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9 69.算计
- 70 70.过往
- 71 71.试探
- 72 72.归京
- 73 73.镜子
- 74 74.相见
- 75 75.母子
- 76 76.往昔
- 77 77.终结
- 78 78.醉后
- 79 79.痴汉
- 80 80.酒疯
- 81 81.使坏
- 82 82.出嫁
- 83 83.相约
- 84 84.送礼
- 85 85.浴池
- 86 86.欢愉
- 87 87.柔情
- 88 88.冷暖
- 89 89.斗嘴
- 90 90.爱怜
- 91 91.堵住
- 92 92.正经
- 93 93.作死
- 94 94.真相
- 95 95.诚挚
- 96 96.大婚
- 97 97.共度
- 98 98.人心
- 99 99.谋算
- 100 100.钟爱
- 101 101.在上
- 102 102.孕事
- 103 103.福气
- 104 104.姻亲
- 105 105.放肆
- 106 106.杀人
- 107 107.桑葚
- 108 108.委屈
- 109 109.采花
- 110 110.母亲
- 111 111.劝慰
- 112 112.双胎
- 113 113.孕中
- 114 114.悔改
- 115 115.石鸡
- 116 116.生产
- 117 117.叮嘱
- 118 118.喂养
- 119 119.吃手
- 120 120.满月
- 121 121.圆满
- 122 122.番外
- 123 123.枝枝撩道长(一)
- 124 124.枝枝撩道长(二)
- 125 125.枝枝撩道长(三)
- 126 126.枝枝撩道长(四)
- 127 127.枝枝撩道长(五)
- 128 128.枝枝撩道长(六)
- 129 129.枝枝撩道长(七)
- 130 130.枝枝撩道长(八)
- 131 131.枝枝撩道长(九)
- 132 132.枝枝撩道长(十)
- 133 133.终结
- 134 134.养猫记(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79.痴汉
79.痴汉
此为防盗章 谢莹恭敬的道了谢。
卢氏与刘氏坐在一起, 更能猜出是谢徽生事,然而人在席间,一时却也不好张扬, 叫各自女儿在身侧坐了, 再行欢宴。
回府的时候, 气氛远没有来时那般宁寂,虽然同样没人说话,但空气中的凝滞与寒气,却无人感受不到。
谢华琅今日心绪也差, 早在得知那人身份之后, 心口便堵了一块巨石, 闷闷的, 重重的,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也曾经想问阿爹阿娘, 既然知道他身份, 为何不对自己明言?
可转念一想,即便是说了, 又能怎样呢?
人是她自己找的,也是她自己撩拨的,现下出了篓子, 哪里还有颜面, 去责备阿爹阿娘不讲实情告知?
更别说今日遇上谢徽之事, 阿娘心里怕也不高兴。
谢华琅悄悄叹口气, 低声劝道:“她不知轻重, 任意妄为,自然有阿爹处置,阿娘勿要挂怀。”
“怎么能不挂怀?正是多事之秋,她却不肯消停。”
卢氏揉了揉额头,有些疲惫:“今日汉王寿宴,宾客不知多少,瞧见二娘与魏王世子一道的人怕也不在少数,你阿爹若是处置重了,魏王府自然不会再来纠缠,但也结了梁子,若是轻轻放过,怕会叫人觉得,谢家有意上魏王世子的船……”
