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子出迎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许进城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城门拒胡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曹操和陶谦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备战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蔡琰文会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狂士祢衡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能否作赋?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鹦鹉赋》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蔡妍的玉簪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悬瓮山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制器屯粮
- 300 第三百章 曹操伐陶谦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两路援军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彭城之战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陶谦弃城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纪灵中计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天子密诏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刘备很高兴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阎象的打算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兖州急报
- 309 第三百零九章 于禁伏击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回师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曹刘初战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北寨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北寨之战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转攻定陶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荆飞的任务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增兵青州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黄雀在后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能让刘备败的太快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关羽试刀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五百校刀手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校刀之利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能仅靠装备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形势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玉米的思考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骑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丢濮阳城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退守陈留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临陈留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将计就计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夜攻东门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陷重围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拔矢啖睛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分瓣梅花计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十面埋伏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十面埋伏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陈留保卫战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张邈自杀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南门汇合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半路李进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曹仁伤退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要订阅这一张!!!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刘备做梦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投奔何人?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长沙孙坚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跨江之战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诱敌之计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孙坚怒吼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孙策追尸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枪扎屁股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生擒黄祖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交换尸首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迎接使者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章陵太守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刘表请功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讨伐袁术?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犒军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贪婪许攸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谦让徐州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别屯小沛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张狂袁术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探查敌营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绘制营寨图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夜袭之计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撒尿要命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果然是敌袭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杀入寨中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战告捷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吾为汉将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功则赏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断其粮道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劫粮队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劫粮草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也去劫粮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是粮草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秒杀陈纪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诈城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门户大开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分两路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截杀桥蕤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阵前斗将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凶多吉少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靠山贼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建设性意见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按兵不动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狗尾续貂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桥蕤的心思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夺兵权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斩杀杜远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负隅顽抗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廖化跳崖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捉住奸细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好利用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廖化活地图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焚烧粮草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桥蕤心慌
- 396 第三百九十六章 围点打援
- 397 第三百九十七章 援军上路
- 398 第三百九十八章 来一个杀一个
- 399 第三百九十九章 杨奉身死
- 400 第四百章 目中无人的张林
- 401 第四百零一章 大快朵颐
- 402 第四百零二章 送礼
- 403 第四百零三章 窝里斗
- 404 第四百零四章 桥蕤要投降
- 405 第四百零五章 攻破寿春
- 406 第四百零六章 桥家二女
- 407 第四百零七章 泰山贼
- 408 第四百零八章 计夺任城
- 409 第四百零九章 “孙刘”联盟
- 410 第四百一十章 曹操麻烦了
- 411 第四百一十一章 再战袁绍
- 412 第四百一十二章 重创袁绍
- 413 第四百一十三章 河北二将
- 414 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绍薨落
- 415 第四百一十五章 兄弟齐心
- 416 第四百一十六章 二袁反目
- 417 第四百一十七章 水淹邺城
- 418 第四百一十八章 黑山VS泰山
- 419 第四百一十九章 宴后春宵
- 420 第四百二十章 曹操求援
- 421 第四百二十一章 兖徐再战
- 422 第四百二十二章 请援荆州
- 423 四百二十三章 赵迁要出兵
- 424 第四百二十四章 刘备备战
- 425 第四百二十五章 兵临城下
- 426 第四百二十六章 疲敌之策?
