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 第8章 形式主义大泛滥
- 9 第9章 摸底
- 10 第10章 对不起,我没有听懂
- 11 第11章 寂寞的季节
- 12 第12章 别人的生活
- 13 第13章 校庆(上)
- 14 第14章 校庆(中)
- 15 第15章 校庆(下)
- 16 第16章 我真的很喜欢,你
- 17 第17章 高速公路上的自行车
- 18 第18章 期中考试(上)
- 19 第19章 期中考试(下)
- 20 第20章 家长会(上)
- 21 第21章 家长会(中)
- 22 第22章 家长会(下)(1)
- 23 第23章 家长会(下)(2)
- 24 第24章 局外人
- 25 第25章 夜游
- 26 第26章 打探
- 27 第27章 陈雪君
- 28 第28章 你到底明不明白
- 29 第29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 30 第30章 β
- 31 第31章 理直气壮(1)
- 32 第32章 理直气壮(2)
- 33 第33章 重新做人
- 34 第34章 座机座机请回答
- 35 第35章 别有用心(1)
- 36 第36章 别有用心(2)
- 37 第37章 黄河在咆哮(1)
- 38 第38章 黄河在咆哮(2)
- 39 第39章 我只崇拜你
- 40 第40章 世界之外(1)
- 41 第41章 世界之外(2)
- 42 第42章 还是会忧郁
- 43 第43章 我当时就觉得你长得挺好看的
- 44 第44章 那个更好的他
- 45 第45章 我们曾经那么好
- 46 第46章 期末考试
- 47 第47章 断点(1)
- 48 第48章 断点(2)
- 49 第49章 意外
- 50 第50章 新学期
- 51 第51章 老子的人
- 52 第52章 前途很重要(1)
- 53 第53章 前途很重要(2)
- 54 第54章 出游
- 55 第55章 我们坐同桌吧
- 56 第56章 时光匆匆
- 57 第57章 如果我是清风
- 58 第58章 愿赌服输
- 59 第59章 离别曲
- 60 第60章 八仙过海,各凭本事
- 61 第61章 金字塔底下的人
- 62 第62章 四个字,两个人
- 63 第63章 有些话还没说完,那就算了吧
- 64 第64章 后来
- 65 第65章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也就算了吧
- 66 第66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
- 67 第67章 同学少年都不贱
- 68 第68章 最好的我
- 69 第69章 陪我到最后
- 70 第70章 最好的你
- 71 第71章 都过去了
- 72 第72章 尾声 最好的我们
- 73 第73章 后记:振华中学,毕业快乐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8章 期中考试(上)
第18章 期中考试(上)
(No.96 — No.98)
No.96
考试前一天放学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把书桌里的所有东西都清理回家,打扫教室为考试做准备。我的书桌里积累了太多的练习册——是的,很难为情,但是我必须承认,我买的练习册数量是余淮的两倍,看见别人做什么我就买什么,结果积压成灾。
没有一本好好地做过。后来被余淮教训,每一本练习册的思路都是完整的,时间有限,给自己增加那么多负担,还不如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只专注于一两本。
不过虽然这样说,他还是拎起了我的沉重的布袋。
“书包你自己背着吧,这个我帮你拎。你家在哪儿?”
我想,我是有点儿脸红的。
“那个……那个……你要送我回家?”
他一脸理所当然:“废话,你自己搬得回去吗?”
不顾我少女情怀的忸怩作态,他已经大步朝门口走了。
我们俩欢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忘记了那周本来轮到我们值日。
夕阳暖洋洋的,我发现每次我有机会和他独处的时候,都是黄昏。
很短暂的美好时光,就像太阳很快要落下去。
振华校舍建在繁华市中心,车马如龙,熙熙攘攘的放学大军和来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公家车拥堵在一起,我跟着余淮的步伐,在凝滞的车流缝隙中穿梭自如。他个子高,步子大,我需要很努力地才能跟上他。
我估计布袋的拎绳很细,正想问问他会不会勒手,凑近了才注意到他自言自语念念有词。
“明明也不做,都是空白,留着干吗,扔了算了,这么沉……”
你唠叨个屁啊,是你自己要送我的好不好?