谢徽闹出这种事来,就够叫人忧心了,偏偏还有另一个,比她还要……
卢氏越想越头疼,谢华琅坐在近侧,见状便轻轻为她推揉,略加纾解。
二人回府之后,便见有仆婢匆匆迎上来,低声道:“夫人,三娘,老爷叫了二娘往书房去,二老爷、郎君与蒋氏也在,请您二位也去。”
谢徽今日做的过火,然而她毕竟是大房中人,谢令作为二房主人,家主之弟,过去走一遭还说得过去,刘氏与谢莹却不好掺和,闻言便道:“嫂嫂且去忙,阿莹出嫁在即,我那儿也是一摊子事儿呢。”
淑嘉县主也向卢氏行个礼,回自己院中去了。
女眷们乘车,男眷骑马,后者归府自然要早些。
谢华琅扶着母亲进了书房,又打发仆婢退下,手刚掀开垂帘,就听谢徽低低的抽泣声传入耳中,夹杂着蒋氏的哀求声。
她心头猛地跳了一下,却不做声,上前去向父亲与叔父见礼,又在哥哥谢允身侧站了。
谢徽身上仍旧是那身刻意挑选过的衣裙,人也清丽秀致,然而狼狈与惊惶,却从她含泪的眼眸中源源不断的透出来。
谢华琅微觉疑惑,谢允见了,低声道:“叔父有位同年,在均州做别驾,父亲打算将二娘嫁给其子。”
别驾官居从五品,即便谢徽是庶女,也算是低嫁,更别说那一家人是在均州,对于长在长安的谢徽而言,更是惊天噩耗。
谢华琅想过谢偃会惩处谢徽,却不想这惩处来的这么快,又这般狠绝。
谢徽低头拭泪,哀哀哭求,蒋氏也是如此,母女相拥而泣,倒真有些可怜。
谢偃似乎未曾见到,转向卢氏道:“为二娘准备嫁妆,若是必要,也可请弟妹加以襄助,再过几日,宋家夫人回京探亲,便将此事定下,现下是六月,年底事多,婚期便定在十月吧。”
卢氏微笑应道:“是。”
“我不嫁!我也不去均州!”谢徽泪珠滚滚,已经哭花了脸,声音尖锐道:“阿爹,你不能胡乱把我嫁出去,世子说会娶我的——他会娶我的!”
“世子可娶正妃一,纳侧妃二,不过,此事就连魏王都做不得主,只能等陛下赐婚,谁告诉你他能娶你?”卢氏垂头看她,微笑道:“二娘,你毕竟是谢家的女郎,难道打算做个没名没分的侍妾吗?”
“我怎么能做侍妾?”谢徽眼泪如断线的珠子,落个不停,转向谢偃叩头,苦求道:“阿爹,我不去均州!世子答应我,会叫我做侧妃的——周王已经离京了,剩下的就是魏王世子,我若做他侧妃,将来世子位登九五,起码也可位居四妃,家中若肯襄助,未必不可一望后位……”
她抬起头来,面有希冀,目光精亮:“阿爹,叔父,郑氏因郑后之故,何等煊赫,我若能——”
谢偃面色铁青,没等谢徽这句话说完,便重重一脚,踢在她心口!
谢徽闺阁女郎,哪里吃过这等苦?
身体猛地侧歪,半晌没喘过气来。
蒋氏惊呼一声,膝行过去,匆忙查看女儿现状如何。
谢偃神情冷锐,眼底倏然闪过一抹决然,谢令也一样,卢氏瞥了眼,忽然道:“枝枝,你也累了一日,回去歇着吧。”
谢偃回首看她,目光略微柔和了些:“去吧,我们几人还有些话要讲。”
谢华琅心中微动,倒没迟疑,屈膝见礼,缓步出了内室。
窗扉早就被人闭合,听不清内室言语,只有蒋氏的哭声,隐约传出一二。
初夏的天已经有了几分热意,此刻却莫名叫人觉得凉。
她在心底叹口气,带了采素、采青,回自己院中去了。
蒋氏替女儿顺了半天气,才叫谢徽缓过来,又是垂泪,又是心疼,勉强将她搀起,连连叩头:“老爷,夫人,二爷,二娘昏了头,方才那些话,你们千万别往心里去……”
谢徽也知道怕了,面如死灰,眼睫上颤巍巍的挂着泪。
“你心气倒很高。”
谢偃不怒反笑,道:“郑家昔年的确煊赫,郑后称帝之后,甚至赐诸皇子公主‘郑’姓,还曾动过将皇位传给郑家后嗣的心思,可你记不记得,郑氏如今是什么下场?”