- 427 第四百二十七章 斩杀张超
- 428 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杀李进
- 429 第四百二十九章 刘备逃了
- 430 第四百三十章 投奔刘琦
- 431 第四百三十一章 马作的卢
-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 诸葛自荐
- 433 第四百三十三章 攻打零陵
- 434 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攻桂阳
- 435 第四百三十五章 美人计
- 436 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发武陵
- 437 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将黄忠
- 438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两战黄忠
-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 魏延之变
- 440 第四百四十章 击退孙策
- 441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败孙策
- 442 第四百四十二章 进兵吴城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九十八章 悬瓮山
第二百九十八章 悬瓮山
手里还拿着蔡琰的玉簪,看着祢衡有些潇洒的背影,赵迁突然觉得祢衡有些可爱。
轻轻叹了口气,赵迁心道,若是祢衡不改一改这幅臭脾气,收敛一下这狂傲的性格,恐怕早晚被别人所害。
历史上,祢衡便是得罪了曹操,曹操不愿担上害贤之名,将其送往荆州刘表那里。
刘表自然之道曹操的用意,转手又送往了江夏黄祖帐下,黄祖脾气暴躁,终于在一次醉酒之后,下令诛杀讽刺自己的祢衡。
其实,黄祖对祢衡还是很尊敬的,当时的黄祖也是在气头之上。
下了命令之后,没过多久,黄祖便有些后悔了,只是等他想要收回命令的时候,祢衡已经被行刑斩杀了。
原来,祢衡在黄祖那里,几乎将所有人都得罪遍了,那负责行刑之人,一听到黄祖下令杀祢衡,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所有流程一切从简。
黄祖没有办法,只能厚葬,当时祢衡才二十六岁,墓碑之上,只能写上“汉处士祢衡墓”。
处士的意思就是没做过官,这当真是对祢衡这种精才艳艳之人的讽刺,亦或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环境的讽刺。
直到再也看不清祢衡的身影之后,赵迁才摇了摇头,转身朝着自己的大将军府走去。
走了几步之后,赵迁才突然想起,自己还带着面具,于是找了处食肆,要了碗温水,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将面具取下,留下些钱,便离去了。
而此时的蔡府之中,蔡琰正在誊写赵迁的那篇《鹦鹉赋》,字体娟秀规整,与赵迁的字正好一刚一柔,显得倒是相得益彰。
终于写完最后一个“渝”字,蔡琰收笔,然后将绢布掀起来,吹来了几口香气,将墨迹吹********,这篇赋果真好吗?”旁边的婢女问道。
蔡琰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当得起一代名赋,去挂在闺房之内,吾要时时品读。”
蔡琰虽然聪慧,但是还未达到祢衡那种过目不忘的本事。
婢女有些不太以为然,不过小姐的吩咐她可不敢怠慢,将蔡琰誊好的《鹦鹉赋》仔细的收起来,去装裱挂轴。
看着几案上留下的原告,蔡琰则是小心翼翼的折起来,然后找来一段上好的蜀锦,给包裹起来,她要好好的收藏。
文会过去了好几天,郑同的名字在晋阳城传播开来,连同郑同出名的还有那篇《鹦鹉赋》。
郑同这个人,自从文会过后,便不见了踪影,倒是真的像神龙见首不见尾一样。
不过,那篇《鹦鹉赋》却是火爆了晋阳城,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争相抄阅。
士子之间,若是有人说不上《鹦鹉赋》里的句子,肯定会遭人耻笑的。
《鹦鹉赋》里面那些怀才不遇,清节高雅的情怀,正是年轻人所追捧的。
只是在这文化繁华的背后,却有一股暗流涌动,这是那些热血青年所察觉不到的。
晋阳城的西南二十里处有一座悬瓮山,山腹有如巨瓮,因此得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悬瓮山的山脚之下,有了军队驻扎,寻常人不被允许进山。
对于山中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上来,有说里面发现了玉石矿,有人说里面出产铜矿。
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夕阳已经西下,一行车队缓缓的从北方往悬瓮山的方向驶来,车身的影子已经拉的很长,不过他们不用担心,悬瓮山在即,天黑之前一定能够赶到。
果然,就在太阳被悬瓮山挡住的时候,车队也来到了山脚之下,这是驻守在那里的军士早就发现,便走过来盘问。
“此乃军事禁地,闲着勿入。”
车队的领头人,赶紧走过来,鞠了一躬,说道:“各位军爷好,吾等乃是韩将军派来送货的。”
军士听闻之后,点点头,问道:“既然是韩将军派来的,可有凭证?”
“有的,有的。”领头的赶紧将一枚令牌交给军士,供其校验。
军士看过之后,没有什么问题,便将令牌交回,领头人接过后说道:“军爷,上次咱们见过面的,那里用的着这么麻烦。”
军士听了把脸一沉,喝道:“进出车辆必须校验明白,这是大将军亲自下的命令,汝这商队要是不想做这门生意,大可换成别人,休要诱使吾等违犯军令!”
