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 第二章 修女和炼金术
- 3 第三章 家庭联产承包制
- 4 第四章 医疗团队
- 5 第五章 改革草书
- 6 第六章 城下之盟
- 7 第七章 革封建主的命
- 8 第八章 心疼
- 9 第九章 三圃制
- 10 第十章 垄耕种植法
- 11 第十一章 国中国
- 12 第十二章 行省制和户籍制
- 13 第十三章 茅坑运动
- 14 第十四章 金坷垃
- 15 第十五章 困难重重
- 16 第十六章 煤炭灭国事件
- 17 第十七章 经济特区
- 18 第十八章 西部大开发
- 19 第十九章 拉投资
- 20 第二十章 人心惶惶
- 21 第二十一章 国家栋梁
- 22 第二十二章 坏血病
- 23 第二十三章 大王子的风格
- 24 第二十四章 放开那个女巫
- 25 第二十五章 我好可怜呀
- 26 第二十六章 中央求权制
- 27 第二十七章 妹妹索菲娅
- 28 第二十八章 强大的南原领
- 29 第二十九章 海盗女王
- 30 第三十章 三月之期
- 31 第三十一章 少女和硝石
- 32 第三十二章 工业巨兽
- 33 第三十三章 国有经济和炸弹狂魔
- 34 第三十四章 还是财政问题
- 35 第三十五章 不纯的火药
- 36 第三十六章 提纯
- 37 第三十七章 炸厕运动
- 38 第三十八章 技术难题
- 39 第三十九章 从手工业开始的工业化
- 40 第四十章 西海岸港口
- 41 第四十一章 初冬
- 42 第四十二章 爱伊曼船队
- 43 第四十三章 检查
- 44 第四十四章 不一样的港口
- 45 第四十五章 海上贸易受阻
- 46 第四十六章 朗姆酒面世
- 47 第四十七章 最便宜的矿物
- 48 第四十八章 打造无敌舰队的计划
- 49 第四十九章 这个冬天有点冷
- 50 第五十章 第二家国企
- 51 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窝蜂煤
- 52 第五十二章 北煤南运
- 53 第五十三章 笨蛋王子声名扬
- 54 第五十四章 南下
- 55 第五十五章 如何过冬
- 56 第五十六章 献爱心
- 57 第五十七章 国中国的救助
- 58 第五十八章 南方邦新王
- 59 第五十九章 火箭制造的难点
- 60 第六十章 南巡
- 61 第六十一章 北商南下
- 62 第六十二章 穷亲戚原理
- 63 第六十三章 给王子行礼
- 64 第六十四章 垂死的阿贝伯爵
- 65 第六十五章 火山硫磺
- 66 第六十六章 金融战争
- 67 第六十七章 可怕的火箭
- 68 第六十八章 筒式发射机
- 69 第六十九章 炼硫
- 70 第七十章 上不上贼船
- 71 第七十一章 再加一把火
- 72 第七十二章 南山国
- 73 第七十三章 大买卖
- 74 第七十四章 吓死你
- 75 第七十五章 火器试验
- 76 第七十六章 买磺石
- 77 第七十七章 轻重颠倒
- 78 第七十八章 国王的信
- 79 第七十九章 最后一把火
- 80 第八十章 自己送上门
- 81 第八十一章 中岛战役
- 82 第八十二章 攻城
- 83 第八十三章 丝绸之母
- 84 第八十四章 有钱了
- 85 第八十五章 把生意做大
- 86 第八十六章 致索菲娅
- 87 第八十七章 黄金三角
- 88 第八十八章 致巴伦
- 89 第八十九章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
- 90 第九十章 与先生同游
- 91 第九十一章 三个大方向
- 92 第九十二章 王子来访
- 93 第九十三章 让人流口水的兵工厂
- 94 第九十四章 神秘的南方邦
- 95 第九十五章 这真的只是黑石