“让我来告诉你。”他半蹲下身,牙根紧咬,一字字道:“郑氏上下四代人,妻妾子女共计五十二人,三代亲族共计三百九十六人,事变当夜尽数被杀,人头滚滚,连襁褓中的幼子都未曾幸免!这样的祸事,你也想叫谢家来一遍吗?!”
谢徽身体颤抖,慑于他声势,嘴唇动了几动,一字都不敢说。
“从古至今,只出了一个郑后,”谢令叹道:“前无古人,以后或许也不会再有来者了。”
他转向谢偃:“兄长,我与伯善有交,知晓其子非池中物,也愿谢家与他结为姻亲,但二娘心意如此,倘若真嫁过去,只怕不是结亲,而是结仇。”
谢徽目光灰败,原是失意,听到此处,却微微亮了起来,直起身求道:“阿爹,叔父说的正是,求阿爹三思!”
卢氏听谢令说罢,手中团扇略微停住,再听谢徽此言,却将团扇下移,遮住了唇畔那丝讥诮笑意。
谢允有些不忍,劝道:“二娘,阿爹定这桩婚事,原是为了保全你。”
谢徽一心只想摆脱这困境,哪里听得进?
登时反驳道:“哥哥说的轻巧,这么好的婚事,怎么不给三娘?”
“——你。”谢允心头一滞,别过脸,随她去了。
谢偃惯来颖达果决,现下却少有的生了几分疑惑,眼睑微合,隐约间有些犹豫。
“兄长,”谢令目有厉色,喝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谢偃垂首看谢徽一眼,道:“你真的不想嫁到均州去?”
“不想,我不想!”谢徽面有希冀,哭道:“阿爹,求你了!”
谢偃见她神情中毫不掩饰的抗拒,长长的叹了口气:“那就这么办吧。”
谢徽听他这样讲,心中还觉欢喜,连声称谢,反倒是蒋氏,从其余人的目光之中,预知到了几分不详。
有仆婢捧着木盘前来,她瞥了一眼,先自软了,谢徽望见,也是周身僵住,面色如土。
这种时候,卢氏是不会开口,也不会沾手的。
虽然都是彼此默认的结果,但若是谢偃将来再想起这个女儿几分好,为此埋怨起她来,便是得不偿失了。
“你可以选择自缢,也可以选择服毒,”谢偃长出口气,定了心绪:“谢家会给你最后的体面。”
顾景阳脚步微顿,回身看他,道:“你想说什么?”
衡嘉低笑道:“圣明无过陛下,您其实都明白的。”
……
过了三月,春光渐盛,花红柳绿,好不鲜艳,谢华琅的心也跟窗外那几株海棠似的,悄无声息的开出花来。
次兄谢粱的婚事便在今年秋,娶的是沈国公家的女郎,为了两家的体面,少不得要大办。
二房里的长女谢莹也十八岁了,早就定了永仪侯世子,她原本应该在去年出嫁的,然而永仪侯府的老夫人去了,世子为祖母守孝一年,这才将婚事拖延,刚巧同堂兄撞在一起了。
卢氏要操持儿子的婚事,又要分出心思仔细淑嘉县主这一胎,小儿子谢玮进学,还得为他找个靠谱师傅,真是忙的团团转,听仆婢言说近来三娘时常出门,心知她是去会情郎,倒也没有刨根问底的追问。
而谢华琅颇有些心虚,更不敢直言,索性先这么耗着,日后再慢慢筹划。
这日傍晚,她刚从外归府,便见卢氏身边人来请,说是有话要问,心头不由微突,却没有迟疑,随同到了卢氏院中去。
“阿娘,你寻我有事?”
卢氏端丽面颊上隐约有些疲惫,温和道:“去见谁了?”
“阿娘又不是不知道,干嘛非叫我说出来?”谢华琅上前去替她揉肩,笑道:“明知故问。”
“你是大了,也有自己的心思了。”卢氏摆摆手,示意周遭仆婢退下,又拉着女儿在自己身侧落座,低声道:“你对周王怎么看?”