我退后两步,关心的话都咽回去,恨不得拎绳细成钢丝,勒不死他!
然而还是会遇见同班同学,比如结伴晃晃悠悠的简单和β以及徐延亮(真不知道这三个人为什么出现在一起),看到我们的时候竟然都露出促狭的笑容,鬼兮兮的。
我假装没看到,红着耳朵,故作镇定地大步向前。
前面的男生,背上搭着校服,又穿上了那件黑色的T恤,高高大大,晃晃悠悠,安心得一如初见。
No.97
“喂,你天天戴着耳机,都在听谁的歌啊?”
我自习课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听随身听,可是余淮从来不听,他说他戴上耳机就没法儿专心,而我则需要戴上耳机才能不在做题的时候胡思乱想。
“谁都有啊,只要好听,不管是谁的。不过……我听周杰伦比较多吧,你呢?”
他仰头想了想:“我比较喜欢Beyond。”
我点点头:“我记得,主唱死了。黄家驹的词曲都写得很好的,我记得谁和我说过,当年的香港乐坛大多红歌其实都是翻唱的外文歌,重新填词而已,他们的原创才是香港乐坛真正的辉煌。”
他挑眉:“哎哟,你还知道的不少嘛。你喜欢哪首歌?”
其实Beyond听的很少,毕竟是粤语歌,不过不知道怎么,那种小小的好胜心让我不想说出《光辉岁月》《海阔天空》等等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所以一歪头,很大声地讲:“我喜欢《活着便精彩》。”
其实我压根儿没听过,只知道歌词和歌名。
他惊喜地大叫:“啊啊啊我也是啊,你是第一个跟我喜欢同一首歌的人!”
我张大了嘴巴,慢慢地才把表情调整到正常。
他在高兴什么我不知道,我知道我在高兴什么。
随便胡诌都能成为共同爱好。其实,我们是有缘分的,是吧是吧?
一定是的。
No.98
我家离学校不远,步行的话只要二十分钟。因为是老房子,所以小区里难免有点儿杂乱,我第一次因为这些碎砖乱瓦和塑料袋而愤怒。
总归是希望这一路繁花遍地,回忆会更美丽一些。
他把袋子递到我手上,我的胳膊往下一沉,这才体会到袋子究竟有多么重,隐约看到他手上被勒出来的红线,横穿掌心。
“我就不送你上楼了,你不是说你家在三楼吗,也不高。否则让你爸妈看见,会误会的,我可不想被你爸拎着扫帚追得满街跑。”
我想象了一下这个场景,竟然觉得很甜蜜,克制不住有些向往,但还是一鞠躬,大声说:“多谢啦!”
他摆摆手:“天快黑了,快上楼吧,明天别迟到。”
他手插在兜里,转身晃晃悠悠地走远,书包和校服都随着步伐一晃一晃的。我假装进了楼门洞,估摸着他走远了,就重新探出头,站在路边目送着墨蓝色天幕下余淮渐渐模糊的背影。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这一幕。
好像那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逼仄拥挤的青春里,他送我一程,然后转身踏上自己的旅程。他的世界很大,路很长,很遥远;我只能站在自家门口,独守着小小的天地,目送他离开。
他活着,便精彩。
No.96
考试前一天放学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把书桌里的所有东西都清理回家,打扫教室为考试做准备。我的书桌里积累了太多的练习册——是的,很难为情,但是我必须承认,我买的练习册数量是余淮的两倍,看见别人做什么我就买什么,结果积压成灾。
没有一本好好地做过。后来被余淮教训,每一本练习册的思路都是完整的,时间有限,给自己增加那么多负担,还不如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只专注于一两本。
不过虽然这样说,他还是拎起了我的沉重的布袋。
“书包你自己背着吧,这个我帮你拎。你家在哪儿?”
我想,我是有点儿脸红的。
“那个……那个……你要送我回家?”