- 96 第九十六章 留学
- 97 第九十七章 黄金三角已成
- 98 第九十八章 原来是情敌
- 99 第九十九章 重大发现
- 100 第一百章 再致巴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二章 行省制和户籍制
第十二章 行省制和户籍制
罗岚从布吉岛中部赶回布吉城,已是五日之后的事情了,而远赴陆地的碧娜尚未回来,让罗岚不由着急。
此时正是初秋时节,凉风阵阵,金黄色的麦田在北方平原随风摇曳,欣喜若狂的农民们开始了秋收。
以往这个时候,领主们的士兵就会驱赶农民去收割小麦,然后上缴百分之六十的收成,农民苦不堪言,几乎人人都想逃走。
而今却大为不同,虽然分田到户的制度尚未实施到位,但农民们在老农的带领下很自觉地开始分配麦子了。
到处都洋溢着笑声,质朴而贫穷的农民首次感受到了罗兰王子政令的优越性。
靠近布吉城的农民们甚至把收割的第一波麦子带来了布吉城,要进献给王子以示感谢。
因此布吉城也热闹非凡,到处都是进城献麦的农民,罗岚的行宫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对此罗岚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不过麦子不能收下。
他特意抽空上城墙跟农民们开了个会,明确表示,三年内,农民的麦子连一颗都不用交给王子,全部属于自己。
这件事又一次掀起了布吉岛的农民热情,虽说农民自愿献麦,王子收下也无可厚非,但王子却坚决不收,用实际行动拥护自己颁布的政令,让“三年免税”的政令更加深入人心。
有时候,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改革走向,罗岚坚决不收农民献麦一事,让农民真正放下心来信任罗岚。此事后来载入史册,史称《布吉城献麦事件》。
等农民们彻底投入到秋收中去后,罗岚也开始琢磨下一步了。
自打南方考察回来后,罗岚的激情也燃烧了起来,他对布吉岛了解越多,就越有归属感,这是自己的岛,而自己有责任让它繁荣起来。
“甘道夫,你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傍晚,罗岚兴冲冲地找到了正在办公的甘道夫。甘道夫这些日子来可是忙坏了,因为他是唯一的财政大臣,而财政是重中之重。
“我的殿下哟,你要累死老臣啊,我又要查看领主们留下的领地,又要统计领主们上缴的金币,实在忙不过来啊。”
甘道夫起身迎接罗岚,双腿都在抖,他坐了一天一夜了。
罗岚赶紧扶着他坐下,很自然地给他捏肩膀,这可把甘道夫吓坏了,连忙跪倒在地,“殿下,万万不可如此不拘一格”!
“哎呀,今日你我不是君臣,而是朋友,你跟随我十几年了,是我最敬重的长辈,给你捏捏肩膀算得了什么。”
罗岚霸道地将这个白胡子老爷爷拉起,强行给他按摩。
甘道夫眼眶发红,半响才缓和过来。
“殿下,领主们已经走得一干二净了,目前国库所得共有六万五千三百枚金币,可随时供你使用。”
甘道夫严肃汇报,他现在对罗岚不再是恨铁不成钢了,而是无比的崇拜,他就等着罗岚的政令了。
罗岚点了点头,而今封建势力已经铲除了,金钱也到位了一部分,可以迈开大步子了。
罗岚从怀里取出一张草纸,上面画着粗略的布吉岛地图和各种线条。
这是罗岚在外面扎营时用三个晚上制造而成的,差点把他手指都累抽筋了。
甘道夫接过草纸看了看,不解道:“殿下,这是岛屿的地图啊,你在上面画这么多线条做什么?还有粗有细的。”
罗岚吐出一口浊气,哈哈一笑道:“我重新划分了我的领地,共分成了八大块,两百二十小块,在原有的四个邦基础上细分了领地。”
甘道夫眨眨眼,低头仔细看地图,果然发现是八大块,以及众多小块。王子的封地已经被分割成了数百个小领地了。
甘道夫心里不由一惊,皱眉道:“殿下,你这是何意?好不容易赶走领主,布吉岛应该由你统一管理,你划分这么多小领地,难道要赏赐给别人?那不是又回到以前的制度了吗?”
