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2 233.第 233 章
- 213 234.第 234 章
- 214 235.第 235 章
- 215 236.第 236 章
- 216 237.第 237 章
- 217 238.第 238 章
- 218 239.第 239 章
- 219 240.第 240 章
- 220 241.第 241 章
- 221 242.第 242 章
- 222 243.第 243 章
- 223 244.第 244 章
- 224 245.第 245 章
- 225 246.第 246 章
- 226 248.第 248 章
- 227 249.第 249 章
- 228 250.第 250 章
- 229 251.此章不要买,明早换上
- 230 252.第 252 章
- 231 253.第 253 章
- 232 254.第 254 章
- 233 255.第 255 章
- 234 256.第 256 章
- 235 257.第 257 章
- 236 258.第 258 章
- 237 259.第 259 章
- 238 260.第 260 章
- 239 261.第 261 章
- 240 262.第 262 章
- 241 263.第 263 章
- 242 264.第 264 章
- 243 265.第 265 章
- 244 266.第 266 章
- 245 267.第 267 章
- 246 268.第 268 章
- 247 269.第 269 章
- 248 270.第 270 章
- 249 271.第 271 章
- 250 272.第 272 章
- 251 273.第 273 章
- 252 274.第 274 章
- 253 275.第 275 章
- 254 276.第 276 章
- 255 277.第 277 章
- 256 278.第 278 章
- 257 279.第 279 章
- 258 280.第 280 章
- 259 281.第 281 章
- 260 282.第 282 章
- 261 283.第 283 章
- 262 284.第 284 章
- 263 285.第 285 章
- 264 286.第 286 章
- 265 287.第 287 章
- 266 288.第 288 章
- 267 289.第 289 章
- 268 290.第 290 章
- 269 291.第 291 章
- 270 292.第 292 章
- 271 293.第 293 章
- 272 294.第 294 章
- 273 295.第 295 章
- 274 296.第 296 章
- 275 297.第 297 章
- 276 298.第 298 章
- 277 299.第 299 章
- 278 300.第 300 章
- 279 301.第 301 章
- 280 302.第 302 章
- 281 303.第 303 章
- 282 304.第 304 章
- 283 305.第 305 章
- 284 306.第 306 章
- 285 307.第 307 章
- 286 308.第 308 章
- 287 309.第 309 章
- 288 310.第 310 章
- 289 311.第 311 章
- 290 312.第 312 章
- 291 313.第 313 章
- 292 314.第 314 章
- 293 315.第 315 章
- 294 316.第 316 章
- 295 317.第 317 章
- 296 318.第 318 章
- 297 319.第 319 章
- 298 320.第 320 章
- 299 321.第 321 章
- 300 322.第 322 章
- 301 323.第 323 章
- 302 324.第 324 章
- 303 325.第 325 章
- 304 326.第 326 章
- 305 327.第 327 章
- 306 328.第 328 章
- 307 329.第 329 章
- 308 330.第 330 章
- 309 331.第 331 章
- 310 332.第 332 章
- 311 333.第 333 章
- 312 334.第 334 章
- 313 335.第 335 章
- 314 336.第 336 章
- 315 337.第 337 章
- 316 338.第 338 章
- 317 339.第 339 章
- 318 340.第 340 章
- 319 341.第 341 章