他一脸理所当然:“废话,你自己搬得回去吗?”
不顾我少女情怀的忸怩作态,他已经大步朝门口走了。
我们俩欢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忘记了那周本来轮到我们值日。
夕阳暖洋洋的,我发现每次我有机会和他独处的时候,都是黄昏。
很短暂的美好时光,就像太阳很快要落下去。
振华校舍建在繁华市中心,车马如龙,熙熙攘攘的放学大军和来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公家车拥堵在一起,我跟着余淮的步伐,在凝滞的车流缝隙中穿梭自如。他个子高,步子大,我需要很努力地才能跟上他。
我估计布袋的拎绳很细,正想问问他会不会勒手,凑近了才注意到他自言自语念念有词。
“明明也不做,都是空白,留着干吗,扔了算了,这么沉……”
你唠叨个屁啊,是你自己要送我的好不好?
我退后两步,关心的话都咽回去,恨不得拎绳细成钢丝,勒不死他!
然而还是会遇见同班同学,比如结伴晃晃悠悠的简单和β以及徐延亮(真不知道这三个人为什么出现在一起),看到我们的时候竟然都露出促狭的笑容,鬼兮兮的。
我假装没看到,红着耳朵,故作镇定地大步向前。
前面的男生,背上搭着校服,又穿上了那件黑色的T恤,高高大大,晃晃悠悠,安心得一如初见。
No.97
“喂,你天天戴着耳机,都在听谁的歌啊?”
我自习课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听随身听,可是余淮从来不听,他说他戴上耳机就没法儿专心,而我则需要戴上耳机才能不在做题的时候胡思乱想。
“谁都有啊,只要好听,不管是谁的。不过……我听周杰伦比较多吧,你呢?”
他仰头想了想:“我比较喜欢Beyond。”
我点点头:“我记得,主唱死了。黄家驹的词曲都写得很好的,我记得谁和我说过,当年的香港乐坛大多红歌其实都是翻唱的外文歌,重新填词而已,他们的原创才是香港乐坛真正的辉煌。”
他挑眉:“哎哟,你还知道的不少嘛。你喜欢哪首歌?”
其实Beyond听的很少,毕竟是粤语歌,不过不知道怎么,那种小小的好胜心让我不想说出《光辉岁月》《海阔天空》等等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所以一歪头,很大声地讲:“我喜欢《活着便精彩》。”
其实我压根儿没听过,只知道歌词和歌名。
他惊喜地大叫:“啊啊啊我也是啊,你是第一个跟我喜欢同一首歌的人!”
我张大了嘴巴,慢慢地才把表情调整到正常。
他在高兴什么我不知道,我知道我在高兴什么。
随便胡诌都能成为共同爱好。其实,我们是有缘分的,是吧是吧?
一定是的。
No.98
我家离学校不远,步行的话只要二十分钟。因为是老房子,所以小区里难免有点儿杂乱,我第一次因为这些碎砖乱瓦和塑料袋而愤怒。
总归是希望这一路繁花遍地,回忆会更美丽一些。
他把袋子递到我手上,我的胳膊往下一沉,这才体会到袋子究竟有多么重,隐约看到他手上被勒出来的红线,横穿掌心。
“我就不送你上楼了,你不是说你家在三楼吗,也不高。否则让你爸妈看见,会误会的,我可不想被你爸拎着扫帚追得满街跑。”
我想象了一下这个场景,竟然觉得很甜蜜,克制不住有些向往,但还是一鞠躬,大声说:“多谢啦!”
他摆摆手:“天快黑了,快上楼吧,明天别迟到。”
他手插在兜里,转身晃晃悠悠地走远,书包和校服都随着步伐一晃一晃的。我假装进了楼门洞,估摸着他走远了,就重新探出头,站在路边目送着墨蓝色天幕下余淮渐渐模糊的背影。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这一幕。
好像那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逼仄拥挤的青春里,他送我一程,然后转身踏上自己的旅程。他的世界很大,路很长,很遥远;我只能站在自家门口,独守着小小的天地,目送他离开。
他活着,便精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