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7 第289章 落日忘故人
- 288 第290章 不知是否
- 289 第291章 小花总是爱红
- 290 第292章 夜微凉
- 291 第293章 荷花开在深秋
- 292 第294章 那是黄昏之光
- 293 第295章 爱笑的女孩
- 294 第296章 锦鲤带来的缘
- 295 第297章 人间是天堂
- 296 第298章 古来求一醉
- 297 第299章 夜空最亮的星辰
- 298 第300章 北极星的眼泪
- 299 第301章 不说她爱他
- 300 第302章 黑猫的竖瞳
- 301 第303章 女孩是天使
- 302 第304章 太阳光的阴影
- 303 第305章 凌晨二点
- 304 第306章 海棠花未眠
- 305 第307章 是谁在我眼前
- 306 第308章 吟唱着挽歌
- 307 第309章 微笑着说再见
- 308 第310章 没有了离别
- 309 第311章 总是淡漠的
- 310 第312章 一支烟的时间
- 311 第313章 温柔的远走
- 312 第314章 没有为什么
- 313 第315章 就像是从前
- 314 第316章 因为很喜欢
- 315 第317章 所以在一起
- 316 第318章 有些孤独
- 317 第319章 无人能懂啊
- 318 第320章 走过一座石板桥
- 319 第321章 人间之光
- 320 第322章 不知问谁
- 321 第323章 去处归来
- 322 第324章 微笑说晚安
- 323 第325章 孤独是醉
- 324 第326章 喝酒到微醉
- 325 第327章 是谁在浅唱
- 326 第328章 陆龟的沉默
- 327 第329章 百年流光
- 328 第330章 白鹤独舞
- 329 第331章 那一秒的风
- 330 第332章 深夜两点
- 331 第333章 那个人不寂寞
- 332 第334章 点燃一支烟
- 333 第335章 微微笑着说
- 334 第336章 那个沉默的故事
- 335 第337章 所爱隔山海
- 336 第338章 山海不可平
- 337 第339章 爱过恨过
- 338 第340章 那又如何呢
- 339 第341章 死在回忆长河
- 340 第342章 竖瞳深处的怅然
- 341 第343章 放下吧那个人
- 342 第344章 秋葵花开
- 343 第345章 雷霆怒吼
- 344 第346章 风筝断了线
- 345 第347章 不知未来
- 346 第348章 茫然四顾
- 347 第349章 初恋纯不纯
- 348 第350章 要看蠢不蠢
- 349 第351章 晚春黄昏
- 350 第352章 凌晨三点半
- 351 第353章 两个人的孤独
- 352 第354章 不说什么了
- 353 第355章 铅笔字的流年
- 354 第356章 古桥石板
- 355 第357章 灯火如豆
- 356 第358章 反手一刺
- 357 第359章 女孩的秀发
- 358 第360章 是谁说的情话
- 359 第361章 总是忘不掉
- 360 第362章 蒲公英的犹豫
- 361 第363章 那是龙卷风啊
- 362 第364章 最美四月天
- 363 第365章 千纸鹤
- 364 第366章 那随风起舞的猪
- 365 第367章 石板桥的孤单
- 366 第368章 有个人很寂寞
- 367 第369章 化蝶
- 368 第370章 犹豫如龙
- 369 第371章 一剑斩九州
- 370 第372章 神主
- 371 第373章 太阳雨
- 372 第374章 那是月食
- 373 第375章 星光纯净
- 374 第376章 花海中的她
- 375 第377章 裙摆飘扬
- 376 第378章 爱过恨过
- 377 第379章 人间如雨
- 378 第380章 初夏的香气
- 379 第381章 小鱼爱笑
- 380 第382章 灯笼背后
- 381 第383章 点亮夜空
- 382 第384章 曾经哭过
- 383 第385章 那是黄昏啊
- 384 第386章 懒是病
- 385 第387章 左未明
- 386 第388章 上班下
- 387 第389章 总是欢喜
- 388 第390章 无人听歌
- 389 第391章 黄昏一人
- 390 第392章 那是谁在哭
- 391 第393章 难言失落
- 392 第394章 饿到疲惫
- 393 第395章 有酒就好
- 394 第396章 惜雨的喜欢
- 395 第397章 不知道从前
- 396 第398章 黄昏是光啊
- 397 第399章 谁的青春在哭
- 398 第400章 微风带着微笑
- 399 第401章 一人走过江湖
- 400 第402章 无敌的寂寞
- 401 第403章 四海有八荒
- 402 第404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
- 403 第405章 转眸之后
- 404 第406章 笑,微微笑
- 405 第407章 你与我不再
- 406 第408章 那些随风逝去
- 407 第409章 山海不可平
- 408 第410章 所爱隔山海
- 409 第411章 那年忧郁
- 410 第412章 千纸鹤的风
- 411 第413章 千年是一生
- 412 第414章 大海无量
