,花朝送给你的信笺又是什么?”她急急地追问道:“她想说什么?”
林氏站着没有动,片刻后,她从袖子里将那封信笺交到了傅锦仪手中。
“你不要着急,花朝说的事情,是一个好消息。而正是因为这个消息,我必须要进宫去。你放心,我很快就能回来。”林氏抓着她的手轻轻捏了一下子,安慰道。
傅锦仪只觉着自己的一颗心莫名地揪紧了。
林氏要进宫吗?
是为了自己的病吧!
傅锦仪怔忡地看着林氏恬淡瘦弱的面孔。下一瞬,林氏的裙摆在眼前一扫而过,随即跨出了门槛。傅锦仪焦急地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
“母亲要进宫……花朝在南下之前送了一封消息回来……”她竭力想要理清自己混乱的思绪,一边将手里的纸笺翻开了。
她知道,自己不是无缘无故会忘事情的。但她的脑子越发迟钝,这是事实,也是一个极其不祥的征兆。
林氏说的很对,她的身子拖不了多久了。
她努力集中神志看着手里的东西。很快,她的脸色变得越发苍白了。
“……徐太后漏夜抄查芙蕖园,连着数日挖地三尺,不光把陈年旧事都翻了出来,还找着了不少东西……”花朝的笔锋有些凌厉,这封信写下的时候,显然也很匆忙。
“徐太后一定找到了咱们想要的东西。你不要误会,那不是太夫人李氏谋害何夫人的证据,如果真的有证据,此时此刻,徐家就已经天翻地覆,也很快会传来太夫人李氏暴病过世的死讯!可现在一切都没有发生,这说明徐太后根本就没有找到证据。”
“但徐太后找到的东西,应该是咱们最需要的。那件东西我一直都没有找到,但我能够从有限的线索中推测它的存在。我想,这件东西,如果由徐太后将徐家挖地三尺来找,那就一定能找到。”
“……这也是我提出以驱鬼符构陷李氏、引徐太后怀疑,从而大搜晋国公府的真正原因。我们没有能力抗衡晋国公府,没有办法找到我们要的东西,那就只能借力,借一个足够强大的力量。”
花朝言尽于此。傅锦仪几乎沉默了有一刻钟的时间。
她想起来自己在昏迷之前究竟在做什么了,她也明白,林氏为什么要进宫。
她要的东西已经找到了……在徐太后手中!
可是……
和事先的设想不同。徐太后似乎并不想把寸寸思的解药拿出来。
林氏进宫,就是为了谈判。
傅锦仪霍地坐起来了。她焦灼地高声叫道:“来人,来人!拿我的朝服和朝冠,我要梳洗进宫!”
***
傅锦仪觉着这是她离死亡最近的时候了。
她所乘坐的马车已经足够平稳,可她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又一阵的头晕目眩。她努力保持着一种坐禅的姿势,回忆着弘安师父亲自对她讲授的凝聚呼吸、吐纳天地灵气的方法。唯有这样,她才能让头脑得到短暂的清明。
侯府的马车缓缓驶入宫墙,在外宫门的时候,遇到的守门护卫还对她行了礼;只是进内宫的时候,门外却站着几个早已等候多时的内监。
他们将马车拦下了。
内监们中有几个是傅锦仪熟悉的面孔。
“几位大人是太后娘娘座下的宦官吧?”在傅锦仪的抬手示意下,几个心腹丫鬟把轿帘子挑起来了,傅锦仪望着外头的人,面容恬淡地说道。
几个宦官都笑了。
“奴才们听说——安定侯夫人病了。只是瞧夫人的样子,精神头倒是很好,记性也很好。”宦官道:“您是进宫求见太后娘娘的吧?”
傅锦仪挑了挑眉,没有答话。
“奴才们是奉了太后娘娘的命令,特意来等您的。因为太后娘娘此时不在宫中,安定侯夫人想要求见,就跟着奴才们走吧。”
太后不在宫中?