卢氏口中的周王,便是今上胞弟的长子,他父亲做过太子,后来被郑后废掉,流放岭南,没多久又派遣使臣前往,逼令自尽。
今上登基之后,缅怀英年早逝的胞弟,追谥为章献太子,封其子为周王,因为血缘关系十分亲近,朝臣与宗室之中看好他会被过继的人不在少数。
谢华琅听卢氏提起周王,心中便有些忐忑,踌躇道:“阿娘怎么说起他来了?”
卢氏面上也有些忧色:“你哥哥婚事在即,长安勋贵打发人上门致意,周王府的长史亲自来了,除去送给新人的礼物,还额外给你备了好些东西,我大略看了眼礼单,颇为厚重。”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谢华琅心中一堵,扯住母亲衣袖,道:“阿娘,你收下了?”
“当然没有。”卢氏道:“我叫人将你二哥那份留下,剩下的叫长史带回去了。”
“可是枝枝,阿娘能拒收他的东西,你阿爹也会回绝他的心意,但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她用力握住女儿的手,加重语气:“你若是无意与他,便该早作打算,绝了他念想。”
谢华琅心中微动,假意试探道:“阿娘,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卢氏断然道:“周王不敢去求赐婚,虽然他求娶你是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但若是闹到陛下那儿去,便不合时宜了。再则,倘若你已经嫁人,他也不敢再对你做什么,而府中其余娘子的身份,又不比你有分量。毕竟他只是想拉拢谢家,无意结仇。”
谢华琅将心中那丝窃喜压下去,道:“我明白啦。”
“希望你能真明白才好。”卢氏戳她额头一下,又道:“你阿爹昨晚还问我,几时能见一见枝枝选中的郎君,我都给搪塞过去了,但也推诿不了多久。你若真心喜欢那人,便该寻个时间,叫他过府拜访,也让你阿爹掌掌眼。”
“快了快了,再些时日,我便同他讲。”
谢华琅笑嘻嘻道:“阿娘也别太心急,今岁府中便有二哥与长姐成婚,等到了明年,三哥与四哥的婚事怕也要凑到一起。”
“唔,”她想了想,又道:“便是我前边,也还有二娘呢。”
“二娘怎么能同你比?”卢氏拍她一下,失笑道:“隔着一层肚皮呢。”
说起这一茬,谢华琅倒真有些感慨,有些依恋的偎在母亲怀里,道:“我若出嫁,他身边必须干干净净的,只有我一个人,才不许他养家伎侍妾什么的呢。”
“只是取乐玩意而已,何必在意?”卢氏笑道:“你若出嫁,必然是做嫡妻,要是同那些仆婢计较,反倒失了身份。”
“阿娘,”谢华琅轻声道:“阿爹身边另有别人,你不生气吗?”
“为什么要动气?”
卢氏抚摸女儿光洁面颊,笑道:“我嫁与你阿爹之前,其实都不曾见过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纳彩问吉之后,便做了谢家妇。”
卢氏与刘氏坐在一起, 更能猜出是谢徽生事,然而人在席间,一时却也不好张扬, 叫各自女儿在身侧坐了, 再行欢宴。
回府的时候, 气氛远没有来时那般宁寂,虽然同样没人说话,但空气中的凝滞与寒气,却无人感受不到。
谢华琅今日心绪也差, 早在得知那人身份之后, 心口便堵了一块巨石, 闷闷的, 重重的,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也曾经想问阿爹阿娘, 既然知道他身份, 为何不对自己明言?
可转念一想,即便是说了, 又能怎样呢?
人是她自己找的,也是她自己撩拨的,现下出了篓子, 哪里还有颜面, 去责备阿爹阿娘不讲实情告知?