- 413 第415章 总是曾经
- 414 第416章 笑着忘记吧
- 415 第417章 星海
- 416 第418章 去钓鱼吧
- 417 第419章 一支烟的寂寞
- 418 第420章 真的是你吗
- 419 第421章 月光之后
- 420 第422章 此生多寒凉
- 421 第423章 此身越重洋
- 422 第424章 故事从头讲
- 423 第425章 清白脸庞
- 424 第426章 忘记吧少年
- 425 第427章 历经沧桑归来
- 426 第428章 仍旧还是少年
- 427 第429章 清澈霜眸
- 428 第430章 爱过恨过都放过
- 429 第431章 是谁在唱歌
- 430 第432章 温暖了沉默
- 431 第433章 女孩的笑颜
- 432 第434章 总是很美好
- 433 第435章 清澈的眼眸
- 434 第436章 只是有些怅然
- 435 第437章 遗憾的吧
- 436 第438章 不知道是不是
- 437 第439章 缘之妙不可言
- 438 第440章 此生何必荒凉
- 439 第441章 女孩不再爱童话
- 440 第442章 千年之后
- 441 第443章 昨天不说再见
- 442 第444章 凌晨三点半
- 443 第445章 玫瑰花不开
- 444 第446章 喜欢是浅浅爱
- 445 第447章 那年不说爱
- 446 第448章 此后总是恨
- 447 第449章 此生无因果
- 448 第450章 爱过又忘记
- 449 第451章 是谁无悔入败家
- 450 第452章 网购买到要手剁
- 451 第453章 穷到要吃草
- 452 第454章 当然是选择原谅啦
- 453 第455章 一万年太短了
- 454 第456章 安静的深夜
- 455 第457章 是谁在离别
- 456 第458章 诉说着忧郁
- 457 第459章 那是最美好的
- 458 第460章 故事情节很老
- 459 第461章 遥远星海一如你
- 460 第462章 不说再见好吗
- 461 第463章 一字师
- 462 第464章 不敢不忘
- 463 第465章 后来无奈
- 464 第466章 哪里在哪里
- 465 第467章 还是要分开
- 466 第468章 蓝天之上
- 467 第469章 喜欢的姑娘
- 468 第470章 不喜欢你的
- 469 第471章 真是怅然
- 470 第472章 淡紫色水晶
- 471 第473章 几年又如何
- 472 第474章 愿望时光钟
- 473 第475章 不说什么再见
- 474 第476章 只是有些怅然
- 475 第477章 我不想哭
- 476 第478章 曾经的暗恋
- 477 第479章 已经随光老去
- 478 第480章 沉默中放下
- 479 第481章 遗忘那些
- 480 第482章 女孩总爱笑
- 481 第483章 枯叶落下了
- 482 第484章 不是你与我
- 483 第485章 残酷与霜雪
- 484 第486章 冷静的离开
- 485 第487章 星光背后的故事
- 486 第488章 那是流浪者的背影
- 487 第489章 不知道从前
- 488 第490章 模糊了未来
- 489 第491章 只是女孩很可爱
- 490 第492章 微微酸涩的青春
- 491 第493章 睡在月亮之上
- 492 第494章 听到了天使的声音
- 493 第495章 闪电之下的狂笑
- 494 第496章 北欧神话中的人
- 495 第497章 是谁在轻吟浅唱
- 496 第498章 不说什么了吧
- 497 第499章 写书是不可能写书的
- 498 第500章 这辈子都是不可能写书的
- 499 第501章 微风吹过流年是苦夏
- 500 第502章 结局,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99章 夜空最亮的星辰
第299章 夜空最亮的星辰
佛祖悟道成功后开始云游。他欲寻找离开自己的五比丘曾经追随过自己的五个随从,来到位于城郊外的鹿野苑距悟道成功的菩提伽耶约210公里。这里有野鹿生活,所以被称为鹿野苑。佛祖找到五比丘,表明自己已经彻悟,将示其教法。
五人开始时质疑,最后认可了他并听闻其教导。他们在鹿野苑过着集体生活,五比丘领会了佛教说法的内容,成为佛祖的首批弟子。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首次说法,被称为“初转”。佛祖圆寂200年后孔雀王朝兴起。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崇佛,在当时的鹿野苑兴建了大批的寺院,使得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达到顶峰,公元6世纪在此建立了阿育王石柱等。龙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来过此地。
鹿野苑当时的胜景在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都有记载。5世纪龙国晋僧法显来此时看到此地佛法兴盛。7世纪唐僧玄奘取经到“极乐西天”,经过这里,在他的《大唐西域记》卷七中说:“婆罗尼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
