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2 第一百零九章 踏山村众极品近况
- 113 第一百一十章 矛盾
- 114 第一百一十一章 状似分家
- 115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家单过
- 116 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李头
- 11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先礼
- 11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后兵
- 11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房
- 120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冻冰块
- 12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棚种稻
- 12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过春来
- 123 第一百一十九章 Y县一日油
- 124 第一百二十章 插秧
- 125 第一百二十一章 结交
- 126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高富帅
- 127 第一百二十三章 给村长送礼
- 128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荒
- 129 第一百二十五章 咱有内部人
- 130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开荒小风波
- 131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村长是能人啊
- 132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进深山
- 133 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林之王
- 134 第一百三十章 比我还小气
- 135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处女战,首战告捷
- 136 第一百三十二章 柴油引发的‘血案’
- 137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光长个,不长心眼
- 138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家要啥我不知道,你这是要命啊
- 139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这活,咱不干
- 140 第一百三十六章 干旱开始
- 141 第一百三十七章 别乱比划,后果不是你能承受的
- 142 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力值决定上层建筑
- 143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型A病毒
- 144 第一百四十章 ‘滴灌’最省水的浇灌方法
- 145 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剐治疗法
- 146 第一百四十二章 滴灌系统
- 147 第一百四十三章 痛并快乐着
- 148 第一百四十四章 九月,多灾多难的一个月
- 149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
- 150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151 第一百四十七章 农民都饿死了,明年谁来种地
- 152 第一百四十八章 噶蹦蹦脆,吱吱甜
- 153 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狈为奸与妇唱夫随
- 154 第一百五十章 一杯鲜豆浆,天天保健康
- 155 第一百五十一章 豆腐宴
- 156 第一百五十二章 传说中的安全区
- 157 第一百五十三章 要搬去安全区的人们
- 158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吕家的极品弟弟
- 159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次性付费,远离极品
- 160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失踪的李峰父子哪里去了
- 161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三爷,人老心不老
- 162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村长之争
- 163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权力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 164 第一百六十章 当选踏山村村长
- 165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
- 166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又是一年冬来到
- 167 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声鼎沸的杀猪现场
- 168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杀猪宴
- 169 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饱穿暖的康庄大道
- 170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速之客
- 171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有人送礼来了
- 172 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客
- 173 第一百六十九章 飞车强盗(二更)
- 174 第一百七十章 踏山村大佬会议(三更)
- 175 第一百七十一章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一更)
- 176 第一百七十二章 怎么当了村长还给别人送礼(二更)
