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52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五十九章 史前之谜(中)
- 953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六十章 史前之谜(下)
- 954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六十一章 倒霉的小白(上)
- 955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六十二章 倒霉的小白(中)
- 956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六十三章 倒霉的小白(下)
- 957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六十四章 进入中心(上)
- 958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六十五章 恐怖的食人水晶花(上)
- 959 终卷 不被传颂的挽歌第九百六十六章 恐怖的食人水晶花(中)
- 960 第九百六十七章 恐怖的食人水晶花(下)
- 961 第九百六十八章 防御机制(上)
- 962 第九百六十九章 防御机制(中)
- 963 第九百七十章 防御机制(下)
- 964 第九百七十一章 谜一样的世界(上)
- 965 第九百七十二章 谜一样的世界(中)
- 966 第九百七十三章 谜一样的世界(下)
- 967 第九百七十四章 各散东西(上)
- 968 第九百七十五章 各散东西(下)
- 969 第九百七十六章 猴子,老子要跟你绝交
- 970 第九百七十七章 皇后的战斗
- 971 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葬是笨蛋(上)
- 972 第九百七十九章 天葬是笨蛋(中)
- 973 第九百八十章 天葬是笨蛋(下)
- 974 第九百八十一章 这玩意儿是蛇?
- 975 第九百八十二章 你逗我呢?
- 976 第九百八十三章 陆扬与陆清(上)
- 977 第九百八十四章 陆扬与陆清(下)
- 978 第九百八十五章 雕像
- 979 第九百八十六章 生态实验观察区
- 980 第九百八十七章 累累白骨
- 981 第九百八十八章 白骨地
- 982 第九百八十九章 你比小白聪明
- 983 第九百九十章 当神变成了魔鬼,还能够救赎谁?
- 984 第九百九十一章 天黑后,会更危险
- 985 第九百九十二章 陆扬之死(上)
- 986 第九百九十三章 陆扬之死(中)
- 987 第九百九十四章 陆扬之死(下)
- 988 第九百九十五章 陆扬之死(下下)
- 989 第九百九十六章 陆扬之死(没完没了的下)
- 990 第九百九十七章 陆扬之死(根本停不下来的下)
- 991 第九百九十八章 陆扬之死(终于可以结束的下)
- 992 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黑了(上)
- 993 第一千章 天,黑了(中)
- 994 第一千零一章 天,黑了(下)
- 995 第一千零二章 猴子是坑货(上)
- 996 第一千零三章 猴子是坑货(中)
- 997 第一千零四章 猴子是坑货(下)
- 998 第一千零五章 一二三,嘿哟
- 999 第一千零七章 好像是道门?
- 1000 第一千零八章 雪茄飞船?
- 1001 第一千零四章 猴子是坑货(下)
- 1002 第一千零九章 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 1003 第一千零一十章 智商堪忧啊
- 1004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清理工
- 1005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冷夜消失了?好神奇啊
- 1006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发现入侵者
- 1007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让自己疼一下,提提神
- 1008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谜宫
- 1009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永生试验体与“启”
- 1010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林萧的来历
- 1011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黄金管道
- 1012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电梯”与“怪物”
- 1013 第一千零二十章 两只怪物
- 1014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冷夜惊险记
- 1015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和迷宫好有缘
- 1016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破防的怪怎么破?
- 1017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捕捉到一只皇后
- 1018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被白祖宗遗忘的道维尔
- 1019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性格恶劣的小白
- 1020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小白生气惊天动地
- 1021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小白的小弟们
- 1022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请白祖宗收下俺们的膝盖吧
- 1023 第一千零三十章 又一扇门
- 1024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那是一个男人
- 1025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好多好多的“猴子”在组队追杀11
- 1026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被一网打尽了
- 1027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这是哪儿?