傅锦仪心下微凉。进宫本就是一种冒险,如果她听从这几个宦官的话,去另一个未知的地方拜见太后……
一种羊入虎口的本能从脚底升腾起来。
“太后娘娘在哪里?”
“奴才们会为您引路。”宦官微笑着,上前两步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傅锦仪咬了咬牙。
她已经没有退路了。林氏进宫一定是得到了“徐太后手中有寸寸思解药”的消息,徐太后和安定侯府之间,算是达成了一项谈判的邀约。这个时候,林氏应该已经先行一步到了徐太后面前吧?
眼下只有徐太后手里握着她的救命药。她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那就劳烦几位大人带路吧。”傅锦仪面上挂着淡淡的浅笑。
众人掉转马车出了宫。几个宦官在前引路,从东平大街上拐了好几个弯,越走越偏之时,傅锦仪的心里都在打鼓。只是等拐过了最后一条岔路,面前豁然开朗,竟是自己最熟悉的宝瓶儿胡同了。
怎么走到这儿来了?
怔忡间,马车晃晃悠悠地,最终在宝瓶儿胡同里一座极为气派挺拔的宅院正门前停下了。七夕等人小心搀扶着傅锦仪下马车,众人都用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心绪望着这座府门。
晋国公府。
“这地方,安定侯夫人有些日子没来了吧?”引路的宦官笑道:“这几日,太后娘娘的母亲晋国公夫人身子不大好,太后娘娘特意回来探望。”
傅锦仪安静地沉默着。
这地方可真是太熟悉了。
但她一点都不想再次跨进去。
很快,府门洞开,开门的丫鬟傅锦仪瞧了,都是从未见过的人,似乎都是徐太后新安排的吧。
无暇多想,她换乘了府里抬来的一顶小轿,跟随宦官往芙蕖园里去。
芙蕖园外头最引人注目的孔雀垂花门已经撤了,上头攀附着的如绿墙一般的蔷薇花都被扯得一干二净。傅锦仪略微吃惊地望着这一切,她还看到,就连影壁后头的厅堂里,一应桌椅摆设都搬空了。
这还真是……搜得一干二净了!
徐太后对待李氏可没有留情面啊!
一路绕过九曲回廊,一直到了李氏从前避暑所居的后院,周遭都静悄悄地。终于,傅锦仪在最后头的一间临水的水榭中见到了徐太后。
只有徐太后一个人,身边没有伺候的女官们,更没有见到李氏的影子。
傅锦仪心里咚咚地跳起来。她撑着一口气上前行了礼,站起来的时候身子忍不住晃了两下子。
徐太后淡淡看向她,唇角轻扯出一抹得体而慈和的笑容:“安定侯夫人终于来了。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她这话可不是问傅锦仪,而是问那几个引路的宦官。
外头的日光迷蒙地洒进来,那是清晨金黄又昏暗的颜色,一股子清凉的檀香在空气中弥漫。傅锦仪怔怔地望着头顶朱红色的薄纱帐幔,半晌,她的目光呆滞而缓慢地挪到了床前站着的人身上。
她揉着脑仁,神色迷离地望着站在自己面前、一身靛蓝色诰命朝服、头戴十二支三尾凤缠丝赤金簪子的林氏。那金簪子上晶莹闪烁的祖母绿宝石刺得她双眼都隐隐发晕。
“母亲……”她唤道:“您,您这是……您为何穿成这样?”
一醒过来就瞧见林氏换了诰命服,在傅锦仪混乱的记忆中,还记得她家婆母是很少穿这样的衣裳的——林氏性子最散漫不过,除非在大的节庆里进宫朝拜,平日里最喜欢轻薄的棉质常服,而自从住进了明觉寺后,林氏甚至开始穿着僧衣进宫拜见。
因本朝太后、太皇太后都痴迷佛法,穿着僧衣非但不会有什么不妥,反倒迎合了几位主子的喜好。
怎么今日突然把压在箱子底的这件最厚重的朝服翻出来了?