- 177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术培训班(三更)
- 178 第一百七十四章 杀肥羊过元旦
- 179 第一百七十五章 幼儿班现场教学
- 180 第一百七十六章 惩罚小偷
- 181 第一百七十七章 冬日进山
- 182 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见红耳
- 183 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野猪肉喽
- 184 第一百八十章 末世商队
- 185 第一百八十一章 订购商品
- 186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的一年开始了
- 187 第一百八十三章 柴油送来了
- 188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山庆中枪
- 189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温柔佳人
- 190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
- 191 第一百八十七章 去县城
- 192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安红砖厂
- 193 第一百八十九章 都吃到狗肚子里了
- 194 第一百九十章 狗拿耗子
- 195 第一百九十一章 踏山村建设
- 196 第一百九十二章 偷水贼
- 197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处理结果
- 198 第一百九十四章 深山会友
- 199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丰收
- 200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努力准备着
- 201 第一百九十七章 寒冷的冬天
- 202 第一百九十八章 末世中的恋情
- 203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三爷之死
- 204 第二百章 死因
- 205 第二百零一章 寒冷的冬天
- 206 第二百零二章 不能丢了西瓜拣芝麻
- 207 第二百零三章 流水席
- 208 第二百零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
- 209 第二百零五章 饱暖思淫欲
- 210 第二百零六章 老李家的惨剧
- 211 第二百零七章 结果
- 212 第二百零八章 我的反常
- 213 第二百零九章 怀孕
- 214 第二百一十章 蝗灾
- 215 第二百一十一章 香甜
- 216 第二百一十二章 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过春来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过春来
现在是四月中旬,我已经从每天都钻到大棚里不出来,到一天也不一定进去一次。大家都很了解我的性格,对我这样的变化都没有表示出惊讶,曲妈更是对我露出了你就该是这样的表情。
我看大家都这么的知心,干脆就把大棚里的活都扔给了大姐和二姐还有薇薇,我自己就做个甩手掌柜。
我算着开春的时间,应该是快了,但是我不知道具体时间。每天就听着大姐她们在我耳边说大棚里的稻苗怎么怎么样了,什么“稻苗都长开了”,“小姨夫说温度低了,稻苗该不长了”,“明天咱可不能浇水了,现在得保持旱育状态”等等。
她们都在种植稻苗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连李诚那样的也是手不离书,天天翻书看稻田是怎么种植的。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四月末,天气也开始有了些许的变化。
春天来了,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总归还是来了。
从四月末开始,气温就开始上升。天上太阳一样的高高挂着,却不似前几天的清冷,而是让人感到思思的温暖。没几天地上厚厚的积雪都融化成了冰水,渗透到了地下,天地间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村背后的山林脱去了厚重的冬衣,变的生机勃勃。
踏山村的村民们在家里都躲了几个月了,这时候都分分从家里走了出来。在路上看到邻居都是笑脸相迎,家长里短的问候。
冬去春来,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就在各家各户都准备着春耕的一些事宜时,村长打发一个小孩,挨家挨户的通知,晚上在村委会大院,要召开一次会议,要求每家每户都必须派人参加。
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参加这类的集体活动,我们必须支持啊,所以我们家是姜爸曲爸和我们两口子带着5个孩子去的。
走到去村委会的路上,几个孩子就跑没影了,我和姜智都没管,孩子们这一个多月也憋坏了,整天就只能在家里玩,好不容易天气好了,终于可以出来疯跑了,当然要撒开欢的玩。
村委会是一个大院,正中是一长排屋子,在房顶上挂了个牌子,写着“踏山村村委会”,在各个屋子外面都挂着小木牌子,“计划生育办”“财务”等等,我一看这整的还挺全乎呢。
在大院贴近屋子的地方摆了一个长条的桌子,看起来是村长的位置,下面摆放了很多的长条板凳,已经有很多的村民坐在上面了,三三两两的聊着天,看到我们进来,把聊天的声音就放低了,用打量的眼神看着我们,我想可能是我们家这一个月来做的事都有些高调了的原因吧。
刚回来就态度强硬的把房子收了回来,接着又大动作的开始冻冰块,一个多月前又在家里的大棚里种起了旱稻。估计家家都得对我们家这些不寻常的做法议论纷纷。
我们也没理会村民们探究的眼神,看到了早来的小姨夫,就搬个板凳坐到了一起。
不一会,基本上村里人都到齐了,村长走向前面长桌的时候,下面的人很给面子的都鼓起掌来,估计大家都在家憋疯了,这次可算有个能看到人的机会了,所以表现的分外的激动。
村长很有范的,站到长桌后面,双手举到胸前的高度,想众村民压了压,看着大家都安静了,就坐了下来,正事宣布会议开始。
“大家肃静了啊,我们正式开会。
在这个时候把大家召集来,而且通知的时候已经说了最好每家都派一个代表来,因为这次有几个重要的事要说。
第一个就是天气好了,我们村要开始准备春耕的工作了,虽然现在地里还太泞了,还进不去人,但是我们在家里该育苗就得育苗了。
本来今年咱们村因为天气的原因就种的晚了,这天气好了,咱们就要抓紧时间,尽早把水稻给种上。
还有就是不管家里粮多粮少,都不许卖粮。前两天我去了县里一趟,咱们县算是农业县了,所以才在这次的雪灾里挺了过来,大家是不知道啊,外面很多城市都没有粮食了,这天气好了点后,就有人想从咱们县里买粮,但是有了这次的雪灾,咱们自己就应该有些忧患意识了,你们说万一今年收成不好,或者今年冬天还这么冷,咱们手里没粮可咋办?”
