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 第三十一章 晨哥哥
- 32 第三十二章军训
- 33 第三十三章 准备工作
- 34 第三十四章 战斗进行中一
- 35 第三十五章 战斗进行中二
- 36 第三十六章 回家
- 37 第三十七章 思念的味道
- 38 第三十八章‘做作业’
- 39 第三十九章 准备
- 40 第四十章 回忆
- 41 第四十一章 满满的年味
- 42 第四十二章 点妆阁
- 43 第四十三章 第一个礼品
- 44 第四十四章 养生丸
- 45 第四十五章 回忆
- 46 第四十六章 毕业了
- 47 第四十七章 聚会
- 48 第四十八章分别在即
- 49 第四十九章 云南之行
- 50 第五十章 大理
- 51 第五十一章丽江
- 52 第五十二章 回家
- 53 第五十三章 大学新生活
- 54 第五十四章 第一天的相处
- 55 第五十五章 吃火锅
- 56 第五十六章教官
- 57 第五十七章 喻可欣
- 58 第五十八章 流言蜚语
- 59 第五十九章 男神
- 60 第六十章电影院
- 61 第六十一章 兄弟排名
- 62 第六十二章 漫展
- 63 第六十三章 误入歧途的师哥
- 64 第六十四章 多才多艺
- 65 第六十五章 报错节目?
- 66 第六十六章 扇舞丹青
- 67 第六十七章美食
- 68 第六十八章搬出来住了
- 69 第六十九章 真的好好吃
- 70 第七十章 军人
- 71 第七十一章 求婚
- 72 第七十二章订婚
- 73 第七十三章
- 74 第七十四章
- 75 第七十五章见朋友
- 76 第七十六章 除夕
- 77 第七十七章 林倩
- 78 第七十八章 噩梦
- 79 第七十九章 逛街
- 80 第八十章 小吃
- 81 第八十一章 参加婚礼
- 82 第八十二章 围观
- 83 第八十三章 爆炸
- 84 第八十四章 行动
- 85 第八十五章 感情的事
- 86 第八十六章 你装睡
- 87 第八十七章 相遇
- 88 第八十八章 狗屎般的缘分
- 89 第八十九章 北方有佳人
- 90 第九十章 调皮的小鱼
- 91 第九十一章 女医生
- 92 第九十二章 凌乱了
- 93 第九十三章 找到了
- 94 第九十四章 成功了
- 95 第九十五章 与军方合作
- 96 第九十六章 包饺子
- 97 第九十七章 犯小人
- 98 第九十八章 瑾瑜哥哥
- 99 第九十九章 发现不对了
- 100 第一百章 抓住他们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得救了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如何收场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or情敌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主动坦白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后续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心脏复苏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手术成功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陈叔叔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死马当活马医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针灸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睡不饱的小猫咪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什么大人物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毒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发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山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身心俱疲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结婚报告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准备婚礼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婚纱照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婚礼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洞房花烛夜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生气了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饿不饿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回家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逛夜市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坑了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拾东西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开始新生活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各种买买买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装饰新家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团圆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怀孕了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离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逛街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了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小熙儿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鬼精的小人儿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靶归来
- 140 七夕特别章节一
- 141 七夕特别章节二
- 142 第一百四十章 觉悟
- 143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又贪嘴了
- 144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吃醋了
- 145 第一百四十三章 霸占了我的
- 146 第一百四十四章 过生日
- 147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迟到了
- 148 第一百四十六章 休假
- 149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迟到的蜜月之旅
- 150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又要走了
- 151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情报出错
- 152 第一百五十章 思念
- 153 第一百五十一章 汇合,撤退
- 154 第一百五十二章 游乐场
- 155 第一百五十三章 调令下来了
- 156 第一百五十四章 惊喜吗
- 157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宝归来
- 158 第一百五十六章 久别重逢
- 159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好的预感
- 160 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怎么又来了
- 161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年
- 162 第一百六十章 反常
- 163 第一百六十一章 学姐啊
- 164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大的惊喜
- 165 第一百六十三章 探班
- 166 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伤了
- 167 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也去
- 168 第一百六十六章 食堂门口
- 169 第一百六十七章 美女义诊
- 170 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们会骄傲的
- 171 第一百六十九章 拜访
- 172 第一百七十章 聚会
- 173 第一百七十一章 输了
- 174 第一百七十二章 撞见
- 175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忆
- 176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见了
- 177 第一百七十五章 心底的一到防线
- 178 第一百七十六章 终于和好了
- 179 第一百七十七章 曾经的他
- 180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老了
- 181 第一百七十九章 愤怒的唐忆雪
- 182 第一百八十章 心疼
- 183 第一百八十一章 誓言
- 184 第一百八十二章 甜蜜
- 185 第一百八十三章 群星汇集
- 186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亲自动手
- 187 第一百八十五章 绝望
- 188 第一百八十六章 被隔离了?