领头人一听,连忙说道:“哎呦,军爷,绝无此意,绝无此意!”
这买卖可比平常赚钱多了,而且又是为大将军做事,这领头人可不愿意丢掉。
“那就赶紧上山,废话少说。”军士催促道。
于是,领头人赶紧引着车队进了山中,顺着山路,一直往山上走去,道路两旁全是站岗的军士,戒备森严。
来到山中腹地,此处极为宽阔,不时地从里面传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那个车队的领头人显然来过不是一次了,知道这里的规矩,将车队停下之后,便开始指挥着卸车。
等到车上的货物差不多快卸完了的时候,从远处走来了一群人,其中一个年轻人被簇拥在中间,显然地位非凡。
领头人抬眼看去,不由得已经,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军赵迁,晋阳城中的百姓无人不识。
赵迁此时满脸笑意,看得出来,心情不错,对身边的一位壮汉说道:“蒲先生,当真是有劳了。”
蒲元憨厚的一笑,说道:“大将军,吾等皆是粗人,怎能当得起这先生的名号。”
赵迁摆摆手,说道:“绝对当得起,有了蒲先生打造的这些利器,本将军的战士们便多一分在疆场上存活的保障!”
蒲元呵呵一笑,说道:“若说这些兵器锋利,甲片坚硬,还是凭借了韩将军送来的上好精铁。”
这时,众人已经走近了车队,领头人赶紧走上一步,说道:“草民见过大将军。”
蒲元一看,显然是认得这领头人,便介绍道:“大将军,这位是车队的头领李光,韩将军的精铁多数是由他的车队运来的。”
赵迁点点头,对李光说道:“此乃为国效力,好处绝对少不了,不过要记住,莫要乱说,否则,莫怪本将军不客气。”
李光唯唯诺诺,连忙点头答应,赵迁又嘱咐了蒲元几句之后,便带着从人,离开了悬瓮山,连夜返回晋阳城。
轻轻叹了口气,赵迁心道,若是祢衡不改一改这幅臭脾气,收敛一下这狂傲的性格,恐怕早晚被别人所害。
历史上,祢衡便是得罪了曹操,曹操不愿担上害贤之名,将其送往荆州刘表那里。
刘表自然之道曹操的用意,转手又送往了江夏黄祖帐下,黄祖脾气暴躁,终于在一次醉酒之后,下令诛杀讽刺自己的祢衡。
其实,黄祖对祢衡还是很尊敬的,当时的黄祖也是在气头之上。
下了命令之后,没过多久,黄祖便有些后悔了,只是等他想要收回命令的时候,祢衡已经被行刑斩杀了。
原来,祢衡在黄祖那里,几乎将所有人都得罪遍了,那负责行刑之人,一听到黄祖下令杀祢衡,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所有流程一切从简。
黄祖没有办法,只能厚葬,当时祢衡才二十六岁,墓碑之上,只能写上“汉处士祢衡墓”。
处士的意思就是没做过官,这当真是对祢衡这种精才艳艳之人的讽刺,亦或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环境的讽刺。
直到再也看不清祢衡的身影之后,赵迁才摇了摇头,转身朝着自己的大将军府走去。
走了几步之后,赵迁才突然想起,自己还带着面具,于是找了处食肆,要了碗温水,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将面具取下,留下些钱,便离去了。
而此时的蔡府之中,蔡琰正在誊写赵迁的那篇《鹦鹉赋》,字体娟秀规整,与赵迁的字正好一刚一柔,显得倒是相得益彰。
终于写完最后一个“渝”字,蔡琰收笔,然后将绢布掀起来,吹来了几口香气,将墨迹吹********,这篇赋果真好吗?”旁边的婢女问道。
蔡琰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当得起一代名赋,去挂在闺房之内,吾要时时品读。”
蔡琰虽然聪慧,但是还未达到祢衡那种过目不忘的本事。
婢女有些不太以为然,不过小姐的吩咐她可不敢怠慢,将蔡琰誊好的《鹦鹉赋》仔细的收起来,去装裱挂轴。
看着几案上留下的原告,蔡琰则是小心翼翼的折起来,然后找来一段上好的蜀锦,给包裹起来,她要好好的收藏。