“村长,要是有人贪钱,偷摸的把粮食卖了怎么办?”有个村民意有所指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影射的是去年的陈翠花一家。
“贪钱?还贪什么钱啊,现在在外面你拿着钱去,可没有人卖给你东西,现在兴拿东西换。咱得傻成啥样啊,拿粮食换现在大家都不爱要的钱。要是真有人不信邪,卖钱了,那可就对不起了,你要是没粮食吃,我们大家伙可都不管了。”
下面坐着的陈翠花听村长说现在钱不好使了,有些呆愣,然后有些不相信的又问了村长一遍:“村长,外面钱真的不好使了吗?”
“我去一次是没碰见愿意收钱的卖家,都是拿东西换了。”
“啊~,这可怎么办啊,我家的那老些钱不都成废纸了吗?”陈翠花从板凳上滑了下来,做到地上就开始哭嚎上了。
我听到有些村民议论,说她现在哭的比她爹妈死的时候还凄惨,我忙掩饰的地下了头,躲在姜智后面偷偷的笑,这可真不是一般人啊。
会议被陈翠花的哭嚎声打断了,村长很是不耐烦,看着陈翠花又在拍地,对着她后面那个傻站在只知道来回搓手的男人说:“陈大生,你能不能有点男人样,把自己媳妇管好了?”
陈大生有些无措的站在那,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村长看他的样子很是无奈,对地上撒泼的陈翠花说:“你哭什么哭,闹什么闹,我当初可是不让你卖粮的,是你非要卖,现在还有什么脸哭,要哭回你家和你儿子哭去。”
村长看他说完也没什么效果,就对她又说:“行了,你现在把嘴闭上吧,要是在哭,就让几个人把你送回去,接下来的会你就不用参加了。”
这句话对她起了作用,陈翠花说:“凭啥俺不参加啊。”
说着,嘴里的哭嚎就停止了。
村长看陈翠花消停了,就继续开会。
“咱说到哪了?”村长都让陈翠花哭的有些糊涂了,不知道讲到了哪了。
“没人稀罕钱了,不能卖粮食。”下面有个村民给村长提了个醒。
“对了,就是别贪钱别卖粮。”村长一拍脑门想起来了。
“接下来咱们说第二个事啊。第二个事也是关于咱们春耕的事,咱们村现在就有两台拖拉机,往年如果大家想借用的话,是一天一百块钱,油自己备,今年这条件老吕家说要变一变了,油还是自备,但是今年不收钱了,给交粮食了,一天10斤大米,要是有要租的,一会散会后,就去老吕那登个记,咱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省的到时候因为谁先用谁后用打架。”村长说完,拿起桌上放着的大茶水杯子喝了一口。
村长说完第一件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想法,当说第二件事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相互议论了。
“这咋还要上粮食了呢?我家的粮食可不多了啊。”
“这事好啊,这算起来还便宜了呢。”
“现在加油站还开不,能买到柴油不。”
我听完村民们的各种议论声后,心想村长这算不算是有政治觉悟,与时俱进呢?