- 320 342.第 342 章
- 321 343.第 343 章
- 322 344.第 344 章
- 323 345.第 345 章
- 324 346.第 346 章
- 325 347.第 347 章
- 326 348.第 348 章
- 327 349.第 349 章
- 328 350.第 350 章
- 329 351.第 351 章
- 330 352.第 352 章
- 331 353.第 353 章
- 332 354.第 354 章
- 333 355.第 355 章
- 334 356.第 356 章
- 335 357.第 357 章
- 336 358.第 358 章
- 337 359.第 359 章
- 338 360.第 360 章
- 339 361.第 361 章
- 340 362.第 362 章
- 341 363.第 363 章
- 342 364.第 364 章
- 343 365.第 365 章
- 344 366.第 366 章
- 345 367.第 367 章
- 346 368.第 368 章
- 347 369.第 369 章
- 348 370.第 370 章
- 349 371.第 371 章
- 350 372.第 372 章
- 351 373.第 373 章
- 352 374.第 374 章
- 353 375.第 375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43.第 243 章
243.第 243 章
此为防盗章, 订阅需达70%才可即时订阅,否则需等12个小时。
并且贾史氏坚持二房嫡长女是正月初一出生, 是一年春之元始,亲自给二房嫡长女起名叫贾元春。
原本贾史氏还想让下人叫贾元春元姐儿,可这荣国府已经有了一个元姐儿贾瑶。贾瑶的小名可是贾代善亲自起的,贾史氏就是再大胆子也不敢让贾瑶改了小名。
当然若是贾瑶的小名是贾赦夫妻起的,只怕贾史氏必会以孝道施压逼贾赦夫妻给贾瑶改小名。
贾元春的小名不能叫元姐儿, 这让贾史氏占了元姐儿这个小名的贾瑶很是不喜。为了显示贾元春的不同, 贾史氏直接用荣国府的荣字作为贾元春的小名, 便让人叫贾元春荣姐儿。
而且贾史氏坚持大房和二房的孩子分开排序,贾元春便成了二房的大姐儿,让荣国府的下人都称呼荣姐儿为大姑娘。贾元春便成了荣大姑娘。
不说贾史氏费尽心机想抬举二房打压大房,就是王氏有了贾史氏撑腰, 也想将大房给大压去下。
只是不管是贾史氏还是王氏都不知道,因为姜宛茵这只蝴蝶翅膀扇动,贾赦不再对贾史氏愚孝,张氏也对贾史氏和王氏深深防备, 使得贾史氏和王氏这对婆媳的计划谋算多次失败。
当然, 张氏和贾史氏王氏之间的争斗姜宛茵是不知,毕竟她鲜少在荣国府。
如今三月季春, 春风徐徐, 风和日丽。
早上送贾瑚出门去读书之后, 姜宛茵自己也看书练字。
前世姜宛茵虽上了大学, 可大学第一学期都没读完就被她二叔谋害丢了性命。其实姜宛茵本人还是个很爱好学习读书的。
之前在荣国府不能读书也不敢读书, 如今在张府倒是比在荣国府自由许多。至少在这宁院除了贾瑚之外她最大,没有赵嬷嬷也没张嬷嬷,绿菲也不在。贾瑚去读书之后,这宁院就她最大,没她允许张府的下人也不敢擅自进宁院。
除去伺候贾瑚之外,余下的时间姜宛茵都是自由的,由她自己安排。
所以每天送走贾瑚之后,姜宛茵便会用一上午的时间来读书练字,学棋画画。姜宛茵想到着既然到了古代,这琴棋书画多少该学点不是。只是练琴会有声音,而且她也没先生教授学琴,所以除了不能学琴之外,其他的都可以自学。
练字的字帖是从杜举人那得的;棋谱和书籍是在书斋买的;至于学画,姜宛茵前世报过才艺班学的就是美术。
姜宛茵又是个能静得下心来,坚持住的人,所以坚持下来棋书画都进步不少。
虽说在张府自由些,但她也只能私下里悄悄学,这些东西都收在储物间,不能拿出来见人。
而下午的时间姜宛茵便会做些绣活,给自己和贾瑚做衣服及绣些手帕荷包,偶尔也会给她哥哥赵忠和弟弟赵诚做身衣服。
姜宛茵因为激发了异能精神力强大的缘故,做绣活更精致舒适,贾瑚的衣服不少都是她做的,特别是贴身的衣服。
除此之外姜宛茵还会做些绣活积攒着去绣庄卖了换钱。
如今姜宛茵身家有上千两银子,她可不缺钱。
偶尔下午的时候,姜宛茵也会去和张府的丫鬟们说说话聊聊天,秀伊偶尔也来找她。
下午姜宛茵带上针线篮子到院子里给给贾瑚绣个新汗巾,贾瑚下午出门前让她做的。
宁院内很宁静,姜宛茵静静的做着绣活,直到一个熟悉的丫鬟来打破了宁静。
“绿茵姐姐。”
姜宛茵抬头就见是她认识的丫鬟柳芽,柳芽怀里也抱着个针线篮子,姜宛茵便招手叫她进来。
“柳芽妹妹,快进来了。”
柳芽是张府的三等丫鬟,以也专门给她送饭的小丫鬟。
“绿茵姐姐,你在绣什么?”