- 1028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非洲部落
- 1029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寻找人迹
- 1030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联系上了
- 1031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那个孩子
- 1032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我的人设就是**妖
- 1033 第一千零四十章 汇合
- 1034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要玩命了
- 1035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出发
- 1036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司机没人权
- 1037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沙漠战役(一)
- 1038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沙漠战役(二)
- 1039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各方行动
- 1040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各方行动(二)
- 1041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杀进去
- 1042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杀进去(二)
- 1043 第一千零五十章 97区的地下**
- 1044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杀入腹地
- 1045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打入腹地
- 1046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毒气弹显威
- 1047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冷夜与肥鸭掉下去了
- 1048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化石陈列室
- 1049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肥鸭不见了
- 1050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肥鸭逃难记(一)
- 1051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肥鸭逃难记(二)
- 1052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他真的来了
- 1053 第一千零六十章 猴子之死(一)
- 1054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猴子之死(二)
- 1055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猴子之死(三)
- 1056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猴子之死(四)
- 1057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第七代基因战士,至强的K和C
- 1058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第七代改造战士,至强的K和C(二)
- 1059 第一千六十六章 初代与七代的碰撞
- 1060 第一千六十七章 初代与七代的碰撞(二)
- 1061 第一千六十八章 初代与七代的碰撞(三)
- 1062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皇后与C
- 1063 第一千零七十章 永别了,道维尔
- 1064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冷夜赶到
- 1065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皇后陨落
- 1066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肥鸭之死,小人物的悲壮
- 1067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肥鸭之死,小人物的悲壮(二)
- 1068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一夫当关,最后的坚持
- 1069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再见,也是永别
- 1070 第一千七十七章 最后一个人的战斗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六十八章 防御机制(上)
第九百六十八章 防御机制(上)
与此同时,金字塔中的另一个方向,黑暗十字与命运部队等人所在处。六道还在孜孜不倦的为众人讲解着:“就如我之前所说的,我们是人类史上的第四次文明,在我们之前曾有过三个文明时期。而其中,第三次文明是科技最发达的一个时代。”
六道看了看11等人,继续说道:“其实有关于前三次文明的线索,都同样在各国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中保存下来了。例如龙国……”
六道望向冷夜,询问道:“你知道龙国的天皇、地皇和人皇的传说吗?”
冷夜愣了一下,转头看了看别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六道会挑他来问,但还是挠了挠头,老老实实的说道:“三皇啊?是盘古、女娲和伏羲吧。”
刃插嘴道:“不是燧人、伏羲和黄帝吗?”
另一个命运部队的成员小刀则皱眉道:“我怎么记得好像是伏羲、女娲和神农啊?”
猴子咧嘴嘲笑道:“你们不是龙国人吗?怎么连自己的老祖宗是谁都不知道?”
冷夜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滚犊子,关于三皇的定位本来就乱,就跟龙生九子都有些谁一样,到现在都没有个定论呢。”
“不是没有定论,而是没办法确定,或者说不敢去确定。”六道推了推眼镜架说道:“因为那会将龙国几千年的认知全部推翻的。实际上,三皇并不是指三个人,而指的是三个时期。”
冷夜闻言怔了怔,忽地似想到什么,霍然张大嘴,一脸吃惊的看着六道。
六道看了看11。说道:“三皇……确切的说,是指三个曾经出现过的文明时期。龙国古人将之分别称为天皇时期、地皇时期以及人皇时期。用我的话来理解就是第一次文明、第二次文明以及第三次文明。”
冷夜面色有些难看,干涩的说道:“这不可能。三皇时期……”
“你们之所以认为三皇是指三个人,那是因为一个人……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六道打断了冷夜的话。看着他笑了笑,说道:“那个人叫――孔安国。”
冷夜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些什么,可是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虽然他潜意识不愿意相信,但事实上他知道六道所说的很可能是真的。有关于三皇的定位确实非常乱,有人说三皇是伏羲、黄帝、神农,有人说是祝融、女娲、黄帝或神农,也有人说是燧人、盘古、女娲……反正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谁才是对的。
为什么会如此?明明是三个丰功伟绩的王者,应该很好确认的吧?可为什么几千年下来还是无法确定三皇到底是谁?这就好比后世不知唐太宗、宋太祖、秦始皇都是谁一样可笑。可就是这么可笑的失误居然偏偏真的存在了。
为什么呢?