虽然现在天气好了,国家有一些产业已经相继的恢复了生产,但是现在大多数人被刚刚结束的这场雪灾折磨的,认粮不认钱了。村长就也把钱换成了粮了。
“第三件事就是咱村的电力问题。昨天我去了趟县里,找了相关领导,想问问看,咱村这停了的电,能不能在近期给修上,我寻思咱春耕的时候有电就方便多了不是。”
村民们一听是修电的问题,都纷纷叫好,“对村长,是该让他们给咱把电修上了。”
“这都当好几个月睁眼瞎了,现在天气好了,怎么的也该给咱修上了。”
“大家肃静,先听我说,先听我说。我和县里领导说了咱们村的情况,但是县里领导也说了,现在县里没有条件把周围的这些村镇的电力都维修好,要是咱一定要现在修的话,他能给想想办法,找几个技术人员来,但是我们村要自己承担费用。”村长也是一副无奈样,这眼瞅着就要春耕了,没有电太不方便了。
“这咋还让咱们自己掏钱啊,以前可不是这样了,这不是应该国家管吗?”有些村民在下面听到村长说要自己承担修理的费用,就有些不乐意了。
“这大家得理解,今年咱全国都遭受了雪灾,你们是不知道啊,城市里可是死了老鼻子人了。不是饿死的,就是被吃了的,你们想想,人都饿的开始吃人了,那得是多严重的情况啊。多亏咱们村的人去年都没把粮食卖了,这才能熬过这次雪灾。县里领导说了,维修的工人就那么几个,要是排的话,咱村再等两个月也来不了电,咱要是同意承担费用,就让他们给咱村先修。”
有的村民听后,有些迟疑的问:“村长,要是咱们自己承担费用的话,咱们一家得掏多少钱啊?”
村长在前面解释说:“人家现在不要钱,就要粮,一用要1000斤,咱们村原来一共是47户人家,这老姜家从城里搬回来后,就成了50户了,咱们每家20斤大米刚刚好。”
小姨夫一听就反驳村长说:“村长,你算错了吧,就是加上我大姨子一家,也才48户人家吧。”
村长慢条斯理的拿起水杯又喝了一口茶说:“不是现在分成三家住了吗?那就得算三家吧。”
“那怎么能算三家呢,他们是……”小姨夫听村长这么说,就想和村长辩解一下。
姜智拉住了小姨夫,冲着村长说:“行,就算三家,以后我们不管是交什么都算三家交。”
村长刚刚一说从47户变为50户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这是上次把村长得罪了,他想治治我们。
老李家人刚刚听了后就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我们笑,寻思我们也要吃一次闷亏了,他们也解解气了。
不过这样对我们更好,我们不在乎那点粮食,我们认为分开来算对我们来说还是好事呢。
“好了,现在50户人家是不是都有代表来了。要是都来了,咱们就举手表决到底要不要接上电。毕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大家都有权利决定,咱们为了公平起见,一家就派一个代表,如果一半以上同意了,咱们就收粮食,马上修电,要是大多数都不同意,那咱们就再等等。好了,现在同意交粮食马上修电的请举手。”
下面的村民们都相互询问着,有的说完后就举起了手,有的则摇了摇头。
最后统计的结果是有41户人家都同意掏粮食早修电,其中我们家就占了3票。
村长在前面宣布:“好了,既然大多数人都同意交粮食,那咱们明天早上8点就在村委会这个大院收粮食,大家都自觉点啊,明天可不要晚了。好,散会。”
村长一宣布散会,就有几家人家争抢这去找了村长和村里的大户吕国安。我们在这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小姨夫给我们解释到:“这是去排队用拖拉机的,咱村就两台,村长家一台,吕国安家一台。”
我拉拉姜智说:“咱也租一天拖拉机用吧,咱家的地可不少,早把水田耕完了,咱们好把家里的稻苗移栽过去,咱们大棚里的稻苗可真的有些挤了。”
“行,我这就去排队去。”姜智同意我说的。
“那你要去哪家排?”我拉着想走的姜智问道。
姜智听我的问题就是一笑,“当然是村长了,咱和他熟悉。你可别小心眼啊。”
我冲着他翻了个白眼:“我什么时候小心眼过,我就是怕他小心眼,在给咱使点坏就不好了。”
“放心吧,他村长当了这么多年,这点肚量还是有的,要不早不知道在哪个旮旯猫着去了。”