甘道夫被时代所限制,一见划分小领地,立刻想到了封建庄园制,他甚至觉得王子是不是心力不足,还是得依靠小领主才行。
罗岚见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一乐,然后用手戳着地图,“这不是封建庄园制,而是行省制,我不是要任命领主,而是要任命省长、市长、镇长、村长,这是一级一级递进的,最终权利集中在王权上”。
行省制,早在华夏秦朝就有了样板,是中央集权的利器,地方不再有过大的权力,一切跟着中央走。
这也是所谓的强权政治,将一个国家的内斗尽可能碾碎,然后一心一意图发展,在短时间内可以爆发巨大的能量。
以往的布吉岛,依靠封建主管理岛屿,而封建主们不听王子的,一盘散沙,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
甘道夫愣愣地听着罗岚跟他解释行省制,半响后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殿下,你是怎么想到的?这太……太……”
甘道夫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罗岚的行省制,他找不到词汇,罗岚笑道:“太先进了。”
“对!先进,太先进了!”
甘道夫兴奋地跳了起来,行省制,前所有为的崭新制度,不但拥有封建庄园制的功能,还可以收拢地方权力,因为地方的是效命于王子的官员,没有税收权,没有拥兵权,他们若想升迁,唯一的办法就是治理好自己管辖的土地,而治理不好,王子随时可以罢免。
跟兴奋的甘道夫不同,罗岚只是微微含笑,他远达不到激动的地步。
“甘道夫,先别激动,这可是个大工程,不止需要许多人力和钱财,还需要另一个制度辅佐。”
“另一个制度?”
甘道夫又兴奋了,罗岚嗯了一声,“户籍制,等行省制实施之后,八大省份下面的人民都要拥有户籍,方便日后统计,从省到村,所有人民都要记录在册。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民情况都不了解,就别提发展了”。
“好好好,殿下放心,我们现在有钱了,可以干大事,给我半年时间,我保证完成任务!”
半年时间其实很长了,但没办法,在这个交通信息极度闭塞的地方,要统计二十万人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一切才刚起步,所有人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按部就班的确非常浪费时间,秋收之后的秋种可不等人。
“甘道夫,先任命八个邦的省长,由他们组建我们的行政部门。然后直接从基层下手,把分田到户摆在首要位置。”
罗岚思忖道,如果按部就班会错过今年的秋种,而今年的秋种关系到明天的春收,这是个民生大问题,必须先解决。
甘道夫挠了挠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如果先分田到户,那我们的上层不就乱了?还是先实施行省制吧”。
甘道夫有点眼力劲,知道上层建筑不能乱。罗岚耸耸肩,“现在还可以乱,因为没有扎实,就让它乱,我们乱中挑人。这样,先统计村庄,任命村长,再由村长分配土地。等到来年,哪个村收成最好,其村长就可以做镇长,这样一步步攀升,省长都有机会做”。
这是农耕奖励制度,农民不止会为了家庭而奋斗,也会为了升迁而奋斗。
甘道夫又是吃了一惊,他甚至有点惶恐了。
“殿下,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你是要给予平民贵族身份?”