文会过去了好几天,郑同的名字在晋阳城传播开来,连同郑同出名的还有那篇《鹦鹉赋》。
郑同这个人,自从文会过后,便不见了踪影,倒是真的像神龙见首不见尾一样。
不过,那篇《鹦鹉赋》却是火爆了晋阳城,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争相抄阅。
士子之间,若是有人说不上《鹦鹉赋》里的句子,肯定会遭人耻笑的。
《鹦鹉赋》里面那些怀才不遇,清节高雅的情怀,正是年轻人所追捧的。
只是在这文化繁华的背后,却有一股暗流涌动,这是那些热血青年所察觉不到的。
晋阳城的西南二十里处有一座悬瓮山,山腹有如巨瓮,因此得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悬瓮山的山脚之下,有了军队驻扎,寻常人不被允许进山。
对于山中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上来,有说里面发现了玉石矿,有人说里面出产铜矿。
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夕阳已经西下,一行车队缓缓的从北方往悬瓮山的方向驶来,车身的影子已经拉的很长,不过他们不用担心,悬瓮山在即,天黑之前一定能够赶到。
果然,就在太阳被悬瓮山挡住的时候,车队也来到了山脚之下,这是驻守在那里的军士早就发现,便走过来盘问。
“此乃军事禁地,闲着勿入。”
车队的领头人,赶紧走过来,鞠了一躬,说道:“各位军爷好,吾等乃是韩将军派来送货的。”
军士听闻之后,点点头,问道:“既然是韩将军派来的,可有凭证?”
“有的,有的。”领头的赶紧将一枚令牌交给军士,供其校验。
军士看过之后,没有什么问题,便将令牌交回,领头人接过后说道:“军爷,上次咱们见过面的,那里用的着这么麻烦。”
军士听了把脸一沉,喝道:“进出车辆必须校验明白,这是大将军亲自下的命令,汝这商队要是不想做这门生意,大可换成别人,休要诱使吾等违犯军令!”
领头人一听,连忙说道:“哎呦,军爷,绝无此意,绝无此意!”
这买卖可比平常赚钱多了,而且又是为大将军做事,这领头人可不愿意丢掉。
“那就赶紧上山,废话少说。”军士催促道。
于是,领头人赶紧引着车队进了山中,顺着山路,一直往山上走去,道路两旁全是站岗的军士,戒备森严。
来到山中腹地,此处极为宽阔,不时地从里面传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那个车队的领头人显然来过不是一次了,知道这里的规矩,将车队停下之后,便开始指挥着卸车。
等到车上的货物差不多快卸完了的时候,从远处走来了一群人,其中一个年轻人被簇拥在中间,显然地位非凡。
领头人抬眼看去,不由得已经,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军赵迁,晋阳城中的百姓无人不识。
赵迁此时满脸笑意,看得出来,心情不错,对身边的一位壮汉说道:“蒲先生,当真是有劳了。”
蒲元憨厚的一笑,说道:“大将军,吾等皆是粗人,怎能当得起这先生的名号。”
赵迁摆摆手,说道:“绝对当得起,有了蒲先生打造的这些利器,本将军的战士们便多一分在疆场上存活的保障!”
蒲元呵呵一笑,说道:“若说这些兵器锋利,甲片坚硬,还是凭借了韩将军送来的上好精铁。”
这时,众人已经走近了车队,领头人赶紧走上一步,说道:“草民见过大将军。”
蒲元一看,显然是认得这领头人,便介绍道:“大将军,这位是车队的头领李光,韩将军的精铁多数是由他的车队运来的。”
赵迁点点头,对李光说道:“此乃为国效力,好处绝对少不了,不过要记住,莫要乱说,否则,莫怪本将军不客气。”
李光唯唯诺诺,连忙点头答应,赵迁又嘱咐了蒲元几句之后,便带着从人,离开了悬瓮山,连夜返回晋阳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