冷夜还来不及多想,便已听六道继续说道:“其实孔安国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三皇到底是指什么,他对于三皇甚至是五帝时期的认知全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可这个人却偏偏拿道听途说的故事来当成事实,再加入自己的猜测,所以率先提出了三皇是指三个人,误导了后世两千年,更是将很多错误的信息教给了另一个人――司马迁。而司马迁也跟他的老师孔安国一样,拿着道听途说的故事当成历史,更编写进了《史记》一书中。误导了龙国整整两千年。”
冷夜惊愣道:“你说《史记》是假的?”
六道摇摇头说道:“也不全假,至少从商朝开始,这些有迹可寻的记载多半是真的。但是商朝之前。有关五帝时期以及夏王朝的那些东西,整个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有关的文字记录留存下来,关于三皇、五帝和夏王朝的所有记述全部都是口口相传道听途说来的。司马迁自己都无法确定这些事的真假,但依旧将这些听来的故事记载入《史记》中,当作历史。”
冷夜狠狠的挠着头皮,有些气极败坏的说道:“可你也没证据说《史记》是假的……”
“有证据。”六道说道:“其实《史记》当中存在着非常众多的漏洞,别的不说,单是黄帝的族谱这一项就已经存在了巨大的错误。像五帝中的尧、舜、禹这三个人,《史记》上说。这三个都是黄帝的后代对吧?那我们先说说尧,《史记》记载尧是黄帝的第四代孙。族谱依次是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蛟极。蛟极生帝喾,帝喾生尧。可是接下来的舜却成了黄帝的第八代孙了,与尧足足隔了四代人。他的族谱是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再接下来继位的禹却又变成了黄帝的四代孙,他的族谱是黄帝——昌意——颛顼——鳏——禹。”
说到这里,六道停了下来,望着冷夜,问道:“光是这个族谱当中,你有没有看出什么东西?”
冷夜蹙紧眉头苦思暝想了半天,不太确定的说道:“禹的爷爷颛顼……”
“没错。”六道说道:“禹的爷爷和舜的六代老祖宗是同一个人。这说明什么?说明禹以及尧都是舜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你不觉得这很荒谬吗?尧死后没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或孙子,又或是跟自己同辈的禹,反而传给了孙子的孙子辈,那个时候舜出世了没有?这一点本身就已经不合理。再则《史记》上说,舜继位时是61岁,在位39年,也就是说舜活了100岁。他死后却由他爷爷的爷爷,即高祖父禹来继承他的帝位。这是什么情况?舜死时禹该多少岁了?400岁还是500岁?可能吗?黄帝都没可能活这么久吧?”
冷夜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史记》他虽然看过,但是看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些所谓的族谱辈份,现在听六道说起来,再仔细想想。确实有众多不合理的地方。
六道看了13一眼,又再瞥了瞥11,才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史记》中关于五帝和夏王朝的记述还有更多的错误与漏洞。比如时间对不上,时间上的错误太过巨大了。甚至当中无端端蒸发掉了整整两千多年的空白。另外炎帝也不对,《史记》说炎帝就是神农,即另一部落首领,说他是一个人。这其实是错误的,事实上炎帝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权,或者你可以将它理解成一个王朝。炎帝政权才是当时的天下正统,在黄帝之前炎帝已统治天下有数百年了。其中第一个炎帝政权是炎帝魁隗氏。传了六帝。之后被炎帝神农氏政权接棒,神农氏族传了八帝。龙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之所以这个炎在黄的前面,就是因为炎帝才是正统,而并非神农氏的最后一帝――被世人误以为名叫神农的那个人的原因。另外神农尝百草这个故事,说的其实是炎帝神农氏政权时期的八位帝王都很重视医药术的发展,其实后来的黄帝也非常重视这一项的。不过《史记》却把历代帝王的所有功劳全归诸到一个人身上去了,整件事也就完全变了质。还有,龙国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刑天、蚩尤这些人其实不是什么作乱份子,他们都是属于炎帝神农氏政权的臣子。黄帝才是侵略者。神农氏在阪泉败给黄帝之后,部落遭吞并,炎帝下属臣子们纷纷起兵反抗黄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蚩尤和刑天了。只是这些事在《史记》中全部被歪曲了,蚩尤更被歪曲成了侵略者。嘿。”六道嘲笑道:“这就是龙国的历史和《史记》啊。”
冷夜神色很不好看,相信任何一个龙国人听了六道这一番话后脸色都不会好看的。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史记》居然是错误的?扭曲的?那真相又是什么?真如六道所说的那样么?