柳芽带了小凳子坐在姜宛茵身旁,伸头看姜宛茵手上的绣活。
“没什么,就绣张帕子。”
姜宛茵看了柳芽一眼,见她手下抱着多针线篮子,姜宛茵却什么也没说,柳芽不禁有些失望。不过柳芽很快又打起精神脸上神情忐忑又腼腆。
“听她们说绿茵姐姐你的绣活做得极好,我也想学做绣活,绿茵姐姐你能不能教教我。”
柳芽怯怯地看着姜宛茵,忐忑不安的样子。
绿茵并未接话,抬头看了她一眼。
柳芽又极忐忑怯意地继续说:
“我是孤儿,阿爹在我出生前就去了,阿娘在我五岁时病去了。厨房的李妈妈见我孤伶便求了大夫人让我进府当差。”
“府里的姐姐们都嫌我命硬克死了阿爹阿娘皆不愿我亲近,唯有姐姐不曾嫌弃于我。”
“这女工绣活无人教授,我不曾会,见姐姐不曾嫌弃我便斗胆想请姐姐怜惜教导。姐姐若是,若是……”
在姜宛茵的目光下柳芽怯意不敢再说下去。
姜宛茵闻言脸上浮起笑容。
“我当是什么事呢。这女工绣活我虽不精通,但还处拿得出手,你若想学便学就是,只不过我并不知如何教授他人。”
她与这柳芽关系并不亲近,她打算亲手交她。
“没关系,姐姐让我看着就行。”
“这样吧,我取一新帕重新开始绣,你跟着学便是。”
“嗯。”
柳芽笨手笨脚的从针线篮子里拿出针线。只见针上还未穿线,篮子里内细棉布随意搁置未折叠,绣线也亦团成线团。柳芽手忙脚乱引针穿线却屡次穿不过,慌乱无措的样子倒是像初学者。
感觉到姜宛茵的目光,柳芽泄气地抬头看姜宛茵。
“妹妹手脚笨拙,让姐姐见笑了。”
“初学者皆是如此,不必在意。你且拿来我教你。”
“哦。”
柳芽赶紧将针线交给姜宛茵,姜宛茵便教她如何穿线,之后又给她示范起针。
姜宛茵取了一块裁好的未绣的新帕开始做活,柳芽也跟着学。
之后每每得闲柳芽便到宁院来的和姜宛茵一起做绣活。
姜宛茵也不私藏,任由柳芽看着学,不过姜宛茵却没有手把手交她。
数月之后,这日两人正在边聊天边做着绣活,突然天色骤暗,乌云密布,不一会便下起滂沱大雨。两人赶忙收拾了东西回屋躲雨。
姜宛茵领着柳芽进正堂,并未去别处。
“姐姐,这天都黑成这样,这雨怕是有得下了。”
“是啊。”
姜宛茵看着屋外压沉沉的天,又算了一下沙漏不免担心。
再过半个时辰贾瑚就该下学,下这么大的雨,贾瑚一会怎么回来了。
贾瑚虽客居张府,但却不是日日与老太爷老夫人一起用膳,更多是他自己在宁院用膳。
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姜宛茵也该准备起来了,可下这么大的雨着实让人行走不便。
“姐姐可是担心表少爷?”