更别说今日遇上谢徽之事, 阿娘心里怕也不高兴。
谢华琅悄悄叹口气, 低声劝道:“她不知轻重, 任意妄为,自然有阿爹处置,阿娘勿要挂怀。”
“怎么能不挂怀?正是多事之秋,她却不肯消停。”
卢氏揉了揉额头,有些疲惫:“今日汉王寿宴,宾客不知多少,瞧见二娘与魏王世子一道的人怕也不在少数,你阿爹若是处置重了,魏王府自然不会再来纠缠,但也结了梁子,若是轻轻放过,怕会叫人觉得,谢家有意上魏王世子的船……”
谢徽闹出这种事来,就够叫人忧心了,偏偏还有另一个,比她还要……
卢氏越想越头疼,谢华琅坐在近侧,见状便轻轻为她推揉,略加纾解。
二人回府之后,便见有仆婢匆匆迎上来,低声道:“夫人,三娘,老爷叫了二娘往书房去,二老爷、郎君与蒋氏也在,请您二位也去。”
谢徽今日做的过火,然而她毕竟是大房中人,谢令作为二房主人,家主之弟,过去走一遭还说得过去,刘氏与谢莹却不好掺和,闻言便道:“嫂嫂且去忙,阿莹出嫁在即,我那儿也是一摊子事儿呢。”
淑嘉县主也向卢氏行个礼,回自己院中去了。
女眷们乘车,男眷骑马,后者归府自然要早些。
谢华琅扶着母亲进了书房,又打发仆婢退下,手刚掀开垂帘,就听谢徽低低的抽泣声传入耳中,夹杂着蒋氏的哀求声。
她心头猛地跳了一下,却不做声,上前去向父亲与叔父见礼,又在哥哥谢允身侧站了。
谢徽身上仍旧是那身刻意挑选过的衣裙,人也清丽秀致,然而狼狈与惊惶,却从她含泪的眼眸中源源不断的透出来。
谢华琅微觉疑惑,谢允见了,低声道:“叔父有位同年,在均州做别驾,父亲打算将二娘嫁给其子。”
别驾官居从五品,即便谢徽是庶女,也算是低嫁,更别说那一家人是在均州,对于长在长安的谢徽而言,更是惊天噩耗。
谢华琅想过谢偃会惩处谢徽,却不想这惩处来的这么快,又这般狠绝。
谢徽低头拭泪,哀哀哭求,蒋氏也是如此,母女相拥而泣,倒真有些可怜。
谢偃似乎未曾见到,转向卢氏道:“为二娘准备嫁妆,若是必要,也可请弟妹加以襄助,再过几日,宋家夫人回京探亲,便将此事定下,现下是六月,年底事多,婚期便定在十月吧。”
卢氏微笑应道:“是。”
“我不嫁!我也不去均州!”谢徽泪珠滚滚,已经哭花了脸,声音尖锐道:“阿爹,你不能胡乱把我嫁出去,世子说会娶我的——他会娶我的!”
“世子可娶正妃一,纳侧妃二,不过,此事就连魏王都做不得主,只能等陛下赐婚,谁告诉你他能娶你?”卢氏垂头看她,微笑道:“二娘,你毕竟是谢家的女郎,难道打算做个没名没分的侍妾吗?”
“我怎么能做侍妾?”谢徽眼泪如断线的珠子,落个不停,转向谢偃叩头,苦求道:“阿爹,我不去均州!世子答应我,会叫我做侧妃的——周王已经离京了,剩下的就是魏王世子,我若做他侧妃,将来世子位登九五,起码也可位居四妃,家中若肯襄助,未必不可一望后位……”
她抬起头来,面有希冀,目光精亮:“阿爹,叔父,郑氏因郑后之故,何等煊赫,我若能——”
谢偃面色铁青,没等谢徽这句话说完,便重重一脚,踢在她心口!
谢徽闺阁女郎,哪里吃过这等苦?