深吸了一口气,冷夜不死心的问道:“如果照你这么说,《史记》存在着这么多的错误的话,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去修正它呢?”
“因为司马迁算是董仲舒和孔安国的学生啊。”六道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说道:“这得从儒家的苦难史说起了。其实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不喜欢儒家的。秦始皇更是焚书坑儒。一度欲将儒家断绝。这其中的缘由我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儒家为什么会惹众怒。也不想在这方面深究。秦之后的楚汉之争时,项羽和刘邦也都不亲儒。项羽更是大力排斥儒家。刘邦虽然接纳了儒家,但也同样得不到他的重视。你看刘邦手下能人众多,却没一个儒家的人,萧何算是道家的,韩信是兵家的,张良虽然偏道家,但严格算起来应该归入纵横家的人。汉朝立国后儒家也一直得不到重视,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才迎来一个机会。因为当时政治上的因素,汉武帝选择了倚重儒家,更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从那以后的两千年,都是属于儒家独尊的时代。后世儒者因此将董仲舒视作神人,因为他才有了儒家两千年的经久盛世。所以司马迁作为董仲舒的学生,即便有人发现他的《史记》有错误也不会去推翻的,因为他们不敢,也因为否认他就等于否认给儒家带来这一切荣耀的董仲舒,甚至就跟否认整个儒家一样的严重。所以呢,那些后世儒者们发现了《史记》中的错误后,不仅没有去推翻,反而想尽办法去帮着圆谎堵漏,正是如此,五帝时期一直到商代的时间跨度才被一改再改,最后更凭空蒸发掉了整整两千多年。本来应该是公元前4000多年的黄帝最后都跑到了公元前2000多年去了。”(未完待续。)
ps:老爸去世后我就没心情再写了,过了大半年才重新提起笔,结果发现自己竟然连一段完整的章节都写不出来了。那段时间真是痛苦不堪,整整半个月却连一章的字数都凑不齐。我试着暂时放下《冰器》去写新书来调整,结果还是写不出来。总感觉这个脑子都不属于自己的一样。后来勉勉强强的凑出一些字数,结果又悲催的发现我的书居然被禁了。跟编辑软磨硬泡求了好久总算是给我解禁了,暂时就这么着吧,不管怎么样总要先把《冰器》写完再说。
六道看了看11等人,继续说道:“其实有关于前三次文明的线索,都同样在各国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中保存下来了。例如龙国……”
六道望向冷夜,询问道:“你知道龙国的天皇、地皇和人皇的传说吗?”
冷夜愣了一下,转头看了看别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六道会挑他来问,但还是挠了挠头,老老实实的说道:“三皇啊?是盘古、女娲和伏羲吧。”
刃插嘴道:“不是燧人、伏羲和黄帝吗?”
另一个命运部队的成员小刀则皱眉道:“我怎么记得好像是伏羲、女娲和神农啊?”
猴子咧嘴嘲笑道:“你们不是龙国人吗?怎么连自己的老祖宗是谁都不知道?”