- 189 第一百八十七章 研究中
- 190 第一百八十八章 被遗忘了
- 191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是她
- 192 第一百九十章 实验成功
- 193 第一百九十一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
- 194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专家
- 195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名扬天下
- 196 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发情况
- 197 第一百九十五章 演戏
- 198 第一百九十六章 狙击手
- 199 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决一个
- 200 第一百九十八章 没那个福气
- 201 第一百九十九章 救命符
- 202 第二百章 阴沟里翻船
- 203 第二百零一章 被感染了
- 204 第二百零二章 心突然疼了一下
- 205 第二百零三章 你在哪
- 206 第二百零四章 我陪你
- 207 第二百零五章 发现
- 208 第二百零六章 通人性的隼
- 209 第二百零七章 回忆
- 210 第二百零八章 爱的教育
- 211 第二百零九章 备受打击的开始
- 212 第二百一十章 准备准备
- 213 第二百一十一章 耻辱
- 214 第二百一十二章 震慑
- 215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群疯子
- 216 第二百一十四章 幸灾乐祸
- 217 第二百一十五章 终于服气
- 218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兄弟
- 219 第二百一十七章 巧遇
- 220 第二百一十八章 正真的中西结合
- 221 第二百一十九章 担心
- 222 第二百二十章 野外生存
- 223 第二百二十一章 猛兽
- 224 第二百二十二章 老师
- 225 第二百二十三章 调戏
- 226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诡异般的结束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一章 满满的年味
第四十一章 满满的年味
后来,爷爷奶奶也在别墅住下,养了很久,身体虽然恢复不少,可是精神不如从前了。
没住多久,两个老人便要求回去,他们说:“这里没什么人,太无聊了,还是老家那好,走两步就是个老头老太,坐下便能聊起来。”
而且,奶奶还挂念着她养的花花草草。就算是唐忆雪拉着不让他们走,他们也还是想回去。
奶奶拍拍唐忆雪的头:“奶奶老了,不适合住这样的别墅,太冷清,没有个说话的伴儿。”
于是,又住了几天,唐父还是送他们回去了。
小年夜,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完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天。
唐忆雪主动包揽泡茶的工作,半跪在茶几旁,开始泡起了茶。
而后面几天,大家都忙碌起来,准备着过年的吃食和东西。
虽然现在很多东西可能没有弄,但是唐忆雪还是记得,以前过年都是在老宅里过的。
那时候,家家户户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一直到忙完大年三十的团圆饭。
和北方习俗可能会有点不同,在南方,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所以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每家每户都是大大小小一起上阵,就连小孩子,视乎也感受到了新年的味道,乖巧的帮着长辈。
而对于贴春联和“福”字,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在漫长的发展中,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之前爷爷还带过唐忆雪到巷子里看过,那里还有一家人用着古法打年糕。
先将糯米粗粗的磨去一层,有点像富强粉的做法。然后将糯米蒸熟,放进石臼里,家里年轻力壮的男人便拿起木槌,一下一下的敲打,直到成了糯米团子,才算好了。
这种年糕存放的时间更长,而且,放的时间虽长,但是吃的时候,还是能吃到糯米的清香。
而且据说,这年糕的来历,在宋朝时期便已经有了。
与南方不同的是,在北方,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话新春,其乐融融。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
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有些人会在里面包甜馅的,寓意着谁吃到新的一年甜甜蜜蜜行大运。
而南方,大年三十夜的团圆饭上,必不可少的就是汤圆了,因为在他们眼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前,必会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周围则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先敬神明之意。
