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9 第五百四十九章 六星
- 550 第五百五十章 南斗
- 551 第五百五十一章 变数
- 552 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移
- 553 第五百五十三章 稷官
- 554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越王
- 555 第五百五十五章 起兵
- 556 第五百五十六章 出征
- 557 第五百五十七章 定局
- 558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议
- 559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 560 第五百六十章 分忧
- 561 第五百六十一章 知灯
- 562 第五百六十二章 密令
- 563 第五百六十三章 孩子
- 564 第五百六十四章 忆儿
- 565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复荣
- 566 第五百六十六章 雁钗
- 567 第五百六十七章 盘发
- 568 第五百六十八章 闯入
- 569 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师
- 570 第五百七十章 交换
- 571 第五百七十一章 酝酿
- 572 第五百七十二章 祠堂
- 573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制毒
- 574 第五百七十四章 琴书
- 575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凤凰
- 576 第五百七十六章 捉鳖
- 577 第五百七十七章 造日
- 578 第五百七十八章 殿下
- 579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二圣
- 580 第五百八十章 送离
- 581 第五百八十一章 啜泣
- 58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异变
- 583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兰陵
- 584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战
- 585 第五百八十五章 逃命
- 586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数字
- 587 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开
- 588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及笄
- 589 第五百八十九章 解脱
- 590 第五百九十章 历史
- 591 第五百九十一章 被救
- 592 第五百九十二章 蓦光
- 593 第五百九十三章 嚎哭
- 594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名字
- 595 第五百九十五章 习练
- 596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空幽
- 597 第五百九十七章 采药
- 598 第五百九十八章 刀客
- 599 第五百九十九章 才学
- 600 第六百章 回家
- 601 第六百零一章 买卖
- 602 第六百零二章 驻留
- 603 第六百零三章 布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第五百五十九章 功臣
李景霄唇角一勾,辨不清是冷笑还是嗤笑,悠悠道:“这怎么不是为了百姓呢?皇兄与逆贼苦战半月,却依然分不出胜负。而这半月来被战火波及的百姓疾苦,皇兄可考虑过了?说不定是皇兄战术失误,未有良计,或者皇兄帐下混入了奸细,致久战不下,再或者,皇兄是,故意拖延时日,欲多领战功?”
“放肆!”最后半句让李景霆大怒。
“皇兄莫急,皇弟只是推测,不过无论什么理由,这么久拖下去,吃苦的终究是百姓。所以本王控制了皇兄,无非是甘冒僭越之罪,早日结束战乱,为百姓福祉。”李景霄略过了李景霆,自信地一笑,“于是,诸位大人也都看到了,不过十天,本王就兑现了诺言。当然了,若是此刻,大理寺愈治本王残害手足之罪,本王……”
“无罪,无罪!早平叛,百姓福,这便是功,大功!”陇西李家主李圭打断了越王话头,朗天大笑三声。
群臣们思量片刻,也觉得有理,毕竟十天平叛,事实就是结果,如今长安百姓拜神供奉的,可都是越王的生祠。
于是,殿内再次响起或谄媚或敬畏,春风拂得越王朱袍炽盛,愈显意气风发。
李景霆独自伫立一旁,脸色已经发青,冷笑道:“按这意思,平叛的功都是皇弟的?本王血战半月,鳞甲都被凝血凝住,脱不下来,帐下阵亡将士近千,白骨还堆在街旁,难道这些,都是枉费了?皇弟不过是渔翁得利,哪有资格大言不惭!本王倒罢了,只是不忍帐下兄弟,苦战之功,就这么被人一笔抹过!”
“不错。半月血战,削弱逆贼。这份功劳不可忽视。”郑家家主郑诲上前,坚定地站在了李景霆身后。
“虽然最后平乱的是越王殿下,但长安百姓也都不是瞎的,前半月如何浴血奋战,臣相信晋王殿下问天无愧。”崔家家主也站了出来,斩钉截铁。
得两世家拥护,春风忽的转向。
过去一月,随晋王出兵的世家们也纷纷应和,彼时还落寞的晋王喘了口气,被捧到了天上。
李景霄眉梢一挑,并没立即应话。
李景霆微扬下颌,前时黯然的气魄重新上升,王的骄傲如焰,重新在他眉间燃起:“皇弟有功,不错,但却想借此一家独大,把持朝政,司马昭之心也太过了罢?看皇弟佩剑的势头,是要定了封赏,封地?城池?还是,储君之位?只怕谁说个不字,你的剑随时会出鞘罢!”
诸臣面色大变。
皇帝李赫也眸色一闪,喜怒莫测。
这番试探实在是在直白。尤其是储君之位四字,几乎是把刀架在了越王脖子上。
天子之前,朝堂之上,司马昭心,大逆不道!
想通其中凶险,诸臣立马后退一步,不想扯进漩涡里,殿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明明是盛夏,却冻得人牙打颤。
野心被置于日光之下,权杖与铡刀同时奉君,请君自度,成王败寇!