林氏静静站着。她看着傅锦仪道:“你的身子似乎拖不了多久。你昏迷之时,弘业师父再次来瞧过了,催促我们尽快找到寸寸思的解药。所以,我今日要进宫去了。”
傅锦仪眉头一皱。
“进宫?”她忍不住去揉自己的后脑。她这一回睡得时间怕是不会长了,但她能感觉到,自己睡得越来越沉。
她甚至有点忘了,在昏迷之前她做过什么事……啊!等等!
“花朝……回来了吗?”她问道。
林氏轻轻呼出一口气,半晌道:“没有。在你昏迷的当晚,花朝将一封信笺亲手送至我手上,随后就离开了明觉寺。她告诉我,她已经得到了徐策传回来的消息,她要听从徐策的命令南下,当晚就启程了。”
傅锦仪瞪大了眼睛。
“她……不是应该留在我身边吗?徐策命令她南下?”傅锦仪的呼吸难免有些急促了,因为徐策的这个命令很反常。
但以花朝的为人,不可能擅作主张离开京城,她说是徐策的命令,那就一定是。徐策……他想做什么?
连花朝都要调走?
傅锦仪按下繁杂的心思,她觉着自己的脑子越来越乱了。
她昏过去之前似乎吩咐花朝去做一件事……是什么事呢?居然有些想不起来!
“母亲,花朝送给你的信笺又是什么?”她急急地追问道:“她想说什么?”
林氏站着没有动,片刻后,她从袖子里将那封信笺交到了傅锦仪手中。
“你不要着急,花朝说的事情,是一个好消息。而正是因为这个消息,我必须要进宫去。你放心,我很快就能回来。”林氏抓着她的手轻轻捏了一下子,安慰道。
傅锦仪只觉着自己的一颗心莫名地揪紧了。
林氏要进宫吗?
是为了自己的病吧!
傅锦仪怔忡地看着林氏恬淡瘦弱的面孔。下一瞬,林氏的裙摆在眼前一扫而过,随即跨出了门槛。傅锦仪焦急地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
“母亲要进宫……花朝在南下之前送了一封消息回来……”她竭力想要理清自己混乱的思绪,一边将手里的纸笺翻开了。
她知道,自己不是无缘无故会忘事情的。但她的脑子越发迟钝,这是事实,也是一个极其不祥的征兆。
林氏说的很对,她的身子拖不了多久了。
她努力集中神志看着手里的东西。很快,她的脸色变得越发苍白了。
“……徐太后漏夜抄查芙蕖园,连着数日挖地三尺,不光把陈年旧事都翻了出来,还找着了不少东西……”花朝的笔锋有些凌厉,这封信写下的时候,显然也很匆忙。
“徐太后一定找到了咱们想要的东西。你不要误会,那不是太夫人李氏谋害何夫人的证据,如果真的有证据,此时此刻,徐家就已经天翻地覆,也很快会传来太夫人李氏暴病过世的死讯!可现在一切都没有发生,这说明徐太后根本就没有找到证据。”
“但徐太后找到的东西,应该是咱们最需要的。那件东西我一直都没有找到,但我能够从有限的线索中推测它的存在。我想,这件东西,如果由徐太后将徐家挖地三尺来找,那就一定能找到。”
“……这也是我提出以驱鬼符构陷李氏、引徐太后怀疑,从而大搜晋国公府的真正原因。我们没有能力抗衡晋国公府,没有办法找到我们要的东西,那就只能借力,借一个足够强大的力量。”
花朝言尽于此。傅锦仪几乎沉默了有一刻钟的时间。
她想起来自己在昏迷之前究竟在做什么了,她也明白,林氏为什么要进宫。
她要的东西已经找到了……在徐太后手中!
可是……
和事先的设想不同。徐太后似乎并不想把寸寸思的解药拿出来。
林氏进宫,就是为了谈判。
傅锦仪霍地坐起来了。她焦灼地高声叫道:“来人,来人!拿我的朝服和朝冠,我要梳洗进宫!”