事实正如姜智所预料的,当姜智和村长说过两天就想用他家的拖拉机时,村长面带笑容的满口答应了。其实我们家也不用去排队,别人家预约的最早也是5月下旬,我们预约的是两天后,所以不起任何冲突的。RS
我看大家都这么的知心,干脆就把大棚里的活都扔给了大姐和二姐还有薇薇,我自己就做个甩手掌柜。
我算着开春的时间,应该是快了,但是我不知道具体时间。每天就听着大姐她们在我耳边说大棚里的稻苗怎么怎么样了,什么“稻苗都长开了”,“小姨夫说温度低了,稻苗该不长了”,“明天咱可不能浇水了,现在得保持旱育状态”等等。
她们都在种植稻苗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连李诚那样的也是手不离书,天天翻书看稻田是怎么种植的。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四月末,天气也开始有了些许的变化。
春天来了,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总归还是来了。
从四月末开始,气温就开始上升。天上太阳一样的高高挂着,却不似前几天的清冷,而是让人感到思思的温暖。没几天地上厚厚的积雪都融化成了冰水,渗透到了地下,天地间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村背后的山林脱去了厚重的冬衣,变的生机勃勃。
踏山村的村民们在家里都躲了几个月了,这时候都分分从家里走了出来。在路上看到邻居都是笑脸相迎,家长里短的问候。
冬去春来,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就在各家各户都准备着春耕的一些事宜时,村长打发一个小孩,挨家挨户的通知,晚上在村委会大院,要召开一次会议,要求每家每户都必须派人参加。
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参加这类的集体活动,我们必须支持啊,所以我们家是姜爸曲爸和我们两口子带着5个孩子去的。
走到去村委会的路上,几个孩子就跑没影了,我和姜智都没管,孩子们这一个多月也憋坏了,整天就只能在家里玩,好不容易天气好了,终于可以出来疯跑了,当然要撒开欢的玩。
村委会是一个大院,正中是一长排屋子,在房顶上挂了个牌子,写着“踏山村村委会”,在各个屋子外面都挂着小木牌子,“计划生育办”“财务”等等,我一看这整的还挺全乎呢。
在大院贴近屋子的地方摆了一个长条的桌子,看起来是村长的位置,下面摆放了很多的长条板凳,已经有很多的村民坐在上面了,三三两两的聊着天,看到我们进来,把聊天的声音就放低了,用打量的眼神看着我们,我想可能是我们家这一个月来做的事都有些高调了的原因吧。
刚回来就态度强硬的把房子收了回来,接着又大动作的开始冻冰块,一个多月前又在家里的大棚里种起了旱稻。估计家家都得对我们家这些不寻常的做法议论纷纷。
我们也没理会村民们探究的眼神,看到了早来的小姨夫,就搬个板凳坐到了一起。
不一会,基本上村里人都到齐了,村长走向前面长桌的时候,下面的人很给面子的都鼓起掌来,估计大家都在家憋疯了,这次可算有个能看到人的机会了,所以表现的分外的激动。
村长很有范的,站到长桌后面,双手举到胸前的高度,想众村民压了压,看着大家都安静了,就坐了下来,正事宣布会议开始。
“大家肃静了啊,我们正式开会。
在这个时候把大家召集来,而且通知的时候已经说了最好每家都派一个代表来,因为这次有几个重要的事要说。
第一个就是天气好了,我们村要开始准备春耕的工作了,虽然现在地里还太泞了,还进不去人,但是我们在家里该育苗就得育苗了。
本来今年咱们村因为天气的原因就种的晚了,这天气好了,咱们就要抓紧时间,尽早把水稻给种上。
还有就是不管家里粮多粮少,都不许卖粮。前两天我去了县里一趟,咱们县算是农业县了,所以才在这次的雪灾里挺了过来,大家是不知道啊,外面很多城市都没有粮食了,这天气好了点后,就有人想从咱们县里买粮,但是有了这次的雪灾,咱们自己就应该有些忧患意识了,你们说万一今年收成不好,或者今年冬天还这么冷,咱们手里没粮可咋办?”