罗岚一怔,然后也恍然,自己太习惯用社会主义那一套了,在他的观念中就没有平民和贵族之分。
但是这个世界,平民和贵族却是隔着天堑的,两者界限十分清晰,整个诺蓝大陆,平民都是无法获得任何爵位的。
平民一辈子都是平民,而现在罗岚的行省制可以让平民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就是变相的授予平民贵族身份,这是前无古人的先例。
所以甘道夫如此震惊而惶恐,这涉及到了思想解放。
罗岚知道授予平民贵族身份意味着什么,但他依然没有改变主意。所谓改革,就是要摒弃一切害人的思想,如果连行省制都不敢推广,他罗岚也不配拥有改造布吉岛的梦想了。
“对,就是要给予平民获得爵位的机会。你放心,不会有事,如果是在陆地上我还有所顾虑,但在海岛上,一切改革的基础都拥有,大不了烂了重来,没啥好怕的。”
此时正是初秋时节,凉风阵阵,金黄色的麦田在北方平原随风摇曳,欣喜若狂的农民们开始了秋收。
以往这个时候,领主们的士兵就会驱赶农民去收割小麦,然后上缴百分之六十的收成,农民苦不堪言,几乎人人都想逃走。
而今却大为不同,虽然分田到户的制度尚未实施到位,但农民们在老农的带领下很自觉地开始分配麦子了。
到处都洋溢着笑声,质朴而贫穷的农民首次感受到了罗兰王子政令的优越性。
靠近布吉城的农民们甚至把收割的第一波麦子带来了布吉城,要进献给王子以示感谢。
因此布吉城也热闹非凡,到处都是进城献麦的农民,罗岚的行宫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对此罗岚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不过麦子不能收下。
他特意抽空上城墙跟农民们开了个会,明确表示,三年内,农民的麦子连一颗都不用交给王子,全部属于自己。
这件事又一次掀起了布吉岛的农民热情,虽说农民自愿献麦,王子收下也无可厚非,但王子却坚决不收,用实际行动拥护自己颁布的政令,让“三年免税”的政令更加深入人心。
有时候,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改革走向,罗岚坚决不收农民献麦一事,让农民真正放下心来信任罗岚。此事后来载入史册,史称《布吉城献麦事件》。
等农民们彻底投入到秋收中去后,罗岚也开始琢磨下一步了。
自打南方考察回来后,罗岚的激情也燃烧了起来,他对布吉岛了解越多,就越有归属感,这是自己的岛,而自己有责任让它繁荣起来。
“甘道夫,你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傍晚,罗岚兴冲冲地找到了正在办公的甘道夫。甘道夫这些日子来可是忙坏了,因为他是唯一的财政大臣,而财政是重中之重。
“我的殿下哟,你要累死老臣啊,我又要查看领主们留下的领地,又要统计领主们上缴的金币,实在忙不过来啊。”
甘道夫起身迎接罗岚,双腿都在抖,他坐了一天一夜了。
罗岚赶紧扶着他坐下,很自然地给他捏肩膀,这可把甘道夫吓坏了,连忙跪倒在地,“殿下,万万不可如此不拘一格”!
“哎呀,今日你我不是君臣,而是朋友,你跟随我十几年了,是我最敬重的长辈,给你捏捏肩膀算得了什么。”
罗岚霸道地将这个白胡子老爷爷拉起,强行给他按摩。
甘道夫眼眶发红,半响才缓和过来。
“殿下,领主们已经走得一干二净了,目前国库所得共有六万五千三百枚金币,可随时供你使用。”
甘道夫严肃汇报,他现在对罗岚不再是恨铁不成钢了,而是无比的崇拜,他就等着罗岚的政令了。
罗岚点了点头,而今封建势力已经铲除了,金钱也到位了一部分,可以迈开大步子了。
罗岚从怀里取出一张草纸,上面画着粗略的布吉岛地图和各种线条。
这是罗岚在外面扎营时用三个晚上制造而成的,差点把他手指都累抽筋了。
甘道夫接过草纸看了看,不解道:“殿下,这是岛屿的地图啊,你在上面画这么多线条做什么?还有粗有细的。”
罗岚吐出一口浊气,哈哈一笑道:“我重新划分了我的领地,共分成了八大块,两百二十小块,在原有的四个邦基础上细分了领地。”
甘道夫眨眨眼,低头仔细看地图,果然发现是八大块,以及众多小块。王子的封地已经被分割成了数百个小领地了。
甘道夫心里不由一惊,皱眉道:“殿下,你这是何意?好不容易赶走领主,布吉岛应该由你统一管理,你划分这么多小领地,难道要赏赐给别人?那不是又回到以前的制度了吗?”