柳芽见姜宛茵久望门外便问。
“是啊。雨下得这般大,这会快到下学的时辰了,只恐大雨难行。”
“姐姐这可有雨具?若有不如取来我替姐姐给表少爷送过去。”
“你去?”
“姐姐你随表少爷客居府中,除了去后院给老夫人和大夫人请安外并未去过别处更未去过问贤院,自是不知道如何去。妹妹在府里当差数年,虽然未去过问贤院,但却知如何去,姐姐不必担心我。”
“我在府里唯有姐姐待我最好,又教我女工,受姐姐恩惠柳芽一直铭记不知该如何报答。如今能帮得上姐姐,柳芽很高兴。姐姐你就让我去,就当是给我机会让我报答姐姐你。”
柳芽诚诚恳恳相劝。
“雨这么大你如何去得?”
姜宛茵忧虑。
“不碍事的,我身体好跑得快,又打着伞,不会淋着雨的。”
“那,哎,还是算了吧。还是我自己去吧。”
姜宛茵犹豫了一下又拒绝。
“姐姐还是让我去。等表少爷回来必是要沐浴用膳,姐姐你正好留在院中准备,如此岂不更好。”
“那,那有劳妹妹了。”
姜宛茵取了雨具给柳芽看着她跑入雨中。
看着柳芽的背影,姜宛茵脸上已经无半丝担忧,反而是勾起讽刺。
问贤院是张府的少爷问读书的院落。张家乃是书香世家,为了教导家中子弟特地开辟了院落用作书院供先生起居家中子弟读书。
问贤院位于前院,除了调入问贤院当差的丫鬟之外府里的其他女眷丫鬟不能随意出入问贤院。前院也是如此,府里丫鬟也是不得随意到前院的。与问贤院毗邻的是老太爷的书房,更是不许任何随意靠近。
柳芽可别让她失望才好。
周姨娘美貌又性情温婉,据说十分得贾政喜爱,所以才在王氏进府一年多未孕之后停了避子汤后周姨娘第一个怀上。
可惜周姨娘是个福薄的,虽然得贾政喜爱却挡不住别人的毒手,护不住自己的孩子。
周姨娘失了孩子之后姜宛茵也远远见过她一回,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已经形如枯槁了。
并且贾史氏坚持二房嫡长女是正月初一出生, 是一年春之元始,亲自给二房嫡长女起名叫贾元春。
原本贾史氏还想让下人叫贾元春元姐儿,可这荣国府已经有了一个元姐儿贾瑶。贾瑶的小名可是贾代善亲自起的,贾史氏就是再大胆子也不敢让贾瑶改了小名。
当然若是贾瑶的小名是贾赦夫妻起的,只怕贾史氏必会以孝道施压逼贾赦夫妻给贾瑶改小名。
贾元春的小名不能叫元姐儿, 这让贾史氏占了元姐儿这个小名的贾瑶很是不喜。为了显示贾元春的不同, 贾史氏直接用荣国府的荣字作为贾元春的小名, 便让人叫贾元春荣姐儿。
而且贾史氏坚持大房和二房的孩子分开排序,贾元春便成了二房的大姐儿,让荣国府的下人都称呼荣姐儿为大姑娘。贾元春便成了荣大姑娘。
不说贾史氏费尽心机想抬举二房打压大房,就是王氏有了贾史氏撑腰, 也想将大房给大压去下。
只是不管是贾史氏还是王氏都不知道,因为姜宛茵这只蝴蝶翅膀扇动,贾赦不再对贾史氏愚孝,张氏也对贾史氏和王氏深深防备, 使得贾史氏和王氏这对婆媳的计划谋算多次失败。
当然, 张氏和贾史氏王氏之间的争斗姜宛茵是不知,毕竟她鲜少在荣国府。
如今三月季春, 春风徐徐, 风和日丽。
早上送贾瑚出门去读书之后, 姜宛茵自己也看书练字。
前世姜宛茵虽上了大学, 可大学第一学期都没读完就被她二叔谋害丢了性命。其实姜宛茵本人还是个很爱好学习读书的。