“村长,要是有人贪钱,偷摸的把粮食卖了怎么办?”有个村民意有所指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影射的是去年的陈翠花一家。
“贪钱?还贪什么钱啊,现在在外面你拿着钱去,可没有人卖给你东西,现在兴拿东西换。咱得傻成啥样啊,拿粮食换现在大家都不爱要的钱。要是真有人不信邪,卖钱了,那可就对不起了,你要是没粮食吃,我们大家伙可都不管了。”
下面坐着的陈翠花听村长说现在钱不好使了,有些呆愣,然后有些不相信的又问了村长一遍:“村长,外面钱真的不好使了吗?”
“我去一次是没碰见愿意收钱的卖家,都是拿东西换了。”
“啊~,这可怎么办啊,我家的那老些钱不都成废纸了吗?”陈翠花从板凳上滑了下来,做到地上就开始哭嚎上了。
我听到有些村民议论,说她现在哭的比她爹妈死的时候还凄惨,我忙掩饰的地下了头,躲在姜智后面偷偷的笑,这可真不是一般人啊。
会议被陈翠花的哭嚎声打断了,村长很是不耐烦,看着陈翠花又在拍地,对着她后面那个傻站在只知道来回搓手的男人说:“陈大生,你能不能有点男人样,把自己媳妇管好了?”
陈大生有些无措的站在那,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村长看他的样子很是无奈,对地上撒泼的陈翠花说:“你哭什么哭,闹什么闹,我当初可是不让你卖粮的,是你非要卖,现在还有什么脸哭,要哭回你家和你儿子哭去。”
村长看他说完也没什么效果,就对她又说:“行了,你现在把嘴闭上吧,要是在哭,就让几个人把你送回去,接下来的会你就不用参加了。”
这句话对她起了作用,陈翠花说:“凭啥俺不参加啊。”
说着,嘴里的哭嚎就停止了。
村长看陈翠花消停了,就继续开会。
“咱说到哪了?”村长都让陈翠花哭的有些糊涂了,不知道讲到了哪了。
“没人稀罕钱了,不能卖粮食。”下面有个村民给村长提了个醒。
“对了,就是别贪钱别卖粮。”村长一拍脑门想起来了。
“接下来咱们说第二个事啊。第二个事也是关于咱们春耕的事,咱们村现在就有两台拖拉机,往年如果大家想借用的话,是一天一百块钱,油自己备,今年这条件老吕家说要变一变了,油还是自备,但是今年不收钱了,给交粮食了,一天10斤大米,要是有要租的,一会散会后,就去老吕那登个记,咱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省的到时候因为谁先用谁后用打架。”村长说完,拿起桌上放着的大茶水杯子喝了一口。
村长说完第一件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想法,当说第二件事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相互议论了。
“这咋还要上粮食了呢?我家的粮食可不多了啊。”
“这事好啊,这算起来还便宜了呢。”
“现在加油站还开不,能买到柴油不。”
我听完村民们的各种议论声后,心想村长这算不算是有政治觉悟,与时俱进呢?