甘道夫被时代所限制,一见划分小领地,立刻想到了封建庄园制,他甚至觉得王子是不是心力不足,还是得依靠小领主才行。
罗岚见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一乐,然后用手戳着地图,“这不是封建庄园制,而是行省制,我不是要任命领主,而是要任命省长、市长、镇长、村长,这是一级一级递进的,最终权利集中在王权上”。
行省制,早在华夏秦朝就有了样板,是中央集权的利器,地方不再有过大的权力,一切跟着中央走。
这也是所谓的强权政治,将一个国家的内斗尽可能碾碎,然后一心一意图发展,在短时间内可以爆发巨大的能量。
以往的布吉岛,依靠封建主管理岛屿,而封建主们不听王子的,一盘散沙,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
甘道夫愣愣地听着罗岚跟他解释行省制,半响后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殿下,你是怎么想到的?这太……太……”
甘道夫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罗岚的行省制,他找不到词汇,罗岚笑道:“太先进了。”
“对!先进,太先进了!”
甘道夫兴奋地跳了起来,行省制,前所有为的崭新制度,不但拥有封建庄园制的功能,还可以收拢地方权力,因为地方的是效命于王子的官员,没有税收权,没有拥兵权,他们若想升迁,唯一的办法就是治理好自己管辖的土地,而治理不好,王子随时可以罢免。
跟兴奋的甘道夫不同,罗岚只是微微含笑,他远达不到激动的地步。
“甘道夫,先别激动,这可是个大工程,不止需要许多人力和钱财,还需要另一个制度辅佐。”
“另一个制度?”
甘道夫又兴奋了,罗岚嗯了一声,“户籍制,等行省制实施之后,八大省份下面的人民都要拥有户籍,方便日后统计,从省到村,所有人民都要记录在册。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民情况都不了解,就别提发展了”。
“好好好,殿下放心,我们现在有钱了,可以干大事,给我半年时间,我保证完成任务!”
半年时间其实很长了,但没办法,在这个交通信息极度闭塞的地方,要统计二十万人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一切才刚起步,所有人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按部就班的确非常浪费时间,秋收之后的秋种可不等人。
“甘道夫,先任命八个邦的省长,由他们组建我们的行政部门。然后直接从基层下手,把分田到户摆在首要位置。”
罗岚思忖道,如果按部就班会错过今年的秋种,而今年的秋种关系到明天的春收,这是个民生大问题,必须先解决。
甘道夫挠了挠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如果先分田到户,那我们的上层不就乱了?还是先实施行省制吧”。
甘道夫有点眼力劲,知道上层建筑不能乱。罗岚耸耸肩,“现在还可以乱,因为没有扎实,就让它乱,我们乱中挑人。这样,先统计村庄,任命村长,再由村长分配土地。等到来年,哪个村收成最好,其村长就可以做镇长,这样一步步攀升,省长都有机会做”。
这是农耕奖励制度,农民不止会为了家庭而奋斗,也会为了升迁而奋斗。
甘道夫又是吃了一惊,他甚至有点惶恐了。
“殿下,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你是要给予平民贵族身份?”
罗岚一怔,然后也恍然,自己太习惯用社会主义那一套了,在他的观念中就没有平民和贵族之分。
但是这个世界,平民和贵族却是隔着天堑的,两者界限十分清晰,整个诺蓝大陆,平民都是无法获得任何爵位的。
平民一辈子都是平民,而现在罗岚的行省制可以让平民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就是变相的授予平民贵族身份,这是前无古人的先例。
所以甘道夫如此震惊而惶恐,这涉及到了思想解放。
罗岚知道授予平民贵族身份意味着什么,但他依然没有改变主意。所谓改革,就是要摒弃一切害人的思想,如果连行省制都不敢推广,他罗岚也不配拥有改造布吉岛的梦想了。
“对,就是要给予平民获得爵位的机会。你放心,不会有事,如果是在陆地上我还有所顾虑,但在海岛上,一切改革的基础都拥有,大不了烂了重来,没啥好怕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