之前在荣国府不能读书也不敢读书, 如今在张府倒是比在荣国府自由许多。至少在这宁院除了贾瑚之外她最大,没有赵嬷嬷也没张嬷嬷,绿菲也不在。贾瑚去读书之后,这宁院就她最大,没她允许张府的下人也不敢擅自进宁院。
除去伺候贾瑚之外,余下的时间姜宛茵都是自由的,由她自己安排。
所以每天送走贾瑚之后,姜宛茵便会用一上午的时间来读书练字,学棋画画。姜宛茵想到着既然到了古代,这琴棋书画多少该学点不是。只是练琴会有声音,而且她也没先生教授学琴,所以除了不能学琴之外,其他的都可以自学。
练字的字帖是从杜举人那得的;棋谱和书籍是在书斋买的;至于学画,姜宛茵前世报过才艺班学的就是美术。
姜宛茵又是个能静得下心来,坚持住的人,所以坚持下来棋书画都进步不少。
虽说在张府自由些,但她也只能私下里悄悄学,这些东西都收在储物间,不能拿出来见人。
而下午的时间姜宛茵便会做些绣活,给自己和贾瑚做衣服及绣些手帕荷包,偶尔也会给她哥哥赵忠和弟弟赵诚做身衣服。
姜宛茵因为激发了异能精神力强大的缘故,做绣活更精致舒适,贾瑚的衣服不少都是她做的,特别是贴身的衣服。
除此之外姜宛茵还会做些绣活积攒着去绣庄卖了换钱。
如今姜宛茵身家有上千两银子,她可不缺钱。
偶尔下午的时候,姜宛茵也会去和张府的丫鬟们说说话聊聊天,秀伊偶尔也来找她。
下午姜宛茵带上针线篮子到院子里给给贾瑚绣个新汗巾,贾瑚下午出门前让她做的。
宁院内很宁静,姜宛茵静静的做着绣活,直到一个熟悉的丫鬟来打破了宁静。
“绿茵姐姐。”
姜宛茵抬头就见是她认识的丫鬟柳芽,柳芽怀里也抱着个针线篮子,姜宛茵便招手叫她进来。
“柳芽妹妹,快进来了。”
柳芽是张府的三等丫鬟,以也专门给她送饭的小丫鬟。
“绿茵姐姐,你在绣什么?”
柳芽带了小凳子坐在姜宛茵身旁,伸头看姜宛茵手上的绣活。
“没什么,就绣张帕子。”
姜宛茵看了柳芽一眼,见她手下抱着多针线篮子,姜宛茵却什么也没说,柳芽不禁有些失望。不过柳芽很快又打起精神脸上神情忐忑又腼腆。
“听她们说绿茵姐姐你的绣活做得极好,我也想学做绣活,绿茵姐姐你能不能教教我。”
柳芽怯怯地看着姜宛茵,忐忑不安的样子。
绿茵并未接话,抬头看了她一眼。
柳芽又极忐忑怯意地继续说:
“我是孤儿,阿爹在我出生前就去了,阿娘在我五岁时病去了。厨房的李妈妈见我孤伶便求了大夫人让我进府当差。”
“府里的姐姐们都嫌我命硬克死了阿爹阿娘皆不愿我亲近,唯有姐姐不曾嫌弃于我。”
“这女工绣活无人教授,我不曾会,见姐姐不曾嫌弃我便斗胆想请姐姐怜惜教导。姐姐若是,若是……”
在姜宛茵的目光下柳芽怯意不敢再说下去。
姜宛茵闻言脸上浮起笑容。
“我当是什么事呢。这女工绣活我虽不精通,但还处拿得出手,你若想学便学就是,只不过我并不知如何教授他人。”
她与这柳芽关系并不亲近,她打算亲手交她。
“没关系,姐姐让我看着就行。”
“这样吧,我取一新帕重新开始绣,你跟着学便是。”
“嗯。”
柳芽笨手笨脚的从针线篮子里拿出针线。只见针上还未穿线,篮子里内细棉布随意搁置未折叠,绣线也亦团成线团。柳芽手忙脚乱引针穿线却屡次穿不过,慌乱无措的样子倒是像初学者。