冷夜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滚犊子,关于三皇的定位本来就乱,就跟龙生九子都有些谁一样,到现在都没有个定论呢。”
“不是没有定论,而是没办法确定,或者说不敢去确定。”六道推了推眼镜架说道:“因为那会将龙国几千年的认知全部推翻的。实际上,三皇并不是指三个人,而指的是三个时期。”
冷夜闻言怔了怔,忽地似想到什么,霍然张大嘴,一脸吃惊的看着六道。
六道看了看11。说道:“三皇……确切的说,是指三个曾经出现过的文明时期。龙国古人将之分别称为天皇时期、地皇时期以及人皇时期。用我的话来理解就是第一次文明、第二次文明以及第三次文明。”
冷夜面色有些难看,干涩的说道:“这不可能。三皇时期……”
“你们之所以认为三皇是指三个人,那是因为一个人……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六道打断了冷夜的话。看着他笑了笑,说道:“那个人叫――孔安国。”
冷夜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些什么,可是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虽然他潜意识不愿意相信,但事实上他知道六道所说的很可能是真的。有关于三皇的定位确实非常乱,有人说三皇是伏羲、黄帝、神农,有人说是祝融、女娲、黄帝或神农,也有人说是燧人、盘古、女娲……反正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谁才是对的。
为什么会如此?明明是三个丰功伟绩的王者,应该很好确认的吧?可为什么几千年下来还是无法确定三皇到底是谁?这就好比后世不知唐太宗、宋太祖、秦始皇都是谁一样可笑。可就是这么可笑的失误居然偏偏真的存在了。
为什么呢?
冷夜还来不及多想,便已听六道继续说道:“其实孔安国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三皇到底是指什么,他对于三皇甚至是五帝时期的认知全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可这个人却偏偏拿道听途说的故事来当成事实,再加入自己的猜测,所以率先提出了三皇是指三个人,误导了后世两千年,更是将很多错误的信息教给了另一个人――司马迁。而司马迁也跟他的老师孔安国一样,拿着道听途说的故事当成历史,更编写进了《史记》一书中。误导了龙国整整两千年。”
冷夜惊愣道:“你说《史记》是假的?”
六道摇摇头说道:“也不全假,至少从商朝开始,这些有迹可寻的记载多半是真的。但是商朝之前。有关五帝时期以及夏王朝的那些东西,整个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有关的文字记录留存下来,关于三皇、五帝和夏王朝的所有记述全部都是口口相传道听途说来的。司马迁自己都无法确定这些事的真假,但依旧将这些听来的故事记载入《史记》中,当作历史。”
冷夜狠狠的挠着头皮,有些气极败坏的说道:“可你也没证据说《史记》是假的……”
“有证据。”六道说道:“其实《史记》当中存在着非常众多的漏洞,别的不说,单是黄帝的族谱这一项就已经存在了巨大的错误。像五帝中的尧、舜、禹这三个人,《史记》上说。这三个都是黄帝的后代对吧?那我们先说说尧,《史记》记载尧是黄帝的第四代孙。族谱依次是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蛟极。蛟极生帝喾,帝喾生尧。可是接下来的舜却成了黄帝的第八代孙了,与尧足足隔了四代人。他的族谱是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再接下来继位的禹却又变成了黄帝的四代孙,他的族谱是黄帝——昌意——颛顼——鳏——禹。”
说到这里,六道停了下来,望着冷夜,问道:“光是这个族谱当中,你有没有看出什么东西?”
冷夜蹙紧眉头苦思暝想了半天,不太确定的说道:“禹的爷爷颛顼……”
“没错。”六道说道:“禹的爷爷和舜的六代老祖宗是同一个人。这说明什么?说明禹以及尧都是舜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你不觉得这很荒谬吗?尧死后没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或孙子,又或是跟自己同辈的禹,反而传给了孙子的孙子辈,那个时候舜出世了没有?这一点本身就已经不合理。再则《史记》上说,舜继位时是61岁,在位39年,也就是说舜活了100岁。他死后却由他爷爷的爷爷,即高祖父禹来继承他的帝位。这是什么情况?舜死时禹该多少岁了?400岁还是500岁?可能吗?黄帝都没可能活这么久吧?”