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僧徒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上以黄金隐起,作庵没罗果。石为基阶,砖作层龛,翁币四周;节级百数,皆有隐起黄金佛像。精舍之中,有响石佛像。
精舍之中有鍮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势。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殷勤祈请,影见众像,善恶之相时有见者,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处也“。
他在这里看到了三十多所寺院,三千多名僧人,以及真人般大小的佛祖铜像。10世纪以后土耳其人携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佛教开始衰微,鹿野苑完全毁灭,大部分建筑都被埋于地下。1905年,英国殖民政府开始正式发掘,现在除了一座双层的达麦克佛塔外,周围的寺庙均已剩下残垣断壁,阿育王石柱的只有下面一段。
佛陀初转地—佛塔遗迹的纪念碑文用各种语言描述了这个地方的故事,中文也赫然在目。牟拉甘陀库底寺内有一棵大菩提树,传说是菩提伽耶那棵菩提树上移植过来的。据说,是先折枝去了斯里兰卡,然后从斯里兰卡到了这里。
现在已经枝叶繁茂了。根本香室精舍,里面的壁画描述了佛陀的一生。在鹿野苑遗迹公园内具有参观价值的景点有:佛祖巨幅石雕像、考古博物馆、达美克佛塔、斯里兰卡的大乘佛教协会出资在佛佗曾经住过的精舍废墟处建造的一座同名神庙—牟拉甘陀库底寺。
佛陀初转地—佛塔、龙国寺等。鹿野苑鹿野苑地图版权上午400包了一辆突突车去看位于老城东北方向10公里外的鹿野苑。先后参观了有佛祖雕像公园,免费;考古博物馆,门票50;鹿野苑遗址公园,门票100;佛祖初转处,免费。
司机说,在当地的参观给2小时时间,超时每1小时加100车费。因此看得比较匆忙。从至鹿野苑的路还算好走,10公里,很快就到了。鹿野苑佛祖像公园到鹿野苑后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免费参观。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走进公园大门后。
远远就看到佛祖高大的石雕塑像耸立在那里。塑像前面有一个圆圆的石雕模型,是佛祖在鹿野苑初转的象征。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尽管雪落不是佛教信徒,但当雪落第一眼看到佛祖高大的塑像时,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并身怀崇敬之心。前年去尼泊尔时,特意去参观了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今天,又在这里参观了佛祖初转的地方。与佛祖相关的四大佛教圣地,雪落已经拜访到两个了,有点成就感。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佛祖释迦牟尼的巨大石雕塑像。
在当今的世界,你的影响力穿透两千多年,已达世界很多角落,受你慈悲之心影响的人群已数以亿计。如今,一说到某个国家全民信佛,就是想说那个国度的人很淳朴善良。你开创的佛教已经与正义、善良、慈悲、济民、普惠这些美好的词汇紧紧连在了一起。你
值得世人敬重。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公园内的佛堂,里面有释迦牟尼的塑像。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这处园子很大,绿树成荫,花草铺地,且非常杰洁净。鹿野苑考古博物馆在鹿野苑参观的第二个地方。位于佛祖塑像公园北面不远处。
门票50。里面不让拍照。里面陈列了很多5~10世纪从鹿野苑宗教建筑遗址中出土的石雕佛像,其中一尊保存比较完整的佛祖雕像非常精美,面相看上去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加上被灯光照亮,再配上背景音乐,很有摄人魂魄的感觉。
这里是一处入口不是正门。突突车把雪落和柳静姝放在这里,然后在门口候着。在鹿野苑参观的第两个地方。里面非常大,有大片的陆续开发出来的佛教遗址,这些遗址有上千年历史。
最为醒目的建筑是位于公园中心位置的高大粗壮的达美克佛塔。该塔位于牟拉甘陀库底寺西面,是一座圆桶状的高大建筑,高33米,下层石筑,上层砖砌,内为实心。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描写此塔时曾写道:“精舍即寺院西面有石翠堵坡即达曼克塔。
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即阿育王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正门是斯里兰卡大乘佛教协会出资在佛祖曾经住过的精舍寺庙废墟处建造的一座同名神庙—牟拉甘陀库底寺,据说寺院最早修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