感觉到姜宛茵的目光,柳芽泄气地抬头看姜宛茵。
“妹妹手脚笨拙,让姐姐见笑了。”
“初学者皆是如此,不必在意。你且拿来我教你。”
“哦。”
柳芽赶紧将针线交给姜宛茵,姜宛茵便教她如何穿线,之后又给她示范起针。
姜宛茵取了一块裁好的未绣的新帕开始做活,柳芽也跟着学。
之后每每得闲柳芽便到宁院来的和姜宛茵一起做绣活。
姜宛茵也不私藏,任由柳芽看着学,不过姜宛茵却没有手把手交她。
数月之后,这日两人正在边聊天边做着绣活,突然天色骤暗,乌云密布,不一会便下起滂沱大雨。两人赶忙收拾了东西回屋躲雨。
姜宛茵领着柳芽进正堂,并未去别处。
“姐姐,这天都黑成这样,这雨怕是有得下了。”
“是啊。”
姜宛茵看着屋外压沉沉的天,又算了一下沙漏不免担心。
再过半个时辰贾瑚就该下学,下这么大的雨,贾瑚一会怎么回来了。
贾瑚虽客居张府,但却不是日日与老太爷老夫人一起用膳,更多是他自己在宁院用膳。
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姜宛茵也该准备起来了,可下这么大的雨着实让人行走不便。
“姐姐可是担心表少爷?”
柳芽见姜宛茵久望门外便问。
“是啊。雨下得这般大,这会快到下学的时辰了,只恐大雨难行。”
“姐姐这可有雨具?若有不如取来我替姐姐给表少爷送过去。”
“你去?”
“姐姐你随表少爷客居府中,除了去后院给老夫人和大夫人请安外并未去过别处更未去过问贤院,自是不知道如何去。妹妹在府里当差数年,虽然未去过问贤院,但却知如何去,姐姐不必担心我。”
“我在府里唯有姐姐待我最好,又教我女工,受姐姐恩惠柳芽一直铭记不知该如何报答。如今能帮得上姐姐,柳芽很高兴。姐姐你就让我去,就当是给我机会让我报答姐姐你。”
柳芽诚诚恳恳相劝。
“雨这么大你如何去得?”
姜宛茵忧虑。
“不碍事的,我身体好跑得快,又打着伞,不会淋着雨的。”
“那,哎,还是算了吧。还是我自己去吧。”
姜宛茵犹豫了一下又拒绝。
“姐姐还是让我去。等表少爷回来必是要沐浴用膳,姐姐你正好留在院中准备,如此岂不更好。”
“那,那有劳妹妹了。”
姜宛茵取了雨具给柳芽看着她跑入雨中。
看着柳芽的背影,姜宛茵脸上已经无半丝担忧,反而是勾起讽刺。
问贤院是张府的少爷问读书的院落。张家乃是书香世家,为了教导家中子弟特地开辟了院落用作书院供先生起居家中子弟读书。
问贤院位于前院,除了调入问贤院当差的丫鬟之外府里的其他女眷丫鬟不能随意出入问贤院。前院也是如此,府里丫鬟也是不得随意到前院的。与问贤院毗邻的是老太爷的书房,更是不许任何随意靠近。
柳芽可别让她失望才好。
周姨娘美貌又性情温婉,据说十分得贾政喜爱,所以才在王氏进府一年多未孕之后停了避子汤后周姨娘第一个怀上。
可惜周姨娘是个福薄的,虽然得贾政喜爱却挡不住别人的毒手,护不住自己的孩子。
周姨娘失了孩子之后姜宛茵也远远见过她一回,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已经形如枯槁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