然而,越王下一个举动,让所有人都瞳孔一缩——
他走近李景霆,弯下脊背,看似无比恭敬地一礼:“皇兄说笑了。皇弟举兵,不过是奉了父皇之令,平战乱安民生,又有何德何能,敢觊觎储君之位。”
李景霆微微眯了眼,却也没叫李景霄起来,就这么沉默着。
于是,李景霄也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弯弓的背没有一丝动摇,清声道:“皇兄,本王已将尚方宝剑归还父皇,绝无他心。不过是如皇兄般,心疼帐下将士苦战,才多嘴了几句。我大魏储君,立贤立长,如何都轮不到皇弟我。还请皇兄莫自谦了。”
最后一句话绵里藏针,将“觊觎储君”的刀子又还给了晋王。
瞬息之间,千刀万箭,君子过招,杀人不见血。
李景霆也反应极快,立马换上了亲和的笑:“老四说笑了。父皇康健,龙虎春秋,本王只愿膝下尽孝,情愿永无立储。”
言罢,李景霆便上前去,伸出手,欲亲自扶起越王,却没想后者猛地抓住他的手,压低了语调:“皇兄,再这么推来推去,你我就因小失大了。”
一句暗语,惊心动魄。
李景霆眼皮子抖跳,环顾了眼四周,见无人在意,便放下戒备,同样沉声道:“难道……”
欲言又止的机密之密,却是选王们都懂的野心。
他们从不掩饰野心,因为他们是同一路人。
“不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想,这应该是,我和皇兄真正的目的。”李景霄面具后的眼眸一弯,似笑非笑。
最懂对方的,是兄弟,是对手,是同为英雄的惺惺相惜。
但凡合利益,可反目,可联盟,是棋局最顶尖的弈者们。
“成交。”李景霆只沉吟了片刻,便臂膀用力,扶起了李景霄,不过转瞬,二人的目光便多了默契,再次看去的方向,是金銮座。
两柄无形的王剑,隐忍着杀意,同时出鞘,对准了皇帝李赫!
没有情,没有义,此刻这两位男子,只是最合格的终局之选!
棋开,谋权!
“父皇,此次顺利平乱,老四功不可没。儿臣愿为老四请赏。”李景霆首先开口,姿态恭敬。
“父皇,儿臣不过是捡了落地瓜,真正功臣乃是三皇兄。儿臣不愿领功,只愿皇兄名扬天下。”李景霄也开口,同样言语恭敬,还亲和地拍了拍李景霆。
群臣们看得愣神。彼时还剑拔弩张,抢功抢得热烈,如今就兄慈弟孝,大有春风拂面之暖。
皇帝李赫倒是高兴,大笑道:“好,说得好!此番平叛,两位皇儿,都有功!当赏,都当赏!”
百官们也反应过来。官场上的人都是贼精,上一刻是敌人,下一刻就能是亲人。
他们不陌生,何况他们面对的,是最妖孽的弈者们。
无论如何,平了战乱,都是该普天同庆的好事,又何必闹些不愉快。
眨眼间,笑声四起,群臣们纷纷恭贺两位王爷济世安民,向李赫恭贺着大魏经此一劫,当国泰民安。
殿内春风起,盛世气象来。
李赫抚着十二串东珠毓,慈和地发问:“两位皇儿要什么赏啊?无论什么,朕都应,都应!”
李景霄和李景霆对视一眼,只是一眼,弈者们的默契,在那一刻心领神会。
真正的目的,博弈才开始。
“放肆!”最后半句让李景霆大怒。
“皇兄莫急,皇弟只是推测,不过无论什么理由,这么久拖下去,吃苦的终究是百姓。所以本王控制了皇兄,无非是甘冒僭越之罪,早日结束战乱,为百姓福祉。”李景霄略过了李景霆,自信地一笑,“于是,诸位大人也都看到了,不过十天,本王就兑现了诺言。当然了,若是此刻,大理寺愈治本王残害手足之罪,本王……”
“无罪,无罪!早平叛,百姓福,这便是功,大功!”陇西李家主李圭打断了越王话头,朗天大笑三声。
群臣们思量片刻,也觉得有理,毕竟十天平叛,事实就是结果,如今长安百姓拜神供奉的,可都是越王的生祠。
于是,殿内再次响起或谄媚或敬畏,春风拂得越王朱袍炽盛,愈显意气风发。
李景霆独自伫立一旁,脸色已经发青,冷笑道:“按这意思,平叛的功都是皇弟的?本王血战半月,鳞甲都被凝血凝住,脱不下来,帐下阵亡将士近千,白骨还堆在街旁,难道这些,都是枉费了?皇弟不过是渔翁得利,哪有资格大言不惭!本王倒罢了,只是不忍帐下兄弟,苦战之功,就这么被人一笔抹过!”