笈多王朝及后面的莫卧尔王朝阿克巴大帝时期重修。寺庙东北面有一棵硕大的菩提树,高数丈,浓密且葱郁,据说是从菩提伽耶的那棵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成的。传说佛祖当年就是在这棵树下第一次向五位弟子讲经的。
树下有一佛祖向五弟子讲经的群雕,周围挂满了信徒们送来的花环、流苏。前面那座有黄色尖塔的寺庙是园中的一座耆那庙。走进遗址公园,满眼都是陆续发掘出来的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这个园内的埋藏地下的古建筑仍在有计划的发掘中。
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众多的支撑石柱的台基,可以想象:千年前这一片佛教建筑”台观连云,长廊四合”,有多宏伟壮观。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
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石柱是孔雀王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雕刻。公元前322年,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建立起来,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到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就是阿育王时代,在那个时代,佛教被尊为国教。
阿育王修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以铭记战功和宣扬佛法,这就是阿育王石柱。这些圆柱顶部的柱头都是用单独完整的岩石雕刻而成,明显是将波斯、希腊雕刻法与本国传统结合的产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鹿野苑的“阿育王狮子柱头“。
鹿野苑的这尊阿育王石柱高约128米,是根独石圆柱,约建于公元前273年,现已断裂,只剩一部分柱身。上面的柱头现收藏于印度萨那拉特考古博物馆。柱头上镌有诰文,证明原来是被竖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
柱头的最上端雕刻着四只背对背面向四方的雄狮的前半身雕像。雄狮作得威武雄壮、强劲有力;四只雄狮的下面是线盘与饰带。呈圆周的饰带上雕刻着高突的浮雕动物像。有一只大象,一匹奔马,一头瘤牛,一只老虎,四种动物之间均以象征佛法的宝轮相分隔。
再下面是钟形的倒垂莲花雕饰,饰纹整饬而又华丽。雕像采用的是浅褐色的楚那尔砂石,表面高度抛光,象镜面一样光滑、圆润,如玉石般透明,增强了整个作品既粗犷又细腻、既雄浑又柔和的审美效果。原来石狮的背上驼有代表佛法的大,但已遗失。
今日印度国徽上的图案就是来自这根鹿野苑的阿育王石柱柱头。已发掘出来的寺庙遗址,一千多年前是座宏大的寺庙。一些佛教信徒正在遗址前虔诚的诵经。已经发掘出来的古建筑都是用红砖垒砌的,虽经一千多年岁月侵蚀,保存的还是相对完好的。
看看这千年前红砖的模样,目视着它,竟有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在寺遗址前跪拜的佛教徒。这里是五比丘修行处遗址。佛陀在菩提伽耶悟道后,决定将自己领悟的道理传诸世人。他首先想到了曾经相伴的五名出家人。
当初佛陀放弃苦行,接受正常饮食,那五人误以为他不再修道了,就离开他来到鹿野苑继续苦修。听说佛陀抵达鹿野苑时,五人决定不再理睬他。但当佛陀与他们见面时,其形象光明正大,不怒而威,五人身不由己地起身迎接。
仍像以前那样恭恭敬敬地以尊敬之礼与他相见。佛陀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觉悟成佛,并开始给他们讲解自己领悟的佛法。这五个人就成了佛陀最早的弟子。虽然佛教诞生在印度,但当今在印度,佛教的光芒却几乎被印度教所掩。
倒是在隔壁的龙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得到了真正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被信徒们贴满金箔的墙壁。在遗址前诵经的信徒。据说佛陀曾经在这里修行过。这群人看面孔像是来自龙国,大老远来到这里追寻佛祖的脚步。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
在细腻的黄砂岩上精心雕出的花饰图案,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虽已残损,但难掩其艺术的花朵顽强的绽放。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
达美克佛塔遗址园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它标志着佛陀初次说法的地点,建于公元6世纪,塔台直径26米,高13米,其上的塔身高达31米。塔身及上端应当有宏大的建筑,可惜已经完全损毁。