虽然现在天气好了,国家有一些产业已经相继的恢复了生产,但是现在大多数人被刚刚结束的这场雪灾折磨的,认粮不认钱了。村长就也把钱换成了粮了。
“第三件事就是咱村的电力问题。昨天我去了趟县里,找了相关领导,想问问看,咱村这停了的电,能不能在近期给修上,我寻思咱春耕的时候有电就方便多了不是。”
村民们一听是修电的问题,都纷纷叫好,“对村长,是该让他们给咱把电修上了。”
“这都当好几个月睁眼瞎了,现在天气好了,怎么的也该给咱修上了。”
“大家肃静,先听我说,先听我说。我和县里领导说了咱们村的情况,但是县里领导也说了,现在县里没有条件把周围的这些村镇的电力都维修好,要是咱一定要现在修的话,他能给想想办法,找几个技术人员来,但是我们村要自己承担费用。”村长也是一副无奈样,这眼瞅着就要春耕了,没有电太不方便了。
“这咋还让咱们自己掏钱啊,以前可不是这样了,这不是应该国家管吗?”有些村民在下面听到村长说要自己承担修理的费用,就有些不乐意了。
“这大家得理解,今年咱全国都遭受了雪灾,你们是不知道啊,城市里可是死了老鼻子人了。不是饿死的,就是被吃了的,你们想想,人都饿的开始吃人了,那得是多严重的情况啊。多亏咱们村的人去年都没把粮食卖了,这才能熬过这次雪灾。县里领导说了,维修的工人就那么几个,要是排的话,咱村再等两个月也来不了电,咱要是同意承担费用,就让他们给咱村先修。”
有的村民听后,有些迟疑的问:“村长,要是咱们自己承担费用的话,咱们一家得掏多少钱啊?”
村长在前面解释说:“人家现在不要钱,就要粮,一用要1000斤,咱们村原来一共是47户人家,这老姜家从城里搬回来后,就成了50户了,咱们每家20斤大米刚刚好。”
小姨夫一听就反驳村长说:“村长,你算错了吧,就是加上我大姨子一家,也才48户人家吧。”
村长慢条斯理的拿起水杯又喝了一口茶说:“不是现在分成三家住了吗?那就得算三家吧。”
“那怎么能算三家呢,他们是……”小姨夫听村长这么说,就想和村长辩解一下。
姜智拉住了小姨夫,冲着村长说:“行,就算三家,以后我们不管是交什么都算三家交。”
村长刚刚一说从47户变为50户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这是上次把村长得罪了,他想治治我们。
老李家人刚刚听了后就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我们笑,寻思我们也要吃一次闷亏了,他们也解解气了。
不过这样对我们更好,我们不在乎那点粮食,我们认为分开来算对我们来说还是好事呢。
“好了,现在50户人家是不是都有代表来了。要是都来了,咱们就举手表决到底要不要接上电。毕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大家都有权利决定,咱们为了公平起见,一家就派一个代表,如果一半以上同意了,咱们就收粮食,马上修电,要是大多数都不同意,那咱们就再等等。好了,现在同意交粮食马上修电的请举手。”
下面的村民们都相互询问着,有的说完后就举起了手,有的则摇了摇头。
最后统计的结果是有41户人家都同意掏粮食早修电,其中我们家就占了3票。
村长在前面宣布:“好了,既然大多数人都同意交粮食,那咱们明天早上8点就在村委会这个大院收粮食,大家都自觉点啊,明天可不要晚了。好,散会。”
村长一宣布散会,就有几家人家争抢这去找了村长和村里的大户吕国安。我们在这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小姨夫给我们解释到:“这是去排队用拖拉机的,咱村就两台,村长家一台,吕国安家一台。”
我拉拉姜智说:“咱也租一天拖拉机用吧,咱家的地可不少,早把水田耕完了,咱们好把家里的稻苗移栽过去,咱们大棚里的稻苗可真的有些挤了。”
“行,我这就去排队去。”姜智同意我说的。
“那你要去哪家排?”我拉着想走的姜智问道。
姜智听我的问题就是一笑,“当然是村长了,咱和他熟悉。你可别小心眼啊。”
我冲着他翻了个白眼:“我什么时候小心眼过,我就是怕他小心眼,在给咱使点坏就不好了。”
“放心吧,他村长当了这么多年,这点肚量还是有的,要不早不知道在哪个旮旯猫着去了。”
事实正如姜智所预料的,当姜智和村长说过两天就想用他家的拖拉机时,村长面带笑容的满口答应了。其实我们家也不用去排队,别人家预约的最早也是5月下旬,我们预约的是两天后,所以不起任何冲突的。RS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