“不错。半月血战,削弱逆贼。这份功劳不可忽视。”郑家家主郑诲上前,坚定地站在了李景霆身后。
“虽然最后平乱的是越王殿下,但长安百姓也都不是瞎的,前半月如何浴血奋战,臣相信晋王殿下问天无愧。”崔家家主也站了出来,斩钉截铁。
得两世家拥护,春风忽的转向。
过去一月,随晋王出兵的世家们也纷纷应和,彼时还落寞的晋王喘了口气,被捧到了天上。
李景霄眉梢一挑,并没立即应话。
李景霆微扬下颌,前时黯然的气魄重新上升,王的骄傲如焰,重新在他眉间燃起:“皇弟有功,不错,但却想借此一家独大,把持朝政,司马昭之心也太过了罢?看皇弟佩剑的势头,是要定了封赏,封地?城池?还是,储君之位?只怕谁说个不字,你的剑随时会出鞘罢!”
诸臣面色大变。
皇帝李赫也眸色一闪,喜怒莫测。
这番试探实在是在直白。尤其是储君之位四字,几乎是把刀架在了越王脖子上。
天子之前,朝堂之上,司马昭心,大逆不道!
想通其中凶险,诸臣立马后退一步,不想扯进漩涡里,殿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明明是盛夏,却冻得人牙打颤。
野心被置于日光之下,权杖与铡刀同时奉君,请君自度,成王败寇!
然而,越王下一个举动,让所有人都瞳孔一缩——
他走近李景霆,弯下脊背,看似无比恭敬地一礼:“皇兄说笑了。皇弟举兵,不过是奉了父皇之令,平战乱安民生,又有何德何能,敢觊觎储君之位。”
李景霆微微眯了眼,却也没叫李景霄起来,就这么沉默着。
于是,李景霄也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弯弓的背没有一丝动摇,清声道:“皇兄,本王已将尚方宝剑归还父皇,绝无他心。不过是如皇兄般,心疼帐下将士苦战,才多嘴了几句。我大魏储君,立贤立长,如何都轮不到皇弟我。还请皇兄莫自谦了。”
最后一句话绵里藏针,将“觊觎储君”的刀子又还给了晋王。
瞬息之间,千刀万箭,君子过招,杀人不见血。
李景霆也反应极快,立马换上了亲和的笑:“老四说笑了。父皇康健,龙虎春秋,本王只愿膝下尽孝,情愿永无立储。”
言罢,李景霆便上前去,伸出手,欲亲自扶起越王,却没想后者猛地抓住他的手,压低了语调:“皇兄,再这么推来推去,你我就因小失大了。”
一句暗语,惊心动魄。
李景霆眼皮子抖跳,环顾了眼四周,见无人在意,便放下戒备,同样沉声道:“难道……”
欲言又止的机密之密,却是选王们都懂的野心。
他们从不掩饰野心,因为他们是同一路人。
“不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想,这应该是,我和皇兄真正的目的。”李景霄面具后的眼眸一弯,似笑非笑。
最懂对方的,是兄弟,是对手,是同为英雄的惺惺相惜。
但凡合利益,可反目,可联盟,是棋局最顶尖的弈者们。
“成交。”李景霆只沉吟了片刻,便臂膀用力,扶起了李景霄,不过转瞬,二人的目光便多了默契,再次看去的方向,是金銮座。
两柄无形的王剑,隐忍着杀意,同时出鞘,对准了皇帝李赫!
没有情,没有义,此刻这两位男子,只是最合格的终局之选!
棋开,谋权!
“父皇,此次顺利平乱,老四功不可没。儿臣愿为老四请赏。”李景霆首先开口,姿态恭敬。
“父皇,儿臣不过是捡了落地瓜,真正功臣乃是三皇兄。儿臣不愿领功,只愿皇兄名扬天下。”李景霄也开口,同样言语恭敬,还亲和地拍了拍李景霆。
群臣们看得愣神。彼时还剑拔弩张,抢功抢得热烈,如今就兄慈弟孝,大有春风拂面之暖。
皇帝李赫倒是高兴,大笑道:“好,说得好!此番平叛,两位皇儿,都有功!当赏,都当赏!”
百官们也反应过来。官场上的人都是贼精,上一刻是敌人,下一刻就能是亲人。
他们不陌生,何况他们面对的,是最妖孽的弈者们。
无论如何,平了战乱,都是该普天同庆的好事,又何必闹些不愉快。
眨眼间,笑声四起,群臣们纷纷恭贺两位王爷济世安民,向李赫恭贺着大魏经此一劫,当国泰民安。
殿内春风起,盛世气象来。
李赫抚着十二串东珠毓,慈和地发问:“两位皇儿要什么赏啊?无论什么,朕都应,都应!”
李景霄和李景霆对视一眼,只是一眼,弈者们的默契,在那一刻心领神会。
真正的目的,博弈才开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