塔身上雕刻这些花饰据说是来自龙国的方形雷纹图案,是公元5世纪的作品。达美克佛塔塔身上保留下来的1600多年前建筑艺术家们的精湛作品。达美克佛塔塔身上的砌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已经历经2200多年的风风雨雨。
真是不可思议。一束莲花、一卷僧衣、一片片小心翼翼贴在残壁上的金箔,无不寄托虔诚的佛教徒们对佛祖的无比敬重与爱戴之心,寄托着他们对佛教始终不渝的信仰。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无论你信有还是信无。有理想,有信仰,有精神寄托,真好。
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这里是雪落和柳静姝在鹿野苑参观的第四个地方,也是最后一个景点。据考证,眼前的这座塔就是佛祖“初转”——给第一批弟子讲经的地方。鹿野苑之所以成为佛教胜地,就是因了这个“初转之地”。
佛陀菩提伽耶悟道成功之后,首先来到这里进行他的第一次传教,在这里为第一批五位弟子五比丘宣讲佛法。佛陀也是从这里开始,“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化度弟子数千人“。从那时起至今两千多年来,他所倡导的佛教教义已经传遍全球。
全世界的佛教徒已经超过5亿人之多。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追寻佛祖脚印的信徒们。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塔基的上部有一内室,据说佛祖两千年前就是在这里给五比丘讲经的。从下面望上去,那个小屋显得很神秘,雪落上去看了看。
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透过锁住的栅栏门往里面看,就是这幅内景。里面空空的,有六个石墩,表示佛陀加上五个弟子的六个座位。应当是象征性的。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站在佛塔高处北望。
五人开始时质疑,最后认可了他并听闻其教导。他们在鹿野苑过着集体生活,五比丘领会了佛教说法的内容,成为佛祖的首批弟子。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首次说法,被称为“初转”。佛祖圆寂200年后孔雀王朝兴起。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崇佛,在当时的鹿野苑兴建了大批的寺院,使得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达到顶峰,公元6世纪在此建立了阿育王石柱等。龙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来过此地。
鹿野苑当时的胜景在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都有记载。5世纪龙国晋僧法显来此时看到此地佛法兴盛。7世纪唐僧玄奘取经到“极乐西天”,经过这里,在他的《大唐西域记》卷七中说:“婆罗尼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
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僧徒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上以黄金隐起,作庵没罗果。石为基阶,砖作层龛,翁币四周;节级百数,皆有隐起黄金佛像。精舍之中,有响石佛像。
精舍之中有鍮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势。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殷勤祈请,影见众像,善恶之相时有见者,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处也“。
他在这里看到了三十多所寺院,三千多名僧人,以及真人般大小的佛祖铜像。10世纪以后土耳其人携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佛教开始衰微,鹿野苑完全毁灭,大部分建筑都被埋于地下。1905年,英国殖民政府开始正式发掘,现在除了一座双层的达麦克佛塔外,周围的寺庙均已剩下残垣断壁,阿育王石柱的只有下面一段。
佛陀初转地—佛塔遗迹的纪念碑文用各种语言描述了这个地方的故事,中文也赫然在目。牟拉甘陀库底寺内有一棵大菩提树,传说是菩提伽耶那棵菩提树上移植过来的。据说,是先折枝去了斯里兰卡,然后从斯里兰卡到了这里。
现在已经枝叶繁茂了。根本香室精舍,里面的壁画描述了佛陀的一生。在鹿野苑遗迹公园内具有参观价值的景点有:佛祖巨幅石雕像、考古博物馆、达美克佛塔、斯里兰卡的大乘佛教协会出资在佛佗曾经住过的精舍废墟处建造的一座同名神庙—牟拉甘陀库底寺。
佛陀初转地—佛塔、龙国寺等。鹿野苑鹿野苑地图版权上午400包了一辆突突车去看位于老城东北方向10公里外的鹿野苑。先后参观了有佛祖雕像公园,免费;考古博物馆,门票50;鹿野苑遗址公园,门票100;佛祖初转处,免费。