***
傅锦仪觉着这是她离死亡最近的时候了。
她所乘坐的马车已经足够平稳,可她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又一阵的头晕目眩。她努力保持着一种坐禅的姿势,回忆着弘安师父亲自对她讲授的凝聚呼吸、吐纳天地灵气的方法。唯有这样,她才能让头脑得到短暂的清明。
侯府的马车缓缓驶入宫墙,在外宫门的时候,遇到的守门护卫还对她行了礼;只是进内宫的时候,门外却站着几个早已等候多时的内监。
他们将马车拦下了。
内监们中有几个是傅锦仪熟悉的面孔。
“几位大人是太后娘娘座下的宦官吧?”在傅锦仪的抬手示意下,几个心腹丫鬟把轿帘子挑起来了,傅锦仪望着外头的人,面容恬淡地说道。
几个宦官都笑了。
“奴才们听说——安定侯夫人病了。只是瞧夫人的样子,精神头倒是很好,记性也很好。”宦官道:“您是进宫求见太后娘娘的吧?”
傅锦仪挑了挑眉,没有答话。
“奴才们是奉了太后娘娘的命令,特意来等您的。因为太后娘娘此时不在宫中,安定侯夫人想要求见,就跟着奴才们走吧。”
太后不在宫中?
傅锦仪心下微凉。进宫本就是一种冒险,如果她听从这几个宦官的话,去另一个未知的地方拜见太后……
一种羊入虎口的本能从脚底升腾起来。
“太后娘娘在哪里?”
“奴才们会为您引路。”宦官微笑着,上前两步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傅锦仪咬了咬牙。
她已经没有退路了。林氏进宫一定是得到了“徐太后手中有寸寸思解药”的消息,徐太后和安定侯府之间,算是达成了一项谈判的邀约。这个时候,林氏应该已经先行一步到了徐太后面前吧?
眼下只有徐太后手里握着她的救命药。她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那就劳烦几位大人带路吧。”傅锦仪面上挂着淡淡的浅笑。
众人掉转马车出了宫。几个宦官在前引路,从东平大街上拐了好几个弯,越走越偏之时,傅锦仪的心里都在打鼓。只是等拐过了最后一条岔路,面前豁然开朗,竟是自己最熟悉的宝瓶儿胡同了。
怎么走到这儿来了?
怔忡间,马车晃晃悠悠地,最终在宝瓶儿胡同里一座极为气派挺拔的宅院正门前停下了。七夕等人小心搀扶着傅锦仪下马车,众人都用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心绪望着这座府门。
晋国公府。
“这地方,安定侯夫人有些日子没来了吧?”引路的宦官笑道:“这几日,太后娘娘的母亲晋国公夫人身子不大好,太后娘娘特意回来探望。”
傅锦仪安静地沉默着。
这地方可真是太熟悉了。
但她一点都不想再次跨进去。
很快,府门洞开,开门的丫鬟傅锦仪瞧了,都是从未见过的人,似乎都是徐太后新安排的吧。
无暇多想,她换乘了府里抬来的一顶小轿,跟随宦官往芙蕖园里去。
芙蕖园外头最引人注目的孔雀垂花门已经撤了,上头攀附着的如绿墙一般的蔷薇花都被扯得一干二净。傅锦仪略微吃惊地望着这一切,她还看到,就连影壁后头的厅堂里,一应桌椅摆设都搬空了。
这还真是……搜得一干二净了!
徐太后对待李氏可没有留情面啊!
一路绕过九曲回廊,一直到了李氏从前避暑所居的后院,周遭都静悄悄地。终于,傅锦仪在最后头的一间临水的水榭中见到了徐太后。
只有徐太后一个人,身边没有伺候的女官们,更没有见到李氏的影子。
傅锦仪心里咚咚地跳起来。她撑着一口气上前行了礼,站起来的时候身子忍不住晃了两下子。
徐太后淡淡看向她,唇角轻扯出一抹得体而慈和的笑容:“安定侯夫人终于来了。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她这话可不是问傅锦仪,而是问那几个引路的宦官。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