冷夜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史记》他虽然看过,但是看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些所谓的族谱辈份,现在听六道说起来,再仔细想想。确实有众多不合理的地方。
六道看了13一眼,又再瞥了瞥11,才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史记》中关于五帝和夏王朝的记述还有更多的错误与漏洞。比如时间对不上,时间上的错误太过巨大了。甚至当中无端端蒸发掉了整整两千多年的空白。另外炎帝也不对,《史记》说炎帝就是神农,即另一部落首领,说他是一个人。这其实是错误的,事实上炎帝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权,或者你可以将它理解成一个王朝。炎帝政权才是当时的天下正统,在黄帝之前炎帝已统治天下有数百年了。其中第一个炎帝政权是炎帝魁隗氏。传了六帝。之后被炎帝神农氏政权接棒,神农氏族传了八帝。龙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之所以这个炎在黄的前面,就是因为炎帝才是正统,而并非神农氏的最后一帝――被世人误以为名叫神农的那个人的原因。另外神农尝百草这个故事,说的其实是炎帝神农氏政权时期的八位帝王都很重视医药术的发展,其实后来的黄帝也非常重视这一项的。不过《史记》却把历代帝王的所有功劳全归诸到一个人身上去了,整件事也就完全变了质。还有,龙国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刑天、蚩尤这些人其实不是什么作乱份子,他们都是属于炎帝神农氏政权的臣子。黄帝才是侵略者。神农氏在阪泉败给黄帝之后,部落遭吞并,炎帝下属臣子们纷纷起兵反抗黄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蚩尤和刑天了。只是这些事在《史记》中全部被歪曲了,蚩尤更被歪曲成了侵略者。嘿。”六道嘲笑道:“这就是龙国的历史和《史记》啊。”
冷夜神色很不好看,相信任何一个龙国人听了六道这一番话后脸色都不会好看的。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史记》居然是错误的?扭曲的?那真相又是什么?真如六道所说的那样么?
深吸了一口气,冷夜不死心的问道:“如果照你这么说,《史记》存在着这么多的错误的话,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去修正它呢?”
“因为司马迁算是董仲舒和孔安国的学生啊。”六道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说道:“这得从儒家的苦难史说起了。其实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不喜欢儒家的。秦始皇更是焚书坑儒。一度欲将儒家断绝。这其中的缘由我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儒家为什么会惹众怒。也不想在这方面深究。秦之后的楚汉之争时,项羽和刘邦也都不亲儒。项羽更是大力排斥儒家。刘邦虽然接纳了儒家,但也同样得不到他的重视。你看刘邦手下能人众多,却没一个儒家的人,萧何算是道家的,韩信是兵家的,张良虽然偏道家,但严格算起来应该归入纵横家的人。汉朝立国后儒家也一直得不到重视,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才迎来一个机会。因为当时政治上的因素,汉武帝选择了倚重儒家,更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从那以后的两千年,都是属于儒家独尊的时代。后世儒者因此将董仲舒视作神人,因为他才有了儒家两千年的经久盛世。所以司马迁作为董仲舒的学生,即便有人发现他的《史记》有错误也不会去推翻的,因为他们不敢,也因为否认他就等于否认给儒家带来这一切荣耀的董仲舒,甚至就跟否认整个儒家一样的严重。所以呢,那些后世儒者们发现了《史记》中的错误后,不仅没有去推翻,反而想尽办法去帮着圆谎堵漏,正是如此,五帝时期一直到商代的时间跨度才被一改再改,最后更凭空蒸发掉了整整两千多年。本来应该是公元前4000多年的黄帝最后都跑到了公元前2000多年去了。”(未完待续。)
ps:老爸去世后我就没心情再写了,过了大半年才重新提起笔,结果发现自己竟然连一段完整的章节都写不出来了。那段时间真是痛苦不堪,整整半个月却连一章的字数都凑不齐。我试着暂时放下《冰器》去写新书来调整,结果还是写不出来。总感觉这个脑子都不属于自己的一样。后来勉勉强强的凑出一些字数,结果又悲催的发现我的书居然被禁了。跟编辑软磨硬泡求了好久总算是给我解禁了,暂时就这么着吧,不管怎么样总要先把《冰器》写完再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