司机说,在当地的参观给2小时时间,超时每1小时加100车费。因此看得比较匆忙。从至鹿野苑的路还算好走,10公里,很快就到了。鹿野苑佛祖像公园到鹿野苑后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免费参观。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走进公园大门后。
远远就看到佛祖高大的石雕塑像耸立在那里。塑像前面有一个圆圆的石雕模型,是佛祖在鹿野苑初转的象征。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尽管雪落不是佛教信徒,但当雪落第一眼看到佛祖高大的塑像时,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并身怀崇敬之心。前年去尼泊尔时,特意去参观了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今天,又在这里参观了佛祖初转的地方。与佛祖相关的四大佛教圣地,雪落已经拜访到两个了,有点成就感。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佛祖释迦牟尼的巨大石雕塑像。
在当今的世界,你的影响力穿透两千多年,已达世界很多角落,受你慈悲之心影响的人群已数以亿计。如今,一说到某个国家全民信佛,就是想说那个国度的人很淳朴善良。你开创的佛教已经与正义、善良、慈悲、济民、普惠这些美好的词汇紧紧连在了一起。你
值得世人敬重。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公园内的佛堂,里面有释迦牟尼的塑像。鹿野苑佛祖塑像公园这处园子很大,绿树成荫,花草铺地,且非常杰洁净。鹿野苑考古博物馆在鹿野苑参观的第二个地方。位于佛祖塑像公园北面不远处。
门票50。里面不让拍照。里面陈列了很多5~10世纪从鹿野苑宗教建筑遗址中出土的石雕佛像,其中一尊保存比较完整的佛祖雕像非常精美,面相看上去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加上被灯光照亮,再配上背景音乐,很有摄人魂魄的感觉。
这里是一处入口不是正门。突突车把雪落和柳静姝放在这里,然后在门口候着。在鹿野苑参观的第两个地方。里面非常大,有大片的陆续开发出来的佛教遗址,这些遗址有上千年历史。
最为醒目的建筑是位于公园中心位置的高大粗壮的达美克佛塔。该塔位于牟拉甘陀库底寺西面,是一座圆桶状的高大建筑,高33米,下层石筑,上层砖砌,内为实心。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描写此塔时曾写道:“精舍即寺院西面有石翠堵坡即达曼克塔。
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即阿育王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正门是斯里兰卡大乘佛教协会出资在佛祖曾经住过的精舍寺庙废墟处建造的一座同名神庙—牟拉甘陀库底寺,据说寺院最早修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
笈多王朝及后面的莫卧尔王朝阿克巴大帝时期重修。寺庙东北面有一棵硕大的菩提树,高数丈,浓密且葱郁,据说是从菩提伽耶的那棵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成的。传说佛祖当年就是在这棵树下第一次向五位弟子讲经的。
树下有一佛祖向五弟子讲经的群雕,周围挂满了信徒们送来的花环、流苏。前面那座有黄色尖塔的寺庙是园中的一座耆那庙。走进遗址公园,满眼都是陆续发掘出来的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这个园内的埋藏地下的古建筑仍在有计划的发掘中。
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众多的支撑石柱的台基,可以想象:千年前这一片佛教建筑”台观连云,长廊四合”,有多宏伟壮观。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宗教建筑遗址。
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石柱是孔雀王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雕刻。公元前322年,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建立起来,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到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就是阿育王时代,在那个时代,佛教被尊为国教。
阿育王修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以铭记战功和宣扬佛法,这就是阿育王石柱。这些圆柱顶部的柱头都是用单独完整的岩石雕刻而成,明显是将波斯、希腊雕刻法与本国传统结合的产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鹿野苑的“阿育王狮子柱头“。