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多人家已经没有用竹篾编的撑饭,而是直接端出电饭锅。
而且,很多人家过年用的瓜子花生也是自己弄好的。他们会在家门口简单的搭一个石台,上面放个大铁锅。
放半锅沙子,便开始点火,用铲子一下一下的翻着沙子,待沙子热了,便放进自己种的花生,又接着翻。
这是一个力气活,唐忆雪就曾看到,炒一锅花生要两个男人接力完成。因为这要不停的翻炒,不然会烧焦了。
花生里什么佐料都不用放,就是一味的翻炒,也不知过了多久,大概是感觉熟了,便挑出几个尝尝。
这时,孩子们便会翁拥而上,顾不上烫,只觉得刚炒出来的就是更香,唐忆雪和林婧怡也会跟着一起凑热闹。
而这几年在别墅这边过年,唐忆雪都没有在吃过自己炒的花生了,都是直接去买,买的口味也更多,但唐忆雪还是觉得那原滋原味的最香了。
年糕倒是还会托人打好,等爷爷他们来的时候带来。
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所以,带来的年糕一般会做成两种,一种是直接蒸熟,撒上白糖的黄色年糕。还有一种就是切片后煮汤的白色年糕,白白的年糕,上面飘着些许葱花,十分诱人。
这些年,唐忆雪深深的了解到了过年的各种习俗代表的意义。也被中华的传统文化深深迷住了。
没住多久,两个老人便要求回去,他们说:“这里没什么人,太无聊了,还是老家那好,走两步就是个老头老太,坐下便能聊起来。”
而且,奶奶还挂念着她养的花花草草。就算是唐忆雪拉着不让他们走,他们也还是想回去。
奶奶拍拍唐忆雪的头:“奶奶老了,不适合住这样的别墅,太冷清,没有个说话的伴儿。”
于是,又住了几天,唐父还是送他们回去了。
小年夜,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完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天。
唐忆雪主动包揽泡茶的工作,半跪在茶几旁,开始泡起了茶。
而后面几天,大家都忙碌起来,准备着过年的吃食和东西。
虽然现在很多东西可能没有弄,但是唐忆雪还是记得,以前过年都是在老宅里过的。
那时候,家家户户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一直到忙完大年三十的团圆饭。
和北方习俗可能会有点不同,在南方,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所以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每家每户都是大大小小一起上阵,就连小孩子,视乎也感受到了新年的味道,乖巧的帮着长辈。
而对于贴春联和“福”字,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在漫长的发展中,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之前爷爷还带过唐忆雪到巷子里看过,那里还有一家人用着古法打年糕。
先将糯米粗粗的磨去一层,有点像富强粉的做法。然后将糯米蒸熟,放进石臼里,家里年轻力壮的男人便拿起木槌,一下一下的敲打,直到成了糯米团子,才算好了。
这种年糕存放的时间更长,而且,放的时间虽长,但是吃的时候,还是能吃到糯米的清香。
而且据说,这年糕的来历,在宋朝时期便已经有了。
与南方不同的是,在北方,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话新春,其乐融融。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
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有些人会在里面包甜馅的,寓意着谁吃到新的一年甜甜蜜蜜行大运。
而南方,大年三十夜的团圆饭上,必不可少的就是汤圆了,因为在他们眼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前,必会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周围则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先敬神明之意。
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多人家已经没有用竹篾编的撑饭,而是直接端出电饭锅。
而且,很多人家过年用的瓜子花生也是自己弄好的。他们会在家门口简单的搭一个石台,上面放个大铁锅。
放半锅沙子,便开始点火,用铲子一下一下的翻着沙子,待沙子热了,便放进自己种的花生,又接着翻。
这是一个力气活,唐忆雪就曾看到,炒一锅花生要两个男人接力完成。因为这要不停的翻炒,不然会烧焦了。
花生里什么佐料都不用放,就是一味的翻炒,也不知过了多久,大概是感觉熟了,便挑出几个尝尝。
这时,孩子们便会翁拥而上,顾不上烫,只觉得刚炒出来的就是更香,唐忆雪和林婧怡也会跟着一起凑热闹。
而这几年在别墅这边过年,唐忆雪都没有在吃过自己炒的花生了,都是直接去买,买的口味也更多,但唐忆雪还是觉得那原滋原味的最香了。
年糕倒是还会托人打好,等爷爷他们来的时候带来。
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所以,带来的年糕一般会做成两种,一种是直接蒸熟,撒上白糖的黄色年糕。还有一种就是切片后煮汤的白色年糕,白白的年糕,上面飘着些许葱花,十分诱人。
这些年,唐忆雪深深的了解到了过年的各种习俗代表的意义。也被中华的传统文化深深迷住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