身体猛地侧歪,半晌没喘过气来。
蒋氏惊呼一声,膝行过去,匆忙查看女儿现状如何。
谢偃神情冷锐,眼底倏然闪过一抹决然,谢令也一样,卢氏瞥了眼,忽然道:“枝枝,你也累了一日,回去歇着吧。”
谢偃回首看她,目光略微柔和了些:“去吧,我们几人还有些话要讲。”
谢华琅心中微动,倒没迟疑,屈膝见礼,缓步出了内室。
窗扉早就被人闭合,听不清内室言语,只有蒋氏的哭声,隐约传出一二。
初夏的天已经有了几分热意,此刻却莫名叫人觉得凉。
她在心底叹口气,带了采素、采青,回自己院中去了。
蒋氏替女儿顺了半天气,才叫谢徽缓过来,又是垂泪,又是心疼,勉强将她搀起,连连叩头:“老爷,夫人,二爷,二娘昏了头,方才那些话,你们千万别往心里去……”
谢徽也知道怕了,面如死灰,眼睫上颤巍巍的挂着泪。
“你心气倒很高。”
谢偃不怒反笑,道:“郑家昔年的确煊赫,郑后称帝之后,甚至赐诸皇子公主‘郑’姓,还曾动过将皇位传给郑家后嗣的心思,可你记不记得,郑氏如今是什么下场?”
“让我来告诉你。”他半蹲下身,牙根紧咬,一字字道:“郑氏上下四代人,妻妾子女共计五十二人,三代亲族共计三百九十六人,事变当夜尽数被杀,人头滚滚,连襁褓中的幼子都未曾幸免!这样的祸事,你也想叫谢家来一遍吗?!”
谢徽身体颤抖,慑于他声势,嘴唇动了几动,一字都不敢说。
“从古至今,只出了一个郑后,”谢令叹道:“前无古人,以后或许也不会再有来者了。”
他转向谢偃:“兄长,我与伯善有交,知晓其子非池中物,也愿谢家与他结为姻亲,但二娘心意如此,倘若真嫁过去,只怕不是结亲,而是结仇。”
谢徽目光灰败,原是失意,听到此处,却微微亮了起来,直起身求道:“阿爹,叔父说的正是,求阿爹三思!”
卢氏听谢令说罢,手中团扇略微停住,再听谢徽此言,却将团扇下移,遮住了唇畔那丝讥诮笑意。
谢允有些不忍,劝道:“二娘,阿爹定这桩婚事,原是为了保全你。”
谢徽一心只想摆脱这困境,哪里听得进?
登时反驳道:“哥哥说的轻巧,这么好的婚事,怎么不给三娘?”
“——你。”谢允心头一滞,别过脸,随她去了。
谢偃惯来颖达果决,现下却少有的生了几分疑惑,眼睑微合,隐约间有些犹豫。
“兄长,”谢令目有厉色,喝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谢偃垂首看谢徽一眼,道:“你真的不想嫁到均州去?”
“不想,我不想!”谢徽面有希冀,哭道:“阿爹,求你了!”
谢偃见她神情中毫不掩饰的抗拒,长长的叹了口气:“那就这么办吧。”
谢徽听他这样讲,心中还觉欢喜,连声称谢,反倒是蒋氏,从其余人的目光之中,预知到了几分不详。
有仆婢捧着木盘前来,她瞥了一眼,先自软了,谢徽望见,也是周身僵住,面色如土。
这种时候,卢氏是不会开口,也不会沾手的。
虽然都是彼此默认的结果,但若是谢偃将来再想起这个女儿几分好,为此埋怨起她来,便是得不偿失了。
“你可以选择自缢,也可以选择服毒,”谢偃长出口气,定了心绪:“谢家会给你最后的体面。”
顾景阳脚步微顿,回身看他,道:“你想说什么?”