鹿野苑的这尊阿育王石柱高约128米,是根独石圆柱,约建于公元前273年,现已断裂,只剩一部分柱身。上面的柱头现收藏于印度萨那拉特考古博物馆。柱头上镌有诰文,证明原来是被竖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
柱头的最上端雕刻着四只背对背面向四方的雄狮的前半身雕像。雄狮作得威武雄壮、强劲有力;四只雄狮的下面是线盘与饰带。呈圆周的饰带上雕刻着高突的浮雕动物像。有一只大象,一匹奔马,一头瘤牛,一只老虎,四种动物之间均以象征佛法的宝轮相分隔。
再下面是钟形的倒垂莲花雕饰,饰纹整饬而又华丽。雕像采用的是浅褐色的楚那尔砂石,表面高度抛光,象镜面一样光滑、圆润,如玉石般透明,增强了整个作品既粗犷又细腻、既雄浑又柔和的审美效果。原来石狮的背上驼有代表佛法的大,但已遗失。
今日印度国徽上的图案就是来自这根鹿野苑的阿育王石柱柱头。已发掘出来的寺庙遗址,一千多年前是座宏大的寺庙。一些佛教信徒正在遗址前虔诚的诵经。已经发掘出来的古建筑都是用红砖垒砌的,虽经一千多年岁月侵蚀,保存的还是相对完好的。
看看这千年前红砖的模样,目视着它,竟有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在寺遗址前跪拜的佛教徒。这里是五比丘修行处遗址。佛陀在菩提伽耶悟道后,决定将自己领悟的道理传诸世人。他首先想到了曾经相伴的五名出家人。
当初佛陀放弃苦行,接受正常饮食,那五人误以为他不再修道了,就离开他来到鹿野苑继续苦修。听说佛陀抵达鹿野苑时,五人决定不再理睬他。但当佛陀与他们见面时,其形象光明正大,不怒而威,五人身不由己地起身迎接。
仍像以前那样恭恭敬敬地以尊敬之礼与他相见。佛陀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觉悟成佛,并开始给他们讲解自己领悟的佛法。这五个人就成了佛陀最早的弟子。虽然佛教诞生在印度,但当今在印度,佛教的光芒却几乎被印度教所掩。
倒是在隔壁的龙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得到了真正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被信徒们贴满金箔的墙壁。在遗址前诵经的信徒。据说佛陀曾经在这里修行过。这群人看面孔像是来自龙国,大老远来到这里追寻佛祖的脚步。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
在细腻的黄砂岩上精心雕出的花饰图案,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虽已残损,但难掩其艺术的花朵顽强的绽放。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浮雕。
达美克佛塔遗址园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它标志着佛陀初次说法的地点,建于公元6世纪,塔台直径26米,高13米,其上的塔身高达31米。塔身及上端应当有宏大的建筑,可惜已经完全损毁。
塔身上雕刻这些花饰据说是来自龙国的方形雷纹图案,是公元5世纪的作品。达美克佛塔塔身上保留下来的1600多年前建筑艺术家们的精湛作品。达美克佛塔塔身上的砌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已经历经2200多年的风风雨雨。
真是不可思议。一束莲花、一卷僧衣、一片片小心翼翼贴在残壁上的金箔,无不寄托虔诚的佛教徒们对佛祖的无比敬重与爱戴之心,寄托着他们对佛教始终不渝的信仰。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无论你信有还是信无。有理想,有信仰,有精神寄托,真好。
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这里是雪落和柳静姝在鹿野苑参观的第四个地方,也是最后一个景点。据考证,眼前的这座塔就是佛祖“初转”——给第一批弟子讲经的地方。鹿野苑之所以成为佛教胜地,就是因了这个“初转之地”。
佛陀菩提伽耶悟道成功之后,首先来到这里进行他的第一次传教,在这里为第一批五位弟子五比丘宣讲佛法。佛陀也是从这里开始,“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化度弟子数千人“。从那时起至今两千多年来,他所倡导的佛教教义已经传遍全球。
全世界的佛教徒已经超过5亿人之多。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追寻佛祖脚印的信徒们。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塔基的上部有一内室,据说佛祖两千年前就是在这里给五比丘讲经的。从下面望上去,那个小屋显得很神秘,雪落上去看了看。
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透过锁住的栅栏门往里面看,就是这幅内景。里面空空的,有六个石墩,表示佛陀加上五个弟子的六个座位。应当是象征性的。鹿野苑佛陀初转地—佛塔站在佛塔高处北望。
正在加载...