衡嘉低笑道:“圣明无过陛下,您其实都明白的。”
……
过了三月,春光渐盛,花红柳绿,好不鲜艳,谢华琅的心也跟窗外那几株海棠似的,悄无声息的开出花来。
次兄谢粱的婚事便在今年秋,娶的是沈国公家的女郎,为了两家的体面,少不得要大办。
二房里的长女谢莹也十八岁了,早就定了永仪侯世子,她原本应该在去年出嫁的,然而永仪侯府的老夫人去了,世子为祖母守孝一年,这才将婚事拖延,刚巧同堂兄撞在一起了。
卢氏要操持儿子的婚事,又要分出心思仔细淑嘉县主这一胎,小儿子谢玮进学,还得为他找个靠谱师傅,真是忙的团团转,听仆婢言说近来三娘时常出门,心知她是去会情郎,倒也没有刨根问底的追问。
而谢华琅颇有些心虚,更不敢直言,索性先这么耗着,日后再慢慢筹划。
这日傍晚,她刚从外归府,便见卢氏身边人来请,说是有话要问,心头不由微突,却没有迟疑,随同到了卢氏院中去。
“阿娘,你寻我有事?”
卢氏端丽面颊上隐约有些疲惫,温和道:“去见谁了?”
“阿娘又不是不知道,干嘛非叫我说出来?”谢华琅上前去替她揉肩,笑道:“明知故问。”
“你是大了,也有自己的心思了。”卢氏摆摆手,示意周遭仆婢退下,又拉着女儿在自己身侧落座,低声道:“你对周王怎么看?”
卢氏口中的周王,便是今上胞弟的长子,他父亲做过太子,后来被郑后废掉,流放岭南,没多久又派遣使臣前往,逼令自尽。
今上登基之后,缅怀英年早逝的胞弟,追谥为章献太子,封其子为周王,因为血缘关系十分亲近,朝臣与宗室之中看好他会被过继的人不在少数。
谢华琅听卢氏提起周王,心中便有些忐忑,踌躇道:“阿娘怎么说起他来了?”
卢氏面上也有些忧色:“你哥哥婚事在即,长安勋贵打发人上门致意,周王府的长史亲自来了,除去送给新人的礼物,还额外给你备了好些东西,我大略看了眼礼单,颇为厚重。”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谢华琅心中一堵,扯住母亲衣袖,道:“阿娘,你收下了?”
“当然没有。”卢氏道:“我叫人将你二哥那份留下,剩下的叫长史带回去了。”
“可是枝枝,阿娘能拒收他的东西,你阿爹也会回绝他的心意,但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她用力握住女儿的手,加重语气:“你若是无意与他,便该早作打算,绝了他念想。”
谢华琅心中微动,假意试探道:“阿娘,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卢氏断然道:“周王不敢去求赐婚,虽然他求娶你是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但若是闹到陛下那儿去,便不合时宜了。再则,倘若你已经嫁人,他也不敢再对你做什么,而府中其余娘子的身份,又不比你有分量。毕竟他只是想拉拢谢家,无意结仇。”
谢华琅将心中那丝窃喜压下去,道:“我明白啦。”
“希望你能真明白才好。”卢氏戳她额头一下,又道:“你阿爹昨晚还问我,几时能见一见枝枝选中的郎君,我都给搪塞过去了,但也推诿不了多久。你若真心喜欢那人,便该寻个时间,叫他过府拜访,也让你阿爹掌掌眼。”
“快了快了,再些时日,我便同他讲。”
谢华琅笑嘻嘻道:“阿娘也别太心急,今岁府中便有二哥与长姐成婚,等到了明年,三哥与四哥的婚事怕也要凑到一起。”
“唔,”她想了想,又道:“便是我前边,也还有二娘呢。”
“二娘怎么能同你比?”卢氏拍她一下,失笑道:“隔着一层肚皮呢。”
说起这一茬,谢华琅倒真有些感慨,有些依恋的偎在母亲怀里,道:“我若出嫁,他身边必须干干净净的,只有我一个人,才不许他养家伎侍妾什么的呢。”
“只是取乐玩意而已,何必在意?”卢氏笑道:“你若出嫁,必然是做嫡妻,要是同那些仆婢计较,反倒失了身份。”
“阿娘,”谢华琅轻声道:“阿爹身边另有别人,你不生气吗?”
“为什么要动气?”
卢氏抚摸女儿光洁面颊,笑道:“我嫁与你阿爹之前,其实都不曾见过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纳彩问吉之后,便做了谢家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